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通教育云平台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解决方案

人人通教育云平台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解决方案
人人通教育云平台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解决方案

人人通教育云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库/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

平台解决方案

江苏焕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第1章概述

1.1平台背景

1.1.1现状分析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发展至今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问题,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难以形成。例如,各校都十分重视自身优质资源的积累,但各校保留方式各异,分类繁杂,数据标准不统一,很难与其它学校直接进行沟通共享,逐渐形成了“信息孤岛”的现状;资源陈旧,上传更新不及时;优质资源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仍不够深入,老师使用率低等等。这些都阻碍了各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可见,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从教育管理逐渐拓展到教学应用领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要定位到各类教育资源、各学科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课程和相关的学习资料)的建设以及各类教学应用模块的建设。在继续关注教育、教学部门的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应用的同时,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重点要逐渐转向教育、教学领域,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服务,为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服务,用信息技术为教师、学生搭建创造和发现知识、存储知识、组织知识、交流知识、传播知识的平台。

1.1.2政策指导

针对教育信息化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10年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提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在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教育部也指出:要重点推进“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云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让广大师生共享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成果。

2014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在《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中还提出了今年的阶段目标,“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包括基础性资源、个性化资源和校本资源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普遍共享,并输送到全国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班级,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形成数字教

育资源市场化的汇聚和共享机制“。

那么如何实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的四项工作方针指示,要“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中也提到要“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

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下,在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后,我们逐渐认识到,只有教育信息化能真正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情况下,教育信息化才有可能健康、持续、深入地向前发展,焕迪的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应运而生。我们设置了资源中心、智能汇聚、慕课中心、评测中心、答疑中心等功能模块,建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实现教育资源的实时更新,使教育资源与教学应用模块紧密结合,真正建成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资源应用平台。

1.2平台目标

1.2.1实现基于互联网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焕迪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顺应了“基础性资源靠政策,个性化资源靠市场”的资源开发机制,旨在为各区域、各学校和师生提供数字资源共享与服务,汇聚互联网上的优质资源,为各地建立一个不断更新地可持续优化的资源库;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解决学校的信息孤岛问题,完成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方便各区域、各学校进行区本或校本资源库的管理,加快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力支撑各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的建设。

1.2.2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焕迪基于智能汇聚的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倡导构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提问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力图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究、合作、展示”的发起者,让老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翻转课堂的效果。

通过平台新的教学方式,也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老师。在任何网络可达的地方,通过人人通平台老师可以观摩别人的课程,相互学习和交流,整体上提高老师的经验和

水平。使一个老师受益,等同使几十、上百的孩子受益。

第2章平台部署

2.1硬件和软件环境

2.1.1硬件要求

内存:4G或以上

硬盘:500G或以上

硬件数量:集中部署,可以单台部署,web程序,mssql数据库,缓存服务器,mongodb数据库,搜索服务程序,索引程序,搜索程序,同时部署在单台服务器上;

可以分布式部署,多台机器,web程序服务器,mssql数据库服务器,memcached缓存服务器(可多节点部署)mongodb数据库可多节点部署,搜索服务程序,使用可多节点部署(节点数量大于1)索引程序,搜索程序部署在单一节点。

2.1.2软件要求

Win server 2008 r2 操作系统,sql2008数据库,IISweb服务器,memcached,mongodb,.net 4.5 .net4.0 framewor。

2.2部署流程

以下为平台部署步骤,预计3个工作内完成。

1)安装操作系统,mssql数据库。

2)添加iis功能。

3)安装.net4.5 .net4.0。

4)安装memcached。

5)安装mongodb。

6)在iis中添加网站。

7)还原数据库。

8)运行搜索后台服务程序。

9)开启搜索服务。

10)开启索引服务。

11)打开web界面(iis中部署的地址)注册软件。

12)完成部署。

2.3技术特征和优势

2.3.1先进性

技术先进:系统采用memcached分布式缓存作为数据的存储的一级缓存,使用nosql数据库mongodb做位系统的耳机缓存,提高系统的相应速度。

架构先进:系统采用面向切面的编程模型,后台搜索服务使用MapReduce编程模型,解决大文件索引时单击运行内存破瓶颈问题。

设计先进性:分布式不是的节点都设置为不可信任节点,运行时每一个节点都可能发生障碍,去除单点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很重要,设计上是基于云的不可信节点故障备份转移系统。

支持集中式部署,分布式部署模式,结合软件使用场景,提出理想的解决方案。

2.3.2开放性

系统基于B/S架构,兼容主流的浏览器,本系统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可以满足用户对系统进行开发、整合和小幅改造定制。而接口的标准化,可以保证本系统与其他终端客户端系统的协议互通,可以更方便的完成数据整合。系统可以运行在各种操作系统平台,以及在软件上提供跨平台和开放数据接口,便于与其它系统软件互相集成,未来支持与业务系统、门户等系统的单点登录集成,在可获得相应系统的数据结构情况下,实现与这些系统的应用、门户、数据等各层面上无缝连接。

2.3.3可靠性

系统可7*24小时运行,基于不可信节点备份转移,为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2.3.4可用性

可用性包括系统正常情况下的可用性和系统发生改变时的可用性。正常情况下应用软件应安装简单、易于操作、界面友好,数据处理工作简单、方便、快捷。业务流程清晰,符合习惯,系统维护方便,备份及数据恢复快捷简单。同时要在对硬件、软件及应用进行调整时不影响原有业务的实现。

2.3.5可扩展性

高可扩展性指:通过系统开放式体系架构、模块化、参数化以及组件技术,对业务量、业务种类的扩展、与其他机构连接的扩展、系统功能扩展等都能提供足够的支持,缩短系统实施周期。

