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第一章

前言
2012 年考研的硝烟已经散尽,新的一年考研征程又已经开始了。最近有很多新兵问我 关于考北大国关国政专业的各种问题, 我都一一耐心进行了回答。 不过后来我发觉总是来回 讲一样的东西是一件极其低效率的事。 所以我在这里把最近问到我的考研相关的问题和我的 经验进行一个汇总, 希望对各位有志于考取北大国关的同志们有所帮助。 不过我认为我所谓 的“经验”不一定具备普遍适用性,所以照搬照套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我只是希望通过详 细讲述我的“经验”和过程能够对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复习方法有一定的帮助。我在 备考复习中也走过很多弯路, 但万幸的是都很快在师哥师姐的指导走了出来。 写出这一篇帖 子相也算是继承一直以来北大国关考研的这群人中互帮互助的传统吧。 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本人姓何,就读于国际关系学院(英文简称 UIR 的那个) ,本科阶 段学习的是日语。 我在 2012 年 1 月参加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 总分 354 分,初试第四名。各科的得分是政治 72,日语 78,专业课一政治学概论 104,专业课二战 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 100。我在 2011 年 3 月上旬回到学校的时候决定考北大国政,除 去大三准备期末考试、暑假回家和十一假期堕落的时间,满打满算应该是复习了九个月。之 前在学校除了学习过战后国际关系史、国家安全学、外国间的情报机构评价、地缘政治与国 家安全外,几乎没有接触过任何与国政相关的东西,算得上是一个国政的小白吧(其实现在 也没好到哪里去) 。由于我在复习过程中完全没花时间在外语上,所以我想我所谓的“经验” 或许对于小语种专业或其他跨专业的同学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第一部分 准备篇
“为什么考北大?” 话说每一个文科生心中都有一个北大梦。 北大作为 “天朝第一牛校” , 自然会吸引广大考生“趋之若鹜” 。就我个人而言,主要是想去感受真正的大学的氛围(UIR 比我的高中还小) ,想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关键的是想认识更多和我有共同志向和共同话题 的人。当然,某师兄的鼓励也是我有勇气报北大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考北大国关?”我从 高中开始就一直对国关相关的东西都比较感兴趣, 大学以来我每天花在看国际新闻上的时间 比较多。 而且可能由于本科是从所报的国政专业被调剂到日语专业的缘故, 对国政多少还怀 有一丝怨念。所以我决定不考本专业的研以后,我能选择的也就只有国关国政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相信很多新手和我去年一样,下定了决心考北大国关研 究生却不知从何下手。下

面我将从“己”和“彼”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就是“知己” 。在下定决心考北大国关之前,你应当 知道你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我适不适合考北大国关?我可以凭借自己的哪一点从人群中 脱颖而出,成为那被录取的 5%?我的弱点在哪里?”如果外语不好,高中或大学又读的是 理工科, 大学期间又忙于社会实践活动, 如果真想凭着半年或一年的时间考入北大国关的话, 那可能付出比一般人更加艰辛的努力都不起作用。我在 2011 年 9 月第一次去北大听课的时 候认识了一个研友,他说他就租住在北大附近,已经考过两年的北大国政了,正在准备考第 三次。刚听他这么一说我就直接被吓尿了,退缩了。但后面我调整了心态,对自己说: “没 事没事,他的第一年只达到了我的高中水平,第二年只达到了我现在的水平,我们现在在同
1
一起跑线,一切都没有定,嗯,加油” 。最后的结果是,我在 3 月 19 日参加复试的时候也没 有见到他。 我在 2011 年 3 月作出决定时就开始问过自己我的优势是什么。思来想去我逐渐总结出 我有如下的优势:1.我日语基础还不错,不用花时间在外语上可以拿高分;2.我高中时候学 文科,两个月复习公共政治不是问题;3.我高中文科综合基础很好,高考时在最后 20 分没 时间细写的情况下客观题拿了 120 分, 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也还很好, 可以迅速掌 握国际政治学科的话语体系;4.大学里保持了高中的学习习惯,能够静下心来看书;5.本科 也叫国际关系学院,离北大近,不仅有主场优势,也有心理上的优势。6.家人尊重我的选择, 自己年纪也不大,即使二战也没有压力。7.