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容量和升

认识容量和升
认识容量和升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江苏教育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比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了解“升”的实际意义

3、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

4、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容量的概念,初步感知容量单位“升”的大小。

教学难点:了解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教具准备:

冷水壶1把、茶杯、水、饮料瓶、量杯等

教学过程:

一、理解容量的意义

1、教师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杯子):这两个杯子都是空的,想想看两个杯子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同学讨论并汇报结果。

教师指出:图中比较高的那个茶杯能盛的水多,这个茶杯的容量比较大。

在小组内说说看,你对容量是怎样理解的?

2、教师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杯子,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同学猜想,研究方法。

装满水倒一倒。同学演示。

3、想想做做。

下面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12页第1题。)

二、认识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1、对话解读。

2、“这个黄水壶能倒几杯呢?”

随堂演示。

这个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

3、问:这个黄色水壶能倒满7倍水,那个蓝色水壶能倒满5杯水,黄水壶的容量比蓝水壶大吗?同学讨论,发表意见,认识到杯子可能不一样。

4、第二次演示:教师把杯子里水倒回水壶内,重新换大一点的杯子倒一倒。

水壶里的水能到满5杯水。

5、从这两次的倒水,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使用同样的水杯。

教师小结:为了准确丈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三、感受统一的容量单位“升”

1、出示超市平面图,我们到哪里去会找到容量单位?

2、展示超市商品商标。(色拉油5升牛奶1升饮料2.5升等)

从这些商品的标识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可以用符合“L”表示。

3、告诉:你知道吗?有关升的史料。

4、同学例举:升在生活中的应用。

5、感知1升的多少。

出示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器,装满水倒入量杯。

1升的量杯。指导看量杯刻度。

1升的饮料包装。形状虽然不同,但容量都是1升。

6、体验1升的多少。

操作:1升的水可以装满几杯。让同学用平时饮水的杯子倒一倒,说一说,大约这样的几杯就有一升。

教师补充饮水的常识

四、应用拓展。

1、下面哪些东西是用升做单位的,把它圈起来。你能估计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吗?(12页第4题)

2、下面的容器里可以盛水多少升?想一想电饭煲、纯洁水桶的容量,看谁猜得准。(12页第3题)

3、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20分钟就会流失1升水,一小时就浪费多少水?一天呢?

五、全课总结:谁来说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认识容量和升

容量:一个容器所能盛的液体的多少

容量单位:升(L)

认识容量和升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

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 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1课时

第二单元认识容量和升第1课时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1升”的实际意义。在自制量器的过程中感受并进一步认识容量以及升。在练习用自制的量器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情境中提取的数学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 3、让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水杯、水壶、量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学生收集的饮料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啤酒比赛”。老虎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两杯就开始摇摇晃晃,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狮子不服气地嚷:”你的杯子小,

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酒仙。狮子和老虎谁都不认输,打起来了。你认为谁说的对呢?(师生讨论) ●一、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课件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第1~2页,第3页练一练,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 3、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容量和1升。 教学难点:感受1升水有多少。 教学准备: 课件,冷水壶1把,茶杯,水,饮料瓶,量杯等。 教学过程 一、理解容量的意义 1. 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矿泉水瓶:这两个瓶子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 学生讨论并汇报结果。 指出:左边这个瓶子能盛的水多,也就说明这个瓶子的容量比较大。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容量。 2. 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壶:观察这三个水壶,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 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水壶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后演示往杯子中倒水。 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 通过倒一倒,发现:左边水壶的容量大,右边水壶的容量小。 3. 练一练第1题: 出示三个容量差不多的水杯:观察这三个水杯,哪个杯子的容量大一些? 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水杯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后演示往杯子中倒水。 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 通过倒一倒,发现:中间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大,最后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小。 二、感受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1. 对话解读。 谈话:小明听说好朋友小亮家新买了一套茶具,打电话询问了茶具的有关信息。下面是他们的对话内容。先连一连,再说说哪一句是回答水壶的容量的。 什么颜色的?一个冷水壶和四个茶杯。 有几个?装满水后能倒满5杯。 有多高?淡蓝色的。 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15厘米。 2. 谈话:小明说:“我家有一个黄色的水壶,这个水壶能倒几杯呢?” 通过演示,得出: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 3. 提问:小明家的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小亮家的蓝色水壶能倒满5杯水。小明认为他家水壶的容量比小亮家水壶的容量大,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学生小组讨论,认识到杯子可能不一样。 4. 第二次演示:教师把杯子里的水倒回水壶内,重新换大一点的杯子倒一倒。黄水壶里的水能倒满5杯。 5. 提问:这个黄水壶的容量到底是几杯?从这两次倒水中,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同样一壶水倒入容量不同的杯子,能倒满的杯数不同。要使用同样的水杯才便于比较水壶容量的多少。 谈话:同学们的想法很好。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板书:容量单位) 三、感受容量单位“升” 1. 出示商品商标特写(色拉油5升、牛奶1升、饮料 2.5升等)。 提问:从这些商品的商标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升、L。 再问:你们都是在哪些物品的包装上看到这个容量单位的?

