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论坛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4期(总第456期)

1 陈独秀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1.1 国际背景
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西方国家相继摆脱封建社会现代资本
主义的政治经济体系,生产力得到大大解放,进而促使科学技术迅
猛发展。西欧兴起启蒙运动,基督教教会的思想体系开始受到严峻
挑战,科学成果和自由进步的思想感染到西方社会的各个层面。到
18世纪末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基本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1.2 国内背景
这一时期的中国,“天朝大国”的迷梦依然未醒,闭关锁国政
策下封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阻碍着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想封闭,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西方列强在中国掀起的瓜分狂潮,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一些
爱国之士开始觉醒,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陈独秀就是其中之一,
他认为,要救国必须先救民,救民的首要任务就是促使国民思想觉
醒。于是,他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创办《新青年》杂志,
掀起了新文化运动。19世纪末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陈独秀
受到深刻影响,发表《教育与社会》《新教育是什么》等一系列文章,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倡社会教育和大众教育,促进
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解放。
2 陈独秀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涉及教育的目的、
方法和内容等各个方面。他还尤其重视青年教育,认为青年担负
着中国的未来,青年教育对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他把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强盛同国民所受的教育程度联系
起来,倡导教育兴国。他的教育观点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
度,在近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2.1 教育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
五四运动爆发后,陈独秀先后赴武昌、南京等地发表一系列
讲演,宣传其新教育主张,他在广东作《新教育是什么》演讲时
指出“一切教育都建设在社会的需要上面,不建设在造成个人的
伟大底上面”,即教育要趋重社会,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
和落脚点。由此可见,陈独秀十分重视教育的实用性,认为教育
的最终目的是改造社会,使得学生真正习得对自身、对社会发展
进步有用的技能,从而服务社会。
2.2 教育的方法要取法西洋
1917年,陈独秀在天津南开大学作《近代西洋教育》演讲时,
正式提出了“中国教育必须取法西洋”的主张。他强调,近代西

洋教育有三大“方针”:第一,自动而非被动,启发而非灌输。第二,
世俗而非神圣,直观而非幻想,第三,全身而非单独脑部。这三
大方针体现了当时中西方教育的差别,对于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
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自动而非被动,启发而非灌输,体现着近代中西方教育方法
的差异。西方教育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启发学生的性灵,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
能力。而中国传统教育多为被动灌输式,采用现有理论强制灌输
到学生的头脑中,无法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陈独秀认
为我国教育者应借鉴启发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世俗而非神圣的,直观而非幻想的,这是说西方教育摒除了
宗教迷信思想,撕去了神圣的外衣,注重教育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例如课堂上除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授,还会教给学生一些日常生
活知识和技能,如煮饭、洗衣、救火、驾车等生活技能。而近代
中国教育则注重教授圣贤的遗文,对于吃饭穿衣走路等基本常识
却一概缺失。由此可见陈独秀的教育思想注重实际,讲求科学,
提倡教育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这一观点对于当今教育的改革发
展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全身而非单独脑部的,这是说西方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全身性
训练,包括体操、图画以及各类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力量,
又发展了耳目手脚的活动能力。而中国教育忽略全身性的训练,
主要集中在发展学生的大脑记忆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在陈独
秀看来当时中国的读书人在传统教育下大多成为了“书呆子”。正
因如此,他认为一定要改变这种单独脑部教育,进行全身性训练,
从而使学生真正达到“文武双全”,全面发展。
2.3 教育的内容要三育并重
陈独秀认为,教育主张的落实和贯彻,必须落实到具体教育
内容上的革新。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
的需求,实行德育、智育和体育并重的教育。1902年,陈独秀首
次提出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教育理念。三育之中他尤其重视德育,
强调德育是三育之首,重视培养受教育者所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
和品行。同时他提出,不单要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还要加
强受教育者的民主意识、社会意识和国家意识,使其成为一个心
中有国家、心中有社会的人。其次是智育教育,陈独秀指出智育
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上,而应在传授给学生专
业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习得更多的生活实用技能。最后,关于
体育教育,陈独秀强烈批判旧教育对于体育的忽视,提倡重视体

陈独秀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李 晶,杨乃坤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110870)
[摘 要]陈独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陈独秀在中国的救亡图存之路上不
懈地奋斗着,与此同时他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也大放异彩,对于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本文主要从陈独秀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陈独秀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陈独秀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
示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关键词]陈独秀;教育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2-07
[作者简介]李晶(1993—),女,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科教论坛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4期(总第456期)

