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导向系统设计的国际范(修改版)
先锋城市与创新建筑——改开_40年深圳建筑标志性成果概览

1.概况乘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深圳40多年来一路高歌猛进,创造了中外城市发展史奇迹。
深圳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全国文明城市”、“设计之都”等荣誉称号。
深圳从当年南中国一个边陲渔村,一跃成为人口二千万大都市。
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GDP 年均增速超过23%,经济总量跻身中国前三,全球城市30强。
深圳40年发展可以划分为初创期(1979-1990)、快速发展期(1990-2000)、转型升级期(1990-2010)、成熟期(2010-至今)四个阶段。
今日的深圳不但高楼林立,而且是一个宜居的花园之城、创新的设计之都。
深圳建筑在类型、品质、外观、环境等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取得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的提升,并具有鲜明的高密度、高层数、高效率、多样化等特征。
对深圳建筑经验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总结,对深圳和全国未来发展不无裨益。
2.深圳建筑设计标志性成果2.1. 居住建筑--全国的样板房随着深圳人口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住宅需求巨大,发展迅猛。
据估算,深圳已建成住宅楼总量超过1千万套,面积超过6亿平方米。
深圳住宅,从福利房、商品房、保障房到居民自建房,从别墅、洋房、高层到超高层,种类齐全。
1980年代初期,罗湖区首次建成近百米高层住宅。
海丰苑(1984)、南洋大厦(1985)采用香港流行的住宅样式,明厨、明卫,每层8户,井字型塔楼。
这种塔式住宅随后也被复制到北京等地,但因水土不服,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1980年代中期,滨河新村、园岭新村等福利房住区相继建成。
设计打破国内惯常的行列式布局,单体自由组合,围合出大型中心花园,并设立二层连廊,实现人车分流,一时风头无两。
随后十年,益田村、桃园村、梅林一村等一批大型福利房小区建成。
梅林一村(1998)总建筑面积约为80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村”,并荣获“国摘要:自1980年设市以来,深圳城市建筑不断进取与突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多元化“打包收费”的成效与分析——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例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历来是我国医改的重点和难点。
医院的过度医疗现象仍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遏制公立医院趋利性仍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目标。
目前控费指标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处于更加明显的位置。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作为深港医疗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深化医改的“试验田”,融合两地的经验,兼顾公平、公益、效率、质量的均衡,先后在多个方面实施了绿色运营管理体系。
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陆续推出的收费模式改革,针对按项目收费的弊端,探索控费机制,做出了大胆的尝试探索。
近年来推出了四项打包收费方式(表1)。
一、目的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作者简介:陈红湛(1972-),女,广东湛江人,正高级经济师,从事公立医院医保价格管理研究;通讯作者:董霄汉。
多元化“打包收费”的成效与分析———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例陈红湛1,董霄汉1,田增亮1,钟海兰2(1.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518048;2.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深圳518038)摘要:目的:公立医院价格改革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分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如何通过实施多项打包收费政策,推进三医联动改变医疗机构趋利性,提高医患满意度。
方法:阐述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四类打包收费项目和适应范围,收集深圳市四家三甲综合医院2016—2020年住院均次费用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法,体现打包收费与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比价关系,提高医患满意度,达到收费制度改革的医改成效。
总结:在目前的收费制度下以及公立医疗机构绩效改革、医保控费等多项指标体制下,多元化打包收费模式适合现行公立医疗机构,并且是能够提高医疗质量、有效控费和遏制过度医疗的收费模式,可行性和推广性强。
关键词:多元化;打包收费;成效;公立医院中图分类号:R19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 (2023)22-0087-03项目名称项目内涵计价单位单价(元)说明定价方式门急诊专科诊查费指各种职称医师提供(技术劳务)人/次100该项目不分看诊医师职称,门诊急按人次的诊疗服务诊统一定价标准全科门诊诊查费指患者就诊全科门诊。
