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机械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整理]《机械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整理]《机械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1、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在图上标出)。图b中,C、F的导路在图示位置相互平行。

2、试分析下图所示的系统,计算其自由度,说明是否能运动?若要使其能动,并具有确定运动,应如何办?在计算中,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说明。图中箭头表示原动件。图b中各圆为齿轮。

3,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必须注明。图b中两圆为齿轮,导路F垂直于AE。

4,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指出。(已知AB=CD,且相互平行。)

5,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当推程为等速运动规律时,最大压力角发生在行程。

(A)起点;(B)中点;(C)终点。

6,图示为一凸轮机构从动件推程位移曲线,OA//BC,AB平行横坐标轴。试分析该凸轮机构在何处有最大压力角,并扼要说明理由。

7,有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偏心圆凸轮机构,O为凸轮几何中心,O1为凸轮转动中心,直线AC⊥BD,O1O=

1

2

OA,圆盘半径R=60mm。

(1)根据图a及上述条件确定基圆半径r0、行程h,C点压力角α

C

和D点接触

时的位移h

D

、压力角αD。

(2)若偏心圆凸轮几何尺寸不变,仅将从动件由尖顶改为滚子,见图b,滚子

半径r

r =10mm。试问上述参数r

?、h、α

C

和h

D

、α

D

有否改变?如认为没有改变

需明确回答,但可不必计算数值;如有改变也需明确回答,并计算其数值。

a) b)

8,图示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廓线AB段为渐开线,形成AB段渐开线的基圆圆心为O,OA=r0,试确定对应AB段廓线的以下问题:

(1)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2)当凸轮为主动件时,机构的最大压力角与最小压力角;

(3)当原从动件主动时,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出现在哪一点?

(4)当以凸轮为主动件时,机构的优缺点是什么?如何改进?

9,试求图示机构的全部瞬心,并说明哪些是绝对瞬心。

10在图示四杆机构中,已知l l AB BC ==20mm ,l CD =40mm ,∠α=∠β=90?,

ω1100

=rad/s 。试用速度瞬心法求C 点速度v C 大小和方向。

11,下图是四种机构在某一瞬时的位置图。在图示位置哥氏加速度不为零的机构为 。

12,已知铰链四杆机构的位置(图a)及其加速度矢量多边形(图b),试根据图b 写出构件2与构件3的角加速度α2、α3的表达式,并在图a 上标出它们的方向。

13,图示为按比例尺绘制的牛头刨床机构运动简图和速度矢量多边形。试由图中的比例尺计算导杆3的角速度ω3和滑块2的角速度ω2,并指出其方向。(提示:S 3为构件3上特殊点,据S B CD 3⊥、S D v D 3⊥求得,作题时不必去研究v S 3如何求得。)

(取μl =0005.m/mm ,μv =0003.(m/s)/mm 。)

14,试画出图示机构的传动角γ和压力角α,并判断哪些机构在图示位置正处于“死点”?

1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 AB =30mm ,l BC =110mm ,l CD =80mm ,l AD =120mm ,构件1为原动件。

(1)判断构件1能否成为曲柄;

(2)用作图法求出构件3的最大摆角ψmax ; (3)用作图法求出最小传动角γmin ;

(4)当分别固定构件1、2、3、4时,各获得何种机构?

m/mm

16,已知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其m a h c z =====*

*5201025201 mm,

,,.,a ,z 240=,试计算:

(1)求两个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 1、r 2和基圆齿距p b1、p b2; (2)求小齿轮的齿顶圆半径r a1和大齿轮的齿根圆半径r f 2; (3)求这对齿轮正确安装时的啮合角α'和中心距a ; (4)将上述中心距a 加大5 mm ,求此时的啮合角α'及此时两轮的节圆半径'r 1、'r 2。

17,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标准齿轮传动,已知i z m 1212201020====,,, mm α

h c a ,.**==1025。

(1)分别计算两轮的分度圆半径、基圆半径、节圆半径、顶圆半径、标准中心距、无侧隙啮合角、分度圆齿距和基圆齿距,并用作图法确定实际啮合线长,由此计算重合度。

(2)若中心距加大,回答下列问题(把不对的划去)

1)节圆半径'r (变大,变小,不变) 2)分度圆半径r (变大,变小,不变) 3)啮合角α'(变大,变小,不变) 4)传动比i 12(变大,变小,不变) 5)齿侧间隙(有,没有)

6)节圆压力角(等于,大于,小于)啮合角。

18,在图示轮系中,已知:蜗杆为单头且右旋,转速n 11440= r/min ,转动方向如图示,其余各轮齿数为:40 2=z ,z 220'=,z 330=,z 318'=,54 4=z ,试: (1)说明轮系属于何种类型; (2)计算齿轮4的转速n 4;

(3)在图中标出齿轮4的转动方向。

19,在图示轮系中,所有齿轮均为标准齿轮,又知齿数z 130=,68 4=z 。试问: (1)? 2=z ,z 3=?

(2)该轮系属于何种轮系?

