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要背的内容

五年级数学上册要背的内容
五年级数学上册要背的内容

运算定律和性质: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乘)或缩小(除以)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1米=10分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千克=1000千克1吨=1000千克

1时=60分1分=60秒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或a×2+b×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或a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a×4或4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分成两部分,通过平移的方法,可以把这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它和平行四边形相比,形状变了,面积没变,它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它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因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5、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高÷2。

6、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高是原来梯形的高,它的底是原来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因此,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7、间隔=总长÷间距棵数=间隔+1(两端都栽)

一端栽,一端不栽,不用加1,两端都不加,要减1。

封闭栽树,不用加1,也不用减1。

8、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9、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代表省份,第3、4位数字表示城市,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第7至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派出所代码,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第18位数字表示校检码。

解题口诀:

读题至少读两遍,重点数字画记号。小数点要正确,最后单位要标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小数乘小数------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积的近似数------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是小数的近似数。难点: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4、连乘、乘加、乘减------重点: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中出现的解题思路。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重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2、一个数除以小数------重点: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商的近似数------重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商中的小数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4、循环小数------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简便方法读写循环小数。难点:怎样判断除得的商是循环小数。 5、解决问题------重点: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一)------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观察物体(二)------重点: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到的立体组合图形。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 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3、方程的意义------重点: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4、解方程------重点: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解比较简单的方程的方法。 5、稍复杂的方程(一)------重点: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列方程解决较复杂应用题的方法。 6、稍复杂的方程(二)------重点:分析数量关系。难点:列方程和解方程。 7、稍复杂的方程(三)------重点:正确设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重点: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三角形的面积------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3、梯形的面积------重点: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4、组合图形的面积------重点:掌握计算组合图形的方法。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1、可能性------重点:理解掌握可能性的意义,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2、中位数------重点: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及所要分析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 3、铺一铺------重点:认识密铺,知道哪些图形可以密铺。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数学广角(一)------重点: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并能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生活中数字编码所反应的信息。 2、数学广角(二)------重点:使学生能利用规律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编码,运用所学的知识给全校学生编码,给班级图书编号。 第八单元:总复习。 重点:1、小数乘、除法计算,小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2、解简易方程。 3、应用题(算术方法、方程方法)。 4、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课本 《轻松练习15分?名师精编达标作业?5年级数学(上)(北京师大版与最新教材同步)》内容简介:《轻松练习15分》丛书是一套体现新课改精神,与时俱进并创有特、色的精品测试卷。丛书系湖北省、江苏省等省教学一线的一批资深的特高级骨干教师以及教研员精心编写,其中大部分作者都主编或参编了几十本优质教学辅导用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编写经验。本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根据最新的课改动态,本丛书全方位、多角度、全面地解读新课标理念,在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上狠下功夫。因此.它更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使教与学、学与考更好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中练习,在快乐中提高,在希望中成长。它可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内练习、课后复习同步自测以及假期的复习巩固,也可当作老师教学和家长辅导子女的参考资料。 本丛书具备以下四大特点:同步配套根据教学实际需求,每册试卷包括课课(节节)练习卷、单元训练卷、期中检测卷、期末检测卷以及试题解析与参考答案,与相配套的教材内容紧密同步。练习轻松使学生每天只需较短时间就可全面检测当天的学习效果,从而真正达到减轻负担、提高兴趣的目的。寓教于乐每份试卷选题精要、典型,注重试题内容本身的思想内涵、趣味性、实用性,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新颖实用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教改思路和成果的

精华,博采众长。独树一帜。试题融新颖性与典型性为一体,部分题目突出探究性,以使学生适应新课改背景下对探究性学习的要求。在参考答案中对题目给出了详尽解析。本丛书自出版以来,以其针对性强、含金量高和高效性而深受读者的欢迎。希望广大读者随时向我们提出改进意见,我们将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一如既往地认真修订,使之臻于完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时,就在积的前面用0来补足,再点小数点。 2、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对于小数乘 法同样适用。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 (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列数在前面,行数在后面。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求商的近似数时,近似数的末尾的0不能去掉。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1)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3)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7、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循环节。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或a×a。2a表示2个a相加或a+a或2×a 3、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本解方程

