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起草样本

企业标准起草样本
企业标准起草样本

Q/3201XYY01-2002

前言

本标准是对Q/3201XYY01-1999《XX成像系统》的修订。

本次修订电器安全增加了全面贯彻GB9706.3-2000、GB9706.11-1997、GB9706.12-1997和GB9706.14-1997的规定,其要求及试验方法列为本标准附录A(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编写格式按GB/T1.1-2000和GB/1.3-1997规定。

本标准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3201XYY01-1999。

本标准由XX系统(南京)有限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XXX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1999年05月20日

本标准第一次修订日期:2002年03月28日

XX成像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影像系统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XX影像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引用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5665-1985 XX机械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9706.1-1995 XX 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GB9706.3-2000 XX 第2部分:诊断X射线发生装置的高压

发生器安全专用要求

GB9706.11-1997 XX 第二部分:医用诊断X射线源组件和X

射线管组件安全专用要求

GB9706.12-1997 XX 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三.并列标准

诊断X射线设备辐射防护通用要求

GB9706.14-1997 XX 第2部分:X射线设备附属设备安全专

用要求

GB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SJ/T11094-1996 医用X射线图像增强器电视系统性能参数及测量方法

YY0076-1992 金属制作的镀层分类、技术条件

YY/T0291-1997 医用X射线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YY/T91055-1999 医疗器械油漆涂层分类技术条件

YY91099-1999 医用X射线设备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分类与命名

3.1 系统属于Ⅰ类、B型、普通移动式设备。

3.2 型号命名

设计序号

企业代号

3.3系统组成:

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X射线发生器、影像增强电视系统、控制台、C形臂架、显象装置(包括监视架、监视器)。

3.4基本参数:

X射线发生器工作电压:40kV~110kV

工作电流:普通透视 0.1mA~3.1 mA

增强透视 0.2mA~7.4 mA

摄片 20 mA

4要求

4.1 工作条件

4.1.1 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 10~40℃;

b)相对湿度 30%~75%;

c)大气压力 700~1060hPa。

4.1.2 电源条件

a)电源电压:单相交流220V±10%;

b)电源频率:50±1HZ;

c)电源容量:瞬时电流不低于27A;

d)电源内阻:不大于0.6Ω

4.2 系统的最高额定容量

4.2.1 透视:不小于85kV,2.3mA,3min;

4.2.2 摄影不小于110kV 120mAs;

4.3 X射线管电流调节范围

4.3.1普通透视时最大X射线管电流应不小于3mA,最大X射线管电流与最小X 射线管电流之比应不小于10。

4.3.2 增强透视时最大X射线管电流应不小于6mA,最大X射线管电流与最小X 射线管电流之比应不小于10。

4.4 电流时间积的调节范围

调节范围:应不小于1~120mAs;

4.5 X射线管电压调节范围

X射线管电压的调节范围为40~110kV;

4.6 X射线源组件外壁温度与密封性能

4.6.1 X射线源组件外壁温度不超过55℃。

4.6.2 X射线源组件密封应良好,无渗油现象。

4.7 安全

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

4.8 医用X射线图象增强电视系统

4.8.1 水平中心分辨率应不低于1.41p/mm(采用150mm影像增强器时)或不低于1.21p/mm(采用230mm影像增强器时);

4.8.2 最低照射剂量率:在普通透视模式中,最低照射剂量率不大于1.96uGy/s (224μR/s)(采用150mm影像增强器时)或不大于0.88uGy/s(100μR/s)(采用230mm影像增强器时)。

4.8.3 影像增强器输入屏的最大视野尺寸不小于135mm(采用150mm影像增强器时)或不小于205mm(采用230mm影像增强器时)。

4.8.4 对比灵敏度应符合SJ/T11094中3.2的要求。

4.8.5 图象亮度鉴别等级应符合SJ/T11094中3.3的要求。

4.8.6 图象亮度稳定度应符合SJ/T11094中3.5的要求。

4.9 X射线的辐射防护:

a)加载状态下的泄漏辐射应符合GB9706.12中29.204.3的要求;

b)防过量辐射输出的安全措施应符合GB9706.3中29.1.104的要求;

c)X射线设备的半价层应符合GB9706.12中29.201.2的要求;

d)X射线设备总滤过应符合GB9706.12中29.201.5的要求;

e)X射线设备线束的限制应符合GB9706.12中29.202.4的要求;

f)X射线设备的焦点至皮肤距离应符合GB9706.12中29.205.1的要求。4.10 C形臂的机械性能

4.10.1 C形臂架的运动

a)水平方向的移动范围为200mm,充许偏差是-10~+20min;

b)垂直升降范围为400mm;允许偏差是-10~+20mm;

c)水平摆角度不小于±12.5°;

d)绕水平轴旋转为不小于±180°;

e)沿轴道弧形滑动不小于112°。

4.10.2 C形臂制动时能承受的力

a)水平制动时能承受的力应不小于200N;

b)摆动制动时能承受的力应不小于100N;

c)旋转制动时能承受的力应不小于80N;

d)弧形滑动制动时能承受的力应不小于90N。

4.10.3 C形臂升降运动在停止运动的控制动作发出之后,超行程应不大于10mm。

4.10.4 在患者或操纵者可以接近的运动部件之间、或者是固定部分与运动部件之间最小间隙应符合GB9706.14K 22.4.5的要求。

4.11 正常使用时的稳定性应符合GB9706.1中24,GB9706.14中24.101、24.102和24.104的要求。

4.12 噪声应符合GB5665中2.8条的规定。

4.13 外观及结构性能

4.13.1 外观应表面整洁、色泽均匀,不得有伤斑、裂缝等缺陷;

4.13.2 油漆涂层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允许有露底、起泡、剥落、开裂、发白、流挂。不得有明显的擦伤、碰伤。允许有修补痕迹。

4.13.3 电镀件应符合YY0076中Ⅵ类镀层的要求,铬、锌镀层外观应符合YY0076中2级的要求。

4.13.4 开关按键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面板上的标记符号应符合GB546

5.2的规定;

4.13.5 数字显示清晰、宛整。

4.14 环境试验:

环境试验条件应符合YY/T0291中气候环境Ⅰ组、机械环境Ⅱ组及表1的规定。

5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1.1 环境条件

a)温度 15~35℃

b)湿度 45%~75%

c)压力 860~1060hPa。

5.1.2 电源条件

a)电压值的允许范围为交流220V±5%;

b)频率值的允许范围为49.5~50.5Hz

c)电源电阻不超过0.6Ω

5.1.3 仪表精度

除已规定者外,出厂检验的电工仪表的精度应不低于1级,型式检验的电工仪表精度应不低于0.5级。

5.2 最高额定容量试验按4.2条的要求进行,观察有无异常

5.3 透视X射线管电流调节范围试验

在连续和增强透视方式时,调节控制台上的设定电流显示值是否符合4.3的要求。

5.4 调节范围试验

调节控制台上的设定电流时间积显示值观测是否符合4.4的要求。

5.5 X射线管电压调节试验

调节控制台上的X射线管电压显示值观测是否符合4.5的要求。

5.6 检查X射线管组装体是否装有温度保护部件和密封性能。

5.7 安全项目试验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5.8 医用X射线图象增强器电视系统试验

试验按SJ/T11094的规定进行.

