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基础知识归纳

酸碱盐基础知识归纳
酸碱盐基础知识归纳

酸碱盐基础知识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酸碱盐基础知识汇总

一、酸:酸→ H+ + 酸根离子

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

1、盐酸(HCl)

物理性质: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会看到这是因为浓盐酸有性,挥发出的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如果长期敞口放置浓盐酸,溶液的质量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2、硫酸(H2SO4)

浓硫酸特性①吸水性(物理性质)(因此浓硫酸可作干燥剂)②脱水性(化学性质)。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因为浓硫酸溶解于水会)

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应再

如果长期敞口放置浓硫酸,溶液的质量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3、酸的化学性质:(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

二、碱:碱→金属离子(或NH4+)+ OH- (注意:碱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常见的碱:NaOH、Ca(OH) 2、KOH、NH3?H2O

1、氢氧化钠(NaOH)

俗称:、、

物理性质:①易潮解——吸水性(因此氢氧化钠固体可作干燥剂)②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

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性,如不慎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再。

在空气中易潮解,易与反应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必须保存。(如何用实验验证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NaOH的用途:。

2、氢氧化钙 [Ca(OH) 2]

俗称:、,物理性质:氢氧化钙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制法: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② ③

3、碱的化学性质:(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都是 。)

4、中和反应: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也可能是 。

5、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 表示,PH 的范围在0~pH >7溶液呈 性,PH 越大碱性 。

pH=7溶液呈 性

pH <7溶液呈 性,pH 越小酸性 。

测定pH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6、初中化学常用干燥剂: 、 、 、碱石灰

7、干燥剂的选择原则: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酸性气体:HCl 、CO 2、SO 2、SO 3;碱性气体:NH 3;中性气体:O 2、H 2、N 2、CO 、CH 4

氢氧化钠、生石灰不能干燥 ,浓硫酸不能干燥 。 8、溶解于水放热的三种物质: 、 、 。

三、盐:盐→ 金属离子(或NH 4+) + 酸根离子 (注意: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4、粗盐的提纯:

(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 ( 、 )和 (2)粗盐的提纯的步骤: 、 、

(3)能将可溶性物质与难溶性杂质分离开的操作是 (4)玻璃棒在粗盐提纯操作中的三个作用:

溶解: ;过滤: ; 蒸发: 。

(选做)5、化学肥料:农作物所需的最主要的化学肥料有 、 、

肥。

例如: NH 4Cl + Ca(OH)2—

(NH 4)2SO 4 + NaOH —

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造成肥效损失。

复分解反应

⑴定义: ⑵表达式:AB + CD → AD + CB

⑶反应的特点:①双交换;②价不变

⑷反应发生的条件: ⑸反应发生的范围:①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

②酸 + 碱→盐 + 水 ③酸 + 盐→酸 + 盐 ④碱 + 盐→碱 + 盐

⑤盐 + 盐→盐 + 盐

⑹复分解反应书写的步骤:

①先看反应物:是否满足反应条件;

②再看生成物:是否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③若能反应,互相交换成分(化合价不变); ④配平;

⑺复分解反应的本质:离子之间的反应

①有水生成:H ++ OH -→H 2O

②有气体生成:2H ++ CO 32-→H 2CO 3→H 2O+ CO 2↑ ③有沉淀生成:(仅举四例如下)

Ag + + Cl - →AgCl ↓

Ba 2+ + SO 42- →BaSO 4↓

Ca 2+ + CO 32- →CaCO 3↓

Ba 2+ + CO 32- →BaCO 3↓

(8)溶液中常见的不能共存的离子:

前提条件:反应物都可

溶于稀硝酸的白色

沉淀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

色沉淀

H+和OH-H+和CO32-Ag+和Cl-Ba2+ 和SO42-Ba2+ 和CO32-

Ca2+和CO32-Cu2+和OH-Fe3+ 和OH-Mg2+和OH-NH4+和OH-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及汇总

