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毁公路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道路水毁工程实施方案

道路水毁工程实施方案

道路水毁工程实施方案一、概述二、实施步骤1.灾情评估在道路水毁发生后,应立即派遣专业人员对灾情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洪水或暴雨对道路的破坏程度、受损区域的范围和水毁造成的影响。

2.安全措施在实施维修和恢复工作之前,必须确保现场的安全。

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例如设置警示标志、搭建临时围栏等。

3.临时通行道路设置在道路水毁修复期间,为了保障交通的顺畅,可以考虑设置临时通行道路。

临时通行道路应根据原道路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径,并进行必要的平整和绿化。

4.水毁地点清理在开始修复工作之前,需要清理水毁地点的碎石、大块石块、堵塞等物质。

清理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进一步破坏。

5.恢复和修补恢复和修补道路的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步进行。

首先,应进行道路基础的修复,包括填充土石、加固基础等。

之后,根据需要修复路面,例如重新铺设沥青、打补丁等。

6.排水设施修复7.完善道路标志标线道路的标志标线在修复工程中同样重要。

工程完成后,需要重新进行道路标志和标线的划设,以确保交通规则的遵守和交通安全。

8.监测维护道路水毁修复工程完成后,应进行相应的监测维护工作。

这包括定期巡视和维护,以确保道路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三、注意事项1.人员安全在实施道路水毁工程时,必须注意维修人员的安全。

所有参与工作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装备,并按照规定操作。

2.施工质量控制为确保维修和恢复的质量,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每个工程环节都应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3.紧急救援在道路水毁发生后,应优先考虑救援工作。

如果有人员被困,应立即组织救援,并配合维修工作。

4.预防措施在对道路进行修复和恢复的同时,也需要考虑以后的预防措施。

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预防水毁的发生,如修建护岸、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等。

四、总结道路水毁工程的实施方案包括灾情评估、安全措施、临时通行道路设置、清理、恢复和修补、排水设施修复、标志标线的修复、监测维护等步骤。

乡村公路水毁施工组织设计

乡村公路水毁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二、主要施工内容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道路病害处理、修复道路工程及附属工程。

三、计划工期本工程预计施工工期90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8月1日;计划交工日期:2017年10月28日。

四、质量要求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全部分项工程质量达到交通运输部(原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合格等级。

主要分项工程评分值不低于90分。

路面面层厚度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值,且合格率不得低于90%,否则必须进行返工处理。

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工程质量和建设项目竣工综合评分达到交通运输部《公路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规定的合格等级。

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1、依据《2017年》及本工程的施工图设计。

2、采用标准、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二、编制范围三、编制原则1、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

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道路恢复、挡墙等施工方案综合比选,从而选定一种较好的施工方案。

2、安全第一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3、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承诺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质量管理方针,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管理,加强内部核算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可行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实行网络控制,组织各工序之间的施工顺序,实施进度监控,特别要抓住重点控制工序和部位,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水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

水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工程质量、工期、文明施工承诺书 (2)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3)1.1 编制依据 (3)1.2编制原则 (3)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准备 (4)2.1工程概况 (4)2.2 施工管理目标 (4)2.3 施工准备 (4)第三章项目部管理人员组成情况 (6)3.1项目班子机构的设立 (6)3.2 项目部管理规章制度及职责 (6)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 (13)4.1工程测量 (13)4.2土方工程 (13)4.3浆砌石 (15)4.4铅丝石笼 (17)第五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9)5.1 质量目标 (19)5.2 组织措施 (19)5.3 技术保证措施 (20)第六章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 (21)6.1 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21)6.2 保证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 (22)第七章、环境保护措施 (24)7.1 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24)7.2防止噪音及减少扰民措施 (25)第八章、雨季措施 (26)8.1雨季施工措施 (26)第九章施工进度计划表及保证措施 (27)第十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29)10.1临时水电铺设 (29)10.2施工平面管理 (29)第十一章总包与甲方、监理和设计单位的配合措施 (31)11.1总包与监理的关系 (30)11.2 总包与设计人的关系 (30)11.3总包与监理和设计人的配合措施 (31)第十二章附图 (35)工程质量、工期、文明施工承诺书我公司是从事水利、市政工程的专业化公司, 我们先后承建了大量的北京市的水利工程建设工程项目, 赢得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一致好评。

