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夹具设计试题和答案及解析

机床夹具设计试题和答案及解析
机床夹具设计试题和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机床夹具设计

一、选择题

1.只有在(b)精度很高时,过定位才允许采用,且有利于增强工件的(d)。

a.设计基准面和定位元件;b.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c.夹紧机构;d.刚度;e.强度2.定位元件的材料一般选(adf)

a.20钢渗碳淬火;

b.铸铁;c.中碳钢;d.中碳钢淬火;e.合金钢;f. T>A钢

3.自位支承(浮动支承)其作用增加与工件接触的支承点数目,但(b)

a.不起定位作用;b.一般来说只限制一个自由度;c.不管如何浮动必定只能限制一个自由度 4.工件装夹中由于(a)基准和(e)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加工误差,称为基准不符误差a.设计(或工序);b.工艺;c.测量;d.装配;e.定位

5.基准不符误差大小与(b)有关。

a.本道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和技术要求;b.只与本道工序设计〔或工序)基准与定

位基准之间位置误差;c.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误差。

6.在简单夹紧机构中(e)夹紧机构一般不考虑自锁;(d)夹紧机构既可增力又可减力;(c)

夹紧机构实现工件定位作用的同时,并将工件夹紧;(b)夹紧机构行程不受限制。(ade)夹紧

机构能改变夹紧力的方向,(a)夹紧机构夹紧行程与自锁性能有矛盾。(f)夹紧机构动作迅速,操作简便。

a.斜楔;

b.螺旋;c.定心;d.杠杆;e.铰链;f.偏心

7.偏心轮的偏心量取决于(c)和(e),偏心轮的直径和(a)密切有关。

a.自锁条件;

b.夹紧力大小;

c.工作行程;

d.销轴直径;

e.工作范围;

f.手柄长度

8.在多件夹紧中,由于(e),因此一般采用(c),夹紧才能达到各工件同时被夹紧的目的。

a.多点;b多向;c.浮动;d.动作联动;e.各工件在尺寸上有误差;f.连续式或平

行式夹紧。

9.采用连续多件夹紧,工件本身作浮动件,为了防止工件的定位基准位置误差逐个积累,

应使(a)与夹紧力方向相垂直。

a.工件加工尺寸的方向;b.定位基准面;c.加工表面;d.夹压面

10.镗模采用双面导向时,镗杆与机床主轴是(b)连接,机床主轴只起(c)作用,镗杆回

转中心及镗孔精度由 (d、f)保证。

a.刚性;b.柔性(或浮动);c.传递动力;d. 镗模;e.机床;f.镗杆

11.专用车床夹具的回转轴线与车床主轴轴线的同轴度与(b)有关

a.轴颈精度;b.夹具与主轴联接结构及精度;c.主轴端部与夹具采用螺纹联接的螺纹

精度有关。

二、分析计算题

1.根据六点定位原则,试分析题图2-1所示各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

图2-1

2.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试分析题图2-2a~1中各定位方案中定位元件所消除的自由度?有无过定位现象?如何改正?

a) b) c)

d) e) f)

中心架

g) h)

2

i) j )

k)

图2-2

3.如题图2-3

所示,一批工件以孔φ20021.00+mm

在心轴φ20007

.0020

.0--mm 上定位,在立式铣床上

用顶针顶住心轴铣键糟。其中φ40h60

016.0-外圆、φ20H702100。+内孔及两端面均已加工合格。

而且φ40h6外圆对φ20H7内孔的径向跳动在0.02㎜之内。今要保证铣糟的主要技术要求为:

(1)槽宽b=12h90

048

.0-

(2)槽距一端面尺寸为20h120

21.0-

(3)槽底位置尺寸为

34.8h120

16.0-

(4)槽两侧面对外圆轴线的对称度不大于0.10㎜。

试分析其定位误差对保证各项技术要求的影响。

B B

B

图2-3

4.有一批套类零件,如题图2-4所示。欲在其上铣一键糟,试分析计算各种定位方案中: H1、H2、H3的定位误差。

(1)在可涨心轴上定位(b)。

(2)在处于水平位置的刚性心轴上具有间隙的定位。定位心轴直径为 d Bsd Bxd

(见图c)。

(3)在处于垂直位置的刚性心轴上具有间隙定位。定位心轴直径为 d Bsd Bxd

(4)如果计及工件内外圆同轴度为t,上述三种定位方案中,H1、H2、H3的定位误

a) b) c)

图2-4

5.工件尺寸如题图2-5a所示,欲钻O孔并保证尺寸300

1.0mm。试分析计算图示各种定位方

案的定位误差(加工时工件轴线处于水平位置),a 均为900。

c) d)

e) f)

