2.5-生物等效性研究信息汇总表模板

2.5-生物等效性研究信息汇总表模板
2.5-生物等效性研究信息汇总表模板

2.5 生物等效性研究信息汇总表

-须按时间顺序提交所进行的每项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相关信息。

-每项生物等效性试验分别提交下列表格,共用内容集中填写于首个试验项目中,其余项目参见首个试验,并注明标题号。

2.5.1 XX药品的空腹生物等效性研究表1概要

表2生物等效性研究概要

表3A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相对生物利用度数据汇总表

表3B 调整评价标准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中相对生物利用度数据汇总表

表4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学验证

上述信息表格请按每个待测物分别提交

应在样品分析计划文件中提交所有验证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表5 体外溶出试验概要

应提交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所有规格的溶出试验结果。

表6 处方信息(举例)

应提交所有规格的处方信息。

表7 完成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受试者信息

表8 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

表9 试验样品重复测定情况

*若无药动学原因的重复试验,请填入0.0

表10 试验信息

表11 试验药物信息

表12 受试者退出试验情况

* 应说明退出时间、所在给药组(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退出原因(如果退出原因不是个人原因)等。

表13 方案偏离情况

表14 BE样品分析的标准曲线和质控数据概要*

*如果有多个待测物,应分别提交上述表格

表15 有关生物样品重复测定的SOP

应在报告主体中提交生物样品重复测定的SOP内容。

表16 餐后BE研究中非标准早餐的组成

若研究中使用了指导原则中要求的生物利用度和餐后BE的标准餐进行试验,则无需填写此表。但需另附声明,说明已使用标准餐。

若使用其他餐谱,应在上表中说明。

表17 浓度数据汇总表(适用于采用体内药代法进行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参数代码的定义详见后续表格)a)受试制剂浓度

b)参比制剂浓度

表18 药代参数汇总表(参数代码的定义详见后续表格)a)受试制剂药代参数

b)参比制剂药代参数

注:生物样品浓度数据的代码定义表

*:KE_FIRST 和KE_LAST应按照采样点顺序编号,填写时间点的序号,而不是时间本身。

如:KE_FIRST=10 指“第10个”时间点而不是10小时KE_FIRST=24 指“第24个”时间点而不是24小时

个体PK参数数据的代码定义表

表19试验备案情况小结表

表20 预试验汇总表

表21参考资料列表

总局关于发布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的通告(2016

总局关于发布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的通告(2016 年第87号) 2016年05月19日发布为规范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国办发〔2016〕8号)的有关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制定了《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现予发布。 特此通告。 附件: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2016年5月18日附件 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豁免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中口服固体常释制剂申请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豁免。该指导原则是基于国际公认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以下简称BCS)起草。

一、药物BCS分类 BCS系统是按照药物的水溶性和肠道渗透性对其进行分类的一个科学架构。当涉及到口服固体常释制剂中活性药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以下简称API)在体内吸收速度和程度时,BCS系统主要考虑以下三个关键因素,即:药物溶解性(Solubility)、肠道渗透性(Intestinal permeability)和制剂溶出度(Dissolution)。 (一)溶解性 溶解性分类根据申请生物等效豁免制剂的最高剂量而界定。当单次给药的最高剂量对应的API在体积为250ml(或更少)、pH值在1.0—6.8范围内的水溶性介质中完全溶解,则可认为该药物为高溶解性。250ml的量来源于标准的生物等效性研究中受试者用于服药的一杯水的量。 (二)渗透性 渗透性分类与API在人体内的吸收程度间接相关(指吸收剂量的分数,而不是全身的生物利用度),与API在人体肠道膜间质量转移速率直接相关,或者也可以考虑其他可以用来预测药物在体内吸收程度的非人体系统(如使用原位动物、体外上皮细胞培养等方法)对渗透性进行分类。当一个口服药物采用质量平衡测定的结果或是相对于静脉注射的参照剂量,显示在体内的吸收程度≥85%以上(并且有证据证明药物在胃肠道稳定性良好),则可说明该药物具有高渗透性。 (三)溶出度

1.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 2018年第103号 2018-10-17

附件1 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指导原则 一、概述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研究是比较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差异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研究,可用于化学药物仿制药的上市申请,也可用于已上市药物的变更(如新增规格、新增剂型、新的给药途径)申请。 目前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推荐使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verage Bioequivalence, ABE)方法。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只比较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未考虑个体内变异及个体与制剂的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分析方法。例如气雾剂的体外BE研究可采用群体生物等效性(Population Bioequivalence,PBE)方法,以评价制剂间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平均水平及个体内变异是否等效。 本指导原则旨在为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提供技术指导,是对生物等效性研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一般原则。在开展生物等效性研究时,除参考本指导原则的内容外,尚应综合参考《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和《药物临床试验的生物统计学指导原则》等相关指导原则。 二、研究设计 (一)总体设计考虑 生物等效性研究可采用交叉设计或者平行组设计。 —1 —