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酸及酸的通性 酸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1 2.酸的通性: 盐 酸 HCl 硫 酸 H 2SO 4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 Zn+2HCl=ZnCl 2+H 2↑ Zn+ H 2SO 4 =ZnSO 4+H 2↑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 2O 3+6HCl=2FeCl 3+3H 2O 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碱+酸→盐+水 NaOH+HCl=NaCl+ H 2O Cu(OH)2+H 2SO 4= CuSO 4+2H 2O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AgNO 3+HCl=AgCl↓+HNO 3 BaCl 2+H 2SO 4=BaSO 4↓ +2HCl 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 )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二、碱及碱的通性 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离子。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 子构成。 1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09996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 O3) 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 ·H2O) H 3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二、酸 1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金属+ 酸→盐+氢气 Fe+ H2SO4== FeSO4+ H2↑ Mg +2HCl == MgCl2+H2↑ (3)金属氧化物+酸→盐+ 水 CuO + H2SO4==CuSO4+H2O Fe O3+6HCl==2FeCl3+3H2O 2 (4)碱+酸→盐+ 水 2NaOH+H2SO4==Na2SO4+2H2O(无现象,借助于指示剂) Ca(OH)2+2HCl==CaCl2+2H2O (5)盐+ 酸→另一种盐+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三、碱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

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水 CO2 +Ca(OH )2== CaC O3↓+H 2O(检验CO2) CO 2 +2NaOH== N a2CO3+H2O (吸收CO2) (3)酸+碱 →盐+水 H2SO 4+2NaOH== Na 2SO 4 +2H 2O 2HCl+Ca(OH)2== C aC l2 +2H 2O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2NaO H+CuS O4== Cu(OH)2↓+Na 2SO 4 3C a(OH )2+2FeC l3== 2Fe(OH)3↓+3CaC l2 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 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14 碱性增强 (2)p 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不能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试纸不能事先用水湿润。 (3)酸雨:正常雨水的p H约为5.6(因为溶有CO 2) pH<5.6的雨水为酸雨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知识点 一、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 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中考酸碱盐知识总结与专题练习(有答案)

酸碱盐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 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1、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 (4)碱 + 酸→盐 + 水 (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2)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3)酸+碱→盐+水 (4)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中考演练: 一、选择题 1.能一次性鉴别NaCl、BaCl2 Na2CO3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盐酸 C.石灰水 D.硝酸银溶液 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作出的重大贡献是() A.发明黑火药 B.创造湿法冶金 C. 改进纯碱的生产 D.发现了新元素 3.现有①Ba(NO3)2溶液、②KCl溶液、③K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4.向盛有Fe、Cu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 A.1种 B.2种 C 3种 D 4种 5.CuCI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Zn B.Cu C.Zn和Cu D.Cu和Mg

常见的酸碱盐知识点

常见的酸碱盐知识点 1、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如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HNO3)。 2、盐酸是HCl的水溶液。纯净的浓盐酸是无色。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浓盐酸露置在空气里,不会变质,但质量减轻,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3、纯净的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油状的液体。因为它具有吸水性,所以它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但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4、酸的性质, (1)酸溶液使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与金属发生置换(H之前的与酸反应,H后的不反应) 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锌和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盐酸清洗铁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铜和硫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与碱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盐酸中和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铜和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与盐反应 HCl+ AgNO3=AgCl↓+HNO3 H2SO4+BaCl2=BaSO4↓+HCl 但注意的是BaSO4 和AgCl 不溶于酸 (常见的碱) 碱是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1、氢氧化钠(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化学式:NaOH)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且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易_______ 称量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NaOH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又会跟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用途:作中性或碱性气体的干燥剂,不能干燥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氯化氢, 可干燥H2、O2、N2、CO、NH3 CH4等;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等工业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而变质 CO2+2NaOH=Na2CO3+H2O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应SO3+2NaOH=Na2SO4+H2O 2.氢氧化钙(俗名:消石灰、熟石灰它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化学式Ca(OH)2 )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生石灰跟水反应*得。 用途:熟石灰可用于建筑业、可做工业原料*氢氧化钠等,在农业上可降低土壤酸性,配*农药波尔多液(熟石灰和硫酸铜)。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同点: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则无沉淀生成。 CO2+ Ca(OH)2=CaCO3↓+H2O