图2-5

答案

1.削边销X 圆柱销Y Z 支承钉Z X Y

2.a)三爪卡盘 Y Y Z Z 挡块X

b) 三爪卡盘 Y Y Z Z 后顶尖Y Z 过定位,将三爪卡盘夹持相对短一些。 c) 三爪卡盘Y Z 后顶尖Y Z

d) 三爪卡盘Y Z 前顶尖 X Y Z 后顶尖Y Z ,过定位,去掉三爪卡盘。 e) 前顶尖 X Y Z 后顶尖Y Z

f) 小锥度心轴 X Y Z Y Z g) 三爪卡盘Y Z 中心架Y Z

h)前锥销X Y Z 后锥销Y Z

i)1 X Y 2 Z

3 Z X Y

j) 锥销X Y 平面Z X Y V 型块Z

k) V 型块X X Z Z V 型块端面Y

支承钉Y

3.(1)由铣刀的相应尺寸保证。 (2)ΔD =0 (3)ΔD =0.069 (4)ΔD =0.042

4.(1)ΔDh1=δd /2,ΔDh2=δd /2,ΔDh3=0

(2)ΔDh1=δd /2+δD +X min ,ΔDh2=δd /2+δD +X min ,ΔDh3=δD +X min

(3)单边接触

ΔDh1=δd/2+(δD+X min )/2,ΔDh2=δd/2+(δD+X min)/2,ΔDh3=(δD+X min)/2 任意边接触

ΔDh1=δd/2+δD+X min,ΔDh2=δd/2+δD+X min,ΔDh3=δD+X min

5.(b)ΔD=0.045

(c)ΔD=0.039

(d)ΔD=0.039

(e)ΔD=0.035

(f)ΔD=0.07

机床夹具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B卷答案完整版

机床夹具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B卷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机床夹具设计》期末考试试卷 A 卷答 案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 30分) 1、工件六个自由度完全限制称为完全定位,按加工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夹具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重复约束同一个自由度的现象,称为过定位。 2、夹紧机构被称为基本夹紧机构的有 斜楔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和偏心轮夹紧机构。 3、工件在夹具中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为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两种。 4、工件的装夹指的是工件的 定位 和 夹紧。 5、斜楔自锁条件是:21Φ+Φ<α 手动夹紧机构一般取α=6度~8 度。 6、夹紧装置主要由动力源装置、 传力机构、夹紧元件 三部分组 成。 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 10分) 1、零件在加工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 2、在零件图上,用以表达相关尺寸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 3、欠定位在实际生产中是允许出现的 (×) 4、辅助支撑可以提高工件的装夹 5、定位误差是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 (×) 6、夹具装夹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 (√) 7、组合夹具特别适用于新产品的试制 (√) 8、专用夹具是专为某一工件的某 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 (√) 姓名-----------------------------班级--------- --------------学号-----------------

钻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程:钻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2、定位方案的确定与定位元件的选择 定位基准为下表面和左端面,考虑到工件加工尺寸较大,结合工艺性,工件以平面为定位基准,常用定位元件采用支撑板和2个支撑钉 3、夹具结构设计 3.1 定位装置(含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采用一面两孔定位时,支撑钉位如下。两定位孔中心距为150 ±0.06mm 1)确定圆柱销直径 圆柱销直径公差取g6,即 mm。 (2)确定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 根据公式(5-3),取 mm ,所以圆柱销与削边销之间的中心距为150±0.02mm。 3.2 夹紧装置(含夹紧机构设计与夹紧力计算) 根据设计思想,则此钻床夹具采用固定式钻床夹具,草图如下所示:

夹紧力计算 09.81Zf Yf F F F C d f K = 查表可得F C =42.7、 xf=1.0、 yf=0.7、.Z F K =. 0.9 因此Fz=.595N 09.81ZM YM M M M C d f K = 查表可得M C =0.021、 xM=2.0、 yM=0.8、.M K =.0.87 因此 扭矩 M=1.6Nm 由夹紧力机构产生的实际夹紧力应满足下式 P=K ×'F 其中:其余系数K=K1×K2×K3×K4 K1——基本安全系数 1.3 K2——加工性质系数1.1 K3——刀具钝化系数1.15 K4——断续刀削系数1.2

所以K=1.3×1.1×1.15×1.2.=1.98 考虑实际夹紧力较小,以及所加工零件的结构特征,决定选用螺旋夹紧机构,而且不需要进行强度校核 3.3辅助装置(如钻模板、钻套等) 钻模板 1)钻模板类型的选择 引导刀具在工件上钻孔用的机床夹具。钻模的结构特点是除有工件的定位,夹紧装置外还有根据被加工的孔的位置的分布而设置的钻套和钻模板,确定刀具的位置,并防止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倾斜,从而保证被加工的位置精度。由于加工的两个孔均匀分布在180度的轴线两侧,则选择固定式钻模。 2)钻模板的主要尺寸的确定 钻模板的厚度,夹具板的外尺寸确定,可根据加工工序的要求及尺寸确定。 厚度为25,长为262.5mm,宽为50mm

机床夹具设计习题答案汇编

1.1定位原理及定位误差计算1. 2.

