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事异

合集下载

形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句子

形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句子

形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句子1.时过境迁,物是人非:1.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转瞬即逝,沧海桑田,一切都在不断变化。

山有木兮木有枝,人无定所,只有一个不变的真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繁华落尽,沧桑变迁,古老的城市沦落成废墟,曾经的繁荣成为苍白的回忆,一切都在不断变化。

河水滔滔,流不尽,时光流转,岁月如梭,一切都在不断变化。

世事变迁,无常如影,只有一个不变的真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人生苦短,时光易逝,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学习,懂得珍惜,懂得放下,懂得把握现在。

2.人生轮回,无常不变人生轮回,无常不变。

时光荏苒,一切都在变,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曾经的繁华,只能成为回忆;曾经的辉煌,只能成为追忆。

许多事物都只是时过境迁,只有无常才能永恒不变。

人生就是一场轮回,每个人都会经历起起伏伏,但每一次的轮回都不会相同。

每段旅程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经历,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无常是人生中唯一不变的东西,它是一种永恒的存在,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无常都会一直存在。

它让人们明白,只有接受无常,才能更好地接受变化,更好地面对人生。

无常就像一面镜子,它反映出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看清自己,让我们明白,只有接受无常,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的变化。

只有接受无常,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才能更好地拥抱变化,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3.繁华落尽,一切空灵繁华落尽,一切空灵,昔日繁荣的城市空无一人,那些曾经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只有风吹过的萧索。

曾经熠熠生辉的宫殿,如今只剩下荒芜的废墟。

曾经热闹的市集,如今只剩下一片死寂。

曾经繁华的景色,如今只剩下悲凉的回忆。

时光荏苒,一切都变了,只剩下那残留的空灵。

4.荣枯交替,沧桑变迁人生就是一段荣枯交替的旅程,沧桑变迁,一切都在不断变化。

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切,有时会在一瞬间消失,有时会在漫长的岁月里慢慢消逝,有时会在一瞬间变得更美好。

我们曾经拥有的一切,有时会在一瞬间消失,有时会在漫长的岁月里慢慢消逝,有时会在一瞬间变得更美好。

形容世事变化很大的诗句

形容世事变化很大的诗句

形容世事变化很大的诗句
一、天翻地覆[ tiān fān dìfù]
1、形容变化极大。

2、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译文:谁能知道变化极大,如今正南面看北斗。

二、日新月异[ rìxīn yuèyì]
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

形容发展、进步很快。

出处:《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三、时过境迁[ shíguòjìng qiān ]
随着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106回:“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

”四、沧海桑田[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五、白云苍狗[ bái yún cāng gǒu ]
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处: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译文:天上的浮云分明像件清白干净的衣服,一会儿却变成一只灰毛狗的样子了。

文言文时位移人翻译

文言文时位移人翻译

天地间,万物皆有时,人亦然。

夫时者,万物之根本也;位移者,人事之变迁也。

自古至今,世事无常,时位移人,人之命运,亦随之时变。

昔者,孔子曰:“君子不器。

”此言人应顺应时势,不可拘泥于一时之利。

夫时者,如流水,不可停留;位移者,如浮云,变幻莫测。

人若能顺应时势,随位移人,则可游刃有余,无往而不利。

且观历史,英雄豪杰,莫不与时位移。

昔战国之时,天下大乱,诸侯并起,英雄辈出。

孟子曰:“得时则昌,失时则亡。

”此言时位移人之理也。

如秦皇汉武,顺应时势,一统天下,开创盛世;如唐宗宋祖,亦能随位移人,成就伟业。

然时位移人,非易事也。

古人云:“时势造英雄。

”夫英雄者,非一日之功,乃时势所造。

如三国之时,曹操、刘备、孙权,皆一时之英豪,各据一方,争霸天下。

然时移世易,三国归晋,英雄终难逃时位移人之命运。

夫时位移人,亦关乎个人之品德。

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此言君子之德,应随时代之风而变化。

人若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能顺应时位移人,成就一番事业。

今世之时,与古时大不相同。

科技日新月异,世界格局不断变化。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力日益强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随位移人,与时俱进。

夫时位移人,固有时势之因素,亦有个人之努力。

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此言时位移人,需三者兼备。

天时,即时代背景;地利,即地理环境;人和,即人心所向。

人若能三者兼得,必能时位移人,成就一番伟业。

然而,时位移人,亦需谨慎。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此言时位移人,应慎交友,择善而从。

