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体会论文

合集下载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护理体会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护理体会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4-07-14T10:45:33.5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6期供稿作者:缪红莉1 林春梅2 韦娟3 [导读] 同时严密观察患者全身皮疹的形态、分布以及是否新发皮损、脓疱等临床表现。

缪红莉1 林春梅2 韦娟3 (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830054)(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 830054)(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 830054)【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和效果。

方法:资料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50例,采用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及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

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皮肤、饮食、口腔护理等全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期间经过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其中,患者住院时间为15-30d,平均住院时间为(20±5.6)d;结论:对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给予全方位的科学护理,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还能极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6-0230-02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非传染性皮肤病之一。

该病发病较急,患者一旦发病后其皮损易发展成“脓湖”,并迅速泛发全身,最终引发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以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相关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

本文主要探讨了关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措施和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50例。

其中,男性患者为30例,女性患者为20例;患者年龄为5-50岁,平均年龄为(35±5.2)岁;患者病程为3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4±2.8)年;初发病例29例, 复发病例21例;有家族史者15例,寻常型银屑病史者12例。

IL36RN基因突变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_Meta分析

IL36RN基因突变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_Meta分析

IL36RN基因突变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
_Meta分析
IL36RN基因突变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Meta分析
引言: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特征为头颈部和四肢出现大量丘疹和脓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过去几十年来,人们对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多种与其发生发展相关的遗传因素。

IL36RN基因突变是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因素。

本研究旨
在通过Meta分析,探讨IL36RN基因突变是否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相关性。

方法:
我们通过系统地检索了多个电子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和CNKI,以获取与IL36RN基因突变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相关的文章。

同时,我们还手动检索了
结论:
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IL36RN基因突变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
病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通过合并分析多个研究数据,我们发现携带IL36RN基因突变的患者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此外,
IL36RN基因突变还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
效果相关。

这些结果支持了IL36RN基因突变在泛发性脓疱型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然而,由于包含的研究数量有限,还需要更多大规模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8例治疗分析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8例治疗分析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8例治疗分析曾碧冰;陈明春;王鲁梅;李俊杰;张静;石宏英;黎凤娟;卢婉娇【摘要】目的:分析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 GPP)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GP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

结果:多种因素可导致GPP发病,其中感染、不规则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诱发和加重GPP的主要因素。

发热是其最常见、突出的全身症状。

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升高、血沉升高者占多数。

采用第二代维A酸类药物(阿维A)、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MTX)、阿维A联合糖皮质激素、MTX联合糖皮质激素四种治疗方案治疗GPP 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结论:四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治疗GPP。

采用何种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复发情况、治疗药物的敏感性、副作用和耐受情况个体化而定。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esis ,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 and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 GPP )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and treatment process of 28 patients with GPP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sed .Results:Many factors could lead to GPP.Infection and irregular use of corticosteroids were the main factors inducing and aggravating GPP.Fever was the common and distinctive systemic symptoms .The elevation in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and ESR were the main laboratory manifestations .The regiments of second generation retin-oic acid ( acitretin ) , immunosuppressant ( methotrexate , MTX ) , acitretin combined with glu-cocorticoid, MTX combined with glucocorticoid had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GPP .Conclusion:All of four therapy regiments had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GPP .The therapyprogram should be applied based on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 drug effecacy , side effects and tolerance .【期刊名称】《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383-386)【关键词】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治疗【作者】曾碧冰;陈明春;王鲁梅;李俊杰;张静;石宏英;黎凤娟;卢婉娇【作者单位】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东莞 523000;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510120;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东莞 523000;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东莞 523000;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东莞 523000;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东莞 523000;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东莞523000;东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东莞 5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63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的少见类型,在银屑病中的比例不到1%[1],临床上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两种,其中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generalized pustular psoriasis,GPP)以泛发性无菌性脓疱为主要皮肤特征,具伴高热、易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往往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论治体会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论治体会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论治体会
欧阳恒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5)005
【摘要】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是银屑病中一种罕见的严重类型,死亡率极高,大多数患者急性发病,皮损可在数日或数周内泛发全身,常伴有高热、全身不适和关节肿胀等症状。

主要依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相应地还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或毒副反应,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而更增加救治的难度。