有一帮同考国政的好研友,可以一起讨论复习时 遇到的问题。 其实要问我这些条件会多大程度帮助我考上北大, 我心里也在犯嘀咕。 但是列出的这些 优势至少给了我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我在复习的后期在面对各种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不断 这样安慰自己,并最终挺过来。考北大国关的考生绝大多数是跨专业的,而且北大本校的极 少。在思考自己优势的时候,这些因素也要考虑在内。 我的劣势就是非国政专业出生,基础知识欠缺,一切都得从头来。不过我相信时间和技 巧可以弥补我的劣势。在权衡了我的优势劣势之后,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日语 85, 政治 75,专业一 100,专业二 100,共 360 分。按照过去几年的分数线来看,360 分可以稳 进复试了。初试考完以后我核对了下答案,估分是 350+,最后正如我所料到的,354 分。 整个考研的过程中, 我都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和了解

, 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学习方 法和态度。所以要说我这篇经验贴已经酝酿了一年了一点也不为过。 其次是“知彼” ,也就是“北大国关好考吗,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我认为相对于 光华、CCER、经院,北大国关算是比较好考了。但客观的说,北大国关的录取率还是很低 的。09、10、11 三年全院的平均录取率分别是 6.47、5.41、5.15。中共党史和科社专业稍高, 也不过是 15%左右。国际关系专业近几年的报考人数都在 200 以上,却只有 4 个录取名额, 录取率甚至低于 3%。从 2012 年的情况来看,国政专业有 129 人报考,实际录取 8 人;国 关专业有 173 报考, 实际录取 4 人。 这样的录取比例很容易让人在复习的后期产生极大的心 理压力(其实我在复习的后期心理上就很煎熬) 。报考的考生组成来看,二战三战的人较多, 且实力强劲。单从国政专业来看,近两年录取的多为二战的考生。 2011 年 3 月打电话告诉家里人说我要考北大国关的时候,我爸问我: “北大国关好考 吗?”我回答说“不好考,今年考上的师兄师姐中只有一个是一次考上的。今年实在不行我 明年就在北大租个房二战吧” 。爸听了停顿了一会儿,意味深长地说“你这么大了也没受过 大的挫折,考一考,受一受挫折对你也好” 。囧!不过我觉得这已经不是父亲与儿子间信任 与不信任的问题了。录取率放在那里,搁谁心里都会发毛吧。 从考生的报考专业来看,近几年接近 75%的考生报考的是国关国政这两个北大国关院 的主干专业。当然,我在这儿也要旧调重弹,谈一谈北大国关专业和国政的区别:根据我的 了解,北大的国政专业偏重于地区研究,如东亚研究,中东研究;而国关专业偏重于大国关 系。 两个专业的专业课二也各不相同, 分别是国政的战后国际关系和新中国外交和国关专业 的国际关系史。我个人认为国政专业的录取率虽相对较高,但是复习的强度更大;国关专业 复习可能相对轻松,但是录取率较低。其实 5%和 3%的录取率相差也不大。如果真是只想 要一个北大的牌子的话,不妨报考北大录取率较高的社会学系。我之所以选择国政专业,是 因为国政有我喜欢的方向东亚地区研究,而且我也希望成为梁云祥老师的弟子。 考过北大的人都说北大阅卷压分很厉害, 如果没进复试连调剂都不好联系。 从我的母校 UIR 的情况来看,我今年的考研分数甚至没达到相关专业的复试分数线,更别说调剂了。我 猜测北大老师倒不至于有意“压分”为难学生,可能是老师的作风比较严谨---没答对的话,
2
不给分就是不给分,字写得多也不给辛苦分。考虑到北大国关的超高淘

汰率,在做出决定前 一定要谨慎,一旦下定决心考北大就要做好失败的心理准备。 北大国关研究生入学考试一共考察四门:公共政治(满分 100 分,全国统一命题) 、外 语 (100 分。 英日俄语全国统一命题, 法德语北大自己命题, 据说德语偏难。、 ) 专业课一 (150 分,全院统考) 、专业课二(150 分,不同专业考察内容各不相同) 。公共政治选择题和客观 题各 50 分。试卷结构是 16 个 1 分的单选,17 个 2 分的多选,5 道 10 分的材料解析题。材 料解析题回答在专门的答题纸上。 考研日语是 60 分的选择题和 40 分的主观题。 试卷结构是 20 个 1 分的完型,20 个 2 分的阅读理解(4 段文章) ,15 分的日译汉,25 分的作文。全卷 都回答在机读卡上。北大国关的所有专业课都不指定参考书目,所谓参考书目都是历届师 兄师姐总结出来的。由于我报考的是国际政治专业,所以我会在专业课二强调“战后国际关 系和新中国外交” 。想考国际关系专业的同学可以百度“帅先村君” ,这位仁兄今年初试成绩 国关专业第二,而且是一战成功,他的经验帖很有参考价值,而且人超级好 O(∩_∩)O~ 下面讲一讲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课。专业课一,政治学概论。一般大致分为政治学基 础和国际政治学概论,两部分在考题中各占 75 分。具体而言也可以细分为五个部分:政治 学、西方政治思想史、比较政治制度;国政概、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专业课二,战后国际关 系和新中国外交。分为三部分:战后国际关系史、新中国外交、地区和时政热点。师哥师姐 推荐的两门专业课的书买下来应该会有 30 本左右吧。我用过的书的书单、以及我对每本书 的简单的评价附在帖子最后面。