1.交叉设计 生物等效性研究一般建议采用交叉设计的方法。交叉设计的优势包括:可以有效减少个体间变异给试验评价带来的偏倚;在样本量相等的情况下,使用交叉设计比平行组设计具有更高的检验效能。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是一种常见的交叉设计,见表1。 表1 两制剂、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 序列 周期 1 2 1 T R 2 R T 如果需要准确估计某一制剂的个体内变异,可采用重复交叉设计。重复交叉设计包括部分重复(如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或者完全重复(如两制剂、四周期、两序列),见表2和表3。 表2 两制剂、三周期、三序列重复交叉设计 序列 周期 1 2 3 1 T R R 2 R T R 3 R R T —2 —

生物等效性试验备案的流程

为了避免大家在生物等效性试验备案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帮助大家更顺利的通过,今天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生物等效性试验备案的流程吧: (一)注册申请人向具有资质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提出申请,获得该机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签署BE试验研究合同。 (二)注册申请人开展生物等效性试验前30天,应当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定的化学药BE试验备案信息平台进行化学药BE试验备案,按要求提交备案资料。 提前30天申请,但未明确说30天未收到异议即可开展BE研究,这点很重大! (三)备案资料主要包括注册申请人信息、产品基本信息、处方工艺、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参比制剂基本信息、稳定性研究、原料药、试验方案设计、伦理委员会批准证明文件等。 此条对讨论稿中的“合法原料”做了终版解释,无“合法原料”说法,所以可解读为新3+5,老3+6都是可以备案的啦。 (四)注册申请人BE试验的参比制剂及各参与方的基本信息等向社会公开。 (五)注册申请人在获得备案号后,应在第1例受试者入组前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完成开展试验前的所有信息登记,并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向社会公示;1年内未提交受试者入组试验信息的,注册申请人须说明情况;2年内未提交受试者入组试验信息的,所获得备案号自行失效。 (六)注册申请人应严格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按照试验方案开展BE试验。BE试验过程中,参比制剂、原料药、制剂处方、工艺等发生变更,注册申请人应停止试验,通过备案平台提交试验中止的申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公示其中止试验。注册申请人根据变更情况,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交备案变更资料,生成新的备案号后重新开展BE试验。 这条写的很好,BE试验过程中的终止与变更必须引起大家的关注,BE试验在国外的一次性通过几率有多少?偷偷做人体预试验这个事儿,靠谱不? (七)注册申请人应当在BE试验完成或因故终止一年内,在备案平台提交BE试验的总结报告或情况说明。 (八)注册申请人完成BE试验后,应将试验数据申报资料、备案信息及变更情况提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药品注册申请。注册申请人要承诺其注册申请资料及数据的真实、完整、规范。 BE结束后,才是正式的“药品注册申请”啦,在此之前都是企业自行验证药品质量的过程。而真实性的关注将化作永恒。 (九)未按本公告规定备案而开展的BE试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受理其注册申请。

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经验指导原则

精心整理附件3 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 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体循环的过程,通常将受试制剂在机体内的暴露情况与参比制剂进行比较。 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又可表述为:通过测定可获得的生物基质(如血液、血浆、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取得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终点指标,藉此反映药物释放并被吸

收进入循环系统的速度和程度。通常采用药代动力学终点指标C max和AUC 进行评价。 如果血液、血浆、血清等生物基质中的目标物质难以测定,也可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药物浓度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效动力学研究: 2)两 每位受试者依照随机顺序接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可选择第2种试验设计,即每个制剂分别在具有相似人口学特征的两组受试者中进行试验。第3种试验设计(重复试验设计)是前两种的备选方案,是指将同一制剂重复给予同一受试者,可设计为部分重复(单制剂重复,即三周期)或完全重复(两制剂均重复,即四周期)。重复试验设

计适用于部分高变异药物(个体内变异≥30%),优势在于可以入选较少数量的受试者进行试验。 对于高变异药物,可根据参比制剂的个体内变异,将等效性评价标准作适当比例的调整,但调整应有充分的依据。 (二)受试者选择 18 60岁 通常推荐采用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评价生物等效性,因为单次给药在评价药物释放的速度和程度方面比多次给药稳态药代研究的方法更敏感,更易发现制剂释药行为的差异。 (五)稳态研究 若出于安全性考虑,需入选正在进行药物治疗,且治疗不可间断的患