我院近20年来通过门诊或住院,对43例患者进行治疗观察,除2例死亡外,其余41例全部存活,并随着病情的缓解、稳定或临床治愈,其生活质量均存在显著的提高,给我们的有效治疗丰富了内容,于临床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欧阳恒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62.9
【相关文献】
1.运用温病学理论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20例 [J], 李小莎;杨志波;欧阳恒
2.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护理体会 [J], 卢志玉;李秀丽
3.脓疱型银屑病误诊为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 [J], 封常霞;徐正田;董花萍
4.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治疗和护理体会 [J], 李泽春;涂春;张璇
5.1例眼外伤并发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眼部护理体会 [J], 陈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伴重度贫血患者护理观察与体会

1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伴重度贫血患者护理观察与体会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4 8 6 0 . 2 0 1 3 . 0 6 . 0 5 8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在临床上最重 的一型 , 较少见 , 预 后差 , 病 因不明 , 外用刺激性药物 、 感染 、 应用糖皮质激 素或免
空气紫外线消毒 , 每次 3 0分钟 , 每 日2次 , 桌面地面用 “ 8 4 ” 消
毒液擦 洗 , 每 日2次 。
2 . 1 . 3 心理 护理 : 有研究 报道指 出 , 银 屑病属 于身心 疾 病 的范畴 , 心理 因素是 该病症 状发生 的重要 因素 。因病 情
重且反复 , 破损面积大 , 因贫血 ( 血 液制 品又未纳入 医疗报 销
之重度贫血 , 易发生感 染。患者住 单人病 房 , 保证 空气 流通 ,
于腋下 、 腹股沟处 , 禁用 乙醇 , 以免刺激皮肤 , 必要 时遵 医嘱用
退热栓 , 加强巡视 , 观察 降温 效 果 , 防止 虚脱 , 多饮 水 和鲜 果
汁, 补充丢失 的液体和钾 。 2 . 1 . 8 用药护 理 : 卡波三 醇可显 著调节 角质形成 、 细胞 的增 殖 , 每次治疗不 宜超 过体 表 面积 4 0 %, 不宜 用 于面 部及
用卡泊三 醇 , 用氯强油涂擦蜕皮处 , 以达到消炎 、 湿润、 抗 过敏 保 护创面的 目的 。③嘱患者 瘙痒 时可用 手掌按 压 、 拍打 或按
摩 以代替 抓痒以免破溃引起皮肤感染 , 协助修 剪趾 甲。 2 . 1 . 5 饮食 护理 : 患者 营养不 良性 贫血 , 因皮 肤受 损面 积大 , 大量蛋 白丢 失 , 低钾 , 血糖 升高 , 给予高蛋 白 、 高维生 素 、 低脂 、 低糖或无糖饮食 , 禁食 牛羊 肉 , 以谷类 为主蛋 白补 充 以

【推荐下载】关于中医辨证联合甘草酸二胺和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推荐下载】关于中医辨证联合甘草酸二胺和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关于中医辨证联合甘草酸二胺和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关于中医辨证联合甘草酸二胺和阿维A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关键词】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辨证论治;甘草酸二胺;阿维A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属重症银屑病,大多数患者急性发病,皮损可在数日或数周内泛发全身,表现为在躯干、四肢红斑基础上泛发黄白色浅在性的无菌性小脓疱,常伴有高热、关节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笔者运用中医辨证结合甘草酸二胺静点、阿维A口服的方法治疗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近3年收治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36例,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诊断标准[1]。

排除有股骨头坏死、糖尿病、高血脂及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和其他严重内科疾病者。

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8~81岁,平均43.3岁;银屑病史最短2个月,最长20年;本次发病为1~10 d。

发病前有不规则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的11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5例,有外用药刺激史者10例,有服用中药者7例,不明原因者3例。

所有患者在发病开始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入院时发热者32例,其中高热者13例,5例合并黏膜损害,7例关节疼痛,8例红皮病,5例双下肢水肿。

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6例。

2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阿维A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初始剂量为20~30 mg/d。

②甘草酸二胺注射液(西安德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50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静脉滴注, 1次/d。

③中医辨证治疗。

病情进展期,患者症见高热,皮肤红斑、斑块或弥漫性潮红,散在或簇集较多脓疱,部分融合成脓湖,局部湿烂浸渍,自觉灼热痒痛,伴心烦急躁、口干口渴、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舌红黄或少苔呈沟纹状舌,或起芒刺,脉弦滑数。

