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腰椎后路融合术
合集下载
plif术式

plif术式
PLIF,即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腰椎疾病的手术方法。
该手术通过后路(背部)入路,旨在通过融合两个或多个腰椎椎骨来稳定腰椎,从而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
在PLIF手术中,患者通常处于俯卧位,麻醉后,医生会在背部进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肌肉和其他软组织,以显露需要融合的腰椎节段。
接下来,医生会移除部分椎骨和/或椎间盘,为植入融合器或骨移植物腾出空间。
这些植入物通常由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合成材料制成,它们的作用是促进椎骨之间的融合。
植入融合器或骨移植物后,医生会使用金属螺钉和/或金属棒等内固定装置来进一步稳定腰椎。
这些内固定装置通常会在术后几个月内被患者的骨骼所包裹,从而实现长期的稳定性。
PLIF手术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
其优点包括能够直接对病变节段进行减压和融合,以及通过内固定装置提供即刻稳定性。
然而,该手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如感染、神经损伤、融合失败和内固定装置松动等。
需要注意的是,PLIF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腰椎疾病患者。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来评估手术的适用性和风险。
在决定接受PLIF手术之前,患者应充分了解手术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明智的决策。
经后路腰椎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pt课件

9、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纱布,缝针及器械,确保数目准确,放 置负压吸引球,引流袋,常规缝合皮肤。
10、用酒精纱布消毒皮肤,纱布及敷贴覆盖伤口,胶布固定。
洗手护士配合
1、术前一日准备好手术所需器械物品,手术当日提前20分钟洗手上台, 整理器械台,连接外来器械各零件,检查器械是否完好。 2、将各种器械按先后顺序摆好,安装好手术器械与巡回护士配合,连接 好各种导线。 3、熟悉手术步骤,准确传递术中所需器械及物品,传递器械以柄轻击术 者手掌,递刀片时刀锋朝下,或放于弯盘内传递,注意防止划伤,传递器 械时做到“快递、快收”,防止碰伤,保持手术台面整洁。
消毒范围:上至两腋窝连线,下 过臀部,两侧至腋中线。
常见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
铺巾方法
洗手护士把无菌巾
折边1/3,前三块 无菌巾的折边朝向 医生,递给医生, 将第四块无菌巾的
折边对着自己,递
给医生。铺巾顺序: 切口的下方,上方, 对侧,最后铺近侧。 递巾钳固定,铺中
单及洞巾
手术步骤 3、递刀片切开皮肤及皮下,显露棘上韧带,递干纱 布拭血电刀止血,从棘突两侧切开,递延棘突切开椎 旁肌,用剥离子将椎旁肌拨开,用拉钩暴露
巡回护士配合 3、仪器设备准备:术前检查高频电刀,吸引 器,C臂机等设备是否完好,协助洗手护士连 接电刀及吸引器。打开手术灯及观片灯,打开 无影灯,调好光线。
入院时间:2015年10月14日10:22 入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 手术时间:2015年10月14日
手术方式:经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病例介绍
现病史
患者于10余年前在劳累后出现腰背 部疼痛,休息后缓解,一直未给予 重视。一周前劳累后出现腰背部疼 痛加剧,并出现右下肢放射痛及行 走不能。
手术讲解模板: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步骤: (3)骨膜下剥离椎体:从椎体侧方开始, 向前后方行骨膜剥离,逐一剥离椎体骨膜, 直至显露出椎骨前方与手术侧的骨面。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步骤:
(4)切除椎间盘:先用长柄尖刀切开椎 体上下方相邻的椎间盘上下缘,再用髓核 钳逐步去除纤维环组织,然后用锐利刮匙 切除椎体上下面软骨板,使椎体终板骨质 外露。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2 2.病椎的显露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步骤:
(1)椎旁的分离:在胸椎椎体侧方纵行 切开壁层胸膜,将纱布做成“花生米”大 小的纱布球,以长血管钳夹持将椎旁疏松 组织稍向前后分离,向前暂勿达到椎体前 正中线,向后显露出相应的肋骨头。腰段 显露则先作腰大肌表面分离,然后可从腰 大肌前缘把肌肉向后外侧拉开,也可在椎 体的侧前方纵行分开腰大肌,在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术后处理:
经胸入路者,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3~5天。密切观察伤口引流血量,常规应 用抗生素5~7天,鼓励患者深呼吸与咳嗽。 及时处理胸部合并症。后柱完整者可在术 后2周内坐起,而后柱损伤的患者宜卧床2 个月。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并发症: 感染和出血。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注意事项:
4.钢板体柄夹角必须根据滑脱程度来调整, 使钢板体位到椎板间距一定要2倍大于滑 脱距离,才能使滑椎全部复位。如间距不 足,滑椎尚未复位而钢板已经紧贴椎板的 情况必将发生,复位将不会完全。如企图 继续旋进复位螺母来获得复位,椎弓根螺 钉将随之在原位旋转而损毁螺纹间起把持 作用的骨质,螺钉会失去固
手术资料:胸腰椎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3 3.减压
腰椎融合术PPT课件

PLF
5.