者时,可在多次给药达稳态后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六)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 食物与药物同服,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通常需进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来评价进食对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利用度影响的差异。 2小 推荐采用实测药物峰浓度C max评价吸收速度。药物浓度达峰时间T max 也是评价吸收速度的重要参考信息。 2.吸收程度/总暴露量 对于单次给药研究,建议采用如下两个参数评价吸收程度: (1)从0时到最后一个浓度可准确测定的样品采集时间t的药物浓

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3 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 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一般原则,适用于体内药物浓度能够准确测定并可用于生物等效性评价的口服及部分非口服给药制剂(如透皮吸收制剂、部分直肠给药和鼻腔给药的制剂等)。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时,除本指导原则外,尚应综合参考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等相关指导原则开展试验。 生物等效性定义如下:在相似的试验条件下单次或多次给予相同剂量的试验药物后,受试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与参比制剂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按照研究方法评价效力,其优先顺序为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动力学研究、临床研究和体外研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研究: 对于大多数药物而言,生物等效性研究着重考察药物自制剂释放进入体循环的过程,通常将受试制剂在机体内的暴露情况与参比制剂进行比较。 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

效性研究又可表述为:通过测定可获得的生物基质(如血液、血浆、血清)中的药物浓度,取得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终点指标,藉此反映药物释放并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的速度和程度。通常采用药代动力学终点指标C max和AUC进行评价。 如果血液、血浆、血清等生物基质中的目标物质难以测定,也可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药物浓度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效动力学研究: 在药动学研究方法不适用的情况下,可采用经过验证的药效动力学研究方法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临床研究: 当上述方法均不适用时,可采用以患者临床疗效为终点评价指标的临床研究方法验证等效性。 体外研究: 体外研究仅适用于特殊情况,例如在肠道内结合胆汁酸的药物等。对于进入循环系统起效的药物,不推荐采用体外研究的方法评价等效性。 二、基本要求 (一)研究总体设计 根据药物特点,可选用1)两制剂、单次给药、交叉试验设计;2)两制剂、单次给药、平行试验设计;3)重复试验设计。 对于一般药物,推荐选用第1种试验设计,纳入健康志愿者参与研究,每位受试者依照随机顺序接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对于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严)知识讲解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严)

生物等效性实验生物样品处理注意事项一、样品采集后的的处理和贮存 鉴于生物样本的特点,为了避免样品中被测药物发生分解或产生其他化学变化,取样后最好立即进行分析测定,但实际工作中几乎无法做到,常需将收集到的样品冷藏、冰冻,临用前再融化并放至室温后使用。在样本冷冻贮藏前,需及时进行处理。 1.1血液样本处理注意事项 1.1.1. 在肌肉注射或静脉输含有葡萄糖或电解质(含钾、钠、氯离子)的液体时,建议3小时以后采集静脉血样本进行这些项目的检验,以防止上述检验项目因输液引起的假性升高。 1.1.2保定非麻醉状态的动物时应尽量避免用力挤压动物头颈和胸腹,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血液含氧量等指标时。 1.1.3血液中红细胞内外成分有很大差异,溶血可造成红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K+、Mg2+和某些酶类(LD、AST、ALT、ACP);另外,溶血还可干扰某些化学项目(TBil、DBil、TC等)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血样本应防止溶血。引起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太大;血液与抗凝剂比例失调;混匀样本时过度振荡;注射器或采血容器带水或容器污染;全血放置时间长或突然受冷或受热;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采血容器;真空采血时如未

采满至相应刻度,残存负压造成红细胞破裂;不拔针头直接注入采血容器;样本离心时离心力过大等。为避免溶血,取血时应注意: ①、抽拉注射器时应尽量避免注射器内产生大量真空; ②、添加抗凝剂后的容器在除必要干燥流程后应及时密封; ③、混匀样本时避免用力过度,切勿产生泡沫; ④、避免重复使用注射器、针头、采血管、毛细玻璃管等一次性用品,手术刀片和剪刀等器材取材时尽量洗去残留血液; ⑤、采血时的室温应控制在22℃至25℃,采取的血液容器在需要放入冰盒时,切勿紧贴冰袋,冰水; ⑥、当注射器内因吸入空气产生血沫时,注意弃掉血沫,在将血液注入采血容器时勿将血沫一并注入; ⑦、使用真空采血管需抽取负压时切勿过量; ⑧、将血液注入采血容器时要除去针头,轻柔推入; ⑨、离心带有血细胞的血样时,按照规格设定离心参数; 1.1.4. 正确选择采集管。通常情况下多采用血清为样本(不抗凝),部分检测项目需注意样本属性为血清或血浆,两者不可替代。一些特殊检验项目需要使用抗凝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注意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以防止样本凝血或红细胞形态的改变;抗凝血样本采集后立即轻轻摇匀至少上下颠倒8次,以防凝血发生。 1.1.5. 多项化验采血顺序:血培养瓶(厌氧瓶优先)→蓝帽管→黑帽管→红/黄帽管→绿帽管→紫帽管→灰帽管→其他。