人若能明辨是非,择善而从,必能时位移人,避免误入歧途。

总之,时位移人,乃世事无常之必然。

人应顺应时势,随位移人,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然时位移人,非易事也,需时势、地利、人和三者兼备,方能成功。

愿吾辈青年,把握时代脉搏,时位移人,共创美好未来。

世异事异名词解释

世异事异名词解释

世异事异名词解释
世异(Shi Yi)指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奇特现象,即存在于这
个世界上的,与大众常识所认知的事物或规律不符的现象。

它可以涉及科学、自然、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未解之谜、神秘事件、超自然现象、异常天气、奇特动物、罕见疾病等。

世异一词常用于网络流行语中,用来形容一些超乎寻常的、不易解释的事件或现象。

事异(Shi Yi)指的是具体的奇特事件或现象。

它可以是某个
个体或群体的行为、社会事件、生物现象、科学实验等。

事异往往是描述或解释世异的具体案例,通过事异的分析与讨论,可以探索背后的原因及影响。

异名(Yi Ming)指的是不同于常名或通常名称的名字或称呼。

在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等各个领域中,常常有一些特殊的名字或称呼,这些名字或称呼可能与其具体的来源、特点、历史背景等有关。

异名的解释可以帮助了解和理解特殊名字的意义以及其所代表的个体、事物或概念。

综上所述,世异事异名词解释即是对世异、事异和异名的概念及其含义加以阐释和解释。

形容历史变迁的成语四字词语

形容历史变迁的成语四字词语

形容历史变迁的成语四字词语【形容历史变迁的成语】:移易迁变【拼音】:yí yì qiān biàn 【解释】:指迁移变化。

【出处】:明·张居正《答中溪李尊师论禅》:“意生分段之身,刹那移易迁变,人乌得而知之。

”【形容历史变迁的成语】:陵谷变迁【拼音】:líng gǔ biàn qiān【解释】:陵:大土山;谷:两山之间的夹道。

丘陵变山谷,山谷变丘陵。

比喻世事变迁,高下易位。

【形容历史变迁的成语】:变躬迁席【拼音】:biàn gōng qiān xí【解释】:移动身体,离开席位。

表示谦恭。

【出处】:《管子·霸形》:“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曰:‘敢问何谓其体?’”【形容历史变迁的成语】:时过境迁【拼音】:shí guò jìng qiān【解释】:迁:变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形容历史变迁的成语】:时移俗易【拼音】:shí yí sú yì【解释】:移:变动;易:改换。

时代变了,社会风气也变了。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时移则俗易。

”汉·刘向《说苑·杂言》:“今夫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

”【形容历史变迁的成语】:沧海桑田【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解释】:桑田:农田。

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形容历史变迁的成语】:日新月异【拼音】:rì xīn yuè yì【解释】:新:更新;异:不同。

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青少年学习心得体会5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青少年学习心得体会5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青少年学习心得体会5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青少年学习心得体会5篇“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民法典》,让人民在最美好的时代遇到“你”,必将让我们更加奋进新时代!那么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学习心得该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青少年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青少年学习心得【1】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世界宣告着“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中国人民饱受疫情的困扰,在这个万众一心度过疫情的时刻,民法典的出台可谓是为人民打上一针“强心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目的是全方位、多角度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回应了民生的关键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和国家先后多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但因多种原因一直没能形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将编纂民法典确定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立法任务,经过多年努力,一部完整的民法典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决通过,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不仅仅是达成几代法律人的夙愿,更是对人民的殷切期盼提交了份圆满的答卷此次民法典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目标,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时代要求,对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与此相关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