20,在图示轮系中,根据齿轮1的转动方向,在图上标出蜗轮4的转动方向。

21,在图示轮系中,轮2、轮4同时和轮3啮合。已知各轮的齿数为z 119=, z 1'=z 2=z 4=20,z 360=, 求 i AB 。

22、在图示轮系中,已知z z z z 13462288

===,, ,试求: (1)传动比i 16;

(2)该机构的自由度F ,并指明虚约束、复合铰链和局部自由度。

23,图示螺旋机构中,已知螺旋副A 为右旋,导程L A 28.mm ;螺旋副B 为左旋,导程L B 为3mm ,C 为移动副。试问螺杆1转多少转时才使螺母2相对构件3移动10.6mm 。

24,图示杠杆机构。A 、B 处细线圆为摩擦圆。试用图解法画出在驱动力作用下提

起重物W 时,约束总反力21R 、31R

的作用线。

25,在图示铰链机构中,铰链处各细线圆为摩擦圆,d M 为驱动力矩,r P 为生产阻

力。在图上画出下列约束反力的方向与作用位置:12R 、32R 、43R

、41R 。

26,图示为一鼓轮,上有重块A 、B ,已知它们的质量m A =4

kg ,m B =2 kg ,今欲在平面Ⅰ、Ⅱ上分别加一平衡质量m b '和m b ''

,它们分布在φ1200 mm 的圆周上,使

鼓轮达到完全平衡。试求m b '、m b ''

的大小,并在图中画出它的安放位置。

27,某转子由两个互相错开90?的偏心轮组成,每一偏心轮的质量均为m ,偏心距均为r ,拟在平衡平面A 、B 上半径为2r 处添加平衡质量,使其满足动平衡条件,试求平衡质量A m )(b 和B m )(b 的大小和方向。

28,单缸四冲程发动机近似的等效输出转矩d M 如图示。主轴为等效构件,其平均转速m in r/ 1000m =n ,等效阻力矩r M 为常数。飞轮安装在主轴上,除飞轮以外构件的质量不计。试求:

(1)等效阻力矩r M 的大小和发动机的平均功率;

(2)稳定运转时max ω和min ω的位置;

(3)最大盈亏功max W ?;

(4)欲使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δ =005.,在主轴上安装的飞轮的转动惯量J F ;

(5)欲使飞轮的转动惯量减小1

2

,仍保持原有的δ值,应采取什么措施?

29,某机械系统以其主轴为等效构件。已知主轴稳定运转一个周期的等效阻力矩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等效转动惯量J =05. kg ?m 2,平均角速度ωm

=40

rad/s ,等效驱动力矩为常数。试求:

(1)等效驱动力矩M d ;

(2)最大盈亏功?W max ;

(3)ωmax 与ωmin 的位置和大小; (4)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δ。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 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就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与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与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就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 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就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与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就是决定群落组成与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就是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过程。 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与理论的三大类。 3 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就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与,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就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生态福就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指的就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与宇宙环境。 小环境指的就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就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小环境中的奇虎称为小气候,就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称为密度制约因子。 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广温性就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 狭温性就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狭温性动物。 2、什么就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就是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其基本内容就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就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Shelfo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机械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1)

机械原理模拟试卷 一单向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对心直动尖顶盘形凸轮机构的推程压力角超过了许用值时,可采用措施来解决。 (A 增大基圆半径 B 改为滚子推杆 C 改变凸轮转向) 2. 渐开线齿廓的形状取决于的大小。 (A 基圆 B 分度圆 C 节圆) 3. 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参数指的是上的参数。 (A 端面 B 法面 C 平面) 4. 加工渐开线齿轮时,刀具分度线与轮坯分度圆不相切,加工出来的齿轮称为齿轮。 (A 标准 B 变位 C 斜齿轮) 5. 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则其自由度原动件数。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6. 两齿轮的实际中心距与设计中心距略有偏差,则两轮传动比__ _____。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 7.拟将曲柄摇杆机构改变为双曲柄机构,应取原机构的_____ __作机架。 ( A 曲柄 B 连杆 C 摇杆 ) 8. 行星轮系是指自由度。 ( A 为1的周转轮系 B 为1的定轴轮系 C 为2的周转轮系) 9. 若凸轮实际轮廓曲线出现尖点或交叉,可滚子半径。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10.平面连杆机构急回运动的相对程度,通常用来衡量。 ( A 极位夹角θ B 行程速比系数K C 压力角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标准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的标准模数和压力角定义在端。 2. 图(a),(b),(c)中,S为总质心,图中转子需静平衡,图中转子需动平衡。