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论文名称: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学号: 姓名: 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以及物种所在的生态系统中的生态过程,通常包括三个水平,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总结而言,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也正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在维持自然平衡等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但是,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致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阐述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功能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三个问题。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物种形成机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保护对策 1 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 1.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实际上是一个具有进化意义的概念。经研究,广泛认同的 一个定义是由学者马克平等(1993)给出的: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 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综合体,包括动物、植物、

微生物和他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他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内涵丰富,包含了多个层次和水平。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而生命系统是一个等级系统,包括多个层次或水平——基因、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物种、群落、生态系统,每个层次都存在着多样性。而研究众多,意义比较重大的主要是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基因多样性是基础,是保证物种进化的动力。而物种多样性则是基因多样性的载体,物种消失,也就不存在基因多样性了。多样的物种与多变的环境又构成了多样的生态系统。 1.1.1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间和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也称为基因多样性(刘红梅,2001) ,指地球上生物个体中包含的遗传信息之总和(宋丁全,2004)。遗传多样性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染色体多态性,蛋白质多态性和DNA多态性。 1.1.2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是生物分类基本单位,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丰富程度,主要从分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角度对一定区域内物种的状况进行研究; 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种多样性(蒋志刚,1997) 。物种多样性也是衡量一定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1.1.3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由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及其生境的非生命因子( 光、空气、水、土壤等) 所组成。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生境主要是指无机环境,如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生境的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甚至是整个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主要指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包括演替和波动) 方面的多样化。 1.2生物多样性现状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受到诸如地形,气候和环境局部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就生物多样性而言,分布是不均匀的,生物多样性由热带向极地减少。南极仅生长着两种开花植物:青草及漆姑草。而热带地区的亚马逊雨林地区,物种数目之多以至于从来没有人知道具体数目。另外,分布于热带地区的珊瑚礁、大型热带湖泊和深海、热带干性生境(如落叶、灌丛、草地和沙漠)以及“地中海气候”类型区域(如南非、加利福尼亚南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灌丛)的物种数量也极为繁多。湿地因为水的存在,也成为各纬度带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 1.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1)国内有的几种假说 突变选择、新种效应、生态位多样性假设、与生态位相关的竞争假说、环境变异假说、渐次变化时间假说、干扰假说、面积假说、生产力假说、综合作用假说(蒋有绪,1998)、资源平衡假说(Braakhekkeet al.,1999)、竞争平衡理论(Huston,1994)、中等干扰理论(Hacker et al.,1997;1999)。 实际上,平衡和非平衡理论都认为在中等尺度,中等频率和中等强度的干扰下,生物多样性最大(Roberts et al.,1995)。 (2)国外以Jeffries提出的观点较为全面。 Jeffries 认为生物多样性形成主要受三类生态因子的制约:

人体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2012

人体生物利用度及 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物代谢与药动学实验室 2012.11.2 王雪丁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
| 概念:指药物从某制剂吸收进入全身血循环
的速度和程度
| 意义: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
选择给药途径的依据之一
| 分类
绝对生物利用度(F) 相对生物利用度( 相对 物利用度 Fr)
2

绝对生物利用度(F)
| 指血管外给药后,吸收进入血循环的药物量
占所给予的药物总量(静脉给药的药物暴露 量 的 例 其表示为 量)的比例,其表示为:
绝对生物利用度(F) = AUC血管外 AUC静脉注射
3

相对生物利用度(FR)
| 指血管外途径给予的两种制剂按剂量校正后
(等剂量使用?) 二者吸收进入血循环的 (等剂量使用?),二者吸收进入血循环的 药物量之 药物量之比
受试制剂的AUC 相对生物利用度(Fr) = 参比制剂的AUC
4

二、生物利用度试验需具备的条件
生物利用度试验是在人体进行的,因此,根 据我国药品GCP的精神和规定的人体临床试验要求 进行。
5

三、生物利用度试验与临床研究的相关性
(一)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 物利用度与 物等效性
| 生物利用度:以药物的血药浓度及药时曲线下面
积为基础,它反映了药物吸收的程度与速度,许 多药物的疗效与毒性往往与血药浓度有关。
6

