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投入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企业研发投入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研究文献综述(可编辑)

企业研发投入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研究文献综述(可编辑)

企业研发投入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研究文献综述企业研发投入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研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为企业开辟了新的道路,使之迈出了新的步伐。

为了鼓励企业创新,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来推动企业积极创新,规范化发展,使之与经济和社会相协调。

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一系列的法规与政策,使企业在前进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对企业来说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国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研究一般认为企业研发费用指企业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而国外的一些学者较早地对研发费用进行了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了研发投入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Hirschey和Weygandt(1985)发现研究开发的投入对公司的市场价值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他们以1977年《财富杂志》五百强企业中的三百九十家为样本,通过研究得出了这个结论,并因此建议这些费用应被资本化。

Bublitz和Ettredge(1989)则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是长期的,他们通过对研究开发费用和它普通费用在市场中所引起的变化的不同反应而得出这个结论。

在股票市场的运行中Doukas和Switzer(1992)则发现,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可以对股票市场产生积极影响。

他们还发现研究开发投入的投资回报率很高。

Chauvin和Hirschey(1993)发现研究开发投入对投资者预测未来的现金流也有一定的帮助,他们认为在研究开发上的投入也可被视为在无形资产上的投资,因为这两者都对未来现金流有着积极的影响。

Sougiannis(1994)发现,研究开发投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分析,他发现,企业只要在研究开发中投入一块钱,那么这一块钱就会在以后的七年内给企业带来两块钱的盈利。

由于这些盈利的增长被投资者认为是永久性的,所以,企业在研究开发上的每一元投入就会使得这个企业的市值增长五元。

研发投入及其经济效果的文献综述

研发投入及其经济效果的文献综述

研发投入及其经济效果的文献综述作者:娄丛聪孔新迎来源:《中国经贸》2011年第08期摘要:当前,国家知识产权网专利数据中心及一些学者对我国的有关专利申请和授权的相关信息做了一些统计工作,但总体来看对专利申请、专利分布、专利授权的分析不足,特别是一些相关的深入分析不够。

一国家或地区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已成为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研究专利产出即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与Ft&D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B&D投入以何种模式何种程度影响专利产出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研发投入;经济效果;专利Griliches等人指出,专利是发明活动的一个好指标,粗略地说可以用它更好地测量和理解导致生产现有产品成本减少和开发新产品与服务的经济过程。

要使专利作为有效的经济指标,许多研究者们重点考察了专利与研究开发活动的关系。

Pakes和Griliches等人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是,研究开发与跨行业层面、跨公司和产业的专利数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扩在0.9的数量级,表明专利的确是发明产出的一个好指标。

但在公司内的时间序列数据,专利数量与研究开发经费之间的相关性较弱,仅仅为0.3的数量级。

另外,研究也发现,当一个公司改变它的研究开发经费时,专利数量将会平行发生变化。

上面的结论他们解释为,这个关系几乎是同时的,即研究开发与专利申请的时间滞后很小,这与专利趋于在研究项目周期相对较早的时候产生的观察是一致的。

因为,在开发上花的大量研发经费,大部分成果来自于已有项目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新项目的开始。

在时间序列上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并不奇怪,他们意味着专利数量是发明活动的产出或研究开发的“缺乏(fecundity)’’的短期变化的较差的指标。

在研发效率方面,即单位研究开发经费的专利产出,公司大小与行业存在较大的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而言,小公司通常比大公司有较高的研发效率。

而在行业方面,产出专利较高的行业是制药、塑料、橡胶产品、计算机、仪器、通信设备和化工等。

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益影响的综述研究

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益影响的综述研究

36农场经济管理 (2020/8)Farm Economic Management【作者简介】王婷(1993—),女,硕士在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