5.9 X射线防护性能试验

5.9.1 加载状态下的泄漏辐射试验按GB970

6.12中29.204.3的试验程序加以验证;

5.9.2 防过量辐射输出的安全措施通过检查和适当的功能试验加以验证;

5.9.3 半价层是否符合要求可通过GB970

6.12中29.201.9所述的试验加以验证;

5.9.4 总滤过是否符合要求可通过GB970

6.12中29.201.5所述的试验加以验证;

5.9.5 线束的限制是否符合要求可通过验收与功能试验及检查使用说明书加以验证;

5.9.6 焦点至皮肤距离是否符合要求可通过验收和测量来加以验证;

5.10 C形臂机械性能测试

5.10.1 C形臂架的运动用通用量具和手工操作进行测量。

5.10.2 C形臂制动时能承受的力

a)水平制动时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制动把手上测量。

b)摆动制动时用弹簧测力计在横向导轨延长线与C型臂的交点处测量。

c)旋转制动时用弹簧测力计在C形臂与X射线发生器的连接处测量。

d)弧形滑动时用弹簧测力计在X射线发生器处测量。

5.11 整机移动和制动性能应在平整的地面上通过推动来试验。

5.12 噪声试验

按GB5665中3.5条的规定进行。

5.13 外观

用目力观察。

5.14 环境试验

按YY/T0291的规定进行试验。

6检验规则

6.1X射线机由生产单位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附合格证方可出厂。

6.2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6.3出厂检验

6.3.1出厂检验为逐台检验。

6.3.2 出厂检验项目:4.2、4.3、4.4、4.5、4.6.24.8、

4.9a、4.10.2、4.12、4.13。

6.3.3 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该产品为不合格品。

6.4型式试验

6.4.1 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产品注册时;

b)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后每两年进行一次;

d)产品停产一年恢复生产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形式试验有较大并异时;

6.4.2 型式检验的试样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台。

6.4.3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4章的全部项目。

6.4.4 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则从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取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次型式试验不合格。

6.5 安全项目检验规则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

7 标志、使用说明书

7.1 标志

7.1.1 X射线机上应有清晰牢固的如下标志:

a)制造厂名称;

b)设备名称及型号;

c)出厂日期及产品编号;

d)产品注册号;

e)电源电压、电源频率、输入功率。

7.1.2 检验合格证上应有以下标志:

a)制造厂名称、厂址;

b)设备名称及型号;

c)产品编号;

d)检验员姓名或工号;

e)检验日期。

7.1.3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

a) 制造厂名称、注册商标和厂址;

b) 设备名称及型号;

c) 产品注册号及标准号;

d) 质量、体积、数量;

e) “向上”、“怕雨”图文标志应符合GB191-2000的规定。

7.2 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9969.1和附录A中A2.11的规定。

8 包装、运输、贮存

8.1 包装

分部件包装,每件包装应有防止碰撞的措施,并有封存牢固的措施。按YY91099-1999中第二篇的规定执行。

8.2 运输

按YY91099-1999中第九条的规定执行。

8.3 贮存

按YY91099-1999中第十条的规定执行。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安全

A1 产品特征

A1.1 所属的类:Ⅰ类;

A1.2 所属的型:B 型;

A1.3 电源种类:网电源供电,单相220V±22V,50Hz±1Hz;

A1.4 网电源电阻:应不超过0.6Ω;

A1.5 无应用部分;

A1.6 无信号输入或信号输出部分;

A1.7 普通型设备;

A1.8 运行方式:间歇加载,连续运行。

A2 要求和试验方法

A2.1 外部标记

A2.1.1 要求:至少应有下列“永久贴牢的”和“清楚易认的”标记:

a) 本企业名称;

b) 本设备的名称和型号;

c) 电源电压:交流220V;

d) 电源频率:50Hz;

e) 供电网电阻:应不超过0.6Ω;

f) 分类:Ⅰ类、B 型普通设备;

g) 保护接地端子:应标有GB9706.1附录D中表D1符号6。生理效应:应

标有GB9706.1附录D中表D1符号14。

A2.1.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6.1规定的试验方法。

A2.2 内部标记:

A2.2.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6.2a)、e)、f)、j)、k)的规定。

A2.2.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3 控制器件及仪表标记

A2.3.1 要求:应符合 GB9706.1中6.3 a)、b)、c)、f)的规定。

A2.3.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4 符号

A2.4.1 要求:应符合 GB9706.1中的6.4的规定。

A2.4.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5 导线绝缘颜色:

A2.5.1 要求:应符合 GB9706.1中的6.5的规定。

A2.5.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6 气瓶内气体识别:不适用。

A2.7 气体连接点的标记:不适用。

A2.8 指示灯的颜色

A2.8.1 要求:应符合 GB9706.3中6.7a)和GB9706.1中6.7a) 的规定。

A2.8.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9 不带灯按钮的颜色

A2.9.1 要求:应符合 GB9706.1中6.7 b) 的规定。

A2.9.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0 随机文件

A2.10.1 要求:应包括 GB9706.3中6.8.101中涉及的条文和GB9706.1中6.8.1 和GB9706.12中6.301及6.302的规定。

A2.10.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1 使用说明书

A2.11.1 要求:使用说明书应包含 GB9706.3和GB9706.1中6.8.2a)、6.8.3,GB9706.12 中29.204.2;29.205.3;29.206.2;29.206.6及

GB9969.1-1998中的相关规定。

A2.11.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2 技术说明书

A2.12.1 a) 应符合GB9706.1中6.8.3的规定;

b) 应符合GB9706.3中6.8.3a增补的规定。

A2.12.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3 输入功率

A2.13.1 要求:瞬时不大于5.5KvA+10%。

A2.13.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7.1b)的规定进行试验,予以验证。

A2.14 环境试验

A2.14.1 运输和贮存

a) 环境温度范围:-10℃~+55℃;

b) 相对湿度范围:≤ 93%;

c) 大气压力范围: 700hPa~1060hPa;

A2.14.2 运行

a) 环境温度范围:+5℃~+40℃;

b) 相对湿度范围:≤85%;

c) 大气压力范围:700hPa ~1060hPa;

A2.15 安全类型

A2.15.1 设备为普通Ⅰ类设备, B型;

A2.15.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和有关试验予以验证。

A2.16 剩余电压:

A2.16.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15b)的规定。

A2.16.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15b) 的规定进行试验、予以验证。

A2.17 剩余能量:

A2.17.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15c)的规定。

A2.17.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15c) 的规定进行试验、予以验证。

A2.18 外壳的封闭性

A2.18.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16a)、16b)的规定。

A2.18.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9 不用工具就可打开的罩、门的安全性:不适用。

A2.20 灯泡的安全性:不适用。

A2.21 顶盖的安全性:不适用。

A2.22 控制器件的导体部件的电阻:

A2.22.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16c)的规定。

A2.22.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16c) 的规定进行试验、予以验证。

A2.23 带电部件防护与标记:不适用。

A2.24 整机外壳的安全性

A2.24.1 要求:防止与带电部件接触的外壳必须使用工具才能移开。

A2.24.2 试验方法:操作观察。

A2.25 调节孔安全性:不适用。

A2.26 隔离:不适用。

A2.27 应用部分的隔离:不适用。

A2.28 软轴的隔离:不适用。

A2.29 可触及部件的隔离

A2.29.1 要求:应符合 GB9706.1中17g) 1)、17g)4) 的规定。

A2.29.2 试验方法:查阅有关技术文件。

A2.30 电位均衡导线连接装置:不适用。

A2.31 保护接地阻抗

A2.31.1 要求:接地脚与已保护接地的所有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阻抗,不得超过0.2Ω。

A2.31.2 试验方法:应符GB9706.1中18f)的规定。

A2.32 功能接地端子:不适用。

A2.33 功能接地线的标记:不适用。

A2.34 正常工作温度下的连续对地漏电流

A2.34.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19.3 e)的规定,

对地漏电流:正常状态≤2.5mA;

