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监事会的出路管理

国企监事会的出路管理
国企监事会的出路管理

国企监事会的出路管理

低效虚设背后

现实中,大多数国企监事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身份一般为公务员、工会主席或党委成员,大多无经营管理经验,无法律、财务等知识,这些能力的欠缺会导致其对信息处理加工的不足,影响其对问题的察觉与判断。监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类似“助理裁判”的角色作用,缺乏能力的监事由于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为什么“举旗”,结果往往干脆不“举旗”或乱“举旗”。同时,大部分内设监事会的成员多数是内部监事,他们的下属地位自然导致他们“人微言轻”,缺乏独立性;而外派的监事中以到龄从领导岗位退居二线的老同志居多,监事岗位被人认为是照顾老同志发挥余热的中转站,他们虽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但监事角色是组织上的安排,在这新的岗位他们还需要重新学习、摸索经验,而工作3―5年他们就退休了,这就难以作为一项职业来规划。

由于内部型的国企监事会中以在企业内任职取薪的居多,独立性很差,工作有效性一直受到质疑。现在国企发展以外派监事为主的内外结合型监事会,监事会的独立性有了保障。内外结合型监事会中的外派监事有着“高配”特色,“高配”指外派到企业的监事会主席有相当级别,至少不亚于董事长或总经理,外派的专职监事也有级别。例如,江苏省国资委向省属19户国企派出了监事会,担任监事会主席和专职监事的人行政职级普遍上调一级;湖北省国资委向16户省属国有独资企业派出监事会,共有成员16人(其中行政编制15人),每个监事会设主席(副厅级)1名,正处级监事1名,其他监事1―2名。由于目前国企高管的行政干部特色,导致外派监事的“高配”是保障监事会工作权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也是将来一段时期完善出资人外部监督体制的一条重要经验。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国企内部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企业的法人治理还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人治”现象,面临着从“人治”到“法治”的严峻挑战。

市场化选聘势在必行

要真正保证国企监事会的有效性,彻底改变国企治理结构中的“人治”,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的监事队伍是基本举措。目前,国资监管机构在配置监事和监事会主席时,往往注重的是干部的行政级别、资格经历,显然,在相对封闭的人事圈内难以发挥好中选优、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按照上海市委2008年的要求,所有市管国企都应该建立监事会,但目前有一些企业还未建立监事会,一些已建立监事会的企业也残缺不全(一些监事会自成立至今没有换届过,随着原来监事会主席或监事的退休也日渐衰落,几乎名存实亡),真正达到《公司法》所要求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不少于5人的企业仅5家。上海国有独资公司的外派监事工作虽已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步子迈得还不够大,现仅有10个外派监事团队委派到14家企业,团队成员也不齐全(目前共10名监事会主席,9名专职监事)。导致监事会组织不健全、组织部门感到无人可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由于委派机构的有关部门把挑选监事会主席或监事的目光放在行政干部的人事圈内,更是在即将退下来的处局级干部方面去物色人选,所以缺少可供外派的监事是理所当然的。国务院国资委在选拔任用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时,已多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总经理(2010年达空前的5名)等高级职位,但外派监事的社会公开招聘未见实施。

2002年到2009年,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1万亿元,年均增长16.74%;同时,据2010年2月全国监事会工作会议报道,2009年中央企业监事会揭示重大事项222个,查出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线索涉及金额119亿元。可见,面对庞大的国有资产和巨额问题资产(未查出的或许更多),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有效性是何等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职业化监事队伍是何等迫切。但监事的市场化是实现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职业化的监事队伍的根本条件,因为市场机制的重要功能,是通过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来配置社会资源(包括监事在内的企业高管)的,它能使各类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相比报酬、津贴等因素,从市场选聘的监事会更看重自己的声誉,即社会上将如何评价其在公司治理中的表现。从一些通过市场引入独立董事的国有公司情况来看,如宝钢集团、上海电气、上海国际港务等公司,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大都来自香港、新加坡等境外地区,他们都很看重国企聘他们为独立董事,上任后都相当到位、尽职。问及原因,他们几乎都一致感言只能做好独立董事、不能失败,一旦做砸了,那么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也就完了,不仅国内不会再有公司聘他为独立董事,在境外也会留下一个不良的记录。可见,这是一个比绩效奖励更关切、更重要的动机,它促使从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高管不敢有丝毫怠慢。

同时,监事会队伍的市场化也是保持外派监事独立性的必要条件。因为在股权多元化企业,外派监事既要向股东会负责报告,又要向派出机构负责报告,双重责任在一定情况下会产生冲突,作为公务员身份的监事,是以个人身份承担民事责任还是以派出单位承担民事责任,这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中并没有明确,显然不利于激励约束机制作用的发挥。