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益影响的综述研究王婷 安增龙 曲晓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摘要】 企业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以期掌握核心技术,改善生产流程,优化产品,从而降低成本,取得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效益,但实际上学者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益影响并非全部是正向的,而是有多种方向,针对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益影响方向不一致的问题,本文通过整理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益有正向关系、负向关系、不相关关系和滞后性关系等多种影响,并提出产生影响的原因,为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决策提供理论经验。

【关键词】 研发投入;企业效益;影响一、国内外研究成果通过研究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益影响的综述,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益有正向关系、负向关系、不相关关系和滞后性关系等多种影响。

(一)正向关系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益的正向影响研究中,Branch B、Sougiannis T和史会斌等人提出研发投入和企业效益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有学者在分析研发投入与效益关系时,同时研究了效益对研发投入的反作用,苏涛永等人通过3SLS估计方法构建了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研发创新投入与效益之间相互影响的内生关系,提出研发投入能提高未来的效益,而效益的变化也会反作用于当期的研发投入[1]。

还有研究表示研发投入与效益的正向关系并不是全部都为正向,位倩对46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企业创新对企业转型效益的影响为显著正向,但是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与企业转型效益并不是全部显著正向相关,而是呈现部分正向相关。

朱火弟等人提出产业集聚水平处于0.0176~0.0548时,研发投入明显促进产业发展,带来效益[2]。

(二)负向关系研发投入对企业效益的负向影响研究,有学者认为研发投入与企业经营效益是负向关系,研发投入过度会导致企业效益下降。

研发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

研发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

研发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综述研发支出是企业为了开发新产品、改良现有产品或应对市场竞争而进行的投资。

研发支出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研发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综述。

研发支出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研发支出可能导致新产品的开发和改良,从而增加企业的产品线和销售额。

研发支出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这些创新能力和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企业在市场上取得更好的业绩,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研发支出也能够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

研发支出通常与投资风险高度相关,因为研发项目的成功与否不确定。

一些研发项目可能失败或无法达到预期的商业价值,从而导致企业的损失。

成功的研发项目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产生高额的回报。

企业在进行研发支出时需要权衡风险与回报,并进行适当的风险管理。

研发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取决于企业在研发活动中的投入和管理。

研发支出还可以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

研发支出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对于高科技行业和创新型企业而言。

这可能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和股权融资需求。

成功的研发项目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利润,从而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企业需要在进行研发支出时充分评估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的风险和机会。

研发支出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长期来看,研发支出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从而使企业保持领先地位并适应市场变化。

研发支出也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知识产权和技术壁垒,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市场地位。

企业需要在研发支出上进行长期规划和投资,以保持和增强竞争优势。

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及经济后果分析

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及经济后果分析

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及经济后果分析【摘要】企业过度投资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超出所需的投资行为。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管理层盲目追求规模、投资过度乐观等因素。

随后对过度投资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增加经营风险、降低资产效率等问题。

最后探讨了企业过度投资的风险,并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包括严格把控投资规模、合理评估市场需求、加强资金管理等建议。

通过对企业过度投资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认识投资风险,合理规划投资策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关键词:企业过度投资、原因、经济后果、风险、应对策略。

1. 引言1.1 企业过度投资的原因及经济后果分析企业过度投资是指企业在资本项目上过分投入,通常是超出其正常预算或实际需求的范围。

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中较为常见,其原因与经济环境、管理层决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1.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是企业过度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往往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从而导致过度投资的现象。

2.技术进步和竞争压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往往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在技术设备、研发等方面过度投入。

3.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来扩大投资规模,以谋求更高的收益。

当企业过度依赖债务融资时,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产生过度投资的现象。

二、经济后果分析1.资金浪费:企业过度投资会导致大量资金被浪费,进而降低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这不仅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还会加剧市场资源的浪费。

2.企业风险加大:过度投资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

当市场需求下降或者资金链受阻时,企业很容易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严重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企业过度投资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如果不能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和合理规划资金运营,很容易陷入资金浪费和经营风险加大的境地。

企业研发费投入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研发费投入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