如果我公司中标, 将充分发挥本公司过去的施工经验, 全力以复进行精心组织, 我公司为此承诺:一、工程质量目标的承诺中标后, 严格按照保证体系的要求, 切实落实质量保证措施, 按照现行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检验, 严格履行施工承包合同, 使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公路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公路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014年台风“威马逊”公路水毁抢修修复工程铁新线(X149)施工组织设计二0一四年九月十六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三章施工部署1、项目部组织机构的设立2、项目部主要人员的职责3、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准备4、路肩挡土墙实测项目及施工注意事项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前技术措施方案6、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流程及施工控制要点第四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1、质量目标2、质量保证体系第五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措施1、安全管理目标2、安全管理保证体系第六章施工总进度计划1、计划编制2、各阶段进度控制计划第七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计划第八章拟投入项目管理机构组成表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2014年台风“威马逊”公路水毁抢修修复工程(第一批)(海口市)一阶段施工图纸。

2、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海南省和海口市有关公路技术、质量和安全的规定。

3、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分析,结合本公司的工程施工经验。

二、编制采用标准和规范规程1、《公路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O1-2003);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T D33-2012);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8、《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三、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严格执行施工程序,遵守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工期。

2、实行施工、设计和建设单位三结合,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做好施工部署及各项施工生产工作。

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4、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推行标准化管理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水毁公路修复实施方案

水毁公路修复实施方案

水毁公路修复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水毁公路的修复工作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水毁公路的修复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勘察评估、设计规划、施工组织等。

本文将针对水毁公路修复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勘察评估阶段1. 全面勘察:在修复工作开始前,需对水毁公路进行全面勘察,了解受损范围、程度以及可能存在的隐患等情况。

2. 评估受损程度:根据勘察结果,对受损公路的程度进行评估,确定修复的优先级和重点。

3. 制定修复方案:结合勘察和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时间安排等。

三、设计规划阶段1.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勘察评估结果和修复目标,制定细化的设计方案,包括工程量计算、路基处理、排水设计等。

2. 环境影响评估:对修复工程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修复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3. 施工图纸编制:根据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等部分的设计并进行标注。

四、施工组织阶段1. 施工队伍组织:根据修复工程的规模和要求,组织相应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2. 材料和设备采购: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采购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巡查和监督,确保施工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4. 完工验收:施工完成后,进行完工验收,确保修复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五、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1. 质量控制:在整个修复工程的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艺进行抽查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2. 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六、验收和监督1. 完工验收:修复工程完成后,进行完工验收,确保修复的公路达到使用标准和设计要求。

2. 监督管理:建立监督机制,对修复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修复效果的持久性。

o水毁C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Cdoc

o水毁C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Cdoc

表8 初步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商洛公路管理局改善工程管理处:针对C合同段,我们详细阅读了施工图纸设计及招标文件,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考察,认真分析水毁工程的特点,周密地进行了计划安排,我们将对该合同段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初步的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省道307线洛南至板桥段水毁修复工程C合同段起于K13+100,终至K18+572,全长5.472km,按原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标准进行恢复(设计时速30km/h,路基宽度为7.5米),并适当考虑了改线。

全线浸水挡墙均采用片石混凝土基础,采用了仰斜式路肩墙,路堤墙、护肩,护坡等形式。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拆除圬工184.8m3;路基挖土方358.7m3;路基填土方7949.7m3;1~1.5m钢筋砼板涵7.5m;1~2.0m钢筋砼板涵8.66m;1~3.0m钢筋砼板涵28.59m;7.5#浆砌片石挡土墙11803.4m3;C15#片石混凝土1167.7 m3。

二、工程计划1、人员安排:由于该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处领导十分重视,抽调4名技术人员、7名施工人员、1名试验人员及部分机驾人员组建充实项目部,择优选取13支施工队伍进行水毁修复工省道307线水毁修复工程(洛南至板桥段)投标文件作,每支施工队伍计划日上劳40人,全线日上劳500余人。