2.3.6安全性

安全性指系统具有数据传输的用户身份认证、权限确认、等安全控制功能。具体包括:数据保密性、传输安全性、访问安全性、安全审计、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等。系统安全性要求包括基于用户的系统操作权限控制、身份鉴别。后台内置登录和操作日志,准确的记录用户行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用户信息加密存储,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2.3.7易操作性

平台界面布局合理,是用户操作形成一个封闭的环,通过页面风格的相似性来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单一页面功能集中但不繁琐,但操作简单直观,初次进入时添加了功能使用引导,一步步应到用户快速熟悉系统操作,使用户更快的熟悉操作流程。

第3章平台应用模块

3.1资源中心

3.1.1模块特点

覆盖广。资源覆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科国内80%版本的资源,满足各类学校的资源需求。

类型多。资源包含现下常用的文件格式近20种,涵盖了文档、表格、演示文稿、图片、音视频等;并按教学需求进行了分类,包括教案、课件、习题、微视频等。

易查找。平台采用多级分布式存储,将资源细分到章节,选择不同教材编目,可支持全文检索。

可分享。用户可以将资源快速分享到其他的社交媒体,例如QQ群,简单便捷地实现“家校互动”。

易更新。资源可通过上传进行更新,“校本资源”和“区本资源”可相互获取、采集,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3.1.2主要功能

资源中心包括资源的分类、检索、预览、上传、下载等功能,还可以实现用户个人资源的管理,具体介绍如下:

1)查找资源

对于资源进行多维度分类管理,纵向根据教材编目选取学段、科目、版本、年级、册、来源、章节为分类依据;横向根据资源类型分为教案、课件、习题、微视频等4

部分,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

图 1.1

切换不同的资源类型、教材编目,将出现对应的资源。

用户还可以通过【搜索】功能快速查找出需要的资料,在搜索框中输入要查找的关

键字即可,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

图 1.2

2)预览资源

资源中心的资源从文件类型上大致可以分为文档(*.doc、*.docx、*.pdf、*.txt)、演示文稿(*.ppt)、图片、音频、视频。每一种文件类型的资源,在资源的缩略图右上角都用图标形式标明。

单击任一资源,进入资源预览页,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

图 1.3

资源的右侧显示了该资源的相关信息,用户还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在移动设备端进行资源的预览。

不同文件类型的资源,在呈现方式、功能上略有不同。文档类资源可分单页、双页显示,调整显示比例,全屏播放,鼠标滚轮、垂直滚动条控制阅读进度;图片类资源可旋转、放大、缩小;音视频类资源可暂停、停止、调整音量。

3)收藏资源

对于感兴趣的资源,用户可以收藏,回到资源中心页面,在【我的收藏】里可以查看,如图1.4所示。

图1.4

4)下载资源

对于所需的资源,用户可以通过下载功能保存到自己的电脑里。回到资源中心页面,

在【我的下载】里可以查看,如图1.5所示。

图1.5

5)分享资源

对好的资源,用户可以分享到指定的社交网站,例如QQ,微博,微信等,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

图1.6

6)评分/评论资源

用户可以对资源进行评分或评论,表达自己对资源的看法、交流心得,提高资源的

利用率,如图1.7所示。

图1.7

7)上传资源

具备教师身份的用户可以上传优质的资源,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学段、学科、出版社等信息默认用户之前所选择的内容,这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如需做调整,单击相应内容重新选择即可。用户还可以设置资源的共享属性,共享属性包括:

站内共享:所有的用户都可以看到,免费下载

校内共享:只有同属于一个学校的用户才可以看到,免费下载

班级共享:只有同属于一个班级的用户才可以看到,免费下载

暂不共享:所有的用户都可以看见,但需要积分进行下载

图 1.8

8)举报资源

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对资源原创和合法性的管理,对资源内容进行监管,屏蔽不健康的资源,在预览资源时如发现存在问题的资源,可以举报,然后选择举报类型即可(如图1.9所示),这样减轻了资源审核工作量,提高了资源管理效率。

图1.9

9)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资源管理后台可以实现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帮助客户了解该系统的使用情况,包括学校或个人的资源使用与共享情况统计分析、热点资源统计、以及资源缺口分析等。这些统计与分析为区教育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2智能汇聚

3.2.1模块简介

智能汇聚模块,是焕迪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指引下,进行充分的教育一线调研,经过数年的研发与持续升级,架构完成的新一代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资源智能化共建共享平台系统。智能汇聚融合了垂直搜索技术和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专业技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从特定的网站进行资源的定向汇聚,智能化的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多来源汇聚,多方式资源检索,自动化资源更新,和多样化资源应用。为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3.2.2模块特点

高效。根据用户的需求,从特定的网站进行资源的定向汇聚,免去其他多个资源网站繁琐的账号注册过程,统一多个网站的资源搜索规则,为用户提供从注册、下载到上传的一站式服务。

实用。把多个网站的资源按学段、学科、版本、年级等进行分类,使搜索范围更加精准,方便用户使用。

便捷。对于教育机构而言,可及时获取最新的网络资源,便于对校本/区本资源基于互联网进行实时更新,实现教育资源库的便捷管理。

3.2.3主要功能

1)查找资源

与资源中心类似,对于特定的网站中的资源进行多维度分类管理,纵向根据教材编目选取学段、科目、版本、年级、册、章节为分类依据;横向根据资源类型分为教案、课件、习题、微视频等种。用户可以直接定义教材编目和资源类型进行搜索,也可以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如图2.1所示。