企业研发费投入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文献综述】文献综述财务管理企业研发费投入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

研究与发展(R&D)是技术创新最重要、最主要内涵。

研究发展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着国家的竞争力水平。

早在20世纪40年代,经济学家就指出,发明和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发动机”,研究发展是主要的“燃料”。

因此对技术进步的讨论逐渐成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对于研究发展的探索又成为了特别被关注的领域,尤其是研发对于生产力及企业业绩的研究,长期以来都是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重点关注方向。

1相关概念界定1.1研发及研发费用的概念研发(R&D)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简称,它是指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超额垄断利润,拥有核心技术,抢占制高点,运用新科学、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等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一系列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R&D 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为了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Frascati手册中的定义是:R&D是一种有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宝库,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进行新的创造。

美国科学基金会的定义为:R&D是指企业、政府以及非盈利组织所进行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和工程、样机与工序的设计和发展。

不包括质量管理、日常产品检验、市场检查,推销服务以及地质或地球物理勘查。

《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的定义是:为了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是人们发现和应用新知识的连续过程。

显然,不同机构对研发的概念表述并不相同。

谢小芳(2008)指出研发在实际应用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研发是指科学技术研究,即科学研究、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科技研究活动。

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研究文献综述

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研究文献综述

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研究文献综述【摘要】本文对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研究。

首先介绍了研发投入的概念和作用,然后分析了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

接着探讨了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的影响。

研究发现,增加研发投入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并扩大市场份额。

总结了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性,并展望了研发投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研发投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研发投入、企业成长性、创新能力、竞争力、市场份额、重要性、未来发展、研究方向、挑战。

1. 引言1.1 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研究文献综述研发投入是企业指向未来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对企业的成长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发投入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拓展企业的市场份额。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研发投入对企业的重要性。

关于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的研究文献仍较为分散,需要深入系统地进行综述和分析。

本文旨在对研发投入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文献综述,以探讨研发投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机制。

通过对研发投入的概念和作用、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研发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竞争力、市场份额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梳理和总结,旨在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研发投入策略,提升企业的成长性和竞争力。

2. 正文2.1 研发投入的概念和作用研发投入是指企业在研究和开发领域投入的资源,包括资金、人力、设备等。

研发投入不仅仅是为了推动产品或服务的创新,更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研发投入可以分为内生研发投入和外部合作研发投入。

内生研发投入是指企业自身投入的研发资源,而外部合作研发投入是指与外部机构或企业合作进行研发活动。

研发投入对企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文献综述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文献综述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文献综述引言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融资约束。

融资约束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生存,还会影响企业的研发投资。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在融资市场上面临更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导致资本市场的不稳定,进而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渠道。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会面临融资难题,融资成本上升,融资渠道收缩,融资规模减少,甚至出现融资中断的情况。

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还会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和信贷政策产生影响。

金融机构在面临不确定的经济政策时往往会更加谨慎,追求更高的风险收益比,降低对中小型企业的信贷额度和信贷条件。

这进一步加剧了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

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融资约束会对企业的研发投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融资约束会限制企业的现金流,减少企业的投资资金,导致企业在研发投资上面临资金短缺问题。

融资约束还会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支出,从而降低了企业进行研发投资的积极性。

融资约束还会影响企业的信贷条件,使得企业很难获取到有利于研发投资的融资条件,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投资水平。

研究表明,融资约束对企业的研发投资产生了负向影响。

融资约束导致企业研发投资的不足,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融资约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导致融资约束的加剧,使得企业面临更严重的融资问题;而融资约束则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研发投资,限制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在实际研究中,学者们对这一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他们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影响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的研发投资。