6.
Z. Zhou et al. J Neurosurg Spine 15:295–310, 2011
(89.6%)
(85.4%)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ate of achieving a satisfactory clinical outcome between the procedures
Spine Euro Spine Neurosurg Spine
1.
Z. Lidar et al. / Surgical Neurology 64 (2005) 303–308
Low back pain > 24 months fellow-up No differences in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groups Fusion rate for the entire PLIF group was 97.7% (44/45). Fusion rate for the entire PLF group was 89.6% (52/58). Subdividing the groups into 1- and 2-level fusions, Fusion rate for 1-level PLIF was 100% (30/30) and 93.3% (14/15) for 2-level fusion. Fusion rate for 1-level PLF was 95% (19/20) and 87.5% (21/24) for 2-level fusion
Conclus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usion rate of 1-/2-level PLIF vs PLF. although a higher fusion tendency was observed in the PLIF group
手术讲解模板: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术

手术资料: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术
并发症: 11.3 3.晚期并发症
手术资料: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术
并发症: 晚期并发症包括植骨不融合、内固定失效 等。
手术资料: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术
术后护理:
经胸入路者,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3~5天。密切观察伤口引流血量,常规应 用抗生素5~7天,鼓励患者深呼吸与咳嗽。 及时处理胸部合并症。后柱完整者可在术 后2周内坐起,而后柱损伤的患者宜卧床2 个月。
手术资料: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术
概述: 床休息及牵引仍为最简便易行且疗效稳定 的措施。
手术资料: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术
适应证: 腰4~骶1前路植骨融合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术
适应证: 1.胸腰椎骨折或骨折脱位伴不完全性瘫痪, 硬膜前方有压迫,拟行前路减压者。
手术资料: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术
手术资料: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术
概述:
Abdullah等于1974年首次报道,其发生率 各家报告并不一致,大约占腰椎间盘突出 症患者总数的1%~11.7%,平均为10%左右。 以往对于这一特殊病症的认识不足,故临 床上常因漏诊、误诊而导致腰椎手术失败。 随着影像诊断学尤其是CT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总结
腰骶外侧横突 再融合术
手术资料: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术
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 术
科室:骨科 部位:腰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腰骶外侧横突再融合术
概述:
极外侧型(又称最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症(extreme lateral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是腰椎间 盘突出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指椎间盘突出 物压迫了自同一椎间隙水平发出的神经根。 腰痛和下肢放射痛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 本症最早由