人格权的独立成编是此次编篡的亮点,具有极为深远的意早在1986年,我国制定民法通则时就明确规定了“人格权”。

形容时光变迁事物变化的成语

形容时光变迁事物变化的成语

形容时光变迁事物变化的成语1.物是人非2.变化无常3.时过境迁4.岁月如梭5.沧海桑田6.风云变幻7.百年沧桑8.日新月异9.变幻莫测10.水滴石穿11.年年岁岁12.时光荏苒13.变化莫测14.风起云涌15.年复一年16.春华秋实17.世事沧桑18.时光流转19.岁月不待人20.风物长往21.沧海桑田22.风云变幻23.物是人非24.岁月不饶人25.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26.万水千山27.时光荏苒28.百年如梦29.日新月异30.岁月静好31.风华正茂32.旧瓶新酒33.春去秋来34.前人栽树,后人乘凉35.事过境迁36.旧貌换新颜37.历史长河38.世事变幻39.流水落花40.盛枯之感41.物是人非42.前呼后拥43.隔靴搔痒44.岁月蹉跎45.年华逝去46.时过境迁47.风满楼48.沧海桑田49.水滴石穿50.春去秋来51.草木皆兵52.变化无常53.白驹过隙54.风平浪静55.顷刻之间56.短兮春光57.日月如梭58.星移物换59.年复一年60.日新月异61.风云变幻62.变化无常63.沧海桑田64.百年变迁65.物是人非66.风雨飘摇67.岁月如梭68.新旧更替69.兴衰荣辱70.日新月异71.沧海横流72.世事风云73.风云际会74.风起云涌75.风吹雨打76.迎刃而解77.变化莫测78.易手易形79.光阴荏苒80.变幻莫测81.江山如画82.风雨无阻83.沧海桑田84.日新月异85.翻天覆地86.变化无常87.变幻莫测88.一日千里89.百变千变90.百年树人91.岁月如梭92.今非昔比93.星移斗转94.沧海一粟95.风云变幻96.时过境迁97.光阴荏苒98.日月如梭99.千变万化100.九转十八弯101.日新月异103.沧海桑田104.百年沧桑105.岁月如梭106.光阴似箭107.岁月漫长108.时光流转109.时过境迁110.历史更迭111.流水不腐112.年近岁终113.时光荏苒114.物是人非115.岁月静好116.瞬息万变117.沧海一粟118.岁月如歌120.光阴易逝。

我的心事作文600字精选4篇

我的心事作文600字精选4篇

我的心事作文600字精选4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好多的心事,你又有什么心事呢?下面是关于我的心事的,欢迎大家参阅!我的心事作文600字1我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外走南闯北,遇到的事自然就多,而这件事却一直放在我的心里。

20xx年6月,我正在英德读二年级下册。

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我所在的班级分去敬老院,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敬老院,那里全是年过半百的老人,看起来很孤独。

有一位老奶奶她儿子和女儿都在,可是嫌老奶奶老了,不中用了,就将老奶奶撵了出来,老奶奶孤苦伶仃地在街上走着,是院长何阿姨上街买菜发现了她,好心的院长便将她领到了敬老院。

老奶奶虽然在生活上有了保障,但又有哪一个母亲能不想自己的儿女呢?当我知道了老奶奶的故事后,便对奶奶许下承诺:“奶奶,你可以把我当你你的亲孙女呀,我每年过年都会来看你的。

”奶奶笑着点点头。

20xx年年底,我和父亲带着礼物去看望老奶奶。

可是时移事异,我已经有两三没有见过老奶奶了,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她的儿女接她回家了吗?如果没有,她有没有责怪我没有遵守承诺呢?我时常和父亲商量着要不要去看看奶奶,但是父亲实在是太忙了。

唉!奶奶,对不起!每次过节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老奶奶孤独的身影,她也许在等待着她的儿女能来看看她吧!那些父母健在,却事物繁忙的人们,还有抛弃双亲的人们啊,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而现在他们老了,走不动了,也许连牙齿都掉光了,但他们仍然是我们可敬可爱的父母,他们曾用爱心默默地呵护着我们,他们曾在我们生病时,坐在床边彻夜不眠地守护着我们。