中考化学重难点: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与分析

中考化学难点: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盐 + 氢气 ( 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 ( 4)碱 + 酸→盐 + 水 ( 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 3)酸+碱 → 盐+水 (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 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 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 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 常见沉淀:AgCl ↓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 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五、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 2)处理工厂的废水 (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 1) ( 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 3)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因为溶有 CO2) pH<5.6 的雨水为酸雨 中考化学难点: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二) 酸碱盐性质之酸的通性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的PH<7 (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金属==盐+ 氢气 例:2HCl+Fe=FeCl2+H2↑ (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 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 (5)跟某些盐反应 酸+碳酸盐==盐+水

常见酸碱盐知识归纳

酸碱盐知识归纳 一、组成: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亚硫酸根(SO32—),锰酸根(MnO42—); 负三价:磷酸根(PO43—);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 (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锌粒逐渐减少。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3 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9、氢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蓝色沉淀消失 10、氢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变成蓝色溶液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89674

初中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1.单质: 1)金属: 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水: 3.酸: 4.碱: 5.盐: 0 +2 Fe → Fe 氧气→氧化物 金属 + 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性氧化物+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 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碱+ 金 属:Fe 、Cu 、Mg 、Al 单 质 稀有气体:He 、Ne 、Ar 非金属 纯净物 酸性氧化物:CO 2、SO 2、SO 3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H 2O 、CO 、Fe 3O 4 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可溶盐:K +、Na +、NH 4+、NO 3-、SO 42-(除BaSO 4)、Cl - (除AgCl) 难溶盐:AgCl 、BaSO 4、CaCO 3、BaCO 3、Ag 2CO 3 可溶碱:NaOH 、KOH 、Ba(OH)2、Ca(OH)2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 无氧酸:HCl 、H 2S 含氧酸:H 2SO 4、HNO 3、H 2CO 3、H 3PO 4 可溶:K 2O 、Na 2O 、BaO 、CaO 难溶:CuO 、Fe 2O 3、MgO 固态非金属:C 、S 、P 气态非金属:H 2、O 2、Cl 2、N 2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 7.1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试样白醋酸果 汁 稀盐 酸 纯碱溶 液 肥皂 水 石灰 水 氨水 食盐 水 蔗糖 水 滴加紫色 石蕊试液 变红变红变红变蓝变蓝变蓝变蓝紫色紫色滴加无色 酚酞试液 无色无色无色变红变红变红变红无色无色结论酸性酸性酸性碱性碱性碱性碱性中性中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 ..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质。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 ..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等。 1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一、常见的酸和碱 注: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 (1)浓盐酸的挥发性: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挥发性越强。 雾是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HCl)气体与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不是白烟。 (2 (3)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物)、腐蚀性(化)、脱水性(化,是腐蚀性的一种) (4)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绝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因为浓硫酸密度比水大,而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浮在浓硫酸之上,造成局部沸腾。 (5)其他常见的酸:硝酸(HNO3)、醋酸(CH3COOH) 2.酸的化学性质(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H+) +

(1)用石灰石、水、纯碱为原料制熟石灰、烧碱: ①石灰石→生石灰:↑+23 CO CaO CaCO 高温 ②生石灰→熟石灰:CaO + H 2O = Ca(OH)2,放出大量的热 ③纯碱→烧碱:Na 2CO 3 + Ca(OH)2 = CaCO 3↓ + 2NaOH (2)其他常见的碱:氢氧化钾(KOH )、氨水(NH 3·H 2O ) 4.碱的化学性质(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OH -) -注:并不是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如H 2O 、CO 。

