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科学(浙教版)专题复习:电学部分易错题难题(含答案)

2017中考科学(浙教版)专题复习:电学部分易错题难题(含答案)
2017中考科学(浙教版)专题复习:电学部分易错题难题(含答案)

浙教版2017 年最新中考科学:电学部分易错题难题汇编

温馨提示:本卷有4大题,36小题,满分200分;

考试内容:电流与电路、电压与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生活用电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家用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00mA B.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2V

C.电饭煲的电功率约为80W D.对人体而言的安全电压是36V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B.自动照相机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种光敏电阻他是由超导体材料制造

C.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硬橡胶棒带了负电,是由于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3.如图四幅图均为课本中电学实验实物连接图,其中电表的左接线柱均为“﹣”接线柱,四幅图的电路连接均有错误,其中有三幅图可通过改变一根导线的一端就可以修改正确,只有一幅图是需要改变多根导线的一端才可以修改正确的,这幅图是()

A.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B.用电压表则灯L2两端的电压

C.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D.在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4.如图所示,是有关家庭用电中的几个实例,其中,对图中实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测电笔的使用方法是错误的

B.乙图中电路的接法是正确的

C.丙图中有关家庭用电中电路的连接是错误的

D.丁图中用湿手接触台灯的做法是正确的

5.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不可以测出未知电阻R x的电路是()

A.B.

C.D.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两电路中的小灯泡均发光.若电压表V、V1和V2的示数分别为U、U1和U2,电流表A、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I、I1和I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U1=U B.U>U2 C.I<I2D.I1=I

第6题图第7题图

7.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三个密闭容器中的电阻如图,三个容器串联,在其中一个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通电后,观察三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实验现象表明()

A.甲、乙、丙三容器串联,所以容器中电阻流过的电流相同

B.在甲、丙容器中在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丙中容器内产热多

C.在乙、丙两容器可用来研究电流产热与电阻关系

D.在通电相同时间下,三个容器中产热最多的是乙容器

8.如图所示,是一种运动自行车的计数系统,它主要由一块

安装于车把上的“码表”、一个安装在车轮支架上的“感

应器”、一个安装在车轮辐条上的“小磁铁”组成。骑行

时,车轮辐条上小磁铁随车轮转动,每经过感应器一次,

感应器就会产生一个电信号,这一电信号通过导线传导至码表后,码表即可进行记录并显示出来。这种计数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运用了哪一实验的原理()

A.B.C.D.

9.在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甲、乙两个元件电流与电压的数据,通过整理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据图象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元件中的电流与电压都成正比

B.乙元件是一个定值电阻且阻值大小为10Ω

C.若将甲、乙两元件串联起来接到电路中,当通过甲元件的电流为0.2A时,甲、乙两元件消耗的功率之比为2:1

D.若甲、乙元件并联后,接到2V的电压下,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1.2W

第9题图第10题图

1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

B.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

C.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

D.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

11.一个能绕中心转动的小磁针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的区域出现水平向右的磁场,磁感线如图所示,则小磁针在磁场出现后()

A.两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不会发生转动

B.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所以会持续转动

C.只有N极受力,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

D.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

第11题图第12题图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0是定值电阻,L是小灯泡,R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1,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都不发光,现用一只电压表检测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当电压表接ab两点时,电压表有示数但很小;接ac两点时,电压表示数较大,则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L短路B.L断路C.R断路D.R0阻值很大13.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小林同学连接完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断开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6V;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示数变为2V。

则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1两端的电压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3:1

B.R1的电阻与R2的电阻之比为1:2

C.通过R1的电流与通过R2的电流之比为2:1

D.R1消耗的功率与R2消耗的功率之比为2:1

14.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象B.电源电压为14V

C.R1的阻值是20Ω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15.如图甲是某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输送及计数装置示意图。其中S为激光源,R1为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较小;无光照射时,阻值较大),R2为定值保护电阻,a、b间接“示波器”(示波器的接入对电路无影响)。水平传送带匀速前进,每当传送带上的产品通过S与R1之间时,射向光敏电阻的光线会被产品挡住。若传送带上的产品为均匀正方体,示波器显示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计数器电路中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恒为6V,保护电阻R2的阻值为400Ω;则()

A.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R1的阻值为800Ω

B.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保护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

C.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之比为1:2

D.每lh通过S与R1之间的产品个数为6000个

试卷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如图甲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其中a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b电流表的读数应为A。

17.如图所示的是用来描绘某-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由磁感线的分布特点可知,b 点的磁场比a点的磁场(选填“强”或“弱”);若在b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S极指向处(选填“P”或“Q”)。

第17题图第18题图

18.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这就是一个电池。用电压表测量这个自制电池的电压,其现象如图所示,这个电池的电压是 V,电池的正极是(选填“锌片”或“铜片”)。

19.如图所示,拿一根毛皮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A,使A带电,然后用一根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连接起来,这时B将带电(选填“正”或“负”);在连接的瞬间,电流的方向(选填“由A至B”或“由B至A”)。