而现在,他们却连想见到儿女一面都很难。

啊,忙碌的人们啊,有空就要常回家看看,要孝敬我们那年迈的父母,他们正用期盼的目光等待着你们的归来。

我的心事作文600字2还带着寒气的二月,在这个初春的日子里,仿佛是那春天来得太匆忙,忘了带来和煦的阳光和温暖。

在这个冬春交替的日子里,我和他的友谊或是说兄弟之情也在悄然变化。

在开学初,我们是在聊天时认识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言
时移事异。
2006年无疑是拉美的非同寻常的一年。
在政治领域,十多个国家的大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不同政党在拉美政治舞台上的定位。概而言之,
大选年的拉美政治形势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政局保持基本稳定。在世界上其他地区,大选常常是诱发政局动荡不安的“导火线”。但在拉
美,绝大多数国家的竞选活动都能在比较祥和的气氛中进行。大选后,绝大多数失利的候选人基本上都能
面对现实,接受选民的选择。唯一例外的可能是墨西哥,这个曾被誉为“政治稳定的典范”的拉美国家居
然会因大选而出现如此复杂的局面,委实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第二,一些“问题国家”的政治冲突趋于缓和。2005年,海地、秘鲁、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和玻利维
亚等国的政局因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出现了动荡。2006年,通过大选和政治对话,这
些国家的政治矛盾有所缓解。
第三,选举政治日趋完善。选举政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含义应该包括各党产生候选人的程序和规
则、各党派在竞选时动员选民的策略和方式方法、候选人的竞选纲领、媒体的作用、选举程序的公正度和
自由度,以及与大选有关的一切“游戏规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拉美国家都进行了政治改革。
改革的重点是修改选举法,以完善选举政治和巩固民主化程序。事实表明,在绝大多数拉美国家,这一改
革是较为成功的,因为各党派能在民主的框架内展开竞选,选民基本上能自由地通过选票表达其政治选择。
第四,政府政策的连贯性能够得到保障。大选的胜者,有的已走马上任,有的则即将入主总统府。他
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表示,保持政府政策的连贯性十分重要。因此,绝大多数新政府能继续执行前政府确
定的政策方针,以确保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不发生动摇。
玻利维亚或许是一个例外。2006年5月1日,莫拉莱斯总统签署了28701号最高法令,宣布对石油和
天然气工业实行“国有化”。尽管莫拉莱斯的“国有化”措施与三十四年前席卷拉美大陆的国有化不可同
日而语,但仍然使国际投资者产生了恐慌,也使玻利维亚与巴西和阿根廷等国的关系一度出现了紧张。
第五,左翼领导人在大选年并没有表现出预期中的建树。早在2005年年底,国际上的一些观察家和分
析人士就说,拉美的左翼人士将在2006年的拉美大选年中进一步脱颖而出,主宰拉美政治舞台。然而,迄
今为止,左翼政治家的选举业绩似乎并没有如当初所预料的那样出色,尽管在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尼加
拉瓜等国的大选中,左翼政治家成功地击败了对手。
2006年拉美国家在经济领域中取得的业绩应该是令人满意的。根据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以
下简称拉美经委会)的估计,拉美经济的增长率高达5.3%。这意味着,拉美经济已保持连续四年增长,
而且最近三年的增长率都在4.5%以上。
2006年拉美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与前几年基本相同。就内部因素而言,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在增强,
因此投资和消费都在扩大。就外部因素而言,较为有利的世界经济形势不仅使拉美国家扩大了出口和进口,
而且还改善了它们的贸易条件。此外,进入该地区的外部资金的数量也在增加。
应该指出的是,最近几年,“中国因素”对拉美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贡献。中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了大
量初级产品,其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使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拉美国家受益匪浅。
事实上,世界银行、拉美经委会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机构的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经济的快
速增长对拉美作出了贡献。例如,世界银行不久前发表的题为《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对拉美和加勒比的影响》
的研究报告认为,虽然人们有这样那样的担心,但中国和印度的增长不会对拉美产生不利影响。拉美国家
应该利用这两个亚洲国家的发展势头,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进入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和印度市场。
在社会领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2006年拉美的贫困问题出现了一些缓解的迹象。然而,拉美国家
的社会问题仍然很严重。例如,几乎所有拉美国家的社会治安都在不断恶化。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06年5
月在巴西圣保罗发生的骚乱事件。该市最大的黑帮组织“首都第一司令部”在三天内连续制造274起暴力
事件,纵火焚烧了61辆公交车,袭击了10多家银行,圣保罗的三四千家华人商店的生意受到了极大的影
响。中国驻委内瑞拉使馆商务处也在11月11日遭到了武装歹徒的抢劫。
在外交领域,2006年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趋势和迹象。例如,美国分别于2月27日和4月12日
与哥伦比亚和秘鲁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从而使西半球的南北关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据统计,20世纪90
年代末以来,已有十多个拉美国家与美国达成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中拉关系继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2006年8月28日至9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成功
地访问了巴西、乌拉圭和智利。吴邦国委员长还在巴西国会大厦发表了题为《加强友好合作,实现共同发