答: a.不完全定位,限制了x y z和y z,合理 b.完全定位,六个自由度都限制了,合理 c.过定位,x重复定位,可将左顶尖去除或者改为自由顶尖 3.在阶梯轴上铣削一平面,该零件在短V形块、圆头支钉和浮动支点上定位。试分析该定位方案有何不合理之处?如何改进? 答:欠定位。短V形块不能限制Z方向的旋转以保证尺寸L的加工。 改进:将短V形块改为长V形块。 4.题图4为连杆零件在夹具中的平面及两个固定的短V形块1及2上定位,试问属何种定位?限制了哪些不定度?是否有需要改进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答:过定位,限制了x y z x y z ,其中x重复定位。 改进:将右侧的V形块改为可左右活动的V形块。

5. 答:该方案属于六点定位。左边两个短V形块相当于一个长V形块,限制了y y z z四个自由度,右边短V形块限制了x x两个自由度。 8. 试确定合理的定位方案并绘制定位方案草图。

答:一面两销定位原理。 9.题图9为在杆件上有宽度为b的开口槽,内孔D已加工,试确定合理的定位方案并绘制定位方案草图。 答:直径为d的圆弧端用V形块定位,半径为D的内孔用浮动菱形销定位。 11.题图11(a)为在圆盘零件上加工O1、O2及O3三孔的工序简图,题图11(b)、(c)、(d)为用三轴钻床及钻模同时加工三孔的几种定位方案(工件底面的定位元件未表示),试分别计算当α=90°时各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

解:加工面C 以O 1O 2连线为基准,因此=0δ不重 1=0.08662sin 2O Td δα =位置 2=0.12 O Td δ=位置 12 0.1866=arctan arctan 2160O O L δδδ+=位置位置角度 121=0.18663L O O Td δδδδ++=<定位不重位置位置 即该工序定位合理,定位误差为0.1866 13.

机床夹具设计试题

江苏XX 学院2007/2008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 《机床夹具设计》 期末试卷(A ) 出卷人: 校对人: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金属切削机床上使用的夹具统称为( ) A 机床装备 B 机床夹具 C 安全设施 D 机床本体 2.( )是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A 定位 B 夹紧 C 辅助 D 导向 3.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称为( )。 A 自由原则 B 夹紧原则 C 六点定位规则 D 不确定 4.长方体大表面由的三个支承点(不在同一直线)定位可限制( )个自由度。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5.一个尚未定位的工件其位置是不确定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有( )自由度。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六个 6.下列定位方法中属于不正确的定位方式是( ) A 不完全定位 B 完全定位 C 欠定位 D 自动定心定位 7.在各种类型的固定支承钉中( )适合于较大型的机体的粗基准面定位。 A B 型钉 B C 型钉 C A 型钉 D E 型钉 8.支承板比较适合于工件以( )平面定位。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

A精基准B粗基准C铸造基准D不确定 9.关于浮动支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容易出现欠定位。 B对工件既起到支承作用又限制工件运动自由度。 C采用浮动支承会产生过定位。 D与工件的接触点虽然是两点或三点,但仍只限制工件的一个自由度。 10.工件以两孔一面组合定位时可限制工件()个自由度。 A六个B两个C三个D四个 11.关于磁力夹紧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适用于铁磁性薄件加工和高精度的磨削。 B 适用于各种材质的工件夹紧。 C夹紧动作很慢,但稳定性好。 D结构复杂,安全性低。 12.关于径向分度说法正确的是() A径向分度机构对定销运动方向与分度盘回转轴线平行。 B径向分度机构对定销运动方向与分度盘回转轴线垂直。 C径向分度机构对定销运动方向与分度盘回转轴线相交。 D不能确定。 13.下列对定机构中对定精度最低的结构型式是() A双斜面楔形槽对定B单斜面楔形槽对定C钢球对定结构D正多面体对定 14.斜楔夹紧装置的自锁条件是() A.斜楔的升角大于斜楔与工件、斜楔与夹具体之间的摩擦角之和。 B.斜楔的升角等于斜楔与工件、斜楔与夹具体之间的摩擦角之和。 C.斜楔的升角略大于斜楔与工件、斜楔与夹具体之间的摩擦角之和。 D.斜楔的升角小于斜楔与工件、斜楔与夹具体之间的摩擦角之和。 15.成组夹具中不属于可调部分的机构是() A定位元件B动力装置C夹紧元件D分度装置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用“√”错误用“Χ”)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系别: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前言 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智能、复合、 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方向发展。 本次的设计任务是加工零件(板件)上的两个孔。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钻孔要 求精度高,所以需要设计一个专用夹具,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由于夹具的利用率高, 经济性好,使用元件的功能强而且数量少,配套费用低,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夹紧装 置,缩短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设计钻床夹具,首先要分析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 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在满足加工精度的条件下,合理的进行安装、定位、夹紧; 完成草图后考虑零件间的连接关系和螺钉、螺母、定位销等的固定方式,设计合理结 构实现零部件间的相对运动,根据零件要求选择材料。 完成钻床夹具的所有设计后,用 AutoCAD进行二维图的绘制,首先画好零件图,最 后进行装配,标注相关尺寸及技术要求,并用 Pro/ENGINEER绘制最终三维效果图,最 终进行说明书,任务书的撰写、整理、修改完成设计任务。