10例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及护理关键思路分析

10例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及护理关键思路分析

10例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及护理关键思路分析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复杂多变,且易发生并发症。

其中脓疱型银屑病是一种罕见的类型,在临床护理中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针对10例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及护理关键思路进行分析。

一、原因探究脓疱型银屑病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免疫功能紊乱、环境因素等相关。

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了解其过敏史、家族病史、药物使用史、营养情况等因素,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二、标本采集为了明确脓疱型银屑病的病因和病程,需要进行相关的标本采集,包括皮肤活组织检查、血清学检查、细胞因子等检查。

在护理中,需要向患者解释检查的必要性并提醒其注意事项。

三、药物治疗针对脓疱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案包括非类固醇类局部药物、口服免疫调节药和生物制剂等。

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同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评估,以及注意药物的合理搭配和用药时间。

四、皮肤护理对于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皮肤护理至关重要。

应该采用柔和的护肤品,避免摩擦和刺激皮肤。

同时,应该进行患者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证皮肤干燥、通风和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五、营养支持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往往伴有营养不良或代谢异常,应该进行营养支持和补充。

在营养处理中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疾病程度和营养状况等因素,以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

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和消化道健康,并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六、心理支持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往往伴有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等问题,需要进行心理支持和干预。

在护理中应该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提供正确的信息和建议,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七、并发症预防脓疱型银屑病患者易发生并发症,如细菌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等。

在护理中应该积极预防并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在病情加重时,应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处理。

总之,针对脓疱型银屑病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和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处理。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与医生、患者及家属密切合作,以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43例临床报告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43例临床报告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43例临床报告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是银屑病中一种罕见的严重类型,死亡率极高,大多数患者急性发病,皮损可在数日或数周内泛发全身,常伴有高热、全身不适和关节肿胀等症状。

常规主要依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相应的还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或毒副反应,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而更增加救治的难度。

我院近20年来通过门诊或住院,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现手头资料43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4l例全部存活。

这些案例丰富了我们中药有效治疗的内容,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1.1 高热为突出主症,是病变关键发热的特征以高热居多,但热不寒,汗出热势不减,严重者全身皮肤灼热潮红,神识不清,脉弦数或滑数。

显然这绝非外感风热所为,按《内经·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病燥疾,不为汗衰,”本病又伴有全身泛发红斑及脓疱,当属温病范畴。

其发病机理为“外感温热,气血两燔,毒邪壅滞”,高热可以持久不退或退后又复发,为本病发展过程中直接危害病人、影响愈后的主要矛盾。

因此辨证的着重点应在“发热”这一主症上。

1.2 皮损与热相关,热退则疮减据我们观察,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是发热在先,皮疹出现在后。

热退则疹减,皮损随之好转,反之体温增高,其皮损相应加重而泛发。

因此对于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从另一角度来说,本病发热的特点及与皮损的关系也为我们寻找其辨证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3 复发以热为候,热退则病安发热是由于病证的变化多端,除外病情本身因素,与治疗不当或饮食不节,气候变化、过早停药、感冒或继发性感染等有关。