单一故障状态≤5mA。

A2.34.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19.3 e)的规定,使用漏电流测试仪

进行试验。

A2.35 正常工作温度下的患者辅助电流:不适用。

A2.36 正常工作温度下的电介质强度

A2.36.1 要求:

a) 高压电路绝缘的电介质强度应符合GB9706.3中20.3的规定

本产品高压发生器只能在接X射线管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试验电压取标准X射线管电压的1.1倍,标准X射线管电压为110 kV,试验电压=110kV ×1.1=121kV,电流:1mA,时间:15分钟;

部件、网电源和外壳部分应能承受交流正弦波试验电压: b) 设备的A—a

1

1500V、时间1分钟,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部件交流正弦波试验电压:4000V、时间1分钟,无击穿和 c) 设备的A—a

2

闪络现象。

A2.36.2 试验方法:按GB9706.3中20.4及GB9706.1中20.4的规定进行试验,使用耐压试验仪进行实验。

A2.37 潮湿处理后的连续漏电流

A2.37.1 要求:根据A2.34.1的规定。

A2.37.2 试验方法:潮湿预处理按GB9706.1中4.10的规定进行。潮湿预处理后连续漏电流试验,按GB9706.1中19.4的规定,使用漏电流测试仪进行试

验。

A2.38 潮湿预处理后的患者辅助电流:不适用。

A2.39 潮湿预处理后的电介质强度

A2.39.1 要求:根据见A2.36.1b)的规定。

A2.39.2 试验方法:潮湿预处理按GB9706.1中4.10的规定进行,潮湿预处理后的电介质强度试验按GB9706.1及 GB9706.3中20.4的规定,使用耐压试

验仪进行试验。

A2.40 外壳及零部件刚度

A2.40.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21a)的规定。

A2.40.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21a)的规定,用加力计量装置试验。

A2.41 外壳及零部件强度

A2.41.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21b)的规定进行。

A2.41.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21b)的规定,用加力计量装置试验。

A2.42 提拉装置承载能力:不适用。

A2.43 支撑件提拉装置:不适用。

A2.44 抗坠落性:不适用。

A2.45 搬运应力

A2.45.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21.6b)的规定。

A2.45.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21.6b)的规定进行。

A2.46 运动部件的防护

A2.46.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22.2a)规定的规定。

A2.46.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47 传动部件的安全性

A2.47.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22.3规定的规定。

A2.47.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48 运动部件的可控性

A2.48.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22.4、22.5规定的规定。

A2.48.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49 易磨损部件的可靠性

A2.49.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22.6规定的规定。

A2.49.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50 电控机械运动安全性

A2.50.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22.7的规定。

A2.50.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51 紧急装置可靠性:

A2.51.1 要求:

a)紧急停车开关的启动,不会引起其它安全方面的危险;

b)紧急装置必须能切断有关电路的满载电流,包括可能堵转的电动机电流;

c)制动装置必须一个动作就起作用。

A2.51.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52 面,角,边的安全性

A2.52.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23的规定。

A2.52.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53 设备稳定性

A2.53.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24的规定。

A2.53.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54 可搬运性:不适用。

A2.55 防飞溅物能力:不适用。

A2.56 显像管抗内爆和冲击能力

A2.56.1 要求:监视器显像管应符合GB9706.1中25.2的规定。

A2.56.2 试验方法:检查合格证。

A2.57 有安全装置的悬挂系统:不适用。

A2.58 无安全装置的金属悬挂系统:不适用。

A2.59 X射线辐射

A2.59.1 要求:应符合GB9706.3中29章和GB9706.3中50.101.1a)、c)的规定。A2.59.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60 AP和APG型设备位置要求:不适用。

A2.61 AP和APG型设备标记:不适用。

A2.62 AP和APG型设备随机文件:不适用。

A2.63 电气连接:不适用。

A2.64 外壳结构: 不适用。

A2.65 静电预防:不适用。

A2.66 电晕:不适用。

A2.67 AP型设备性能要求:不适用。

A2.68 APG型设备性能要求:不适用。

A2.69 特定温度工作和正常工作温度下的超温运行的防止

A2.69.1 要求:a)在特定条件下部件温度应符合GB9706.1中42.1表10a规定。

b)在正常条件下部件温度就符合GB9706.1中42.1表10b规定。

c)应符合GB9706.11中42.5的规定。

A2.69.2 试验方法:按中GB9706.1中42.3的规定。

A2.70 溢流:不适用。

A2.71 液体泼洒:不适用。

A2.72 泄漏:不适用。

A2.73 受潮

A2.73.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44.5 的规定。

A2.73.2 试验方法:按A2.37、A2.39试验同时进行。

A2.74 进液:不适用。

A2.75 清洗、消毒、灭菌:不适用。

A2.76 压力容器的水压试验:不适用。

A2.77 受压部件应承受的最大压力:不适用。

A2.78 压力释放装置:不适用。

A2.79 自动复位装置的选择:不适用。

A2.80 电源中断后的复位:

A2.80.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49.2 的规定。

A2.80.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81 电源中断后解除机械压力:不适用。

A2.82 危险输出的防止

A2.82.1 要求:应符合GB9706.3中29.1.104,50.102,50.103 的规定。

A2.82.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83 必须考虑的安全方面的危险:不适用。

A2.84 单一故障状态的规定

A2.84.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2.5.1、52.5.4、52.5.5、52.5.6、52.5.7、的规定。

A2.84.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57.9和19.4要求进行。

A2.85 元器件的标记

A2.85.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6.1b) 的规定。

A2.85.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86 元器件的固定

A2.86.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6.1d) 的规定。

A2.86.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验证。

A2.87 电线的固定

A2.87.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6.1f) 的规定。

A2.87.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88 连接器的构造

A2.88.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6.3a) 的规定。

A2.88.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89 部件之间的连接

A2.89.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6.3b) 的规定。

A2.89.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56.3b) 的规定,实际操作,用累加计量装置、标准试

验进行试验。

A2.90 电容器的连接:不适用。

A2.91 保护装置

A2.91.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6.5的规定。

A2.91.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92 温度和过载装置:不适用。

A2.93 电池:不适用。

A2.94 指示灯

A2.94.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6.8的规定。

A2.94.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95 控制器的操作部件:不适用。

A2.96 有电线连接的手持和防浸式脚踏开关

A2.96.1 要求:拍片手闸和脚踏开关应符合GB9706.1中56.11b)、d)、e)的规定。

A2.96.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56.11的规定予以验证。

A2.97 与供电网的分断

A2.97.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7.1的规定。

A2.97.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98 辅助网电源输出插座:不适用。

A2.99 电源软电线的规定

A2.99.1 要求:

a)应用:应符合GB9706.1中57.3a)的规定。

b)类型:电源软电线的耐用性,不低于普通耐用橡胶护套软电线

(GB5013.1中的规定)或普通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线(GB5013.1 中的

规定)的规定。

c)导线截面积不得小于2.5mm2。

A2.99.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00 电源软电线的连接

A2.100.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7.4的规定。

A2.100.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57.4的规定进行。

A2.101 网电源接线端子和布线要求

A2.101.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7.5的规定。

A2.101.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57.5的规定进行。

A2.102 网电源熔断器和过流释放器

A2.102.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7.6的规定。

A2.102.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03 网电源部分的布线

A2.103.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7.8b) 的规定。

A2.103.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04 电源变压器

A2.104.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7.9的规定。

A2.104.2 试验方法:按GB9706.1中57.9的规定进行。

A2.105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

A2.105.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表16及57.10的规定。

A2.105.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06 保护接地┉端子和连接的规定:不适用。