第二部分 过程篇
3 月决定考研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收集信息:参考书目、课件与讲义、前辈的经验 和学习方法、出题老师、答题方法等等。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可以在北大官网、考研论坛和 国际关系论坛上找到。过去一年中我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有 1.06G。最近很多要考研的师弟师 妹都直接找我拷考研资料, 我几乎是毫无保留的赠送。 但是我还是建议要有一个自己收集的 过程。 只有经历了自己辛苦收集这一个过程你才会明白每一份资料的不同价值, 在使用的时 候才会对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着重点。 总的看来,我的复习大致分为两轮。第一轮是 3-11 月(扫书和做笔记为主) ,第二轮是 12 月-考前(记忆总结为主) 。下面简单讲一讲我的大致复习过程:2011 年 3 月花了一整月 的的时间看了王逸舟教授的《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一书,做了一遍笔记。这时候 由于我没有任

何国政基础, 所以看得很艰难, 尤其是后面讲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那一 部分看得我头晕眼花。王教授的书本身的质量是非常高的,但由于自己知识储备上的局限, “范式”和“结构现实主义”的“结构”两个词就够我纠结好几天。期间抽空去清华听过一 次阎学通老师组织的研讨会;4-6 月上旬看了 5 本政治学的教材,这段时期所看的书内容不 难,让我思考很多,每天都感觉收获很大很有成就感。例如搞清楚了“合法性”与法律没什 么关系、中国近几年这么多的“群体性事件”与政治参与的联系、西方语境下“共产主义” 与东方语境下的差别等等;6 月下旬-7 月准备期末考试为主,顺便看了看国际政治概论的 3 本书;8 月上旬回家;回学校后的 8 月下旬-9 月初,我进入了整个复习过程中效率最高的一 段时期。期间看了 2 本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书籍。由于知识的不断积累,我在这段时期对政治 的认识也发生了飞跃性变化;9 月的后半期-10 月下旬看国际关系史相关书籍,并作了 90 多 页的笔记。 ;10 月末看了中国外交的相关书籍,同时也开始翻看公共政治的大纲;11 月看了 与中东、民族主义相关的书籍,公共政治开 始做题,整理了几个热点专题。到这时我的第一 轮复习才基本结束;12 月是我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最痛苦的时候。一方面公共政治的复习压 力袭来-,另一方面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也不敢懈怠,各种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是国关史) 把人都快逼疯了。进入 2012 年 1 月我反而变得淡定起来,把教材放在一边专心看自己以前
3
做的专业课笔记。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又把公共政治翻了一遍,然后才安心的睡下。 最后的审判日终于到来。我在北大本校考,考场是二教 501 教室。考室不大,里面大约 有 60 人,略显拥挤(要偷看选择题的话肯定看得到) ,不全是国政专业的考生。虽然提前踩 过点, 但到 1 月 7 日上午我进了考室才发现我的座位是第一排。 密封试题的纸袋就已经放在 座位上了,但考生只被允许在密封袋上填写个人信息,不能打开。开考的命令一下达就开始 考试的倒计时。 这时需要用小刀轻轻划开密封袋, 迅速取出试题作答。 密封袋上有两个舌头, 在外地的考生考完以后需要自己密封试卷然后上交。 在北大本校考的话, 将会有监考老师统 一收集并密封试卷。第一天上午考公共政治,下午考日语。公共政治里面的好几道选择题都 是考前一天翻过的,大题也有肖秀荣压中的题,最后一道题甚至是约瑟夫·奈的“软实力” 。 整体感觉不难。日语我感觉偏难,至少比 12 月考的日语专八和做过的 10 年、11 年的真题 要难

