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点检表

模具设计点检表
模具设计点检表

模具设计点检表

* 打“√”表示该项目通过打“×”表示该项未能通过打“/”表示未涉及此项目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 1、目的: 确保模具设计规范化,统一化.能将设计意图正确的传达给制造部门?避免或减少失误。 2、范围: 工程部设计组接收工程部产品组转交的图文件、样品等资料到图纸发行为止之阶段均属之。 3、权责: 3.1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 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 3.2现场加工各组:加工各组的组长,在加工前需先审视加工图,若发现与原先检讨的不符合或有误,甚至不合理,需立即反应工程部检讨查核后,方可继续加工。 4、名词释义: 无 5、作图环境标准: 5.1文字标准 5.1.1字体。数字及英文使用“ Arial ”字体,中文使用“标楷体”。 5.1.2文字大小。为了使整套图面文字视觉效果一致,在标准图框(即1:1图框,A4为297*210)中,设定字高为3.0,宽0.85。 5.2图面标准 5.2.1图框:为了便于查阅,装订,保存,图框统一标准如下: A0图框:841*1189 横印(附件 一) A1图框:594*841 横印(附件 二) A2图框:420*594 横印(附件 三) A3图框:420*297 横印(附件 四) A4图框:297*210 直印(附件 五) 5.2.2 图面要求 5.2.2.1零件图面按照其在模具当中的位置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 5.2.2.2尺寸标注方式。除了圆以外,所有模板、模仁之尺寸均采用坐标标注方式

5.2.2.3 视图投影关系:第三视角法。 5.2.3图档版本

版本编号采用大写字母“ A”加上一位数字序号,数字序号按照图文件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例如A1、A2、A3等。 524图层与线型:为了便于图形与尺寸的识别,图层与线型统一标准如下:

模具设计检查重点

模具設計檢查重點 一.上,下托板: 1.確定模具中心是否在上下托板中心; 2.插入對應沖床的台盤,滑塊,看托板上的夾模器槽,定位槽與台 盤,滑塊是否對應. 二.上,下墊腳: 1.各墊腳的編號是否齊全; 2.夾模器是否會與墊腳發生干涉; 3.墊腳螺絲是否會與模座上的導柱壓塊干涉; 4.對於沖孔模,應檢查墊腳上是否有漏料避位; 5.墊腳是否排在重點受力部位; 6.墊腳的數量. 三.上墊板 1.上模部分是否分級打銷; 2.墊板上的起吊螺絲孔以及其注解; 3.尺寸標注是否齊全. 四.上,下模座 1.側面起吊攻牙孔以及其注解; 2.上,下模座的導柱孔是否能夠對上; 3.上,下模座上裝有制高塊的,其座標是否一一對應; 4.上模座作上托板用時,其鎖固溝尺寸以及是否要背面銑深; 5.在下模座比較厚時,攻牙不需攻通時的注解及螺絲的選擇. 五.上夾板 1.繪圖尺寸與注解尺寸是否一致; 2.注解是否齊全(孔的數量,是否清角,消線頭),同時,還應標全 挂鈎銑深深度的注解; 3.尺寸標注位數是否正確,需銑加工的部位尺寸是否標注完全; 4.在檢查配置圖時,看衝子與衝子孔是否一一對應. 六.上打背板 1.圖元尺寸與注解尺寸是否一一對應; 2.頂珠止付後消孔; 3.在復合模中,是否比上打板要小,加工工藝性如何; 4.是否有起吊螺絲孔以及其注解. 七.上,下打板

1.圖元與注解尺寸是否一一對應; 2.對於分級衝子,其沉孔深度是否合理; 3.打板上的尺寸注解位數; 4.定位,産品的避位元是否正確,在定位移動后,避位是否也做了 相應的移動; 5.公差注解是否正確. 八.上、下模板 1.材質,熱處理以及模板厚度是否正確; 2.在下模板中,是否要起吊螺絲孔以及其注解; 3.在復合模中,上下模板共用時,共用注解是否正確; 4.在成形模中,模板邊是否要保留壓筋,外形尺寸是否要准; 5.避位的位置,大小及數量; 6.尺寸注解位數; 7.是否需要局部視圖及局部視圖是否齊全. 九.下夾板 1.折刀固定槽的小數點位數; 2.剖視圖是否齊全; 3.螺絲是否要求沈頭及相應注解是否齊全; 4.複合模的下夾板上的內導柱孔的標注及注解是否正確. 十.下墊板 1.對於沖孔模,漏料孔不能比下模座漏料孔大; 2.在定位移動后,墊板上的螺絲孔是否也做了相應的移動; 3.對於異形孔,是否採用線割. 十一.模具零件 1.尺寸是否標注全,重點尺寸和控制尺寸是否標注注全; 2.是否會形成封閉尺寸鏈(標注尺寸時要考慮零件的加工基准 和測量基准); 3.滑塊上移動中的避位是否正確,視圖是否對應,齊全; 4.是否要增加放大視圖,局部視圖; 5.尺寸標注位數是否正確; 6.材質,數量,熱處理是否正確,齊全. 十二.總體檢查 1.在總圖中,打開各模板,看各模板孔是否對應,五金零件是否 錯位(檢查步驟:1)上模部分;2)下模部分;3)重要線割模板