由于各网站的资源都有收费和免费之分,为了方便用户选择,我们把所有免费资源单独显示出来,供用户选择,如图2.1所示。

图2.1

2)下载到本地

对于搜索到的资源用户可以下载到本地,保存到自己的电脑里,进行学习或再次编

辑。点击资源标题下方的【下载到本地】即可,如图2.2所示。

图2.2

3)加入便签

对于感兴趣的资源,用户可以通过单击按钮【加入便签】将资源做上标记,如图

2.3所示。

图2.3

加入过便签的资源,单击【汇聚便签】可见,如图2.4所示。

图2.4

4)加入资源中心

对于管理者而言,通过智能汇聚搜索来的资源还可以导入区本或校本资源库中,点击【加入资源中心】即可,如图2.5所示。

图2.5

对于要加入资源中心的资源我们还可以对其进行归类,定义该资源的所属教材编目、共享属性等,如图2.6所示。

图2.6

3.3慕课中心

3.3.1模块简介

慕课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意为在线开放课程。近年来各地教育局、学校都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希望能实现翻转课堂,慕课被各地广泛应用。平台中的慕课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引导了一种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体验的学习方式。

3.3.2模块特点

效率高。通过慕课中心,我们可以很好的实现翻转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聚焦学生需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了教学效率。

易操作。慕课中心以所见即所得的方式呈现,老师的课程制作界面和课程的最终呈现界面结构一致,简单易学,是目前全国最方便的在线备课、授课工具。

形式多。慕课中心的课程除了有传统的微视频,还可以以课件、习题、flash

等多种形式呈现,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

可下载。慕课中心的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在线学习,还可以将课程资料下载到本地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应用水平。

3.3.3主要功能

1)创建课程

具备教师身份的用户可以创建课程,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用户还可设置学段、学科、出版社等信息;还可以设置课程的共享属性,与资源中心一致,包括:站内共享、区本共享、校本共享、暂不共享;课程封面默认所属课本封面一

致,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如图3.2所示。

图3.1

图3.2

2)编辑导学

创建完课程后即可进入编辑界面,可做以下操作:

①设置教学环节

新建的课程中默认提供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3个教学环节,您可以修改、删除已有的教学环节,也可以添加教学环节,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所示。并且,选中任一教学环节,按住鼠标左键不放进行拖动,可以方便的调整教学环节的顺序。

图3.3

②添加教学资料

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可包含若干个资料,资料的添加方式包括3种:从资源中心添加、本地上传、文本链接。与教学环节相似,选中任一教学资料,按住鼠标左键不放进行拖动,可以调整资料的顺序或所属教学环节。

选择从资源中心,会调取资源中心内得资源,可按教材编目或者通过关键字搜索选择资源进行添加,如图3.4所示。

图3.4

选择本地上传,即可在教学环节中添加本地的资源,包括录制的微视频,上传的资源默认保存在当前课程的教材编目下,可以进行多文件上传,并且支持文件拖动上传,

如图3.5所示。

图3.5

选择文本链接,则包括了普通文本、超链接、网页代码3种方式。在普通文本中输入文字,调整文字的字体、字形,插入表情、图片等,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

图3.6

选择网页地址,输入要链接的网址即可,可通过预览确定是否链接成功,如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所示。

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

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达沃时代科技有限公司2016 年04 月29 日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1) 1.1项目背景 (1) 1.2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1) 1.3面临的问题 (2) 1.4建设目标 (3) 1.5所解决的问题 (3) 第2章设计方案 (5) 2.1设计原则 (5) 2.2总体架构 (5) 2.2.1 逻辑架构 (5) 2.2.2 技术架构 (7) 2.2.3 部署架构 (9) 2.2.4 方案优势 (9) 2.3总体性能要求 (11) 2.3.1 存储容量要求 (11) 2.3.2 计算资源要求 (11) 第3章基础设施层 (12) 3.1总体方案拓扑 (12) 3.1.1 逻辑架构 (12) 3.1.2 组成 (12) 3.2虚拟化云平台建设 (13) 3.2.1 系统特性 (14) 3.2.2 虚拟化系统硬件构建选型 (18) 3.3集群存储系统建设 (19) 3.3.1 系统组成 (20) 3.3.2 系统特性 (21) 3.4云平台网络系统建设 (27) 第4章设备配置 (29)