第19题图第20题图第22题图

20.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来改变电阻的。如图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滑动时,小灯泡变亮,那么可以将滑动变阻器的C接线柱与接线柱接在电路的M、N两端。

21.福州科技馆展出的磁动轮是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制成的,每个轮的边缘装有12个侧放的柱形磁体,如图所示。当推动A轮转动时,其他3个轮会随之转动,若A轮磁体外侧是N极,则C轮磁体外侧是极。如果A轮逆时针转动,C轮将(填“顺”或“逆”,下同)时针转动,D轮将时针转动。

2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在移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I与R的阻值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阻值关系如图丙所示,则R0的阻值为Ω,电源电压为V。

23.如图是一种电热暖手宝及其主要参数,暖手宝内有水及加热元件等,选用水作为吸热或放热物质是因为水的较大(选填“密度”、“比热容”或“质量”)。使用前要先给暖手宝通电加热,假设所消耗的电能有70%转化为水的内能,则在额定电压下,水由15℃加热至自动断电,此过程中消耗的电能是J,所需要的加热时间为s.[c水=4.2×103J/(kg.℃)];

第23题图第24题图

24.如图所示的图象分别是家庭电路中的两个白炽灯泡L1、L2的U﹣I图象。由这两条曲线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灯丝的电阻也随着增大,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对此你如何解释?。在确保电路安全的前提下,将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则电源电压最大为V。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20空格,每空格3分,共60分)

25.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

(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填“相同”或“不相

同”)的灯泡。

(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L1和L2两端电压及串联总电压的值分别为U1、

U2、U,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如表中。分析实验数据,

(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26.如图所示为小梅在物理课上曾经使用过的一个实验装置,由铁架台、蹄形磁铁、灵敏电流计、开关、导体棒和几根导线等器材组成。

(1)这一实验装置是用来研究现象的。

(2)小梅至今对这个实验的下列过程记忆犹新:

①为使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她首先闭合开关,然后要使导体棒(选

填“上下”或“左右”)运动。

②保持导体棒的运动方向不变,将蹄形磁体N、S极的位置对调,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

向也会改变。这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有关;

(3)通过图甲所示的实验,小梅断定:利用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拿一根条形磁铁向右插入线圈中时,也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

请你简要说明小梅这样想的理由。27.小明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①②③是镍铬合金丝,④是锰钢合金丝。①③④长度相同,①②④横截面积相同。

(1)实验中,在M,N之间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

开关后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

的电阻大小。

(2)为了验证猜想A,应选用编号的两

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试验。

(3)分别将①③两根金属丝接入M、N两点间,通

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当导体的长度和材料一定时,。

(4)小芳在实验中运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28.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制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所示的a、b、c、d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观察的不同,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不同。

(2)通过比较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4)通过比较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

全面,应补充。

29.小华在“探究小灯泡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

验中,电源电压恒为3V,小灯泡上标有“2.5V”字

样。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图中的实物电路连

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端。滑到变阻器的作用除保护电路外,还有。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小华进行了4次测量,并将有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在第

(4W

是:。

四、解答题(第30-33题每空2分,第34题6分,第35题8分,第36题8分,共40分)30.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输电线的线芯用铜导线,是为了减少因电流的效应而损失的电能,已知每条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将电流表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电压表应接在(选填“AB”或“CD”)两点之间;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4V和0.5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km;

第30题图第31题图

31.图甲是演示手握金属棒可以产生电流的实验装置,位于左侧的铁棒、铝棒和铜棒分别与检流计的正接线柱相连;位于右侧的铜棒、铝棒、铁棒分别与检流计的负接线柱相连。

实验装置中六根金属棒跟检流计的线路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通过检流计可以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小云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的步骤如下:首先用左手握住左侧的铁棒,右手握住右侧的铝棒,发现检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然后,左手仍握住左侧的铁棒,右手握住右侧的铜棒,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第一次偏转方向相反。请你写出小云所探究的问题是。32.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会出现如图(甲)所示的现象(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实线、虚线分别表示导线通电前、后的位置)。由此可以推断: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当

开关S闭合时,长度会(选填“变长”或“变短”,不考虑摩擦力),你判断的依据是:;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则电源右端是极。

第32题图第33题图

33.小明进行了如下两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能够判断铁棒一定具有磁性的是图,做出此判断的道理是。

34.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6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6Ω,定值电阻R2=4Ω;求:

(1)只闭合S1,通过R1的电流是多大?

(2)只闭合S2,R2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35.某简易电吹风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在家庭电路使用中,通过计算回答:

(1)当电吹风吹冷风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多大?

(2)若电动机电阻R1为1Ω,则40s内电流通过电动机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3)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R2的电功率是多少瓦?

(4)电热丝R2的电阻值是多少欧?