模具设计检查表

明记工业设计 模具设计检查表 表单编号:检查人模具编号项目编号 部门设计者日期 一.产品资料事项 □ 1.是否确认为最新版的产品图。品名: 版本: 接图日 期: □ 2.塑料:(),缩水率:()/1000,模穴数:()穴。 □ 3.产品内厚是否平均,是否会造成缩水。局部较厚胶位缩水痕迹如何克服。 □ 4.脱模斜度是否足够。 □ 5.咬花之花纹型式及纹号, 脱模斜度是否与花纹深度配合。咬花纹号( )。 □ 6.日期章、穴号之规格、位置及字样,须凹入成品,是否客户有指示。 □ 7.重要公差(外径、平面度、偏摆度、同心度)要特别注意。单向公差是否有处理。 □ 8.与客户检讨事项是否全部执行。 □ 9.注意易变形及缩水的地方。 □ 10.模具表面处理:□咬花□喷砂□刻字□印刷□打光□电镀考虑是否需要预留加工余量。 二.顶出机构 □ 11.顶出方式及位置是否正确,是否平衡,有否做位置记号。 □ 12.回位梢的大小()mm。 □ 13.回位弹簧的选取Φ径、长度及强度、偷孔大小、深度是否正确。 □ 14.顶板导柱是否已安装,其位置及大小是否合适,最少2支,其直径要大过回位梢。 □ 15.限位柱是否已设计,其尺寸及位置是否合适。 □ 17.顶针是否凹入成品,位置、大小是否合适,长度是否正确,有否做防转设计。 □ 18.顶针及套筒长度是否正确,套筒针在下固定板上不可使用无头螺钉固定。 □ 19.KO孔的大小Φ()mm,数量()个,及位置是否符合机台。 □ 20.机台吨数()Tons。模座的大小是否适合机台生产。模图上是否有表达哥林柱位置、大小。 □ 21.定位环的大小Φ()mm,是否符合机台。唧嘴之Φ径、R、深度是否合适。 □ 22.产品顶出距离是否足够。(注意:顶出量不可超过塑料机之最大顶出量。) □ 23.是否有先复位机构。是否装设行程开关。 三.模具结构 □ 24.是否翻图。 □ 25.模具的分模面是否与客户要求的內容一致。 □ 26.模肉固定螺丝大小, 分布位置是否合适。 □ 27.吊模孔是否与其它零件干涉造成吊模困难。 □ 28.吊模孔螺丝大小, 分布位置是否合适。 □ 29.母模导柱(三板模)的大小及长度是否合适。 □ 30.公模导柱的大小()mm,及长度是否合适。 □ 31.模仁排气是否设计,排气的方式及位置是否适合。 □ 32.内、外拉杆的大小及行程是否足够,以及内拉杆弹簧规格是否正确。 □ 33.三板模抓料梢的尺寸及固定方式是否适当。 □ 34.是否须加隔热板(PC料),两板模是否有防开板。 □ 35.公模板及承板间是否加定位梢及定位螺钉。 □ 36.滑块配置方向是否理想。定位是否安全。(天、地、右、左)

模具设计计算公式

模具设计计算公式 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它是随凸模进人材料的深度(凸模行程)而变化的,如图2.2.3所示。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它是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 式中F——冲裁力; 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 ——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 系数K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K=1.3。 为计算简便,也可按下式估算冲裁力: (2.6.2) 式中——材料的抗拉强度。 在冲裁结束时,由于材料的弹性回复(包括径向弹性回复和弹性翘曲的回复)及摩擦的存在,将使冲落部分的材料梗塞在凹模内,而冲裁剩下的材料则紧箍在凸模上。为使冲裁工作继续进行,必须将箍在凸模上的料卸下,将卡在凹模内的料推出。从凸模上卸下箍着的料所需要的力称卸料力;将梗塞在凹模内的料顺冲裁方向推出所需要的力称推件力;逆冲裁方向将料从凹模内顶出所需要的力称顶件力,如图2.6.1所示。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是由压力机和模具卸料装置或顶件装置传递 的。所以在选择设备的公称压力或设计冲模时,应分别予以考虑。影响这些力 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厚度、模具间隙、凹模洞口的结 构、搭边大小、润滑情况、制件的形状和尺寸等。所以要准确地计算这些力是 困难的,生产中常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卸料力(2.6.3) 图2.6.1

推件力(2.6.4) 顶件力(2.6.5) 式中F——冲裁力;图2.6.1 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 ——卸料力、推件力、顶件力系数,见表2.6.1; n——同时卡在凹模内的冲裁件(或废料)数。 式中h——凹模洞口的直刃壁高度; t——板料厚度。 注:卸料力系数Kx,在冲多孔、大搭边和轮廓复杂制件时取上限值。 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各种冲压工艺力的总和Fz。Fz的计算应根据不同的模具结构分别对待,即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6) 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和上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7) 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和下出料方式的冲裁模时 (2.6.8)