育教育,从而改善国民身体素质,进而改善社会风气。
3 陈独秀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2018年9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教育
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向好,教育改革不
断推进。陈独秀作为我国近代教育家、革命家,其教育思想和主
张跨越了一个世纪依然展现出优秀的价值,对现今我国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引导学生树立服务社会、改造
社会的崇高理想信念。陈独秀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这一
思想对于现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有效工作具有重要启发
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广大青年学生,青年人肩负着祖
国的未来,因此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以国家
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为己任,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责
任感,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当中,投
身于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这样才能体现高校思想
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运用科学化、多元化的教育方
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目前,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课堂大多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仅仅充当着被动的接受者角色,
这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陈独秀倡导学习西方
的启发式教育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启迪和引
导学生;同时,他还提出教育应是学生自主的、充分发挥主观能

动性的行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当一个引导者角色,启发学
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些教育方法在今天仍值得借鉴。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丰富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
能力,陈独秀在教育内容上主张德智体三育并重,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这就与素质教育的内容不谋而合。当代我国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的方式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内容较为单一,教育效果不
太理想。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注重文理渗透,在文史哲
等专业知识的教授中可穿插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人
文素质和思考能力,调到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实现
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的。
第四,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式和新内容,坚持理
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陈独秀重视教育的实际应用,认为教
育如只局限于书本知识,就难以对社会产生实际价值。当前,我
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偏重于理论教育,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
面相对薄弱,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课外实践训练,在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2]󰀁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3.
[3]󰀁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3.
[4]󰀁陈独秀.陈独秀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5]󰀁陈独秀.陈独秀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上接279页)对产品的广视角、轻薄化、软性化、色彩饱和度高
等新需求,其中以AMOLED使用最为广泛。目前三星、金立、中
兴等品牌厂商均已发布搭载AMOLED屏幕的旗舰机型,未来随着
国产AMOLED屏幕实现量产,将加速AMOLED屏幕推广普及。
3.3 3D玻璃
3D玻璃采用弧形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且具有散热性强、
弹性好、不易碎等特点,特别是用3D玻璃作为手机背板,可有效
解决传统金属手机壳对无线电信号的屏蔽问题,进而为无线充电和
高带宽、高速率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提供可能,近年受到手机
厂商的广泛关注。目前GALAXY S6 edge、三星GALAXY S7和vivo 
Xplay5等多款高端机型均已配备3D玻璃盖板,华为、OPPO等品
牌厂商有计划开展3D玻璃应用,未来3D玻璃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3.4 蓝宝石材料应用
蓝宝石材料硬度大、介电常数高,由其制成的玻璃盖板具有
热传导性好、耐刮擦、指纹识别敏感、外观优美等特点。目前蓝
思科技、兆远等公司均已实现蓝宝石手机盖板量产,并广泛应用
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电子消费领域,华为P7、vivo X5L、
金立天鉴W808等旗舰机型已纷纷采用了蓝宝石屏幕。未来,随
着蓝宝石制造工艺的日益成熟,生产成本不断下降,蓝宝石屏幕
将加速推广普及。
4 区域手机屏幕产业发展的建议
4.1 构建完善的手机屏幕产业链
紧抓国内外手机屏幕产业转移契机,加快区域手机屏幕产业
布局,围绕偏光片、混合液晶材料、彩色滤光片、驱动IC等配套
环节,积极引进手机屏幕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加快构建完善的

手机屏幕产业链。全面梳理整合本地现有屏幕与整机生产资源,
依托行业平台,加快推进本地手机屏幕厂商与下游整机市场有效
衔接。研究制定鼓励本地配套的补贴政策,引导手机整机企业在
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屏幕配套产品,提升本地配套率。
4.2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
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研发创新中心建设与高新技术企业创
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发展AMOLED面板、on/in-cell
嵌入式触摸屏等高端产品,促进产品提档升级。加快创新资源整
合,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科研院校通过委托开发、合作攻关、技
术入股等方式,协同推进手机屏幕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协同创
新联盟等行业平台,鼓励支持产业链各方加强深度协作,推动手
机屏幕产品、工艺、材料等关键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4.3 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综合考虑产业链上下游供给、物流运输成本等因素,合理布
局手机屏幕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引领优势,加快吸引上
游配套企业集聚,打造核心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着眼TP、LCM
等生产环节投资较小、物流成本高等特点,鼓励有条件的区(县)、
园区加快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馨.当前我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电视技
术,2014(12).
[2]󰀁刘丽华,刘威.手机屏幕及显示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
信,2015(02).
[3]󰀁王嵩霈,王维,徐珊珊,张琦.手机屏幕未来发展方向[J].企
业导报,2015(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