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各类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注塑模具各类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注塑模具各类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注塑模具各类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1注塑件收缩凹陷的原因分析

注塑成型过程中,制品收缩凹陷是比较常见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机台方面

(1)射嘴孔太大造成融料回流而出现收缩,太小时阻力大料量不足出现收缩。

(2)锁模力不足造成飞边也会出现收缩,应检查锁模系统是否有问题。

(3)塑化量不足应选用塑化量大的机台,检查螺杆与料筒是否磨损。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一、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职责: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和模具管理人员施行。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3、1生产前模具的保养3、 1、1须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3、1、2须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3、1、3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拧紧等;3、1、4模具装上注射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3、2生产中模具的保养3、 2、1模具使用时,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2、2 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回针、推杆、滑块、型芯等是否损伤, 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要定期对其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动灵活,防止紧涩咬死。3、2、3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使用坚硬工

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3、2、4 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2cm,绝对不能用手抹或棉丝擦,应用压缩空气吹,或用高级餐巾纸和高级脱脂棉蘸上酒精轻轻地擦抹。 3、2、5 定期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异物,油物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腔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3、2、6 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3、2、7 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是否异常,斜销、斜顶是否异常。3、3停机模具的保养3、3、1 操作离开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在外,以防意外损伤,停机时间预计超过24小时,要在型腔、型芯表面喷上防锈油或脱模剂,尤其在潮湿地区和雨季,时间再短也要做防锈处理。空气中的水汽会使模腔表面质量降低,制品表面质量下降。模具再次使用时,应将模具上的油去除,擦干净后才可使用,有镜面要求的清洗压缩空气吹干后再用热风吹干,否则会在成型时渗出而使制品出现缺陷。3、3、2临时停机后开机,打开模具后应检查滑块限位是否移动,未发现异常才能合模。总之,开机前一定要小心谨慎,不可粗心大意。3、3、3为延长冷却水道的使用寿命,在模具停用时,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用少量机油放入咀口部,再用压缩空气吹,使所有冷却管道有一层防锈油层。3、3、4工作中认真检查各控制

2017《注塑缺陷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邓益善

注塑缺陷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主办单位】一六八培训网 【时间地点】2017年04月15-16日上海 04月22-23日深圳 2017年08月19-20日上海 08月26-27日深圳 2017年12月16-17日深圳 12月23-24日上海 【收费标准】¥3200元/人(包括资料费、午餐及上下午茶点等) 3. 大量典型实例讲解、分析; 4. 学员自带不良品、现场解决问题、互动探讨; 5. 世界最先进的、全国独有的系统,全真展现注塑生产过程,动态显示生产现场看得见以及 看不见的环节和变化,等于将注塑车间搬到培训大厅。 片面的经验,对一些综合性的问题缺乏科学系统的分析能力,对已经出现的生产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措施。 邓益善老师基于扎实的生产实践与技术指导经历,将实实在在从根源上帮助解决这些问 第二部分:最佳注塑工艺设定方法 1. 如何设定各项关键注塑工艺参数;

2. 时间、温度、压力、速度、位置等参数设定要点; 3. 螺杆相关设定要点; 4. 多段充填的设定与实际使用; 5. 多段保压的设定与实际使用; 6. 速度/压力切换点的设定方法; 7. 多视窗注塑成型技术运用; 8. 塑料分子排向对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 9. 注塑残余内应力对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控制 第三部分:注塑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 注塑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如常见的缩孔、缩水、不饱模、毛边、熔接痕、银丝、喷痕、烧焦、翘曲变形、开裂/破裂、尺寸超差及其它等等,以及在产品结构设计、模具设计、成型工艺控制及塑料材料等方面之全面解决对策。 1. 注塑件周边缺胶、不饱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2. 批锋(毛边)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3. 注塑件表面缩水、缩孔(真空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4. 银纹(料花、水花)、烧焦、气纹的原因分析解决对策; 5. 注塑件表面水波纹、流纹(流痕)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6. 注塑件表面夹水纹(熔接痕)、喷射纹(蛇纹)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7. 注塑件表面裂纹(龟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8. 注塑件表面色差、光泽不良、混色、黑条、黑点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9. 注塑件翘曲变形、内应力开裂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0. 注塑件尺寸偏差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1. 注塑件透明度不足、强度不足(脆断)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12. 学员自带产品问题解答。 第四部分:模具设计优化 实际上目前有相当部分产品品质问题是由模具设计不合理导致的,只是很多模具设计相关人员将责任推给了注塑相关人员。 1. 如何设计注塑车间生产OK的模具; 2. 如何设计注塑车间稳定、高效生产的模具; 3. 如何设计上档次的模具; 4. 浇口合理设计; 5. 流道合理设计; 6. 冷却水路合理设计; 7. 产品缩水率的设定与调整; 第五部分:模流分析技术应用(融汇于第三、四部分) 如何利用目前世界最强大的Moldflow模流分析技术快速地有效地预测问题、优化注塑工艺