挤压模具设计参数计算理论

型材挤压工艺 型材挤压工艺,包括确定挤压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润滑条件、挤压比的确定及合理锭坯尺寸的计算。它们与合金种类、制品规格和设备能力有关。 一、挤压工艺参数的确定 确定工艺参数时,应综合考虑金属与合金加工时的可挤压性和对制品质量的要求(尺寸与形状的允许偏差,表面质量,组织与性能等),以满足提高成品率与生产率的需要。热挤压过程的基本参数是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或金属出口速度),两者构成了对挤压过程控制十分重要的温度-速度条件。 (一)挤压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挤压变形使坯料具有优越的三向压应力状态,但由于变形不均匀性导致金属沿锭坯断面的流速差,会发生大的纵向拉应力,甚至引起制品产生周期性表面裂纹。为了保持挤压制品的整体性,挤压塑性变形区的温度必须与金属塑形最好的温度范围相匹配。 塑性变形区温度取决于坯料和工具的加热温度、变形热以及被周围介质所吸收的热量。挤压速度越大,被周围介质吸收的热量就越小,则塑性变形区的温度就越高;反之亦然。在一定的变形程度下,要么选择合适的预热温度,要么选择合适的变形速度,都可以使塑性变形区的温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当变形速度较小时,必须提高预热温度;而变形速度较大时,则必须降低预热温度。 在挤压铝合金时,挤压温度较低(400-500℃),挤压速度较慢,而

且铝合金的导热性很高,所以在计算塑变区的温度场时必须考虑由于挤压金属的热传导和金属与挤压工具之间的热交换而引起的温度变化。 (二)挤压时的温度条件 确定挤压的温度制度时,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分析合金的塑性图与状态图,了解合金最佳塑性温度范围和相变情况,避免在多相和相变温度下变形。 2)挤压过程温度条件的特点、影响温度条件变化的因素和调节方法以及温升情况。 3)尽可能地降低变形抗力以减小挤压力和作用在工具上的载荷。4)保证最大的金属流出速度。 5)保证温度不超过该合金的临界温度,以免塑性降低产生裂纹。6)保证挤压时金属不粘结工具,恶化制品表面质量。 7)保证挤压制品的温度分布均匀、尺寸精度高、组织均匀和力学性能最佳。 在确定挤压时的最佳温度时,还应该考虑铸锭的冶金学特点:如结晶组织的特点、合金化学成分的波动、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以及坯料的疏松程度、气体和其他的非金属与金属杂志的含量等。 常用铝合金挤压时锭坯的加热温度(表所示),可供制定工艺和设计模具时参考。 (三)挤压时的速度条件 挤压时的速度有三种:挤压速度 v,表示挤压机柱塞、挤压杆和 j

钣金成型课程模具设计

钣金成型课程设计说明书制件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7年12月1日

摘要 本次综合实训设计垫片的冲压模具,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料厚较小,设计者将其设计为级进模模具,主要有冲孔落料两道工序。本说明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此零件的模具设计加以介绍,主要叙述了从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到模具结构的设计、工艺计算、冲模结构的设计以及主要零件设计等,直到最后的模具装配图、零件图、排样图等一系列的设计过程。其中详尽的分析讲述了针对于该零件的冲压模具完整设计方法,读者可以从本说明书中简单、明确的了解该设计的主要思想路线及合理设计制造方案,加深对级进模模具设计知识的了解、应用以及提升关于级进模模具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垫片、级进模、冲孔落料、模具、设计

目录 第1章冲压工艺分析......................................... 1.1零件工艺分析................................... 1.1.1产品结构形状及材料分析.................... 1.1.2产品尺寸精度、粗糙度、断面质量分析........... 1.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1.2.1第一种方案......................... 1.2.2第二种方案............................ 1.2.3第三种方案................................ 第2章冲压工艺计算................................ 2.1排样....................................... 2.1.1搭边.................................... 2.1.2条料宽度和导尺间距离................. 2.1.3送料步距................................. 2.1.4材料利用率............................... 2.2计算冲压力............................... 2.2.1冲裁力计算............................... 2.2.2卸料力、推件力与顶件力的计算.............. 2.3压力中心的计算............................ 第3章级进模凸凹模设计........................... 3.1模具刃口尺寸的计算......................... 3.1.1冲孔凸、凹模....................... 3.1.2落料凹、凸模........................ 3.2凹模的设计........................... 3.2.1凹模厚度H的计算................ 3.2.2凹模长度和宽度......................... 3.2.3凹模材料..................................... 3.2.4凹模固定方法............................ 3.3凸模的设计................................... 3.3.1凸模强度——压应力校核.................... 3.3.2凸模材料................................. 第4章基本冲模结构的确定...................... 4.1模具的形式...............................

