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连减、连加看图列式题

10以内连减、连加看图列式题
10以内连减、连加看图列式题

10以内连加、连减看图应用题

(列式画计算过程图)

1、、一年级有10个同学去旅游。第一辆车只能坐4人,第二辆车能坐5人。还有多少人不能上车?

2、公共汽车上原来有9人,到了公园站下去2名男人和 3名女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小红折了4朵花,小青折了比小红多2朵,两人一共折了多少朵?

4、操场上原来有8人在看木偶戏,过了一会有1人离开,后又离开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5、同学们做花,第一组做了5朵红花,第二组做了5朵黄花,送给幼儿园7朵,还剩下多少朵?

6、菜站上午运进10筐西红柿,卖出2筐后,又卖出5筐后,还剩多少筐?

7、商店有8台洗衣机,卖了4台,又卖出2台,现在有多少台?

8、一年级有三个班,一班有3人,二班有4人,三班有3人,总共有多少人?

9、学校有11个篮球,一年三班借出去5个,一年四班借出去4个,还有多少个?

10.新型电脑公司有8台电脑,上午卖出5台,下午卖出1台,还剩下多少台?

1 1.一辆公共汽车里有6位乘客,到第一站下去4位,第二站上来8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

12、捐书活动中,一班捐5本,二班捐了4本书,三班捐了6本书,总共捐了多少本书?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一、做一做先摆一摆,再填数 4+3+□=□10-3-□=□二、算一算 3+4+1=7+2+1=2+2+4= 6+4+0=4+3+2=5+0+3=三、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四、 10-3-□=□3+□+□=□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 计算 1+4+5= 2+7+1= 10-4-4= 8-1-3= 7-6+5= 2+6-4= 做一做 7-□+□=□

4+3+□=□ 6-□+□=□ 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各得多少? 数学练习 一、看图列式。 ○○●●●○●● ○●●○○●●●○●● □+□=□□+□=□□+□=□ □+□=□□+□=□□+□=□□-□=□□-□=□□-□=□□-□=□□-□=□□-□=□ ?个 7个 □+□=□□-□=□二、看算式,先画○,再填数。 2+4=□5+1=□4+3=□○○○○○○ 7-3=□7-5=□6-1=□○○○○○○○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以及混合运算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填空. ?个

2.看图填算式. ()+()=()()+()=() ()-()=()()-()=()3.按顺序填数. 4.选数填空. ()+()=4 ()+()=5 ()-()=4 ()-()=5 ()+()=3 ()+()=8()-()=3 ()-()=8 ()+()=6 ()-()=6 5.填空. 比6少2的数是().比5多1的数是() 3比()少3.比5少()的数是2. 比4多2的数是().比6少1的数是() 6.在○里填上“+”或“-”. 4○4=8 5○5=0 7○3=4 9○6=3 5○2=7 10○6=4 3○7=10 6○2=4 5○4=9 1○8=9 10○5=5 8○2=10 7.填空. 8. ()+()=()()+()=() ()+()=()()+()=() ()-()=()()-()=() ()-()=()()-()=() 9.填空. 9比5多()8比2多()7比4多() 5比9少()2比8少()4比7少() 10.按要求填空.

10以内看图列式教案与10以内连加连减教案汇编

---------------------------------------------------------------最新资料推荐------------------------------------------------------ 10以内看图列式教案与10以内连加连减教案汇编 0 10 以内看图列式教案与 0 10 以内连加连减教案汇编 0 10 以内看图列式教案只辆?只 7 只 1、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个: ☆☆☆☆☆涂第 2 个: ☆☆☆☆☆2、请你试一试。 (*)个正方形(*)个三角形(*)个正方体 3、..4.看图列式计算.□○□=□□○□=□□○□=□□○□=□□○□=□□○□=□ 篇二: 10 以内看图列算式。 9 篇三: 10 以内的加减看图列式教学设计。 10 以内的看图列式计算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看图列式的方法,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相应的算式; 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计算能力。 活动内容: 例 1、□+□=□□-□=□□+□=□□-□=□例 2、活动过程: 一、活动分一分、合一合、说一说 1、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活动,选取 10 人进行游戏活动我的小猪栏、请学生在 10 人里分选人来扮演小猪、以及猪栏;(如,一共有 10 人,2 人扮演小猪,8 人扮演 1 / 16