注塑模具缺陷原因分析

注塑模具缺陷原因分析 收缩痕 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通常与表面痕有关,而且是塑料从模具表面收缩脱离形成的。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熔融温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2).模腔内塑料不足。 (3).冷却阶段时接触塑料的面过热。 (4).流道不合理、浇口截面过小。 (5).模温是否与塑料特性相适应。 (6).产品结构不合理(加强进古过高,过厚,明显厚薄不一). (7).冷却效果不好,产品脱模后继续收缩。 三、补救方法 (1) .调整射料缸温度。 (2) .调整螺杆速度以获得正确的螺杆表面速度。 (3) .增加注塑量。 (4) .保证使用正确的垫料;增加螺杆向前时间;增加注塑压力;增加注塑速度。 (5) .检查止流阀是否安装正确,因为非正常运行会引致压力流失。 (6) .降低模具表面温度。 (7) .矫正流道避免压力损失过大;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大截面尺寸。 (8) .根据所用塑料的特性及产品结构适当控制模温。 (9) .在允许的情况下改善产品结构。 (10) .设法让产品有足够的冷却。 包封 一、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可以容易地在透明注塑件的“空气阱”内见到但也可出现在不透明的塑料中,这与厚度有关,而且常因塑料收缩离开注塑件中心而引起。 、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 .模具未充分填充。 (2) .止流阀的不正常运行。 (3) .塑料未彻底干燥。 (4) .预塑或注射速度过快。 (5) .某些特殊材料应用特殊的设备生产。 三、补救方法 (1) .增加射料量。 (2) .增加注塑压力。 (3) .增加螺杆向前时间。 (4) .降低熔融温度。 (5) .降低或增加注塑速度。(例如对非结晶体类的塑料要增加45%速度) (6) .检查止逆阀是否裂开或无法运作。 (7) .应根据塑料的特性改善干燥条件,让塑料彻底干燥。 (8) .适当降低螺杆转速和增大背压,或降低注射速度。 制品成型尺寸精度低 注塑件缺陷的特征 一、注塑过程中重量尺寸的变化超过了模具、注塑机、塑料组合的生产能力 二、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 (1) .输入射料缸内的塑料不均。 (2) .射料缸温度或波动的范围太大。 (3) .注塑机容量太小。 (4) .注塑压力不稳定。

注塑件常见品质问题及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注塑件常见品质问题及原因分析、解决方法 一、注塑件常见品质问题 塑胶件成型后,与预定的质量标准(检验标准)有一定的差异,而不能满足下工序要求,这就是塑胶件缺陷,即常说的品质问题,要研究这些缺陷产生原因,并将其降至最低程度,总体来说,这些缺陷不外乎是由如下几方面造成:模具、原材料、工艺参数、设备、环境、人员。现将缺陷问题总结如下: 1、色差:注塑件颜色与该单标准色样用肉眼观看有差异,判为色差,在标准的光源下(D65)。 2、填充不足(缺胶):注塑件不饱满,出现气泡、空隙、缩孔等,与标准样板不符称为缺胶。 3、翘曲变形:塑胶件形状在塑件脱模后或稍后一段时间内产生旋转和扭曲现象,如有直边朝里,或朝外变曲或平坦部分有起伏,如产品脚不平等与原模具设计有差异称为变形,有局部和整体变形之分。 4、熔接痕(纹):在塑胶件表面的线状痕迹,由塑胶在模具内汇合在一起所形成,而熔体在其交汇处未完全熔合在一起,彼此不能熔为一体即产生熔接纹,多表现为一直线,由深向浅发展,此现象对外观和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 5、波纹:注塑件表面有螺旋状或云雾状的波形凹凸不平的表征现象,或透明产品的里面有波状纹,称为波纹。 6、溢边(飞边、披锋):在注塑件四周沿分型线的地方或模具密封面出现薄薄的(飞边)胶料,称为溢边。 7、银丝纹:注塑件表面的很长的、针状银白色如霜一般的细纹,开口方向沿着料流方向,在塑件未完全充满的地方,流体前端较粗糙,称为银丝纹(银纹)。 8、色泽不均(混色):注塑件表面的色泽不是均一的,有深浅和不同色相,称为混色。

9、光泽不良(暗色):注塑件表面为灰暗无光或光泽不均匀称为暗色或光泽不良。 10、脱模不良(脱模变形):与翘曲变形相似,注塑件成型后不能顺利的从模具中脱出,有变形、拉裂、拉伤等、称为脱模不良。 11、裂纹及破裂:塑胶件表面出现空隙的裂纹和由此形成的破损现象。 12、糊斑(烧焦):在塑件的表面或内部出现许多暗黑色的条纹或黑点,称为糊斑或烧焦。 13、尺寸不符:注塑件在成型过程中,不能保持原来预定的尺寸精度称为尺寸不符。 14、气泡及暗泡:注塑件内部有孔隙,气泡是制品成型后内部形成体积较小或成串孔隙的缺陷,暗泡是塑胶内部产生的真空孔洞。 15、表面混蚀:注塑件表面呈现无光、泛白、浊雾状外观称为混蚀。 16、凹陷:注塑件表面不平整、光滑、向内产生浅坑或陷窝。 17、冷料(冷胶):注塑件表面由冷胶形成的色泽、性能与本体均不同的塑料。 18、顶白/顶高:注塑件表面有明显发白或高出原平面。 19、白点:注塑件内有白色的粒点,粒点又叫“鱼眼”,多反映在透明制品上。 20、强度不够(脆裂):注塑件的强度比预期强度低,使塑胶件不能承受预定的负裁 二、常见品质(缺陷)问题产生原因 1、色差: ①原材料方面因素:包括色粉更换、塑胶材料牌号更改,定型剂更换。 ②原材料品种不同:如PP料与ABS料或PC料要求同一种色,但因材料品种不同而有轻微色差,但允许有一限度范围。 ③设备工艺原因:A、温度;B、压力;C熔胶时间等工艺因素影响。 ④环境因素:料筒未清干净,烘料斗有灰尘,模具有油污等。

