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

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
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

1、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

R亚基:

I 类(RI):RI 49 kD ,RIα、RIβII 类(RII):RII 55 kD ,RIIα、RIIβ

C亚基:Cα、Cβ、Cγ,40 kD PKA全酶:R2C2180 kD

1. C亚基的结构特点:

①N-端有一个ATP结合区,富含甘氨酸序列: GXGXXGX16K

在Lys72和Glu91形成离子对

②Ala 70与腺苷酸的识别有关

③催化中心位于分子中部,具有结合多肽底物和催化磷酸基团转移的作用

④R165DLK168PEN171氨基酸残基构成一个环,其中D166(Asp)是磷酸基团转移的基础。

⑤K168(Lys)具有稳定中间态和降低活化能的作用

⑥Asp184是金属离子结合位点

2. R亚基的结构特点:

①R亚基分为3个结构域

②N端是二聚化结构域,负责和另一个R亚基的聚合

③C端有两个cAMP结构域,分为A、B结构域。A结构域结合cAMP较慢、B结构域

是优先结合cAMP的位点

④在二聚化结构域和cAMP结构域之间为:假底物模体(在RI) 或真底物模体(在RII),

其氨基酸组成:RRNAIH (RI) / RRVSVC (RII)

四、PKA功能:

⑤C亚基具有催化活性,它识别底物为RRXS/T 和RXS/T,在接受磷酸基团S/T的羧基

端的氨基酸为蔬水氨基酸。在测定PKA活性时,肝丙酮酸激酶的底物:肯普肽

(kemptide) , LRRASLG是很好的底物,若七肽的S改为A,则转变为抑制剂。

⑥R亚基是cAMP结合的靶蛋白,在PKA的四聚体中,它作为“假底物”而抑制C亚

基发挥催化作用,只有当cAMP结合R亚基后,解离状态的C亚基才有催化作用

⑦PKA全酶分子是由四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 其中两个是调节亚基

(regulatory subunit, 简称R 亚基),另两个是催化亚基(catalytic subunit, 简称 C 亚基)。R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55kDa, C亚基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40kDa,总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0kDa;全酶没有活性。在大多数哺乳类细胞中, 至少有两类蛋白激酶A, 一类存在于胞质溶胶, 另一类结合在质膜、核膜和微管上。

⑧激酶是激发底物磷酸化的酶,所以蛋白激酶A的功能是将ATP上的磷

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酸化, 被蛋白激酶磷酸化了的蛋白质可以调节靶蛋白的活性。

⑨一般认为, 真核细胞内几乎所有的cAMP的作用都是通过活化PKA,

从而使其底物蛋白发生磷酸化而实现的。

⑩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由两个催化亚基和两个调节亚基组成(图8-15),在没有cAMP时,以钝化复合体形式存在。cAMP 与调节亚基结合,改变调节亚基构象,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解离,释放出催化亚基。活化的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可使细胞内某些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于是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进一步影响到相关基因的表达。

2、蛋白激酶B的激活机理与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在细胞膜上,PI-3k 的产物PI-3,4-P2或PI-3,4,5-P3结合PKB的PH结构域,使PKB向膜转位或二聚化,从而被PKB激酶磷酸化。PI-3,4,5-P3还有底物第二信使作用,能别构激活PKB激酶PKBK,使PKB发生Thr308磷酸化,从而发生部分活化. PKB激酶(PDK-2)能特异磷酸化Ser473,完全活化PKB

PKB的功能:

在体外,PKB可以磷酸化合成肽: RXRYZ(S/T)(Hy)

在体内:

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糖原合成增加

葡萄糖的吸收

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有关蛋白质生物合成

细胞的存活、增殖

细胞分化

细胞周期的调节

3、CaM-PK的结构特点与激活过程?

[键入文字]

CaM-PK有5个亚型,II了解较清楚,能催化突触蛋白I的位点II磷酸化(CaM-PK II)。由8-10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50-60 kd,有5种不同型号亚基:α、β、β'、γ、δ等。

CaM-PK II的各种亚基相似,由4个结构域组成

1.激酶域:

2.自抑制域:

3.钙调蛋白结合域:

4.聚合域:

?自抑制域和激酶域结合使酶无活力

①Ca2+ / CaM与酶的CaM结合域结合使酶变构,自抑制域脱离激酶域,从而使酶活

化。

②活化酶Thr286自身磷酸化而成Ca2+不依赖型.

③Ca2+不依赖型的酶因Thr286磷酸化而有活力.

4、阐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3个家族的成员与在信号流中的作用?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itogen-activation protein kinase;MAP kinase;MAPK

MAP激酶

细胞受激发后因发生磷酸化而被激活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包括Erk、Jnk和p38,可使某些关键性转录因子发生磷酸化而诱导新基因的表达。

第六节、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家族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简写:MAPK)

Ser/Thr蛋白激酶;三个亚家族:

1.胞外应答激酶:Extracellularly - responsive kinase (ERK)

2.c-Jun 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

3.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s)

MAPK的活化特点:要经过级联激活系统:

MAPKKK MAPKK MAPK

2.MEK (包括MEK1和MEK2)

胞外应答激酶:Extracellularly - responsive kinase (ERK)

①有一个富含Pro的结构域,可以结合Raf,并作为Raf的底物受磷酸化而激活。

3

②MEK是可溶性的酶

③有双功能的激酶:催化MAPK分子中的Thr-X-Tyr (TXY)模体的Thr和Tyr残基的磷

酸化。

④TXY的模体通常是TEY(Thr-Glu-Tyr), MEK又称为TEY激酶

3.ERK:细胞外应答激酶

①有三种ERK: ERK1, 44 kD; ERK2, 42 kD; ERK3, 62 kD;

②ERK1& 2: 依赖Ser/Thr蛋白激酶,优先磷酸化Pro-X-Ser/Thr或Ser/Thr- Pro结构

③ERK3磷酸化模体:Ser-Glu-Gly (SEG)

④ERK作用:ERK受MEK活化后转位到细胞核内,使很多依赖磷酸化激活的转录因

子或与转录过程有关的酶、蛋白质磷酸化。如转录因子:Elk-1, TAL-1, RNA聚合酶II;核蛋白:c-Fos, c-Myc, c-Myb, Ets-2, p53, STAT;结构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调节细胞的结构。

(二)JNK系统的级联成员

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转录因子c-Jun的氨基末端,而得名。

紧张活化蛋白激酶(SAPK):

级联成员:

MEKK—JNKK—JNK

1. MEKK: 属于MAPKKK家族(相当于ERK信号流中的Raf )

①成员:MEKK1 , 2 , 3

②MEKK1在静息细胞中和抑制剂结合,外界刺激信号脱落抑制剂而激活。

③Cdc 42 和小G 蛋白Rac 通过P21蛋白活化激酶-1(PAK-1)调节MEKK1

④MAKK3除作用JNKK外,还能优先激活MEK

2.JNKK: 属于MAPKK家族,相当于ERK信号流中的MEK

①JNKK具有双功能激酶

②磷酸化底物JNK蛋白Thr-Pro-Tyr (TPY)模体中的T&Y

③JNKK 又称TPY激酶

④JNKK能激活p38-MAPK

3.JNK属于MAPK家族,相当于ERK信号流中的ERK

①JNK成员:JNK1、JNK2、JNK3

②JNK1和JNK2在多细胞中表达,JNK3 只在神经细胞中表达

③JNK 可使c-Jun的N-端Ser63、Ser72磷酸化。

④可使转录因子TCF、ATF-2 磷酸化

(三) p38-MAPK 系统的级联成员

1. p38蛋白:

脂多糖(Lipopolysccharide LPS) 结合CD14后,引起细胞内MAPK信号流的激活,诱导了一种分子量38 kd 的蛋白质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这种蛋白质称之.

2. p38蛋白成员(MAPK成员);

ASK1 MKK3/ MKK6 p38

3. p38 信号流的作用:控制一些应激因素和细胞因子引起的细胞调亡

[键入文字]

5、阐明环腺苷酸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机理?