基于WebGIS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WebGIS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阐述了《基于WebGIS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系统》构建技术与开发研究情况,该软件系统具有濕地生物远程信息分布浏览、统计分析、信息查询等功能。操作便捷,应用性强,适用面广,对于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化管理和宏观科学决策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Abstract】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search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based on webGIS in Yellow river delta wet land” .This software system has the functions such as browsing the remote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of delta biological,statistical analysis,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so on. The advantage of convenient operation,strong applicability and widely application have higher value for strengthening the network management and scientific decision of delta biological diversity information. 标签:WebGIS;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系统 1 概述 湿地生态系统是目前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1-3],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然而由于全球变暖、人口剧增以及不合理开发,湿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干扰和威胁,湿地保护迫在眉睫[4]。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少有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渤海之滨。在气候变化、海岸侵蚀、风暴潮、入海河流断流、外来物种入侵等自然因素以及围垦、城市港口建设、海洋油气资源开采等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巨大改变,生物资源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面临极大的威胁[5-7]。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就必须深入了解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并积极探寻高效科学的保护措施。 国外很早就开展3S技术在湿地保护中的应用,国内目前也逐渐开展相关研究,张桂芹等[8]开展了基于3S的济南湿地资源调查及碳汇功能研究,姚慧敏等[9]利用RS和GIS技术对山东省盐碱类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 本研究应用WebGIS和数据库技术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的发生、分布等数据进行分析,可实现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监测、管理和相关预防方法及防治技术的关联查询,并实时进行信息发布,为政府部门进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2 系统设计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物多样性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Window系统环境下开发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3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药物制剂要产生最佳疗效,其药物活性成分应当在预期时间段内释放吸收并被转运到作用部位达到预期的有效浓度。大多数药物是进入血液循环后产生全身治疗效果的,作用部位的药物浓度和血液中药物浓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血液循环中的药物浓度来获得反映药物体内吸收程度和速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间接预测药物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以评价制剂的质量。允许这种预测的前提是制剂中活性成分进入体内的行为是一致并且可重现的。 生物利用度 (Bioavailability,BA )是反映药物活性成分吸 收进入体内的程度和速度的指标。过去出现的一些由于制剂生物利用度不同而导致的不良事件,使人们认识到确有必要对制剂中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的一致性或可重现性进行验证,尤其是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仿制产品要替代它的原研制剂进入临床使用的时候。鉴于药物浓度和治疗效果相关,假设在同一受试者,相同的血药浓度- 时间曲线意味着在作用部位能达到相同的药物浓度,并产生相同的疗效,那么就可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替代的终点指标来建立等效性,即生物等效性 ( Bioequivalence, BE)。

BA和BE研究已经成为评价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指导原则 将重点阐述BA和BE研究的相关概念、应用范围和BA和BE研究的设计、操作和评价等。 本指导原则主要是针对化学药品普通固体口服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因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多种情况,对于一些特殊问题,仍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二、BA和BE基本概念及应用 1.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全身循环的程度和速度。一般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是以静脉制剂(通常认为静脉制剂生物利用度为100%)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循环的相对量;相对生物利用度则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如片剂和口服溶液)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2. 生物等效性:是指药学等效制剂或可替换药物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服用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常意义的BE研究是指用BA研究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进行的比较研究。在药代动力学方法确实不可行时, 也可以考虑以临床综合疗效、药效学指标或体外试验指标等进行比较性研究,但需充分证实所采用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了解以下几个概念将有助于理解BA和BE 原研药(Innovator Product ):是指已经过全面的药学、 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以及临床研究数据证实其安全有效性并首次被批准上市的药品。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word版本

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

附录三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生物利用度是指剂型中的药物被吸进入血液的速率和程度。生物等效性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给以相同的剂量,反映其吸收速率和程度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口服或其他非脉管内给药的制剂,其活性成分的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制剂工艺、药物粒径、晶型或多晶型,处方中的赋形剂、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包衣材料、溶剂、助悬剂等。生物利用度是保证药品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而生物等效性则是保证含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质量一致性的主要依据。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概念虽不完全相同,但试验方法基本一致。为了控制药品质量,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指导原则。何种药物制剂需要进行生物等效性或生物利用度试验,可根据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要求进行。 进行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临床实验室和分析实验室,应提供机构名称以及医学、科学或分析负责人的姓名、职称和简历。 一、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定量分析方法的专属性和灵敏度,是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成功的关键。首选色谱法,如HPLC、GC以及GC-MS、LC-MS、LC-MS-MS联用技术,一般应采用内标法定量。必要时也可采用生物学方法或生物化学方法。