第1章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成为国内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中明确提出了“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 2012年9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我国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 1.2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特征 当前,从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来看,有以下一些基本趋势。 (1)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正从普及期走向整合期,如何将日益广泛存在的硬件设施、海量的数字化资源、各种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整合和应用到广大一线教师的例常化教学行为中,推进信息化教学方式,并深刻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方式,使得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应用向常规化方向发展。 (2)自2005年以来,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有效性已清晰地演化成两个发展重点:一是高可用性的区域级信息化支撑基础平台/设施/环境;二是广大教师及学生群体的个体化的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伴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深,上述环节的作用正日益凸现。 (3)从信息技术和教育系统耦合的整体要素来看,支持教师的有效教学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正成为深化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重要突破点,而打造在线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了推动平罗四中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结合石嘴山市互联网+教育和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我校启动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为保证试点工作科学有效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学创新,助推教育教学研究精准化,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与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合,逐步达到教师人人想用、人人会用、人人用好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局面,为在平罗县推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模式,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学强 副组长:杨贵勇王宏远张强 成员:王学礼朱丽娟任涛王兴华贾尚仁曹华 马成宏王敏李晶杨正国芦学玲魏美凤 三、工作内容 (一)以“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保驾护航。2019年年初,我校与中国移动合作,由移动公司承担校内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提升网速,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以“宁夏教育资源云平台”为依托,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和自主筛选、加工、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学校定期统计教师利用网络从事教学活动的频率、课件使用效果和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资源的数量,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统计分析,教学资源收集、大数据分析为学校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条件支撑。 (三)利用教学助手、希沃授课助手让课堂更精彩。课堂上教师要会用手机控制电脑上的ppt放映,而且会利用手机拍照功能,把学生做的题直接传输到电脑那一端,在大屏幕上显示学生的作业、作品,还有聚光灯的效果,把周围都打上黑光,只有老师想出示的部分是亮的,像一个魔幻的舞台一样,大大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希沃授课助手软件不仅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运用,在没有网络或网络突发掉线等情况时依然会用,可以用电脑上的热点解决这个问题,在无网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这个软件。 (四)利用思维导图,打造高效课堂,撬动课堂教学变革。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思维导图的理论和实际操作,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关于“思维导图”方面的培训,回校后分组传帮带。校内培训抓实抓牢,利用课堂展示、教学研讨、专题讲座等活动,将思维导图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体现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性。 (五)实施“洋葱数学智慧课堂”,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核心,以会学为标志。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课前推送,自主探究;实时诊断,即时补救;智能管理,学情数据统计,高效交互;资源汇聚,多样呈现。让“洋葱数学”达到课堂知识容量最大化、有效信息交互量最大化、思维活动容量最大化,追求“人人皆全面学会”,实现学校班级的群体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深度融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教学工作总结 万里晴空,蝶舞蜂萱。紧张而又充实、繁忙而又有序的一学期又与我们挥手道别。本学期,虽受疫情影响但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常规管理为主线、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学生创新素养为目标、以“互联网+教育”为背景、以“宁夏教育云平台”为依托、以信息能力提升为着力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顺利完成了各项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抓疫情期间常规管理,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2020年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球,受疫情影响我们被迫延迟开学,病毒阻碍了我们的到校教学之路,但阻挡不了我们的线上教学之心。 1、严格落实上级安排,精心制定授课计划。2月初,我校接到教育局信息管理中心的通知,承担了全市六年级语、数、英三科“在线空中课堂”的直播教学任务。接到通知后校领导召开紧急视频会议,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挑选名师、骨干组成授课团队和信息技术保障团队,合理布置授课任务,成立网上备课组,并邀请教研室教研员任菊莲老师和李林杰老师全程指导教学。自2月17日开播至5月26日结束,共有34名教师和2名信息管理员承担在线直播课程172节,受到全体师生和广大家长的好评 2、加强线上教学管理,定期开展在线教学测查。一是坚持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时督促,确保正常的线上教学秩序。在网课学习期间,要求每位教师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和线上辅导计划,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和预习内容,及时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保障学生的网络畅通,使学生能利用手机、平板和电脑按时听宁夏教育电视台的“空中课堂”直播教学和我市的“在线直播课堂”教学,全校2043名学生,每天坚持在线上课的有2041名学生。此外,语数英教师还利用“腾讯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教学改革实践

《中国教育信息化》编辑部:m is @m o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3821481.html,.c n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CT in Education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引入世界大学城教育云平台,为各个部门开设了机构平台,为全院 12000名师生申请了实名制的教学空间,所有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都以身份证配发了个人空间账号,上传真实照片作为空间标志图像,教师和管理人员采用真实的职务岗位身份,学生采用真实的专业和班级身份,确保教学空间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并从此开始了基于世界大学城的教育教学改革。两年的实践证明,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所带来的“破”与“立”,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教学突破的效度都超出了以往任何一种改革。下面笔者从两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体会。 1.基于云计算的世界大学城教育云平台的引入,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打破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政产学研市”五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得以全面落实,开放的办学格局已经形成。 长期以来,我院秉承“政产学研市”五位一体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力求通过主动融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来赢得政府的主导,以“利益双赢和市场契约化”的校企一体机制构建,夯实行业企业引导的基础,从而驱动校企一体育人、教学、生产相兼,责任共担和利益共赢的开放办学模式的构建,但是,基于沟通机制和实体平台的功能所限,这一理念的落实难以深入。引入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以后,我们为相关专业开设了基于云计算的机构平台,有效地整合了“政产学研市”多方资源,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机构平台中,汇集了全国15家IT 企业、158名行业名师名家,1694种行业企业优质资源,教师、学生及多方合作者都可以以平台为入口,快速获取信息,共享资源,突破了地域的限 制,创新了多方沟通的体制机制,甚至借助云技术将合作的空间拓展到了整个网络世界,形成了真正开放的办学格局。 2.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新一代互联网空间的应用,为破解教育教学的难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教育公平、师生平等、资源共享、以生为本等都是人们对教育的期盼,尽管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工程已建成了很多优质资源,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和传播载体,难以辐射和共享,更难惠及到老师和学生;尽管聚焦课堂、深化改革是各类学校的不懈追求,但“一言堂”式的教学,“一把尺”式的评价还屡见不鲜,以云计算为核心的世界大学城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两年来,我院利用个人空间,开展了空间课程建设和基于空间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将教案、课件、视频、案例等多种教学资源整合到课程空间,并可根据社会需求、专业需求、课程需求和学生需求,灵活地进行资源的重组与优化,实现了教学上的强强联合;也可以在世界大学城这个平台上,通过网络技术建立3G 实景课堂,实现课堂与企业生产情景的在线链接;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实现教学过程与名师名家的在线视频;甚至可以利用平台群组的交互功能发起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利用个人空间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张扬个性和谋划未来。到目前为止,我院共建设空间开放课程620门,师生上传资源累计30万个,视频资源4000个,实时与非实时的交流互动信息60多万个,被各方用户共享利用的点击近500万人次。这种基于空间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界限,老师指导学生学习不受空间的制约,学生寻求教师的支持不受时间的限制,师生之间变得更加平等,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显。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教学改革实践 贺星岳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摘要: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世界大学城教育云平台,使“政产学研市”五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得以全面落实;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新一代互联网空间的应用,为破解教育教学的难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云计算;云平台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14-0059-02 网络学习空间 59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需求差异或资源标准不统一等原因,使用效果也不太理想。 协作教研的现状 团队教研的协同工作受地域限制,开展的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偏远中小学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难度大,参加高层次培训的可能性小,自我提升的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各区县、学校尚未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尚未采用网络化的手段辅助跨校的教研互动交流。 学校教学的现状 学生的课业负担普遍较重,学生在校时间较长,缺乏自主利用数字资源的时间。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导致学习资源不足或过度。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的协作不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很难得到个性化的指导,过分依赖聘请家教或到校外上补习班。总体上,尚未有优质的网络教学系统可供使用。 家校沟通的现状 家校沟通的主要渠道是每学期一到两次的家长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多是通过 短信通知和家长签字。 家长非常期待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业水平、在校表现、个性发展、心理发展等情况,希望和学校形成良性的互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和手段,使得他们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了解得不够广泛、深入。 教育网站建设的现状 教育局系统以及中小学校的网站由于建设的历史原因,通常存在着各级网站孤岛分散建设, 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困难;信息化投入少,信息技术维护人员能力低,网站更新、内容运维情况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硬件和网络建设成本高;网站水平 参差不齐且升级困难,网络安全风险很高 基础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符合国家规范和课程改革需要的、具有本地化基础教育特色的教学指导与服务系统,注重课程文化建设与教学文化建设,促进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覆盖本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是: 1)为教育局提供可以随时查看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单位)的行政管理、教学规划、教学质 量、资产经费、办学绩效和发展趋势,支持区域化、智慧化的行政事务网上办公和信息发布。2)为学校领导提供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平台,掌握学校整体运行状况,发现问 题、及时调整、辅助决策、节省行政运行成本,同时提供区域办学经验交流分享的平台。 3)为教师提供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教学资料和科研成果资源的共建共享环境,与家长实 时互动的沟通渠道,使区域范围内的教师信息化素养、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得到全方位的促进和提升。 4)为学生提供丰富、精粹、便利的共享学习资源,可自主学习与泛在学习,通过区域范围 内的师生学习交流互动,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探究能力。 5)为家长提供可以与学校(教育单位)实时沟通,及时获取学生在校情况,学校教育情况 和活动信息的平台,协助学校共同教育学生成长。 6)为社会大众提供政务公开、教育招生、行政审批、咨询投诉等教育信息服务。基础教育 云服务平台解决方案 2. 系统规划框架