36.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路元件在各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热敏电阻就是其中之一,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如图甲是用热敏电阻测量环境温度的电路,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为0~0.02A,滑动变阻器R的铭牌上标有“150Ω0.3A”

字样。Rt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请完成下列小题:

(1)将此电路放入温度为20℃的环境中,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100Ω,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01A,求电源电压;

(2)若环境温度为40℃时,要保证整个电路元件的安全,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3)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环境温度为多少?

浙教版2017 年最新中考科学:电学部分易错题难题汇编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16、 L1; 1.2;

17、强; P;

18、0.5;铜片;

19、负;由B至A;

(2)左;调节小灯泡两端电压实现多次测量;

(3)变阻器接入阻值太大,灯的实际功率太小;

(4)0.75;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四、解答题

30、AB; 20;

31、手握金属棒产生的电流的方向是否与金属棒的材质有关;

Q=I冷2R1t=(0.5A)2×1Ω×40s=10J;

(3)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M与电热丝R2并联且同时工作,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 P冷,则电热丝R2的电功率:P2=P热﹣P冷=990W﹣110W=880W;

(4)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由P=可得,电热丝R2的电阻值:R2===55Ω.

答:(1)当电吹风吹冷风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5A;

(2)若电动机电阻R1为1Ω,则40s内电流通过电动机产生的热量是10J;

(3)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R2的电功率是880W;

(4)电热丝R2的电阻值是55Ω.

36、(1)由图示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热敏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温度为2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400Ω,

由I=可知,电源电压:U=I(R t+R)=0.01A×(400Ω+100Ω)=5V;

(2)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200Ω,电路最大电流为 0.02A;由I=可知,电路最小电阻:R最小===250Ω,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知:

滑动变阻器的最小阻值:R滑最小=R最小﹣R t=250Ω﹣200Ω=50Ω;

(3)热敏电阻阻值越小,环境温度最高,电路电流最大为0.02A时,由I=可知, R总===250Ω,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知:

R t小=R总﹣R滑最大=250Ω﹣150Ω=100Ω,

由图乙可知其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50℃.

答:(1)将此电路放入温度为20℃的环境中,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接

电路的电阻R=100Ω,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01A,电源电压为5V;

(2)若环境温度为40℃时,要保证整个电路元件的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是50Ω;

(3)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环境温度为50℃;

中考数学压轴题 易错题试题

一、中考数学压轴题 1.已知:矩形ABCD 内接于⊙O ,连接 BD ,点E 在⊙O 上,连接 BE 交 AD 于点F ,∠BDC+45°=∠BFD ,连接ED . (1)如图 1,求证:∠EBD=∠EDB ; (2)如图2,点G 是 AB 上一点,过点G 作 AB 的垂线分别交BE 和 BD 于点H 和点K ,若HK=BG+AF ,求证:AB=KG ; (3)如图 3,在(2)的条件下,⊙O 上有一点N ,连接 CN 分别交BD 和 AD 于10点 M 和点 P ,连接 OP ,∠APO=∠CPO ,若 MD=8,MC= 3,求线段 GB 的长. 2.如图,已知抛物线y =2ax bx c ++与x 轴交于A 3,0-(),B 33,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0,3().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M 坐标;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到点P ,使得PAC 的周长最小,并求出点P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若点D 是线段O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 、C 重合).过点 D 作D E //PC 交x 轴于点E .设CD 的长为m ,问当m 取何值时, PDE ABMC 1 S S 9 =四边形. 3.如图1,抛物线2 (0)y ax bx c a =++≠的顶点为C (1,4),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点D ,其中点B 的坐标为(3,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点E是BD上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AE交DB于点F,若AF=2EF,求出点E的坐标. (3)如图3,点M的坐标为(3 2 ,0),点P是对称轴左侧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MP, 将MP沿MD折叠,若点P恰好落在抛物线的对称轴CE上,请求出点P的横坐标. 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AD=5,cos 4 5 B ,点O是边BC上的动点, 以OB为半径的O与射线BA和边BC分别交于点E和点M,联结AM,作 ∠CMN=∠BAM,射线MN与边AD、射线CD分别交于点F、N. (1)当点E为边AB的中点时,求DF的长; (2)分别联结AN、MD,当AN//MD时,求MN的长; (3)将O绕着点M旋转180°得到'O,如果以点N为圆心的N与'O都内切,求

最新中考科学:电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

2015年最新中考科学:电学部分(难题、易错题)汇编 (考试内容:电流与电路、电压与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电与磁、生活用电)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2.由欧姆定律I=U/R变形可得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C.导体电阻跟通过的电流和它两端电压无关D.导体电压跟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 3.如图所示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只闭合S1时,L2发光、L1不发光,A2测L2电流 B.只闭合S2时,L1发光、L2不发光,A1测L1电流 C.闭合S1、S2时,L1、L2并联,A2测L2电流 D.闭合S1、S2时,L1、L2串联,A1、A2示数相等 4.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实验中,科学实验小组按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得V的示数是3.8V,V1的示数是2.3V,V2的示数应为() A.1.5V B.3.8V C.2.3V D.6.1V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L1与灯L2是串联,且灯L1被短路B.电压表可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 C.电流表A1测的是灯L1的电流D.电流表A2测的是灯L1的电流 6.灯泡L上标有“2.5V”的字样,它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L的额定电流是0.2A B.灯泡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10ΩC.灯泡L的额定功率是6.25W D.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7.关于“12V 4W”的小灯泡L1和“9V 3W”的小灯泡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 l和L2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一样大 B.L l和L2串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 C.L l和L2并联在一起使用时,两灯消耗的功率一样多 D.L2串联一个9Ω的电阻接在12V电路中,也能正常发光 8.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三个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两端,其中在丙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通电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两侧的液面高