深圳总院 医疗建筑设计案例

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
中国,深圳
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的建设填补了龙岗区短暂的历史上没有中医院的空白,同时中医院也作为 2 0 11 年 深 圳 世 界 大 学 生 运 动 会 的 配 套 医 院 使 用 。
项目用地位于龙岗体育新城清辉路北侧,地势平坦,约有1/3的用地为城中村所占据,由于不能 及时拆迁,给设计和施工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现状与医院内在的工艺流程,规划在场地东侧形 成医疗区:门诊、医技、住院及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在场地西侧形成后勤辅助区:行政办公、 制剂、员工宿舍、餐厅、库房。医疗区相对分散布置,呈反转的“L”形,退让出城中村所占据的 位置而先行进行建设,规避了拆迁所带来的矛盾;相对分散的格局利于建筑的自然采光与通风。建 筑群落整体坐北朝南,主入口沿阁荔路设置,在清辉路上设置辅助入口,于东侧规划路上设置污物 出口,做到洁污分流,人车分流。
设计追求东方情愫与传统意象,在空间塑造与造型语汇上摒弃仿古建筑的模式,使用现代材料, 运用院落空间与传统符号塑造出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的建筑空间与形象。建筑总体布局反 映传统建筑的特质,在边界完整清晰的表象下,形成多个不同的内敛安静的院落空间,在适应地域 气候特点的同时提供给患者与工作人员优美的景观环境。单体建筑自下而上为三段式划分,屋顶运 用金属板呈现出传统建筑的檐口形象,屋身运用黑白灰的色彩,与院落空间一起形成人们对传统建 筑和文化的印象。
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张家港
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是该市的医疗、急救、医学和科研中心。方案结合地形条件,以集中式的“圆形”建 筑为基本母题,将门诊、急诊、医技、住院、行政办公、科研教学等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营造现代化的“医 院城”,并通过高效、便捷、宽敞的“医院街”联系各个部分,有效缩短了就诊路线和医疗流程。该项目通过 形式丰富的庭院、灰空间及生态屋顶的设计,创造了全新风格的现代化“绿色医院”。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中国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中国ZHANG Xian【期刊名称】《世界建筑》【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11页(P60-70)【作者】ZHANG Xia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1 鸟瞰/Aerial view深圳市政府于2007年举办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国际竞赛,该医院即是竞赛的中标方案。
医院座落于深圳湾填海区16号地块,周边均为城市道路,南侧为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和深圳湾海景,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
英国建筑师约翰·威克斯在医院建筑设计上倡导“机变论”,他指出:“功能变化很快,初始的功能要求本身,并不是医院固定不变的设计基础,设计者不应再以建筑与功能一时的最适度为目的,真正需要的是设计一个能适应医院功能变化的医院建筑。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即是“机变论”的现实作品。
设计以一条宽约28m的医院街串联起门诊医技各个医疗单元,形成有机整体。
医院街的东侧端部为开放尽端,可随医院的发展对各个部分进行扩建。
由于医院街的控制,扩建后的建筑依然能够成为一个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充满张力,契合场地。
医院街不但是医院规划的控制主轴,而且是医院的交通主轴;它以弧形大厅为起点,贯穿医院整体,可方便到达每一科室。
街内布置绿化、银行、花店、商店、咖啡厅、茶室、书店、环保电瓶车搭乘站,呈现出一幅动态的生活场景,打破了传统医院冷漠的室内景象。
为缓解医院规模过大所带来的不便,门诊部每一科室呈中心化布局,科室内设置诊室、基本的诊断设备及专科药房和收费处,简化流线,提高效率。
门诊、急诊急救、感染门诊、特需诊疗中心、体检中心、行政后勤、住院部均有独立的出入口;急诊急救与感染门诊位于地下一层,门诊、特需诊疗中心、体检中心位于一层,入院就诊患者在院区入口处经立体分流进入各自科室,妥善处理了医院众多流线交叉的问题。
3座“L”形住院大楼与特需诊疗中心一起有节奏地布置在门诊医技楼南侧,行政信息楼与后勤服务楼位于门诊医技楼北侧,三者之间通过两条南北向的走道取得联系,结合东西向的医院主街构成院区的主要交通骨架,同时在主街两侧还衍生出多条就诊“巷道”,从而形成逻辑性极强、主次分明的鱼骨式交通网络体系。
国内外医院案例分析ppt课件

医院门诊建筑设计调研
————国内外著名医院设计案例
people foremost Green medical system
小组成员: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以深圳市宝荷医院为例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效 果 图
深圳市宝荷医院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设
计
亮 点
设计亮点
• “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 模式
• 智能化系统
快适应周围的环境。
首尔圣玛丽医院
完整最新版课件
29
建筑细部
首尔圣玛丽医院
完整最新版课件
30
设计优点
通过采用自然材料来突出可持续性设计概念,通过自然光、各种材料和各种色彩的使用与 外界环境相结合.