解下列方程并验算。姓名: χ+3=9 100+χ=250 χ+12=31 χ-63=36 3χ=18 20-χ=9 χ+3.2=4.6 χ-1.8=4 15-χ=2 1.6χ=6.4 χ÷7=0.3 2.1÷χ=3 χ+1.2=4 3χ=8.4 3χ+4=40 2(χ-16)=8 2χ-32=8 5χ+1.5=7.5 6χ-35=13 3χ-12×6=6 (5χ-12) ×8=24 (100-3χ) ÷2=8 χ+32=76 12-χ=4 4χ=6 3÷χ=1.5 χ+0.3=1.8 3+χ5.4 χ-1.5=4 6χ-0.9=4.5 χ-6=7.6 5χ=1.5 0.2χ=6 χ÷1.1=3 χ÷5=15

χ+35=91 3χ=57 χ-3=6 χ÷8=1.3 χ÷4.5=1.2 χ-8=16 5χ=80 43-χ=38 32-χ=12 6.3÷χ=7 30+30+2χ=158 6χ+3=9 4χ-2=10 5χ-39=56 18=5χ=21 8χ-4×14=0 7χ÷3=8.19 4(6χ+3)=60 2χ+23×4=134 3.85+1.5χ=6.1 (3χ-4) ×5=4 2χ+1.5χ=17.5 8χ-3χ=105 3χ+χ+6=26 χ÷1.44=0.4 χ+0.06=4.21 2χ-4=20 3χ+6=18 2χ-7.5=8.5 (3χ-7) ÷5=16

16+8χ=40 4χ-3×9=29 2χ+2.8×2=10.4 (2.8+χ) ×2=10.4 12.3χ-7.5χ=57.6 χ+2.4χ=5.1 0.25χ+0.2χ=4.5 2(χ-2.6)=8 5(χ+1.5)=17.5 18+7χ=39 8(χ-6.2)41.6 (χ-3) ÷2=7.5 8(χ-6.2)=41.6 (χ-3)=7.5 1.4χ+9.2χ=53 13.2χ+9χ=33.3 8χ-3χ=105 5.4χ+χ=12.8 χ-0.36χ=16 3(2χ-4)=9 χ+4.8=7.2 χ-6.5=3.2 χ÷8=0.4 6χ+18=48 16+χ=71 3(χ+2.1)=10.5 12χ-9χ=8.7 3.8+χ=6.3 χ-7.9=2.6 13(χ+5)=169 2.5χ=14 χ÷3=1.2 2.5χ=14 3.4χ-48=26.8 2χ-98=3 4.2 42χ+25χ=134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 算。 如:1.5 X 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 X 0.8 就是求 1.5 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 X 1.8 就是求 1.5 的1.8 倍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视小数点,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 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 补足。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4、规律: 一个数( 0 除外)乘大于 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 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6、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 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 算到角。 7、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8、 运算定律和性质: 乘法分配律: (a+b) x c=a x c+b x c (a-b) x c=a x c-b x c 除法:除法性质:a 宁b 宁c=a ^ (b x c)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 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 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加法:加法交换律: a+b=b+a 减法:减法性质: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 a x b= b x 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a-(b-c)=a-b+c 乘法结合律: (a x b) x c=a x (b x c)

(完整)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组合图形的面积(必备)

组合图形的面积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内容讲解: 知识点一、分割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题:求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变式练习: 求下列组合图形的面积

知识点二、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例题:如图:下面各组图形都是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请你分别计算出各组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我的想法:

变式练习: 计算下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 【巩固练习】 1、填空题 (1)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2)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之和是15厘米,高是8.8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3)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分米5厘米,高是底的1.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有一堆圆木堆成的梯形,最上面一层是3根,最下面一层有7根,一共堆了5层,这堆圆木共有()根。 2、如图所示,并排放着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小正方形的边长为3,求△BEF 的面积是多少? 3、如图中,小正方形边长为1分米,大正方形边长为2分米,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 【能力提升】 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cm2,三角形ABC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ABCD与AEFG均为正方形,三角形ABH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多少?

1.画出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高, 2.平行四边形ABCD其中AB=10厘米,BC=8厘 米,以BC为底的高是9厘米,平行四边形 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以CD为底的高厘米? 3.在如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做出下图中三角形的三条高