2、主要材料供应:控制水毁修复工程的关键因素为石料的供应,项目部已经选定了3个石厂为我处供应片石,并计划选用自己的队伍开采片石,计划日供应片石500m3,日供砂250 m3,水泥40T。

3、机具供应:拟投入机具设备:挖掘机1台,压路机1台,装载机1台,发电机6台,水泵40台,振动棒20个,电夯4台,350L砼搅拌机6台,砂浆拌和机12台。

三、初步施工方案确定工程分期、划分施工区段,明确责任目标,总体以平行流水作业法组织管理,确保关键线路按期完工、交验。

1、一般要求(1)施工测量与放样根据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设基准资料和测量标准,进行现场恢复,其内容包括中线、高程、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永久性控制桩的埋设,横断面的测绘等,之后进行施工放样,现场放出路基边缘、坡口、坡脚、边沟等具体位置,标明其轮廓,报监理工程师核查。

农村公路应急水毁工程方案

农村公路应急水毁工程方案

农村公路应急水毁工程方案一、项目概述随着城乡交通的不断发展,农村公路的建设和维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是,由于自然灾害的频发,特别是洪水对农村公路的破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给农村的交通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针对农村公路应急水毁工程建设提出了方案,旨在及时应对水毁问题,保障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

二、工程内容1. 应急水毁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水毁现场勘察,应急水毁处置,水毁恢复,应急抢通。

2. 水毁现场勘察:根据水毁情况,对毁坏的农村公路进行现场勘察,确定毁坏范围和损失程度。

3. 应急水毁处置:根据勘察结果,立即启动应急水毁处置计划,对水毁部位进行紧急维修和处置。

4. 水毁恢复:在水毁处置完成后,进行水毁恢复工作,修复毁坏的农村公路,确保路面的正常使用。

5. 应急抢通:立即启动应急抢通计划,对受水毁影响的农村公路进行紧急抢通,保障交通畅通。

三、工程实施步骤1. 组织调查,及时评估:当发生洪水造成农村公路水毁后,首先要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对水毁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水毁的程度和范围。

2. 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应急水毁处理方案,确定应急处置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组织相关人员迅速展开应急处置工作。

3. 紧急维修和处置:根据应急处置方案,紧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水毁现场的维修和处置,确保及时消除水毁对农村公路的影响。

4. 恢复和修复工作:水毁处置完成后,立即进行水毁恢复和农村公路修复工作,确保路面的正常使用和交通的畅通。

5. 应急抢通:对受水毁影响的农村公路进行应急抢通,迅速恢复交通,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四、工程建设主要技术1. 水毁处置技术:包括水毁现场维修技术、水毁处置设备的应用技术等,确保水毁可以及时得到处置。

2. 水毁恢复技术:包括水毁后路面修复技术、桥梁维修技术、排水设施恢复技术等,保障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

3. 应急抢通技术:包括应急抢通设备的应用技术、抢通方法和手段等,确保受水毁影响的农村公路得到及时恢复和抢通。

水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毁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严重水毁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

为了提高防洪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水毁治理工程的投入。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旨在为水毁治理工程提供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要求得到满足。

二、工程目标1. 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减少水毁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2. 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3. 保障工程施工安全,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4. 合理控制工程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三、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总体布局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需求,合理规划施工场地,明确施工区域、临时设施、施工交通等方面的布局。

2. 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认真研究设计文件,了解工程特点、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

(2)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场地,拆除临时设施,搭建施工临时用房,布置施工交通线路。

(3)物资准备:根据工程量和施工进度,提前采购原材料、构配件和施工设备。

(4)人员准备: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3.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量、施工特点和施工资源,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4. 工程质量控制(1)严格遵循设计文件和规范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对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进行质量监控。

(3)做好工程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 施工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2)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6.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1)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

(2)加强施工现场卫生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有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页脚 目 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工程概况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及平面布置 第五章:施工准备措施 第六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第七章: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第八章:重点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第九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第十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一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二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三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四章: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 第十五章: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控制措施 第十六章: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 第十七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 . 页脚 第一章:前言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控制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我XX建筑工程,本着立足凉山建设凉山的根本战略方针,确保把每一项中标工程都当作公司的形象工程予以实施。在此我公司慎重承诺:如能有幸在本项目本标段中中标,我公司将派驻具有类似工程多年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施工管理团队和先进的施工设备,在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60日历天)圆满、高效的完成本工程工程施工图和工程量清单所示的全部工程容。 . .