目录 第一章对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零件图 (1) 1.2.2加工零件图分析 (2) 第二章定位方案及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拟定定位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定位方案拟定 (2) 2.1.2定位方案选定 (2) 2.2定位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相关概念 (3) 2.2.2定位误差分析 (4) 第三章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对刀导向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对刀导向元件详细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夹紧方案及夹紧力分析 (5) 4.1 夹紧方案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夹紧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夹紧力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夹具体设计及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夹具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连接元件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非标准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夹具零件图和装配图及标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零件图 (8) 6.2钻模板零件图 ...................................................................................................... 1 1 6.3装配图 .................................................................................................................. 2 1第七章三维效果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总结 .................................................................. 14 参考文献 ..............................................................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3机械一班 姓名:阮吴祥 学号: 指导老师:张秀香 2017年 1月

目录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1)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2) 2.定位方案设计 (2) 3.导引方案设计 (4) 4.夹紧方案设计 (5) 5.夹具体设计 (6) 6.其它装置设计 (6) 7.技术条件制定 (6) 8.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6) 9.设计心得 (7) 三、参考文献 (8) 四、附录 (9)

一、机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二、机床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名称为通孔套,为铸件,本工序铣削加工直径22mm的孔,设计手动钻绞孔专用夹具。工件已加工过的孔径为φ22mm,厚度为50mm。 在加工槽时,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由铣削直接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其中槽的宽度由刀具的尺寸保证,槽的深度尺寸和位置精度由设计的夹具来保证。槽的位置包括如下两方面要求: 加工槽的宽度为12mm,且两个侧面相对于中心面A对称度; 加工槽的深度为30±。 2、定位方案设计: 根据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于中心面对称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转动自由度、Y方向转动自由度和Z方向转动自由度;根据加工孔宽度和深度要求,需要限制工件X方向移动自由度和Z方向移动自由度。但考虑到加工时工件定位的稳定性,可以将六个自由度全部限制。 工件相对中心面对称,要实现加工孔两侧面相对中心面对称的要求,且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应选A面作为定位基准,但A面实际不存在,故可选工件的两侧面M或N的任一面作为定位基准,限制三个不定自由度,此为第一定位基准。

机床夹具设计 第二章 第2节 定位元件设计1、2教学文案

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章第2节定位元件设 计1、2

1、工件以粗基准平面 定位 粗基准平面通常 是指经过清理的锻、 铸毛坯工件的平面。 其表面较粗糙,且有 较大的平面度误差。 粗基准平面定位的特 点如右图所示。图a所示为粗基准平面定位点的随机性分布特点。一个较大的粗基准平面与定位支承平面接触时,必为随机分布的三个点,定位不稳定。为了控制这三个定位点的位置,通常要采用呈点接触的定位元件,如支承钉(见图b),以获得较满意的固定定位点。 粗基准平面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有支承钉、可调支承和浮动支承。 1)支承钉 a)B型(球头)支承钉 b)C型(齿纹)支承钉 c)A型(平头)支承钉 2)可换支承钉 a)具有两种定位面的可换支承钉

b)磨损后可更换支承钉 用于批量较大的生产中,可以降低夹具成本 3)可调支承可调支承的定位点是可调整的。 a)调节支承 (JB/T8026.4- 1999) b) 圆柱头 调节承 (JB/T8026.3 -1999) c) 六角头 支承 (JB/T8026.1 -1999) 4)可调支承 浮动支承的特点是增加与定位工件的接触点,而不发生过定位。使用浮动支承可提高工件的定位刚度。

a)摆动式浮动支承 b)移动式浮动支承 c)球形浮动支承 3、工件以精基准平面定位 工件的基准平面经切削加工后,可直接放在平面上定位。经过刮削、精铣、磨削的平面具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和平面度误差,可获得较精确的定位。常用的定位元件有支承板和平头支承钉等,这类是呈面接触的定位元件。 1)支承板 a)A型光面支承板:用于垂直布置的定位场合 b)B型带斜槽支承板:用于水平布置的定位场合 2)支承钉