注塑模具怎么维护保养

注塑模具怎么维护保养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那么如何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呢? 定时检查、维护: 需由模具维修、上下模人员进行定时保养和检查。 1.每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1)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a.是否有低压锁模保护;

b.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时要加一次油,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 c.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松动; (2)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 (3)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水份并喷洒模具防锈剂或涂抹黄油。 (4)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1)模具状况:完好还是待修。(2)下模时的防锈处理方式。 2.每季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2)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维修注意事项: 1. 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 生产过程出现小的故障,调机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如:2.1进胶口粘模:应用铜针在进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2.2型腔轻微模痕,可根据型腔的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钻石膏或金刚砂浆刷洗,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2.3产品粘模: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

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范

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范 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范 QW360 4/1 如何控制和管理不同的试模申请,制定相应的试模计划,由注塑统一安排试模计划注塑模具维护与保养规则一( 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二( 适用范围:适用模具的维修和保养 三( 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上下模人员进行定时保养和检查 1( 每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1.1 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a( 是否有低压锁模保护; b( 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时要加一次油 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 c(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松动; 1.2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 1.3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 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水份并喷洒模具防锈剂或涂抹黄油 1.4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 (1)模具状况:完好还是待修(2)下模时的防锈处理方式 2( 每季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2.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2.2 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四( 维修注意事项: 1. 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生产过程出现小的故障 调机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如:2.1入胶口粘模:应用铜针在入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2.2型腔轻微模痕 可根据型腔的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钻石膏或金刚砂浆刷洗 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2.3产品粘模: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后顶出如用火烧注意不要损伤模具表面 3. 专业人员维修模具时,不可随意更改结构,需要更改结构须经质量工程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4. 保证维修质量,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工具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最快速度完成 五( 质量记录: 1. 注塑机及模具保养记录表 一、目的: 1.1为规范塑料注塑模的使用和保养,减少模具的损坏,确保产质量满足客户需求二、职责 2.1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2.2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 1.0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注塑缺陷原因及经典案例分析

《注塑缺陷原因及经典案例分析》专场研讨会 培训时间: 4月26-27上海5月11-12深圳5月18-19杭州 培训费用: 2600元/人(包括授课费、资料费、会务费、午餐等) 培训对象: 注塑经理、注塑主管、注塑工程师、注塑领班、调机技术员、上下模技工、IE工程师、IE技术员、品质管理人员、工模设计/制作人员等。 课程特色: 1.最佳注塑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 2.详细分析注塑常见缺陷的成因、对策; 3.大量典型实例讲解、分析; 4.分析导致注塑不良的因素、防止不良产生应注意的问题; 5.学员自带不良品、现场解决问题; 6.互动探讨、技术交流! 课程背景: 注塑成型不良品多、效率低,材料损耗多、成本居高不下、出现问题找不到原因?经常修模、频繁调机,注塑件批量退货、延误交期? 洪老师根据20多年日资、台资、港资注塑厂从业经验,和总结了辅导国内数百家注塑企业过程而开发的《注塑缺陷原因及案例分析》经典课程,则实实在在彻底的帮您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 课程目的: 杜绝调机的盲目性、降低机时损耗及材料浪费、解决模具生产异常,帮助您快速掌握找到问题根源的能力、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课程大纲: 第一讲:常用材料性能特点、使用注意事项 塑料材料概述; 材料的热力学三态详解; 材料的粘度分析; 结晶型与非结晶型塑料的不同工艺控制。 第二讲:最佳注塑工艺设定方法: 注塑成型要做哪些基础工作; 如何设定各项注塑工艺参数; 时间、温度、压力、速度、位置等参数的详细设置要点; 多级注塑工艺的设定与实际使用; 四角视窗注塑成型技术运用详解; 塑料分子取向与注塑残余应力。 第三讲:如何分析注塑不良模具? 注塑成型的基础工作; 保压切换点的设定方法; 分析注塑件不良的正确方法; 如何运用多级保压压力模式; 不良品的界定与处理; 如何处理难于正常生产的模具; 调机前的分析步骤;