首尔圣玛丽医院公共空间采用了瀑布.自然光以及优美温暖的.具有安抚宁静属性的木质 材科。这些元素的采用可以降低产生的噪音。
完整最新版课件
3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浅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候诊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浅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候诊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廖岳骏【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9(037)011【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候诊空间; 人性化设计; 弹性设计; 环境调节; 个性化处理【作者】廖岳骏【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6.1伴随着现阶段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医疗建筑的要求日益提高。
同时当代医学正经历着医疗理念转型时期,随着综合考虑病人心理、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医疗”法逐渐成为21世纪的医疗趋势,医院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将成为被关注的课题之一[1],且现阶段各医院积极推广预约制度,门诊大厅等功能随之简化[2],候诊空间作为医院中绝大部分患者看病停留时间最长且使用最多的区域,其各方面的设计更应从人性化角度出发。
既有的相关研究从不同视角探讨了候诊空间的设计。
严安箐立足于包容性设计,指出候诊空间的设计原则及其发展趋势[3]。
李艾芳、马静、孙颖从建筑学的角度阐述了医院候诊空间的作用、设计要点和设计方法,其中提到候诊空间的设计应注重基本形式的选择和空间环境、心理环境的营造[4],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具有启示作用。
其次,部分论述所运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对本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例如,王娜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来分析候诊空间环境对使用者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5],姚舜禹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儿童医院候诊空间的设计思路[6],刘枞通过实地调研与环境测试,从候诊空间的容量、形式、组织和环境探讨了绿色医院候诊空间的设计策略[7]。
此外,薛铁军、薛晶、谌谦根据不同科室特征归纳出部分候诊空间的设计要点[8],张向东和曹海在受访时对候诊空间的布局、色彩和装饰细节等进行了总结[9-10],秦鑫通过研究候诊区声环境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指导[11],这类研究侧重于候诊空间某些具体方面的设计,同时还有一些医院公共空间的研究会简单提及候诊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其中的个别策略对于本论文优化设计方法的形成具有借鉴意义。
建筑理论与研究方法——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为例汇报PPT

北部行政后勤
中部医技门诊
南部住院楼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概况
影响因素: 基地地限高30米 北侧居住区,规划要求,主体医疗退让居住区200米,所以基地北侧仅能满足布置行政后勤功能。 又因为南侧为红树林景区和深圳湾公园,住院楼布置在基地南侧,充分利用景观资源,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心理康复治疗。
建筑理论与研究方法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调研分析
2018.05.28
目录: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概况 医疗设施基本形态研究与港大医院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设计优点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设计不足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概况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位于深圳湾填海区 16号地块。
用地面积:192002㎡ 建筑面积:352478㎡ 建筑类型:综合医院 病床数量:2000床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概况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临城市主干道滨 海大道,北临白石路,东临侨城东路,西 临海园一路。 北面为碧海云天社区,西面是欢乐海岸, 南面为红树林景区与深圳湾公园 医院交通便利,南面景观资源丰富
碧海云天居住区 白石路
欢乐海岸
海园一路
侨城东路
滨海大道 红树林景区和深圳湾公园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概况
限高30m
碧海云天社区
白石路
行政后期
门诊医技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住院楼
滨海大道
红树林景区和深圳湾公园
目录: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概况 医院建筑基本形态研究与港大医院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设计优点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设计不足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第二批)

附件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第二批)序号经验举措名称创新做法典型应用场景和实施效果1科技成果转移全链条服务(1)依托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打通信息展示、匹配推送、合同存证、资金交收等关键环节,汇聚优质买方及卖方资源,建设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综合服务平台。