江苏省优质课比赛教案设计:认识容量和升(高乃国).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 下册 ) 第 10~12 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 量单位。 2.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 1 升的空间感知。 3.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量杯,正方体容器,水,饮料瓶,水杯等。 教学过程: 一、理解容量的意义。 1.出示教师和学生喝水的杯子(大小差异明显):这两个杯子哪一个能盛比较多的水? 指出:老师的杯子能盛的水多,说明老师杯子的容量大。 板书:认识容量。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容量。 2.课件出示两个外形一样但壁厚不同的杯子(如下图) 问:哪个杯子的容量大? 引导学生得到结论:容量的大小取决于容器内部空间的大小。

3.出示甲、乙两个容量差不多的水壶(如下图) 提问:观察这两个水壶,哪个容量大一些? 学生猜测,猜测结果有: ⑴甲壶容量大⑵乙壶容量 大⑶两个壶容量一样大 提问:怎样才能验证猜测的结果呢?你有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测? 引导学生想出用两个水壶互相倒水的方法来验证猜测。 动画演示甲壶向乙壶倒水,提问:估计一下,倒水的结果会怎么样? 学生估计的结果: ⑴甲壶倒完了,乙壶没装满⑵甲 壶没倒完,乙壶已满了⑶甲壶倒 完了,乙壶正好装满。 追问:每种情况说明它们的容量哪个大? 动画演示最后的结果。 4.出示“想想做做”第 1 题。 下面 3 个容器,哪个的容量最小,哪个的容量最大? 先演示倒水的动画,再让学生用写有A、B、C 的小纸片代表三个杯子的容量,在桌子上按容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第 2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

认识容量和升(1)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教科书第10--12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表示容器里容纳 的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容量忽然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理需求,由此过度到第二个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估计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2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联系实际形成1 升的容量观念。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认识容量和升(1)教学设计

认识容量和升 备课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0~12页。 备课人:涟水县向阳小学吴莹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 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 3. 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感受一升的大小。 课前准备: 1.师准备:课件;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一个冷水壶;茶杯;水;饮料瓶; 量杯等。 2.每个小组准备一些盛液体的容器,以及一个一升的量杯和一个棱长1分米的 正方体玻璃容器。 教学时间:(数学,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三个和尚》的故事吗?谁能用简短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师:这个故事非常有意义,教育我们要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现在老师为这个故事写了续篇,想听吗? 师:后来这三个和尚吸取了教训,重建寺庙后又买了两个水缸,现在庙里有三个水缸(课件出示三个大小、形状不一的水缸)。他们三个人重新分配任务,每人一个水缸,每天都要装满水。对他们现在这样的分工,你有什么看法? 师小结:1号水缸比较大,装水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1好水缸的“容量”大。(板书:容量)相对而言,2号水缸的容量就——(比较小)。那3号水缸的容量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情境中直观感受到