电学易错题精编4

电学易错测评 【例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一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对外做功一定越多() (2)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越多,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3)静止的物体不能做功,不具有能() (4)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一定越大() (5)空中飞行的小鸟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6)受到较小的力的物体,它的动能一定小() (7)位于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8)空中下落的羽毛不具有重力势能() (9)任何弹簧都具有弹性势能() (10)形变量越大的弓弦,弹性势能越大() 【答案】×√××√×√××× 【例2】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一个物体的势能越大,机械能一定越大()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变() (3)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一定增加() (4)空中下落的雨滴,其机械能一定减小() (5)不计空气阻力,抛出手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6)卫星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7)小朋友在滑梯上匀速下滑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8)在水平面上受到推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守恒() (9)在水平面上受到推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变() 【答案】×××√√×××√ 【例3】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 (1)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这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2)细菌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细菌属于分子()(3)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 (4)一个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就是该分子的内能() (5)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有内能() (6)质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具有相同的内能() (7)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也越大() (8)一杯水放在高处时具有的内能比放在低处时的大() (9)物体内能增大,一定吸收了热量() (10)流星在大气层中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11)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小()

2020-2021中考化学易错题精选-综合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省是“三农大省,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1)科学保护和使用土地当前,土壤酸化是引起土地生产潜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①在种植农作物之前,首先要检测土壤的酸碱度,请写出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化肥 某化肥可能含有KNO3、NH4Cl、(NH4)2CO3、(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份,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Cl、BaSO4均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评价)在步骤②中不能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__(只写1个)。 (3)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联合收割机等许多农用设备的工作部件主要由钢铁组成。试计算如果冶炼2000t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_______? 【答案】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有氨味产生 (NH4)2CO3 AgNO3溶液加入BaCl2溶液会有NH4Cl生成,干扰NH4Cl的检验。 2NH4Cl+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3500 t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肥的检验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

来看这些历年中考数学易错题你能都做对吗?(附答案) 作者:学大教育编辑整理 来源:网络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初中化学中考易错题精选[1]

潍坊五中2011中考复习之易错题精选 1.2011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3·15特别节目曝光:河南生猪主产区采用违禁药品瘦肉精,有毒猪肉流向双汇分公司。“瘦肉精“的化学式C12H19Cl3N2O,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瘦肉精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瘦肉精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 C.每个瘦肉精分子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碳元素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药品硫酸铝,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 A.盐酸、硫酸B、氯化钠、碳酸钾 C.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D.氢氧化铝、氢氧化钠 3.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4.下列各项不随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物质的溶解度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D.酸溶液的pH 5.现有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下列有关叙述违背客观事实的是 A.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后,固体溶解,并使溶液温度下降 B、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溶质质量变小 C.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硫酸铜溶解度不变,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放入一根铁丝后,铁丝表面有亮红色物质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 6.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除去氢氧化钠中 少量的碳酸钠 清洗铁制品 表面的铁锈 鉴别氯化钠 溶液和稀盐酸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 混有二氧化碳气体 方案1 加水溶解加适量稀盐酸加锌粒点燃 方案2 加稀硫酸用水洗涤加石蕊溶液通入澄清石灰水7.下列实验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B.向pH=2的盐酸 中滴加过量的氢 C、向盐酸和氯化铁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 D.向pH=12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酸反应氧化钠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 8.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10 2 8 +8 2 6 2 8 8 +18 2 8 2 +12 +2 2 +9 2 7 2 8 1 +11 +2 2 A. 和 B. 和 C.和 D. 和 9.小明同学对下列4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方案1 方案2 A. 除去氢氧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加水溶解加稀硫酸 B.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加稀盐酸用水洗涤 C、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加锌粒加石蕊试液 D. 检验一氧化碳中是否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点燃通入澄清石灰水 10.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而且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是() A.NaOH 、CuSO4、H2SO4B、NaCl、Na2SO4、Na2CO3 C.NaCl、Ba(NO3)2、HCl D.NH4NO3、NaOH、Na2SO4 1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NaCl和H2SO4B.NaOH和HCl C.Na2CO3和H2SO4D.AgNO3和NaCl 12.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使用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和方法 A.Cu(Fe2O3)加入稀硫酸,过滤 B.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洗气 C.NaOH溶液(Na2CO3)加入石灰水,过滤 D、CaO(CaCO3)加入稀盐酸,过滤 13.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B)