由于生物样品取样量少、药物浓度低、内源性物质(如无机盐、脂质、蛋白质、代谢物)及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影响生物样品测定,所以必须根据待测物的结构、生物介质和预期的浓度范围,建立适宜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 1.专属性必须证明所测定的物质是原形药物或特定的活性代谢物,内源性物质和相应的代谢物不得干扰样品的测定。对于色谱法至少要提供空白生物样品色谱图、空白生物样品外加对照物质色谱图(注明浓度)及用药后的生物样品色谱图。对于复方制剂应特别加强专属性研究,以排除可能的干扰。对于LC-MS和LC-MS-MS方法,应着重考察基质效应。 2.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根据所测定物质的浓度与响应的相关性,用回归分析方法获得标准曲线。标准曲线高低浓度范围为线性范围,在线性范围内浓度测定结果应达到试验要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必须用至少6个浓度建立标准曲线,应使用与待测样品相同的生物介质,线性范围要能覆盖全部待测浓度,不允许将线性范围外推求算未知样品的浓度。标准曲线不包括零点。 3.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选择3个浓度的质控样品同时进行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考察。低浓度选择接近定量下限(LLOQ),在LLOQ的3倍以内;高浓度接近于标准曲线的上限;中间选一个浓度。每一浓度至少测定5个样品。 精密度用质控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差(RSD)表示,RSD一般应小于15%,在LLOQ附近RSD应小于20%。 准确度是指用特定方法测得的生物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的接近程度,一般应在85%~115%范围内,在LLOQ附近应在80%~120%范围内。

人体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

*********人体生物等效性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 一、研究概况:*******是由********研制生产的化学药品*类,本项目由*******申办,现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号药物临床研究批件进行本项研究。*****化学名:******* 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二、研究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提供的************为受试制剂,按有关生物等效性试验的规定,与国内上市*********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名:****,参比制剂)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试验,计算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临床批件号:*******)。 三、入选标准:1健康志愿受试者,年龄18~40周岁,同一批受试者年龄不应相差10岁以上;2体重指数(BMI)应在19~24[BMI=体重(kg)/身高2(m2)]范围内,同一批受试者体重应相近;3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等疾病,无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精神异常;4无循环系统、血液系统及内分泌系统异常;5经体格检查血压、心电图、呼吸状况及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异常(或经临床医师判断无临床意义);6试验开始前两周内未服过任何其他药物;7无体位性低血压史;8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9无吸毒史。 如果您不符合任意上述条件,您将不能作为受试者入选。 四、排除标准:如果您有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您将不能参加此项临床研究:1在过去的一年中,有酗酒史、嗜烟或药物滥用史;2入选前三个月内,参加过另一药物研究;3试验前三个月内使用过本试验药物;4临床上有显著的变态反应史,特别是药物过敏史,尤其任何对盐酸氨溴索及辅料中任何成分过敏者;5在研究前三个月内献过血,或打算在研究期间或研究结束后三个月内献血或血液成分。 五、试验方法:如果您同意参加这项试验,您需要在参加之前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胸透检查以及全面的体格检查,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您是否符合本试验入选标准。如您符合试验要求,请于试验前一天晚7时进入**********医院I期病房,应保证试验前禁食10小时以上。本试验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设计,男性受试者18~24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B组)在不同试验周期分别按以下方式服用受试制剂***(药物总剂量** mg)或参比制剂***(药物总剂量** m g)。您将按下表参与试验: 试验前1-7天全面体格检查 试验前1天报到入住I期临床试验病房 第1天空腹服药,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采集静脉 血5 ml(普通避光) 服药后2小时可 饮水,4小时、10 小时统一进餐 第2天于给药后*******小时取静脉血5 ml(普通避光) 第一周期服药后的一周为清洗期。清洗期后交叉给药。第二周期给药、采血方式同第一周期。给药2小时后可饮水,4小时、10小时后统一进食清淡餐。您在服药后应避免剧烈活动,亦不得长时间卧床。在试验期间,您的饮食和作息时间统一安排。禁服任何含酒精和黄嘌呤的食品和饮料:巧克力、茶、咖啡及可乐等,并禁止吸烟,禁止饮用西柚汁。您应遵守试验方案,不服用任何药物。除非在治疗突发疾病时必须用药。并应及时告知研究者。您需在试验结束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以保证您的安全。 六、受试者的受益和风险:任何药物都有可能带来不适,临床应用中曾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有:************。研究过程中医护人员将对您进行相关检查,对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采取及时、合理、必要的治疗措施,以确保您的安全。您将免费接受试验药物及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在试验结束时获得一定的补偿。 七、试验安全性及保障:本项试验研究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符合人体试验伦理标准。试验期间,您将由经验丰富且经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培训的临床医生、护士全程监护,试验病房内备有相应的应急设备和抢救措施。