手术讲解模板: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资料: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2.显露
手术资料: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在相对无血运的中线、肌间隔及项韧带内 向深部切开,注意不要显露任何多余需要 融合的区域,以减少自发蔓延融合的机会。 首先分离出棘突尖,将针头插在C2棘突, 侧位透视(照相)定位,确保所显露的椎 体正确性。采取骨膜下解剖,显露寰椎后 弓和C2椎板,用刮匙去除C2的肌肉和韧带 附着点,仔细地沿着寰
手术资料: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概述:
纯向前旋转移位;Ⅱ型为向前旋转移位合 并向前移位3~5mm;Ⅲ型为向前旋转移位 合并向前移位>5mm;Ⅳ型为向后旋转移 位(图12.43.1.3-0-1)。
手术资料: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概述: 局部解剖见示意图(图12.43.1.3-0-2, 12.43.1.3-0-3)。
手术资料: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概述:
儿童颈椎损伤罕见,具文献报道颈椎损伤 不足儿童骨折的1%,或者只占儿童脊柱损 伤的2%。其中70%发生在寰椎和枢椎(而 成人C1、C2损伤只占颈椎损伤的16%)。 而且儿童颈椎骨折常合并脊髓损伤,但其 预后要比成人好。Fielding和Hawkins将 寰枢椎旋转半脱位分为4种类型。Ⅰ型为 单
手术资料: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要打开椎管(图12.43.1.3-5)。用牙科钻打磨暴露的C1和C2椎板的骨皮 质,使成粗糙面。 3.植骨及固定
手术资料: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根据病儿的年龄和椎管的大小,选用18~ 22号粗的钢丝。将钢丝呈弧状对折,将形 成的钢丝圈从下向上从C1后弓下穿过(图 12.43.1.3-6)。将事先取得的全厚髂骨 裁剪成合适的长度和宽度,并在植骨块的 下方裁剪出一定的弧度以适应C2棘突的形 状,将植骨块覆盖在C1和C2椎板上。将钢 丝圈压
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融合课件

术后康复指导
④术后第二天行主动的直腿抬高练习。坚持10 s。 每日2~3组,每组10~20次。 ⑤术后第三天行五点支撑练习腰背肌。以枕部,双 肘,双足为支点,坚持5 s,每日2~3组,每组 4~5次。 ⑥吹气球练习。2组/d,20次/组,以增加肺活量; 术后1周内不宜叩背,防止植骨块脱落、固定钢板 松动。 ⑦术后一周遵医嘱开始练习俯卧位或仰卧位,同时 锻炼腰背肌。告知患者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以 不疲劳为宜。
并发症的护理
3、脑脊液漏的观察及护理:脑脊液漏多发 生于术后3~4天,拔除切口引流管后出现。 切口敷料渗出增多,渗出液颜色为淡红或 淡黄色,患者自觉头痛、头晕、恶心,立 即报告医师加强换药,保持切口敷料清洁 加压包扎;嘱患者保持平卧位;给予抗炎 补液治疗,防止颅内感染和低颅压性头痛
术后康复指导
(1)保持正确舒适体位。协助并指导患者正确翻身: 轴向翻身保持脊柱不扭 (2)功能锻炼指导: • ①术毕当日,由下向上按摩双下肢腓肠肌,预防 深静脉血栓。2次/d30 min/次。 • ②术后24 h内行足背伸跖屈练习。背伸与跖屈分 别停留5 s,每组10次每日2组。行股四头肌等长 收缩练习。腿伸直,膝下压。每组10~20次每日 2~3组。 • ③术后第一天协助患者做被动的直腿抬高练习。 初次由30°开始,逐日增加抬腿幅度。3次/d,两 腿交替进行,坚持抬高半分钟在放下。
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 固定+椎体融合术
• 腰椎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的常用手术路径。其手术目 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切除椎体后缘及椎关节增生 的骨刺、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直接解除对神经根、 脊髓及椎动脉的压迫;二是通过椎弓根螺钉内固 定、椎间盘植骨,使椎间盘融合,达到稳定腰椎, 消除对神经根、脊髓、交感神经及椎动脉的动态 刺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稳定性高(三柱固 定)、固定节段少、影响脊柱活动度小等优点
手术讲解模板:腰椎后路融合术共40页文档

谢!