市场化选聘需全心全意

在国企公司治理建设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公司治理人才的匮乏,例如不少公司都把提高外部董事的比例作为建设董事会的重要举措,但哪里来这么多合格的外部董事成了问题。为解决“外部化”需要,于是有各种各样的做法,如:聘用退休不久的原国企老总、官员、大学或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的专家等去担任外部董事或监事。但这是一种救急的做法,其间真正能称得上职业化、专业化、有利于公司治理战略性变革的人才并不多。毕竟国企领导长期在体制内生存,他们对体制内的工作程序非常熟悉,运作起来如鱼得水,但要真正担当起职业化、专业化董事、监事还得从头学起。至于很多官员、专家也长期在体制内生存,一个特别致命的地方是他们缺少经营企业的经验,做顾问可以,做董事、监事缺少感觉。现在国有企业董事、监事的“外部化”是完善公司治理的一种举措,但“外部化”中若不以市场化为重则会“前功尽弃”。目前有关权力机构在“外部化”选人时不太会考虑“体制外”的(尽管这几年也有不少国企采用市场机制来招聘经理层的副职,但这种措施也是点缀成分居多,与真正发挥市场机制来改革国企高管选聘工作有相当大的差距),有时往往为了政治上的放心或安排干部的一种政治待遇,不太多考虑人选能否胜任的问题,利用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竞争也往往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上海国资委2010年11月公布《董事会试点企业治理指引》,其中第二十六条提出:监事会对市国资委负责,重点监督财务会计的真实性,经营过程的合法合规性,董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履职的责任心。其实法律和政策性文件从未在党派属性、行政级别上对包括监事在内的企业高官人员资格作过什么限定,问题是有关权力机构在决定监事等国企高官人选时以什么作为首要标准。选聘监事,就是该看其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是否胜任监事职责。国内有人士曾提出,国有企业未来的改革应该是将国有企业的利益真正归于全民,把国有企业公众化。这里不去讨论其具体的意思,但作为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去维护全民的财产(国有资产)

不受损失,自然也应该给每个符合一定条件资格的人有机会在国企的监事会中行使维护国有资产的权利。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和开放包括监事在内的选聘市场,全心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制度上使各种人才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国企监事会中发挥才能,让市场在这些专门人才的培育、选择、薪酬等方面发挥指导、调节作用。这会给组织程序指派的监事带来压力和动力,有利于更多的人才成长。也只有这样,国企监事会才有“出路”。

(作者为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领导在全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交流会讲话

领导在全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交流会讲话 领导在全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交流会讲话 摘要:同志们:今天召开的全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交流会非常重要,可以说,这次会议既是一个经验交流会,也是一个工作再动员、再部署会,对于我们切实抓好后一个半月的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国资委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刚才,五个监事会和六户企业的代表 今天召开的全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交流会非常重要,可以说,这次会议既是一个经验交流会,也是一个工作再动员、再部署会,对于我们切实抓好后一个半月的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国资委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刚才,五个监事会和六户企业的代表分别就监事会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交流;同志全面总结了今年以来监事会工作的开展情况,客观分析了国有企业监事会的工作特点和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步的工作做了部署,我都同意。下面,我结合国资委目前的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我市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在探索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今年以来,国有企业监事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国资监管的中心工作,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模式,认真履行出资人监督职责,创新监督方式方法,及时反映情况,深入揭示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监管企业强化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益、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此,市国资委是满意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监督范围不断扩大,监督合力逐步形成。今年以来,市政府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共向8户企业派出了监事会。截至目前,已经派驻监事会的企业达到45家,形成了一定的监督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宽。同时,监事会的监督注重加强与企业内部审计、纪检、法律、财务、投资和风险管理等部门的日常工作联系,拓展了与企业沟通的渠道,延伸了监督触角,在整合监督力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二)牢牢把握职责定位,监督效果有所提高。市政府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办公室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指导、督促各监事会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标准,紧密结合实

国企人力资源的出路(一)

国企人力资源的出路(一)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成为企业的第一竞争要素,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然而,曾经稳居头把交椅的国营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却越来越有落后的趋势,问题何在?业内人士对以下几点已形成共识。 一、“老板”缺位。企业产权名存实虚。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利益不紧密相关,缺乏把企业办好的最基本的利益冲动。大多数经营者由行政任命,缺乏职业经营者的理性,对改善企业经营的措施、理念被动接受,行动迟缓。如大多数国营企业尚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部门。 二、企业行为政府化。潜意识中政治气氛浓厚,重“名”而不重“实”。如管理者的考核任命强调政治表现,但有些业务骨干却因为不善拉关系而受到冷遇,“又红又专”的标准最后往往变成“红而不专”。 三、领导更换频繁。导致企业行为明显短期化,只重眼前利益,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则是中长期规划。国企领导较少考虑到战略、文化层次,即使制定了战略目标,也不能保证它在下一任内的延续性,相应地企业更缺乏支持战略实现的长期人力资源规划。 四、领导者本身的素质亟待提高。人力资源在国有企业尚处于理念传