容器(水缸)大小和容量(能装水多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快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对这堂课学习的憧憬。 二、探究领悟,认识容量 1.认识容器 师:像水缸这样用来盛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器皿都叫做“容器”。(板书:容器)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容器?学生回答后,师课件出示各种容器图片。 2. 理解容量的意义 (1) 出示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哪一个的容量比较大?你是怎么知道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2) (课件出示两个容量差不多的冷水壶)师:观察这两个冷水壶,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 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到底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往冷水壶中倒水过程。 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 (3)(师出示其中一个冷水壶)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容量了,那么你们知道这个冷水壶的容量指的是什么吗?如何来说明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小组讨论后再汇报。 学生上台演示倒水过程。(课件出示) 师:现在大家能说说这个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 小结:由于杯子的大小不一样,所以同一壶水倒出来的杯数就不一样。得到的答案也会不同。所以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板书:容量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两个水壶相互倒水的过程,更加直观,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容量的大小。之后再通过具体演示和操作,让学生自己体会和理解容量概念。接着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逐步体会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三、感受容量单位“升” 1.认识升 师:我们常用的容量单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在带来的饮料瓶、罐上找一找。同桌相互交流后汇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7 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教案7 苏教版 学习要点课题认识容量和升课型新授授课时间“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 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 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 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4、练习,完成(3)和(4) 三、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布置实践作业: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

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四年级数学升和毫升教案

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升和毫升教案 第二单元:升和毫升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上课时间:3/2 累计课时: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学情分析: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

认识容量和升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摇摇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军!”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生1: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军。 生2: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军应该是狮子。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 谈话: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而这是狮子用的。 如果有学生说了两种想法,就说:你想得很周到,我们不仅要看喝的杯数,还要看杯子的大小。 提问:同样是一杯酒,你们认为哪一杯多? 生: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 谈话:对,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盛液体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大。盛液体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容量 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1号和杯子2号。 谈话:比较完了狮子和老虎的杯子容量,看看这两个杯子,你觉得哪一个杯子的容量大呢? 生1:杯子1号大。 生2:杯子2号大一些。 谈话:光凭眼睛估计得到的结果可能有误差,我们可以想一个办法来验证说明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 提问:想个什么办法呢?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 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 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 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认识容量和升

2.1认识容量和升 班级:组名: 姓名: 家长签名: 内容:教材第10至12页课型:新授领导签字:时间:2012年3月6日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大小的容量观念。 2.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1.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学习难点: 1.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学习准备: 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和两个水壶,挂图,商标上以“升”为单位的盛液体的瓶、罐若干个,1升的量杯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玻璃容器。 学习过程: 一、学前热身 找以升为单位的瓶、罐若干个。 二、新知探究 知识点一初步认识“容量” 观察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和两个大小相近的水壶。 观察比较。能盛水多一些的杯子容量比较,盛水少一些的杯子容量比较。 (2)你知道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比较?(提示:可以在一个水壶里装满饮料或水,倒入另一个水壶)动手试一试。

容器能盛液体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 你知道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个水壶的容量。 用玻璃杯“量一量”,看看容量是多少杯。 同样大的水壶,计量它容量的“杯数”不一样,这是因为玻璃杯的不同,得出的结果就。 小结:容量的大小可以进行计量。为了准确计量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知识点二认识容量单位“升”。 能说说你看到的瓶、罐是盛什么的,容量各是多少升吗? 指出: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符号“L”表示。

最新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1升和毫升优质教案

升和毫升教学内容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容量”的概念,认识容量单位“升”,了解“一升”的实际意义,体会“容量”的含义,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采用统一的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增强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升”这个容量单位的大小,加深对“升”的认识。 教学方法 讲授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容量: 1.出示两个茶杯: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杯子里盛水多? 3.说明:哪一个杯子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 (板书:容量) 4.出示两个水壶: 5.你知道哪一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如果学生是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样来证实) 6.你说举举例子来比较容量的大小吗?(如家中的热水壶跟水瓶比较) 7.请同学们观察在这个水壶中盛了多少水? 8.想一想,你能说出这个水壶的容量是多少吗?你是怎么想的?

9.我们可以把这壶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 10.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11.谁来说一说,这壶水有几杯? 12.同学们说的都不太一样,大家觉得这样说科学吗?如果别人这样告诉你,你能知道这壶水的容 量吗? 13.因此,人们就给容量定出了统一的单位。 二、认识升: 1.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 2.请同学们分别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 用的是什么单位? 3.指名两小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书:升或L)如果有毫升则向学生说明下面再来学习。(板书完整课题) 4.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那么,你认为1升有多少呢?小组交流一下。 5.要想科学的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6.现在,老师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中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发现什么? 7.板书: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三、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1: 1.实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图 2.图上的3个容器,哪个容量最小,最个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比较吗? 3.指名生上台操作。 想想做做 2 1.请每个小组将准备的杯子拿出来,先估计一下,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2.接下来,请每个小组像刚才一样实验一下,你估计对吗? 3.指各两小组回答:你们是怎样做的?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认识容量和升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 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 “想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单位“升”。学情分析: 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认识容量和升