通常指3′,5′-环腺苷酸,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细胞质膜上的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激活G蛋白,进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有广泛的生理功能。

?四、环腺苷酸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1.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信号分子

Gs与活化腺苷酸环化酶的受体偶联,对AC有激活作用。促进cAMP的产生。兴奋性的受体(Rs)

Gi与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受体偶联,对AC有抑制作用。抑制cAMP的产生。抑制性的受体(Ri)

通过Gs作用的激素:下丘脑激素、垂体促激素、抗利尿激素、甲旁腺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及儿茶酚胺的β受体(典型配体为异丙基肾上腺素)。通过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将信号传至G蛋白,经Gs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引起cAMP 合成增多。因此,cAMP是这类激素的第二信使。

通过Gi作用:AC负调控,如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受体和儿茶酚胺α2受体(配体为去甲肾上腺素),通过Gi蛋白抑制AC的活性,使cAMP的浓度下调。

不同组织的前列腺素E1的受体因偶联不同的G蛋白Gs或Gi,故对cAMP的生成有不同的作用。

6、阐明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机理?

七、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通过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TPK)介导的信号分子主要是包括某些生长因子在内的细胞因子,胰岛素因具有类似生长因子的作用,并且受体十分类似生长因子受体。故属于生长因子受体家族。

(1)Grb2-Sos衔接蛋白-Ras通路:鸟苷酸释放蛋白(GNRP)的作用,活化的机制可能与Ras效应结构域中的Tyr35与GTP的γ磷酸结合后发生构象变化有关。Ras的GTP酶激活蛋白(GAP)也含有SH2结构,可以和活化受体直接结合,并成为其TPK的底物,通过酪氨酸酶的磷酸化,改变GAP的活性,从而调节Ras的活性。

5

①Raf-MEK-ERK级联系统:

②小G蛋白系统:

③PI-3K系统:

(2)P1-PLCγ通路:PI-PLCγ有两个SH2结构域,也可和R-TPK的某一磷酸Tyr位点结合,R-TPK使PI-PLCγ的Tyr783,771和I 254磷酸化,从而激活P1-PLCγ,后者使PI-4,5-P2水解生成DG,转而激活PKC,使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入PKC通路。

(3)Pl-3K系统:Pl-3K系统除通过Ras激活,也存在不依赖Ras的激活通路,因1类PI-3K的p85蛋白调节亚基的C端带有SH2结构域,可直接和自身磷酸化的R-TPK的磷酸酪氨酸位点结合,其Tyr可被R-TPK磷酸化而激活,也同样可启动PI-3K-PKB通路。

(4)非受体型TPK通路:某些非受体型TPK如Src也可通过其SH2域与活化的受体TPK 结合,它的Tyr被磷酸化的活性形式同样可激活PI-PLCγ,使信号转入PKC通路,也可激活Raf-1,使信号越过Ras而进入Raf-MEK-ERK系统。

7、说明受体的作用特点?

?5、受体作用特征:

①特异性:specificity,配体与受体的结合严格选择。包括二者的结构、构型与

构象

②高亲和性:High affinity,受体与其配体的亲和力应与其配体的生理浓度相适应。

③饱和性:Saturability,受体以有限的数目存在于特定的靶细胞。

④生物学效应:Biological response,一种受体与特定的受体7激素结合,产生特定

的生物学效应。

8、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间有哪些串话途径?

?5.cAMP-PKA通路和PI-PLC-DG-PKC通路间的串话

?第九节: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间的串话

一、概念:信号转导的“串话”(cross talking)。

细胞信号转导实际上是一个网络,各条转导通路并不是独立存在而互不相关,而是相互联络,尤似一个交通网。一条通路的激活可以启动或活化另一通路,也可以抑制另一通

[键入文字]

路,这就是所谓这对各条信号通路间的的“串话”(cros s talking)。这对各条信号通路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三条MAPK信号流之间的串话:

三条途径的主要功能:

1、Raf-MEK-ERK通路:细胞增殖等过程

2、MEKK-JNKK-JNK通路:环境应激刺激和炎症

3、ASK-1-MKK-p38通路:胞外渗透压变化以及细胞凋亡等

“串话”情况:有些外界信号分子同时可激活两条通路

脂多糖:可同时激活JNK和p38通路。

ASK:除了作用MKK外,也可以激活JNKK。

JNKK:除了作用JNK外,也可能激活p38

MEKK:除了作用JNKK外,也可激活MEK

Ras:主要激活Raf-MEK-ERK通路,也可以通过活化Rac,再通过p21相关激酶(PAK)激活JNK、p38系统

? 2. Grb2/Sos-Ras-MAPK途径和PI-3K-PKB途径的串话

PDGF(血小板源生长因之)、IGF(胰岛素生长因子)可同时通过受体TPK活化Grb2/Sos-Ras通路和PI-3K-PKB通路

PI-3K的产物PI-3,4,5-P3和PI-3,4-P2可激活PKCε和λ,后者也可引发MAPK通路的活化。

?3.受体TPK通路和PKC之间的串话

受体TPK活化后可以直接激活PI-PLCγ,也可先激活PI-3K,再通过此酶产物PI-3,4,5-P3激活PI-PLCγ,后者生成的DG通过激活PKC,转而激活Raf,启动Raf-MEK-ERK通路(图4-16)

?4.G蛋白通路和受体TPK通路间的串话

G蛋白通路和受体TPK通路:

支路:

7

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通路

G蛋白-磷脂酶Cβ-DG通路

受体TPK-磷脂酶Cγ-DG通路

受体TPK-Ras和PI-3K通路

串话情况:

1.G蛋白α亚基或βγ亚基激活PI-PLCβ,后者催化PI-4,5-P2水解生成的DG激活

PKC、Raf-1。

2.G蛋白βγ亚基激活Shc蛋白再通过Grb2/Sos进入ERK通路

3.G蛋白α亚基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升高后活化PKA,负调节Raf-1,cAMP

通过Raf-l Ser621的磷酸化而抑制Raf-1,阻止Ras-GTP对Raf-1的激活

4.PKA也可使受体TPK C端调节区中的Ser/Thr残基磷酸化从而抑制受体TPK的

活力

?5.cAMP-PKA通路和PI-PLC-DG-PKC通路间的串话

PKA与PKC的拮抗对基因调节水平的效应:

①cAMP反应元件(CRE)结合蛋白(CREB)受PKA的催化亚基磷酸化而激活,受PKC 的磷酸化而抑制。

②活化的CREB就能和受PKC正调节的AP-l竞争TRE位点,对细胞水平调控。

④CREB可取代Fos和Jun形成异二聚体,阻断AP-1的形成。

1、何谓蛋白质折叠?在体外,如何研究蛋白质的折叠?

蛋白质折叠:protein folding

结构上:伸展unfolding →三维结构

功能上:无活性分子→有活性的分子

1。折叠步骤:

三态模型:认为蛋白质肽链从伸展态(U)经过早期的变化进入中间态(I),然后再由中间态过渡到最终的天然态。

第四节、蛋白质体外折叠机理:

[键入文字]

2。折叠过程的起始点:

蛋白质氨基酸侧链的形状、大小的不同将影响到侧链在三维结构中所在的位置

和安排方式;侧链的极性的不同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之间和蛋白质与

水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强度。

折叠起始点:

1.折叠起始于稳定二级结构的形成:变性后部分残余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如某些扭

曲、转角作为折叠的“种子”,氨基酸肽链围绕它们形成较稳定的紧密的区域,再进一步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

2.折叠由疏水倒塌(hydrophobic collapse)开始:由于氨基酸侧链基团的疏水作用引

起链的倒塌,使得疏水侧链集中藏于分子内部,极性侧链露于表面与水接触。

3.折叠起始于共价键相互作用的形成:1988年Oas & Kim (Nature 336,42): 牛胰胰

蛋白酶抑制剂;合成;肽链片断;Pα(16肽,No.43-58, α-螺旋), Pβ ( 14肽No.20-33, β-折叠);圆二色性测定肽链的构象完全伸展(还原态);当30位和51位的二硫键连接后,两条肽链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

3。折叠中间态:

Ptitsyn 研究牛的α-乳清蛋白在热变性、胍变性时,蛋白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时,发现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三级结构的紧密球状物的中间态,称为熔球态

(melton-globule state)。

体外蛋白质的折叠可能是:或者始于疏水倒塌、或者始于稳定二级结构的形成、或者始于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如二硫键的形成。在折叠早期阶段,可能这三种方