(完整版)电学好题、难题、易错题附详细答案

1、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1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电源电压为6V,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动过程中,保证电流表、电压表不被烧坏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滑动变阻器滑片允许滑到最左端 B. 电压表最小示数是1V C. 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6A D.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先达到最大量程 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1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电源电压为8V.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滑片滑动过程中,保证电流表、电压表不被烧坏的情况下( D ) A、滑动变阻器阻值允许范围为6~20Ω B、电压表最小示数是1V C、电阻R1中的最小电流约为0.27A D、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4.8W 3、如图所示,一个标有“6V,3.6W”字样的小灯泡L和最大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R串联后接在电源电压U恒为6V的电路中,设灯泡电阻不变,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无论如何移动滑片P,电路中总功率不会超过2W B.移动滑片P,电路中总功率最小值为0.6W C.当滑片P滑到某个位置时,L和R的电功率相等 D.当滑片P由a滑向b的过程中,灯泡L的电功率一直是减小 解析: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a端时(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电路中只有灯泡L,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而总功率是最大的.因为电源电压是6V,等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所以灯泡此时消耗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即为3.6W,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b端时(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最大值),此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 而总功率是最小的;灯泡的电阻:R L===10Ω,电路的总电阻:R总=R L+R=10Ω+50Ω=60Ω,电路的总功率:P总===0.6W,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中考科学易错题题及答案

科学易错题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1、某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从这个数据分析,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16、两个完全相同的细颈瓶(ab以上粗细均匀,截面和底面 相同),如图所示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甲瓶装水,乙瓶装等 质量的盐水,液面全部超过ab而且都未溢出,则两瓶底受 到液体的压强之间的关系是: A、P甲>P乙 B、P甲< P乙 C、P甲= P乙 D、无法判断 17.显微镜观察切片时,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所观察到的物象与低倍镜相比是()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B、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C、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18.是一条直线河流上的两个码头,甲在上游,乙在下游。今有一只在静水中航速为V的轮船从甲码头开往乙码头,到达乙码头后,立即返回甲码头,一个来回经过时间为t,若甲、乙间距离为S,则有() A、t >2S/V B、t=2S/V C、t <2S/V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28住山区的小明星期天上午8:00出发,骑车去亲戚家,途经三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平直的路,最后是下坡路,于9:00到达。若三路段的长度相同,且他在三个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1:2:3,则8:30 时他行进在哪一路段 A上坡路段B.平直路段 C. 下坡路段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0在“研究凸透镜成象”实验中蜡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象,光屏离凸透镜的距离为20厘米;当蜡焰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厘米时,蜡焰所成的象 A.只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象B.只可能是倒立放大的实象 C.只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象D.倒立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象都可能 46.10牛的水能产生的浮力() A、总是小于10牛 B、等于10牛 C、等于0牛 D、可以大于10牛 47.一架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分别落下A、B、C三个大小一样的小球, 那么反映A、B、C三小球在空中的位置关系正确的图是() 48.质量相同的酒精与水(ρ酒精<ρ水),分别倒入底面积相同但形状如图的容器。酒精倒入甲 容器,水倒入乙容器。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和P乙的大小是()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56、溶质质量分数为3a%和a%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A、大于2a% B、等于2a% C、小于2a% D、无法确定 8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一螺线管,将开关闭合后,有一轻质小车,车上放一 条形磁铁,以初速度v0 A、电流表中无电流通过,小说车匀速运动

中考数学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选择、填空、简答题 易错题集锦及答案 一、选择题 1、A 、B 是数轴上原点两旁的点,则它们表示的两个有理数是( C ) A 、互为相反数 B 、绝对值相等 C 、是符号不同的数 D 、都是负数 2、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a-b|-|a+b|的结果是( A ) A 、2a B 、2b C 、2a-2b D 、2a+b 3、轮船顺流航行时m 千米/小时,逆流航行时(m-6)千米/小时,则水流速度( B ) A 、2千米/小时 B 、3千米/小时 C 、6千米/小时 D 、不能确定 4、方程2x+3y=20的正整数解有( B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C 、一条直线是一个平角 D 、把线段向两边延长即是直线 6、函数y=(m 2-1)x 2 -(3m-1)x+2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情况是 ( C ) A 、当m ≠3时,有一个交点 B 、1±≠m 时,有两个交 C 、当1±=m 时,有一个交点 D 、不论m 为何值,均无交点 7、如果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R>r ),圆心距为d ,且(d-r)2=R 2 ,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B ) A 、内切 B 、外切 C 、内切或外切 D 、不能确定 8、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a 、b 、c 的小点分别是A 、B 、C 且b

中考科学易错题(2017年中考科学含答案)

中考科学易错题(2017年中考科学) 1.“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 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再 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 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 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 A. h1>h2 h2>h3 B. h1>h2 h2<h3 C. h1<h2 h2=h3 D. h1<h2 h2<h3 2.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中,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A.穿钉鞋跑步B.跳远时助跑 C.滑步推铅球 D.远距离投篮 3.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4.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5. 6.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7. 一名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需要从正在正常向前行驶的卡车右侧跳下.对于跳车的方法,以下四种方案中最安全的是() A.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B.脸朝前方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C.脸朝后方跳下,着地后立即站定 D.脸朝前后跳下,着地后向前小跑几步 8.