5.浓硫酸、氢氧化钠事故的处理: (1)浓硫酸: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2)氢氧化钠:用较多的水冲洗,并涂上硼酸溶液。 6.常见的干燥剂: (1)浓硫酸:因能与NH 3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NH 3 (2)氢氧化钠固体:因能与CO 2、SO 2等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CO 2、SO 2 (3)生石灰:吸收水分,食品的干燥剂,CaO + H 2O = Ca(OH)2 (4)铁粉:吸收氧气、水蒸气,抗氧化剂,食品的保鲜剂 7.氢氧化钠固体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1)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 (2)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8.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1)NaOH + HCl = NaCl + H 2O 该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了便于观察,在NaOH 溶液中滴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再逐滴滴加稀盐酸,红色逐渐消失,证明NaOH 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中和反应关键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Fe 2O 3 + 6HCl = 2FeCl 3 + 3H 2O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以上反应虽然有盐和水生成,但都不是中和反应。 所以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9.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水: 二、酸碱性和酸碱度 1.酸碱性:酸性、碱性、中性。注意:呈酸性不等于一定是酸、呈碱性不等于一定是碱。如纯碱不是碱,但其水溶液呈碱性,pH>7。 2.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 表示,范围:0~14。 (1)pH = 7 时,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2)pH < 7 时,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越接近7,酸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3)pH > 7 时,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越接近7,碱性越弱;滴入紫色石蕊试 酸性氧化物 +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1 / 2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 盐 + 水 (4)碱 + 酸 → 盐 + 水 (5)盐 + 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3)酸+碱 → 盐+水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 2O 2Fe(OH)3 ΔFe 2O 3+3H 2O ②常见沉淀:AgCl ↓ BaSO 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 3↓ CaCO 3↓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五、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四、中和反应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 (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读数为整数)

酸碱盐基础知识笔记整理

酸碱盐知识笔记整理 ?一酸 ?1、酸的涵义:酸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H+)的一类化合物。 ?HCl=H+ +Cl-H2SO4=2H++SO42- ?2、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3、pH试纸能定量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即H+ 和OH-的浓度的大小)。 使用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醮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跟标准比色卡对照。(pH 湿润相当于稀释) ?4、酸碱指示剂: ?⑴定义:在酸和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⑵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许多花汁也可作指示剂)?⑶作用:指示剂可以定性测量溶液的酸碱性。 ?⑷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 ?指示剂酸性溶液(PH<7)碱性溶液(PH>7)石蕊试液(紫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 ?5、盐酸、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⑴与指示剂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⑵与活泼金属活泼金属+酸→盐+水 现象:金属表面有气泡生成。(注:单质铁与稀酸反应生成亚盐。)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Zn+H2SO4=ZnSO4+H2↑ ?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氧化物+酸→盐+水可用于工业上除锈。 ?①与铁锈反应。现象:铁锈消失,溶液变成黄色。6HCl+Fe2O3=2FeCl3+3H2O ?②与氧化铜反应。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成蓝色。2HCl+CuO=CuCl2+H2O ?③CuO+H2SO4=CuSO4+H2O ?④Fe2O3+3H2SO4=Fe2(SO4)3+3H2O ?(注这几个反应也属复分解反应,化合价前后不变) ?⑷与碱反应: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①HCl+NaOH=NaCl+H2O ?②用“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3HCl+Al(OH)3 =AlCl3+3H2O Cu(OH)2+H2SO4=CuSO4+2H2O ?⑸与某些盐反应: ?①与鸡蛋壳(CaCO3)反应: ?2HCl+CaCO3=CaCl2+H2O+CO2↑ 2HCl+Na2CO3=2NaCl+H2O+CO2↑; ?②AgNO3 + HCl = AgCl↓+HNO3(检验Cl-的方法,具体原因以后再讲)?③BaCl2+H2SO4=BaSO4↓+2HCl(检验SO42-的方法,具体原因以后再讲)?6、酸的个性: ?⑴浓盐酸和浓硝酸均具有强烈的挥发性,会挥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打开浓盐酸