播阶段,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引进,又较普遍地模仿照搬西方经验,只是简单地嫁接一些技术工具和工作程序,忽视或没有意识到与民族性、文化传统、行业特征及企业具体情况的结合。 五、企业文化建设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对员工的凝聚力微弱。多数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由传统的口号式宣传演变而来的文化氛围,反而造成僵化、保守、形式主义的形象,不能吸引企业外的优秀人才。 六、国有企业包袱沉重,矛盾重重。许多企业领导也无可奈何,进行管理制度创新热情不足。 那么,在目前的状况下,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是否完全无所作为呢?也不是,至少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失去优势,有时优势还比较明显。不少成功的国有企业已经证明,只要有改进工作的动机,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人力资源工作也可以在循序渐进的变革同时取得较大进展。以下就如何挖掘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提供几个建议:

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若干意见 Word 文档

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监事会工作的若干意见 发布时间:2007-08-02 15:35:50 访问次数:50 为坚持和完善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加强和改进监事会工作,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下意见。 一、适应改革进程,拓展工作思路 对国有企业实行外派监事会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实行这一制度以来,监事会认真履行《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赋予的职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对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发挥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监事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国有企业监督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对监事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为进一步发挥监事会造了有利条件。监事会要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把握出资人监督的定位,紧紧围绕增强监督的有效性,完职责,提高监督时效,改进工作方式,加强队伍建设,为提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水平,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作出要认真总结监事会工作的经验和不足,适应变化的形势,抓紧做好《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修订工作。 二、切实履行职责,增强监督功能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向所出资企业派出监事会。监事会工作是国有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监事会的监督是出资人监督的重要形式。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要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监事会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发挥监事会作用要作出明确的制度性安排。在考核调整企业领导班子,拟订制定国有资产监管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究决定企业改制重组、产权变动和业绩考核等重大事项时,要征求监事会或监事会主席意见并适时通报结果。要健会监督检查成果运用机制,加大处理落实和参考利用的力度。 监事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出资人要求,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对出资人关注的重大事项和企业执行国有资产有关政策规定情况,深入开展检查,为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服务。对国资委及职能机构征求的有关意见,积极予以配真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 三、加强当期监督,提高监督时效 从2007年开始,监事会由当年检查企业上年度情况逐步调整为监督检查当年情况,次年上半年提交年度监督检体现现场监督和直接监督的特点和优势,把集中检查与日常监督结合起来。通过列席企业有关会议、分析企业月度报、查阅企业生产经营相关资料和访谈座谈等多种方式,随时了解、掌握和跟踪企业重要经营管理活动,对企业内及执行情况作出评估,对企业重大决策及其程序的合法性、合规性作出评判。在日常监督的基础上,每年对企业进集中检查,并与企业年度财务决算审计相衔接。已由监事会安排检查的企业年度财务决算,不再重复审计。如遇重或急需检查的事项,要及时安排力量进行检查。 坚持不参与、不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原则,对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不直接发表肯定或意见。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有可能危及国有资产安全的经营行为、重大决策不合规、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风险,以及认为应当立即报告的其他情况,要及时提交专项报告。按照有关规定,加强与企业交换意见工作,对监督检查发现企业自行纠正的问题,督促企业整改。 中央企业要积极支持和配合监事会工作,自觉接受监事会的监督检查。企业召开的董事会会议、党委(党组)会经理办公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年度工作会议等有关会议,要提前通知监事会。企业的战略规划、重大投融资、产让、重大并购、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要及时向监事会报告。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和有关经营管理资料,要及时向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贾立亮梁文莉 人力资源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人力资源能否有效开发与管理,决定了组织竞争力的兴衰,已为世人共识。人力资源管理对传统的人事管理提出了挑战,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并努力开发人力资源,成为每个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在计划经济下,国有企业可以说是政府的附属物,是一种垄断式经营,企业的命运主要取决于国家计划而不是市场的竞争压力。国家经济成分的单一,国有企业的人事制度和“大锅饭”式的工资待遇制度,保证其能够获得优秀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规范,现代制度的逐步建立,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存和发展,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以及中国加入WTO,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国际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有企业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和淡化,阻碍人才流动的壁垒正在消失,这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人才危机。 人才危机极大制约了国有企业的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由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相关的人力开发政策不配套,给新老员工的待遇的不同,造成企业内部的矛盾,加剧了人才的外流。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的自身缺陷没有改善,新员工在加盟企业后不久便滋生了不满;严格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客观上遏止了员工的个人发展,从而进一步阻碍企业的发展;不合理的制度,使员工的个性被扭曲,同样会导致内部员工的强烈不满,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造成信任危机,激化了人才的流失;不规范的做法给企业带来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土政策使企业口碑变的很坏,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增加了员工引进的难度。 现在国有企业人才危机直观的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入口和出口。在引进人才的入口,表现为员工招聘困难,特别是对一流人才和优秀人才难以引进,企业缺少新鲜血液,供血不足。在人才流失的出口,表现为企业培养的大批成熟人才、优秀人才流向竞争对手(主要是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失血过多。供血不足和失血过多的双重压力,使国有企业的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层次、结构等方面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形式单一。培训、交流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可靠途径,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必须顺应转轨时期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开发手段。 2、开发管理未科学化。国有企业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未认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在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 3、评估未社会化。现行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制度中并未明确国有企业人员培训的评估事项,只是规定:培训机构通过结业考试评定受训者学习情况,有关部门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任职、晋升等依据。这种评估模式极易导致形式主义。 (二)人员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评标准不规范。由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职位分类线条过粗,国有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各不相同,致使考核标准不规范、未量化,实际考评难以操作,考评结果准确度不高,考评客观上流于形式。 2、考评方法单一。在国有企业人员考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单位没有将考评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而是采取了单一的考评方法。很多国有企业忽视了对国企人员的平时考评或群众考评。 3、忽视定量考评。国有企业人员考核只注重了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

