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浅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在进入近代以后,经历了一段极为曲折屈辱的历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成为历代仁义之士一直努力探索和奋力追寻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希望,也在其执政过程中勤恳执政,历创佳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艰巨工程,长期以来却并未被民众乃至部分执政人员深入了解和参与。在众多民众和部分执政人员心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尚停留在口号阶段,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造成了巨大障碍。面对新世纪,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清楚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广泛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和方向,将大大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民参与,实现复兴进程的迅速发展。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探索过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更是全国人民需要共同努力完成的一项重大工程。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一庄严使命,有助于深刻认识其科学内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解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指恢复中华民族古代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使中华民族重新站在世界各民族前列。

首先,“复兴”是相对于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和阶段而言的,是在低迷期后重新实现曾经的辉煌。纵观世界的文明发展史,我国曾与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巴比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人类历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中华民族秉承其勤劳勇敢的传统,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创造了辉煌业绩,为世界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推“三个盛世”:西汉的文帝、景帝时期,史称“文景之治”;唐代的太宗、玄宗时期,史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三大盛世时期的均表现出以下特点:社

会生产力增长较快,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科技文化繁荣昌盛,国际交往领先一时。此后,西方国家依借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与此同时,清王朝采取闭关政策,使中华民族百年盛世逐渐转入低迷。此后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等事件更是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从此,寻求民族独立、实现复兴,努力使曾经在古代有过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彻底改变近代落后挨打的地位,重新以巨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即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性任务。

其次,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非颂古非今、重新回到古代。民族复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中国昔日的辉煌,是相对于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在现今的情况下,完全以历史繁荣期的具体指标、比例等作为依据是不可能做到,也是不科学的。新时代环境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以现代生产力做为参照系,认识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承认差距,奋起直追,缩短差距,再创辉煌。

再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和平条件下的自我崛起,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霸权强国。中国历来

是仁义之邦,中华民族也素有热爱和平、和睦友爱的传统。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追求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坚持和平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过侵略扩张来实现大国强盛的目标。这是我国的民族文化决定的,也将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将持续坚持的重要原则。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描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目标,但同时也是一个需要扎实推进的工程。若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首要工作即是明确界定和描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表现,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使其为民众所接受,并成为全民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行动指南。

在学术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的讨论中,众说纷纭。在综合分析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我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包括以下内容。

从国内来看,至少应体现为经济发达、政局稳定、政局清明、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且共同繁荣、人民富裕、民气旺盛、祖国统一八个方面;

从国际上看,应体现为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明显加大、拥有良好的国际环境三个方面。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以超过人类总数五分之一的人为主体的伟大实践和历史运动,必将成为21世纪对人类世界产生巨大、全面和深刻影响的一件大事,其所带来的影响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将具有极大的穿透力和超越性,具有极其伟大的世界历史意义。

第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再创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奇迹。

世界文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上古时期,世界曾经有六大文明中心,除中华文明之外的其他五大文明均曾先后出现中断或中衰,唯有中华文明持续发展5000年。在古代文明中心或其边缘地带兴起的十大帝国中,也仅有中华帝国在经济、政治结构和文化体系等方面2000多年间保持了基本连续不断的历史。这一世界文明发展史的奇迹凸显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与时俱进的特征和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与凝聚力。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促使优秀的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对现存不合理的世界文化格局造成冲击,改变由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意识不断膨胀所造成的文化结构失衡,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的传统和价值再次得到肯定。此外,中华文明的发扬将为人类文明宝库增添与西方文明体系迥然不同的文化景观,将以东方的方式体现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开创世界各种文明平等交流、和而不同、并行不悖、共同发展人类文明新纪元的伟大探索。

第二,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其本身即对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使中华民族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衰落之后重新崛起,从根本上改变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中国人的面貌和命运,这本身即是对人类发展做出的一个巨大贡献。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开辟了落后国家和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并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代表了人类现

代化历史进程的新趋向、新突破和新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如何选择自己道路的方法性借鉴;“复兴”使中国有能力在全球责任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并在诸如海洋、太空、大气层和南极等全球共同问题上分担更多的责任;“复兴”将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居于世界前列,中国巨大的经济市场将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复兴”也将使我国有能力在科学文化方面引领世界前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再次,“复兴”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将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传统,以及对于发展经济的和平环境的渴望,将使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方式不再延续传统大国强盛的霸权主义,而是和平中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身将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威胁,也不会对世界和平产生任何妨碍。此外,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在实现伟大复兴之后,将以其日益雄厚的国力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大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与世