,时间也不充裕。考完我很郁闷,觉得上 80 分没戏,优势不再了。不过我很快调整了 心态, 因为第二天的专业课才是重头戏。 晚上回到学校吃完晚饭后便在寝室里看自己的笔记 和讲义,不到 11 点便睡下了。第二天坐地铁来到北大,在寒风中冻了好一会儿才被允许进 楼。专业课也被密封在纸袋里。打开以后有 16 页 A4 答题纸和一张印着考题的试题纸。试 卷结构是名词解释 6 或 8 道+简答 4 道+论述题 2 道。专业课一还算顺利,基本都知道是什 么,有一些概念还专门背过。像“宪政”那道题我在前一天还刚好和同学讨论过。 “政党分 赃制” 我也在复习的时候专门用手机查过, 在中午还和同学讨论了好半天。 下午考专业课二, 感觉不太容易。虽然第一道论述题里面涉及的 TPP 我在考前看过,但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 以然。有一道 10 分的简答题没复习到,最后一道 30 分的论述题里涉及的“多边外交”概念 我也不大理解其具体内涵。更可怕的是,我两门专业课的论试题都只答了一页多, “多边外 交” 那一道论述题由于答题时间不够我甚至无耻地打上了两段省略号!! ! 而我看以前师哥师 姐的经验贴,他们都答了 3-4 页。所以我做完后回学校的路上感觉特别忐忑,但由于前面 3 门感觉还好,也并不至于完全绝望。考完和同学坐地铁回学校时天已经黑了,路上小猴子从 云南发来短信问“考得如何?” ,我回复他两个字: “有戏” 。 考完后的 3 天是对自己惩罚式的放纵,在寝室里连续通宵了 3 晚,早上 7 点才睡下。后 来在网上对了一下明王道日语给出的参考答案,60 分的选择题得了 46 分,让我大失所望。 寒假在家也是各种颓废。2 月在家里实在是呆的无聊,便在凤凰网上找到考研政治的答案看 了看,算出选择题得了 43 分。但客观题不容乐观,估计会得 30 分。最后得分是 73+(实际 72) 。日语给自己估了 80-(实际 78) 。两门公共课总分估了 150(实际 150) 。专业课一也 看了看,给自己估的分数是名词解释:4+3+3+2+5+3+5+3=28 简答:7+6+5+10=28 论述题: 第一题 7+4+7+4=22 分,第二题:14 分,共 36 分。总分 102+分(实际 104 分) 。由于对专 业课二感觉不太好,所以给专业二估的总分=名词解释 28+简答 28+论述题 36=92+分(实际 100 分) 。以此为基础,我推测总分应该是 350+。 2 月底回到学校,过着像猪一样的生活----不出成绩真是没心情做正经的事。28 号和小 威约好了一起去北大听潘维老师的讲座。 早上 9 点多我们在西苑搭上公交刚走不远, 郭同学 打来电话,告诉我北大的成绩出来了。我听到手一抖,急忙对她说“拜托帮我查一下,我的 报

名号是 110199115” 。等待的那一刻我感到我的眼角都湿润了。过了好久,电话那边传来 声音: “你进了,排名第四。 听到后我的一阵耳鸣,心脏也堵在了嗓子眼上。后面都也不 ” 知道怎样走下公交走到讲座所在的教室里去的, 上午潘维老师的讲座也是草草地听过。 中午 和赵师兄见了一面,赵师兄告诉我很多关于复试的事,收获颇大。 回到学校以后短信通知了几个熟人我进复试的消息, 收到鼓励无数。 几天后国关官网上 出了复试通知和名单,被告知复试将在 3 月 19 日进行,18 日下午会考外语听力。复试能够 准备的其实不太多,期间听了听日语专八的听力,看近几期的《世界知识》和《参考消息》 , 整理了凤凰网、新华网、腾讯网上国际时政热点专题。听力考试的前一晚上北京下了雪,下
4
午在三教外的寒风中等了很久。日语听力是完全按照新日语能力考试 N1 标准来的,由于是 按专八来准备的,而且没有试音时间,所以前几道题都没太听进去,还好后面调整了心态, 做得还算顺利。 为了应对第二天的面试, 下午我回到学校拜托了 5 个相关专业同学给我做了 一次模拟面试,他们都给了我很多中肯的建议。事实证明这确实是有效的,第二天真正面试 的时候一点都不紧张。进屋里面试的时候,先是按要求做了 3 分钟的自我介绍,后来老师又 向我提了三个热点问题:阿拉伯之春中伊斯兰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在埃及的表现;钓鱼岛 问题中日双方各自的宣称主权的依据,钓鱼岛对中国的意义、解决前景;TPP 与东亚合作的 关系以及中国的应对; 有点尴尬的是三个问题我都没有提前准备到, 只能凭着记忆和理解回 答,所以感觉并不好。快结束时,吴强老师还给我加试一道题, “你刚刚谈到了第一岛链, 那去那边的地图上指出钓鱼岛的位置。 ”整个过程的气氛是都是很轻松的,张海滨老师和吴 强老师一直都笑眯眯的。 听北溟客师姐说北大国关复试如果挂了都是安乐死, 亲身经历后发 觉果然如此。 面试完后感觉一身轻松,下午回到学校后便好好睡了一觉。等录取结果的日字是煎熬且 漫长的,每天各种刷论坛和官网,也完全没有学习的欲望。后面花了一周时间帮一个叫佐藤 的师姐修改博士论文,这段时间才稍微感到充实。4 月 9 日下午北大国关官网上录取结果正 式出来,一切才最终尘埃落定。耗时一年零一个月的考研生活正式结束。
第三部分 方法篇
关于看书的方法:其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书方法,关键是要适合自己。就我个人而言, 我喜欢边看书边把自己认为的重点划线。在第二遍的时候就着重看自己第一遍划线的部