核。具体表现为很多国有企业考评标准未量化,忽视了贡献与能力的考评。 4、考评结果与使用脱钩。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对获优秀等次与称职等次的国有企业人员在奖金、晋级增资、晋升职务方面没有拉开档次,极大地削弱了优秀等次对国企人员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国有企业不能实事求是地确认“不称职”等次,致使近90%的国有企业人员同处于称职一个等次,未能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三)人员选用中存在的问题 1、一些国有企业人员选用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公开民主机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神秘化和封闭式的状态。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用人体制不仅造成信息不畅,视野不宽,透明度差,渠道狭窄,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和使用每一个员工,而且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弊端。 2、一些国有企业人员选用仍然主要靠领导相马制。人才能否被发现和使用主要取决于是否被领导者相中,这种被动状态遏制了广大人才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推荐、自我展示的主动进取精神,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人才资源闲置和浪费。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既堵塞才路,又影响事业发展。 3、有些国有企业人员选用受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比如以领导人的主观评价为依据,就很难做到客观和公正,从而造成良莠不分,挫伤广大国企人员的积极性。 二、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浅谈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国有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加快步伐进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过程中,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精化分立、主辅分离、“三项制度”改革等重大举措,都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改革推到了风口浪尖。无数的企业在激情中瞄准人事制度大刀阔斧,不断的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新理念、新机制,然而最终的结果却多半差强人意。原因似乎所有人都摇头叹语:是机制和观念的问题!但是细说下来大家又莫衷一是。旧的工作模式,早已习惯的陈旧观念,与扑面而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这两者之间如何才能实现准确稳健的对接,确实是个重要的课题。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土壤和环境,新机制、新举措如何才能水土相服呢?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一)国有企业对国家贡献巨大 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年末资产达到198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国有集团呈现比重下降但实力不断增强的特点,其资产主要集中于能源、通信、交通运输等行业。 数字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国有企业集团为1446家,占全部企业集团总数的50.8%,下降14.6个百分点;而从资产规模看,国有企业集团年末资产总计占全部企业集团的85.8%,下降8.0个百分点,经营规模占79.6%,下降9.6个百分点。2009年,2845家企业集团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0391亿元,其中,八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赢利,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8769亿元,占总数84.4%.其次,国有企业集团依然是税收的中流砥柱,2009年国有企业集团实现税金占全部企业集团总量的87.5%. 从国有企业集团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来看,根据测算结果,2006年、2008年和2005年国有企业集团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13.1%、14.5%和

2021年国企监事会工作报告范文

XX年国企监事会工作报告范文 XX年度股东会提出了XX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宏伟战略发展奋斗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下面是的关于XX年国企监事会工作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山西省福建商会第二届监事会是今年三月十二日在第四次会员 ___上选举产生的。近一年来,监事会在理事会的支持下,在全体监事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商会章程履行自己的职责,做了一些工作,主要是: 一、召开了二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学习了商会章程关于监事会职能的规定,全体监事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表示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监事会的工作,不辜负全体会员的重托和信任。 二、讨论了监事会的议事规则,严格依照章程办事。做到既要履行好监督的职能,保证商会各项工作依法照章进行(.),保证会员大会的决议贯彻落实,又要促进商会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努力维护商会 ___班子的团结,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在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四、对商会的日常财务开支实行监督,近一年来,未发现有违反财务纪律和商会财务制度的问题。 五、参与筹备商会成立十 ___典,保证庆典活动的顺利进行。 各位会员,一年来监事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会员的要求还很远,特别是在 ___会员,反映会员的要求上,还做得不够。我们一定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把监事会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受公司监事会的委托,向本次股东会作监事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公司XX年度股东会召开以来,监事会认真履行《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在公司党委、董事会和各位股东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下,严格按照公司监事会的工作议事规则办事,忠实履行监事会的各项工作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生产经营、 ___与发展等各项工作的实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积极谏言献策,为加快公司经济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创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绩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现将监事会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年来,公司监事会以XX年度股东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生产经营、 ___发展的稳定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公司三届三次董事会、