《机床夹具设计》期终试卷A

《机床夹具设计》期终考试试卷A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误差 2 、采用布置恰当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六点定则。 3、工件的实际定位点数,如不能满足加工要求,少于应有的定位点数,称为欠定位。这在加工中是不允许的。 4、机床夹具由定位装置、夹紧装置、对刀或导向装置连接元件、夹具体和其它装置或元件组成) 5、主要支承用来限制工件的自由度起定位作用。辅助支承用来提高工件的装夹刚度和稳定性,不起定位作用。。 6、定位和夹紧两个过程综合称为装夹,完成工件装夹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 7、夹具体的结构形式分为开式结构、半开式结构和框架式结构。 8、夹具总图上标注公差值的原则是:在满足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夹具的制造精度。 9、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定位误差、对刀误差、安装误差、夹具误差和加工方法误差组成. 10、斜楔的自锁条件是斜楔的升角小于斜楔与工件、斜楔与夹具体之间的摩擦角之和。 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机床上的卡盘,中心架等属于( A )夹具。 A.通用 B. 专用 C. 组合、 2、在夹具中,用一个平面对工件进行定位,可限制工件的( B )自由度。 A.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3、决定某种定位方法属几点定位,主要根据( B )。 A 、有几个支承点与工件接触 B 、工件被消除了几个自由度 C 、工件需要消除几个自由 D 、夹具采用几个定位元件 4、确定夹紧力方向时,应该尽可能使夹紧力方向垂直于( A )基准面。 A 、主要定位 B 、辅助定位 C 、止推定位 5、在车床上加工轴,用三爪卡盘安装工件,相对夹持较长,它的定位是:( C ) A、六点定位 B、五点定位 C、四点定位 D、三点定位 6、在保证夹紧的前提下,夹紧行程最大的基本夹紧机构是( B ) A、斜楔夹紧机构 B、螺旋夹紧机构 C、偏心夹紧机构 7、工件以短锥孔在活动顶针上定位,被限制的自由度是( A )自由度 A、二个转动 B、三个移动 C、一个移动及二个转动 8、绘制夹具总装配图时尽量采用( A)的比例。 A、1:1 B、2:1 C、1:2 9、工件被夹紧后不能发生位置变动时,即说明工件( C )完全定位

套筒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机床夹具 (3) 1.1机床夹具在加工中的作用 (3) 1.2机床夹具的分类 (3) 1.3机床夹具的组成 (4) 1.4 工件零件图 (5) 第二章夹具设计 (6) 2.1 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6) 2.2 定位方案 (6) 2.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 2.2.2 定位元件的布置 (7) 2.3 夹紧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夹紧元件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夹紧元件的确定 (9) 2.4导向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导向装置的选择 (9) 2.4.2 导向装置的布置 (10) 2.5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11) 总结 (13)

前言 夹具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夹具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各产业对机械的性能要求不同而有许多专业性的夹具设计。 在机械制造厂的生产过程中,用来安装工件使之固定在正确位置上,完成其切削加工、检验、装配、焊接等工作,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统称为夹具。如机床夹具、检验夹具、焊接夹具、装配夹具等。 机床夹具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保证加工精度机床夹具可准确确定工件、刀具和机床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保证加工精度。 2.提高生产效率机床夹具可快速地将工件定位和夹紧,减少辅助时间。 3.减少劳动强度采用机械、气动、液动等夹紧机构,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4.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利用机床夹具,可使机床的加工范围扩大,例如在卧式车床刀架处安装镗孔夹具,可对箱体孔进行镗孔加工。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机械类专业学生较为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其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以及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设训练可以巩固、加深有关机械课设方面的理论知识。 2.学习和掌握一般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独立设计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课程及毕业设计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3.使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询有关设计资料的能力。 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尽管已有一定的基础,规模也不小,实力较其它发展中国家雄厚。但毕竟技术基础薄弱,滞后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我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制造强国,成为世界级制造业基础地之一。

《机床夹具设计》课后作业2

【课后作业】2 、填空题 (1) 由刚体运动的规律可知,在空间一个自由刚体有且仅有六个自由度。 (2) 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称为过定位。 (3) 要确定零件上点、线、面的位置,必须以一些指定的点、线、面作为依据, 这些作为依据的点、线、面称为基准。 (4) 工艺基准是指在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基准。工艺基准又 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和装配基准。 (5) 在最初的每一道工序中,只能用毛坯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这 种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经过加工的表面所组成的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根据定位误差分析计算的结果,便可看出影响定位误差的因素,从而找到 减小定位误差 和提高夹具工作精度的途径。 (9)实际生产中,常用几个定位元件组合起来同时定位工件的几个定位面,以 达到定位要求,这就是组合面定位。 (10)定位基准的选择应尽可能遵循基准重合原则,并尽量选用精基准定位。 、选择题 (1) 在机械制造中,工件的 6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 唯一位置,称为【A 】定位。 A.完全 B.不完全 C.过定位 D.欠定位 (6) 工件以圆孔定位时,心轴用来定位回转体零件。 (7) 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有支承定位和定心定位两种。 (8)