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cad图

摘要 模具的生产技术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水平的产品制造商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模具决心很大程度上质量、效率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工业生产的特点是产品的多样性、更新快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笔筒的注塑模具。本次设计以笔筒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等电脑软件,使用Office工具等现代化的电脑手段,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诸位老师的指点,非常感机械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本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关键词:笔筒、点浇口、注塑模

ABSTRACT Here to enter the need to turn over a source of plastic materials, low pric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it is in computers and mobile phones, cars and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instruments, appliance and products manufacturing is an alternative to the rol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n injection is a thermoplastic - concrete shape of the main metho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is very large. Been shaping the plastic materials in rolls of the material being heated, which has become a highly fluid bolts, or as the pressure of tools, the melted by regulated by a high pressure injection mould of form, after a cooling and solidify, and then die from the adjustment, as of plastic. The product is of daily use of plastic bottle, and with high practicability. the product design for mass production, the design molds to have high molding efficiency, the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release, in addition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surface forms a side gate and therefore use single cent for the injection, the side gate automatically release the structure of the type. the machine mold is a choice of a module four chambers structure, the system uses the side gate to push out of shape, form a board with the agency to complete the forms of the launch of the process. Key words:injection;side gate;a core.

塑料模具设计检查表

塑料模具设计检查表 模号: 设计员: 检查: 工程师: 日期: 一, 塑件(成品) □ 1,塑胶材料为 收缩率 正确吗? □ 2,成品是否是最新版本? □ 3,成品是否是1:1的,模图内的成品有无加收缩率? □ 4,成品如何定位的? □ 5,模图内的成品平面图是否已作相应的镜像? □ 6,胶位选择合理吗?哪边动模出,哪边定模出? □ 7,胶位是否会粘上模? □ 8,分型面合理吗?是否清楚? □ 9,有无倒扣,如何出模? □ 10,浇口设置,能否接受可见的收缩痕? □ 11,浇口设置,能否接受可见的夹水纹? □ 12,枕,擦位清楚吗? □ 13,镶件位清楚吗? □ 14,骨位加顶针时,当考虑出模角时是否产生柱位? □ 15,有无出摸角? 出模角足够吗? 二, 注塑机 □ 1,客人提供的注塑机型号为 。 □ 2,所有成品连同浇口,流道重量是否在射胶量内? □ 3,锁模力足够吗? □ 4,注塑机拉杆内是否可装入模具? □ 5,模厚是否在调校范围内? □ 6,开模行程能否足够取出成品或浇口? □ 7,定位圈尺寸 合注塑机吗? □ 8,浇口套球面R 合注塑机吗? □ 9,推杆孔有无螺纹孔?合客人要求吗? □ 10,推杆孔位置合注塑机要求吗? 三, 排位,镶块 □ 1,一模多腔或多个成品,其排位是否最合理,最为紧凑? □ 2,排位是否使得浇道最短? □ 3,镶块镶法是否合理? □ 4,镶块是否最易加工? □ 5,镶块是否利于封胶而无披锋机会? □ 6,镶块是否易于装拆?大件是否有吊孔? □ 7,长镶块(特别是大模)是否应该分几段(方便加工/避免变形)? □ 8,镶块厚度足够吗?是否会变形? □ 9,小镶块是否合理?有利于排气,加工,打光? □ 10,任何薄片,细针在注射时会否变形? □ 11,镶块螺丝够大,够数吗? □ 12,镶块钢材合适吗?硬度要求为何? 四, 模架 □ 1,模架材料为何?外购时粗/精加工是否清楚/合理? □ 2,模架如为标准型而外购时,是否确保各尺寸符合标准?□ 3,模架尺寸是否合理?零件大小及数量是否足够? □ 4,导柱是否够长,比凸凹模先到?导套下方是否 有排气槽? □ 5,码模位置足够吗? □ 6,偏心模码模有无问题? □ 7,吊模孔够大吗? □ 8,吊模孔是否够数,位置是否合理? □ 9,需加准确定位件吗? □ 10,有撬模坑吗? □ 11,TOP位置选择合理吗? □ 12,有足够的垃圾钉吗?有足够的支撑柱吗? □ 13,针板行程是否足够? 五,浇口,流道 口 1,浇口位置是否最佳,如最厚胶位处,避免变形 应力,能否充满,是否有熔接痕/困气等 □ 2,流道布置是否平衡设计,以保证各腔同状态? 口 3,流道尺寸是否合适,保证充满而无浪费? 口4,流道横断面是否最佳选择? 口 5,浇口类型合客人要求吗?是否合理? 口 6,浇口尺寸是否足够? 口 7,有浇口拉料杆、冷料井吗? 口 8,浇口是否有放大图表示出来? 六,顶出系统 口 1,成品肯定跟动模吗? 口 2,顶出行程足够顶出成品及浇口吗? 口 3,顶杆尺寸是否太细而导致变形? 口 4,顶杆位置排列合理吗?数量够吗?不影响外观 及装配要求? 口 5,柱位是否要用顶管? 口 6,顶管前端配合面在切除一段后够长吗? 口 7,骨位是否用方顶?是否已做镶块? 口 8,顶杆是否与其它件如支撑柱、冷却水道相接? 口 9,顶管是否与推杆孔相撞? 口 10,顶在斜面、曲面上的顶杆是否已加防转销? 口 11,是否需要加二次顶,加速顶,延时顶及吹气阀? 口 12,推杆孔足够吗?是否平衡? 七,冷却水道 口 1,水道分布是否合理?是否在热量集中处? 口 2,水道尺寸为何?合适吗? 口 3,水道离胶位太近?或太远? 口 4,大模水道流程是否太长? 口 5,定模水道出入会不会撞码模夹?