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 计算方法: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3、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 第二单元位置 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 例如:(7,9)表示第7列,第9行。 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 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行上。 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物体向上、下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各数。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推荐).doc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1.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再把小数部分末尾的0去掉。 3.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a×大1=大a)。如:3×1.2>3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a×小1=小a)。如:3×0.8<3。 ?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1.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2.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3.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则商>1; 被除数<除数,则商<1。 ?一个除法算式中,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a÷大1=小a)。如:3÷1.2<3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a÷小1=大a)。如:3÷0.8>3。 ?商的变化规律: 1.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2.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几。 3.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有限小数一定不是循环小数。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0零、1壹、2贰、3叁、4肆、5伍、6陆、7柒、8捌、9玖、10拾、100佰、仟、万、亿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除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连减a-b-c=a-(b+c) 连除a÷b÷c=a÷(b×c) ?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面积用S表示,周长用C表示,则: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S= a ×a = a2C= a ×4 =4 a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面积用S表示,周长用C表示,则: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S= C=(a +b)×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专项练习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专项练习题 正数负数 1、如果把潜水艇在水下20 米处记作-20 米,那么它上浮8 米后,这时它的位置可记作()米;如果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小明走“-250 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2、甲、乙两个冷库,甲冷库的温度是-100 C,乙冷库的温度是-120 C。()冷库的温度高一些。 3、某日白天的温度是14℃,夜间的温度是—14℃,则当日的温差是()。 4、甲的海拔高度320 米,乙的海拔高度—120米,则甲比乙高(甲乙的高差)是)()米。 5、一奶粉袋上标有净重(500±5)克,这种奶粉的标准重是()克,最重不超过()克,最轻不低于()克。 6、某一天测得哈尔滨的最低气温是-10℃, 兴化的最低气温是5℃,那么这一天这两个城市的最低气温相差了() 面积: 1、一个三角形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面积少20 平方米,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米;平形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2、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面积()。 3、一个平行四边形割补后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16 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那么原来平行四边形与现在 长方形相比(),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相比()。 A 周长不变、面积不变 B 周长变了、面积不变 C 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6、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说明这两个三角形()。 A 形状相同 B 面积相等 C 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D 完全相同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0 平方米,高是5 米,底是(),和它等底等高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w 认识自然数、倍数和因数。在自然数(0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p2 w 能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 w 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p4-6 w 知道质数、合数。熟记20以内质数,了解50因质数。p12 w 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问题:探索加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规律。P14-P15 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用数格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p17、p19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p24、p26、p28

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整理复习一p32 第三单元分数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p35 认识真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p37、38,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p40、p42 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p44 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p48、p50 、p52、p54 能运用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与交通 1、通过已知条件确定大致的相遇地点。p56

2、用算数和方程解决相遇问题问题,以及具有这个特征的其它问题。p57 3、旅游费用。用列表的方式解决问题。P60 4、看图找关系。p62 整理复习二p64-65 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计算结果要约分。p66 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p69 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p72 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第五单元图形的面积(二) 认识组合图形,并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正确运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p76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阶段抽测 一、只要你认真,你一定能算对!25% 1、直接写得数:10% 1.1×0.6=0.42÷5=0×99.9=17÷0.17=0.99+0.1= 7.07÷0.01=0×0.15=0.06×100=8.2-0.7=2-0.9+0.1= 2、列竖式计算:6% 4.7×0.597.8÷2.2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9% 5.7×10.11.2×2.5+0.8×2.514.57-0.56÷0.28 二、我来填一填:16% 1、计算2.352÷0.05时,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要向()移动()。 2、57.95×32.7的积有()位小数。 3、63.54646……可以记作(),保留两位小数是()。 4、从一个方向观察长方体,最多可以看到()个面。 5、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至少()个小正方体可以拼 成一个大正方体。 6、18.9÷0.04=()÷4=()÷() 把0.3 . . 82、0.3..28、0..32.8、0.32.8、0.32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起来()。 8、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1)7.751.550.31()()0.00248 (2)115.52.75()()0.34375 三、我会分辨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0% 1、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一定比被除数大。() 2、0.28÷0.3=0.9……1。() 3、无限小数一定比有限小数大。() 4、10.0和10.00的大小相等,意义完全相同。() 5、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四、我来填一填。(填序号)10% 1、把10.78的小数点去掉,原数就()倍 ①扩大10倍②缩小10倍③扩大100倍 2、一个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后是7.68,原小数最小是() ①7.675②7.684③7.679 3、一个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9.8,这个数最大是()。 ①9.84②9.89③9.79 4、下面各题的商比被除数大的是()。 ①36.72÷21.6②36.72÷2.16③36.72÷0.216 5、从2里面连续减去()个0.01,还剩下0.5。 ①15②150③1.5④200 五、开心动手。12% (1)请你连一连:6%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资料整理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1、各种单位之间的进率:(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化成大单 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简称大化小乘、小化大除)(1)、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单位:平方千米(km)2﹥公顷﹥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平方毫米(m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重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1世纪=100年1年平年365天1年闰年366天1年12个月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每月31天。 4月、6月、9月、11月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1年分4季每月分为上、中、下上旬 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2、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对边相等。 a 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正=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正=a2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长=2(a+b) 莲峰完小五年级数学复习整理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对边相等。 面积=底×高 字母公式S 平=ah a=S ÷h h=S ÷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2 a=2S ÷h h=2S ÷a 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三角形的底和高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平行的两条边就是底 (一般情况短边叫上底、长边叫下底)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 梯=(a+b )h ÷2 a=2S ÷h-b b=2S ÷h-a h=2S ÷(a+b )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在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添上0。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例如: 4.25×0.108= (1)、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如:3.2×0.88﹤3.2 0.13×4.76﹤4.76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如:0.23×1.04﹥0.23 3.5×7.3﹥7.3 4、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把除数扩大成整数。除数扩大多少倍;被除数也只能扩大多少倍;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不够除时商0。除到最后仍然有余数要添0往下出。 例如: 50.4÷0.28= a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试题全册