常见注塑缺陷及解决方案

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解决方案 一、变形/翘曲(Warpage ) 塑胶件产生翘曲变形,导致制品的效或引起尺寸误差和装配困难;翘曲变形是塑件最严重的质量缺陷之一。 变形产生原因: 1、材料:物料收缩率大,如PA+GF的收缩率就很大,流动玻纤取向。 2、模具: (1)产品两侧,型腔与型芯间温度差异较大; (2)模具冷却水路位置分配不均匀,没有对温度很好地进行控制; (3)浇口方式和位置设计不合理,特别加纤料,流动规则很重要; (4)产品粘模引起变形,顶出不平衡导致变形; (5)模具排气不佳,导致模腔内注塑压力大。 3、成型工艺: (1)注塑压力过高或者注射速度过大; (2)料筒温度、熔体温度过高; (3)保压时间过长或冷却时间过短; (4)尚未充分冷却就顶出,由于顶针对表面施压造成翘曲变形。 4、产品结构 (1)长条形结构翘曲加剧; (2)产品结构不对称导致不同收缩; (3)产品壁厚不均匀,突变或过薄,导致薄壁部分冷却较快引起翘曲。 解决方案: 主要应从产品和模具设计方面着手解决,而依靠成型工艺调整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1、材料: (1)选择收缩性较小的材料,内部的长条形纤维会顺着流动方向发生取向。沿着取向方向收缩小、垂直取向方向收缩大,取向引起的收缩不均会导致产品变形; (2)如PA66或PA+GF料都容易变形,评估时特别注意,提前做模流分析。 2、产品结构和模具: (1)由于塑胶从熔体转变为固体体积必然收缩,厚度大收缩大,厚度小收缩相对也小,收缩不均产生的内应力导致产品变形。只能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尽量使产品壁厚均匀;(2)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合理,使得产品能够冷却均匀平衡,控制模芯与模腔的温差。(3)合理确定浇口位置及浇口类型,可以较大程度上减少产品的变形,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多点式浇口,在评估阶段多做几种模流分析方案来验证最小变形; (4)模具设计合理,确定合理的拔模斜度,顶针位置和数量,检查和校正模芯,提高模具的强度和定位精度; (5)改善模具的排气功能。 3、成型工艺: (1)降低注射压力、注射速度,采用多级注射,减小残余应力导致的变形; (2)降低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熔体温度高,则产品收缩小,但翘曲大,反之则产品收缩大,翘曲小;模具温度高,产品收缩小,但翘曲大,因此,必须视产品结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案,对于细长塑件可采取治具固定后冷却的方法; (3)调整冷却方法或延长冷却时间,保证塑件冷却均匀,如不能按传统的方法做运水就需

模具维修及保养作业指导书

模具维修及保养作业指导书 一、模具维修 模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由于正常或意外磨损,以及在注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都需修模解决。 1.1、模具技工接到任务后的准备工作 A、弄清模具损坏的程度; B、参照修模样板,分析维修方案; C、度数:我们对模具进行维修,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无图纸条件下进行的,而我们维修的原则为“不影响塑件的结构、 尺寸”,这就要求我们修模技工在设计到尺寸改变时应先拿好数再作下一步工作。 1.2、装、拆模注意事项 A、标示:当修模技工拆下导柱,司筒、顶针、镶件、压块等,特别是有方向要求的,一定要看清在模胚上的对应标 示,以便在装模时对号入座。在此过程中,须留意两点: 1、标示符必须唯一,不得重复; 2、未有标示的模具镶件,必须打上标示字符; B、防呆:在易出现错装的零部件作好防呆工作及保证在装反的情况下装不进去; C、摆放:拆出的零部件需摆放整齐,螺丝、弹簧、胶圈等应用胶盒装好; D、保护:对型芯、型腔等精密零件要作好防护措施,以防他人不小心碰伤。 1.3、维修纹面时注意事项 A、机台省模:当胶件有粘模、拖花等需省模时,应将有纹面的部位作好保护,才可进行维修。机台省模切忌将纹面 省光,在无把握时应要求落模维修; B、烧焊:若对纹面进行烧焊,必须留意: 1、焊条必须与模CORE材料一致; 2、焊后需作好回火工作; C、补纹:当模具维修好需出厂补纹时,维修者需用纸皮将纹面保护好,并标示好补纹部位,附带补纹样板。蚀纹回 厂时,应认真检查蚀纹面的质量,确认OK后方可进行装模。若对维修效果把握不大,应先试模确认OK,方可 出厂补纹。

二、模具保养 模具保养比模具维修更为重要,模具维修的次数越多,其寿命越短;而模具保养得越好,其使用寿命就会越长。 2.1、模具保养的必要性 A、维护模具的正常动作,减少活动部位不必要磨损; B、使模具达到正常的使用寿命; C、减少生产中的油污。 2.2、模具保养分类 A、模具的日常保养; B、模具的定期保养; C、模具的外观保养。 2.3、模具保养的内容 A、日保养: 1、各种运动部件如顶针、行位、导柱、导套加油; 2、模面的清洁; 3、运水的疏道; B、定期保养:1、2、3、同上; C、外观保养: 1、模胚外侧涂油漆,以免生锈; 2、落模时,型腔应涂上防锈油; 3、保存时应闭合严实,防止灰尘进入模CORE。 2. 4、模具保养注意事项 A、运动部位,每日保养必需加油; B、模面必须清洁:不得在P/L面粘标签纸,货品粘前模未取出仍继续啤货,P/L位胶丝严重; C、发现异常,如顶出异常,开合模响声大等必须及时维修;

