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调研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调研分析

一、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概况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海园一路(如图1),是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投资,引进香港大学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项目占地面积192002㎡,总建筑面积352478㎡,是一所具有2000床病床数量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2012年起试运营。

图1: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区位关系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定位是具有医学科研、医学教育和远程医疗功能的现代化、数字化综合性医院。设计之初有两大目标,即:协调完善城市设计,协调医疗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营造地域特色的有机医院。

对场地周边关系分析,场地北侧高档住宅小区碧海云天社区,迫使医疗主体退让居住区200米,局部限高20米,造成用地相对紧张;同时,超大规模的综合医院,如何合理划分功能、医疗流线,提高医疗效率是设计的核心问题;西面是欢乐海岸,如何接驳两者之间的人流关系,也是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南临滨海大道,如何解决噪音干扰是设计的技术问题,而靠近深圳湾公园和红树林生态区,为场地提供独特的环境资源(如图2)。

图2:周边环境与场地关系剖面图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临城市主干道滨海大道,北临白石路,东临侨城东路,西临海园一路。北面为碧海云天社区,西面是欢乐海岸,南面为红树林景区与深圳湾公园。医院交通便利,南面景观资源丰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车行出入口共7个,人行出入口工4个。在设计上很好的实现了人车分流。主入口设计完全实现人车分流,即:主入口上下布置,地上一层主入口为人行,地下一层主入口为车行。避免了人车混行造成交通拥挤(如图3)。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功能布置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北部行政后勤、中部医技门诊、南部住院楼。三个功能体块的布置,既满足了当前医院发展的需求,同时在东侧预留发展用地,与直接与中部医

技门诊相连接,满足医院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如图4)。

图3:周边道路与场地关系图4:建筑体块关系

二、医疗设施基本形态研究

医学模式,是指人们对社会的某一发展阶段医学形态的总体概况和看法,每一种医疗模式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医院建筑、功能形制及空间特点。通过对医疗设施基本形态的研究探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设计(如图5-6)。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古人缺乏对病理现象的认知,在生存斗争的反复实践中产生了经验医学。并随着宗教神学借行医传教,宗教神使兼通医道,经验医学模式逐渐演变成宗教医学。此时医治手段以控制、隔离病人为主,医疗空间独立、封闭。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运动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此时的医学已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相较于前一时期,医疗建筑有了独立的用房,逐渐发展出连廊套间形式的建筑,但建筑内功能布局仍不明确。自然科学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医疗技术的进步,这一时期,消毒、麻醉、输血、X光等技术相继问世,为临床诊断提供先进的技术,奠定了机械医学模式。随着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疾病与人体生物学变量和细胞结构变化的关系,从而使生物医学模式被普遍接受,此时医院建筑功能逐渐清晰,医院建筑呈集中式布局,医技部演变成设计重点。而随着医院向着专业化的发展,医院功能的日益复杂,医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迅速。此时医院建筑最明显的特点是医技部体量变大,医院设计的核心在于合理组织医技部各分科之间的关系。现代主义时期医疗建筑的体量巨大化,医技功能单元化及功能高效性显示了机械美学的特性。就医模式的变化引起了医院功能的改变,专业分科明确及学科协作导致功能流线日趋复杂,自动化设备提高空间利用率,单一的治疗变成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及教学、科研复合型医疗。

图5:医院建筑形态演变

图6:现代医院基本建设形态

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医疗设施要求高效、健康、人文。结合上文对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医疗模式进行分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建设形态主要是组合式布局中的多翼形布局。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形体组织灵活,易于组织交通,有利于分期建设及组织自然通风与采光,易于布置园林景观;相对而言,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广,多为横向发展,不利于利用竖向空间(如图7)。同时对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模式进行分析,分析其合理性、优点与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

图7: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建筑形态

三、问题分析与感悟

1.医院街布局合理性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内部功能组织高效性。以入口大厅为起点,通过医院街串联门诊功能,再进入各个独立科室。从功能组织角度来说,以医院街组织科室是相对合理的方式,但是,由于医院街布局呈南北向布置,以门诊大厅为起点,医院街长度为160m,交通流线过长,对于处于生病状态的病人或体质虚弱的老人、小孩,步行距离过长,尺度过大。提出个人见解,是否将医院街变成多核心分布(如图8-9),例如,按照科室,划分成多体块组织模式,直接拆分160m长度的医院街,减小医院街大尺度问题。

图8:医院街过长示意图9:以多核心组织功能,减小医院街尺度

2.预约制看病合理性

预约制看病使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具有高效性,每天只接收一定量的病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生的负担,提高了病人就诊的效率,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时间,但是,是不是使医院失去了公益性的特质?值得我们思考。个人认为预约制看病制度在就医模式上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这种模式是可行的,然而,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在服务对象定位上,是服务于相对富足的阶级。而在当今信息平民化的趋势下,这是模式是具有矛盾性的,主要导致以下几个问题:a.使大量医疗资源服务于少量人群;b.病人少,医院经济效益不能支持医院的运行;c.病人少,医院的运行效率低(如图10-11)。

图10:医院病人数量状况图11:中庭空间病人使用情况

3.院区环境设计问题

关于医院整体环境设计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环境景观设计的合理性不足;2.环境景观设计缺少康复景观,人文关怀不足。合理性设计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a.

景观面积不足,对于深圳炎热气候区,人行区域广场较多,绿化面积不足,不能形成足够的阴影(如图13);b.景观设计合理性不足,景观设计以低矮灌木为主,不行形成舒适的环境(如图12),且现状景观设计导致医院街通风情况较差,景观植被阻挡了自然通风进入医院街中庭,所以在景观植被的布置中,应考虑风向的影响。(如图14-15)。

图12:低矮灌木景观图13:人行区不能提供遮阳

图14:现状景观阻挡自然通风图15:景观设计应考虑自然通风

4.遮阳连廊的功能与形式问题

港大医院室外步行系统设有连廊遮雨防晒,在现实使用中,连廊存在着几个问题,引发了对功能与形式思考。首先是连廊宽度设计合理性的思考,根据调研实际体验,连廊并没有很好的满足遮雨防晒功能,由于层高较高,连廊宽度不足,当太阳或雨水呈一定高度角降落时,行走在其中的人不能得到庇护(如图16-17);第二点是关于连廊材质,连廊有大部分运用玻璃材质与铝板的结合,现实使用来看,这样处理的方式并不理想,人们在通过此区域的时候,都选择阴影区域,对于深圳这样炎热的气候区,玻璃顶棚并不是合理的选择(如图18-19)。设计是为了更方便使用者使用,而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

图16:室外连廊图:17连廊宽度问题图18:室外连廊图19:人行步行区5.遮阳构件合理性设置问题

深圳地区气候炎热,遮阳构件的设置是防晒的主要措施。港大医院遮阳构件设计在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