猪栏。 )、游戏开始,老师组织学生边玩边用数字来表示发生的情况,分一分。 2、游戏老鹰抓小鸡,进行合一合的练习。 二、出示例题,进行列式计算活动 1、教师出示例题 1,师: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完了许多的游戏,大家都表现的很好,那就请你观察图片,看看你能帮助老师把它们给合起来吗?合起来是是多少?你能写出几个算是呢?学生自由看图写算式,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教师指名反馈,之后总结。 师: 刚才小朋友们都做的都很好,那你能再看图把它们分一分,写出减法算式吗?学生思考完成。 教师指名反馈,完成例题上的算式。 2、教师出示例题 2,师: 请小朋友们认真例题,你能知道例题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吗?想一想说一说。 指名说一说图意,其他评议补充。 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我们看图的时候,如果有一个,在它的外面有?要列减法算式。 二、进行独立的练习活动,教师指导。 关于一年级教学中的看图列式问题在一年级上册的教学中,看图

一年级上册10以内看图列式练习

专求总数 支 1 支 □O 口 □( □O[ 8本 5角 角 2 角 个 本 □ □ > 卜 (8) 曲 )个 )个 只 个 卜 专求左边的部分数 O 本 ⑶ (O 10支 支 4本 只 10本 (4) ⑸ 只 8 10个 本 O 支 个 7) 块 9个 8块 10支 O □(

三、专求右边的部分数 I 6支丨 -000=0 (支 % 四、一图四式。 “⑵+' 竹彳^^ □0 □匚口 □匚 □0D€ DODC (1) (2) +J (3) 10个 (4) (5) 7个 non (个卜 % ------------------------------------- V ------------------------------------- 10枝 — 丨——[_|;枝? 9本 (6) =±: = 10本 I 本 DOO d 000 =0 匸0 □幻口0 □匸 五、情景图 (1) (2) (3) □0 口=口( > 一共有几只 □「匚匸

还剩几个气球 1. -\ J ___ / 往右走()格,再往上走()格到

(2) 往( )走()格,再往()走()格,就到处 (3)往( 2.从左边起涂颜色。 涂2个:☆☆☆ 涂第2个:☆☆☆ )走()格,再往()走()格,就到处 ☆☆ ☆☆

3.按要求画一画 1. 画□,比△多2个。 △ △△△△ 2. 画△,和□同样多。 □□□□□□□□ 3. 画…,比△多1个。 △ △ △ △ 4. 画… ,比□少4个。 □□□□□□□ 4.数一数,填一填。 (1)0000000000 ☆☆☆ 0比☆多()个。 ☆比0少()个 =二 厂比?少()个。 比二多()个。 =二 ⑵填“多”、“少”“同样多”,比大小。 △ △△△△△△ O O O O △比( ) □ O □ △△△△△ △比■( ) O O O 5.解决问题 (1) 一共有( )只,(3)比多 少。 △△△△△△△△△ □ □□□□ △比□() 6只△ △ △ △ △ △ △ △ N N ( OOO O O ( )比()少 )比()多 (2) 左边有()只,

10以内连加连减

10以内连加连减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

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10以内连加连减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2.看图列式计算。【演示课件“加减法含义”下载】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出示: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出示: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二、指导探索:1.教学连加(1)理解连加的意义【分步演示课件“连加”下载】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在 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学生齐读算式。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

10以内数连加连减(教案)

10以内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 以内的加减法。 全班学生开火车口算。 2.看图列式计算。 有几只小鸡在吃米?又走来几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鸡和又走来的2只小鸡含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在吃米,走了几只?求还剩几只?怎样列式计算? 出示: 为什么要用减法?(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整体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鸡,所以用减法计算。) 同学们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连加 (1)理解连加的意义 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几只?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来1只,现在一共是几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应该怎样叙述它的意思呢?(引导学生叙述题意:有3只小鸡在吃虫子,走来2只小鸡,又走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谁会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样的吗?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板书: 教师范读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几。 学生齐读算式。 说明: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相加叫连加。(板书:连加) 连加的算式怎样计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结果吗?结合这道题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出:先算再算。 板书: 学生自己叙述的计算过程。 (3)练习:(出示“做一做”中的第一道题) 学生摆学具并列式计算。 订正时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2.教学连减 (1)理解连减的意义 一共有几颗星星?剪去了几颗?还剩几颗?你是怎么想的?(8减3等于5)又剪去了几颗?现在还剩几颗?你是怎么算的?(5减1等于4) 如果把这幅图连起来看,就是有8颗五角星,先剪去了3颗,又剪去了1颗,求还剩几颗? 谁能自己再叙述一下这幅图的意思?(在学生独立叙述的基础上指名叙述图意。) 要求还剩几颗?怎样列式?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10以内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72页 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的摘丝瓜场景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具学具 主题图课件、各种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图片,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的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