(2)强化技术对接资本信息服务,推动知识产权投融资双方对接联系,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提供相关信息服务,推动解决科技项目和早期科技企业融资缺口问题。
(3)建设全国职务科技成果服务专区,提供权属存证、应用前景评估、支持早期研发等综合服务,创新利用区块链技术完成赋权权属关系登记存证。
2022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立以来,为多项科技成果颁发证书存证,推动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的《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落地实施。
截至2023年6月底,累计服务各类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和科技企业项目1200余项,服务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1000余家,促成技术交易金额合计2.64亿元,助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序号经验举措名称创新做法典型应用场景和实施效果2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1)率先出台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意见,制定大数据、直播电商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完善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行政司法衔接,打造全链条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数字化底层标准,建立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部门证据格式统一、数据接口统一、案件类型及管辖确定等制度。
2022年,深圳市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案件16594件,审结18945件。
其中,审结包括涉芯片、算法、5G通信等在内的技术类案件1541件,占全省技术类案件的40%。
同时,依托“鸿蒙协同云平台”,完成200余个侵权产品链接下架处置推送,处理知识产权维权行政案件200余宗,打造智慧高效保护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导向系统设计的国际范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是医、教、研和远程医疗功能现代化、数字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与国际现代化医院相接轨的区域性现代医疗中心。
选址于环境怡人的深圳湾海区,与红树林生态景观区及深圳湾相望。
结合深圳提倡低碳环保的城市建设理念,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提倡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设计理念,采用“医院街”模式和紧凑合理的功能布局,以安全性为设计出发点,以建设绿色环境为基点,建立绿色安全保障,实现医院绿色运行管理,为患者提供绿色医疗服务。
作为成功中标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导视设计的深圳市麦肯标识有限公司,以国际化的标识导向系统为标准,融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风格特色与人文理念以及当前国内医院标识系统存在的问题,打造独具特色、与国际接轨的最具竞争力的高端标识导示系统。
麦肯标识的国际化理念
从全球医疗机构的导向系统研究来看,日本与德国是处于最领先的地位,其服务意识、人文关怀、环保概念、导向的系统和便利性、高科技术的融合是最完善的。
日本医院的导向系统采取“色调面积运用”,基于医院不同的医疗学科,用差异化明显的不同色调将其具分,打造强烈的视觉感官,显得井井有条。
“色调面积运用”的技术是考虑到色块能快速刺激人脑,加快和提高视觉识别;简洁舒适的色调搭配,配合视觉环保,能缓解人的精神压迫感。
德国的医院标识导向系统则是高度融合当前高科技的智能化发展技术,通过机器系统向人传达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导向。
随着信息传播的高速发展,这些高科技手段也将会更多地使用到标识系统中。
尽管这两种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其核心理念都是一致的,努力打造医院的人文关怀与便利性。
基于这样的理念,麦肯标识在整个项目中,也将会从“人性化”的角度着手,融合医院的建筑风格、品牌精神,以国际高瞻远瞩的视野去打造新的国际标准。
目前医疗标识导向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
通过多家医院的现场考察,麦肯标识结合其他渠道搜集的信息资料,总结出目前很多医院的标识系统都存在一些很明显的漏洞。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标识缺乏系统规划;缺乏界面和信息设计标准;美观性差;制作实施和工程监理不到位;对弱势群体的考虑不周。
麦肯标识项目解决方案
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打造行业的超一流标准?如何设计最理想的方案?这些都是麦肯标识在设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标识导向系统中需要解决的。
麦肯认为,医院作为特殊场所,导视系统对于功能性与方便快捷性的要求更为强烈,给人一种自由穿行的整体空间感。
结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所响应的“绿色医院”的概念,更需要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与人文关怀的理念。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医院,其无论在医院建设、文化传递、技术水平等方面都需要相应的国际竞争力。
标识系统作为建筑的灵魂导向,更是需要融合与超越,实现导视系统的国际化感官。
麦肯表示在与医院的双向沟通了解中,麦肯标识会进一步细化完善设计方案,及时掌控国际标识界的新动向,务必打造出最具时代先进性与创新理念的导向系统,为来院人群提供最大的便利性以及传达医院的人文关怀与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