模具设计

前言 模具被称为“百业之母”的确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最基础和最具有源头意义的一环,无论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依靠模具孕育而来。作为制造业的上游部分,模具对产品质量、效益的决定作用会在工业流程的洪波中成倍放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因此,要说模具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半点都不夸张。二十多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猛,至近几年尤显疾劲。“十五”期间,模具业年均增速达20%。2005年,中国模具市场容量已近800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据专家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模具业市场份额更将达到1200亿元。如此惊人的宏大体量带来了灿烂机遇,与之对应的前提是我们的整体技术水平必须大幅提升。 当前,国内模具企业大多集中在中低档领域,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偏低,而一些高精密、高质量的模具制品仍依赖进口。对于行业来讲,提升技术含量,走向高端,是未来的必然选择。同时,国际模具界巧妙借力于IT 技术,以网络提升效率、优化服务,这种做法也是值得效仿的方向。对于从业者来说,模具业一直存在且不断扩大的人力资源缺口也是个人前景的莫大机遇。但细分来讲,人力缺口同样以兼具国际眼光与实战经验的高端人才为主,而普通设计人员并不缺乏,因此要大力发展被称为“百业之母”的模具行业,这就要求我们设计者有着更高的水平。

目录 一塑料课程设计 二塑件成型的工艺性分析 1.塑件的分析 2.ABS 的质量分析 3.ABS 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三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2.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确定 3.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四注射系统的设计 1.主流道的设计 2.分流道的设计 3.浇口的设计 4.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5.冷料穴的设计及计算 五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1.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2.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 3.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4.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块厚度的计算六模架的确定及校核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 1﹑目的: 确保模具设计规范化,统一化.能将设计意图正确的传达给制造部门.避免或减少失误。 2﹑范围: 工程部设计组接收工程部产品组转交的图文件、样品等资料到图纸发行为止之阶段均属之。3﹑权责: 3.1 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 3.2 现场加工各组:加工各组的组长,在加工前需先审视加工图,若发现与原先检讨的不符合或有误,甚至不合理,需立即反应工程部检讨查核后,方可继续加工。 4. 名词释义: 无 5﹑作图环境标准: 5.1文字标准 5.1.1字体。数字及英文使用“Arial”字体,中文使用“标楷体”。 5.1.2文字大小。为了使整套图面文字视觉效果一致,在标准图框(即1:1图框,A4为297*210)中,设定字高为3.0,宽0.85。 5.2 图面标准 5.2.1 图框:为了便于查阅,装订,保存,图框统一标准如下: A0图框:841*1189横印(附件一) A1图框:594*841横印(附件二) A2图框:420*594横印(附件三) A3图框:420*297横印(附件四) A4图框:297*210直印(附件五) 5.2.2 图面要求 5.2.2.1零件图面按照其在模具当中的位置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 5.2.2.2尺寸标注方式。除了圆以外,所有模板、模仁之尺寸均采用坐标标注方式。 5.2.2.3 视图投影关系:第三视角法。 5.2.3图档版本

版本编号采用大写字母“A”加上一位数字序号,数字序号按照图文件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例如A1、A2、A3等。 5.2.4 图层与线型:为了便于图形与尺寸的识别,图层与线型统一标准如下:

模具设计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1.什么是冲压?它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的特点 答: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和冲压设备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工件。它的生产效率非常高,且操作简便,便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 2冲压工序可分为哪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和特点是什么? 答:冲压工序大致可分为分离工序和塑性成型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的工序。塑性成型工序是指材料在不破裂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的工序。 3冲压用板材有哪些种类,举例说明适用场合。 答:1高强度钢板, 2耐腐蚀钢板, 3涂层板, 4复合板材, 4简述曲柄压力机的工作原理。曲柄压力机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答:以J31-315型开式压力机为例,其工作原理见下图。电动机1带动皮带传动系统2,3,将动力传到小齿轮6,通过6和7,8和9两级齿轮减速传到曲柄连杆机构,大齿轮7同时又起飞轮作用。最本级齿轮9制成偏心齿轮结构,它的偏心轮部分就是曲柄,曲柄 可以在芯轴10上旋转。连杆12一端连到曲轴偏心轮;另一端与滑块铰接,当偏心齿轮9在与小齿轮8啮合转动时,连杆摆动,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上模装在滑块上,下模固定在垫板上,滑块带动上模相对下模运动,对放在上、下模之间的材料实现冲压。例如:JA31——16A曲柄压力机的型号意义是: J——机械压力机; A——参数与基本型号不同的第一种变形; 3——第三列; 1——第一组; 16——标称压力为160KN; A——结构和性能比原型作了第一次改进。