A2.107 内部布线

A2.107.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9.1a),59.1c),59.1f) 的规定。

A2.107.2 试验方法:目力观察,必要时通过手工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A2.108 绝缘:不适用。

A2.109 过电流和过电压保护

A2.109.1 要求:应符合GB9706.1中59.3的规定。

A2.109.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10 油箱要求:不适用。

A2.111 电和辐射输出的指示

A2.111.1 要求:应符合GB9706.3中50.101.1a)、c)和50.101.3的规定。

A2.111.2 试验方法:通过检查予以验证。

A2.112 X射线防护:

A2.112.1 要求

a)X射线的半阶层应符合GB9706.12中29.201.2的规定;

b)X射线的总滤过应符合GB9706.12中29.201.5的规定;

c)泄漏辐射应符合GB9706.12中29.204.3、29.204.5的规定;

d)焦点至皮肤距离应符合GB9706.12中29.205.1;29.205.2的规定。A2.112.2 试验方法:按GB9706.12中29章的规定的方法。

A2.113 以间歇方式工作的X射线发生装置辐射输出的重复性。

A2.113.1 要求:应符合GB9706.3中50.102.1的规定。

A2.113.2 试验方法:按GB9706.3中50.102.1的规定进行试验。

A2.114 以间歇方式工作的X射线发生装置辐射输出的线性。

A2.114.1 要求:应符合GB9706.3中50.102.2a)的规定。

A2.114.2 试验方法:按GB9706.3第50.102.2的规定进行试验。

A2.115 以间歇方式工作的X射线发生装置辐射输出的稳定性:不适用。

A2.116 X射线管电压的精度

A2.116.1 要求:应符合GB9706.3中50.103.1的规定。

A2.116.2 试验方法:按GB9706.3第50.103.1的规定进行试验。

A2.117 X射线管电流、电流时间积的精度

A2.117.1 要求:应符合GB9706.3中50.103.2, 50.103.4的规定。

A2.117.2 试验方法:按GB9706.3第50. 104的规定进行试验。

A3 检验规则

A3.1 取样方式及数量

A3.1.1 出厂检验为逐台检验。

A3.1.2 试产注册和安全认证检验为送样,检验一台。

A3.1.3 准产注册和周期检验为抽样,检验一台。

A3.2 检验项目按表A2的规定。

A3.3.1 出厂检验中若有一项不合格即判定该产品不合格。

A3.3.2 试产注册检验和安全认证检验,在检验项目中如有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项目时,允许对不合格项进行修复,修复后“第三方”与生产方共同商

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如仍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则判为不合

格。

A3.3.3 在周期检验,准产注册检验,如有不符合本标准的项目时,抽取双倍数量的产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检验,如仍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

判为不合格产品。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南京)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NC100型C形臂X射线成像系统》修订说明1.本标准是对Q/3201XYY01-1999《NC100型C形臂X射线成像系统》的

修订。

2.本次修订编写格式按GB/T1.1-2000和GB/1.3-1997规定。

3.本次修订电器安全增加了全面贯彻GB9706.3-2000、GB9706.11-1997、GB9706.12-1997和GB9706.14-1997的规定,其要求及试验方法列为本标准附录A(规范性附录)。

4.有关安全不适用条文

4.3.1A2.6气体识别不适用,A2.7气体连接点识别不适用,因为本机非气体设

备。

4.3.2A2.14环境条件,根据GB9706.1中10.1的规定,对运输和贮存的环境条

件可由制造厂予以规定。

4.3.3A2.19不用工具就可打开的罩、门的安全性不适用,因为本机不用工具打

不开外罩和门。

4.3.4A2.20灯泡的安全性不适用,因为本机不用工具不能更换灯泡。

4.3.5A2.21顶盖安全性不适用,因为本机外壳顶盖无敞露的孔。

4.3.6A2.23带电部件防护与标记不适用,因为本机有一随时可拔出的插头与电

源迅速断开。

4.3.7A2.25调节孔安全性不适用,因为本机无调节孔。

4.3.8A2.26隔离不适用,因为本机无隔离。

4.3.9A2.27应用部分的隔离不适用,因为本机无应用部分。

4.3.10A2.28软轴的隔离不适用,因为本机无软轴。

4.3.11A2.32功能接地端子不适用,A2.33功能接地线的标记不适用,因为本机

无功能接地端子和功能接地线。

4.3.12A2.35正常工作温度下的患者辅助电流不适用,因为本机没有应用部分。

4.3.13A2.36电介质强度。根据GB9706.1-1995中20.1、20.2的规定,进口球

管电源设计为1.1倍容量。

4.3.14A2.38潮湿预处理后的患者辅助电流不适用,因为本机没有应用部分无患

者辅助电流。

4.3.15A2.42提拉装置承载能力不适用,因本机不是提拎仪器。

4.3.16A2.43支撑件提拉装置不适用,因为本机无支撑件提拎装置。

4.3.17A2.44抗坠落性不适用,因为本机无悬挂件。

4.3.18A2.54可搬运性不适用,因为本机属落地设备,无需搬运且提拎装置。4.3.19A2.55防飞溅物能力不适用,因为本机无飞溅物。

4.3.20A2.57有安全装置的悬挂系统不适用,A2.58无安全装置的金属悬挂系统

不适用,是因为本机无悬挂系统。

4.3.21A2.60AP和APG型设备位置要求不适用、A2.61APG和AP型设备标记不适

用、A2.62AP和APG型设备随机文件不适用、A2.63电气连接不适用、A2.64外壳结构不适用、A2.65静电预防不适用、A2.66电晕不适用、A2.67AP 型设备性能要求不适用、A2.68APG型设备性能要求不适用,因为本机非

AP和APG型设备。

4.3.22A2.69超温运动的防止,产品正常使用和正常状态下,具有安全功能的设

备部件考虑如下:一绕组及与绕组接触的铁芯,本机的绝缘材料是H级材料;

4.3.23A2.70溢流不适用,因为本机无水槽或贮液器,不存在溢流方面的安全危

险。

4.3.24A2.71流体泼洒不适用,因为正常使用中不用流体。

4.3.25A2.72泄漏不适用,因为本机无流体泄漏。

4.3.26A2.74进液不适用,因为本机是不防进液的封闭设备。

4.3.27A2.75清洗、消毒、灭菌不适用,因为本机不需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4.3.28A2.76压力窗口的水压试验不适用、A2.77受压部件应承受的最大压力不

适用,A2.78压力释放装置不适用,因为本机不是压力窗口也不释放压力。

4.3.29A2.79自动复位装置不适用,因为本机无自动复位装置。

4.3.30A2.82电源中断后解除机械压力不适用,因为本机无需解除机械压力。4.3.31A2.83必须考虑的安全方面的危险不适用,是因为本机无有毒和可燃气

体、外壳不会变形、在(52.5.10d---52.5.10h)条的试验时温度不会超过表11给出的最大值。

4.3.32A2.84规定单一故障的规定。

a)选择的单一故障是中断保护接线。

b)本仪器无恒温器,则标准中52.5.2条不考虑。

4.3.33A2.90电容器连接不适用,应为本机电容器不直接接在网电源及不与可触

及部件直接连接。

4.3.34A2.92温度和过载控制装置不适用,因为本机无热断;路器和恒温器。4.3.35A2.93电池不适用,是因为本机不用电池。

4.3.36A2.95控制器件的操作部件不适用,因为本机控制器件无操作部件。

4.3.37A2.98辅助网电源输出插座不适用,因为本机无辅助网电源输出插座。4.3.38A2.99电源是软电线,GB9706.1中57.3b中规定的不得使用聚氯乙烯的电