(完整版)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考点归纳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考点归纳  一、概念: 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 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AB+CD=AD+CB 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 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 (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 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 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 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 负三价:磷酸根(PO4); 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 (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 3、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 4、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 ↑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 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二)碱的性质:(1)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多数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1、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氢氧化钠跟三氧化硫反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氢氧化钙跟二氧化碳反应: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5、氢氧化钠跟稀硫酸反应: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6、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反应:NaOH + HCl = NaCl + H2O 7、生石灰跟水反应:CaO + H2O =Ca(OH)2 (三)盐的性质:(1)盐+某些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2)盐+某些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3)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4)盐+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 1、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ZnSO4 +Fe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014414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 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浓硫酸 颜色、状态“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无 特性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脱水性 强氧化性腐蚀性 用途 金属除锈 制造药物金属除锈 浓硫酸作干燥剂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 盐 + 氢气 (3)碱性氧化物 + 酸→ 盐 + 水 (4)碱 + 酸→ 盐 + 水 (5)盐 + 酸→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3、三种离子的检验 三、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 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Ca(OH)2+Na2CO3== CaCO3↓+2NaOH CaO +H2O== Ca(OH)2 用途 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工业:制漂白粉 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 液 建筑: 2、碱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酸性氧化物+碱→ 盐+水 (3)酸+碱→ 盐+水 (4)盐+碱→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注: 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见沉淀:AgCl↓BaSO4↓Cu(OH)2↓ F e(OH)3↓Mg(OH)2↓BaCO3↓CaCO3↓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最全整理版)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7.1 溶液的酸碱性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结论: (1)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凡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红; (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 注意:① 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 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 只有可溶性的酸性、碱性物质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变色的是指示剂,而不是该物 质。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 (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等; (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 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 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 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NO3、H2SO4、H2CO3 等。

HCl==H++Cl-;H2SO4==2H++SO42-; (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 等。 + - 2+ - NaOH==Na++OH-;Ca(OH) 2==Ca2++2OH-; (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Cl、NH4NO3 等。NaCl==Na++Cl-;NH4NO3==NH4++NO3-; 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 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 值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 溶液的pH 值与酸碱性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且pH 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且pH 越大,碱性越强。 3.pH 试纸的使用方法: 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 即为该溶液的pH。 (1)不能直接把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以免带入杂质,同时这种操作可能泡掉pH 试纸上一部分指示剂,以致比色发生较大的误差; (2)不能先用水将pH 试纸润湿,再进行测试,因为水润湿后的pH 试纸将测定的是稀释后溶液的pH。 (3)我们实验室一样使用的pH试纸是广泛pH试纸,测出的pH值是1~14的整数。(4)为了比较精确的测定溶液的pH,我们可以用精密pH 试纸和酸度计(又称 pH 计)来测量。三、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1.人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血液、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的酸碱度都接近于中性,而且变化极小; 2.胃液的pH 在0.9~1.5 之间,在这样的环境中铁屑都可被溶解,但胃本身却能安然无恙。因为胃里有一层“粘液屏障”,它是由粘液细胞和上皮细胞分泌出的一种胶冻状粘液,在胃粘膜表面构成一个保护膜,用来保护胃,防止胃酸对其本身的腐蚀及胃蛋白

最全面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酸碱盐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见下图。短线表示相互间能反应,箭号表示相互间能转化) 1.单质: 1)金属: 2)非金属 + 氧气 → 氧化物 2.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 3)水: 3.酸: 4.碱: 5.盐: 0 +2 Fe → Fe 氧气→氧化物 金属+ 酸→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酸性氧化物+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氧化物+ 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CuSO 4→CuSO 4·5H 2O 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 前面的金属;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 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 2O ) 石蕊变蓝;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酸→盐+水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碱+ 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②可溶性盐) 金 属:Fe 、Cu 、Mg 、Al 单 质 稀有气体:He 、Ne 、Ar 非金属 纯净物 酸性氧化物:CO 2、SO 2、SO 3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其它氧化物:H 2O 、CO 、Fe 3O 4 化合物 酸 物质 碱 盐 混合物:空气、水煤气、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 可溶盐:K +、Na +、NH 4+、NO 3-、SO 42-(除BaSO 4)、Cl - (除AgCl) 难溶盐:AgCl 、BaSO 4、CaCO 3、BaCO 3、Ag 2CO 3 可溶碱:NaOH 、KOH 、Ba(OH)2、Ca(OH)2 难溶碱:Cu(OH)2、Fe(OH)3、Mg(OH)2 无氧酸:HCl 、H 2S 含氧酸:H 2SO 4、HNO 3、H 2CO 3、H 3PO 4 可溶:K 2O 、Na 2O 、BaO 、CaO 难溶:CuO 、Fe 2O 3、MgO 固态非金属:C 、S 、P 气态非金属:H 2、O 2、Cl 2、N 2 金属 碱性 氧化物 碱 盐 非金属 酸性 氧化物 酸 盐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丽燕教育 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归纳 金属及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2、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3、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4、铁粉和银粉一般均为黑色 5、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反应出来。 三、置换反应 1、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2、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它可以给你以下一些判断的依据: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3、农药波尔多液的成分为:硫酸铜和熟石灰 4、含铁的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 )、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 2 )、 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 3);含铝的矿石主要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 2 O 3 );含 铜的矿石主要是黄铜矿(主要成分是CuFeS 2)和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 2 S)。 5、冶炼原理:Fe 2O 3 +3CO3CO 2 +2Fe