生物等效性研究及其评价方法

生物等效性研究及其评价方法 生物等效性试验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 生物等效性实验在新药开发和新药评价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可比较已开发上市药物的新剂型与原剂型是否生物等效,对仿制药物与创新药物是否具有同等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受试药品与参比药品药动学参数的等同性等。其研究的目标,是证实等量同种药物的两种制剂生物利用度完全相同,最终使得在替换使用相关的两种制剂时,具有相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当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国内外普遍采用双处理、两周期随机交叉实验设计的方法,即以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峰浓度(cmax)和达峰时间(tmax)为参数,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和计算90%可信区间来评价药物的生物等效性。但随着不断实践,发现沿用多年的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存在着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对结果的判断。因此,目前不少学者对此提出了改革的新观点。 ■新的生物等效性参数 生物等效性参数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许多研究者都在探索更合适的评价生物等效性的参数。在生物等效性评价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用auc代表药物吸收的程度,不仅适用于单剂量和多剂量研究,而且适用于速释和控释制剂。但对选择用于反映吸收速度的药动学参数,则存在较多争议。在多数国家药政管理部门的指南中,仍将cmax和tmax 作为反映吸收速度的考核指标。 美国basson认为,cmax测定的是药物的最终吸收,而tmax能够反映药物的吸收速度,因此他提出在预计的吸收相内以等时间间隔采点来确定tmax,使其构成一个计数过程,这就为比较两种或多种处方的吸收速度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他还建议将cmax的作用限制为考察“突释效应”,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考虑到不同药物体内过程的复杂性及缓控释制剂的吸收代谢特性,俞凤池教授和吴畏硕士认为,在评价药物的生物等效性时,除考察auc、cmax和tmax之外,还应考虑半衰期(t1/2)、最小滞留时间(mrt)等其他药动学参数。 ■代谢物在生物等效性评价中的重要性 测定母体药物是评价生物等效性的首选方法,但鉴于药物在代谢方面存在着基因多态性,因而除测定母体药物外,同时测定对疗效和毒性起重要作用的代谢物,在生物等效性决策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可增加代谢物的生物等效性特征参数,以降低患者替换使用药物的风险。 但目前是否需要在生物等效性评估中包括代谢物资料问题,还没有一致的意见和相关的指南。其主要原因:对于多数药物来说,代谢物或安全性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在评估中,如果母体药物及代谢物的药动学资料两者其中之一不符合统计要求,则很难进行生物等效决策;由于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复杂性,难以提出一个统一原则。但国外学者认为,对于无首过效应、药代动力学呈线性的药物,可用代谢物浓度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对于有首过效应、药代动力学为非线性的药物,当缺乏药物吸收及首过效应的相关资料时,宜采用以母体药物和代谢物的cmax共同决定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的方法。对此两位报告者也认为,根据对药物在体内代谢情况的了解及代谢物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在药物代谢过程中形成有毒性代谢物的情况下,在评估中应考虑代谢物。 ■剂型、药物性质对生物等效性评价的影响 缓控释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早在20世纪80年代fda就推荐了schuirmann的双向

《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目录 一、概述 (1) 二、基本要求 (2) (一)研究总体设计 (2) (二)受试者选择 (3) (三)参比制剂的选择 (3) (四)给药方法 (3) (五)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 (4) (六)生物样品分析 (4) (七)用于评价生物等效性的药动学参数 (5) (八)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过程及数据统计分析的具体要求 (6) 三、常见剂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6) (一)口服溶液 (6) (二)常释制剂:胶囊和片剂 (6) (三)混悬液 (7) (四)调释制剂 (7) (五)咀嚼片 (8) 四、特殊问题考虑要点 (8) (一)检测物质 (8) (二)长半衰期药物 (9) (三)Cmax出现在首个样品的情况 (10) (四)含酒精饮料对调释制剂的影响 (10) (五)内源性化合物 (10) (六)口服给药发挥局部作用的药物 (11)