源软电线的前提条件不存在,本设备塑料机壳,部件温度不会超过75%。

GB9706.1中57.3b)导线的准备不适用,因为绞线未使用夹紧件。

4.3.39A2.104电源变压器,电介质强度在设备组装过程中已按GB9706.1第20

章规定已进行过电介质强度试验,则不再重复试验。

4.3.40A2.108绝缘不适用,应为机内布线不需用绝缘套管及护套,且正常使用

时温度不会超过75℃。

4.3.41A2.110油箱要求不适用,因为本机无此装置。

4.3.42A2.115以间歇方式工作的X射线发生装置辐射输出的稳定性不适用,因

为本机无自动控制。

企业标准化模板

体系代码: Q/XXXX X X X X X X X X X 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XXXX 00X—20XX ***管理标准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管理标准 第一章总则 1 目的 为了………………。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本标准适用于。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标准号)(标准名称) 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 (术语1名) (术语解释)。 4.2 (术语2名) (术语解释)。 第二章职责和权限 5 职责权限 5.1 主管部门(把事项管理流程上的每个环节由哪个部门负责写清楚) 5.1.1 ****部负责****。 5.1.2 ***部负责……

5.2 其他部门(把事项管理流程上的每个环节由哪个部门负责写清楚) 5.2.1 ****部负责****。 5.2.2 ***部负责…… 5.2.3 第三章内容和要求 6 6.1 6.1.1 (有标题时用) 6.1.2 (有标题时用) 6.2 6.2.1 (无标题时用) 6.2.2 (无标题时用) a)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 7 7.1 7.1.1 (有标题时用) 7.1.2 (有标题时用) 7.2 7.2.1 (无标题时用) 7.2.2 (无标题时用) 第五章附则

8 本标准由公司*****部起草,同时负责该标准的解释和修订。 9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公司**年**月发的《***管理办法》作废(***号文件) 10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企业标准文本格式模板

管理标准 安全管理制度 (发布实施日期四号黑体)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发布

前言 (三号黑体,不加粗) (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说明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基本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标准名称 (三号黑体,不加粗) (正文内容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1 范围(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不适用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定义和术语 它给出为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应使用下述适合的引导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要求 (此部分包含下述内容: a) 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方面的所有特性; b) 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 4.1 4.1.1(章节号全部用五号黑体,不加粗) 4.1.2 4.2 5 试验方法 (此部分包含对每个要求,或者引用测定或检验特性值的试验方法,或者直接规定试验方法。)5.1 5.1.1 5.1.2

企业VI规范样本

企业VI规范样本 视觉设计开发程序——企业VI规范样本(一) 实施CI战略是企业信息传播的系统工程。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将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通过静态的、具体化的,视觉化的传播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和正确、准确、快捷地传达出去,并贯穿在企业的经营行为之中,使企业的精神、思想、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等主体性的内容,通过视觉麦达的方式得以外星化。使社会公众能一目了然地掌握企业的信息,产生认同感,进而达到企业识别的目的。 企业识别系统应以建立企业的理念识别为基础。换句话说,视觉识别的内容,必须反映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方针、价值观念和文化特征,并广泛应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社会活动中进行统一的传播,与企业的行为相辅相成。 因此,企业识别系统设计的首要问题是企业必须从识别和发展的角度,从社会和竞争的角度,对自己进行定位,并以此为依据,认真整理、分析、审视和确认自己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企业使命、企业哲学、企业文化、运行机制、企业特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使之演绎为视觉的符号或符号系统。其次,是将具有抽象特征的视觉符号或符号系统,设计成视觉传达的基本要素,统一地、有控制地应用在企业行为的方方面面,达到建立企业形象之目的。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从形象概念到设计概念,再从设计概念到视觉符号,是两个关键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把握好了,企业视觉传播的基础就具备了。 就CI设计开发的程序而言,可依以下步骤进行: 1.制作设计开发委托书,委托设计机构,明确CI设计的开发目标、主旨、要点等; 2.说明设计开发要领,依调查结果订立新方针; 3.探讨企业标志要素概念与草图,即探讨拟定标志设计概念,再从构想出来的多数设计方案中,挑选几个代表性的标志草图; 4.企业标志设计案展现; 5.选择设计及测试设计案,包括对外界主要关系者,公司内部职员进行设计案的意见调查,进而选定造型性和 美的价值反映良好的作品; 6.企业标志设计要素精致化。对选定的标志设计案,进行精致化作业,造型上的润肺,应用上的审视,以利于开发设计; 7.展现基本要素和系统的提案。其它基本要素的开发可和标志要素精致化同时进行,将标志,要素同其它基本 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用法、规定提出企划案; 8.编辑基本设计要素和系统手册; 9.企业标准应用系统项目的提案。进行展开应用设计,包括名片、文具类、招牌、事务用名等,在此阶段建立应用设计系统; 10.一般应用项目的设计开发。在上述阶段所开发设计的项目之外,按照开发应用计划,进行一股的应用设计项目设计开发; 11.进行测试、打样; 12.开始新设计的应用; 13.编辑设计应用手册。 就视觉识别设计开发的内容而言,主要是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大类。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品牌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精神标语、企业造型、象征图案及基本要素的组合设计。应用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在办公事务用品、广告规范、招牌旗帜、服装、产品包装、建筑物外观、室内设计、交通运输工具等媒体上的展开应用设计,并最后完成CIS手册,即企业识别系统手册。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目的 复合调味酱以水、黄豆酱、香辛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植物油、牛肉、香菇、大豆蛋白,脱水蔬菜,白砂糖、脱水蔬菜、食用盐、味精、圆葱、蒜、芝麻、辣椒粉、辣椒酱,添加食品添加剂辣椒红、苯甲酸钠、阿斯巴甜、黄原胶、柠檬酸、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酵母抽提物、5'-呈味核苷酸二钠、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食用香精,经处理、混合、加热、灌装工艺生产的复合调味酱;复合调味酱根据原料不同分为香菇牛肉酱、香辣酱、香熟酱、蘑菇酱、炸酱面专用酱,根据品种不同,生产时,选择性添加上述原料。 鉴于该产品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保障食品安全,在生产过程中有法可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指导企业生产、检验的依据。 二、简要过程(包括调研、试验、验证、起草过程等) 根据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情况,参照同类产品的企业标准进行了试产和检测,验证了本产品能够按本标准进行生产。 本标准的起草过程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二部分《标准中规范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而制定编写,本标准是对标准Q/DBL 0001S-2018的修订,产品分类中增加了炸酱面专用酱,原料中用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代替了乙酰化二淀粉磷酸酯,增加了酵母抽提物。 本标准食品安全指标依据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制定,其中铅指标严于国家标准,酸价、过氧化值参照GB 2716-2005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制定;其他指标根据产品实测值制定。 三、与现行有效参照的标准比较及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说明

企业技术规范文本格式(模板)

X XX Q/ XXX (企业名称)企业规范 Q/ XXX 00 XX S-2012 (规范名称) 20 XX-XX-XX 发布20XX - XX - XX 实施

(企业名 发布称)

前言部分应视企业具体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规范的编写格式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 本规范贯彻了国家标准XXXX,参考了行业标准XXXX,地方标准XXXX,本规范的检验方法采用了相应国家标准的规定。 本规范由XXXX提出。 本规范起草单位:XXXX。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XXXX。 本规范于XXXX年X月X日由XXXX负责人XXX批准。 本规范于XXXX年X月X日首次发布。 (规范名称) 1概述 本技术规范中的(设备名称)用使用。 2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设备名称)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XXX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运和售后。 本规范适用于……(设备名称)(说明产品由什么什么部件组成、经过什么样的工艺生产、使用什么样的材质等等),使用地点、使用单位等等。 3定义与术语