分, 然后再归纳总结做笔记。按照这种方法我整理了 7、8 本书的笔记,后期复习的时候我就主 要看自己的笔记了。看书的时候高度投入,跟着书里面描绘的内容走。例如在看到介绍雅典 城邦的文字的时候, 脑海里便迅速描绘出一幅城池的画面。 这样不容易分心, 效率自然就高。 看书也不是一直看。我大约是看一个小时休息 10 分钟,用冷水洗脸,听听 J-POP,跑到窗 边看看外面的风景之类的。 看书的速度:我在前几个月看书很慢,一本薄薄的国政概要看一周。熟悉相关的话语体 系以后就很快了,极限是大约每天 15 万字。一本 300 页的书一般 3-4 天可以看完。唐士其 老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一周看了两遍。国关史这种不费脑力的科目就更不用说。 关于每天的时间安排:我一般是 6:40 起床洗漱,去图书馆占座,吃早饭,大约 7:20 就 又回到寝室的被窝里了。一般 8:30 开始学习,到 11:30 吃午饭。12 点回到寝室,上上网看 看闲书墨迹到 1 点,睡一个小时午觉到 2 点。下午 2:30 回自习室学习。一般 5 点去洗澡吃 饭。晚上学习时间是 7:00-10:20。这样算起来每天大约是 9 小时的学习时间。后面天气 转冷, 每天都难以保证 8 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了。 还好我的效率比较高, 得以弥补时间的不足。 晚上回寝室后上凤凰网看国际新闻、 登人人网看北大国关老师和师哥师姐分享的日志, 这样 既放松了心情也拓展了视野。 (我考研期间连续登陆了 280 多天人人网) 关于每一科的时间安排:由于一开始是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小白,所以绝大部分时间都 在看专业课。专业课一是 3-9 月,专业课二是 10-11 月,公共政治是 10 月下旬-考前,日语 全程没复习。 关于笔记:最好还是做笔记吧。作笔记一方面是加深记忆,另一方面是减轻在复习后期 的负担。做笔记时积极思考,尝试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一段话的内容,这样也有助于自己在考 场上答题。譬如当你在看唐老师思想史,讲到限制政府权力那一部分的时候,你可以概括出 限制政府权力有法律和制度两种方式, 通过制度这种方式限制政府权力又可分为代议民主制 和分权制衡两种方式。 我该怎样做:考研,说到底还是应试。既然是应试就肯定会有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
5
技巧有助于考生事半功倍。 我认为历年真题是最重要的, 备考的时候有事没事都应当随时翻 看并琢磨真题。 一旦你发现了真题里面的规律, 收集到相关方面的信息, 那就捂着嘴去笑吧。 以我的理解,北大国关考题的特点是“泛而不深” 。也即是考察的知识范围很广,但是一般 多是“是什么”的问题,并不深入。而且不像人大国

关一样偏重于理论。 需要去北大听课吗:有时间和余力就可以去听一听,不方便的话有课件也可以。我听过 《国际政治概论》和《伊斯兰与世界政治》两门课。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看和自己思考。 关于专业课:看的书可以很多,但每一版块应当要有一本书做主线,重要的书一边看还 要一边思考和做笔记。专业课的经验前辈们讲的很多了,我也没有太多新的见解。像政治学 部分我也是学习了前辈的方法,以“权力”为核心构筑了一个框架。参考书目和我个人的简 单评价下一部分有介绍。 关于公共政治的复习:我觉得很简单。如果高中文科基础还不错,稍微看看我感觉公共 政治就可以及格。我是在 10 月初买回来官方的“红宝书”--《大纲解析》 ,10 月下旬才开始 看。 以每天翻几页的速度看了接近一个月才看完第一遍, 看完就忘完了, 而且很多都没看懂, 尤其是经济学那一部分。 《大纲解析》 只看了一遍就扔在一边了。 月下旬在淘宝上买来 11 “风 中劲草(沪江论坛) ”这位大神主编的大纲 3 件套(黄皮的核心考点、蓝皮的配套核心考题、 紫皮的核心考题详解) 我个人强烈推荐这三本书。 。 这三本书是我用过的最有效的复习材料, 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去掉了《大纲解析》里面的废话。到考前总共看了四五遍吧。具体用法 是第一遍边看边理解,不理解的地方和重点用蓝色中性笔划线。第二遍看的时候,着重理解 第一遍不懂的地方,仍然不懂的地方用黑色中性笔划线。看完第二遍做配套的练习(这时的 正确率就很高了) ,把练习里做错的题对照答案详解再反复琢磨下,实在不懂的话就抄到黄 皮的核心考点上。这一边结束我对书上大多的知识点都掌握了。第三遍就很快了,着重看黑 笔划过的地方和第二遍做题时错过的知识点, 不懂的地方再用黄色笔做标记。 第四遍着重看 黄色笔标记的知识点,再不理解的地方就用绿色笔做标记,强记下来(这时绿色笔标记的内 容已经很少了) 。考试前一天晚上背了背绿色笔标注的内容。形式与政策部分看看任汝芬的 《序列三》和《序列四》两本书就可以了。12 月我怕不保险,还把序列三里的知识点看了 几遍。 考前几天做了任汝芬的 《序列四》 最后 4 套题, 风中劲草赠送的 4 套考题, 肖秀荣 《命 题人》的 4 套预测卷。都只做了选择题,这时的得分都在 40 分以上。客观题只看了看解题 思路。其实一般来说公共政治的差距都在选择题,尤其是多选上。选择题的正确率则取决于 考生对大