2020年国企人力资源调研报告

国企人力资源调研报告 6 篇 目录完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上) ............. 2 国企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路在何方? .......................... 12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缺陷及其创新....................... 19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十四五战略规划先导解读 ............... 26 国企人力资源十四五规划的整体逻辑与六大趋势 ....... 33 三重逻辑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 (39) 完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对策研究(上) 原创叶晋锋 苏盟在线 2018-12-25 处于 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下,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对于国企而言,人力资源作为舶来品,一直处于摸索和推广之中,然而由于受到传统制度和旧有经济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在其光鲜亮丽发展的背后却呈现出多方面的弊病,突出表现在缺乏监督和评估机制、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任人唯亲现象此起彼伏、薪酬结构不合理等,导致人才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出发,探讨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人力资源规划方面 1 组织模式不适应企业的经营管理国有企业的组织模式参照了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 实行的是一种特殊的直线职能组织结构, 即金字塔式的官僚结构, 尽管国企改革以来要求实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但仍然没有摆脱这一范畴。 这种结构正式组织和职能分工, 注重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控制, 等级森严明显, 官本位思想严重;外部政府的行政干预也常常影响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行为。 2 目标的规划缺乏科学指导和监督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国企到底经营得好坏, 是一个直接关系企业经营管理者业绩的机制。但是国企制定的各项规划 和目标,到底是否科学合理符合企业实情,没有一个权威部门来判断评估 ; 目标是否实现, 也无太大后果,因为没有机构去了解核实监督,上至国企总裁下至普通办事员,都无需为未完成的目标承担过多责任,导致国企制定的目标成为一个只写在文件上,挂在横幅上的空壳。 2 人员招聘与配置方面 1 招聘方式呆板僵化国企招聘笔试、面试都有严格的标准,而且招聘时较为注重应聘者的学历和资历,很难真实全面地反映人才的实际水平,而不注重应聘者的技能和经验,可能使一些能力出众,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应为学历问题排之门外,于企业本身也是一种不小的损失。 2 人才未能得到有效配置人员分配不均,有些部门紧缺人手,有些部门闲职过多的现象时有发生。职位除升迁外很少变动,人员流动率偏低,人员配置中与动态适应原理,弹性冗

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b4165007.html, 我国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浅析 作者:于洪 来源:《商情》2016年第25期 【摘要】自古以来,人才一直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进入21 世纪,知识经济的浪潮更是把人才放到各类竞争力的顶端,而愈演愈烈的“国际人才争夺战”也使得每个企业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基础,积极地吸引人才、开发人才和留住人才。但国企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已是不争的事实,国企吸引不了人才,更难以留住人才,这已经成为制约国企发展的一个瓶颈。 【关键词】国企;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是在新中国诞生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对于经济改革的要求而言,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传统的人事管理注重作业性,忽视战略性 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一般为作业性的,主要指的是考勤、绩效考评、薪资福利等行政性和总务性的土作。在国企,现行的人事部门除要管理干部劳资工作以外,还要承担上报各类统计报表,管理各种保险、住房基金,职工培训、人员调配等大量的工作。每个人都是一身多职,陷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人事管理基本上是一种业务管理,它仅在企业“需要”时发挥作用,这样的人事管理模式使人力资源部门沦为纯粹的后勤部门,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 (二)传统人事部门地位尴尬,自主性差 虽然已经步人市场经济,但企业人事的重大决策权仍不同程度地集中在政府行政部门,企业自主权不够,影响到人事部门也只能够机械地按章办事,造成各企业人事管理千人一面,缺乏企业个性。其实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和一个企业经营战略、组织结构体系与文化价值紧密相联的,具有独特性和不可代替性。部分国企一直标榜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但实际上人事权一直没有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得到有力的落实。 二、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解国语简单和片面化 没有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看待,许多企业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搞活激励机制,而搞活激励机制就等于薪酬制度改革。而事实上,在没有完整的工作

国有企业股权监事会工作制度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股权监事会工作制度调研报告 我国近年来实行的独资国有企业外派监事会制度,是在 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在维护出资人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转变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外派监事会制度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切实保证出资人监督到位,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将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股权多元化的企业也会越来越多,外派监事会如何发挥作用,亟待我们研究和思考。 一、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后,监事会制度在实现管资本转变中遇到的新问题 依法监管是外派监事会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原则,《公司法》和《监事会条例》作为监事会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的法律依据,其中一些条款已经不适应国有经济发展变化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变化的需要。如《公司法》中只对国有独资公司派出监事会的问题作出了规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由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等一系列新思路、新任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两个:一个是加快国有

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另一个是深化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分类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大部分国有独资公司将转化为国有控股、参股形式的公司。随着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形式的实现,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国有多股、国有控股公司的监督,对其他国有多股、国有控股和参股公司是否需要派出监事会或产权代表,外派监事会与企业内部监事会的关系等问题需要明确,并以制度形式加以规范。又如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后整体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随着“走出去”战略实施后境外国有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等新情况的不断出现,如何监管上市公司和境外资产、如何监督由多家国有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国有股份制公司等,缺乏明确规定。具体问题:一是国有控股公司监事会如何设立?如何有效发挥监督作用?二是主营业务整体改制上市(包括为上市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和不上市而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控股企业资产占集团母公司资产比重很大的企业,国有资本如何通过监事会制度体现国有资本的意志,保障实现国资的效率、安全和投资方向,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监事会如何设立、如何发挥监督作用?三是由多个国有股东尤其是国家股和国有企业法人股构成的国有独资公