5简述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 答: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应该为适应模具产品“交货期短”、“精度高”、“质量好”、“价格低”的要求服务。 1板料冲裁时,其切断面具有什么特征?这些特征是如何形成的? 答:1塌角带(又称圆角带):其大小与材料塑性和模具间隙有关。塑性变形 2光亮带(又称剪切带):光亮且垂直端面,普通冲裁约占整个断面的1/3~1/2以上。 塑性变形 3断裂带:粗糙且有锥度。断裂分离 4毛刺:成竖直环状,是模具拉齐的结果。断裂分离 2什么是冲裁间隙?实际生产中如何选择合理的冲裁间隙? 答:冲裁间隙是指冲裁的凸模与凹模刃口之间的间隙。 1当冲裁件尺寸要求不高,或对断面质量无特殊要求时,为了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和减 小冲压力,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一般采用较大的间隙值。 2当冲裁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或对断面质量有较高要求时,应选择较小的间隙值。 3当设计冲裁模刃口尺寸时,考虑到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会使刃口间隙增大, 应按最小间隙值来计算刃口尺寸。 3冲裁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方法有哪些?分别有何特点,分别用于什么场合? 答:1落料时,落料件尺寸决定凹模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冲裁间隙通 过减小凹模刃口的尺寸来获得。 2冲孔时,冲孔件尺寸决定于凸模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冲裁间隙 通过增大凹模刃口的尺寸来取得。 4什么是材料的利用率?在冲裁工作中如何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答:在一个进料距离内,冲裁件面与板料毛坯面积之比,用百分率表示。通过冲裁件的排

最新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名词解释填空题计算题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名词解释填空题计算 题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复习 1﹑分离工序:是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分离的工序。 2、成形工序:是保证坯料在不被破坏的条件下发生的塑性变形,并转化成所需要求的制件形状的工序。 3﹑变形抗力:塑性成形时,使金属发生变形的外力称为变形力,而金属抵抗变形的反作用力,称为变形抗力。 4﹑板料的冲压成型性能:指板料对各种冲压加工方法的适应能力。 5﹑板料的贴膜性:指板料在冲压成型过程中取得模具形状的能力。 6﹑成形极限:指板料成形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变形程度,在此变形程度下材料不发生破裂。 7﹑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沿着一定的轮廓形状产生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 8﹑冲裁间隙:指凸模和凹模刃口横向尺寸的差值的一半。 9﹑模具压力中心:指冲压时诸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 10﹑排样:指冲压件在条料或板料上的布置方法。 11﹑搭边:排样时零件之间及零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工艺余料。 12﹑步距:是每次将条料送入模具进行冲裁的距离。 13﹑单工序冲裁模:指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种冲压工序,而不论冲裁的凸(或凹)模是单个还是多个。 14﹑级进模:指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依次在模具几个不同的位置上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冲模。 15﹑弯曲:是将金属板料毛坯﹑型材﹑棒材或管材等按照设计要求的曲率或角度成形为所需形状零件的冲压工序。 16﹑拉深:是利用拉深模具将冲裁好的平板毛坯压制成各种开口的空心件,或将已制成的开口空心件加工成其他形状空心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17﹑拉深系数:是表示拉深后圆筒形件的直径与拉深前毛坯的直径之比。 18﹑翻边:是将毛坯或半成品的外边缘或孔边缘沿一定的曲线翻成竖立的边缘的冲压方法。 19﹑缩口:是将预先成形好的圆筒件或管件坯料,通过缩口模具将其口部缩小的一种成形工序。20﹑级进冲压:指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不同工位同时完成多种工序的冲压。 21﹑载体:是指级进模冲压时,条料内连接工序件并运载其稳定前进的这部分 22﹑冲压工艺规程:是指导冲压件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文件。 23﹑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冲压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即设计的冲压件在结构﹑形状﹑尺寸及公差以及尺寸基准等各方面是否符合冲压加工的工艺要求。 24﹑冲裁件断面形状由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4个特征区组成。 25﹑凸模钝时,落料件产生毛刺;凹模钝时,冲孔件产生毛刺。 26﹑模具的合理间隙值取决于凸模和凹模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 27﹑弹压卸料板具有卸料和压料的双重作用。 28﹑防止危险断面破裂的根本措施是减小拉深时的变形抗力。 29﹑胀形的极限变形程度是零件在胀形时不产生破裂所能达到的最大变形。 30﹑按变形的性质,翻边可分为伸长类翻边和压缩类翻边。 31﹑失稳起皱是缩口工序的主要障碍。 32﹑覆盖件的冲压工艺包括拉深﹑修边和翻边等多道工序。