电学易混易错题练习

电学易混易错题练习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电学易混易错题练习 【原题】多选1. 导体A 、B 材料相同,A 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较大。将它们按照图3所示的方式连接在电路中,测得A 、B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 U 、B U ;通过A 、B 的电流分别为A I 、B I 。下列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A. B A I I = B. B A U U = C. B A I I > D. B A U U > 【变式练习】①比较电阻大小关系 ②比较电功率的关系 【原题】2.如图10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从a 滑向b 的过程 中,三只电压表V 1、V 2、V 3的示数变化的绝对值分别为ΔU 1、ΔU 2、ΔU 3,则下列各组中可能出现的是 A.ΔU 1=3V ,ΔU 2=2V ,ΔU 3=1V B.ΔU 1=0V ,ΔU 2=1V ,ΔU 3=1V C.ΔU 1=,ΔU 2=1V ,ΔU 3= D.ΔU 1=1V ,ΔU 2=3V ,ΔU 3=2V 【类型题】在图9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点之间电压U 保持不变,电路连接完好且 使用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 ( ) A .电压表V 1和电流表A 的示数之比不变 B .电压表V 2和电流表A 的示数之比不变 C .电压表V 1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比值的绝对值I U ??1增大 D .电压表V 2示数的变化量和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比值的绝对值 I U ??2不变 【变式练习】在如图9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滑动时,四个电表的示数都发生了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 、U 1、U 2和U 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ΔI 、ΔU 1、ΔU 2和ΔU 3表示,电阻R 1、R 2、R 3消耗的电功率分别用p 1、p 2、p 3表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图9 U A V 1 V 2 R 1 R 2 R 3 P A B

浙江省宁波市2017中考科学复习:易错题

浙江省宁波市2017中考科学复习 易错题 化学部分 1、下列变化中,肯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①物质发生爆炸;②由铝原子变成铝离子;③酒精燃烧;④火柴梗蘸一点儿浓硫酸后变黑;⑤汽油挥发. A ② B. ①②③④ C . ①④⑤ D . ③⑤ 2.将36.5g稀盐酸和40g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则所得溶液的pH 值( B ) A.一定等于7 B.可能等于7 C.一定大于7 D.一定小于7 3、氯气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O+HCl,其中HCIO是一种酸。将CI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D ) A、NaCI H2O, B、NaCIO H2O, C、NaCI NaCIO, D、NaCI NaCIO H2O 4、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B ) 5. 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 A ) A. 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 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 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D. 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 6.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C) 实验方案使用试剂判断方法 A 铁粉如果有气泡,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pH试纸如果pH<7,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在实数123.0,330tan ,60cos ,7 22 , 2121121112.0,,14.3,64,3,80032---- π中,无理数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算式2222 2222+++可化为( ) A 、42 B 、28 C 、82 D 、16 2 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5)x 2 -4x -1=0有实数根,则a 满足( ) A .a ≥1 B .a >1且a ≠5 C .a ≥1且a ≠5 D .a ≠5 4、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962 =+-x k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1k 5、不等式2)2(2-≤-x x 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6、不等式组2x 3 x +12x 2>-??≥-? —的最小整数解是( ) A 、-1 B 、0 C 、2 D 、3 7、如图,反比例函数y=在第二象限的图象上有一点A ,过点A 作AB ⊥x 轴于B ,且S △AOB =2,则k 的值为( ) A.﹣4 C.﹣2 8、如图,在函数中x y 1 = 的图象上有三点A 、B 、C ,过这三点分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过每一点所作两条垂线与x 轴、y 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则( ) A 、S 1>S 2>S 3 B 、S 1<S 2<S 3 C 、S 1<S 3<S 2 D 、S 1=S 2=S 3 9、方程,可以化成( ) A. B.

中考物理易错题精选-热学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甲、乙两物质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2∶1,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温度升高了20℃,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由同样材料组成的丙、丁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温度之比是3∶1,则两物体吸收热量之比为______。【答案】80 12:1 【解析】 【分析】 【详解】 [1]∵Q吸=cmΔt,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 c甲m甲Δt甲=c乙m乙Δt乙 Δt甲:Δt乙= c乙m乙: c甲m甲==(1×1):(2×2)=1:4 ∵Δt甲=20℃,∴Δt乙=80℃。 [2]∵Q吸=cmΔt,且丙、丁两物体由同种材料做成 c丙=c乙,m丙:m丁=4:1,Δt丙:Δt丁=3:1 ∴两物体吸收热量 Q丙:Q丁= c丙m丙Δt丙:c丁m丁Δt丁=12:1 2.如图所示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中需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1)实验中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___________。 (2)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食用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答案】秒表 加热时间 3 J 2.810/kg ?(℃)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实验中需要测量加热时间和质量,则需要秒表和天平; (2)[2]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故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不同物质吸收热量多少; (3)[3]当水和食用油均由10℃加热到30℃时,变化温度相同,图中加热时间为3min 和4.5min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更多,加热时间更长,则a 图线为水,b 图线为食用油,又由于相同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相同,则: 4.5min 3 3min 2 Q Q = =水吸油吸 则由Q cm Δt =可得当液体质量与升高温度相同时,比热容之比等于吸收热量之比,故食 用油的比热容为: 3 2 c Q c Q = =水水吸油 油吸 解得: 332J 2 4.210/kg 2.810/kg 3 J 3c c ??===??油水(℃)(℃) 3.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交变电流易错题汇编含解析(1)