《10以内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10以内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 1. 正确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 2. 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 1. 正确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 2. 通过看图,初步掌握用简单的语言编写应用题。 教学准备:课件,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小朋友们,这个星期天,你们都到哪儿去玩儿了?(生自由发言) 这个星期天,有两位小朋友,芳芳和她的弟弟也打算好了去花果山玩(出示图片:芳芳和弟弟)。星期天一大早,芳芳的妈妈就带着她们姐弟俩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学生看卡片口算:4+1 5+2 5-2 8-2 10-4 3+4 5+3 7+1 3-1 6-2 6-6 7+3 同学们,今天有个朋友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他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他。(课件出示孙悟空动画片)。学生发出惊讶的声音,高兴的叫出“孙悟空”。 师:孙悟空还为我们发来了一封邀请函,邀请我们到它的花果山去玩玩。想去吗? 生:(学生情绪高涨)想去! 师:那我们就去看看吧!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图片,复习旧知,逐步引入:A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孩子说出数学信息,并试着提出问题:一共有几只动物?(指生说) B 接着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孩子说出数学信息,并试着提出问题:现在有几只兔子?(指生说:4+3=7)树上有几只猴子?(指生说5-1=4) 2、探究连加课件演示第三幅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1)你能将图中小兔和小猴的活动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原来。。。先。。。又。。。) (2)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会提个问题考考大家?(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兔的问题)然后列式。 (3)要求一共有几只小兔?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10以内连加连减练习题

10以内连加连减练习题1) 3+3+3= 2) 1+3+1= 3) 4-2-1= 4) 3+2+5= 5) 1+4+4= 6) 5+1+1= 7) 7-1-3= 8) 2+6+2= 9) 2+5+3= 10) 10-6-1= 11) 8-5-3= 12) 3+1+2= 13) 8-2-5= 14) 10-2-8= 15) 2+3+1= 16) 9-5-4= 17) 2+2+1= 18) 10-2-3= 19) 10-5-4= 20) 5-1-1= 21) 3+1+2= 22) 2+3+3= 23) 1+3+4= 24) 7+2+1= 25) 5+1+3= 26) 9-4-3= 27) 2+6+1= 28) 8-4-3= 29) 9-4-4= 30) 2+2+5= 31) 6+1+1= 32) 4-2-2= 33) 9-1-6= 34) 2+1+7= 35) 2+3+2= 36) 5+1+2= 37) 7-1-1= 38) 4-2-1= 39) 1+1+4= 40) 4+1+5= 41) 8-3-4= 42) 1+3+3= 43) 3-2-1= 44) 4+2+2= 45) 1+7+2= 46) 9-1-4= 47) 10-3-1= 48) 10-3-4= 49) 10-2-2= 50) 10-6-4= 51) 8-4-3= 52) 7-1-3= 53) 8-4-4= 54) 3+3+4= 55) 6-3-1= 56) 6-2-1= 57) 9-5-4= 58) 10-2-6= 59) 10-4-6= 60) 9-3-5= 61) 3+3+1= 62) 7-1-4= 63) 7+2+1= 64) 1+6+2= 65) 9-2-5= 66) 9-4-5= 67) 2+4+4= 68) 9-2-2= 69) 9-7-2= 70) 1+5+4= 71) 4+1+2= 72) 8-6-1= 73) 10-6-1= 74) 9-1-2= 75) 5-1-1= 76) 10-7-1= 77) 7+1+2= 78) 6+1+1= 79) 10-4-1= 80) 7-2-2= 81) 10-3-2= 82) 8-1-5= 83) 8-7-1= 84) 2+5+3= 85) 9-1-1= 86) 10-4-3= 87) 9-5-3= 88) 2+2+6= 89) 1+6+2= 90) 7-1-2= 91) 10-6-2= 92) 4-1-3= 93) 3+5+1= 94) 2+6+1= 95) 4-1-2= 96) 9-2-7= 97) 1+2+7= 98) 5-1-3= 99) 3+1+1= 100) 7+1+1=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3=2 7-( )=2 ( )+4=9 3+( )=8 1+( )=8 ( )+2=8 7-( )=0 ( )-( )=1 (5)在○里填“<”、“>”或“=”. 5○5 4-3○4 5+0○5-0 3+7○7+3 6○7 5○3+6 9-4○9-5 8+2○8-2 三、看图写算式,并计算。(20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