国企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

国企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国企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 国企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 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工作要求,人力资源部将紧紧围绕公司整体工作指导思想和发展计划,结合公司实际状况,为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端正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人力资源工作新局面 2018年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公司的统一部署,认清形势,大胆创新,不断完善,在总经理室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公司制定的2018年工作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认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员工招聘、培训、晋升和绩效考核工作的制定与实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人力资源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制定2018年工作目标,确保人力资源工作有序开展 为确保人力资源工作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发挥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2018年人力资源部将紧紧围绕“xxxx”文件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工作目标如下: 1、建立和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2018年人力资源部将根据公司“二五”规划和2018年发展目标合理建立和完善公司组织架构,组织架构将结合旭旺公司实际状况和人员结构状况来合理设置,并根据总经理室的要求增加和减少部门设立,作到每个部门都能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为组织架构的建立是开展人力资源工作的根本基础。 2、根据组织架构设置编制各部门岗位职责制和岗位目标职责书 2018年公司将对各部门各岗位编制部门职责制和岗位目标职责书, 第 2 页共 5 页

来明确和细化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以此来考核和确定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资料,并根据实际状况编制部门目标职责状,来激发和约束每个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职责心和紧迫感,年终将根据目标职责状实际完成状况进行年终考核。岗位职责制将公布上墙,理解各部门的监督和公司内部考核。 3、根据公司发展要求认真作好员工的招聘工作 2018年是公司的发展之年,规范之年,人力资源部将根据总部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好公司人力资源的招聘工作。透过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公司的品牌和人才引进政策的宣传,来组织和实施人员招聘工作,继续实施门店组织实施,人力资源部把关的招聘流程来加大招聘力度。认真细致的考察每个应聘人员的调查了解工作,确保每一个新进人员在公司都能称职的完成公司的任务。引进和吸收大批优秀人才进入公司。 4、切实做好新进员工的培训和跟踪考核工作 2018年人力资源部将对每个员工,每个管理人员认真组织和落实和新进人员的培训和跟踪考核工作。*年我们将根据员工整体状况和公司实际状况,加强员工业务技能培训,着重加强课长一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课长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然后再采取岗前培训和在职“一带一”的培训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这样就能够使我们员工的整体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人力资源部将对每个管理人员和每个员工跟踪考核,并将其培训状况和表现状况建档备案。为公司储备人才收集第一手资料。 同时,将选拔优秀管理人才和优秀员工外派参观学习,透过此种参观学习培训,让他们看到其他同行的优点,找出自身的差距,透过学习,来提高我们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 第 3 页共 5 页

浅谈国有企业基层人员配备的现状及建议介绍

浅谈国有企业基层人员配备的现状及建议 一、关于人员配备的基本概念解析 (一)人员配备的概念 人员配备是指对组织成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选拔、培训和考评,其目的是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的人员,以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理解人员配备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人员配备的主体是企业和组织的人事部门。组织人事部门的专业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其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性的基础,这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区别于传统“领导拍板”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根本区别。 第二:人员配备的客体既包括主管人员也包括非主管人员。二者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相似的,但同时主管人员和非主管人员在具体的人员配备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也是根据具体需要而有所不同。 第三:人员配备的目标是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目标。人员配备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以组织目标实现为使命才能保障它存在的合理性。(二)人员配备的意义 1.人员配备是组织发展的基础 组织目标的确立为组织明确了工作方向,组织结构的建立为组织提供了实现目标的条件,但是,要真正实现组织目标,还要靠组织中最主要的因素-人,没有人,组织就犹如没有血肉的空骨架,人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人员配备的恰当与否尤其重要,直接决定了组织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人力招聘) 2. 人员配备是组织有效活动的保证 组织活动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资源支持,其中人力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人力资

源的充足与否直接决定了组织活动能否得到执行;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优质与否直接决定了组织活动是否高效。因此,优化的人员配备是组织能够有效实践的保证。(三)人员配备的原理 1.职务要求明确原理 主要是指对主管职务及相应人员的需求越是明确,培训和评价主管人员的方法越是完善,主管人员工作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 2.责权利一致原理 主要是指组织越是要尽快地保证目标的实现,就越是要主管人员的责权利一致。 3.公开竞争原理 主要是指组织越是想要提高管理水平,就越是要在主管职务的接班人之间鼓励公开竞争。 4.用人之长原理 主要是指主管人员越是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上,就越能使组织得到最大的收益。 5.不断培养原理 主要是指任何一个组织越是想要使其主管人员能胜任其所承担的职务,就越是需要他们去不断地接受培训和进行自我培养。 二、国有企业人员配备工作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是抗衡跨国公司的主力军,是我国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是出口创汇的主要力量。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国有企业纷纷摘下“人事科”或“人事部”的牌子,取而代之的是“人力资源部”,原来的人事科长或是人事部长摇身一变成了人力资源经理或是人力资源部长。但是,由于这些国有企业对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的肤浅理解,以及根深蒂固的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导致人力资源工作流于形式,而不能理解和运用人力资源理论的精髓。与部分民营及外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人