展》的重要演讲。为把中拉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他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深化政治互信,夯实中拉
合作的政治基础。二是推动互利合作,巩固中拉友好的经济基础。三是丰富人文交流,筑牢中拉友好的社
会基础。四是加强议会交往,为中拉关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五是密切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配合,共同
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美国非常关注中拉关系的发展。美国国务院负责拉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香农于2006年4月来中国访问,
与中国外交部举行首次中美拉美事务对口磋商。香农在北京的记者招待会上说,美中双方进行了“积极而
富于建设性”的对话,不但增进了相互了解,也更明确了在拉美地区的合作领域,磋商达到了双方预期的
目的。然而,美国的一些媒体依然以一种带有偏见的眼光看待中拉关系。例如,《今日美国》在2006年5
月4日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正在利用拉美出现了一大批反美总统的良机,利用美国法律不准向十多个
拉美国家提供军事训练的良机,与拉美发展军事和经济关系”。这样的报道显然助长了“中国威胁论”的
扩散。
最近几年,拉美地区国与国之间的不和越来越引人注目。2006年,仍然有一些事件表明,在如何处理
国家利益等问题上,拉美国家之间的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令人担忧的是,这一不团结现象可能会影响20世
纪90年代以来拉美大陆上兴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
除拉美政治经济领域、对外关系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上述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外,2006年的拉美大陆上
还有不少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重大新闻或事件。例如,第四届欧盟—拉美国家首脑会议于5月中旬在奥地
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从而使大西洋两岸的关系进一步密切;7月31日卡斯特罗因健康原因而暂时移交权力
后,西方国家议论纷纷;10月22日,巴拿马的全面公决通过了巴拿马运河的扩建方案;11月2日,巴拿
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从而使委内瑞拉与危地马拉的“席位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12月10
日皮诺切特去世后,导致爱他和恨他的人发生冲突。
拉美左派的崛起是近几年国际社会非常关注的新现象。因此,本年度的黄皮书将“拉美左派东山再起”
作为“专题”。
在讨论拉美左派崛起时,必须要回答三个问题:左派的定义是什么,拉美左派崛起的原因何在,如何
判断其影响。
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尚未对拉美左派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拉美国家,
左派领导人奉行的内政外交政策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国际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和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
斯高举反美大旗,与古巴保持密切的关系。查韦斯总统甚至敢于在联合国讲坛上对布什总统破口大骂。而
其他左派领导人则在捍卫国家主权的同时,坚持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双边关系。在国内经济领域,查韦斯和
莫拉莱斯对能源工业实行“国有化”,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而其他左派总统则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
甚至继续推进私有化。无怪乎国际上的一些评论家说,拉美左派内部的差异性,要大于拉美政治舞台上右
派与大多数左派之间的不同之处。一些国际媒体甚至认为,卢拉越来越不像一个左派了。
尽管左派的定义是含糊不清的,但今天拉美政治舞台上的左派与三十四年前相比有着很重要的不同之
处。例如,今天的左派已放弃通过游击战的方式来获取政权的策略。绝大多数左派政治家不再主张其国家
一定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几乎所有左派政治家都拥护民主程序,在合法的选举政治框架内参与竞选活动。
拉美左派东山再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在不同的国家,其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在一些国家,20
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的经济改革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选民希望左派政治家改变这种状况,使社会发展
与经济改革同步前进。在一些国家,传统政党内腐败丑闻层出不穷,治理国家的能力不断减弱,而左派政
治家则能够在竞选活动中提出许多令人振奋的口号和纲领,从而吸引了大量低收入阶层的选民。在一些国
家,左派政治家历来有较好的政治业绩,因此选民不希望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发生变化。在一些国家,政
治上的“钟摆”现象十分突出,因此昨天的“右转”被今天的“左转”取而代之是不足为怪的。
拉美左派崛起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不容忽视。首先,拉美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右派力量一
统天下的局面被扭转。其次,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和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等左派政治家掌权后,拉美与美国
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美国将更加重视其“后院”。第三,加快社会发展进程被提升
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书凝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的集体智慧和辛勤劳动,也是我们献给党的
十七大的“厚礼”。
江时学
2007年元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