注塑成型常见缺陷分析

注塑成型常见缺陷分析

注塑成型常见缺陷分析 打不满工艺问题:塑化温度太低、喷嘴温度太低、注塑时间太短、注塑速度太慢、模温太低。模具问题:流道太小、浇口太小、浇口位置不合理、排气不良、型腔内有杂物 原材料问题:流动性太差、混有杂物。 飞边工艺问题:塑化温度过高、注塑时间过长、加料量太多、注塑压力过高、模温太高、模板间有杂物。模具问题:模具变形、型芯与型腔配合尺寸有误差、模板组合不平行、排气槽过深。 设备问题:模板不平行、模板闭合不紧。 原材料问题:流动性过高。 变形工艺条件方面:料温过高,模温过高,保压时间太短,冷却时间太短强行脱模。模具方面:浇口位置不当,浇口数量不够,顶出位置不当使受力不均 流痕工艺条件方面:料温太低未完全塑化、注塑速度太低、注塑压力太小、保压压力不够、模温太低、注塑量不足。 模具方面:浇口太小、浇口数量太少、流道浇口粗糙、型面光洁度差。 设备方面:温控后系统失灵、油泵压力下降。 原材料方面:含挥发物太多,流动性太差,混入杂料 气泡工艺条件方面:注塑压力低、保压压力不够、保压时间不够、料温过高。模具方面:排气不良、浇口位置不合理、浇口尺寸太小。 原材料方面:含水分未干燥或干燥时间不够、收缩率过大。 缩坑工艺条件方面:加料量不足、注塑时间过短保压时间过短、料温过高、模温过高、冷却时间太短。模具方面:流道太细小、浇口太小、排气不良。 设备方面:注塑压力不够、喷嘴堵有异物。 原材料方面:收缩率过大 尺寸不稳定工艺条件方面:注塑压力过低、料筒温度过高、保压时间变动、注塑周期不稳模温太高。模具方面:浇口尺寸不均、型腔尺寸不准、型芯松动、模温太高或未设水道。 原材料方面:牌号品种有变动、颗粒大小不均、含有挥发性物质。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总3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一.目的: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二.适用范围:适用模具的维修和保养。 三.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上下模人员进行定时保养和检查。 1.每日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运行中的模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a.是否有低压锁模保护; b.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时要加一次油,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 c.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松动; 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的缺陷是否与模具有关; 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 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和行位等部位水份并喷洒模具防锈剂或涂抹黄油。 下机后的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 (1)模具状况:完好还是待修。(2)下模时的防锈处理方式。 2.每季的例行检查: 主要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的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 长期不使用的模具须涂抹黄油. 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四.维修注意事项: 1. 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生产过程出现小的故障,调机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如:进胶口粘模:应用铜针在进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型腔轻微模痕,可根据型腔的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钻石膏或金刚砂浆刷洗,由

专业维修人员完成。产品粘模: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后顶出。如用火烧注意不要损伤模具表面。 3. 专业人员维修模具时,不可随意更改结构,需要更改结构须经质量工程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4. 保证维修质量,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工具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最快速度完成。 五.质量记录: 1. 注塑机及模具保养记录表。 一、目的: 为规范塑料注塑模的使用和保养,减少模具的损坏,确保产质量量满足客户需求。 二、职责 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 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三? ?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分为: 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须对模具的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需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运动部件是否有异常,动作是否顺畅. 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是否损伤,包括模具导柱.行位等部件,定期对其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 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异物,油物等并检查模具的顶针是否异常并定期打油. 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引导梢、衬套、位置决定梢的给油每日一次。 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紧固螺丝进行紧固.

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总结

注塑成型各种缺陷分析 最近一周我查阅了大量注塑成型制品缺陷产生及解决对策的资料,结合在鸿绩厂的注塑现场学习观察和与段(海燕)工与杨(必聪)工两位注塑成型工程师的指导交流下,现将注塑成型产生的主要缺陷现象、原因以及相关解决方法总结如下: 1.龟裂或者开裂 表观:龟裂是塑料制品较常见的一种缺陷,主要表现为在应力易集中或者熔接痕的地方开裂,或者在涂装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油漆开裂等现象。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应力变形所致。主要有残余应力、外部应力和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应力变形。 解决对策: (-)残余应力引起的龟裂 残余应力主要由于以下三种情况,即充填过剩、脱模推出和金属镶嵌件造成的。作为在充填过剩的情况下产生的龟裂,其解决方法主要可在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由于直浇口压力损失最小,所以,如果龟裂最主要产生在直浇口附近,则可考虑改用多点分布点浇口、侧浇口及柄形浇口方式。 (2)在保证树脂不分解、不劣化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树脂温度可以降低熔融粘度,提高流动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注射压力,以减小应力。 (3)一般情况下,模温较低时容易产生应力,应适当提高温度。但当注射速度较高时,即使模温低一些,也可减低应力的产生。 (4)注射和保压时间过长也会产生应力,将其适当缩短或进行Th次保压切换效果较好。 (5)非结晶性树脂,如AS树脂、ABS树脂、PMMA树脂等较结晶性树脂如聚乙烯、聚甲醛等容易产生残余应力,应予以注意。 在注射成型的同时嵌入金属件时,最容易产生应力,而且容易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产生龟裂,危害极大。这主要是由于金属和树脂的热膨胀系数相差悬殊产生应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应力超过逐渐劣化的树脂材料的强度而产生裂纹。 (二)外部应力引起的龟裂 这里的外部应力,主要是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应力集中,特别是在尖角处更需注意。 (三)外部环境引起的龟裂 化学药品、吸潮引起的水降解,以及再生料的过多使用都会使物性劣化,产生龟裂。 2、充填不足或缺胶 表观:主要表现为胶料未充满,主要发生在制品边缘部位,多为胶料在模具中流动末端。 充填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树脂容量不足;型腔内加压不足;树脂流动性不足;排气效果不好等。 解决对策:作为改善措施,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长注射时间,防止由于成型周期过短,造成浇口固化前树脂逆流而难于充满型腔。 2)提高注射速度。 3)提高模具温度。 4)提高树脂温度。 5)提高注射压力。 6)扩大浇口尺寸。一般浇口的高度应等于制品壁厚的1/2~l/3。 7)浇口设置在制品壁厚最大处。 8)设置排气槽(平均深度0.03mm、宽度3~5mm)或排气杆。对于较小工件更为重要。