高考物理电磁学知识点之交变电流易错题汇编含解析(1)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交流电流表A 1、A 2、A 3分别与电容器C .线圈L 和电阻R 串联后接在同一个交流电源上,供电电压瞬时值为U 1=U m sinω1t,三个电流表读数相同.现换另一个电源供电,供电电压瞬时值为U 2=U m sinω2t,ω2=2ω1.改换电源后,三个电流表的读数将( ) A .A 1将减小,A 2将增大,A 3将不变 B .A 1将增大,A 2将减小,A 3将不变 C .A 1将不变,A 2将减小,A 3将增大 D .A 1将减小,A 2将减小,A 3将不变 2.如图所示,面积为S 、匝数为N 的矩形线框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 ′匀速转动,通过滑环向理想变压器供电,灯泡L 1、L 2、L 3均正常发光.已知L 1、L 2、L 3的额定功率均为P ,额定电流均为I ,线框及导线电阻不计,则( ) A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 B .图示位置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C .若灯L 1烧断,灯泡L 3将变暗 D .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2P NBSI 3.如图甲所示电路,已知电阻21R R R ==,和1R 并联的D 是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可视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在A 、B 之间加一个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0AB U >时电压为正值)。则R 2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 ) A .10V B .10 V

C . 55V D .102V 4.如图所示,有一矩形线圈面积为S ,匝数为N ,总电阻为r ,外电阻为R ,接触电阻不计.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OO 以角速度w 匀速转动,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则 () A .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线圈中电流为零 B .电流有效值2NBSw I R r = + C .电动势的最大值为2NBSw D .外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2222 2N B S w P R r =+ 5.如图所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 ) A .3.52A B .3.5A C .5A D .52A 6.图甲是某燃气炉点火装置的原理图转换器能将电压恒为3V 的直流电压转换转为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并加在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n 2。当变压器副线圈电压的瞬时值大于5000V 时,就会在钢针和金属板间引发电火花进而点燃气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的示数等于3V B .电压表的示数等于10V C .实现点火的条件之一是 121500 n n < D .实现点火的条件是钢针和金属板紧密接触 7.如图所示,两种情况下变压器灯泡L 2、L 3的功率均为P ,且L 1、L 2、L 3为相同的灯泡,匝数比为 ,则图(a )中L 1的功率和图(b )中L 1的功率分别为( )

2020-2021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I和D反应只生成J,J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G的化学式为____,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 (2)A的俗称是____;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I的用途是______(答1点即可);H在F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_____测定。 【答案】C6H12O6 O 小苏打 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干燥剂 2CO+O2点燃 2CO2 pH试纸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一种含有四种元素的盐,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所以A是碳酸氢钠,其反应原理:A和B反应生成C、D和E三种物质,B是盐酸,通过光合作用D和E反应生成F和G,煤气主要成分H在F中燃烧生成E,所以H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F是氧气,I和D反应只生成J,所以I是氧化钙,D是水,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是J氢氧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G是葡萄糖,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 (1)由分析可知:G是葡萄糖,其化学式为:C6H12O6,G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碳;故填:C6H12O6;碳 (2)A的俗称是小苏打,A和B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小苏打;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3)I的用途是干燥剂;H在F中燃烧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 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 2CO2;故填:干燥剂;2CO+O2 点燃 2CO2 (4)改良后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可用pH试纸测定。故填:pH试纸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H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D是无色气体,B、E是红色固体,F为白色沉淀,H为红褐色沉淀,她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A 、 S > S > S B S V S^V S? C 、 S V S 3V S> D S = S2= S3 3x 1 4一 工 9方程 -, 可以化成( ) 0.5 0.4 30x 14-10x “ 30x 14 - A. - -10 5 4 5 4 中考数学易错题专题训练 、选择题。 1、在实数.8,3 = 3 —64,3.14,—「0.2121121112 ,-2,cos600,tan30° —3,0.123 中,无理 7 数有( ) A 、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 、 算式 小2 小2 小2 2 2 2 小2 -2可化为( ) A 、 24 B 、82 C 、28 D 、216 3、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 5)x 2— 4x — 1 = 0有实数根,则a 满足( ) A. a > 1 B . a > 1 且 a ^5 C . a > 1 且 a *5 D . a *5 4、 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 -6x ?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 k 的取值 范围是( ) A 、 k 1 B 、 k = 0 C 、 k : 1 且 k = 0 D 、 k 1 5、 不等式2(x -2)乞x - 2的非负整数解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6、不等式组 2x _3 的最小整数解是( ) x =— K2x —2 班级: 姓名: _____________ A 、一 1 B 、0 C 、2 7、如图,反比例函数 y=在第二象限的图象上有一点 X 轴于B,且 S A AO =2 , 则k 的值为( ) A. - 4 B.2 C. - 2 D.4 A ,过点A 作A B 丄x 1 &如图,在函数中y 的图象上有三点 A 、B 、C,过这三点分 x 别向x 轴、y 轴作垂线,过每一点所作两条垂线与 x 轴、y 轴围 成的矩形的面积分别为 S 、S 、6,则( )