式联合起作用,接着折叠反应可能沿着有限的途径形成中间态(如熔球态)。中间态的结构紧密、二级结构含量较高,但缺乏明显的三级结构。最后由中间态进

入天然态,此步是蛋白质折叠的限速步骤。

2、何谓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蛋白质变性后,有那些性质的改变?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2。蛋白质变性表现:

1.物理性质的改变:

2.化学性质的改变:

9

3.生物学性质的改变:

变性作用:天然蛋白质:变性蛋白质:

蛋白质变性:可逆变性:不可逆变性:

复性:Renaturation

概念:变性的蛋白质在除去变性因素后,恢复到天然状态的构象和生物活性

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复性作用

3、哪些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简单阐明变性的作用机理。

4。蛋白质变性研究简史

第一阶段:变性现象的观察,吴宪1931年变性理论为代表

第二阶段:变性与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关系

第三阶段:分子构象的变化研究-X光衍射

二、各种变性因素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1。温度:热变性、可逆与不可逆

2。pH:

3。有机溶剂:静电力、氢键、疏水键

静电力:改变溶液的介电常数、影响离子氛、影响蛋白质分子和溶剂间的相互作用

氢键:能与蛋白质生成强氢键的溶剂,不利于蛋白质分子内部的氢键形成,而不能与蛋白质生成强氢键的溶剂,有利于蛋白质分子内部的氢键形成。

疏水键:疏水键是一种疏水侧链为了避开水相而群集在一起的一种相互作用力。

有机溶剂可以降低溶液的极性,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疏水键,导致蛋白质构象

的变化。

脲、胍等变性剂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表面变性剂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长链的脂肪酸、SDS

4、阐明蛋白质折叠机理。

Anfinsen 1961年:核糖核酸酶变性与复性的情况-4对二硫键被还原后再氧化重组,可以折叠到天然状态,恢复生物功能。

一级结构与高级结构的关系:

[键入文字]

形成高级结构的信息全部蕴藏于一级结构之中, 一级结构含有全部高级结构的折叠密码。

1979年:Privalov 提出蛋白质折叠的“二态模型”

U(伸展态) N(天然态)

1989年Kuwajima 认为蛋白质折叠是逐步发生的过程,但未捕捉到中间态。

1992年Dobson 首次报道蛋白质折叠的中间态,提出“三态”模型

第四节、蛋白质体外折叠机理:

1。折叠步骤:

三态模型:认为蛋白质肽链从伸展态(U)经过早期的变化进入中间态(I),然后再由中间态过渡到最终的天然态。

2。折叠过程的起始点:

蛋白质氨基酸侧链的形状、大小的不同将影响到侧链在三维结构中所在的位置和安排方式;侧链的极性的不同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之间和蛋白质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强度。

折叠起始点:

1.折叠起始于稳定二级结构的形成:变性后部分残余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如某些扭

曲、转角作为折叠的“种子”,氨基酸肽链围绕它们形成较稳定的紧密的区域,再进一步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

2.折叠由疏水倒塌(hydrophobic collapse)开始:由于氨基酸侧链基团的疏水作用引

起链的倒塌,使得疏水侧链集中藏于分子内部,极性侧链露于表面与水接触。

3.折叠起始于共价键相互作用的形成:1988年Oas & Kim (Nature 336,42): 牛胰胰

蛋白酶抑制剂;合成;肽链片断;Pα(16肽,No.43-58, α-螺旋), Pβ ( 14肽No.20-33, β-折叠);圆二色性测定肽链的构象完全伸展(还原态);当30位和51位的二硫键连接后,两条肽链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

3。折叠中间态:

Ptitsyn 研究牛的α-乳清蛋白在热变性、胍变性时,蛋白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时,发现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三级结构的紧密球状物的中间态,称为熔球态(melton-globule state)。

11

熔球态的特征:

具有天然态的一级结构

在分子中二级结构含量较高。

三级结构不完整。

熔球态热变性时没有温度跃迁、紫外吸收变化不明显。

4.折叠途径:Folding pathway

1.伸展的肽链在折叠成天然态的过程中,要尝试所有可能的构象,直到形成其天

然态蛋白质的构象为止。??

2.蛋白质折叠沿着单一的限定的途径进行,每个分子都按着同样的限定顺序进入

天然态。??

3.蛋白质折叠沿着有限的多途径进行,同一种蛋白质的不同分子在折叠过程中可

以沿着不同途径达到同样的天然态,形成天然态途径的选择是有限的。

总结:

体外蛋白质的折叠可能是:或者始于疏水倒塌、或者始于稳定二级结构的形成、

或者始于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如二硫键的形成。在折叠早期阶段,可能这三种方

式联合起作用,接着折叠反应可能沿着有限的途径形成中间态(如熔球态)。中间

态的结构紧密、二级结构含量较高,但缺乏明显的三级结构。最后由中间态进

入天然态,此步是蛋白质折叠的限速步骤。

5、如何设计实验,研究蛋白质的去折叠作用?

高浓度的脲、胍变性的蛋白质,呈无规卷曲的构象,若打开二硫键,变成线状无规卷曲

6、概述蛋白质在体内的折叠作用。

伴侣蛋白如何协助新生蛋白质肽链正确折叠?

Stress-70蛋白的作用是结合、位点合成的蛋白质肽链,维持其处于部分的状态,

一旦合成完成,就将其释放。这种被释放出来的部分折叠的肽链立即被

Chaperonin家族蛋白所捕捉并催化它正确折叠成天然态。一个合成的蛋白质肽链,可能依赖于一个或多个分子伴侣,或者不同的分子伴侣按前后次序工作,最后

导致其折叠成为有特定的三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1、何谓信号肽?说明其生物学意义。

[键入文字]

二、信号假设:

分泌性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信号序列(信号肽),它能引导分泌性蛋白质的肽链到达并通过内质网.信号肽最终被内质网膜中的信号肽酶切除,因此成熟的分泌性蛋白质N-末端并没有信号肽

帮助新生肽链进入当核糖体与易位子结合后,通道开放, 与SRP分离所信号肽插入通道, 信号肽发挥起始转运的功能,使后续肽链随着翻译的进行而延伸展入内质网腔.

内质网膜的过程

2、阐明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膜的机制。

4.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膜的转运机理:

易位子: 内质网膜中易位子结构上类似于离子通道,中央有可以开启和闭合的通道.

(1):分泌性蛋白质:

当核糖体与易位子结合后,通道开放, 与SRP分离所信号肽插入通道, 信号肽发挥起始转运的功能,使后续肽链随着翻译的进行而延伸展入内质网腔.

位于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肽酶在特异的位点上切除信号肽,使分泌性的蛋白质肽链在合成后游离于内质网腔. 见图1-3A

(2): 膜蛋白:

膜蛋白的肽链中有另一段疏水氨基酸组成的肽段,起着停止转运的作用,能形成α螺旋固定在内质网膜上,使后续肽链留在细胞液中. 1-3B.

膜蛋白的信号肽不在N-末端,而位于肽链内部,称为内部信序列.其功能:1)引导新生肽链到达内质网膜,2)作为起始转运的信号.

I型膜蛋白: 肽链的C-末端位于细胞液. 见图1-3C

II型膜蛋白:肽链的N-末端位于细胞液. 见图1-3D

3、说明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方式。

二、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方式:

1.小泡(vesicle)介导方式的运输:(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多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是以

此方式运输)

保留在内质网:

高尔基体→内体→溶酶体

高尔基体→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细胞外

2.跨膜运输:( 在细胞液中游离的多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是以此方式运输)

合成后的蛋白质经过跨膜运输到线粒体、过氧化体、通过核膜进入细胞核。

13

4、细胞内蛋白质前体的加工与修饰改造主要有哪些方式?

1、内切蛋白酶(endoprotease):

弗林蛋白酶(furin):负责组织型表达的蛋白质前体加工,如白蛋白前体的加工 前激素转换酶(prohomone convertase):pc1, pc2, pc3:负责分泌受调控的激素前体的加工,

识别位点: Arg-Arg, Lys-Arg, Lys-Lys,

第四节、蛋白质的共价修饰

一、氨基酸残基的修饰:

1:氨基的甲基化与乙酰化

肌动蛋白中组氨酸残基N3位甲基化

组蛋白中赖氨酸的 -氨基甲基化

细胞色素C甲基化

钙调蛋白甲基化

末端氨基的乙酰化:延长在细胞内的保存时间。

组蛋白的乙酰化:活化染色体作用

五、辅基与蛋白质结合:

在结合蛋白质中,非蛋白质部分的辅基参与物质的运输、基团的转移、酶的催化反应等

共价结合与非共价结合:

5、阐明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方式与特点?