模具使用维护保养规范

光能荣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模具使用、维护、保养规范 一、目的: 规范模具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维护、保养标准,延长模具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模具故障率。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光能荣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模具公司注塑车间及外发生产模具和商品模具。 三、内容: 模具使用注意事项: 上模: 3.1.1.1模具必须在注射量、锁模力等技术参数相匹配的注塑机上进行试模、生产。 3.1.1.2模具上模前,应检查顶针板内有无异物掉入,顶针板内顶杆、导柱、斜顶等导滑零部件上有无灰尘等,如有需要清理干净。如模具有热流道系统,应检查热电偶型号及接线方式是否与温控柜相符。要擦拭干净设备动、定模板表面,确保无异物,避免影响模具精度。注塑机顶出杆要安装足够数量,并确认顶出杆高度一致,确保顶出平衡。 3.1.1.3吊装模具时,所用吊环、钢丝绳、行车的承载能力必须大于模具的总重量。模具必须上好锁模片,尤其是三板模具,避免在吊运过程中模板脱开、滑落。吊模具时要注意让模具平衡吊起。 3.1.1.4压模必须用足够数量的压板固定,必须确保模具不会松动下滑。因动模侧重量要大于定模侧,动模侧要比定模侧多上2个以上的压板。要注意压板的垫铁高度要高于模具顶板或底板的厚度,这样才能保证压板压紧后有足够的接触面压紧模具。 3.1.1.5对于有强拉复位的模具,强拉复位杆要注意上平衡,尽量保证上双数的顶出杆,并确认连接螺丝上的一样齐,避免顶针板不平行,顶出复位不顺畅或卡死。 3.1.1.6在调模前要确认模具动作顺序(具体请参照模具使用说明书),尤其是前模侧有抽芯的模具,要确认前模抽芯的动作顺序,按规定的动作顺序开合模,避免出现撞模现象。 3.1.1.7模具针板上和其他滑动部件尤其是前模抽芯,必须接行程限位开关,并检查调整行程开关位置。避免出现动作不到位而开合模撞伤模具。 3.1.2模具温度: 3.1.2.1批量生产前,可以在前后模接热水让模具保持正常试模温度,前模侧一般在40-50o C,动模侧一般在30-40 o C,正常生产时模具必须接上冷却水(有特殊要求的模具除外),避免模具温度过高或前后模温差过大损伤模具。尤其是结构复杂的模具如前模有抽芯、动模侧斜