纲解析的熟悉和理解程度。肖秀荣《命题人》的 4 套预测卷每年都传的神乎其神, 今年我算是亲眼见

证了,真的有几道压中的答题!可惜我考前不信,没有去背。 关于外语 :我在做过 2010 和 2011 年的两套考研日语真题(导致自信心爆棚)后,全程 没花时间复习外语。英语基础差的话早点做准备,因为外语成绩不好被拉 20 分差距也并不 少见。英语复习方法可以参见“帅先村君”的复习方法,他考研英语 79 分也是一朵奇葩了。 关于报班:理科的同学我不知道,但对文科生来说公共政治完全没必要报班。10 月底开 始我怀着走捷径的期待,拿着同学的听课证去海淀体育馆听过多次海天教育任汝芬的政治 班,结果没有一次不是失望而归,常常为浪费了一上午的时间而懊悔。专业课方面我在 7 月底上过我们自己学校的一个暑期班,知识上收获一般,但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也借助 暑期班认识了很多研友和师哥师姐。 话说认识很多研友和前辈与考上没有直接联系, 关键还 是在于有适合自己的方法。 关于复习的心态:由于我早早的做好了二战的心理准备,所以前面 7 个月一直还算比较 淡定。11、12 月的时候,随着周围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尤其是某人品较差的同学考上某局 公务员的事迹传开以后, 我和一起考研的哥们着实不淡定了一段时间。 再加上复习强度加大, 天气转冷等多种原因,各种悲观情绪纷纷涌来,心里十分痛苦。还好来自小威和家里人的鼓 励让我平静下来,再次感谢小威和家人,此下省略一万字。
6
关于考场上答题:1.我认为由于北大国政专业课题量较大,3 小时的答题时间很紧,在拿 到一道题的时候几乎没有停下笔来仔细思考的时间。 这很考察一个人平时对相关知识的熟悉 和理解的程度,所以要注意平时复习时的积累。2.出分后我和一起考的同学聊天,我们都同 意答题时不应该有答的越多越好的想法, 而要尽力把基本问题讲清楚。 比如问你 “无为而治” , 你把法家儒家的思想都答上就会有问题。3.聊天时我们还发觉对于同一道论述题会有不同的 答题思路,得分也相差不多。所以我们推测论述题是言之有理皆可以得分。我觉得答论述题 的关键是要有写一篇小论文的意识,开头结论这些都应该有,注意把一个问题讲清楚。4. 北大考题的考察范围这么广, 遇到不会答得题是正常的。 今年我专业课二里面 “环境外交 ” 、 “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国际协定的联系和区别”等等都不会答,我过我还是凭着自己的理 解努力回答了,最终得分也比我想象的好。 复试时北大老师歧视?北大土著几乎不会来考研,所以不存在复试时照顾本校学生的担 心。 进入复试的基本上又都是跨校跨专业的, 复试的成绩基本上都是按照考

生真实的表现来 的。这正是我佩服北大的一个原因: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不拘一格降人才。而不 像人大那样有那么多的可操作空间。
我复习的缺陷:我的复习过程也并不是完美无缺,也有很多缺陷。最大的问题是明明
知道自己的写字速度很慢, 高考答文综时就吃了一亏, 却偷懒、 死不悔改、 死猪不怕开水烫, 没有在考前做相关的专项练习和模拟题。这直接导致我在答专业课一的论述题时时间不够。 前辈们的经验是 60 分钟以上的时间做两道论述题,每题写 3 页以上。而我做到论述题的时 候就已经只剩 40 分钟了。25 分钟完成第一道题,写了一页半,第二道只剩 15 分钟,没来 得及展开便草草结束,写了一页多一点。考专业课二时意识到这个问题,但由于专业课二题 量更大,做到论述题的时候又只剩 40 分钟了。第一题写了两页,第二题直接没写完,一页 多,后面打了两段省略号,然后一句话结束。另一个重大的失误是公共政治虽然看的很熟, 但是就是偷懒, 既没有在考前背预测题, 也没有仔细背考点; 答题时出现了一个尴尬的情况: 我知道该用什么知识点,也知道在书上哪里,但就是记不起具体内容。所以客观题得分低也 并非没有原因。 第三个失误是整个专业课复习过程中没有涉及比较政治的相关内容, 连潘维 老师的比较政治制度讲义都没看。还好最后侥幸过关,不然我会为此懊悔一整年的。
第四部分 参考书目
我的专业课书单:
专业课一:政治学概论=政治学基础+国际政治概论=(政治学+西方政治思想史+ 比较政治)+(国际政治概论+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概论部分可以包含国际关系