界人民一道,为共同建设一个和平、安宁、繁荣和昌盛的新世界做出贡献,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复兴。

20世纪曾经是社会主义在全球凯歌高奏的世纪。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了空前未有的严重挫折。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失败论”一度甚嚣尘上。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党领导人民继续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里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对于世界各国的共产党人和信仰社会主义的人们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使人们从社会主义在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中看到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复兴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挫折中复苏,从低谷走向新的高峰。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

中国近代史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史,在蜿蜒曲折的探索过程中,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失败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未能救中国,经过反复的实践和对比,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中国人民脱离了水深火热,中国日益恢复强大,这一系列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然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照搬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或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某些做法,不能推动这个复兴伟业走向成功。只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才是惟一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在我们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二)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作为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次历史性的抉择和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通过不断解放思想和坚

持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赋予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从本质上讲,这是一条富民强国,复兴中华之路。另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孕育和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使我们获得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源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又继续开拓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灿烂前景,只要我们坚持富有成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中国的发展进步就有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充满希望。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制度保证

第一,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一开始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也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

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在新中国成立后,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中华民族由富起来逐步向强起来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计提,提出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执政过程中成熟、坚强有力的表现,证明其完全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之前的复兴探索实践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二,多党合作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制度机制

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多维性,必然要求政治体系具备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在现代社会中,政党制度是实现社会整合功

能的重要机制。多方合作有利于融合多种主体和各种政治资源、实现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各方面的意志和智慧都实现现代化和振兴中华民族的总目标上来。政治资源整合,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有了更加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基础。其次,多党合作制,有利于在共同利益意志的前提下,各民主党派充分表达各自所联系的群众利益。利益关系整合,能有效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多党合作制对社会成员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提供保障,它提高了民意的吸纳和表达机制、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开放程度和参政党参与政治过程的广泛性。此外,多党合作制的民主监督功能的实现,有利于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以及解决纠正决策中问题的及时性。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要制度保证,在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应当继续坚持。

(四)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群众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一直坚持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路线方针,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血肉联系。这是我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行中,中国共产党应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持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动员全国和全民族的力量,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首先,中国选择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在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和平发展理念即是对“和”的思想的现代转换,“和”构成和平发展核心价值的重要部分。和平发展凝聚着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途径和原则,是中国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政策,也被中国历代领导人在外交政策中得以坚持。再次,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也是符合和适应当今

世界时代主题和潮流要求的。伴随着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和潮流。这一世界潮流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任何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我国采用和平发展的战略,将实现对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和战略机遇期的充分利用,大大推动我国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总之,中国坚定不移的沿着和平发展的战略路径发展,必定能够使中国继续扩大其国际影响,凝聚民族活力,塑造稳健进取、温和友好的国家形象,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选择。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为了加快发展步伐,单纯追求生产力发展的做法多次出现过,试图仅仅通过思想领域的“革命”推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尝试也有过,但都没有成功。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国情和时代背景,能够有效地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科学的发展观,从宏观上讲,就是坚持经济、政治和文化协调发展,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当前的实践要求来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现实的道路。

(七)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强盛的经济、昌明的政治和繁荣的文化。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必将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复兴。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的复兴及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较之于经济和政治更具有持久的竞争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因而其地位和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在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出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外,还应做到以下方面:第一,加强先进文化建设,要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延续,这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的文化传承、变革与创

新。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而且对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要进行新的文化建设,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自豪的心态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另外,在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过程中了,必须提倡现代理性的辨析精神,在深刻认识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传统价值的基础上,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与时俱进,以全球的广阔视野进行文化结构和价值体系的重构,实现文化传统的有机更新。

第二,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博采众长,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创造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文化。目前,我国面临国外强势文化的巨大冲击,建设新文化的任务更显迫切。在建设更加完备、更加普及的教育体制之余,培育有思想的教育家在世界局势瞬息万变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面临当前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创新的良好契机,中华民族应当发扬自主创新和消

化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和传统,形成全国上下的文化创新共识,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推崇开拓性的原创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建设,创造出既博大精深又充满魅力和活力的中华新文化。