五粮液:2019年监事会工作报告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监事会工作报告 2019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监事会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从切实维护公司利益和公司股东权益出发,各位监事勤勉尽责,积极参加股东大会,列席董事会会议,审阅财务报告,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进行监督,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有效地发挥监督职能,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将2019年度公司监事会工作报告如下: 一、监事会制度建设情况 2019年,监事会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目标,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优化流程、完善制度,编制《五粮液监事会工作手册》,手册中包含新增《财务监督实施细则(试行)》《内部控制监督办法(试行)》《外派监事工作指引(试行)》等7个制度,修订3个管理制度,构建信息网络平台,提高监事履职能力,着力打造国企标杆监事会。 二、监事会会议的召开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监事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通过18项议案。在审议过程中,着眼预期管理和风险应对,具体召开情况如下:

三、监事会对公司报告期内有关事项的独立意见 公司监事会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对公司的依法运作、财务状况、募集资金、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内部自我控制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经监事会研究决定,形成以下独立意见:(一)公司依法运作情况

监事会对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召集程序、决策程序,董事会对股东大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等进行监督,认为:公司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依法经营、规范运作;监事会在监督范围内,针对信息披露监督工作,未发现有损害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行为,未发现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履行职务时有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二)公司财务情况 报告期内,监事会根据《财务监督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跟踪公司财务检查工作,监督检查过程,掌握子公司财务管理情况;定期审阅财务报告,分析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公司2019年度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监事会认为董事会编制和审议公司《2019年度报告》的程序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三)公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监事会对报告期内公司募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后认为: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储存和专项使用,未发现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况,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浅论现代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一、中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落后 (2) 第二,国企人事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 (2) 第三,国企激励机制相对薄弱 (3) 第四,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少,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培养重视度不够 (3) 第五,缺乏先进企业文化的构建 (3) 二、完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4)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本管理 (4) 第二,做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4) 第三,建立健全科学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形成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 (4) 第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5) 第五,建立和培养优秀企业文化,创造良性的软环境 (5) 三、总结 (6) 参考文献 (6) 1

浅论现代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国有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匮乏、管理制度不严谨、管理体系不完整等问题,已经影响了现代企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和解决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不断深入探讨和研究现代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国有企业;现状;对策 引言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对能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达到企业组织目标的成员,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它是指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事的配合,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已由传统的只是以甄选、招募、培训、薪酬、绩效评价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为主要容的活动,转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具有传统的管理职能,更要进行知识管理、研修开发、战略调整以及战略更新等新的活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迅速发生着变化,“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逐渐融人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中。 一、中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的发展,国家在人才规划、人才开发、人才培养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出台一系列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现有的人才短缺,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消除,国企的人事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国企人力资源出路何在

国企人力资源出路何在 国企人力资源出路安在 国企人力资源出路安在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智力本钱成为公司的第一竞争要素,人力资源治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然而,传统上稳居头把交椅的国营公司,在人才竞争中却越来越有大步落后的趋势,问题安在? "老板"缺位,公司产权名存实虚。公司经营者与公司利益不紧密相关,缺乏把公司办 好的最基本的利益冲动。大多数经营者由行政任命,缺乏职业经营者的理性,对改善公司经营的理念、办法被动接受,行动迟缓。如大多数国营公司尚没有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部门。 公司行为政府化,潜意识中政治气氛浓厚,重"名"而不重"实"。如治理者的考核任命强调政治表示,但有些业务骨干却因为不善拉关系而受到冷遇,"又红又专"的标准最后往往变成"红而不专"。 领导更换频繁,导致公司行为明显短期化,只重眼前利益。国企领导较少考虑到战略、文化层次,即使制定了战略目标,也不能保证它在下一任内的连续性,相应地公司更缺乏支持战略实现的长期人力资源规划。 领导者本身的本质和治理水准亟待提高。在国有公司,人力资源尚处于理念传播阶段,对人力资源治理的引进,又较普遍地模拟抄搬西方经验,只是简单地嫁接一些技术工具和工作程序,忽视或没有意识到与民族文化、行业特征及公司具体情况的结合。 公司文化建设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对员工的凝聚力微弱。多数公司对公司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由传统的标语式宣传演变而来的文化氛围反而造成僵化、保守、形式主义的形象,不能吸引公司外部的优秀人才。 国有公司包袱沉重,矛盾重重,很多问题不是一时采取某个办法能解决的。因此很多公司领导也无可奈何,进行治理制度创新热情不足。那么,在日前的状况下,国有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是否完全无所作为呢? 不是。至少与民营公司相比,国有公司还没有完全失去优势,有时优势还比较明显。例如:人才基础较好,职工本质较高;有规范的制度运作传统;国家在政策方面给予较大扶持,给予经营者较大自主权,等等。 不少成功的国有公司已经证实,只要有改进工作的动机,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人力资源工作可以在循序渐进的变化同时取得较大进展。以下就如何挖掘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提供几个建议: 先激活。国有公司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用不好。海尔总裁张瑞敏提出闻名的"休克鱼"理论,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要保持国有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将是企业成败的最终决定因素。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国有企业问题与对策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随之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全球化竞争正演变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最重要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保证。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是当务之急。目前国有企业对人才的垄断被逐渐打破,面临着人才的国际化竞争,原本的人才管理机制已经不适应这样的市场环境,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势在必行。下面,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许多国有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一些企业虽然将人事处(科)的牌子换成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部(科)的牌子,但可以发现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上依然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等同,更没有将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纳入到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人力资源仍然只是一种成本,而不是一种资本。 (二)人事管理总体上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 人力资源部门主要负责职工的招聘、调配、考核、提拔以及工资分配方案的制订等日常事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实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基础性条件,为企业的总体战略服务。目前,人力资源部门仍未彻底扭转计划体制下消极管人的落后状态,没有依据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制订统一、详细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并与企业的业务部门管理相脱节。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在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式上,多数企业以工资、奖金、福利、住房等激励手段为主。尤其突出货币等物质奖励的作用,但由于企业收入分配没有与员工所做贡献挂钩,分配的平均主义严重;薪酬设计缺乏市场竞争力。另外,在人才选拔和使用中,部分企业存在着“重学历资历,轻能力水平”的现象,论资排辈和“长官意志”比较严重、未能实现由“伯乐相马”向“赛场选马”的转变,致使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无法形成。这导致了关键岗位人才留不住、引不进,低素质普通岗位人员沉淀、流不出。 (四)企业行为政府化,领导者素质亟待提高 行政干预过多,如国企管理者的考核任命强调政治表现,但有些业务骨干却因为不善拉关系而遭受冷遇;管理者引进的人才是为了展示重视人才的观念,并没把其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新人才无法发挥优势。大多数经营者由行政任命,缺乏职业经营者的理性,对改善企业经营的理念、措施被动接受,行动迟缓。领导更换频繁,导致企业行为明显出现短期化;较少考虑到战略、文化层次;即使制定了战略目标,也不能保证其延续性,相应地企业更缺乏支持战略实现的长期人力资源规划。