理论部分。 一、政治学(我看了前面 5 本书) 1.《政治学十五讲》 ,燕继荣,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大家眼中的经典教程,其实就是海伍德和罗斯金两本书的合集。我看了两三遍, 并按照里面的介绍,以权力为中心构建了一个政治学的体系。 2.《政治科学》 ,罗斯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政治学》 ,安德鲁·海 5 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罗斯金的书翻译的比较晦涩。安德鲁的书很好理解。都是很好的入门教材。以上 两本我都只看过一遍,不过后面在考试的时候吃亏了。据说像今年(2012 年)的“多数决 和少数决”那道简答题,政党分赃制,去年的影子内阁什么的都可以在上面找到。 4.《政治学导论》 (第三版) ,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书和笔记一共看了三四遍,因为做了笔记,后面就直接看笔记了。人大的书马克 思主义色彩比较浓。但是像“社会资本”这类的新东西是其他政

治学教材中没涉及的。
7
5.《政治学概论》 孙关宏 复旦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这本书我觉得文字比较清晰易懂,符合我的胃口。我是以这本书为主线复习政治 学的。而且书里面涉及了很多比较政治的东西,像今年那一道“无为而治”和“小政府”的 比较呢,阐述“无为而治”我就用的这本书上的一个观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没看比较政 治相关内容的缺陷。考前我还好好背过最后一章的“文明冲突论” ,捡了个便宜。 6.《政治学基础》 (第二版)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第一感觉就是感觉太教条和马克思主义,里面多旧时期的政治观,讲的多是阶级 和压迫、革命。听取了师哥的建议,虽然买了但一遍都没看。 政治学原理 (许振洲老师讲义) 我的评介:看了一点,不过后来知道许老师那时出国了,不参与出题我就没看了。这也算是 投机取巧的表现吧。不过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信息灵通 O(∩_∩)O 二、西方政治思想史(我看了两本书) : 1.《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天津教育出版社 我的评介:看了两遍,由于觉得可能再出“托克维尔”这样的题,所以我以人物为线索作名 词解释,作了 20 多页的笔记,后来又在考前几周看了两遍笔记。看了这本书对于看唐士其 老师的书有一个铺垫的作用,算是开胃菜吧。 2.《西方政治思想史》 (修订版)唐士其,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这本书很重要,内容自不必说,一场头脑风暴,思想的盛宴。我看了 3、4 遍以 上,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记忆,尤其是中世纪结束后到 20 世纪前的这段时期。可能一 开始不太好理解,不过后面就好了 笔记:西方政治思想史 (唐士其老师) 我的评介:从 Reiben 师哥那儿得到的,实质是唐老师《思想史》的精华版。我在考前晚上 就在看这个笔记,对答题时观点的形成真的很有帮助 三、比较政治制度: (我没有花时间在比较政治制度这一块的复习上,这是我复习备考过程 中的一大失误。在此推荐书目。 ) 世界政治经济体制比较(潘维老师讲义) 我的评介:据说这个很重要。据说 2012 年的“政党分赃制”上面就有,不过不知道为什么 我打印了但没看这个笔记。 《比较政治制度》曹沛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的评介:打算忙完了这阵就看 国际政治概论: 1.《国际政治学概论》 (第三版)陈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看了一遍,依旧是人大的马克思主义风格,我觉得比较枯燥。 2.《国际政治学理论》梁守德/洪银娴, 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我看过一遍,比人大还马克思主义,我觉得内容多是文革时期的国际政治观) 3.《国

际关系分析》阎学通、阎良,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 在这里推荐看看这本书, 我看了三四遍吧。 某一天我在图书馆瞎逛的时候发现的, 文字很生动活泼,而且有很多案例,对于理解国政概里的概念很有帮助。书中的热点专题对 于回答专业课二也很有帮助。 我看这本书时自己整理了笔记, 考前就结合王联老师的课件背 了背,果然对考试很有帮助。书后面的附录简明地讲了下国关理论,很好很强大。 4. 世界民族主义论/王联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有助于理解世界各民族的民族性格、行为特点产生的根源。关于民族主义和民族 国家(国民国家)产生的那一部分让我对当今国际体系的形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8