小数乘除法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21分) 1、两个因数的积是10.2,其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10 ,积是()。 2、两个因数的积是121.5,如果这两个因数分别都扩大10倍,积是()。 3、5.04千克=()千克()克0.25时=()分 3.8平方米=()平方分米0.56千米=()米 3.75千米=()米560千克=()吨 4、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是6.35,这个小数最小可能是(),最大可能是()。 5、15.68扩大()倍是1568,6.5缩小()倍是0.0065。 6、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 7、0.746746……用简单便方法写出来是(),保留三位小数写作()。 8、李师傅0.5小时做25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小时。 9、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3.6分钟,锯成8段要(? ? )分钟。 10、一个数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后,比原数大17.1,这个数是()。 11、在计算19.76÷0.26时,应将其看作()÷()来计算,运用的是 ()的性质。 12、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13、9.9898…是一个()小数,用简便方法记作()。 14、20÷3的商用简便方法记作(),精确到百分位是()。 15、在圆圈里填上“>”、“<”或“=”。 1.377÷0.99 ○ 1.337 1.377÷1.9 ○ 1.377 2.85÷0.6 ○ 2.85×0.6 3.76×0.8 ○ 0.8×3.76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订正)(5分)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来的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十大重点题型及解析

重点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句。 (1)正数都比负数大。(2)海拔50米和海拔-100米相差50米。 (3)-1比-2小。(4)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一对相反意义的量。【思路点睛】 (1)所有的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当然都比负数大。对的。 (2)50米和-100米应该相差50+100=150(米)。错的。 (3)在数轴上,越往右数越大,看下面的数轴,-1在-2的右边,因此-1比-2大。错的。 (4)对的。所以,有两句是对的。 重点题2 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面积();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面积()。【思路点睛】 (1)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会变大。(2)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变小,但面积不变。 同学们在碰到这类题觉得混淆时,可以画出草图,看一看、比一比就明白了。 重点题3 一块不规则的土地,形状如图。(单位:米) (1)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在这块地上种植果树,如果每棵果树占地12平方米,这块地能种多少棵果树? 【思路点睛】 (1)这是一个组合图形,我们需要细心计算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再相加,1200×900+1200×800÷2=1560000(平方米),1560000平方米=156公顷;(2)1560000÷12=130000(棵)。 重点题4 如图1所示,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各阴影部分的面积和。

图1 图2 【思路点睛】 我们通过三角形的等积变换,将左边的三角形转变成蓝色的三角形,中间的三角形转变成红色的三角形,如图2所示。这样,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转变成求大三角形的面积,即8×5÷2=20(平方厘米)。 重点题5 如图所示,大正方形的边长为8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分别求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图1 图2 图3 【思路点睛】 图1:用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减去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8×8+6×6-8×8÷2-(8+6)×6÷2=26(平方厘米) 图2:阴影部分其实就是一个底是6厘米,高是6厘米的三角形。 6×6÷2=18(平方厘米) 图3:先求出所有的面积,再减去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8×8+6×6+6×(8-6)÷2=106(平方厘米) 106-8×8÷2-(8+6)×6÷2=32(平方厘米) 重点题6 在数轴上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 0.03 0.17 0.245 0.385 【思路点睛】 在数轴上写数本身不难,但现在给的几个数都是小数,因此在标示时要格外细心。数轴上的每一大格表示0.1,每一小格表示0.01,所以,0.03在0的右边第三格,0.17在0.1右边的第七格,0.245在0.24和0.25的中间,0.385在0.38和0.39的中间,如下图所示。