涉及的专业术语,或者关键性、重复性名称、等要素。(参考《GBT_1.1-2009_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4基础条件 (设备名称)所使用的自然环境、工况等条件。 5执行标准和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示例如下:(常用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3306《标牌》 GB/T3181《漆膜颜色标准》 IS09001 —2008国际质量体系标准 【说明: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国家标准、ISO标准、IEC标准按标准顺序号排列;行业标准、其他国际标准先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再按标准顺序号排列。】 6技术参数 6.1外形尺寸示例: XXXX 6.2主要零件尺寸示例: 6.3材质要求示例: 6.3.1XX应符合XXXX标准的规定。 6.3.2……【说明:写明所有原辅料及执行标准】 6.4感官要求示例: 应符合表1的规定。

企业标准化样本汇编

企业标准化样本汇编 (内部) 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二00八年七月 《企业标准化管理》编委会 主任: 副主任: 主编: 主审: 成员: 序言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企业产品生产的主要保证,是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的主要手段。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能的日趋激烈,标准化管理在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把海天公司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高技术能力的企业,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用科技的进步再推动企业经济的向前发展,标准化管理将是海天公司走向强盛的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基础工作,贯彻于企业整个生产、技术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海天要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化企业必须具备坚实的企业标准化基础,因此,建议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核心的标准化体系。将公司产品实现要素和过程分别纳入标准化体系,不断提升公司产品质量档次,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望海天公司各职能部门用规章制度和标准管人,全体员工主动自觉按规章制度和标准办事。在董事长的领导下,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拼搏,为把公司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而努力奋斗。 二00八年七月 颁布令 由我公司企业管理办公室制定汇编的《企业管理标准化管理》经审查批准,现予颁布实施。 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二00八年七月 目录 1(企业经营综合管理 1(1 方针目标管理 1(1(2 质量方针与目标管理方法 (1(3 环境方针、目标与指标管理方法 1 1(1(4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与目标管理办法 1(2 市场营销管理 1(2(1 市场调查信息管理办法 (3 合同管理 1 1(3(1 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办法 1(3(2 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方法 1(4 财务、成本、定额管理 1(4(1 企业财务管理办法 1(4(2 企业成本管理办法 1(4(3 企业定额管理办法 15 人力资源管理 1(5(1 劳动合同管理办法 1(5(2劳动定额管理办法 1(5(3 员工招聘管理办法 1(5(4 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1(5(5 员工业绩考核办法1(6 物资管理

新企业标准模板

Q/*** ( 字体Times New Roman 48号,加粗,字符间距缩放130%) ***公司企业标准(公司名称应与公章一致,黑体小一号) Q/*** 0001S-2011(字母与数字之间空一格,黑体 四号) 代替 Q/********-****(若为初制,此行无;宋体五号) 保健食品(非保健食品,此行无) 产品名称(黑体一号,居中) 注:本标准模板为范例,供参考。其中格式、字体不得变动,内容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编制。若有附录,其格式、字体同标准内容。 2011-04-10发布2011-04-20实施(黑体四号) ****公司(黑体二号)发布(黑体四号)

前言(黑体三号) (下文为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严格按照GB/《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本标准代替Q/********-****《标准名称》。(若为初制,此行无) 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资料性附录。(无附录,此行无)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到期复审。 委托单位:名称:。(无委托关系,以下内容删掉) 地址:。 生产单位:名称:。 地址:。

产品名称(黑体三号) 注:1、正文内所有顺序号、标题均为黑体五号,内容均为宋体五号; 2、正文内容段落均为段前、段后0,固定值17; 3、顺序号、标题之间均空两个空格,每段前空四个空格; 4、正文中所有引用的文件,其字母与数字之间,空一个空格; 5、正文中不得引用已废止文件,在引用之前须查实;引用文件优先适用国家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的术语和定义(若正文中无此项,删掉)、分类(若正文中无此项,删掉)、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若原辅料中无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此项无)、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为主要原料,添加****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配料****、过筛、混匀、制粒、干燥、压片、包装(与技术要求中的生产工艺相符合)等主要工艺加工制成的****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898 食品添加剂碳酸钙 GB 1987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2721 食用盐卫生标准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T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 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96*** 包装材料

食品厂企业标准范本

Q/××× (食品标准名称) (标准名称必须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不得使用治疗、功能术语,不得使用谐音、形似等容易引起联想、误导的字眼。)

Q/企业代号四位顺序号 S-年号 前言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为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本标准代替了(指以前的标准代号),(说明:若是修改标准需列出此项内容,则应紧接着另起一行说明本标准与代替标准相比的主要变化之处;若是制定新标准则不需此项。) 本标准与(以前的标准代号)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 ——××××。 ——………。 本标准由(××××公司名称)提出。如集团公司统一使用一个企业标准,还应写明其他适用的食品企业名称。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发布时间:×××,×××,……。

(食品标准名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标准名称)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说明产品由什么原辅料组成、经过什么样的工艺生产、产品的属性<如:饮料、罐头>是什么?什么包装?)制成(食品标准名称)。 【注:上述内容应载明所有原辅材料名称,食用油、食品添加剂、香辛料应标注具体名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示例如下:(最新的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17 白砂糖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481.1 食品添加剂柠檬黄 GB 4789.2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8957 糕点厂卫生规范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 1488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 GB28050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QB 1014 食品包装纸 QB/T 1505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说明:以上为示例,制标企业应全部列出本标准所需标准中当前有效的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及有关文件。国家标准按标准顺序号从小到大排列;其他标准按标准代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再按标

企业标准样本(doc 21页)

标准化作业 企业诊断 诊断,是医学上常用的术语,其含义是以观察、把脉的方法判断病人的病情和病因,并开出治疗处方。诊断借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上,就形成了企业诊断。 企业诊断,是由具有丰富经营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与企业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应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企业经营战略和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建议);当受诊企业接受改进方案(建议)后,则负责培训人员,帮助指导企业实施改进方案。 综上所述企业诊断任务有三项:一是帮助企业找出或判断生产经营上的主要问题,找出主要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二是指导实施改进方案;三是传授经营管理理论和科学方法,培训各级管理干部,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素质。 作为顾问,真正唯一值得去做的工作是教育----教会客户及其下属人员自己能更好地进行管理。“不光是送给你一条鱼,更重要的是教会您钓鱼的方法”。 企业诊断已形成了一种社会性的服务行业。企业诊断与企业咨询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企业讲,企业咨询就是请别人在生产经营上给予忠告性的帮助;企业诊断则是咨询机构或经营顾问,为了完成企业咨询的委托到企业进行调查诊断,帮助企业找出并指导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欧美习惯地称为“企业咨询”,日本则习惯地称为“企业诊断”。