1.《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 (第二版)王逸舟,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的评介:这是我去年 3 月决定考研的时候看的第一本国政的书,看了 4 月才看完,仔仔细 细地做了笔记。 后来才发觉北大对国关理论考察的并不多。 感觉如果是作为初学者第一次看 这本书会觉得比较难。而且由于写书的时间比较早,书中没太涉及建构主义的东西。书中对 “文明冲突论”的介绍令我大开眼界。 2.《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倪世雄,复旦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只是看了一遍。后来忘得差不多了。
专业课二=战后国际关系史+新中国外交+时政和地区热点问题
战后国际关系: 1.《国际关系史》 (战后卷)上下册,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 我感觉北大国政专业对国关史要求不深, 准确知道史实和因果关系对于应试就足 够了。这两本书无疑是战后国关史中最详细的。我依据这两本书,按作名词解释的方式作了 91 页的笔记,也即是“厚书变薄书” ,后面把自己的名词解释背了三遍,考前虽然还是忘了 不少,不过应试应该是没问题了。 2.《国际关系史》 袁明,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的评介:我把战后部分看了一遍,对于建立大致的框架还是有帮助的 3.《战后国际关系》 (1945-2010)顾关福,时事出版社 我的评介:看了一遍。书中 2001-2010 年的国关史对于理解现实还是有一定的帮助。 新中国外交: 《当代中国外交》颜声毅,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的评介:看了两遍还整理了笔记。在 10、11 月看公共政治的时候看这本书比较合适,因 为书里面讲的很多东西都是在方连庆书中和考研政治中讲过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部分需要特 别关注。 地区和时政热点问题: 《中东政治与社会》王联,北京大学出版社:我看了两遍,整理了笔记,还是很重要的 《当代中东》 ,陈建民编著,北京大学出

版社:看了一点,感觉很好,我推荐一个
其他:
《国际关系名词解释实用手册》 ,白鹤主编,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的评介:贯穿我的复习始终的一本书。不过不要迷信,更不要照着书背。 杂志: 《现代国际关系》《世界知识》 、 、人大复印资料的《国际政治》《世界知识》挺好的。 。 论文:CNKI 上面下载了很多老师的论文,不过大部分都没时间看 真题:专一 1990—2012 年的真题,专二 2004—2012 年的真题:真题的重要性自不必说。 专一着重看 2006 年以后的。专一专二近三年的真题是重点中的重点。我经常翻看,看看是 不是又多了几道自己懂的题。 老师的课件和讲义:绝大部分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找准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过我想课件 和讲义只是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关键还是在于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还看了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书,不过我感觉可能对于应试不太重要,所以在这里就不列了。
结语:
没想到随性地写了这么多,竟然比我的毕业论文还要长。其实我也知道全文有很多 废话,但是一旦敲起键盘来就思绪连篇,想尽可能的还原和记录下自己最真实的考研经 历,也算不枉费自己的青春吧。希望各位原谅我
的不负责任。 这篇帖子发表在人人网和国际关系论坛上。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不过以下 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的:转载了后在帖子里加一句“我当年就是报了 XX 保过班,一
9
对一服务,很有效,老师也很贴心,收获很大,我推荐一个”之类的广告语。我在复习 备考过程中读过很多师哥师姐的经验贴,也受益匪浅。很多帖子都被我打印下来反复阅 读。但也看见一些机构擅自更改前辈帖子的内容以谋取私利的丑恶行径。我对于这篇帖 子的完整性拥有“绝对主权” ,擅改牟利者我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帖子最后引用 10 年的卞师兄的一句话: “天下学生是一家,无须拘礼” 。若有什 么关于复习备考的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我必将尽力解答。我的联系邮箱是 kasyou1990@https://www.360docs.net/doc/ea3525553.html, 祝各位有志于考研的同学好运。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