模具设计概述

一塑胶模具定义 人们为满足生产及生活的需要,按一定的要求而制造的生产工具。模具即生产工具,一般均可重复使用。工业中常见的有塑胶模、五金冲压模、压铸模、吹塑模、挤塑模等;广义来讲,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刀模、纸模、石膏模、甚至拍月饼的木板模等都可称为模具。塑胶模具就是注塑成型生产中使用的模具。塑胶模具主要是装在塑胶注塑机上啤塑胶产品时使用的,如无特别注明,以下文章中提到的模具均指塑胶模 二、必备 1、基础知识:三角函数、平面&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工程制图、画法几何、机械基础、五金&化学基础等; 2、基础实践经验; 3、软件知识:AutoCAD、PRO-E、UG、SilodWorks、CATIA、MasterCAM、CIMATRON IT、MOLDFL OW等; 三、塑胶模具结构及分类 1)模具的基本结构及相关概念 1、模胚即模架:MoldBase。 模胚是整套模具的骨架,所有模具的零部件的制作均需考虑模胚的结构。模胚的成本一般占整套模具的30%左右,模胚由专门的大型模胚厂制造,已标准化,各模具制造厂只需根据自身的需要向模胚厂定制即可。模胚分为面板、A板(前模板)、B板(后模板)、C 板(方铁)、底板、顶针面板、顶针底板、司筒、导柱、回针、顶针、撑头、限位钉等。目前珠三角区域规模较大的模胚厂商有龙记模胚(LKM)、鸿丰模胚、中华模胚等,其中又以LKM名气最大,其模胚广大模具制造厂普遍采用,品质、精度均有保障。 2、模仁又称型腔,即嵌入模胚模板内的成型模芯。分为前模仁,后模仁,俗称前模(Cavity),后模(C ore)。为何要在模板内嵌入模仁呢?主要是为节约成本。因为塑胶对模具的钢材特性有很高的要求,如硬度、耐腐蚀性、耐高温(热变形)等;而模胚的模板则无需太高的要求。模仁硬度一般为45~65HRC,模胚的模板硬度30~45HRC;用作模仁的钢料每公斤可达RMB 200,而模胚的钢料一般只需RMB20~30元。 注:HRC为洛氏硬度。 3、唧嘴:Sprue。注塑机炮筒的射胶嘴通过该装置将熔融的塑胶原料注入型腔。 4、滑块又称行位:Slider。为顺利出模而必须使用的结构部件。因为有些产品结构特殊,如有侧边有空,有倒扣(勾)等,需用行位才可出模。

模具设计(答案)

模具设计工程师 一、判断题(共15题。将判断结果填入答题卡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不答在答题卡上无效。每题2分。满分30分) 1、当塑料流动方向的收缩率与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收缩率有差别时,浇口位置的选取对成型制品产生变形没有影响。错 2、对于一模多腔的注塑模,若各型腔或各型芯其相应形状、尺寸都完全一致,则同一模成型后的制品其相应形状、尺寸显然也是完全一致的。错 3、注塑模型腔和型芯的脱模斜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控制在1o~3o范围之内。错 4、注塑模具中水道通路的大小和布局结构及加热、冷却方式对注塑模温调节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没有直接的影响。错 5、低浓度乳化液在加工过程中主要起润滑作用,高浓度乳化液在加工过程中主要起冷却作用。对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并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括号中,不答在答题卡上无效。每题2.0分。满分40分): 1、塑件的壁厚、几何形状等都影响其成型收缩,脱模斜度的大小则直接影响塑件的。C ?塑料收得率B、表面粗糙度C、尺寸精度 2、在设计注塑模各成型零件公积尺寸和公差时,除了附加收缩量外,设计者还必须给出。C ?材料热处理硬度B、表面粗糙度C、脱模斜度 3、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是的波动和塑料模的制造误差。C A、塑料收缩率 B、模具温度 C、注射压力 4、为了使冷疑料能顺利脱模,注塑模的主流道往往设计成圆锥形,一般其锥角a为。C A、1o~3 o B、2 o ~5 o C、4 o ~8 o 5、在斜导柱抽芯机构中,斜楔锁紧块的楔角∮必须比斜导柱的斜导柱的斜角a大。C A、0.5 o ~1 o B、1 o ~1.5 o C、2 o ~3 o 6、在设计抽芯机构时,要求在合模时必须有对滑块起锁紧作用。C A、限位块 B、挡块 C、楔紧块 7、l/50mm:游标卡尺,游标(副尺)上50小格与尺身(主尺)上()mm对齐。A A、49 B、39 C、19 D、59 三、问答题(共2题,请将答案回答在答题卡上,不答在答题卡上无效。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1.写出常用塑料的名称、收缩率、及流动性。 聚甲醛POM 1.02 流动性好ABS 1.005 流动性一般 聚碳酸脂PC 1.005 流动性差聚丙烯PP 1.017 流动性好 1.写出常用的模具钢材及热处理方法、硬度。 2.45# 淬火HRC35—38 H13 淬火HRC38—42 40Cr 淬火HRC38—42 3.8407 淬火HRC48—52 S136 淬火HRC48—50 4.写出常用的模具结构。斜顶,行位,抽芯