第三,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创新我国的文化发展体制,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其国际影响力,中国文化就必须勇敢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竞争,而这又依赖于文化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现阶段,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管理模式,由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转变为较有弹性的方向战略管理、政策法规管理和分类指导管理,同时根据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实际状况,分别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等类型的文化,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这种文化体制,对内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的文化创造潜能,具有强大的创新动力,对外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乃至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我们坚信,在科学发

展观等先进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民参与、努力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将不再遥远。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空前提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这一宏伟目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我们如此之近。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指出: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大学生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的参与。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光荣的使命,同时也是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同时也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共同为之努力。当前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一.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是时代赋予大学生光荣的使命和责任 何谓使命呢?在各个历史阶段,人们所担负的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回顾上个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学生沿着“五四”运动开辟的振兴中华的道路,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站在时代的潮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地奋斗,历尽艰辛地求索,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独立的未来。20世纪的中国历史告诉人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是不可能真正脱离社会的。因此每个人都肩负着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国家为我们提供这么好学习与生活环境,我们虽然未曾体会过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对社会对国家所肩负的责任。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更加重视青年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起到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更是为青年的全面发展打开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你们有一切机会学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本领,你们有一切可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贡献给祖国。只要你们方向正确,你们的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受到珍视,都应当得到党和国家的支持。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们所具有的年龄、知识、求新等优势以及对自身弱点的认识和克服,使之能够成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最有潜力和活力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位同学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当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时代的召唤,是党和人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教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题 教学重难点:材料题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的运用与掌握 教学方法:小组间的合作与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材料题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的讲解: 收敛型:33①、34①② ⑴唯一性答案:完整2’,不完整0’ ⑵多样性答案:类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呈现方式:小点形式 技巧:3点或3点以上 开放型:注重审题①四个节目---4个2’;4个以下或以上1’。 ②任选其一-----先选后答,答对2’;不选就答0’;只选不答0’。 ③呈现形式:倡议书、微博、简述----连词成句,短文形式 二、通过专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灵活运用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 是什么: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2、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的“中国梦“(奋斗目标)是什么? 3、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的“中国梦“(奋斗目标)又是什么?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我们必须弘扬的“中国精神”是什么? 5、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实现了哪些梦想。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 7、实现中国梦富强梦 ①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②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其根本途径是什么? ③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条(措施)是什么? ④中心工作是什么?请简述理由 ⑤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由什么决定的? ⑥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 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什么原则? ⑧的不竭力量之源是什么? ⑨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是什么? ⑽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发展战略? 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请回答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描绘实现中国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论文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从1911年秋天武昌城头震惊世界的一声枪响,到今天中国大地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图景,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巨变,蕴含丰富历史启示,具有深刻现实意义,标明了走向未来的前进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回顾百年波澜壮阔历程,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和崇高精神,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深刻阐述辛亥革命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大意义,深情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必将极大地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百年回眸,我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永远是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以辛亥革命为起点,作为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 从危亡到复兴,从古老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学习和弘扬其“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奋斗精神,继承和推进其现代化国家理想,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谱写了中国发展的辉煌篇章。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院系班级: 姓名: 学号: 辅导老师:邓云伟 完成日期: 2013.5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 中华民族在进入近代以后,经历了一段极为曲折屈辱的历程,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成为历代仁义之士一直努力探索和奋力追寻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希望,也在其执政过程中勤恳执政,历创佳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艰巨工程,长期以来却并未被民众乃至部分执政人员深入了解和参与。在众多民众和部分执政人员心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尚停留在口号阶段,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造成了巨大障碍。面对新世纪,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清楚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广泛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和方向,将大大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民参与,实现复兴进程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中华民族、复兴、意义 目录 1.引言 (3)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4)