酸碱盐知识归纳

酸、碱、盐知识归纳 物质酸碱盐 概念电离时解离出的阳离子 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电离时解离出的阴离子全 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由金属阳离子(或NH4+)和 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形式酸= H+ + 酸根阴离子碱=金属阳离子+OH-盐=金属阳离子+酸根阴离子举例HCl、H2SO4 HNO3、H2CO3 CH3COOH NaOH 、KOH Mg(OH)2 Ca(OH)2 NaC l KNO3 NH4Cl NaHCO3 Cu2(OH)2CO3 备注溶液呈酸性,PH < 7 溶液呈碱性,PH > 7 多数盐溶液呈中性,PH=7 ①他们的溶液都不显电性②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受自身因素和浓度的影响 归纳:物质分类: 二、常见的酸 特性吸水性,脱水性 (腐蚀性) 氧化性浓硫酸的稀释: ----放热 实质吸去混合气体 中的水份 将有机物中的氢、氧 元素按原子2:1的个 数比夺掉 浓硫酸与活泼的和某些不 活泼的金属都能作用,但 不能生成氢气,而是水 溶解时扩散所吸 收的热小于水合 放出的热 用途:可作干燥剂 (可干燥H2、 O2、CO2等) 能使铁钝化,可用铁制品 盛装浓硫酸 注意:不能干燥碱性 气体如NH3 浓硫酸对皮肤和衣物 有很强的腐蚀性,使 用时一定要小心。 不能用浓硫酸制氢气稀释时:必须是 酸入水、慢慢、 搅拌 2、常见的酸──盐酸和稀硫酸

酸的共性:(原因是酸溶液中的阳离子全是H+)

三、常见的碱──NaOH 和Ca(OH)2 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备注及用途 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CaO+H2O=Ca(OH)2 (放热反应) 熟石灰或消石灰CaO可作干燥剂。注意;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潮解(常作干 燥剂),极易溶于水,溶解 时放热,水溶液有很强的腐 蚀性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 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称 石灰水,有腐蚀作用 NaOH可作干燥剂 注意;不能干燥酸性 气体( CO2、SO2、HCl 等 ) 与指示 剂反应 (PH>7,溶液呈碱性) 其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利用这性质能够鉴别某物质是否是碱性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 +CO2=Na2CO3+H2O 2NaOH +SO2=Na2SO3+H2O 2NaOH +SO3=Na2SO4+H2O Ca(OH)2+CO2=CaCO3↓ +H2O ①鉴别Ca(OH)2和 NaOH──可用CO2 ②NaOH和 Ca(OH)2- 的保──隔绝空气 ③Ca(OH)2──可用 建筑业上 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 (该类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没相互交换成分) 与酸反 应(中 和反 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2NaOH+H2SO4= Na2SO4+2H2O Ca(OH)2+2HCl= Ca Cl2+2H2O Ca(OH)2+H2SO4= CaSO4+2H2O 利用这个性质: ①农业上中和酸性土 ②被氢氧化钠烧伤的 皮肤可用硼酸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