云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宁夏教育云平台管理应用》培训心得体会 城关回小海莲 作为一名教师,有幸和同事们参加教育云平台的学习,我很高兴,也有很多收获。 通过参加教育云平台教学培训,使我在思想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学习中,我学到了不少有价值的知识。在人人通云教学学习中,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学习的收获和体会。通过云平台支撑的教育云空间可以快速搭建学校空间、班级空间、教师空间、学生空间、家长空间、教研机构空间,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机构轻松建设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通过人人通教育云空间的应用,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构筑了一个以学生成长记录为核心,以校园、班级文化建设为纽带,以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为驱动的管理、学习、交流、分享网络。我们可以运用教育云备课,甚至上课,从课本到课件,从布置作业到与家长沟通,一应俱全。更值得一提的是,教育云还为我们提供了教师业务发展学习的各种应用软件,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育云让所有的教师有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了展示学校,班级和自己的机会。培训中所展示的优秀教师及学生空间给我们带来了他们用心浇灌的一片天地,精彩夺目。更值得一提的是,教育云还为我们提供了教师业务发展学习的各种应用软件,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

便利。教育云让所有的教师有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了展示学校,班级和自己的机会。 教育互联网平台,主要使用对象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支持文字、图片、视频、文档等多种格式,可以通过PC电脑、手机客户端、平板电脑等多种方式上网使用,极大地降低了信息化应用门槛,使得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快速普及,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现在,通过教师教育云平台教学培训,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感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学习应该成为一个人的一生目标。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越是这样就越有一种急迫感,一种压力,驱使自己更加自觉地学习。

张庄镇中心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与管理培训方案

张庄镇中心小学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与管理培训方案

沂南县张庄镇中心小学 智慧教育云平台应用与管理 培训方案 为一步进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更好的借助临沂市智慧教育云平台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制定我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培训工作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教材在云平台的应用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与培训原则 1、培训目标 经过开展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

良、胜任新软件教学,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培训原则 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的指导原则是: (1)针对性原则: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发展为出发点,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模式开展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中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避免形式主义与空洞说教,紧密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备课、集体备课、班级建设和教学管理。 (3)系统性原则:以学校整体发展为本,注重培训的系统性,以达到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自主性原则:学校自主培训、自主管理,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5)开放性原则:注重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校内与培训机构有机协同与结合,在校内实行教学、教研、培训的有机协同与组合,教师之间互帮互助,寻求培训机构的业务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开放的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方式。 三、培训内容 围绕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施新教材能力这一目标,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教师教育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吴忠二中宁夏教育云平台教师空间评比方案

吴忠二中宁夏教育云平台教师空间评比方案 为营造校园“互联网+教育”应用环境,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宁夏教育云平台服务于教育教学的作用,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吴忠市第二中学宁夏教育云平台教师应用空间评比大赛”活动。为使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1、领导机构: 组长:田静海 副组长:马瑞成 成员:马剑张建军任良波马耀军 2、评审小组 组长:马剑 成员:贾文新罗淑玉苗得珍马吉祥崔润马巧梅 3、后勤保障 组长:任良波 成员:余正荣 二、参赛教师 全体教师,名师、骨干教师必须参加。 三、参赛要求 1、全校教师空间在三月底达到以下标准: ⑴、个人页面要优化、分类相册要有2个以上、每一个相册内照片数量不得低于5张;

⑵、资源数不得低于55个、文章不得低于40篇。 ⑶、要有如移动讲台、作业布置、在线检测、班级通知、班级圈等特色应用; 2、本学期教师空间应用要求: ⑴、教师空间每两个星期照片、资源和文章数各增加2个; ⑵、每两周云校家应用(移动讲台、作业布置、在线检测、班级通知、班级圈等)1次; ⑶、学校将每两周公示一次教师使用情况; 3、参赛教师空间类型不限。 四、报名方法 1、有意愿参赛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到苗得珍老师处登记报名。 2、根据参赛规则每个备课组至少要推选2名教师参加。 五、时间安排 空间完善:2019年3月11日——3月31日 教师报名:2019年3月11日——3月31日 空间评审: 2019年4月1日——4月5日 结果公布:2019年4月10日 六、评分方法 由学校组织并成立评审小组,对参赛教师的空间依据评分细则进行逐项打分,取多个评委的平均分为个人最终得分。学校将根据报名情况设置奖项并予以表彰。空间地址不正确或无法打开的将视为自动放弃。 七、奖项设置