2.1中华民族复兴的内容 (4) 2.2中华民族为何要实现伟大复兴 (4) 2.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 (5)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 (6) 3.1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6) 3.2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群众基础 (6) 3.3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 (6) 3.4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选择。 (7) 3.5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7) 4.结论 (8) 参考文献: (8) 1.引言 在人类文明史中,曾出现过许多古老的文明国家,如古印度、古埃及、古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论中华民族第二次伟大复兴 1999年12月31日,在首都各界迎接新世纪和新千年庆祝活动上,他回顾既往,展望前程,表示坚信:在新世纪里,中华民族将在完成祖国统一和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上实现伟大的复兴! 在“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指出:“从二十世纪中叶到二十一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中国人民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实现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本世纪初,江泽民总书记接连发表重要讲话,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国共产党本世纪一项重大历史使命。 首先,我们先将镜头转向中国历史上几个比较辉煌的时刻。汉初文景之治为国家积聚了力量,汉武帝时期终于一扫北方强敌——匈奴,打通河西走廊,使得西域诸国臣服于汉,汉政府也派出外交使团,最远到达了大秦(即罗马帝国及以东部分地区)。中国成为了当时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称霸于世界。到了唐朝,经过初期的贞观之治和之后的开元盛世,中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经济水平空前繁荣,各国均派使节前来进贡,奉之为天朝。其后虽有宋元战乱,但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仍是世界大国之一。唐朝是中国自汉以来最为强盛的时期。 汉唐的发展,给了我们如下启示: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军队,军事是政权和社会稳定的保证;只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才能进入高速发展状态,人民生活质量才能提高;政治清明,政府决策行之有效,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 再把目光转会到现在,我们在世纪之交时提出了要用100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那我们要复兴什么呢?是“汉唐”那样的世界霸主地位?我想,这里需要对民族复兴做个定义。民族复兴,不是“复古”,由于历史时期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我们不能认为那时的中国一切都是正确的,有益的,更不意味着尊崇和恢复任何封建主义的糟粕。复兴中华民族,决不是提倡狭隘的民族主义,更不构成对其他任何国家的威胁。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中国追求的是自身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决无任何试图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意思。中国政府早就明确表态:中国即使强大了,也不会称霸!我们应当注意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通过这种历史的比较,激发爱国主义的热情,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基于这个观点,根据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增强以经济科技文化力量为主的综合国力。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到21世纪的中叶,争取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达到现代化的程度。 第二,大力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各个领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坚持科教兴国,使中国的科技、教育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提高人民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水平。巩固和完善我们的各项基本制度。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第三,大力建设和弘扬新时代的中华文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摒弃糟粕,吸收精华,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文明。立足中国现实,正确处理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关系,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科学地鉴别和吸收世界优秀的文明成果。使中华文明立于世界,跟上时代,在新的世纪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习心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习心得主席给全国人民提出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只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立足岗位,发挥出自己的能量、付出辛勤劳动、凝聚广泛智慧。从自身做起,从大局出发,克己奉公、辛勤劳动、万众一心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坚决反对浪费,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中华民族的巨大航船,穿越历史的波涛,驶向复兴的彼岸,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想,将怎样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展开?走向复兴的中国又会带给世界什么?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席的讲话,再次向世界传递了实现文明复兴、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理念。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战略抉择。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翻开历史,“七下西洋”播撒和平友谊的种子,“丝绸之路”留下互利合作的足迹。讲信修睦、善待他人,文明塑造出敦厚平和的民族禀性。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交流孕育出推己及人的民族文化。近代以来的列强入侵和连年战乱,将中华民族拉进苦难的

深渊,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迈上复兴之路的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地球村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没有和平环境,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同样,离开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自身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我们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互利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起飞,迈向梦想的脚步坚实而稳健。以和平推动发展,以发展捍卫和平,中国的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为赶超之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与世界同分享,是中国梦独具特色的重要内涵。从入世惠及中国、也惠及世界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在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始终追求良性互动、互利共赢。无论是开放市场、引进技术、吸引投资,实现多年来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还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共同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和国际金融危机,我们都着眼于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倡导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彼此包容,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 张莉网络工程129074349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夙愿,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目标。历史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在于 有一个能承担历史使命的政党,关键在于创新,途径在于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而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则在于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 斗。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民族复兴历史使命 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时期的辉煌,但是,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人侵,肆意掠夺;朝廷腐败,民族衰落,中华民族被视为“东亚病夫”任人宰割。中华民族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派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近代以来炎黄子孙不懈追求的目标。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前赴后继、英勇牺牲。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救亡图存的斗争此起彼伏,正如毛泽东所说:“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这就必须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所谓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要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