3. 磷酸化

蛋白质磷酸化:蛋白激酶催化,ATP中磷酸基团转移到氨基酸残基上;能被磷酸化基团: Ser/Thr-OH ; Tyr-C6H5-OH

蛋白质磷酸化修饰的特点:

可逆性

快速高效性

级联式

变构与易位

广泛存在与时空分布

砌体结构期末考试试卷(B)

河西学院2015-2016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B)专业:土木工程课程:砌体结构 选择题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注意:将正确选项填入指定的答题卡位置处) 1.墙体设计中,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 )。 A、180mm×180mm B、180mm×240mm C、240mm×240mm D、370mm×370mm 2.钢筋混凝土圈梁中的纵向钢筋不应少于( )。 A、4φ12 B、4φ10 C、3φ10 D.3φ12 3.划分砖石结构房屋为刚性、刚弹性、弹性静力计算方案的主要依据是()。 A、横墙间距 B、横端刚度 C、屋盖(楼盖)类型 D、横墙间距和屋盖类型 4.多层房屋刚性方案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墙体验算中底层高度取( )。 A、一层地面到二层楼盖的距离 B、基础大放脚顶到楼盖支承面之间的高度 C、一层地面到二层楼面的距离 D、两层楼(屋)盖结构支承面之间的高度 5.影响砌体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是()。 A、房屋结构所用块材和砂浆的强度等级; B、外纵墙的高厚比和门窗洞口的开设是否超过规定; C、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D、房屋屋盖、楼盖的类别和横墙的问距。 6.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不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 ) A、支撑柱或墙的基础面 B、支撑梁或屋架的砌体墙 C、支撑梁或屋架的砌体柱 D、窗间墙下面的砌体墙 7.当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与圈梁或现浇板带按构造要求相连接后,其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 )。 A、提高了墙体的开裂荷载,延缓了墙体开裂缝 B、大大提高了墙体的抗剪能力增强墙体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承载力 C、约束了墙体变形,使得墙体开裂后虽经滑移、错位而不致崩塌 D、提高了墙体的竖向承载力 8.当门窗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其过梁可选用( )。 A、平拱砖过梁 B、弧拱砖过梁 C、钢筋砖过梁 D、钢筋混凝土过梁 9.砌体结构中构造柱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砌体整体性 B、增加砌体刚度 C、提高砌体抗剪强度 D、提高砌体抗弯强度 10.在砌体中留置槽洞及埋设管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应在截面长边小于500mm的承重墙体、独立柱内埋设管线。 B、不宜在墙体内穿行暗线或预留、开凿沟槽。 C、在墙体砌筑后开凿孔洞。 D、预留的孔洞上宜设置过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砌体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根据砌体结构的特点,砌体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一般通过相应的构造措施来保证。

医学分子生物学第八章习题

第八章细胞信号转导 自测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通过胞内受体发挥作用的信息物质为 A.乙酰胆碱 B.γ-氨基丁酸 C.胰岛素 D.甲状腺素 E.表皮生长因子 2.绝大多数膜受体的化学本质为 A.糖脂 B.磷脂 C.脂蛋白 D.糖蛋白

E.类固醇 3.细胞内传递信息的第二信使是 A.受体 B.载体 C.无机物 D.有机物 E.小分子物质 4.下列哪项不是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点 A.高度专一性 B.高度亲和力 C.可饱和性 D.不可逆性 E.非共价键结合 5.通过膜受体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A.性激素

B.糖皮质激素 C.甲状腺素 D.肾上腺素 E.活性维生素D3 6.下列哪项是旁分泌信息物质的特点A.维持时间长 B.作用距离短 C.效率低 D.不需要第二信使 E.以上均不是 7.胞内受体的化学本质为 A.DNA结合蛋白 B.G蛋白 C.糖蛋白 D.脂蛋白

8.下列哪种受体是催化型受体 A.胰岛素受体 B.生长激素受体 C.干扰素受体 D.甲状腺素受体 E.活性维生素D3受体 9.IP3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使胞浆内哪种离子浓度升高A.K+ B.Na+ C.HCO3- D.Ca2+ E.Mg2+ 10.在细胞内传递激素信息的小分子物质称为 A.递质

C.第一信使 D.第二信使 E.第三信使 11.影响离子通道开放的配体主要是A.神经递质 B.类固醇激素 C.生长因子 D.无机离子 E.甲状腺素 12.cGMP能激活 A.磷脂酶C B.蛋白激酶A C.蛋白激酶G D.酪氨酸蛋白激酶

13.cAMP能别构激活 A.磷脂酶A B.蛋白激酶A C.蛋白激酶C D.蛋白激酶G E.酪氨酸蛋白激酶 14.不属于细胞间信息物质的是A.一氧化氮 B.葡萄糖 C.甘氨酸 D.前列腺素 E.乙酰胆碱 15.激活的G蛋白直接影响A.蛋白激酶A

砌体结构期末考试试卷答案(A)

河西学院2015-2016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专业:土木工程课程:砌体结构 选择题答题卡: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注意:将正确选项填入指定的答题卡位置处) 1.普通粘土砖的规格为()。 A、240mm×120mm×60mm B、240mm×110mm×55mm C、240mm×115mm×53mm D、240mm×115mm×55mm 2.砌体的抗拉强度最主要取决于( ). A、砌块抗拉强度 B、砂浆的抗拉强度 C、灰缝的厚度 D、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3.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砂浆强度( )。 A、按零计算 B、按实际计算 C、按75%计算 D、按50%计算 4.混合结构中的墙柱高厚比是为了保证墙柱的()。 A、强度要求 B、稳定性 C、应力不致过大 D、可靠传递风荷载产生的内力 5.影响砌体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是()。 A、房屋结构所用块材和砂浆的强度等级; B、外纵墙的高厚比和门窗洞口的开设是否超过规定; C、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D、房屋屋盖、楼盖的类别和横墙的问距。 6.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不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 ) A、支撑柱或墙的基础面 B、支撑梁或屋架的砌体墙 C、支撑梁或屋架的砌体柱 D、窗间墙下面的砌体墙 7.当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与圈梁或现浇板带按构造要求相连接后,其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 )。 A、提高了墙体的开裂荷载,延缓了墙体开裂缝 B、大大提高了墙体的抗剪能力增强墙体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承载力 C、约束了墙体变形,使得墙体开裂后虽经滑移、错位而不致崩塌 D、提高了墙体的竖向承载力 8.在计算过梁的荷载时,对砖或小型砌块砌体墙,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 ) A、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ln时,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 D、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ln时,可不考虑梁、板传来的荷载 9.圈梁遇洞口中断,所设的附加圈梁与原圈梁的搭接长度应满足( )。 A、≤2h且≤1000mm B、≤4h且≤1500mm C、≥2h且≥1000mm D、≥4h且≥1500mm 10.关于刚性垫块的构造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刚性垫块的高度不宜大于180mm B、刚性垫块的高度不宜小于180mm。 C、在带壁柱墙的壁柱内设置刚性垫块时,垫块深入翼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 D、当现浇垫块与梁端整体浇注时,垫块可在梁高范围内设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砌体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整体材料。按照块体的不同,砌体分为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

酸性蛋白酶的作用机理

酸性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生产工艺的不同之处? 酸性蛋白酶是一种在酸性环境下(pH 2.5-4.0)催化蛋白酶水解的酶制剂,适用于酸性介质中水解动植物蛋白质。可用于毛皮软化,酒精发酵,啤酒、果酒澄清,动植物蛋白质水解营养液,羊毛染色,废胶片回收,饲料添加剂等等。本品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皮纤维松散,且软化液可连续使用,是当前理想的毛皮软化酶制剂;在酒精发酵中,添加酸性蛋白酶,能有效水解原料中的蛋白质,破坏原料颗粒粒间细胞壁的结构,有利于糖化酶的作用,使原料中可利用碳源增加,从而可提高原料出酒率;另一方面,蛋白质的水解提高了醪液中α-氨基态氮的含量,促进酵母菌的生长与繁殖,提高发酵速度,从而缩短发酵周期和提高发酵设备的生产能力。 碱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蛋白质肽键的酶类,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工业用酶,最早发现于猪胰脏。碱性蛋白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微生物蛋白酶均为胞外酶,不仅具有动植物蛋白酶所具有的全部特性,还有下游技术处理相对简单、价格低廉、来源广、菌体易于培养、产量高、高产菌株选育简单、快速、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等诸多优点。1945年瑞士M等在地衣芽孢杆菌中发现了微生物碱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是由细菌原生质体诱变选育出的地衣芽孢杆菌2709,经深层发酵、提取及精制而成的一种蛋白水解酶,其主要酶成分为地衣芽孢杆菌蛋白酶,是一种丝氨酸型的内切蛋白酶,它能水解蛋白质分子肽链生成多肽或氨基酸,具有较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广泛应用