微软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方案

微软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方案(PASS) 1.1.1微软教育云基础平台(PAAS)概述 微软教育云基础平台(PAAS)是一个系统架构科学合理、开放互联的应用服务平台。不仅能解决数据互联互通问题,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而且未来能够灵活地应对需求发展,可以根据需求的发展变化,在此平台上快速开发建设丰富多样的教育应用;同时保证这些应用有机统一,集成创新,发挥最大效益。 统一管理服务,统一安全服务,统一标准、规范和法规体系,避免管理混乱,统一建设标准;建立数据中心,统一数据管理;通过云服务中间件和云聚合中间件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实现统一用户认证,权限管理,单点登录;统一、开放的信息展现层(教育云门户、虚拟化个人桌面);打造“云+端”的“AAA”应用模式;提供基础软件和通用服务,并提供标准接口,可通过无代码开发工具和代码开发工具,快速开发,适应应用变化需求。为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1.1.2微软教育云基础平台框架图

下图是微软教育云整体逻辑框架图,所有背景为橙色的部分,均为教育云软件基础平台框架(PAAS),以下简称教 育云基础平台。 1.1.3统一管理服务,统一安全服务,统一标准、规范和法规体系,避免管理混乱,统一建设标准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人多、面广。因此建立统一的标准,是必然的选择,避免标准不一,管理混乱的局面。 1.1.4建立数据中心,统一数据管理 现阶段,教育城域网中的数据,分散在各应用系统中,存在如下的问题:

1.数据应用困难。基础数据,重复录入,浪费了大量时 间且易造成更新不一至的现象;数据标准不统一,分 散在不同的数据库中,无法进行统一的数据分析,更 谈不上数据的高级应用--辅助决策。 2.数据维护困难。需要分别给每个应用系统备份数据, 如果有几十个系统,则要给几十个系统进行数据备份,维护难度相当大。 建立数据中心,统一数据管理,解决数据应用和维护困难问题。将基础公共数据通过云基础平台共享给各应用系统,避免重复录入和数据不一致现象;各应用系统业务数据,通过云基础平台,同步到数据中心,则数据中心存储所有业务数据。统一数据标准,为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打下了基础;统一数据存储,用户只需要维护一个数据中心,则保存了所有系统的数据。 数据中心包括:教工库,学生库,资产库,平台数据库,业务数据库等。 1.1.5云服务中间件和云聚合中间件 教育城域网的数据不仅要与教育网内部各系统进行横向数据交换,还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及下级部门的系统进行纵向数据交换。 纵向数据交换是难点,因为要与上级主管部门或下级部

云计算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云计算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张 磊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 231100) 【摘要】云计算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能够对连网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从而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新型计算机模型,该模型是社会网络化发展的直接产物。近年来,云计算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普遍重视,充分利用云计算开放式教学的特点可以有效改善原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高效整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师生积极性和改善教学氛围具有很大帮助,本文从课堂教学、教辅以及实验等三方面分析了云计算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9-6833(2014)02-147-02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terms of teaching Zhang Lei Abstract:cloud computing is based on computer network to make a unifiedscheduling and management of network resources,new computer models to provide services to customers,the model is the direct product of socialnetworking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cloud computing in education,teaching and gets universal attention,fully open teaching using cloudcomput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xis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mode,promote betwee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resource sharing and efficient integration,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atmosphere with the great help,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in terms of teaching from three aspe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and experiment. Keywords:cloud computing;network;teaching application 1 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 作为下一代网络计算平台的主流技术,云计算是以网络计算为基础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型。它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提供了方便迅捷的网络服务和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云计算将处理任务分布在大量由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联网用户根据需求获取信息服务、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云计算模型的主要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的计算资源通过网络整合在一起,通过软件实现统一自动管理和调度,以计算资源池的形式按需向用户提供服务。这种计算资源池被称为“云”。云计算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和并行计算在商业领域的发展和实现过程。 2 云计算开放式教学环境的特点 在教学领域,云计算能够提供有效的开放式教学环境。本节主要介绍基于云计算构建开放式教学环的特点。 2.1 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指个体学习者确定所需中介物的过程。总所周知,学习的过程总是与相关的文化、社会背景相关的。文化、社会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境,在情境下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借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有关经验去检索和同化当前所学的新知识,从而为所学知识赋予某种意义。情境创设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愿望,学生在情境下能够积极主动探索,投入到一种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例如现在的GOOGLE-SITES,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创设SITES,同时与老师的、同学的相关SITES进行合作、探索性交流。云计算所提供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与以往的计算机教学学习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首先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而建设网站这类的技术不是非专业学生可以容易做到的。这时,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不但没有增加学习效率,反而适得其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正如很多一线教师所说:“信息技术教学没有让学生掌握课程本身,反而让学生学会了计算机的操作。”相反,在云计算的背景下,学生不需要掌握相关的网站知识即可以创设属于自己的网站,信息技术的相关支持工作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用水、用电一样的方便快捷。云计算使得信息技术教学不再是学生的负担,为开放式学习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应用模式。 2.2 资源 所谓资源,是支持学生进行学习的材料,云计算在教学环境设计的核心原则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信息时代的学习实践证明,在知识爆炸和信息高速更新的时代,个人对知识量的纯粹追求已经变得不切实际。一个人掌握的信息和知识多并不代表好,重要的是如何有效的处理和运用这些信息。学习者的头脑势必随着云学习成为“云中的头脑”。学习者可以将海量的知识存放在“云”中,云将成为替代学习者大脑的扩展和外延,而进入知识云的过程又是普适和简单的过程。在云背景下,学习者重视的不在是知识所掌握的信息数量,而是如何有效应用、探究及创新的过程。 以往的网络学习资源由于没有合理的应用模式,始终无法解决资源和头脑的有效“连接”问题,人们无法从存储中获得有效学习过程。而“云”背景下的“群组合作、无缝连接、随时取用”等思想,将极大地改变现有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模式,无处不在的云服务也将彻底地改变人们在学习中对资源的使用方式。 3 云计算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3.1 课堂教学方面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地域条件的限制,导致教育资源的分散、分布不均等问题。传统教育模式投资巨大,效率不高。“云”平台能够通过网络远程访问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新型教学方式的推广,从而高校整合基础设施,实现集中化管理。例如我国台湾地区目前正在试行的“电子书包”计划就是利用云计算在教学领域的典型案例。该计划以减轻学生背书包上学的负担为宗旨,选择了5所小学作为推广计划的试点。 具体操作过程是:课前老师通过讲台保存上网本,为上网本充电,同步传输教材,达到无限WIFI的基站功能。学生使用的上网本具有10英寸的显示触摸屏幕,预(下转第149页)