五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

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要求背熟的公式和口诀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如: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a×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1-7单元】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1-7单元】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实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 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能够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 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三、积的近似数 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 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 四、连乘、乘加、乘减 知识点一: 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归纳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 (1)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小数和的简便运算.如:2.5X3表示3个2 .5的和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为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算出乘积,最后看小数中有几位,点 上小数点.(注意:小数点末尾有0要把0去掉.) (3)小数倍:一个整数的小数倍,可以化成一个小数的整数倍.如:3X2.5表示3的2 .5倍, 可以化成2.5X3表示2.5的3倍是多少. 2小数乘小数 (1)意义:就是求一个小数的几分之几.如1.5X0.7表示1.5的十分之七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 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小. 3积的近似数 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数字,如果大于或者等于5,向前进一并舍去后面的小数;如果小于5,就直接舍去后面的小数. 4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如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X(B+C)=A XB+AXC 5常见题型 (1)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按照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加法算式可以与小数乘法算 式互换灵活运用.如:1.2+1.2+1.2=1.2X3. (2)数小数位.给一个小数乘法算式,数出积的小数位.如:3.6X2.4的积有几位小数. (3)小数乘法的计算.分为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两类.计算方法一样,先按整数乘法 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4)保留小数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乘法积的几位小数.如:2.35X4.56(保留两 位小数). (5)运算定律的应用.给一个算式计算过程,判断运用了什么定律。如:1.2X3=3X1.2运 用小数什么定律(乘法交换律)或者运用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如 2 .3X1.8+2.3X8.2进行简便计算.__(运用了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考试要点: 1.小数乘法应先按照( 整数乘法 )算出积,再点( 小数点 ),点小数点时,看 ( 两个因数 )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右边 )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时,积要比原来的数( 大 ). 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时, 积要比原来的数( 小 ). 3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应按( "四舍五入法" )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4整数乘法的(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50.4+0.4+0.4改用乘法算式表示是(0.4X3) 63.57X3+7X3.57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0.25X(8.6X8)可以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2.5X(7X4)=7X(2.5X4),这是根据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75个2.4的和,乘法算式是(2.4X5 ),36的2.8倍是( 36X2.8) . 80.37X0.05的积有(四)位小数.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概念.doc

五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公式(预习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 1.2×5表示5个1.2是多少。 2.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几、千分之几……是多少。如: 1.2×0.5表示求1.2的十分之五是多少。 3.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 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4.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公式: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a×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 个因数的运算。 如:2.4÷1.6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2.4与其中一个因数是1.6,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 到末尾仍有余数,要添0再继续除。 3.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4.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 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要添0补足。再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5.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6.A除以B=A÷B;A除B=B÷A;A去除B=B÷A;A被B除=A÷B。 7.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 数叫做循环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9.小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限小数也叫循环小数,无限小数也叫无限不循环小数。 10.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11.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 循环点。循环点最多只点两个。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全套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全套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 姓名: 分数 : 一、填空题。(20分) 1、 3.296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9.868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2、在计算4.9÷(8.2 - 4.7)时,应先算()法,再算()法,计算结果是(). 3、6.4÷0.00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4、两数相除的商是3.51,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到原的1/10,商是()。 5、0.444…记作( ), 2.13535…记作( )。 6、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 )的小数点对齐。 7、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计算时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 )倍。 8、25÷36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9、在○里填上“>”、“<”、或“=” 2.4÷1.2○2.4 0.35÷0.99○0.35 0÷9.9○9.9 0÷9.9○0 1. 99÷1○1.99

10、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得到的数比原大201,原的数是()。 11、在5.454,5.545 ,5.4,5. 456,5. 45这五个数中,有限小数是(),无限小数是(),循环小数是()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1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4÷0.45=( )÷45 2.58÷0.12= ( ) ÷12 22÷8.8 = ( )÷88 9.12÷0.08= ( )÷8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 1、在除数中,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2、0.25÷0.12的商一定小于0.25。 ( ) 3、1÷7的商是循环小数。 ( ) 4、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一定比保留两位小数小。 ( ) 5、1.47÷1.2的商是1.2,余数是3。() 6、3.818181是循环小数。() 7、9.993保留两位小数是10.00() 8、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 A、除数 B、商、被除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