(2)加工时确定零件在机床或夹具中位置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B】基准,即确定被加工表面位置的基准。 A.工序 B.定位 C.测量 D.装配 (3)在机械加工中,支承板与支承钉的结构已经标准化,其对工件定位基面的 形状通常是【A】。 A.平面 B.外圆柱面 C.内孔 D.锥面 (4)常见典型定位方式很多,当采用宽V形块或两个窄V形块对工件外圆柱面 定位时,限制自由度的数目为【D】个。 A.1 B.2 C.3 D.4 (5)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由于定位误差由基准不重合误差也B和基准位移纠组 成。因此,有以下【ABCD】种情况。 A.当人B =0卫丫工0时,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基准位移,故 B.当 A B H 0严丫 = 0时,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是基准不重合, C.当也B 工0,也丫=0时,如果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准面上,则 D.当人B 工0严丫 = 0时,如果工序基准在定位基面上,则 A D = A 丫 -也B 三、简答题 1?简述六点定位原理、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及过定位的基本概念,并 举例说明。 答:(1)六点定位原理:在夹具中采用合理的六个定位支承点,与工件的定位 基准相接触,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称为六点定位原理。 (2)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限制而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位置。 举例:在长方体上加工不通孔,属于完全定位。

机床夹具设计期末考试题

课程名称 机床夹具设计期末考试题 试卷卷别 A 卷 3、 定位元件的材料一般选(A D F ) A 、20钢渗碳淬火; B 、铸铁; D 合金钢; E 、T7A 钢; 4、 工件在夹具中安装时,绝对不允许采 用, A 、完全定位 B 、不完全定位 (多选,3分) 、中碳钢; 、中碳钢淬火; C ) 、欠定位 D 、判断题(对的画0,错的画X )(共10分,每小题1分)。 1、长的V 形块可限制四个自由度。短的 V 形块可限制二个自由度。 2、为了防止工件变形,夹紧部位要与支承对应,不能在工件悬空处夹 紧。 3、组合夹具是由一套完全标准化的元件,根据工件的加工 要求拼装成的不同结构和用途的夹具。 4、如右图所示定位方式是合理的。 5、浮动支承是为了增加工件的刚性和定位稳定性,并不 限制工件的自由度。 V ) V ) ) ) f 2 _ ,斗 6在车床上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多次装夹同一工件时,三爪 定心卡盘的对中精度将直接影响工件上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 7、采用欠定位的定位方式,既可保证加工质量,又可简化夹具结 构。 8、为了保证工件达到图样所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夹具上的定位基准应与工件上设计 基准、测量基准尽可能重合。 9、固定式普通钻模主要用于加工直径小于 10mm 勺孔。 10、成组夹具是成组工艺中为一组零件的某一工序而专门设计的夹 具。 分 得 、选择题(共24分,除注明分数外,每小题2分)。 1、 在夹具中,用一个平面对工件进行定位,可限制工件的( B )自由度。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2、 三爪自定心卡盘夹住一端,另一端搭中心架钻中心孔时,如果夹住部分较短, 属于(A )。 A 、部分定位 B 、完全定位 C 、重复定位 P1 5、 下列工件定位面与定位元件一般限制两个自由度的是:( A 、外圆柱面与长支承平板 C 圆柱孔与固定锥销 D 6、 决定某种定位方法属几点定位, A 、有几个支承点与工件接触 C 工件需要消除几个自由度 、过定位 A 、C 、E )(多选、3 B 、外圆柱面与一短V 型铁 、圆柱 孔与短圆柱销 E 、 主要根据( B )。 、工件被消除了几个自由 度 、夹具采用几个定位元件 C )个自由度。 D 长轴与两个半圆孔定位座 B D 7、轴类零件用双中心孔定位,能消除( A 、三 B 、四 C 8在简单夹紧机构中,(E )夹紧机构一般不考虑自锁;( D )夹紧机构既可增力 又可( C )夹紧机构实现工件定位作用的同时,并将工件夹紧; (A )夹紧机构 夹紧行程与自锁性能有矛盾。(4分) A 、斜楔; B 、螺旋; C 、定心; D 杠杆; E 、铰链; F 、偏心 9、 基准不重合误差的大小主要与哪种因素有关: A 、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大小 B C 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间的位置误差 D 10、 铣床上用的平口钳属于( A 、通用夹具 、四 、五 、六 (C ) 、本工序要保证的尺寸精度 、定位元件和定位基准本身的制造精度 A )。 专用夹具C 、成组夹具 三、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夹具按夹紧的动力源可分为 手动夹具 、气动夹具、一液压夹具 具、 电磁夹具 以及 真空夹具 等。 、气液增 2、机床夹具设计主要研究的是 P2 专用 夹具的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二章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第二章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机床夹具是一种能够使工件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准确定位和牢固夹紧的工艺装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 正确地设计并合理地使用机床夹具,是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效率,从而降低成本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扩大各种机床使用范围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机床夹具设计是“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研究的重要问题之〇 本章涉及的内容有;机床夹具的作用和组成;机床夹具的分类,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夹具的对定及其他组成;各类机床夹具。 学习要求: 了解机床夹具的分类及组成;掌握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及其应用,典型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了解夹紧装置的作用,组成和基本要求;掌握典型夹紧机构的作用原理和特点;掌握夹具的定位方式,对刀装置和孔加工刀具的导向装置;掌握各类机床夹具的特点及设计要点。 本章的重点是: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难点是定位误差的分析计算。 第二章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第二章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件 5体卜窝Si P 夹具 具 第一节机床夹具概述 夹具一一机械制造过程中,凡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 置以 接受加工或检验的装置。例如:焊接夹具、热处理夹具、检验夹具、 装配夹具。 机床夹具——机加工时在金属切削机床上用的夹具。 1. 机床夹具及其组成 看教材p 90的例子,并讲解。通过本例,可看出夹具的基本组成部分 有: , I I 定^^nr 难机构|其它 机床夹具组成框图 (1) 定位组件一一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组件 (2) 夹紧装置——用来把工件紧固在被定位组件所确定的位置上,防 止 组件产生位移。 (3) 夹具体——将各组件和装置装于其上,称为整体的基础件。 (4) 对刀或导向组件——用于确定夹具相对于刀具的位置。 (5) 连接元件一一确定夹具在机床上的位置并与机床相连接。