于食品、医疗、酿造、洗涤、丝绸、制革等行业。 1、碱性蛋白酶是一种无毒、无副作用的蛋白质,属于丝氨酸型内切蛋白酶,应用在食品行业可水解蛋白质分子肽链生成多肽或氨基酸,形成具有独特风味的蛋白质水解液。 2、碱性蛋白酶成功应用于洗涤剂用酶工业,可添加在普通洗衣粉、浓缩洗衣粉和液体洗涤剂当中,既可用于家庭洗衣,也可用于工业洗衣,可以有效的去除血渍、蛋类、乳制品、或肉汁、菜汁等蛋白类的污渍,另外也可作为医用试剂酶清洗生化仪器等。 3、在生物技术领域,碱性蛋白酶可作为工具酶用于核酸纯化过程中的蛋白质(包括核酸酶类)去除,而对DNA无降解作用,避免对DNA 完整性的破坏。 酸性蛋白酶如何灭活第一种方法几乎所有酶都适用,就是加热。第二种,既然是酸性酶,加入强碱应该也是可以的。 酸性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酸性蛋白酶是一种能在酸性环境下水解蛋白质的酶类,其最适作用pH值为2.5-5.0。由于酸性蛋白酶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轻工、皮革工艺以及饲料加工工业中。目前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酸性蛋白酶大多为霉菌酸性蛋白酶,此类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3.0左右,当pH值升高时,酸性蛋白酶的酶活会明显降低,且此类酶不耐热,当温度达到50℃以上时很不稳定,从而限制了酸性蛋白酶的应用范围。因此,本研究以开发耐温偏酸性蛋白酶为目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偏酸性蛋白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2)偏酸性蛋白酶粗酶酶学性质的

砌体结构考试题

砌体结构考试题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砌体结构》课程期末考试试题(B)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蒸压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分为 ( A ) 级。 A. 4 B. 5 C. 6 D. 7 2. 砌体处于局部受压时,其抗压强度( B )。 A.不提高也不降低 B.提高 C.降低 D.不可定 3. 砌体抗剪强度平均值,主要取决于(B ) A(砌块抗压强度平均值 B.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 C.砂浆和块体的强度 D.砌体质量 H h , , ,,,,T4. 带壁柱墙的高厚比验算公式为,其中采用( D )。 , , 1 2 h T A.壁柱厚度 B.壁柱和墙厚的平均值 C.墙的厚度 D.带壁柱墙的折算厚度 5. 计算挑梁抗倾覆力矩设计值时,挑梁的抗倾覆荷载为挑梁尾段上部45度扩散角范围内的砌体与下列数值之和( B )。 A. 楼面恒荷载设计值 B.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C.恒载标准值 D.活载标准值 6. 在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中,除疲劳验算外,均采用荷载( C )进行荷载效应组合。 A. 最大值 B.代表值 C.设计值 D.平均值 7. 当挑梁上无砌体时,挑梁埋入砌体长度 l与挑出长度l之比,宜大于( D )。 1 A. 1.2 B. 1.5 C. 1.8 D. 2.0

8. 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下列何项规定值,( C ) A.2.0m B.1.8m C.1.5m D.2.5m 9. 在砌体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方案中,( A )抗震性最好。 A.横墙承重 B.纵墙承重 C.纵横墙承重 D.砖柱承重 10(某240mm厚砖墙上支承跨度为5.7m的钢筋混凝土梁,为提高梁端下砌体的局部承载力,釆取下列措施中何者更为经济、有效,( D ) A.增加墙厚 B.增加梁宽 C.增加梁端搁置长度 D.在梁端下设置预制刚性垫块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何谓“内拱卸荷”作用, 第 1 页共 4 页 答:当梁直接支承于墙或柱上时,砌体局压面上有梁端支承压力及上部砌体传来 的轴向压力。当梁的支承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支承面下砌体的压缩变形已经大到使梁端顶面与上部砌体脱开,产生水平裂缝。这时,由上部砌体传给梁端支承面的压应力将转而通过上部砌体内的拱作用传给梁端周围的砌 体,这种作用称为“内拱卸荷”作用,它对砌体的局部受压是有利的。 2、多孔砖的强度等级是如何确定的, 答:是根据用规定的试验方法得到的破坏压力折算到受压毛面积上的抗压强度来 划分的。 3、何谓配筋砌块砌体, 答:是在砌体中配置一定数量的竖向和水平钢筋,竖向钢筋一般是插入砌块砌体 上下贯通的孔中,用灌孔混凝土灌实使钢筋充分锚固,竖向和水平钢筋使砌

《砌体结构》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砌体结构复习题 (课程代码252288) 一、填空题: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为了适当提高砌体结构的安全可靠指标,将B 级施工质量等级的砌体材料的分项系数由_____ 提高到_______ O 2.如果砌体结构的弹性模虽为E ,剪变模量为G ,则G和E的关系近似为__________ O 3.砌体结构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是____________ O 4.砌体的轴心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以及剪切强度主要与砂浆或块体的强度等级有关。当 砂浆强度等级较低,发生沿齿缝或通缝截而破坏时,它们主要与___________ 有关;当块体强度等级较低,常发生沿块体截而破坏时,它们主要与_________ 有关。 5.我国《砌体结构设汁规范》(GB50003 — 2001)将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分为五个强度等级,英中最低和最高强度等级分别为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O 6.结构的可靠性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7.在我国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均规左有明显的极限状态标志或极限。 8.砌体结构应按__________ 设讣,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根拯砌体结构的特点, 砌体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一般通过相应的____________ 来保证。 9.在混合结构房屋中,对受压构件进行髙厚比验算的目的是______ 。对带壁柱的砖墙要分别进行 _____ 和_____ 的髙厚比验算。 10.假设砌体结构的强度平均值为九,变异系数为耳,则貝具有95%保证率的强度标准值 Λ为_____________ 。 11?混合结构房屋的三个静力计算方案是________ 、______ 和 _____ o 12.砌体构件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系数0是考虑髙厚比0和偏心距e综合彫响的系数, 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 2001)偏心距按内力的_______ (填“设计值”或“标准值”)汁算确立,并注意使偏心距α与截而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y的比值不超过 _______ 。 13.砌体结构的局部受圧强度将比一般砌体抗压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提髙的主要原因

成人高等教育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成人高等教育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期末考试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名称:混凝土与砌体结构 年级:2019级(答案见卷后)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结构上的荷载可以分为三类: 、 和 。 2、根据配筋率的不同,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的形态可分为: 破坏、 破坏和 破坏。 3、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由于偏心距和配筋率的不同,可能出现 破坏和 破坏。 4、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和 。 二、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什么是永久荷载? 2、什么是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3、什么是结构的可靠度? 4、什么是剪跨比? 5、什么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6、什么是的混凝土徐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试述钢筋混凝土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三种形态及其破坏特征。 3、什么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有哪些? 4、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有哪些? 5、砌体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有几种?请详细叙述。 四、计算题(20分) 某矩形截面简支梁,200550mm b h ?=?,剪力设计值V=120kN ,采用C20混凝土 (c f =9.6N/mm 2,t f =1.10N/mm 2,0.1=C β、35mm s a =),箍筋采用HPB235钢筋,选用双肢φ6(210=yv f N/mm 2,3.281=sv A mm 2,n=2),正截面计算配有3ф20的钢筋,求所需箍筋数量(yv t sv f f 24.0min ,=ρ,m ax s =200mm )。 二、 填空题 1、结构上的荷载可以分为三类: 、 和 2、根据配筋率的不同,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的形态可分为:少 筋_破坏、适 筋_破坏和__超 筋_破坏。