模具设计经验记录DOC

? 有步距侧刃,? 错开设计. ? ?30.( ?30),( ?50)常用,从上往下锁. ? 模具超过450mm 长时分两块,主要是脱板与下模﹐限位板与夹均分开﹐下模与夹板须做工字冲结合分开的模板以利组立. ? 模板宽超过400MM 时上下模板均单边加大50MM(无模座时). ? 活动块弹簧用?10﹐当t 超过0.5须加大)。(如需用外露式弹簧时须中文注 明). ? 压斜角时﹐冲头的位置,须如图(2)防挤料。另斜度须多压大0.05~0.1. ? 放电避位需标示尺寸(图形切割)。 ? ? 层入块来固定。(? ? 异形冲切口长度﹕

(1)0~0.5t (2)0.55~1.0t (3)1.1~2.0 52闭模=53.5长﹔52闭模=54长﹔ 52闭模=55长 ?异形剥料冲﹐当T<=0.5时﹐一律锁止板﹐当T>0.5时须作挂台﹐且料厚越厚挂台高度越大。弯曲冲则依上述规定处理﹐如有特殊则需另行研讨.(入块挂台0.5T以下时深4.0﹐0.5T以上时为6.0﹐挂台须呈对角状态﹐须做防呆处理.) ?手啤模或铆合模具﹐单冲模属危险型的模具内导柱希望尽量放在模具的后方。 ?冲圆孔下模最小入块为Φ6.0, 均做双层护套导正。 ?空整R处注意处理方式如图, ? ?吹料销统一用Φ7.0 ?引导针孔设定﹐例如﹕冲孔为 为Φ2.58,引导针为Φ2.57. ?布料图斜排角度30°~45°. ?1.6电解板﹐铆铆钉时材料易挤出﹐如图所示﹕铆钉过孔应比铆钉直径大0.05即可. ?C+级以上定位销孔连同脱板均线割﹐一块板割4孔﹐孔径一律为Φ10.0,如分板时也是一板4孔﹐线割时须用进口定位销滑配。 ?飞标系列﹐正12边形内孔尺寸取上限即可﹐正六边形及梅花形取上限再加大0.10mm(且成品图须注明两片贴合厚度). ?冲细小孔时下垫板须改为四方形落屑孔﹐下底板(下模座)也一样. ?飞标热处理渗碳硬度改为15N=70~75.

设备日常点检表模版.docx

精品文档设备日常点检记录表(1—15 日) 年月 简易数控双柱立 型号规格CKJQ52100 设备类别重、稀、关使用单位 设备名称设备编号015031 式车床Φ 10000×4000×150t 序 点检项目衡量标准 日期 号23456789101112131415 1 1检查设备外观清洁无油污、无黄袍 2检查各处安全装置齐全、灵活、可靠 3检查所有操作开关是否有效控制灵活、准确 4检查工作台温度表、压力表、电流表显示数值是否正确在规定数值范围内 5开机前检查各操作手柄、控制装置所处位置是否正确处于停机位置 6检查稳压器电源输出电压是否正常380V ± 10% 7检查油冷机油温表数值是否在要求范围内12~35℃ 8检查电气柜空调滤网、风冷机滤网、油冷机滤网及通风窗无集尘 9检查滑枕垂直移动润滑面表面有油膜 10检查工作台静压系统压力表视值(操作台面压力表)4MPa 左右 11检查主轴电机运行状态无振动及异常声音 12 13 14 15 点检人签字 点检异常记录异常排除记录 年月日异常情况描述点检人年月日维修内容维修人

说明: 1、每日点检项目,点检者应在上班前30 分钟内完成;2、点检者对点检合格的打“√”,不合格的打“×” ,并在点检异常记录栏内描述。 设备日常点检记录表(16—31 日) 年月 简易数控双柱立式 型号规格CKJQ52100 015031 设备类 重、稀、关使用单位 设备名称设备编号 别 车床Φ10000×4000×150t 序 点检项目衡量标准 日期 号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16 1检查设备外观清洁无油污、无黄袍 2检查各处安全装置齐全、灵活、可靠 3检查所有操作开关是否有效控制灵活、准确 4检查工作台温度表、压力表、电流表显示数值是否正确在规定数值范围内 5开机前检查各操作手柄、控制装置所处位置是否正确处于停机位置 6检查稳压器电源输出电压是否正常380V ±10% 7检查油冷机油温表数值是否在要求范围内12~35℃ 8检查电气柜空调过滤网、风冷机滤网、油冷机滤网及通风窗无集尘 9检查滑枕垂直移动润滑面表面有油膜 10检查工作台静压系统压力表视值(操作台面压力表)4MPa 左右 11检查主轴电机运行状态无振动及异常声音 12 13 14 15 点检人签字 点检异常记录异常排除记录 年月日异常情况描述点检人年月日维修内容维修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