在治疗过程中,皮损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也往往导致病情缠绵。

温热不解。

复发的病因虽为多种不一。

但病变本质为热,总以热为主症。

及时正确的处理“发热”,使热去病解。

这对于防止本病的复发,直至痊愈具有指导性意义。

2 治疗分期2.1 高热危笃期此期病人持续高热,体温多在40~42℃之间,全身泛发红斑,密集针头状或粟粒状脓疱,脓疱溃破,糜烂、渗出、结痂,呈现蛎壳样改变;嗜睡或烦躁不安,口渴引饮,便秘,尿赤,舌红绛,舌苦黄厚或起芒刺,脉弦滑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gpp)的临床特
点以及治疗体会。方法 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泛发性
脓疱型银屑病患者共30例,以回顾性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还
有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脓
疱型银屑病的发病、感染,其中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不规则的进
行使用有可能会诱发甚至加重gpp。gpp患者的主要系统性临床表
现是发热以及血常规升高。对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联
合第二代维a酸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对于gpp
的治疗,不建议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科学合理
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第二代维a酸对于gpp有着显著的治疗效
果,为首选方案。
【关键词】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临床特点;治疗体会
临床上对于银屑病的四种分类当中,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其中
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占据银屑病发病的总比率为1%。该类型的疾
病在发作的时候经常会伴有高热之类等全身症状,且在临床上有反
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1]。为
了能够更加系统的了解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
体会,本文对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30例该病患者进行分
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患者当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最大的为74岁,年龄最小的为4岁,平均年龄为35岁,
患者的发病年龄平均为30.9岁。病程时间最短的为1周,最长时
间为20年,平均时间为3.1年。在30例患者当中首次发病患者有
4例,发作次数超过3次以上患者有5例。从寻常型银屑病演变而
成该疾病的患者有12例。在3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曾经在院外
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私自进行治疗。
1.1.1 临床诊断标准及诱因 所有患者都有以下表现:在红斑的
基础上面,出现脓疱、糜烂、脓液以及结痂,患者皮损的面积超过
了体表面积的60%。诱因如下:有9例患者本身有寻常型银屑病系
统,不适当的应用皮质激素之后骤停或者是减量之后诱发gpp;有
8例患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诱发;2例患者因为停止使用其他免疫
抑制剂之后诱发;2例患者因为妊娠诱发;2例患者因为使用外用
药物诱发;7例患者诱发原因不明。
1.1.2 伴随症状 患者伴随症状如下:①有11例患者表现出发热,
体温经过检测之后在37.8℃-40.3℃之间,患者发热状况和脓疱消
长保持平行;②9例患者出现甲损害,有1例患者出现了甲板肥厚
变形合并甲下脓疱症状;③1例患者出现黏膜损害,只有在口腔黏
膜见到簇浅糜烂面而并没有出现脓疱症状;④有2例患者出现关节
痛,当中有1例患者伴随有指趾关节畸形。
1.2 实验室检查 检查内容结果如下:①血常规。wbc在10.6×
109/l-38.6×109/l之间的患者有24例;②尿常规。1例患者出现
尿蛋白阳性;③血液生化。有4例患者出现清蛋白减少、8例患者
出现球蛋白增高、3例患者alt出现轻微升高、28例患者esr加快;
④血培养。2例患者出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显示阳性;⑤脓疱液培养。
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阳性、3例溶血葡萄球菌以及1例假单胞
菌。
1.3 治疗方法 对其中20例患者合理科学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
第二代维a酸进行治疗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是拔尼松汁,平均的起始
用量是0.75mg每天,维a酸的平均起始用量为0.56mg每天;4例
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进行单独治疗,每周的用量为0.21mg;对11例
患者使用第二代维a酸药物进行单独治疗,其中对7例患者进行阿
维a进行治疗;使用新体卡松进行治疗的患者有5例。所有患者在
以上治疗基础上,同时使用抗生素并外用洗剂进行协同治疗。其中
部分有需要的患者进行人体白蛋白以及血浆进行支持治疗。
1.4 疗效判断标准 所有患者接受治疗1-2周后,观察效果:①
体温恢复正常且脓疱基本消失为近期痊愈;②体温有所下降且脓疱
消退为有效;③脓疱消退程度低于60%但是超过20%为好转;④患
者依然发热且脓包消褪程度低于2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
2 结 果
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中有22例(73.3%)患者痊愈,4例(13.3%)
患者疗效为有效,3例(10.0%)患者疗效为好转,1例(3.3%)患
者疗效为无效。总有效率达到26例(86.7%)。所有患者在接受治
疗之后体温恢复正常程度,患者的平均恢复时间为(6.21±1.02)
天。
3 讨 论
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脓疱型银屑病的发病、感染,其中对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不规则的进行使用有可能会诱发甚至加重
gpp。gpp患者的主要系统性临床表现是发热以及血常规升高。其中
对于脓疱型银屑病的治疗有多种方案以及药物,其中以维a酸药物、
免疫抑制剂以及皮质类固醇的治疗比较常见,每种药物之间的治疗
效果并不一样。对于gpp的治疗,不建议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作为
一线治疗药物,患者在长期使用之后容易出现激素不良反应,停止
使用药物之后容易复发。当前使用维a酸类药物对该疾病进行治疗
已经成为医学界比较统一的认识,疗效高且治愈之后不容易复发,
不良反应轻[2]。
参考文献
[1] 牛润亭,卢桂玲,张合恩.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92例临床分
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05):135-136.
[2] 陈静.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43例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
术版),2012(12):123-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