国有企业兼职监事工作报告

2011年度兼职监事(职工监事)工作报告 兼职监事是省国资委派驻企业监事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以来,在省国资委监事会的领导下,公司兼职监事本着对省国资委和公司负责的态度,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和《国有企业监事会兼职监事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依法独立行使权力。通过参加监事会会议,列席公司董事会及相关会议,对会议议程、表决程序、表决结果等进行了有效监督,并对公司依法运作、财务状况、重大决策、内部控制以及董事、高管人员履行职责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监督,保障了公司利益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公司的规范化运作。 一、明确职责定位,切实履行职责 选举职工代表担任监事会兼职监事,参加监事会工作,是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高监事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2011年来,按照《兼职监事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和监事会工作安排,公司兼职监事在监事会主席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是参与了省外煤矿专项检查工作。协同监事会到各单位进行了2011年度专项检查和调研工作,利用四个月时间对集团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在山西、内蒙等省外煤矿的投资情况进行了专项

调研。听取了省外煤矿投资基本情况,参与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潜在风险以及形成原因,并收集了需要集团公司和省国资委帮助解决的问题及时进行整理归纳。二是参与了物流工作专项调研。调研了解了公司2011年物流工作总体布局情况,物流工作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参与了对子公司年度工作专项调研。在监事会带领下。先后深入到各子公司进行年度调研,听取了各单位2011年度工作基本情况,监督检查了各子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各项内容,与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谈话和座谈,并就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四是参加了年度集中检查工作。对监事会年度《监督检查报告》提出了有关修改意见和建议。五是结合自身的本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经监事会主席授权,参与制订监督检查计划、编制监督检查方案和开展实地监督检查工作;收集了与监事会工作相关的企业信息,并及时向监事会主席或专职监事反映;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承担了与企业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联系。 一年来,在监事会的领导下,兼职监事全方位参与了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调研工作,正确行使职权,严格规范操作。报告期内,我们一致认为公司做到了依法运作,决策程序合法,内控制度完善,财务制度健全,无违反法律法规或损害公司利益等行为发生。

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提要]: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开发、考评、选人用人等方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建立实施新的机制,完善相关法规体系,采用新的科学手 段实现依法管理。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考评, 人员选用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实践中还亟待完善。下面就几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形式单一。 培训、交流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可靠途径,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必须顺应转轨时期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开发手段。以培训为例,我国现有国有企业人员培训方式较为单调,各类培训班通常遵循讲授、讨论加活动的模式运作,缺乏必要的实验、锻炼等其他科学的培训手段;培训过程中忽视素质锻炼和能力提高的教育环节,更不重视心理训

练。由于培训形式枯燥单调,重理论不重实践,忽视国有企业人员的年龄、心理特征,造成培训低 效。 2、开发管理未科学化。 国有企业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未认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在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上,往往未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估,资金使用未做到以节俭、实效为原则,未做到科学化。另外,培训人员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联系 国企管理实际。 3、评估未社会化。 现行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制度中并未明确国有企业人员培训的评估事项,只是规定:培训机构通过结业考试评定受训者学习情况,有关部门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任职、晋升等依据。这种培训评估模式极易导致形式主义。开发评估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实行公众评估。 (二)国有企业人员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评标准不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