CA6140车床拨叉831007课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

机械课程设计 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课程设计 作业题目:机械拨叉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0机制5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 年 12月 21 日

山西大同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设计清单 (03) 设计内容 (03) 原始资料 (03) 一、零件分析 (04) (一)零件的作用 (0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04) 二、工艺规程设计 (05) (一)确定毛坯制造形式 (05) (二)基面的选择 (05) (三)制定工艺路线 (06)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08) 三、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 四、夹具设计 (15) (一)任务的提出 (15) (二)定位方案及定位装置的设计计算 (15) (三)夹紧方案及装置的设计计算 (18) 参考文献 (21) 设计清单: 1、零件图 1张 2、零件毛坯图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套 4、夹具设计1套 5、课程设计说明书1套

凌金锋拨叉831007夹具设计 设计内容: (1)画零件图 (2)绘制毛坯图 (3)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4)选择夹具设计方案 (5)绘制某一工序夹具草图及零件图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原始资料:拨叉零件图831007,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

山西大同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2孔语操作机构相连,下方的φ55半孔则是用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波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的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和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需要加工的表面: 1.小孔的上端面、大孔的上下端面; 2.小头孔φ22mm以及与此孔相通的φ8mm的锥孔、M8螺纹孔; 3.大头半圆孔φ55mm; 位置要求: 小头孔上端面与小头空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打孔的上下断面与小头孔的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依次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机床夹具设计》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机床夹具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 卷答 案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 计30分) 1、工件六个自由度完全限制称为完全定位,按加工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夹具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元件重复约束同一个自由度的现象,称为过定位。 2、夹紧机构被称为基本夹紧机构的有斜楔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和偏心轮夹紧机构。 3、工件在夹具中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为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两种。 4、工件的装夹指的是工件的定位和夹紧。 5、斜楔自锁条件是: 21Φ+Φ<α手动夹紧机构一般取α=6度~8度。 6、夹紧装置主要由动力源装置、传力机构、夹紧元件三部分组成。 二、 判断题:(每题1分,共 计10分) 1、零件在加工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2、在零件图上,用以表达相关 尺寸的基准称为设计基准。(×) 3、欠定位在实际生产中是允许出现的(×) 4、辅助支撑可以提高工件的装 5、定位误差是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 6、夹具装夹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 7、组合夹具特别适用于新产品的试制(√) 8、专用夹具是专为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的加工而设计制造的夹具(√) 9、圆偏心轮夹紧机构,夹紧行程大、自锁可靠性强。(×) 10、螺旋夹紧机构,夹紧可靠, 自锁性能好,夹紧力和夹紧行程大。(√) 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是:(ac )。 a 、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 姓名 ----------------------------- 班级 -----------------------学 号

2机床夹具设计原理(1).