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以药动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化学药物仿制药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一般原则,适用于机体内药物浓度能够准确测定并可用于生物等效性评价的口服及部分非口服给药制剂(如透皮吸收制剂、部分直肠给药和鼻腔给药的制剂等)。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时,除本指导原则外,尚应综合参考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等相关指导原则开展试验。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BE)定义如下:在相似的试验条件下单次或多次服用相同剂量的试验药物后,受试制剂中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程度与参比制剂的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按照研究方法评价效力的优先顺序,BE研究方法包括药代动力学研究、药效动力学研究、临床研究和体外研究。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研究: 对于大多数药物而言,BE研究着重考察药物自制剂释放进入机体循环的过程,通常将受试制剂在机体内的暴露情况与参比制剂进行比较。 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评价指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又可表述为:通过测定可获得的生物基质(如血液、血浆、血清)中的活性物质,取得药代动力学参数作为终点指标,藉此反映

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导原则 英文版

Technique Guideline for Human Bioavailability and Bioequivalence Studies on Chemical Drug Products Contents (Ⅰ) 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for Biological Sample Analysis Methods (2) 1. Common Analysis Methods (2) 2. Method Validation (2) 2.1 Specificity (2) 2.2 Calibration Curve and Quantitative Scale (3) 2.3 Lower Limit of Quantitation (LLOQ) (3) 2.4 Precision and Accuracy (4) 2.5 Sample Stability (4) 2.6 Percent recovery of Extraction (4) 2.7 Method Validation with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4) 3. Methodology Quality Control (5) (Ⅱ) Design and Conduct of Studies (5) 1. Cross-over Design (5) 2. Selection of Subjects (6) 2.1 Inclusion Criteria of Subjects: (6) 2.2 Cases of Subjects (7) 2.3 Division into Groups of the Subjects (7) 3. Test and Reference Product, T and R (8) 4. Sampling (8) (Ⅲ) Result Evaluation (9) (Ⅳ) Submission of the Contents of Clinical Study Reports (9)

USP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南(第一部分)

USP<1090>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南第一部分 背景 该章节提出进行药物制剂性能体内及体外评估的有关建议。该章节提供指导目的是为科学家或医师欲通过找到可以替代与人体临床试验相关或临床试验前研究的方法,用于评估药物制剂性能。USP-NF提供原料药、辅料以及成品的质量标准。法定物质或制剂的USP-NF中每一个品种正文均对应一个官方批准的原料药或制剂。品种正文包括产品定义;包装,储存条件;以及质量标准内容。质量标准包括一系列通用的检查(性状、鉴别、杂质、含量测定)以及特定的检查项目,每个检查具有一个或多个分析方法以及限度要求。质量标准是药物制剂不可或缺的重要属性。满足USP-NF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均可作为高质量药物制剂的保障,并且是生物等效性(BE)、可替代的多来源药物制剂获批的必要要求。多来源药物制剂(Multisource drugproducts)必须达到体内及/或体外试验特性标准,以确认具有治疗等效性及可替代性。在不同的国家,可替代的多来源药物制剂的法规获批情况是不同的(参考即将颁布的章节《药物制剂选择的要点Essentials for DrugProduct Selection》(1096)仍在议)。药物制剂(drug performance)可被定义为活性成分(API)从药物制剂中的释放,产生API的体内利用度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该章节讨论了决定药物制剂特性的体内及体外方法,重点讨论口服固体制剂方面。 该章节参考了FDA指导原则,《行业指导原则-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基本研究Guidance forIndustry—Bioavailability and Bioequivalence Studies for Orally AdministeredDrug Products—General Considerations(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e95634018.html,/;请以文件名检索),以及WHO文件,《附录7 多来源(仿制)药物制剂:建立可替代性注册要求的指导原则Annex7 Multisource (Generic)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Guidelines on RegistrationRequirements to Establish Interchangeability(2006)》(http://who.int/en/;请以文件名检索)。FDA 的指导原则主要适合于在美国境内使用;各国家/地区药物制剂监督机构可以使用WHO、FDA和其他由国家/地区的指南。一旦获得批准,药物制剂质量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由内部或公开标准进行,包括性能检查。USP提供了以下通则,描述了这些检查及实施步骤:《崩解度》<701>、《溶出度》<711>、《药物释放》<724>,《药物制剂的体内及体外评价》<1088>以及《溶出度实验方法的建立和验证》(1092)。 该章节提供了生物等效性(BE)研究以及溶出曲线对比实施的通用信息,BE研究作为体内药物制剂特性检查的替代方法,溶出曲线对比作为体外药物制剂特性检查的方法。该章节还讨论了针对特定药物制剂的体内BE豁免条件,并且叙述了如何应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进行药物制剂性能的预测。该章节的附件定义了关键科学术语,并提供了FDA及WHO药物制剂释义评估的对比。 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以及溶出度 生物利用度(BA)研究主要是测定药物从口服制剂中释放并到达作用部位的过程及速度(参见FDA指导原则《行业指导原则-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基本研究Guidancefor Industry—Bioavailability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