2012年中考科学易错题集锦

中考易错题集 1. 静止在水平荷叶上的青蛙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对施加的力 和对施加的力。注意: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 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而沿斜面做匀速直线 运动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 3.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性,将兔毛置于其溶液中会,在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时必须将它 放在中然后称量。 4. 人的感觉如皮肤感觉(触觉、痛觉、冷觉、热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都在处形成。 5. 科学家将“试管婴儿”植入某变性人的体内使其怀孕,这种生殖是性生殖,同时表明该变性人一 定具有。克隆是生殖,营养生殖是,孢子生殖是。 6. 某光线与反射面成60°入射,则其反射角为,若光线垂直入射,则反射角为 7、Na2S Na2SO3Na2SO4的混合物中Na%=46%,则其中O%=? 8. 被子植物具有生物界中特有的现象。一个梨子中有多粒种子,这是因为形成这个梨子的花中 的个子房中有个胚珠,而对于南瓜来说开出来的花中有很多不能结果主要原因是 9. 如图发生日食时候月球的位置应该位于,发生日食的原因是, 若宇航员登上月球在C点时,他所看到的地相是 10. 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有同学设计了如上右图电路,则他是研究电功率与的定性 关系,本实验中他采用的科学方法有。试想一下,如何研究电功率与电压的关系? 11. 讲出下列所用的科学方法: (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2)用小磁针了解磁场的存在 (3)观察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来了解分子运动 (4)将乒乓球靠近音叉来了解音叉的振动(5)用水流来认识电流 (6)用光线反应光的特点(7)用磁感线认识磁场 12. 北方冬季酸雨酸性高的原因有 13. 某滑轮组中动滑轮重为200牛,绳所能承受的拉力为200牛,若不计摩擦、绳重,且已知承担重物 及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为5,则该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 14. 写出如图甲乙丙丁的分类依据:甲乙丙丁 两栖类H2 丙 爬行类 乙鸟类Mg 甲 哺乳类 丁 软体动物 反应时间

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部分易错题分析

物理中考总复习电学部分易错题分析 例1.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可能带负电 B.只可能带正电 B. 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 [解析] 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说明箔片上正电荷减小,而金属球上的正电荷增加,显然这是导体的异种电荷吸引的结果。这说明导体是不可能带正电的,导体带负电是可能的。但如果导体不带电,靠近带正电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导体的近端会出现异种电荷──负电荷,远端会出现同种电荷──正电荷,这种感应电荷也会对金属球的正电荷有吸引作用,使箔片上的正电荷减小,所以完整的答案是:带负电或不带电都可能。正确答案为C 。 例2.一个灯泡的铭牌上标着“P Z220──100”,在室温下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 1,后在正常工作时再用伏安法测得它的灯丝电阻为R 2=48.4欧,发现R 2比R 1大10倍以上,这是由于( ) A. 前一次测得的阻值必定是错的 B.后一次测得的阻值是错的 C.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灯丝属于这种导体 D.不论什么导体,都是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解析] 此题是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正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灯丝在不同条件(温度)下的电阻值不同,加深学生对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理解。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有关,大部分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个别除外)。灯泡正常 发光时灯丝的电阻R U P 122220100484===额 /()/V W 欧,灯泡不发光时灯丝电阻很小,所以正确的说法是C 。 例3.把一个1.5欧的电阻与一个用电器串联后接到电压是7伏的电源上,要想使用电器消耗的功率是8瓦,则这个电源供给用电器的电流可能是( ) A. 2安 B. 3.5安 C. 2.67安 D. 2.31安 [解析] 本题将用电器消耗功率P 限定为8瓦,其所加电压U 、通过电流I 和自身电阻R 均不知,用电器是与1.5欧的电阻串联在7伏电源上的,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相 同,I 1=I 2,即8715 W V //(.)R R =+Ω,解得用电器的电阻分别为R =2欧和R =1.125欧,代入I P R =/可得电流强度的可能值为I =2安和I =2.67安。正确选项为A 、C 。 例4. 一盏电灯接到220V 的电源上使用时,功率为100W ,如果将这个电源连上长导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