图9-1 企业诊断含义示意图 体系审核、管理评审与企业诊断 1.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含义 质量体系审核的含义。ISO8402:1994术语标准没有单独给出定义,只对质量审核给出了定义,但它包含了质量体系审核。ISO8402:1994对质量审核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体系审核有内审和外审之别,不管是内审或外审,都是对实际开展的质量活动,是否符合计划文件的检查和评价。 管理评审的含义。管理评审实际就是质量体系评审,ISO8402:1994标准规定的定义是:“由最高管理者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正式评价”。 管理评审是以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质量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为评价基准,对体系文件的适应性和质量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体系审核的结果有时是管理评审的输入,即管理评审要对体系审核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2.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和企业诊断的异同 从上述三者的含义来看,三者最大的共同点都是通过调查、评价、提出问题,促使企业改进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素质;其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它们检查、评价管理工作的范围和要求不同。体系审核、管理评审的检查、评价范围,仅限于企业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方面,其范围较窄。而企业诊断则包括了企业经营战略和生产经营的全部工作,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仅是其诊断的一个方面。 企业诊断的由来和发展 企业诊断起源于美国,美国称之为管理咨询。美国早在十九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管理咨询服务。当时的欧美企业,往往资产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由于这些人中有些不善于经营,致使企业萧条,甚至濒临倒闭。为了摆脱困难的处境,往往求助于社会上的技术咨询机构,请这些机构派专家或经营顾问到企业进行诊断。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中小企业为了同大企业竞争,但它们又缺乏人才,只好求助于社会上的技术咨询机构,对企业进行诊断。在这种需求形势下,企业诊断就在欧美国家逐步地发展起来。目前美国已有咨询公司2500多家,一些大型咨询公司的分支遍及世界各地,还有数以万计的个人咨询服务站,每年营业额高达20多亿美元。

企业标准模板编写说明

“企业标准模板”编写说明 为了方便企业更好地制定企业标准,根据GB/T1.1、GB/T1.2的要求编制了“企业标准模板”。企业可以按照此模板的格式编制企业标准。在模板使用中,企业可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选择相应的技术要求,但不能改变章节名称、顺序、字体和字号。以下为“企业标准模板”的具体使用说明。 1、封面左上角三位“XXX”为标准文献分类号,由一位大写字母和两位数字组成,如“A56”。 2、文本正文全部用5号宋体,大标题及一级标题用黑体,从前言开始到正文结束每页右上角用5号黑体写出标准号,涉及到表格的,表格题目用5号黑体位于表格上方居中,表格内容用小5宋体,表格宽度与版面同宽,如下表。 3、第一章“范围”中,本标准适用于…应完整交代本标准能“干什么用”,阐明标准的适用性,或适用的领域、界限。 4、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所涉及的标准必须是最新标准,标准号与名称一致(不写标准的年代号),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查询。另外,凡是第二章中引用的标准,后面的正文里必须要涉及,后面引用到的标准必须要列入第二章,一一对应。排序规则如下: a.“标准”在前,“法规”在后。 b.国家标准在前,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后 c.国内标准在前,国际标准在后 d.行标按A → Z顺序排列。 e.所有标准按“标准编号”由小→大排列。 5、第四章“要求”中要注意: a. 标准中的所有特性,可以直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用引用方式引用其他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可量化的特性应给出极限值或可选值。 b. 产品标准是针对最终产品而言,提“要求”时不涉及其他中间生产环节的要求。 c. 执行“可检验性原则”,即提出的每一项要求一定要提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方法可直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以引用现成的方法标准。 d. 指标应不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 e.食品类标准必须写出原辅料要求、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保质期、净含量等内容,检验规则参照“QS”《审查细则》的相关规定制定。 f.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其他类产品,必须制定出安全要求。 6、第五章“试验方法”是对第四章“要求”中特性及各种数值进行验证手段的描述,应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有一项“要求”就应有一项对应的试验方法;且应尽量使用国家、行业中现有的试验方法标准。如果企业自己编写试验方法,需要符合下列要求: a.测定特性值时需要有测定程序,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 b.检查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有数据,给出结果的计算方法; c.测试结果要有保证,给出方法的精密度数据; d.试验方法如涉及安全,给出警示内容。 7、第六章“检验规则”中,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出检验类别,例如:出厂检验(常规检验、交收检验、交付检验),型式检验(属于全项检验) 。每种检验类别中必须包含检验项目、组批抽样规则、检验的条件(什么时候做、什么情况下做)、判定规则。复检规则中包含:项目、条件、次数、结果判定,指什么项目可以复检,什么项目不可以复检,所谓“不可以复检”是指该“项目”对于该产品是致命的,一旦出现,对该产品而言是不可修复的项目。

企业标准模板

企业标准模板 安全标志申办时提交产品标准的相关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申办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突出审核重点~抓住重点关键问题~对安全标志申办时申请人提交的产品标准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提交1(完全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申请人不必产品标准。 2(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但相关标准中规定需由生产单位确定具体技术参数或性能要求~某些参数或功能超出相关标准的产品~申请人只需提交产品技术条件~技术条件中应明确相关内容。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1。 3(对于执行多个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需要补充要求的产品~申请人需提交产品企业标准~产品企业标准应明确执行标准的条款、需要补充的内容等。产品企业标准编制时~对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某条款引用的~只明确标注该条款号,如:×××执行MT×××-×××中5.6的规定~×××性能检验执行 MT×××-×××中6.6的规定等,~不必照抄该条款内容。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2。 4(无可执行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申请人需提交产品企业标准~产品企业标准的编写尽量采用简化的格式~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的适用环境、安全要求、主要技术参数、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等。格式和内容参见示例3。 示例1 Q/××× ××××(单位名称)产品技术条件 Q/××××××-×××× 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发布××××-××-××实施 ××××(单位名称) 发布 ××× ××××××× Q/– 前言 本技术条件依据MT/T947-2005《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制定。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 ××× 本技术条件批准人:××× ××× ××××××× –Q/ LBG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1 执行标准 MT/T947-2005 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2 产品名称 煤矿用隔爆型高压电缆连接器。 3 基本参数 产品基本参数见表1 1 表 名称规格防爆型式防爆标志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LBG1-200/6 隔爆型 ExdI 6kV 200A LBG1-315/6 隔爆型 ExdI 6kV 315A LBG1-400/6 隔爆型 ExdI 6kV 400A ... ... ... ... ... 4 技术要求 4.1 连接器的主回路电阻不大于500μΩ。 4.2 其他技术要求符合MT/T947-2005中的相关规定。

江苏省企业标准编制说明范本

(XXXXXXXX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食品性能特点、企业标准起草过程等有关情况 我公司生产的XXXXXX,由于目前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维护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订了本标准,作为生产加工,产品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评价的依据。 我公司生产的XXXXXX,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为主要原料,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进行调配、杀菌、包装而成。XXXXXX营养丰富,口感酸甜适口,适合每日饮用。 为向江苏省卫生厅进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与备案,我公司内部成立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起草小组。主要过程包括收集相关法律法规和同类产品的国标、行标、地标,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及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制订依据的讨论,并通过查阅大量的食品安全相关国家标准而制定;同时邀请部分江苏省食品安全标准审评专家进行审查,并根据专家修改意见进行修改。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负责企业标准的指导协调和制订工作。 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原则和与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关系及贯彻执行情况 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制定是以现行有效的GBXXXXX《XXXXXXXXXX标准》为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本产品的特点,围绕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等要求进行制定,使本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通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格式上符合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中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均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技术要求与相应国家标准相匹配。 在制定我公司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过程中,根据我公司的产品特色,参照GBXXXXX 《XXXXXXXXXX标准》的技术指标为基础制定。 原料要求与GBXXXXX《XXXXXXXXXX标准》要求一致,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有关规定,均采用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及相关规定。 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与GBXXXXX《XXXXXXXXXX标准》要求持平,理化指标要求中根据我公司产品特点增加了XXXX。其中XXX项的要求严于该标准。

企业标准 格式模板

XX(五号黑体)(具体请查询“中国标准CCS分类号”pdf文件)Q X 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321181 XXX 0XX-20XX 代替Q/321181 XXX-20XX (“代替Q/321181 XXX-20XX ”新企标无需填写,“XXX”是标准代号由标准科给出,“OXX”是企标序号,“20XX”是年代号) XX(标准名称) (一号黑体) (发布实施日期四号黑体)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XX有限公司(二号宋体)发布