第二章机床夹具设计原理练习题 1:什么是工序、安装、工位、工步? 2:精基准、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有哪些?如何处理在选择时出现的矛盾? 3:如图3-49所示零件,若按调整法加工时,试在图中指出: ⑴加工平面2时的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工序基准和测量基准; ⑵镗孔4时的设计基准、定位基准、工序基准和测量基准。 4:一小轴,毛坯为热轧棒料,大量生产的工艺路线为粗车-精车-淬火-粗磨-精磨,外 圆设计尺寸为0013.030?φmm ,已知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和经济精度,试确定各序尺寸及其偏差、毛坯尺寸及粗车余量,并填入下表: 工序名称工序余量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 及偏差工序名称 工序余量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

及偏差精磨 0.1 0.013(IT6 粗车 6 0.21(IT12 粗磨 0.4 0.033(IT8 毛坯尺寸 ±1.2 精车 1.5 0.084(IT10 5:加工图所示零件,要求保证尺寸6±0.1mm 。但该尺 寸不便测量,要通过测量尺寸L 来间接保证。试求测量尺寸L 及其上、下偏差,并分析有无假废品存在?若有,可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假废品的问题? 6:加工套筒零件,其轴向尺寸及有关工序简图如图3-52 所示,试求工序尺寸L 1和L 2及其极限偏差。

7: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实施成组技术的零件分类编码系统常用的有哪 两类? 8: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包括哪些内容?它们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有何影响? 9:为何机器上许多静止连接的接触表面往往要求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而相对 运动的 表面却不能对表面粗糙度值要求过小? 10:利用极值法和概率法解装配尺寸链的区别在哪?它们各适用于哪些装配方法? 11:图3-54所示为键槽与键的装配结构。其中A 1=20mm ,A 2=20mm ,A Σ=015.005.0++mm 。 1当大批生产时,采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求各组成零件尺寸的上、下偏差。 2 当小批生产时,采用修配法装配,试确定修配的零件并求出各有并零件尺寸的公差。 12:试比较通用夹具、专用夹具、组合夹具,可调夹具和自动线夹具的特点及其 应用 场合。 13:机床夹具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个组成部分起何作用? 14:什么叫定位基准?什么叫六点定位规则?举例加以说明。 15:试举例说明什么叫工件在夹具中的“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和“过 定位”?

《机床夹具设计》期末考试试卷 A卷

98工艺《机床夹具设计》期末考试试卷 A卷 一、名词解释(12分): 1.调整法加工 2.基准 3.六点定位原则 4.欠定位 二、填空题: 1.夹具主要由、、、及翻转装卸装置等五部分组成,主要完成对工件的、。 2. 限制工件自由度最多的定位元件是,可同时限制工件的个自由度。 3. 定位误差是指 。产生定位误差的两个主要原因是, 。 4. 楔块夹紧机构的夹紧力计算公式为,为满足自锁,楔块的楔角在设计时应满足的条件为。 5.螺旋夹紧机构的工作特点为、、、。 6.偏心夹紧机构的压力角α最大为,最小为,其自锁条件为。 7.快换钻套与衬套见的配合代号一般为、,它们属于配合。 三、分析图示工件在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是哪几个?并说明理由。 1.在一长方体上用成型铣刀铣一V形槽。 2.在一轴端铣一键槽。 四、说明题 1、在图示压板上依次钻两φ8的孔,试确定定位方案,并说明理由。 2、图示定位方案中有无过定位、欠定位?若有,试说明之。 3、图示夹紧方案有无错误之处?若有,试改正之。 五、计算题 1、如图所示,在一轴端钻一直径为φ6的孔,已知=φ30,V形块夹角=120,要求保证=10 , 试计算图示三种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判定哪些定位方案合理。 2、如图所示,一工件采用一面两孔定位,在其上表面要求加工一φ10 的孔。已知圆柱销与孔之间的配合为φ12,第Ⅱ孔直径为φ20,采用菱形销与之配合,两孔中心距为L =100 试完成如下内容: (1)确定菱形销与孔之间的最小配合间隙及菱形销的尺寸。(已知菱形销宽度为)

(2)确定φ10孔加工时的定位误差,并判断此定位方式是否合理。(3)试提出一些减少定位误差的措施。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

《机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 缸底夹具设计 课题组长: 舒旦 指导教师:杨德良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 2009年5月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课题: 缸底夹具设计 内容: 1.零件图(CAD)1套 2.三维装配图(PROE)1张 3. 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班级:机制07302班 组长:舒旦 同组人姓名:舒旦、黄小川 指导教师:杨德良 2009年5月

目录 序言 (4) 1、零件的分析 (5) 1.1 零件的作用 (5) 1.2零件工序图 (6) 1.3夹具二维装配图 (7) 2、夹具设计 2.1零件的工艺分析 (8) 2.2 定位和定位装置的设计 (8) 2.3 夹紧方案 (8) 2.4夹具体设计 (8) 2.5夹具体总图上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8) 2.6夹具精度分析 (9) 后记 参考资料

序言 机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全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是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的设计,也为以后搞好进行一次预备训练。 其目的在于: (1)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有关课程(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等)的知识,结合生产实践中学到的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初步具备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专用夹具的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标准、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对于我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机器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 由于时间及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