砌体结构期末考试及答案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 1、当设防烈度为9度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______;设防烈度为8度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______。 C60, C70 2、混合结构房屋的三个静力计算方案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刚性,弹性,刚弹性 3、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______和______荷载的结构。 竖向,水平 4、框架—剪力墙结构也成为框剪结构,它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结构体系。这种结构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筑。 框架,剪力墙,需要灵活大空间的多层和高层 5、构成砌体的材料是______和______;它们的强度等级符号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块材,砂浆,MU,M 6、砖是砌筑用的小型块材,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烧结砖,非烧结砖 7、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______,非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______,并应至少_____布置 0.25%,0.20%,双排 8、砂浆是由______和沙子加水搅拌而成的混合材料;按其组成成分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胶结材料,水泥砂浆,混合砂浆,非水泥砂浆 9、砂浆的强度等级是根据其试块的抗压强度确定,试验时应采用同类块体为砂浆试块底模,由边长为______的立方体标准试块,在温度为______环境下硬化、龄期______的抗压强度来确定 70.7mm ,15~25℃,28d 10、与砌体的抗压强度相比,砌体结构的抗拉强度很低,按照力作用于砌体方向的不同,可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破坏。 沿齿缝截面破坏、沿块体和竖向灰缝截面破坏、沿通缝截面破坏 11、考虑到一些不利因素,砌体强度的设计值应该乘以调整系数a γ,那么,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C 级时,a γ为______;当验算施工中房屋的构件时,a γ为______ 0.89,1.1 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轴向力偏心距按照荷载设计值计算,即e=M/N ,规范对轴向力偏心距要求较严,应满足______。 e ≤0.6y 13、当轴向力作用于砌体的部分截面上时,砌体处于局部受压。根据其界面上压应力的分布,砌体局部受压可分为局部均匀受压和_________两种情况。 非均匀受压 14、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与墙厚相同,但是当墙厚h ≥______时,其宽度不宜小于2h/3。 240mm

生物化学(第三版)第十章 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课后习题详细解答_ 复习重点

第十章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 提要 酶的活性部位对于不需要辅酶的酶来说,就是指酶分子中在三维结构上比较靠近的几个氨基酸残基负责与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的部位,对于需要辅酶的酶来说,辅酶分子或辅酶分子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也是酶活性部位的组成部分。酶活性部位有6个共同特点。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有:酶分子侧链基团的化学修饰法,动力学参数测定法,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和定点诱变法,这些方法可互相配合以判断某个酶的活性部位。 酶是催化效率很高的生物催化剂,这是由酶分子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经研究与酶催化效率的有关因素有7个,即底物和酶的邻近效应与定向效应,底物的形变与诱导契合,酸碱催化,共价催化,金属离子催化,多元催化和协同效应,活性部位微环境的影响。但这些因素不是同时在一个酶中其作用,也不是一种因素在所有的酶中起作用,对于某一种酶来说,可能分别主要受一种或几种因素的影响。 研究酶催化的反应机制,始终是酶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经对一些酶的作用机制有深入了解,该章对溶解酶、胰核糖核酸酶A、羧肽酶A、丝氨酸蛋白酶、天冬氨酸蛋白酶等的催化作用机制进行了详尽的讨论。 酶活性是受各种因素调节控制的,除了在第8章中已介绍的几种因素外,主要还有①别构调节,例如ATCase。②酶原的激活,如消化系统蛋白酶原的激活及凝血系统酶原的激活。③可逆共价修饰调控,如蛋白质的磷酸化,一系列蛋白激酶的作用。通过以上作用,使酶能在准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表现出它们的活性。别构酶一般都是寡聚酶,有催化部位和调节部位,别构酶往往催化多酶体系的第一步反应,受反应序列的终产物抑制,终产物与别构酶的调节部位相结合,由此调节多酶体系的反应速率。别构酶有协同效应,[S]对υ的动力学曲线呈S形曲线(正协同)或表现双曲线(负协同),两者均不符合米氏方程。ATCase作为别构酶的典型代表,已经测定了其三维结构,详细研究了别构机制和催化作用机制。为了解释别构酶协同效应的机制,有两种分子模型受到人们重视,即协同模型和序变模型。酶原经过蛋白水解酶专一作用释放出肽段,构象发生变化,形成酶的活性部位,变成有活性的酶,这个活化过程,是生物体的一种调控机制。可逆地共价修饰调控作用是通过共价调节酶进行的,通过其他酶对其多肽链某些基团进行可逆地共价修饰,使处于活性与非活性的互变状态,从而调节酶活性。共价修饰的基团主要是磷酸化、腺苷酰化、尿苷酰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蛋白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和免疫性能等方面不同的一组酶。同工酶是研究代谢调节、分子遗传、生物进化、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癌变的有力工具,在酶学、生物学及医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LDH同工酶研究的比较清楚,是由良种不同亚基组成的四聚体,有5种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含量不同,反映了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 习题 1.阐明酶活性部位的概念。可使用那些主要方法研究酶的活性部位? 答:酶的活性部位对于不需要辅酶的酶来说,就是指酶分子在三维结构上比较靠近的几个氨基酸残基负责与底物的结合与催化作用的部分;对于需要辅酶的灭来说,辅酶分子或辅酶分子上的某一部分结构,往往也是酶活性部位的组成部分。 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有:酶分子侧链基团的化学修饰法、动力学参数测定法、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法和定点诱变法。 2.简要阐明胰Rnase A的活性部位如何确定?

东北大学《混凝土及砌体结构(一)》期末考试必备真题集(含答案)60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一)复习题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有哪几部分组成? 2、简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有哪些? 3、简述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4、简述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5、简述钢筋混凝土排架柱内力组合的目标及选取的原因。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已知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b ×h=200mm ×500mm ,a s =60mm , a s ’=35mm ,承受最大弯矩设计值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 c =mm 2,f t =mm 2,c =),纵向受力钢筋为HRB400级(f y = f y ’=360N/mm 2 ),ξb =,ρmin ’=ρmin = MAX{%,(45f t /f y )%},求:截面配筋。 2、已知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b ×h =200mm ×500mm ,a s =60mm ,均布荷载作用下剪力设计值V =150kN ,混凝土等级为C25(c f =mm 2,t f =mm 2, c =),箍筋等级为HPB235级(f yv =210N/mm 2),采用双肢φ8(A sv1= mm 2)箍筋,yv t sv f f 24 .0min =ρ,S max =200 mm ,求:箍筋间距S 3、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b ×h =400mm ×600mm ,s a =s a '=40mm ,l 0/h =4,承受设计内力组合M=,N=600kN ,混凝土等级为C30(c f =mm 2,t f =mm 2, c =),纵向受力钢筋 为HRB335级(y y f f '==300N/mm 2),min min ρρ'==%,ξb =,采用对称配筋,求:截面所需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4、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为b ×h =200×500mm ,梁端支撑长度为240mm ,梁的两侧均 有墙体。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座力96 kN ,上部荷载传来的轴力设计值N 0=225 kN 。窗间墙尺寸为1200×370mm 。采用MU10粘土砖和M5混合砂浆砌筑,f =mm 2,7.0=η。试验算梁端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试验表明,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或者抗滑移力,由三部分组成:

西医综合(生物化学)-试卷1

西医综合(生物化学)-试卷1 (总分:8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X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 1.可进行糖异生和生成酮体的器官是 (分数:2.00) A.肝√ B.肾√ C.肌 D.脑 解析:解析:糖异生的器官为肝和肾。短期饥饿时,肝糖异生速度约为150g葡萄糖/d,来源于肾的糖异生很少(约占20%)。 2.代谢可以转变为乙酰CoA的物质是 (分数:2.00) A.脂酰CoA √ B.乙酰乙酰CoA √ C.丙酮酸√ D.羟甲基戊二单酰CoA √ 解析:解析:①脂酸氧化时,活化后的脂酰CoA进入线粒体经β-氧化产生大量乙酰CoA。②酮体利用时,乙酰乙酰CoA在心、脑、肾及骨骼肌线粒体中乙酰乙酰CoA硫解酶作用下,生成2分子乙酰CoA,后者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③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催化下,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④在酮体生成过程中,羟甲基戊二单酰CoA(ttMG CoA)在HMG CoA裂解酶的作用下,可生成乙酰CoA和乙酰乙酸。3.乙酰CoA经代谢可转变为 (分数:2.00) A.脂酸√ B.胆固醇√ C.丙酮酸 D.酮体√ 解析:解析:由于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的反应不可逆,因此乙酰CoA不能转变为丙酮酸。乙酰CoA 是合成胆固醇、脂酸和酮体的原料。 4.磷酸化修饰的位点常常是酶蛋白分子中 (分数:2.00) A.丝氨酸的羟基√ B.苏氨酸的羟基√ C.酪氨酸的羟基√ D.缬氨酸的羟基 解析:解析:磷酸化是常见的酶促化学修饰,酶蛋白分子中丝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的羟基是磷酸化修饰的位点。 5.在机体内,下列转变能发生的是 (分数:2.00) A.葡萄糖→软脂酸√ B.软脂酸→葡萄糖 C.丙氨酸→葡萄糖√ D.葡萄糖→亚油酸 解析:解析:由于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的反应不可逆,因此脂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不能转变为丙酮酸,进而转变成葡萄糖。但葡萄糖可转变为脂酸。丙氨酸是生糖氨基酸,当然能转变成葡萄糖。亚油酸是必需脂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不能体内合成。

砌体结构期末考试试卷A卷

(1)单层刚性方案承重墙内力计算时,其计算简图为 A 。 A .墙体上端与屋盖铰接,下端与基础固结,屋盖为墙体的不动铰支座 B .墙体上端与屋盖铰接,下端与基础铰结,屋盖为墙体的不动铰支座 C .墙体上端与屋盖固接,下端与基础铰结,屋盖为墙体的不动铰支座 D .墙体上端与屋盖固接,下端与基础固结,屋盖为墙体的不动铰支座 (2)对于240mm 厚的砖墙,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 B 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A .5m B .6m C .7m D .8m (3)一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b ×h =200×450mm ,支撑大梁的墙体厚度为240mm ,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和M5的混和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梁的支承长度为240mm ,大梁传到墙体的压力设计值为55kN ,上部荷载在墙体梁端截面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为100kN ,窗间墙截面尺寸为1200×240mm 。则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与下列 B 式较为接近。 A .055.063.2l l N N kN fA kN ψηγ+=<= B .055.055.52l l N N kN fA kN ψηγ+=<= C .0155.063.2l l N N kN fA kN ψηγ+=>= D .0155.055.52l l N N kN fA kN ψηγ+=>= (附:由MU10烧结普通砖和M5的混和砂浆砌筑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可得f =1.3N/mm 2)

(4)关于局部受压,正确的说法是 B 。 A.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是因为局部砌体处于三向受力状态 B.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是因为局部受压面积周围砌体提供的侧压力和力的扩散的综合影响 γ≤ C.对未灌实的空心砌块砌体,局部受压强度系数 1.25 γ≤ D.对空心砖砌体,局部受压强度系数 1.0 (5)在进行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轴向力的偏心距叙述正确的是B 。 A.由荷载标准值产生于截面的内力计算求得 B.应由荷载设计值产生于截面的内力计算求得 C.大小不受限制D.不宜超过0.75y (6)下列叙述 B 作为刚性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是错误的。 A.墙体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 B.横墙中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积不应小于其总截面的50% C.单层房屋横墙的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总高度的一半 D.如果横墙的最大位移小于等于H/4000,仍可作为判断静力计算的横墙 (7)影响砌体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是 D 。 A.房屋结构所用块体和砂浆的强度等级

砌体结构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河西学院2015-2016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 专业:土木工程课程:砌体结构 定得答题卡位置处) 1、普通粘土砖得规格为( )。 A、240mm×120mm×60mm B、240mm×110mm×55mm C、240mm×115mm×53mm D、240mm×115mm×55mm 2、砌体得抗拉强度最主要取决于( )、 A、砌块抗拉强度 B、砂浆得抗拉强度 C、灰缝得厚度 D、砂浆中得水泥用量 3、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得新砌体得强度与稳定性,砂浆强度( )。 A、按零计算 B、按实际计算 C、按75%计算 D、按50%计算 4、混合结构中得墙柱高厚比就是为了保证墙柱得( )。 A、强度要求 B、稳定性 C、应力不致过大 D、可靠传递风荷载产生得内力 5、影响砌体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能得主要因素就是( )。 A、房屋结构所用块材与砂浆得强度等级; B、外纵墙得高厚比与门窗洞口得开设就是否超过规定; C、圈梁与构造柱得设置就是否满足规范得要求; D、房屋屋盖、楼盖得类别与横墙得问距。 6、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不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 ) A、支撑柱或墙得基础面 B、支撑梁或屋架得砌体墙 C、支撑梁或屋架得砌体柱 D、窗间墙下面得砌体墙 7、当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与圈梁或现浇板带按构造要求相连接后,其所发挥得作用主要在于( )。 A、提高了墙体得开裂荷载,延缓了墙体开裂缝 B、大大提高了墙体得抗剪能力增强墙体抵抗水平地震作用得承载力 C、约束了墙体变形,使得墙体开裂后虽经滑移、错位而不致崩塌 D、提高了墙体得竖向承载力 8、在计算过梁得荷载时,对砖或小型砌块砌体墙,下列哪些叙述就是错误得? ( ) A、当梁、板下得墙体高度hwln时,应计入梁、板传来得荷载 D、当梁、板下得墙体高度hw>ln时,可不考虑梁、板传来得荷载 9、圈梁遇洞口中断,所设得附加圈梁与原圈梁得搭接长度应满足( )。 A、≤2h且≤1000mm B、≤4h且≤1500mm C、≥2h且≥1000mm D、≥4h且≥1500mm 10.关于刚性垫块得构造要求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 ) A、刚性垫块得高度不宜大于180mm B、刚性垫块得高度不宜小于180mm。 C、在带壁柱墙得壁柱内设置刚性垫块时,垫块深入翼墙内得长度不应小于120mm。 D、当现浇垫块与梁端整体浇注时,垫块可在梁高范围内设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砌体就是由块体与砂浆砌筑而成得整体材料。按照块体得不同,砌体分为砖砌体、砌块砌体、石砌体。 2、砂浆得强度就是由 28d 龄期得每边长为 70、7mm 得立方体试件得抗压极限强度指标为依据,其强度等级符号以" M "表示。砌筑用砂浆不仅应具有足够得强度,而且还应具有良好得可塑形。 3、墙、柱高厚比验算得目得就是保证砌体结构在施工阶段与使用阶段得稳定性。验算得基本公式就是[]β β 2 1 0u u h H ≤ =。 4、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有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与弹性方案三种方案。房屋得空间工作性能主要取决于屋盖或楼盖得类别与房屋横墙得间距。

Wee1蛋白激酶的研究及进展

Wee1蛋白激酶的研究及进展 Wee1蛋白激酶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一员,其主要通过抑制Cdc2的活性对细胞周期进行调控,进而抑制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本文将对Wee1蛋白酶的作用机制、活性调节等内容进行阐述,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标签:Wee1蛋白激酶;磷酸化;细胞周期调节;活性调节 Wee1蛋白激酶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一员,最早由Nurse等人在裂殖酵母细胞(S.pombe)中分离出来。由于其可以通过抑制Cdc2的活性来抑制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从而使得真核生物体积减小,因而被命名为“Wee”家族[1]。目前,人们对于Wee1蛋白激酶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最初的裂殖酵母,而是相应的扩展到鲫鱼、爪蟾、鼠等多种模式生物,且在人体内,也找到了Wee1的同源基因编码产物。在哺乳动物中,Wee1蛋白激酶家族包括Wee1A、Wee1B和Myt1三个成员,Wee1A在体细胞中表达,Wee1B在胚细胞中表达,Myt1在体细胞和胚细胞中都表达[2]。在人体中,Wee1是一个含有647个氨基酸,且在SDS-PAGE中大小为94 KDa的蛋白质。在其他真核生物中,也可以找到与其功能类似的酶类,但分子大小、结构不尽相同。尽管研究的进程在逐步深入,但对于Wee1蛋白酶的研究,还是以裂殖酵母中最为透彻。 1 Wee1蛋白激酶的作用机制 总的来讲,Wee1的作用方式是通过磷酸化Cdc2的Tyr15和Thr14位点,使Cdc2的活性被抑制从而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3]。具体来讲,Wee1的作用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Wee1蛋白激酶对于G2/M检查点的作用 Wee1可以通过磷酸化Cdc2的Tyr15和Thr14位点,使Cdc2的活性被抑制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在裂殖酵母中,Wee1编码基因的缺失,可使细胞生长而不分裂。而当细胞顺利通过G2/M检查点时,Wee1的活性就会在多种调控因子的作用下减弱,使得Cdc2的活性大大增强,同时,Cdc2本身也可以通过磷酸化的方法使得Wee1的活性降低,从而形成正反馈环。然而细胞进入有丝分裂M 期,不仅要依靠Wee1蛋白酶活性的降低,同时还需要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的生成和激活[4]。 1.2 Wee1蛋白激酶对于细胞体积检查点的作用 为了使细胞的体积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机体需要将细胞体积与细胞有丝分裂周期结合起来。在哺乳动物的体内,体积直径小于正常细胞80%的细胞便不可以进行有丝分裂,而这种机制也被形象的称为细胞体积检查点。对于体积过小的细胞,其中的MPF不能同正常细胞一样被激素激活,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Wee1蛋白激酶的作用造成细胞中Cdc2的量不足[5]。