前言 (三号黑体,不加粗) (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特定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说明与对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其他文件的一致性程度。 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情况。 说明标准与前一版本相比的重大技术变化。 说明标准中的附录哪些是规范性附录,哪些是资料性附录。 基本部分应视情况给出下列信息: 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果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可以依据,只是相关指标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就删除“本产品因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保证产品质量以及为产品出厂检验与交付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要求,结合用户需求,特制定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参照GB/T 1.1-2009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标准名称 (三号黑体,不加粗) (正文内容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 1 范围(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范围的陈述应使用下列表述形式:) 本标准规定了……。 (标准适用性的陈述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本标准适用于……,本标准不适用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及标题用五号黑体,不加粗,正文内容用五号宋体) (它应列出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标准和文件一览表。一览表中文件排列的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即有关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览表应由下述引导语引出:)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XXX(标准号)XXXXXXXX(标准名称)(注意,这里引用的标准一定是要现行有效的标准,请上网去核查,https://www.360docs.net/doc/ea16792806.html,/standardSearch/quickly_search.aspx或者 https://www.360docs.net/doc/ea16792806.html,/bzsearch/bzsearch.asp) ... 3 定义和术语 (它给出为理解标准中某些术语所必需的定义。应使用下述适合的引导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此处的序号五号黑体) 术语名称(五号黑体加粗) ……(术语解释五号宋体) 3.2 (此处的序号五号黑体) 术语名称(五号黑体加粗) ……术语解释五号宋体) …… 4 要求 (此部分包含下述内容: a) 直接或以引用方式给出标准涉及的产品、过程或服务等方面的所有特性、指标的要求; b) 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 4.1 …… 4.1.1 …… 4.1.2 …… 4.2 …… 5 试验方法

公司企业标准模板word版

xxxQ/CY XXXXXX公司企业标准 Q/CYXXX001-2007 标准名称 2007-XX-XX发布2007-XX-XX实施

Q/CYXXX001-2007 XXXXXX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所有内容应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若与其相抵触时,以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地方标准为准。本产品如需办理专项行政许可,本企业应在取得专项行政许可证后,从事许可事项规定的活动,并按 备案标准组织生产。 本产品不需办理专项行政许可的,本企业按备案标准组织生产。本企 业对本标准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技术合理性和实施后果负责。 本标准中 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或资料性附录)(有此要求的)本标准由XXXXXX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XXXXXX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发布确认时 间:XXXX年XX月。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为:Q/CYXXXXXX-XXXX(有此要求的)。

XXXX (此处写出与封面一致的标准名称)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XXXXXX的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等。 本标准适用于 XXXXXX。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XXXXXX(标准号) XXXXXXXXXXXX(标准名称) ?? ?? 3术语和定义(或分类与型号等)(有此要求的)下列术语与定义适应于本标准。 3.1?? 3.2?? 4要求 4.1原料要求(有此要求的) ?? 4.2感官指标(或外观要求) ?? 4.3技术指标 4.3.1环境条件(有此要求的) ?? 4.3.2技术参数(有此要求的) ?? 4.3.3功能要求(有此要求的) ?? 4.3.4性能指标(有此要求的) ?? 4.3.5安全要求(有此要求的) ?? 4.4功效成分(有此要求的) ?? 4.5理化指标(有此要求的) ?? 4.6微生物指标(有此要求的)?? 4.7食品添加剂(有此要求的) ?? 4.8净含量(有此要求的) ?? 4.9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有此要求的) ?? 1

企业标准——格式

K-44 备案号: Q/HZK 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ZK 594 -2009 VHS1-12户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 2009-05-22发布 2009-06-30实施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由于产品VHS1-12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没有专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根据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特修订本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交货的依据。 本标准是根据GB/T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的相关规定,参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有关编写格式而制定的。 本标准如与强制性标准相悖,以强制性标准为准。 本标准由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由杭州之江开关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VHS1-12户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VHS1-1户内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三相交流50Hz,额定电压12kV,用于投切各种不同性质的负荷及频繁操作的场合,供工矿、企业、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施的保护和控制之用的断路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11.1-2012 绝缘配合第一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16927.1-201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1984-2014 高压交流断路器 GB/T3309-1989 高压开关设备常温下的机械试验 GB/T11022-2011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JB/T3855-2008 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 JB/T8738-2008 高压交流开关设备用真空灭弧室 DL/T402-2007 高压交流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403-200012kV~40.5kV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 3产品型号 4要求 4.1 正常使用条件

2011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范本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编写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是企业标准备案时的必备资料,对于了解标准制定的背景、依据,保证标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统一《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要求,特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2 内容要求 2.1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2.1.1所申请企业标准的产品是否已存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如已存在相关的可参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应写明参考哪个标准,该企标与所参考的国标、行标不同点及理由; 2.1.2如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可参照,可参考以下例子的表述方法。 例: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除雪是我国北方每年冬天都面临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兴起,传统的人工除雪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积雪不能及时除掉,给交通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为提高除雪效率,只能喷洒大量的盐。盐有腐蚀性,对路面、环境和车辆危害是不小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公司开发了新型环保除雪剂--冰雪融。该产品是专利产品,具有腐蚀性低、无环境污染、融雪能力强、成本低等特点。为保证该产品的生产质量,特制定本标准。(仅供参考,应按实际情况编写) 2.2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 2.2.1如依据某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而制定的,应写出参照哪个标准,该企标的哪些内容严于或等同于国家、行业标准。 例:本企业标准参照GBXXX《XXX》,其中XXX指标严于该国标,其他指标与该国标持平。 2.2.2如没有相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应写明相关领域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对该产品的限量指标的要求。 例:本公司制定的“三合一奶茶(固体饮料)”企业标准现暂无相应国家或行业的质量标准,在制定中以GB 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蛋白型的技术指标为基础,其中XX项的要求严于该卫生标准。 2.3确定主要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目的和依据 2.3.1标准中各项指标要求,应一一列举出其制定的依据,特别是直接参照执行某标准条款内容,在引用标准中看不到具体标准号的要特别指出。 2.3.2对检验规则中的出厂检验项目与型式试验项目的确定依据应着重说明,其他作简要说明。 例: (一)制定本标准技术要求的目的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固态复合调味料》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名称:沈阳市绿善食品配料有限公司 标准名称:固态复合调味料 标准编号:Q/SLS 0001S-2017 固态复合调味料由沈阳市绿善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生产。本企业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的规定,按照《辽宁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有关规定制定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一、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本公司是进行固态复合调味料加工的企业,根据消费者对食品原料安全健康的要求,本公司适应市场需要研制开发了以下产品: 固态复合调味料:以花椒、八角、草果、桂皮、小茴香等香辛料为主要原料,以麦芽糊精为辅料,经配料、过滤分选、粉碎、筛分、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香辛料含量85%以上的非即食固态复合调味料。 固态复合调味料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生产,经部分消费者食用,普遍反映口感风味好。经查询检索,目前尚未见有本产品适用的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确保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生产指导的依据,并作为监测检验本企业固态复合调味料产品安全性的规范性文件。 二、工作过程 我公司在制定标准过程中,进行了详实的调研,反复试验、验证后,确定产品生产工艺,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引用标准,起草制定本标准。 (一)调研 1、配料:花椒、八角、草果、桂皮、小茴香、麦芽糊精 2、工艺: 以花椒、八角、草果、桂皮、小茴香等香辛料为主要原料,以麦芽糊精为辅料,经配料、过滤分选、粉碎、筛分、包装等工艺加工制成的香辛料含量85%以上的非即食固态复合调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