手术讲解模板:腰椎后路融合术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前准备: 2.电生理学检查 可做肌电图或脊髓诱发 电位检查,以了解有无脊髓神经损害表现。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前准备: 3.年龄较小的病儿,自体髂骨供骨量有限, 应准备骨库植骨材料。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前准备: 4.术前定位 术前1d做临床棘突定位,以 求术中入路准确无误。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后处理:
。该术式适用于腰椎滑脱伴单侧下肢神经 症状者,手术时自一侧斜向植入单枚融合 器即可,但多数患者需额外附加椎弓根螺 钉内固定。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并发症: 1.植骨未融合,假关节形成。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并发症: 2.融合部位弯曲,可能出现“曲轴”现象。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适应证: 1.各种原因的腰椎退变性不稳,合并椎间 盘突出或椎管狭窄需行后路减压者。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适应证: 2.手术后腰椎不稳,需同时行后路椎弓根 螺钉固定者。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适应证: 3.椎间盘源性腰痛,前路手术受限者。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适应证: 4.各种原因的腰椎滑脱,需同时行椎管减 压及复位固定者。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后护理:
费用。该术式适 用于腰椎滑脱伴单侧下肢神经症状者,手 术时自一侧斜向植入单枚融合器即可,但 多数患者需额外附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谢谢!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禁忌: 1.有椎管内和脊髓发育畸形,不宜单纯后 路融合,而应与神经外科医师共同讨论治 疗方案。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禁忌: 2.全身情况不良、有重要脏器疾病。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禁忌: 3.手术区域附近皮肤有感染病灶。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前准备: 1.摄脊柱全长X线正侧位 了解脊柱先天 性畸形类型和程度。CT和MRI检查了解有 无椎管内畸形和脊髓发育畸形。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4 4.器械内固定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Harrington或其他脊柱后路内固定器械只 能用于提高融合率和稳定支撑,具体操作 方法详见有关部分。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5 5.关闭切口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充分止血,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逐层缝合 切口。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注意事项: 1.在显露椎板时,注意椎板的发育异常, 以免误入椎管,造成脊髓、神经的意外损 伤。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注意事项: 2.为了获得最好的融合环境,应尽量减少 软组织损伤,从植骨区中去掉无血运的组 织,去掉骨表面和小关节表面的骨皮质。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后处理: 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情况,术后 24小时内拔除引流管。如患者能够耐受, 应鼓励起床活动。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前准备: 5.抗生素的作用 术前24h开始给予足量 广谱抗生素,保证术中有效抗生素浓度, 是防止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1 1.切口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自预定融合节段上1~2个椎体至下一个椎 体做直切口(图12.29.2.1-1, 12.29.2.1-2)。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2 2.显露椎板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沿切口方向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对小血 管出血用电灼止血。自切口下端向上端显 露棘突,切开棘上韧带,向两侧剥离(图 12.29.2.1-3,12.29.2.1-4)。用骨膜剥 离器紧贴棘突及椎板,自骨膜下将胸段椎 旁肌推到横突尖,在腰椎则显露到关节突 外方即可。在肌肉与椎板间填入纱布起到 暂时压
腰椎后路融合 术
手术资料: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后路融合术
腰椎后路融合术
部位:腰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概述: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是脊柱融合术 的一种,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 3.26.1.9-1,3.26.1.9-2)。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适应证: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器融合术适用于: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迫止血作用。用自动牵钩分别将脊椎凹凸 侧椎旁肌牵开以扩大显露范围(图 12.29.2.1-5~12.29.2.1-7)。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11.3 3.植骨床准备和植骨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手术步骤:
用咬骨钳和刮匙清除所有融合区的软组织。 彻底去除小关节突的软骨面,并将椎板凿 成鱼鳞状。将融合节段的棘突纵行劈开, 将准备好的自体或异体条形骨板嵌入棘突 裂隙中,纵贯整个融合节段。余植骨材料 修成火柴杆样,皮质骨和松质骨混合植入 两侧椎板上和小关节间隙,填满、塞实 (图12.29.2.1-8)。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后处理:
由于后路植入双枚椎间融合器的创伤较大, 需切除双侧一半甚至以上的关节突关节, 影响脊柱稳定性,并增加了马尾神经及神 经根牵拉的几率,赵杰等人采用了侧后方 斜向植入单枚椎间融合器的椎体间融合术。 一方面减少了对后部结构的损伤,增加了 稳定性,同时减少了对马尾神经及神经根 的牵拉,并降低了治疗费用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后护理: 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情况,术后 24小时内拔除引流管。如患者能够耐受, 应鼓励起床活动。
手术资料:腰椎后路融合术
术后护理:
由 于后路植入双枚椎间融合器的创伤较大, 需切除双侧一半甚至以上的关节突关节, 影响脊柱稳定性,并增加了马尾神经及神 经根牵拉的几率,赵杰等人采用了侧后方 斜向植入单枚椎间融合器的椎体间融合术。 一方面减少了对后部结构的损伤,增加了 稳定性,同时减少了对马尾神经及神经根 的牵拉,并降低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