砌体结构期末考试试卷答案A

砌体结构期末考试试卷答案A 专业:土木工程课程:砌体结构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 B A B D D B B C A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注意:将正确选项填入指定的答题卡位置处) 1.普通粘土砖的规格为(). A、240mm×120mm×60mm B、240mm×110mm×55mm C、240mm×115mm×53mm D、240mm×115mm×55mm 2.砌体的抗拉强度最主要取决于( ). A、砌块抗拉强度 B、砂浆的抗拉强度 C、灰缝的厚度 D、砂浆中的水泥用量 3.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砂浆强度( ). A、按零计算 B、按实际计算 C、按75%计算 D、按50%计算 4.混合结构中的墙柱高厚比是为了保证墙柱的(). A、强度要求 B、稳定性 C、应力不致过大 D、可靠传递风荷载产生的内力 5.影响砌体结构房屋空间工作性能的主要因素是(). A、房屋结构所用块材和砂浆的强度等级; B、外纵墙的高厚比和门窗洞口的开设是否超过规定; C、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D、房屋屋盖、楼盖的类别和横墙的问距. 6.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不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 ( ) A、支撑柱或墙的基础面 B、支撑梁或屋架的砌体墙 C、支撑梁或屋架的砌体柱 D、窗间墙下面的砌体墙 7.当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与圈梁或现浇板带按构造要求相连接后,其所发挥的作用主要在于( ).

A 、提高了墙体的开裂荷载,延缓了墙体开裂缝 B 、大大提高了墙体的抗剪能力增强墙体抵抗水平地震作用的承载力 C 、约束了墙体变形,使得墙体开裂后虽经滑移、错位而不致崩塌 D 、提高了墙体的竖向承载力 8.在计算过梁的荷载时,对砖或小型砌块砌体墙,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 ) A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ln 时,应计入梁、板传来的荷载 D 、当梁、板下的墙体高度hw>ln 时,可不考虑梁、板传来的荷载 9.圈梁遇洞口中断,所设的附加圈梁与原圈梁的搭接长度应满足( ). A 、≤2h 且≤1000mm B 、≤4h 且≤1500mm C 、≥2h 且≥1000mm D 、≥4h 且≥1500mm 10.关于刚性垫块的构造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刚性垫块的高度不宜大于180mm B 、刚性垫块的高度不宜小于180mm. C 、在带壁柱墙的壁柱内设置刚性垫块时,垫块深入翼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 D 、当现浇垫块与梁端整体浇注时,垫块可在梁高范围内设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砌体是由 块体 和 砂浆 砌筑而成的整体材料.按照块体的不同,砌体分为 砖砌体 、 砌块砌体 、 石砌体 . 2.砂浆的强度是由 28d 龄期的每边长为 70.7mm 的立方体试件的 抗压极限强度 指标为依据,其强度等级符号以" M "表示.砌筑用砂浆不仅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应具有 良好的可塑形 . 3.墙、柱高厚比验算的目的是 保证砌体结构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稳定性 .验算的基本公式是 []ββ210 u u h H ≤= . 4.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有 刚性方案 、 刚弹性方案 和 弹性方案 三种方案.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主要取决于 屋盖或楼盖的类别 和 房屋横墙的间距 . 5.钢筋砖过梁不应超过 1.5m ,砖砌平拱不应超过 1.2m .对有较大振动荷载或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房屋,应采用 钢筋混凝土 过梁.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砌体结构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较易就地取材;具有良好的耐火性,以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性;节约材料,费用低

砌体结构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临沂师范学院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砌体结构》试题(A卷) (适用于2006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复核人得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阅卷人 (1)单层刚性方案承重墙内力计算时,其计算简图为A。 A.墙体上端与屋盖铰接,下端与基础固结,屋盖为墙体的不动铰支座 B.墙体上端与屋盖铰接,下端与基础铰结,屋盖为墙体的不动铰支座 C.墙体上端与屋盖固接,下端与基础铰结,屋盖为墙体的不动铰支座 D.墙体上端与屋盖固接,下端与基础固结,屋盖为墙体的不动铰支座 (2)对于240mm厚的砖墙,当梁跨度大于或等于B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采取其他加强措施。 A.5m B.6m C.7m D.8m (3)一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b×h=200×450mm,支撑大梁的墙体厚度为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和M5的混和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 级,梁的支承长度为240mm,大梁传到墙体的压力设计值为55kN,上部荷载在墙

体梁端截面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为100kN ,窗间墙截面尺寸为1200×240mm 。则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与下列 B 式较为接近。 A .055.063.2l l N N kN fA kN ψηγ+=<= B .055.055.52l l N N kN fA kN ψηγ+=<=C .0155.063.2l l N N kN fA kN ψηγ+=>=D .0155.055.52l l N N kN fA kN ψηγ+=>=(附:由MU10烧结普通砖和M5的混和砂浆砌筑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可得f =1.3N/mm 2) (4)关于局部受压,正确的说法是 B 。 A .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是因为局部砌体处于三向受力状态 B .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是因为局部受压面积周围砌体提供的侧压力和力的扩散的综合影响 C .对未灌实的空心砌块砌体,局部受压强度系数 1.25 γ≤D .对空心砖砌体,局部受压强度系数 1.0 γ≤(5)在进行无筋砌体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轴向力的偏心距叙述正确的是 B 。 A .由荷载标准值产生于截面的内力计算求得 B .应由荷载设计值产生于截面的内力计算求得 C .大小不受限制 D .不宜超过0.75y

建筑结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画",错的画X) 1.强度等级越高的混凝土,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越大。 (v ) 2.受弯构件的纵筋配筋率是钢筋截面面积与构件的有效截面面积之比。(V ) 3.混凝土受压区高度超过翼缘高度的为第二类T形截面。(V ) 4.设计中一般通过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来防止剪压破坏的发生。(X) 5.剪压破坏是塑性破坏,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是脆性破坏。(X) 6.大偏压构件破坏特征为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具有塑性破坏的性质。(V ) 7.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高。(X) 8.构件的高厚比是指构件的计算高度与其相应的边长的比值。 (V ) 9.规范按照房屋的屋盖和楼盖类别和横墙间距划分砌体结构的 静力计算方案。(V ) 10.钢结构中钢材的牌号为Q235 —Bb,则其中的B是代表其质量等级为B级。(V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其设计强度取值的依据一般是()。

A.丸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 B .极限抗拉强度

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30,贝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了30N /mm 2 B .其轴心抗压强度达到了30N / mm 2 C.其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达到了30N /mm 2 D .其轴心抗压强度达到了30N / mm 2 3.梁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指的是() A .箍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离 B .纵筋外表面至梁表面的距 C .纵筋截面形心至梁表面的距离 D .纵筋内表面至梁表面的 距离 4.一类环境中,布置有单排纵向受力钢筋的梁,其截面有效高度一般可取()。 A . h 一60 B . h 一35 C. h 一20 D . h 5.受弯混凝土构件,若其纵筋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我们一般称之为()。 A .适筋梁 B .少筋梁 C.超筋梁 D .无腹筋梁 6.适筋梁的破坏特征是()。 A.破坏前无明显的预兆 B .受压钢筋先屈服,后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C.是脆性破坏(是延性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