云教育平台解决方案样本

教诲云平台解决方案 6月

1.1教诲信息化建设新思路 微软教诲云整体解决方案在教诲城域网基本上,以“相对集中”建设思路,进行教诲城域网综合应用服务“大中心”规划和实行,从而实现集中投资、整体规划和集中管理。 使用先进云技术(64位弹性架构)与教诲深度融合,创新教诲模式(协同教诲),实现教诲均衡,为公平教诲服务。 不但要解决数据互联互通问题,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并且将来可以灵活地应对需求发展,可以依照需求发展变化,在此平台上迅速开发建设丰富多样教诲应用;同步保证这些应用有机统一,集成创新,发挥最大效益。 1.2当前教诲信息化面临挑战 《国家中长期教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规定,而由于历史和技术发展因素,既有教诲城域网,是“按需、逐个、独立”建设,是“孤岛架构”,各应用系统因缺少统一原则和规范,自成一套体系,形成了“数据孤岛、应用孤岛、硬件孤岛”三大孤岛; 架构陈旧,性能很难满足城域网大规模并发应用需求。 1.2.1孤岛架构存在如下问题: 1.2.1.1数据孤岛 数据不能共享:例如每一种应用系统,都需要顾客身份数据,因缺少统一原则和规范,各系统数据不能共享,只能每个系统重复录入这些数据;当顾客身份数据发生变化时,需要在各系统去手工更新这些数据,往往由于各种因素,有些系统更新了,而有些系统没更新过来,导致各系统数据不一致现象;例如学习系

统中,学生学习过程记录,只存储于学习系统,不能存入统一学生档案袋系统,教师在教研系统中,形成教学资源,不能存入统一资源库系统中档等;资源系统中资源,不能直接应用到教学系统中,只能先下载,再上传,这种办法,挥霍使用者时间,挥霍宝贵网络资源,挥霍数据库空间,影响数据库性能。 数据不能互换:例如各教诲城域网,都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或从上级上管部门数据中心获取有关数据,由于缺少统一互换原则,只能手工进行,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人为增长了出错概率; 1.2.1.2应用孤岛 缺少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每进入一种系统,都要进行身份验证,频繁输入帐号,密码,给使用者导致麻烦。同步,导致诸多使用者使用简朴密码,而给整个系统导致安全隐患; 缺少统一信息呈现层:与本人有关重要信息分散在各个系统中,使用者要获这些重要信息,需要频繁穿梭来回于各个系统中,苦不堪言。 各软件系统功能重复堆砌:某些通用基本功能,如信息发布模块,搜索模块,工作流模块,证书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告知模块,调查模块,消息系统,等等,大多数应用系统中都要用到。现阶段,各个应用系统中基本上包括独立这些模块,功能重复,不但导致挥霍,且用法不一,界面不一,质量不一,给使用和维护管理导致巨大困惑。 例如搜索模块,每一种系统都要用到,均有自己搜索模块。顾客使用时候,要搜索数据,只能分别进到每一种系统中去而不能在一种搜索框中搜索所有系统中数据,这给使用者带来很大麻烦。 缺少原则梯度扩展和开发接口:软件提供功能,不能满足顾客个性需求,顾客需要依照自身实际,进行扩展或开发。孤岛架构软件,没提供原则梯度扩展和

宁夏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下的教学助手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宁夏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下的教学助手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记教学助手优化课堂教学 万广旗 ( 宁夏长庆小学, 宁夏银川750006 ) 摘要: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在大数据下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使得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来更好的学习。通过不断砥砺前行,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下的教学助手现已成为现在各学校老师电脑及教室教学电脑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它真正贯彻于每堂课的始末,从教材资源——课前导学——同步备课——互动课堂——在线检测——课后作业。记录一节课完整详实的过程,真正做到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享在其中的教育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它的可控性、全程性、互动的、形象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课堂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能主动的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降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字:教学助手;小学数学;提升教学。 当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冲击,现代教育技术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课标对于基础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也从单纯的“传授式教学”向“互动式网络化教学”的转变。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进实施,我们就更需要一个互动的、形象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课堂教学情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教学助手来教学,海量的教育资源随时搜集,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课前导学的推送,孩子在家从此不再茫然的不知该预习什么;教育云平台的存储使得教师备好课不再需要携带移动设备拷贝教学课件,云平台推送让教师只需要在教室登录自己的账号,就可以使用云平台备好的课件直接授课;互动课堂中的随机提问,抢答等环节给孩子奖励的实时记录,以及在线检测可以下发到每一位学生的平板上,对于一节课每一位学生的掌握情况一目了然,下课后老师不再需要布置作业,直接通过云平台发送课后在线作业及线下作业,孩子也不怕记不住家庭作业;在课后回家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随时可以翻阅教学课件,增加对知识的复习巩固。教学助手真正做到了伴随师生课堂内外,课堂知识传播由被动的接收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互动式传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云教育平台解决方案