注塑件常见不良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塑胶注塑不良的分析以及处理措施 注塑成型部分 注塑定型时发生不良现象的原因 *模具的缺陷 *塑料树脂的缺陷 *不适合的成型条件 *产品设计上的问题 *对成型机性能的过大评价 *周围环境的变化 1. 破裂白化 广义的破裂包括破裂及细微破裂的Crazing。按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机械性破裂与化学应力破裂。 [1]机械性破裂(Mechanical Crack) 作用于塑料上的物理性作用力比塑料固有物性及结构上的支持力大的时候,因承受不了而产生破裂。为了防止破裂的产生,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须引起注意。设计时,选好所使用的材料与型号后,应考虑到作用于物体上的外力,设计出既可反映稳定率又可以分散作用力的结构。提高结构上的支持力时,可加大产品的厚度或加固Rib,也可设计成Round结构以分散作用力。 [2]化学应力破裂(ESC Crack) 化学应力破裂(ESC:Environmental Stress Crack)是指因化学药品的作用,塑料膨胀,从而加重了部应力,致使总应力值高出塑料的破坏强度而产生的破裂。 化学应力破裂在成型品的装配过程中,使用润滑剂﹑洗剂等时,其所含有的一部分物质可诱发产品破裂。根据产品的脆弱结构﹑残留应力标准,是否产生破裂存在一定的差异,受温度﹑压力等的影响。因化学药品造成的破裂,其破裂面很干净,有时会产生光泽,可轻易得到确认。 为了防止因化学应力引起的破裂,工艺上应禁止使用可诱发破裂的化学药品。在用户的使用条件下,会形成问题的配件应通过改变材料等方法作到防患于未燃。引发化学应力破裂的化学药品如下:冰乙酸﹑增塑剂(DOP等)﹑酒精类﹑石蜡系列的油脂﹑酯﹑过多的硅系列脱模剂﹑汽油石油等油类﹑豆油等食用油﹑溶剂类等。 2. 熔接线 成型品表面形成细线的现象。 熔接线发生在注塑成型时熔融树脂合流的地方。熔融树脂填充凝固后,树脂互相遇合的界面显示在表面上,致使强度及外观降低。出现在具有两个以上Gate的产品中或Hole﹑厚度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模具维护保养管理规定 1、目的 使设备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的正常进行。2、职责 2.1 本标准必须经由培训合格之注塑技术人员和模具管理人员施行。 2.2 注塑领班负责实施和检查督导,主管定期督导。 3、注塑模具的保养内容 3.1 生产前模具的保养 3.1.1 须对模具表面的油污、铁锈清理干净,检查模具的冷却水孔是否有异物,是否有水路不通。 3.1.2 须检查模具胶口套中的圆弧是否损伤,是否有残留的异物。 3.1.3 模具的固定模板的螺丝和锁模夹是否拧紧等。 3.1.4 模具装上注塑机后,要先进行空模运转。观察其各部位运行动作是否灵活,是否有不正常现象,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是否磨损,润滑是否良好,顶出行程、开启行程是否到位,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3.2 生产中模具的保养 3.2.1 模具使用时,要保持正常温度,不可忽冷忽热。在正常温下工作,可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3.2.2 每天检查模具的所有导向的导柱、导套、回针、滑块、型芯等是否损伤、要随时观察,定时检查,适时擦洗,并要定期对其加油保养,每天上下班保养两次,以保证这些滑动件运行灵活,防止紧涩咬死。3.2.3 每次锁模前,均应注意,型腔内是否清理干净,绝对不准留有残余制品或其它任何异物,清理时严禁保用坚硬工具,以防碰伤型腔表面。 3.2.4 型腔表面有特殊要求的模具,表面粗糙度Ra小于或等于0.2cm绝对不能用手抹或棉丝擦,应用压缩空气吹或用高级脱脂棉蘸上酒精轻轻地擦抹。 3.2.5 定期清洁模具分型面和排气糟的异物、胶丝、油污等,分模面、流道面清扫每日两次。注射模具在成型过程中往往会分解出低分子化合物腐蚀模具型腔,使得光亮的型胶表面逐渐变得暗淡无光而降低制品质量,因此需要定期擦洗、可以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后要及时吹干。 3.2.6 定期检查模具的水路是否畅通,并对所有的坚固螺丝进行坚固。 3.2.7 检查模具的限位开关是否异常,斜销、斜顶是否异常。 3.3 停机模具的保养 3.3.1 操作离开需临时停机时,应把模具闭合上,不让型腔和型芯暴露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规程与管理规定一。目得:使设备能保持最佳得性能状态与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得正常进行。 二。适用范围:适用模具得维修与保养. 三.定时检查、维护:需由模具维修、上下模人员进行定时保养与检查。 1. 每日得例行检查与维护: 1、1 运行中得模具就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a.就是否有低压锁模保护; b。活动部位如导柱、顶杆、行位就是否磨损,润滑就是否良好?要求至少12小时要加一次油,特殊结构要增加加油次数。 c.模具得固定模板得螺丝与锁模夹就是否松动; 1、2生产正常状况:检查产品得缺陷就是否与模具有关; 1、3下机时要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并进行防锈处理:抹干型腔、型芯、顶出机构与行位等部位水份并喷洒模具防锈剂或涂抹黄油。 1、4下机后得模具要放在指定地点并作好记录: (1)模具状况:完好还就是待修。(2)下模时得防锈处理方式。 2. 每季得例行检查:

主要就是对放置两个月以上没有使用得模具进行清理维护。 2、1打开模具,检查内部防锈效果,有异常情况,须重新进行防锈处理、长期不使用得模具须涂抹黄油、 2、2 放回原位并作好记录、 四.维修注意事项: 1、非专业维修人员或未经专业维修人员允许,不可自行拆模维修。 2生产过程出现小得故障,调机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如:2、1进胶口粘模:应用铜针在进料嘴处敲出,不可用钢针等硬物敲打模具。2、2型腔轻微模痕,可根据型腔得光洁度选择抛光材料、有纹面不可使用砂纸等抛光材料,一般用铜刷蘸钻石膏或金刚砂浆刷洗,由专业维修人员完成。2、3产品粘模:一般用热得塑料包覆产品及顶出部位,待冷却后顶出。如用火烧注意不要损伤模具表面. 3、专业人员维修模具时,不可随意更改结构,需要更改结构须经质量工程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4、保证维修质量,选择合适得设备、材料、工具及其解决问题得方法,以最快速度完成。 五。质量记录: 1、注塑机及模具保养记录表。

注塑模具使用、维护和保养工艺规范

武汉市双桥科技有限公司 Wuhanshi ShuangQiao Technology Co., Ltd. 注塑模具使用、维护和保养工艺规范 文件编号:SQ/WI-129 版本号:A/0 发行编号:( ) 编写: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 *本文程序文件属于武汉市双桥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批准不得翻印*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注塑模具的日常使用、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双桥科技注塑车间,外协供应商可参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注塑模具维护保养的要求 4.1 模具结构 1 动模座板 2 推板 3 推杆固定板 4 支承板 5 回顶杆 6 动模板 7 凸模 8 定模板 9 凹模 10 定模座板 11 定位圈 12 浇口套 13 导柱 14 导套 15 拉料杆 4.2 模具的维修 4.2.1 检查行吊。行吊正常,点动按钮灵敏,才能使用。 4.2.2 维修前,工具要准备齐全。 4.2.3 维修中 4.2.3.1 模具维修拆解时,放置在橡胶垫上,防止模芯内部零部件脱落,损坏。 4.2.3.2 拆解模具的大型板块.模板.模角时,用木垫起平行放置,防止意外砸伤。 4.2.3.3 解动模板(固定板,前模板)时,非工作人员不得接近。工作人员与模板保持适当距离。 4.2.3.4 与前模板要保持相对平行,便于拆解。若两板不平行,可用铜(锤)适当敲击,以达到平行,便于拆解。