谈谈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认识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古代的中国在世界发展潮流中一直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而在近现代历史上,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屈辱,这个时期中国一直在走向下坡路,经过中华民族的艰苦斗争,终于:“驱除鞑虏,复我中华”,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随着改革开放的落实,中国不断的发展壮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目标。我们坚信我们终有一天会从新站在世界的前面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近代以来,古老的中华民族外遭帝国主义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为了改变受压迫受奴役的屈辱地位和悲惨境遇,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但都没有成功。在民族存亡续绝之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了新中国,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昭示人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积极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努力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站在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距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现代化事业。刚刚过去的20世纪既是社会主义在全球凯歌高奏的世纪,也是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的世纪。我们党领导人民继续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取得了辉煌成就,使人们看到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邓小平同志曾经满怀信心地预言:到21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就不同了,“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由此可见,“复兴”不仅仅只是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事情,它还关系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必将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断走向复兴。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不可逆转、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全体中华儿女应当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汇聚在民族复兴旗帜下,砥砺奋斗精神,共绘发展蓝图,共襄振兴大业,努力作出无愧于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历史贡献。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导入新课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 1949 年刚建国时、由 于连年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贫穷、落后几乎成了当时中国的代名词。 建国初期、我国一两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 制造。 然而到了 1957 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短短几年、我国经 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例如】 1957 年与 1952 年相比、 粮食产量 195 亿吨; 棉花 164 万吨; 钢 535 万吨;煤 13 亿吨;电 1934 亿度;原油 146 万吨。 比 1952 年增加分别为百分之 19。 百分之 26。 百分之 296。 百分之 96。 百分指 166。 百分之 235。 1953 年 12 月鞍山钢铁公司成立。 1956 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投产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第一 架喷气式飞机第一座机床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提问通过以

上材料、同学们想一想短短几年、新中国为什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 貌、逐步走向繁荣富强。 有一首歌叫《社会主义好》。 提问人们为什麽会如此会发自肺腑的歌唱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制 度究竟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讲授新课】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书 1、翻天覆地的巨变板书 建国以来的事实证明近代中国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这个亿万人民的百 年梦想、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才得以实现。 1、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板书首先是,废除了西方列 强强加给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1182 个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的胜利 1971 年 10 月 24 日, 第 26 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是联合国五大常任 理事国之一 1997 年月 1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提问以上材料说明了什麽?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以上事实证明中国人 民确实站起来了!正是社会主义使我们能够把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使国 家获得了独立。 2 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板书例如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宪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导入新课: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1949年刚建国时、由于连年战乱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贫穷、落后”几乎成了当时中国的代名词。建国初期、我国一两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然而到了1957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短短几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例如】1957年与1952年相比、粮食产量亿吨;棉花164万吨;钢535万吨;煤亿吨;电亿度;原油146万吨。比1952年增加分别为:百分之19。百分之26。百分之296。百分之96。百分指166。百分之235。 1953年12月鞍山钢铁公司成立。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投产 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第一座机床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提问:通过以上材料、同学们想一想短短几年、新中国为什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逐步走向繁荣富强。有一首歌叫《社会主义好》。 提问:人们为什麽会如此会发自肺腑的歌唱社会主义好?社

会主义制度究竟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讲授新课】 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板书) 1、翻天覆地的巨变(板书) 建国以来的事实证明:近代中国独立、统一、民主、富强这个亿万人民的百年梦想、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才得以实现。 (1)、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板书) 首先是,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1182个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的胜利:1971年10月24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1997年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提问:以上材料说明了什麽?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以上事实证明:中国人民确实站起来了!正是社会主义使我们能够把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使国家获得了独立。 (2)社会主义的中国,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板书)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当代青年的责任讲解学习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当代青年的责任