教育云平台解决方案 2015年6月

1.1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 微软教育云整体解决方案在教育城域网的基础上,以“相对集中”的建设思路,进行教育城域网综合应用服务“大中心”的规划和实施,从而实现集中投资、整体规划和集中管理。 使用先进的云技术(64位弹性架构)与教育深度融合,创新教育模式(协同教育),实现教育均衡,为公平教育服务。 不仅要解决数据互联互通问题,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而且未来能够灵活地应对需求发展,可以根据需求的发展变化,在此平台上快速开发建设丰富多样的教育应用;同时保证这些应用有机统一,集成创新,发挥最大效益。 1.2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历史和技术发展原因,现有的教育城域网,是“按需、逐个、独立”建设,是“孤岛架构”,各应用系统因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自成一套体系,形成了“数据孤岛、应用孤岛、硬件孤岛”三大孤岛; 架构陈旧,性能很难满足城域网大规模并发应用需求。 1.2.1孤岛架构存在如下问题: 1.2.1.1数据孤岛 数据不能共享:比如每一个应用系统,都需要用户身份数据,因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各系统数据不能共享,只能每个系统重复录入这些数据;当用户身份数据发生变化时,需要在各系统去手工更新这些数据,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有些系统更新了,而有些系统没更新过来,造成各系统数据不一致现象;比如学习系统中,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只存储于学习系统,不能存入统一的学生档案袋系统,老师在教研系统中,形成的教学资源,不能存入统一的资源库系统中等等;资源系统中的资源,不能直接应用到教学系统中,只能先下载,再上传,这种方法,浪费使用者时间,浪费宝贵的网络资源,浪费数据库空间,影响数据库性能。

学校信息化建设指南中学版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学校信息化建设指南 (试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说明 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工作部署及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技〔2014〕6号)的要求,为保障“三通两平台”顺利推进,结合我区教育发展实际,制定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为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2.指南针对中小学学校信息化建设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学终端、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功能室,开展学校信息化辅助管理、教学应用,提升应用能力,完善保障机制等内容提出了参考标准和建设依据,指导中小学学校科学、规范的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活动。 3.指南在“配备要求”栏目中设置了“基本”和“选配”两个选项,“基本”项为建设的基本要求,“选配”项供有条件的学校选择配置。如学校已配备“选配”项中与“基本”项功能相近的设备,则对应“基本”项的设备原则上不再配备。

4.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学校实际班额作相应调整,但配备比例不能低于基本标准要求。教学点可参考农村小学的建设标准,满足教学需求即可。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可参考中小学的建设标准。标准中对某些设备的配备数量规定了范围,其中下限数量为基本标准,上限数量为选配标准,各地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配置。

目录 一、校园网络 (5) (一)接入带宽 (5) (二)网络建设 (5) 二、多媒体教学终端 (7) 三、计算机网络教室 (8) 四、教学功能室 (8) 五、辅助管理 (9) 六、教学应用 (10) 七、应用能力 (11) 八、保障机制 (12)

宁夏教育云人人通平台教师操作手册模板

宁夏教育云人人通平台教师操作手册

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师操作手册(V1.1)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立思辰银山教育产业有限公司

目录 一、用户登录、注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新用户如何注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忘记密码如何找回?....................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教师如何维护个人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如何修改个人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如何绑定登陆账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如何修改密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如何设置个人头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如何申请加入班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如何申请退出班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如何申请加入学校?....................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如何申请退出学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教师如何运用个人工作空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如何进行私信的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如何获取积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如何查看个人收藏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如何管理我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如何设置工作空间的动态显示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如何发布作业/班级通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如何发布学生成绩?....................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_V2.00培训资料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_V2.00

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方案 V1.00 (一)建设方案 1.1网络校校通规划建设 广电提供 1.2城域网规划建设 广电提供 1.3班班通规划建设(终端规划) 1.3.1多媒体教室主要设备选型方案 1.3.1.1液晶电视机 1.3.1.1.1全套设备说明

1.3.1.1.2优缺点分析 优点:节约成本,性价比、品质稳定,硬件比较普及,施工安装简单缺点:液晶电视不支持网络链接、不支持触摸屏显示,课堂教学互动性差,只能老师点对点操作 1.3.1.1.3应用场景说明

彩色液晶电视机主要是承接来自平台及广电信号机顶盒播放内容显示的作用,该显示器悬挂于教室,老师通过操作电脑连接至平台就能够打开相应的教学内容,从事辅助教学的作用。 1.3.1.2投影仪器 1.3.1. 2.1全套设备说明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主要用途参考价格 备 注1 投影仪 雅图LW211ST 教育多功能短焦 投影仪 用于投射 教学内容 ¥10999.00/台 2 台式电脑清华同方于上网连¥2399.00

1.3.1. 2.2优缺点分析优点:

高亮教育投影,硬件出色防尘设设计、标准分辨率主流,画质表现清晰,亮度较高,即插即用,使用也非常方便。 缺点: 1、投影仪对比度略低,有提升空间整体色温略冷。 2、教学互动性一般,不能多人操作互动 1.3.1. 2.3应用场景说明 投影仪在教育应用中较为普遍,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将课件内容(视频、word、ppt、图片、动画等)投放到白板上进行互动教学,省去书写做板书的麻烦,省时、省力,教学效果高效。 1.3.1.3交互式电子白板 1.3.1.3.1全套设备说明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主要用途参考价格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