4.2.3.5 拆解零部件要小心,防止零部件撞伤。 4.2.3.6 拆解零部件要分类.有保护措施的摆放,以便装配。拆解的各零部件要有标记,特别是滑块.顶针要有明显有序的标记。 4.2.3.7 标注模具已出现异常情况的零件及位置,根据模具零件损坏或磨损的程度进行必要的修复或更换,如导柱、导套、斜顶、顶针等。 4.2.3.8 清洗模架, 检查模板是否变形以及顶针板是否存在凹陷或起毛,必要时进行磨平或更换;检查浇口套与喷射嘴接触面是否存在磨损或碰伤,必要时重新修整;检查运水是否正常,冷却水孔是否沾附水垢、锈蚀,必要时钻修冷却水孔;测试模具是否漏水 (油) ,必要时更换密封圈;检查弹簧是否失效变形,必要时更换弹簧。 4.2.3.9 检查模腔镜面抛光部分的伤痕、腐蚀,必要时进行抛光处理;检查模具的插穿面是否有伤痕、磨损、烧损,必要时进行堆焊修复或重作配件更换;检测模具分型面、浇口及排气槽是否磨损、变形;检测推管孔是否磨损、卡伤,必要时进行修整。 4.2.3.10 模具拆除后各零部件必须打防锈剂。 4.2.3.11 装配模具前,要对模具清洗打油。型腔内部,要清洗。滑块,导拄,导套,顶针,只要表面擦一层油即可。 4.2.3.12 型腔内部,镜面用干净脱脂棉小心擦拭;型腔面用干净棉布擦拭。 4.2.3.13 装配过程由模具结构等具体情况,决定装配工序。清洗型腔表面可使用脱脂棉蘸上乙醇类或丙酮类清洗剂,严禁用纸巾或棉布擦抹型腔,更不允许手指甲或刚性硬物划花型腔,清洗后要及时吹干。 4.2.3.14 模具固定。滑块固定,根据实际情况,固定螺丝的松紧程度;模板模块固定,先拧四角的对角螺丝,再拧其他的。要慢慢上紧,不能一次性拧紧。 4.2.3.15 装配完毕,不立即安装的模具,型腔内部要打防锈剂,外部有锈部位,抛光上油。 4.2.3.16 对模具进行打磨处理后,要用风管将铁屑吹干净,装模前将模具各部件清理干净在装模。4.2.3.17 模具装好后按4.3.4执行保养。 4.2.3.18 维修完填写模具维修记录表,并每周报工艺管理。如果是易损件更换,报设备部门备份,准备备用零件。 4.3 模具的保养 4.3.1 二级保养管理 指对模具实施日常保养和拆除保养和两个等级的保养。 4.3.2 日常保养 由模具维护人员每日进行保养。 4.3.3 拆除保养 以开模数3万次为一个周期由模具专业人员模具拆开后各零部件逐一保养。 4.3.4 模具保养的相关工艺要求 4.3.4.1 检查模具开闭模顺畅,模具表面不能有油污,分型面不允许有生锈现象;如果有,用抹布清除。

注塑模具保养安全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

NO 保养项目确认示例图片失效处理保养类权责 1 检查模具开合 动作是否干 涉,码模螺丝, 安装螺丝是否 有松动 重新上紧螺丝日常保养成型 2 目视模面上是 否有油污、绞 丝、胶粉及其 他杂物 1.带手套并用 碎布清理干净 2.清理完成后需 用清洗剂喷涂 再用汽枪吹干 日常保养成型 3 检查导柱与导 套、滑块与锁紧 块是否出现松 动与磨损 1.上油 2.提交给钳工处理 3.实施条款 日常保养成型 水平展开过 滤所有螺丝 模仁面为主要确认面 正面图 侧面图 码模螺丝 导柱

1.上油 2.提交给钳工处理 3.实施条款 日常保养成型 4 检查顶针、司筒 针、斜顶有无松 动,顶针板回程 是否顺畅。 1.提交钳工处 理; 2.钳工按《模具分 解、维修作业指导 书》实施作业; 日常保养成型 5 目视水管接头 是否漏水、生锈 1.更换水管接头 2.如模具损伤引 起,则提交给钳 工,由钳工进行维 修。 日常保养成型导套 顶针 水管接头

6 目视产品是否 有拉伤、多胶、 毛边孔堵等不 良现象 无 1.如经判定为模具引 起,则提交给钳工做 维修。 日常保养成型 说明:当模具投入生产、维修及定期保养时,由钳工实施下列步骤保养。 7 1.依据《模具分 解、维修作业指 导书》实施模具 拆解 2.确认型芯插 穿面、前端面是 否有伤痕、磨 损、烧损、凹陷 等现象; 1.当检查出模仁有 异常现象时,则实 施维修。《模具分 解、维修作业指导 书》 2.确认模仁没有异 常或维修完成时, 应用清洗剂对模 仁进行清洗并用 气枪吹干。(如如 图) 定期保养钳工 8 确认潜浇口、点 浇口是否磨损、 变形 1.潜浇口损坏时, 重新更换工件。 2.点浇口损坏时, 看是否可以重新 进行扩孔处理使 用,或者重新更换 工件。 定期保养钳工 模仁清洗 牙刷 潜浇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