精品文档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当代青年的责任 11录音袁雅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没有远大的民族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不可能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中之重在于民族精神的建设,其负担大,任务重,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它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 热爱祖国,它要求我们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将祖国放于首位,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利益,爱国就是要卫国和兴国;团结统一,是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独立自主,是我国的主权不受任何其他国家的干扰和侵犯。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并且毫不动摇,才能捍卫我国的主权不受侵犯;爱好和平,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青年是敢于更新观念的一个群体,是敢于改变陋习的一个群体,是善于思考的一个群体,是追求突破的一个群体,是很有行动力的一个群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作为天之骄子的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不仅要有时代的现实性,而且要有时代的紧迫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青年学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第一,青年要把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辛的事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辛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道。这就告诉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的梦想 梦想,每个人都会拥有,黑暗中,一盏照亮前进的灯就是梦想。狂风波浪上搏击的海鸥,一个温暖的巢穴就是它的梦想。战争年代,一张平稳的课桌就是我们同龄人梦想。 在卖火柴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王亚萍姐姐的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梦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造。在“千手观音”邰丽华的眼里,梦想是聋人可以“听”得到、盲人可以“看”得到、肢残朋友可以“行走”,梦想是从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 回顾中国历史为了祖国的荣誉,有多少仁人志士不顾生命安危,抛头颅,洒热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是文天祥的正义梦。“心坚如磐,毫不动摇”。那是苏轼的气节梦。“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那是朱自清的骨气梦。“杀我一个,还有后来人,”那是夏明翰的执着梦。从不放弃回到大陆。那是高秉涵的回乡梦……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无不展观了他们的梦想—爱国梦 古代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周恩来为救国而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台湾有名的高震冬教授在演讲时曾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志向。这强而有力的志向和语言都向我们诉说着一个道理: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梦想去积起富国的万里长城。 如今在走复兴路期间,中国有许多五颜六色的梦 中国有一个和平梦,那是一个绿色的梦。鸽子和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中国人民渴望和平,那是一种向往,是一种追求。无尽的战争带给人们太多的不幸。我们的生活因和平才会充满美好,通过人们的不断努力。和平梦,今天终于实现了! 中国有一个航空梦,那是一个蓝色的梦。蓝色的天空是我们航空梦的寄托。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杨利伟,他是中华飞天的第一人,是优秀的炎黄子孙,他代我们实现了这个梦,长征一号F型火箭载着他和神舟五号飞向外太空的那一瞬间,中国人民欢呼雀跃,感动的只掉泪。航空梦,今天终于实现了! 中国有一个奥运梦,那是一个红色的梦。红色,是火炬,是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奥运赛场奏起的那一刻,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之落泪,他们为这一刻拼搏了多久!付出了多少!中国儿女为之挥洒汗水,努力奋斗的梦。奥运梦,今天终于实现了。 中国梦是一份信仰,一份铭记,一份奋斗,几经辗转,几经沉浮,时至今日,才汇聚成了一个梦,一个中国梦,一个富强梦,一个强大的梦!我的梦,中国梦,今是梦想,明是成功!让我们共乘梦想号,为祖国富强而努力!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让我们怀揣梦想,昂然起航

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人都在怀揣着梦想赶路。梦想是什么?在鲁迅先生眼里,梦想是开启亿万中国人的心智,是唤醒他们的灵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鸭,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运动员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是“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在“千手观音”邰丽华的眼里,梦想是聋人可以“听”得到,盲人可以“看”得到,肢残朋友可以“行走”,是永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 梦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新,是博大的胸怀与爱心,是勇于担当的责任和道义,是对公平、正义和人性的崇高礼赞。 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梦成真”也就成了我们执着追求的崇高信仰。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从浮躁走向踏实,从彷徨走向坚实、坚定,从失败走向成功。

梦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动力之源;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上帝虽然没有给我们翅膀,但只要有梦想,我们照样可以飞翔,因为梦想让我们拥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前程远大的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我们在人生辽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惟有梦想才能激发我们的生命的力量,使我们摆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杰出与辉煌。一个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一个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同样,一个有梦想的民族是伟大的,一个有梦想的国家是必然会走向强盛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中国梦,就是全世界炎黄子孙千百年来的梦!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当代青年的责任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当代青年的责任 11录音袁雅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没有远大的民族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不可能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中之重在于民族精神的建设,其负担大,任务重,然而要做到这一点,也并非易事,它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 热爱祖国,它要求我们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将祖国放于首位,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利益,爱国就是要卫国和兴国;团结统一,是一个民族为了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维护统一、顾全大局的互助合作精神;独立自主,是我国的主权不受任何其他国家的干扰和侵犯。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并且毫不动摇,才能捍卫我国的主权不受侵犯;爱好和平,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奉献的精神;自强不息,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青年是敢于更新观念的一个群体,是敢于改变陋习的一个群体,是善于思考的一个群体,是追求突破的一个群体,是很有行动力的一个群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作为天之骄子的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不仅要有时代的现实性,而且要有时代的紧迫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