页脚 第二章: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招标文件本》、国家现行法律、法规。 2.兴建建设项目管理编制提供的《前所乡龙洼村损毁道路维修改造工程》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 3.《前所乡龙洼村损毁道路维修改造工程》施工图纸。 4.我公司经详细踏勘本项目施工现场得到的数据资料。 5.我公司现有施工技术、设备及劳动力资源情况。 6.国家、省、凉山州现行公路建设工程施工规、规程及检查验收标准。 7.现有相关规、标准: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勘测规》 JTG C10—2007 《公路路线设计规》JTG 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JTG 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G D50-2006 《公路排水设计规》JTG 018-97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 《公路污工桥涵设计规》 JTG D61-2005 《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 JTG D63-2007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文件汇编》省交通厅公路局(2007.4) 《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交公路发【2004】372号 . . 页脚 第三章:工程概况

一、概述 盐源县前所乡龙洼村,位于盐源泸沽湖方向,东连县城,南靠宁蒗,西郊木

里县,北接长柏乡,幅员面积336平方公里,距县城120公里,现泸沽湖镇及周边行政村对外连接道路为简易机耕道,路窄、弯急、路基凹凸不平、无路面、雨天泥泞湿滑,仅能通行小型农用车和越野车,交通十分不便。

二、项目区沿线地理概况 2.1自然地理条件

2.1.1气候、水文 测区境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很大,干湿季节分明,年温差小,目温差大。冬春干旱,基本无雨,多凤,日照长;常发生冰雹,易出现低温。年平均气温12℃,最冷月(1月)平均5.1℃,最低温度零下9.7℃,最热月(7月)平均18.1℃,最高温度32.5℃,全年无霜期201天。年平均相对温度60%。年平均降水量735毫米(85%以上雨量集中在7—9月)。年平均蒸发量2407毫米。最多风向为西南风,频率14%。 2.1.2地质、地形条件 本县地貌以环县皆山,盆地居中为总特点。盐源盆地面积1209平方公里,盆周山区占总面积85.6%,气候、土壤多样性且呈垂直分布,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雨量807毫米,环境特点以及植物学角度看,是一个多种要素交汇区,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并且有享誉中外的泸沽湖等旅游资源。发展现代农牧业、旅游业等潜力巨大。 境地形复杂,是一个以山高、坡陡、谷深、盆地居中为其总特征的山区县。一般海拔2500—3500米,高山脊为3000—4000米。地貌分为两大类型。中部是一个断陷盆地(包括盆地北缘部分),占全县总面积15%,海拔2300—2700米,地势平缓,土层深厚,垦殖历史悠久,以红壤、潮土、褐红壤为主。系本县重要产粮区,宜于发展苹果。其余四周均为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的高山地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5%,海拔2800—4000米.以高山灌丛草甸土、褐红壤为主,农耕地多分布在和山间洼地。山区草场宽阔,草质优良,为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 页脚 森林资源丰富。境主要山脉有柏林山、火炉山、马扎山。 盐源县境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伴之有多期岩浆活动,基本上属金沙江褶皱系。由于新构造运动较为明显,大体经历了三次夷平和五次间歇性抬升,故伴之有断裂的挽近活动及地震。地层除白垩系外,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主要岩层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板岩、玄武岩等。主要矿藏有煤、铁、铜、金、兰石棉、盐卤等17种。尤其铁、煤、盐藏量大,品位高,具有工业开发价值。 工程地质地貌是影响公路选线和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实地调查,本项目区涉及公路选线的地质地貌有如下几种: (1)、缓倾坡地 主要分布于山脚坡积物形成的台地上,横坡一般为1:5~1:9,常伴有坡面泥石流,暴雨及冰雪融化季节,由于山上植被稀少,雨水常夹带坡面风化物以散流形式漫流至路上,造成行车困难。公路通过这类地段时,应提高路基、增设涵洞、加强必要的防护工程。 (2)、老泥石流扇 主要分布在冲沟比较发育的地段,这种地貌特征主要为历史下泥石流活动区段,由于比降小,冲积物长期堆积而形成,随着补给源及降雨的减少,目前,这类泥石流总体上已趋稳定,但在暴雨及冰雪融化季节,老泥石流扇上往往形成无数小水流,夹带砂及碎石,堆积于公路上,从而影响路基稳定。 (3)、河谷阶地 主要分布于树河部分路段,这些地段由于河水的切割作用,形成阶地,岸坡较陡的地段,阶地宽仅几米,形成一边临河水,一边靠山的典型地貌(多分布于河流转弯处),公路通过这类地区时,临河一侧应设防水挡土墙,靠山一侧多有崩、坡积物,不稳定,应对边坡进行必要的防护。 2.2不良地质情况 通过调查,全路沿线影响路线选择、交通营运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碎落,主要分布于峡谷地带,全线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一般集中在河流凹岸,一边临水,一边靠山。靠山一侧岩石风化严重,或山坡本身为坡积物,边坡开挖后,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崩塌。处理措施除采取边坡防护外,一般情况下加强日常养护加以解决。 . . 页脚 三、 沿线筑路材料及供水、供电 本项目中粗砂、碎石主要从本项目就近料场购买,汽车运输,部分可沿河溪