企业在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往往会更加谨慎,减少对研发投资的支出,以降低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研发投入的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摘要:研发投入是一项创新投资,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关于研发投入的研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有学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而鲜有研究涉及研发投入产生的经济后果。本文主要梳理归纳了研发投入对企业行为、企业价值和IPO影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述评,以期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研发投入、经济后果、价值、盈余管理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Enterprise R&D Investment Abstract:R&D investment is an innovation investment. Enterprises investing in R&D can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research on R&D investment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academia. Existing scholars have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D investment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but few studies have involved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R&D invest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the impact of R&D investment on corporate behavior, corporate value, and IPO, and briefly reviews it,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ture in-depth research. Keywords: R&D investment;economic consequence;value;earning management 1. 引言

创新引领时代的潮流,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互联网+”项目实施后,我国在科技、物流、医药等诸多行业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发投入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因此各国企业为了增强竞争优势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如富士通公司2018年的研发支出高达12.2亿美元,占销售额的3.4%,且高于11.7亿美元的营业利润。富士通集中于研发人工智能、数据服务等七大技术领域,在研发的过程中充分融合多领域技术并积极整合传统业务的优势,从而寻找新市场。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就需要通过研发活动提升产品优势。因此,研发投入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的热点话题。已有学术文献从企业性质、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企业内部环境和政府补助、财政政策、金融支持等外部环境分析了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而鲜有学者研究研发投入产生的经济后果。本文梳理归纳了近年来关于研发投入对企业行为、企业价值和IPO影响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述评,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 研发投入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包括盈余管理、资本结构决策等) 当企业业绩不能满足管理者的期望和目标时,管理者通常有较大的动机进行盈余操纵。研发投入作为一项创新投资行为,往往会成为管理者粉饰业绩的重要方式。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研发支出会计政策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角度出发,探究研发投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本上认为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以及研发投入自身特性增加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2. 1研发支出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

Schipper最早提出盈余管理这一概念,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有目的地改变企业会计信息的欺诈行为,自此盈余管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有学者发现研发支出会计政策会影响盈余管理程度,Markarian等(2008)、许罡和朱卫东(2010)发现新准则实施后,研发支出资本化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呈现出上升趋势,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达到预期盈余更加倾向于使用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Cazavan-Jeny等,2011)。李晓慧和梁立彬(2014)分析了天源迪科2010年财务数据,发现该企业存在调整会计信息的行为,并提出研发支出大的企业资本化政策会对盈亏程度产生重大影响,最终降低盈余质量。王曙光和郭纯孜(2019)指出企业基于债务契约、薪酬契约和收益平滑等动机更容易利用研发支出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1]。傅贵勤和李卓翊(2018)研究了A医药股份公司研发数据,发现对于研发密集型的医药行业来说,由于投入较大,研发支出资本化界定标准不明确会给企业利润造成巨大影响,管理者为了吸引投资者和增加融资渠道会进行隐蔽的盈余管理措施[2]。总体来说,修饰后的业绩虽然能够满足管理者的期望,但向市场传递了错误信号,迷惑投资者的判断,对企业健康发展不利(张炳红,2018)[3]。 2. 2研发活动中的真实盈余管理

调整投资行为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是管理层操纵业绩的常见手段(林华,2019)[4]。研发投入高风险、复杂性和高度信息不对称等特征决定了研发投入成为盈余