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人都在怀揣着梦想赶路。梦想是什么?在鲁迅先生眼里,梦想是开启亿万中国人的心智,是唤醒他们的灵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眼里,梦想是飘香的烤鸭,是奶奶温暖的双臂;在运动员眼里,梦想是坚持心中永不服输的信念,是“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在“千手观音”邰丽华的眼里,梦想是聋人可以“听”得到,盲人可以“看”得到,肢残朋友可以“行走”,是永不言弃、努力拼搏的精神支柱。 梦想是不停地突破和探索,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创新,是博大的胸怀与爱心,是勇于担当的责任和道义,是对公平、正义和人性的崇高礼赞。 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梦成真”也就成了我们执着追求的崇高信仰。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从浮躁走向踏实,从彷徨走向坚实、坚定,从失败走向成功。 梦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动力之源;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上帝虽然没有给我们翅膀,但只要有梦想,我们照样可以飞翔,因为梦想让我们拥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前程远大的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我们在人生辽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惟有梦想才能激发我们的生命的力量,使我们摆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杰出与辉煌。一个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一个有梦想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同样,一个有梦想的民族是伟大的,一个有梦想的国家是必然会走向强盛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中国梦,就是全世界炎黄子孙千百年来的梦!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浅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在进入近代以后,经历了一段极为曲折屈辱的历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成为历代仁义之士一直努力探索和奋力追寻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希望,也在其执政过程中勤恳执政,历创佳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艰巨工程,长期以来却并未被民众乃至部分执政人员深入了解和参与。在众多民众和部分执政人员心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尚停留在口号阶段,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造成了巨大障碍。面对新世纪,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清楚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广泛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和方向,将大大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民参与,实现复兴进程的迅速发展。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探索过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更是全国人民需要共同努力完成的一项重大工程。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一庄严使命,有助于深刻认识其科学内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解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指恢复中华民族古代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使中华民族重新站在世界各民族前列。 首先,“复兴”是相对于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和阶段而言的,是在低迷期后重新实现曾经的辉煌。纵观世界的文明发展史,我国曾与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巴比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人类历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中华民族秉承其勤劳勇敢的传统,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创造了辉煌业绩,为世界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推“三个盛世”:西汉的文帝、景帝时期,史称“文景之治”;唐代的太宗、玄宗时期,史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三大盛世时期的均表现出以下特点:社

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浅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在进入近代以后,经历了一段极为曲折屈辱的历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成为历代仁义之士一直努力探索和奋力追寻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了希望,也在其执政过程中勤恳执政,历创佳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项需要全民参与的艰巨工程,长期以来却并未被民众乃至部分执政人员深入了解和参与。在众多民众和部分执政人员心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尚停留在口号阶段,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造成了巨大障碍。面对新世纪,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清楚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意义,广泛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和方向,将大大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民参与,实现复兴进程的迅速发展。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探索过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更是全国人民需要共同努力完成的一项重大工程。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审视这一庄严使命,有助于深刻认识其科学内涵,增强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概念解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指恢复中华民族古代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使中华民族重新站在世界各民族前列。 首先,“复兴”是相对于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和阶段而言的,是在低迷期后重新实现曾经的辉煌。纵观世界的文明发展史,我国曾与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巴比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在人类历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中华民族秉承其勤劳勇敢的传统,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创造了辉煌业绩,为世界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推“三个盛世”:西汉的文帝、景帝时期,史称“文景之治”;唐代的太宗、玄宗时期,史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三大盛世时期的均表现出以下特点:社会生产力增长较快,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科技文化繁荣昌盛,国际交往领先一时。此后,西方国家依借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与此同时,清王朝采取闭关政策,使中华民族百年盛世逐渐转入低迷。此后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等事件更是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从此,寻求民族独立、实现复兴,努力使曾经在古代有过辉煌灿烂历史的中华民族彻底改变近代落后挨打的地位,重新以巨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即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性任务。 其次,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非颂古非今、重新回到古代。民族复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中国昔日的辉煌,是相对于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在现今的情况下,完全以历史繁荣期的具体指标、比例等作为依据是不可能做到,也是不科学的。新时代环境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以现代生产力做为参照系,认识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承认差距,奋起直追,缩短差距,再创辉煌。 再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和平条件下的自我崛起,而非传统意义上的霸权强国。中国历来是仁义之邦,中华民族也素有热爱和平、和睦友爱的传统。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追求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坚持和平的前提下,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通过侵略扩张来实现大国强盛的目标。这是我国的民族文化决定的,也将是我国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将持续坚持的重要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