认识容量和升 一、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知道容量是有大小的,体会采用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2. 初步形成一升的容量观念,学会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3. 初步了解测量容器的容量的方法,体现数学模型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知道容量是有大小的。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1 升有多少,建立容量单位“升”的表象。 三、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演示 四、教学准备:课件,冷水壶1 把,茶杯,水,饮料瓶,量杯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目标导学 1 、出示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2 、复习旧知,情境图与问题导入 知道什么是容器.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体会“容量”的含义 1)比较两个大小有明显区别的空杯:这两个杯子哪一个能盛比 较多的水? 学生讨论并汇报结果。 指出:左边这个杯子能盛的水多,也就说明这个茶杯的容量比较大,反之,右边这个杯子能盛的水少,也就说明这个茶杯的容量比较小。容量是有大小的。 2)比较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明确:由于高矮、粗细

各不相同,从外观上无法准确比较它们容量的大小,因此需要通过实验比较。) 学生猜测,猜测的结果不同,回答后演示。 提问:通过倒一倒,你们发现了什么? 左边冷水壶中的橙汁有剩余,说明左边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容量、有大小 3)你知道左边冷水壶的容量是多少? 演示倒入同样的杯中,看能到几杯(用大小不同的被子倒)。 结果不同,所以,为了能够准确的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就需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2、出示“练一练”第1 题。 通过讨论明确:中间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大,最后一个杯子的容量最小。 3、小结: 1)像茶杯、水桶等能盛其他东西的物体,都可以成为容器。容器 能容纳物体的多少,就是容器的容量。 2)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容量的大小可以进行计量。为了准确 测量或计量容量的大小,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三)展示交流、点拨升华 1 、认识容量单位“升” (1)情境图上的容器的容量分别是多少升?(容器的容量分别为 1 升、2升、4升、3升和19升可以分别记作1L、2L、4L、3L、19L)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八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p.10~12。 教材依据:这部分内容包括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 设计思路: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体会容量的含义 2、让学生观察几种常用容器,了解在日常生活里常用“升”作为容量的单位。 3、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感受1升的实际意义;然后通过进一步的操作、观察,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容器加深对1升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1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大小不同的茶杯、水壶、标有容量的饮料瓶、罐,容量是1升的正方体容器和量杯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完成书上的练习(1)和(2)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 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

认识容量和升

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 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小学四年级苏教版数学参评教学教案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藤县东荣镇上峡小学 2012年2月20日 教学内容:p.10~12。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包括初步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这是学生学习过长度、质量、时间及其计量单位后,认识的又一类量及其计量单位,这对于丰富学生对量及其计量单位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略)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了什么? 完成书上的练习(1)和(2)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说说你通过昨天的预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认识容量和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摇摇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军!”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生1: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军。生2: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军应该是狮子。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谈话: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而这是狮子用的。如果有学生说了两种想法,就说:你想得很周到,我们不仅要看喝的杯数,还要看杯子的大小。提问:同样是一杯酒,你们认为哪一杯多?生: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谈话:对,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盛液体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大。盛液体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板书:容量 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1号和杯子2号。谈话:比较完了狮子和老虎的杯子容量,看看这两个杯子,你觉得哪一个杯子的容量大呢?生1:杯子1号大。生2:杯子2号大一些。谈话:光凭眼睛估计得到的结果可能有误差,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认识容量和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量杯,水壶,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故事: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饮料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想喝,狮子刚喝了2杯就撑不住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喝饮料的冠军,森林中的老大!”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 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 1、初步认识容量 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同学们的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大杯子的容量比较大,小杯子的容量比较小。 板书:容量 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水壶1和水壶2

让学生想办法来验证说明两个水壶的大小。 学生操作验证。 3、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 小组活动,将一壶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水杯中。 师小结:人们就需要给容量定出统一的单位,你们说对不对。 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 1、认识升 组织交流:让同学们说一说本组中带来的最大的容器的容量。(板书:升或L) 说明:升是容量的单位之一,在数学上,计量液体多少时通常用升做单位。 2、认识1升 (1)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教师缓缓地往量杯里倒水,够1升后,让学生轮流观察,然后把水倒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