操纵的有效途径。Osma(2008)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具有盈余管理效应,且会受到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提高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有效降低研发投入中的真实盈余管理现象。研发投入资金大且调整成本较高,Bereskin等(2018)认为企业可能会通过更改研发支出管理盈余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在此之前Tahinakis(2014)、朱红军等(2016)的研究就表明削减研发投入可以使企业达到“保盈”,特别对于任职后期的管理者来说,通过削减研发支出以实现短期盈利目标更为强烈。范海峰等(2013)认为这种方法会受到控股股东产权性质的影响。而Sun(2016)的研究却表明当管理者期望维持较高的股市估值时,削减研发并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5]。 2.3.研发投入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投资需要融资,研发是一项重要的投资决策,离不开充足资金的支持。关于研发投入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学者们基本上发现这两者之间呈负向影响,原因可能在于研发投入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代理问题以及自身高风险会减少债务融资。Vicente-Lorente(2001)研究表明研发与企业低负债相关,这是因为研发产生的无形资产缺乏担保价值。同年Rahim在研究融资次序与研发投入时发现研发投入低的企业持有更高的现金水平。周艳菊等(2014)以高新技术企业2008-2010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企业负债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王亮亮和王跃堂(2015)的研究支持这一结论。柴斌锋(2011)、赵立韦(2012)、张学慧和彭剑巍(2019)的研究均指出为了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研发投入高的企业会更倾向于内源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减少负债融资。而Bragoli等(2016)以意大利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时,发现研发投入与资本结构之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非线性关系[6]。 3.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研发投入如何影响企业价值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企业绩效好、盈利能力强、成长性高向市场传递了企业经营良好的信号,最终表现为企业价值高,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梳理归纳了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3.1企业绩效

有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改善经营业绩。企业进行研发投入能够实现技术变革,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质量(Kafourosa等,2018;齐秀辉等,2016)[7,8],从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Ehie和Olibe(2010)以美国26500家企业为样本,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行业集中度和杠杆等因素后发现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制造业和服务业表现明显。国外学者Rafiq等(2016)、Spescha和Andrin(2018)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后,绩效得到明显提升。曹阳和易其其(2018)研究认为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可以将研发过程集中起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药品成本并提高了质量,从而有利于创造更多的销售业绩。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绩效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陈丽霖和冯星昱,2015),原因是研发投入周期长,在前期会占用较多企业资源,对短期绩效的促进作用可能相对较弱,但有利于构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如尚洪涛和黄晓硕(2018)的研究表明研发投入对滞后一到三期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9]。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并没有显著提高企业业绩,反而会产生负向影响。如Berchicci(2013)发现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会产生较多的创新绩效,但如果研发强度过高反而会降低业绩。黄洁莉等(2014)研究发现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业绩会产生微弱的负面影响,原因在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公益性和周期长特征使得企业难以在短期内产生显著经济效益。Aguiar和Gagnepain(2017)认为虽然企业积极参与研发活动可以使生产率提高 44.4%,但是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是有限的,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10]。武咸云等(2017)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当期绩效的产生,但却显著提高了滞后两到三期的业绩。张洁(2018)认为当研发强度在适当的水平有利于绩效的增加,企业投入过多会导致资源利用不合理,研发投入难以转化为创新产出,降低了创新效率,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11],而韩先锋(2018)研究却发现这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负向倒“N”型非线性关系[12]。刘诚达(2019)用员工总数和销售收入衡量企业规模时,结果表明更大的企业规模会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行为的收益,而随着资产总额进一步增加却给企业绩效带来不利影响[13]。武志勇等(2020)以我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发现当期、滞后1期以及滞后2期研发投入以国际化程度为门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呈U型关系。即当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呈现负相关关系;当高于第一门槛值后,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开始具有明显促进作用[14]。 3.2 盈利能力

在研发投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上,Dhaoui(2010)以2001-2006年160家美国跨国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研发投入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收入。王文涛等(2012)认为医药制造企业进行研发后可以获得很多药品的垄断性收益。杜勇等(2014)、Schimke和Brenner(2015)研究均表明研发投入显著促进了销售额的增长。辛超和王文飞(2015)用销售毛利率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结果表明研发投入有利于产生更多的利润。Shin等(2017)研究表明具有研发投入的半导体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资产回报率[15]。而也有部分学者得到研发投入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结论。如朱丹等(2012)研究发现研发经费和人员投入与总资产收益率负相关,这是由于研发投入大,当期产生的效益还不能弥补亏损,同时人员经费的投入增加了企业负担。张涛和姚解云(2017)认为研发高风险特征使得管理者研发意愿弱,导致研发不足,难以保持研发的积极性,从而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16]。 3.3成长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