采掘。片、块石可利用开挖路基岩石捡清和沿线石料场开采。全线沿溪沟众多,水源丰富,施工及生活用水可就近取用,水质良好,可做生活及施工用水。 水泥、钢材等外购材料主要从采购,汽车运输,至盐源县城148公里。 四、环境保护 勘察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设计应综合考虑社会、自然环保因素,采取各种可能的环保措施使得自然景观与路线相协调,达到环保的目的,采用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约土地资源 对路线附近的地质、地形进行详细的抽查研究,结合当地的发展规划,选择适宜的路线走向,尽量少占良田、耕地。另外,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合理措施减少占地数量,节省土地资源。 (2)、水资源的保护 调查和收集路线附近的水源分布位置、容量以及水资源的主要功能。绕越、避让水资源,不占用居民集中地区的饮用水源,同时,对于满足灌溉及养殖水产品用的水库、鱼塘等也应尽量避让。 (3)、路线布设的控制 在路线布设时,既满足技术标准,又尽量利用原公路及原地形地貌,并与当地城镇规划相协调,既不干扰破坏城镇规划,又便于车辆进出城镇,同时避开名胜古迹。 (4)、绿化工程设计 绿化对于稳定路基、保护斜坡、保护水土均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要做好绿化设计。 (5)、弃土的堆放 由于路线位于山岭重丘区,但属于改建公路,大填大挖可以避免,在设计中应注意土石方平衡,减少弃土石方。 在公路施工之前以及施工的过程中,一方面,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环保的意识,另一方面,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植被的破坏,尽量减少水土的迫害,并及时恢复原貌,保护文物古迹,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有. . 页脚 以下几个方面: (1)、植被破坏防治、修复措施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尽管施工时植被破坏不可避免,但是工程完工后应迅速实现弃土区、山体开挖区、边坡等的草皮覆盖,可以先植树再种草,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和形成多层植被的形式。对于耕地、水田,尽早采取可能的措施,尽早还田复耕。 (2)、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工程所开挖、回填的山体土层裸露面要及时加固,土石方工程结束后应立即种树植草护坡,或采取其他的防护措施。 (3)、弃土的处置 弃土方的堆放统筹安排,尽可能的选择荒地,并应及时对弃土方进行压实,在可能的条件下,在其表面进行植被覆盖。如确有弃土石时,施工中应在指定的地点堆弃,尽量减少毁坏植被、侵占农田,并不得阻塞原有的河道、沟渠、排水系统,更不得污染水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弃土方加以平整用作耕地或种植山林,以提高弃土的使用价值。 (4)、文物古迹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化石、硬币、有价值的物品或文物、建筑结构以及具有地质或考古价值的其他遗迹或物品时,及时向有关文物主管部门汇报,并采取一定的现场保护措施,防止工人或其他人员移动或损坏任何此类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