3. 平面移动副自锁条件是,转动副自锁条件是。 4. 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分别为应用和。 5. 惰轮对并无影响,但却能改变从动轮的。 6. 平面连杆机构是否具有急回运动的关键是。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什么是运动副、低副、高副?试各举一个例子。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几个约束?若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几个约束? 2.何谓曲柄?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当以曲柄为主动件时,曲柄摇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将可能出现在机构的什么位置? 3.什么是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产生根切原因是什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根切的最小齿数是多少? 4.如图所示平面四杆机构,试回答: (1) 该平面四杆机构的名称; (2) 此机构有无急回运动,为什么? (3) 此机构有无死点,在什么条件下出现死点; (4) 构件AB为主动件时,在什么位置有最小传动角。 四、计算题(共36分) 1. 图所示穿孔式计算机中升杆和计算卡停止机构,有箭头标记的为原动件,试判断此机构运动是否确定。(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请指出来)(8分) 2. 在电动机驱动的剪床中,作用在剪床主轴上的阻力矩M r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等效驱动力矩I H

机械原理模拟题8套-2(带答案)

题1 模拟试 一、填空题:(30分) 1.机构中的速度瞬心是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它用于平面机构(速度)分析。 称为(运动副)。 2.两构件之间可运动的连接接触 3.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机构尺寸(越大)但过于小的基圆半径会导致压力角(增大)。 限啮合点)。 4.用齿条型刀具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时,为使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应使刀具的(齿顶线不超过极 动转盘 的间歇)的运动。 5.间歇凸轮机构是将(主动轮的连续转动)转化为(从 用(动平衡)方法平衡。其平衡条件为(∑M=O;∑F=0)。 6.刚性转子的平衡中,当转子的质量分布不在一个平面内时,应采 动能)。等效力、等效力矩所作的7.机械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其等效原则是:等效构件所具有的动能应(等于整个系统的总 功或 瞬时功率应(等于整个系统的所有力,所有力矩所作的功或所产生的功率之和)。 8.平面机构结构分析中,基本杆组的结构公式是(3n=2PL)。而动态静力分析中,静定条件是(3n=2PL)。 9.含有两个整转副的将铰链四杆机构,以最短杆为(连杆)得到双摇杆机构。 10.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分为(范成法)和(仿形法)两类。 二、选择 题:(20分) ,其啮合角(B)。 1.渐开线齿轮齿条啮合时,若齿条相对齿轮作远离圆心的平移 A)增大;B)不变;C)减少。 2.为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可靠地连续传动,实际啮合线长度(C)基圆齿距。 A)等于;B)小于;C)大于。 3.高副低代中的虚拟构件的自由度为(A)。 A)-1;B)+1;C)0; 4.以滑块为主动件的曲柄滑块机构,死点位置出现 在(A)。 A)曲柄与连杆共线时B)曲柄与连杆垂直时 C)曲柄与滑块运动方向平行时D)曲柄与滑块运动方向垂直时 (A)。 5.渐开线齿轮发生根切的根本原因是啮合点跨越了 A)理论啮合线的端点B)实际啮合线的端点 C)节点D)齿根圆 6.飞轮调速是因为它能(C①)能量,装飞轮后以后,机器的速度波动可以(B②)。 ①A)生产;B)消耗;C)储存和放出。 ②A)消除;B)减小;C)增大。 7.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有被此相关的三个瞬心。这三个瞬心(C)。 A)是重合的;B)不在同一条直线上;C)在一条直线上的。 8.分度圆直径不等于模数与齿数乘积的是(C)。 A)直齿圆柱内齿轮B)蜗轮和变位齿轮 C)蜗杆和斜齿圆柱齿轮D)变位齿轮 9.刚性转子满足动平衡的条件为(D)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 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 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多样性,排列 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观要素及其属 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多 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现象(不 用背) 12.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即景 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差异以及反映 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标,在景观生 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态效应,也有 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 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引进廊 道 B )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 )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考) 22.廊道的功能:生境、通道、过滤、源和汇 23.基质的判断依据(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24.基质的特征:连接度、狭窄地带、孔隙度

机械原理模拟题8套(带答案)

模拟试题1 一、填空题:(30分) 1.机构中的速度瞬心是两构件上(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它用于平面机构(速度)分析。 2.两构件之间可运动的连接接触称为(运动副)。 3.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机构尺寸(越大)但过于小的基圆半径会导致压力角(增大)。 4.用齿条型刀具范成法切制渐开线齿轮时,为使标准齿轮不发生根切,应使刀具的(齿顶线不超过极限啮合点)。 5.间歇凸轮机构是将(主动轮的连续转动)转化为(从动转盘的间歇)的运动。 6.刚性转子的平衡中,当转子的质量分布不在一个平面内时,应采用(动平衡)方法平衡。其平衡条件为(∑M = O ;∑F = 0 )。7.机械的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其等效原则是:等效构件所具有的动能应(等于整个系统的总动能)。等效力、等效力矩所作的功或瞬时功率应(等于整个系统的所有力,所有力矩所作的功或所产生的功率之和)。 8.平面机构结构分析中,基本杆组的结构公式是( 3n = 2PL )。而动态静力分析中,静定条件是(3n = 2PL )。 9.含有两个整转副的将铰链四杆机构,以最短杆为( 连杆 )得到双摇杆机构。 10.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分为( 范成法 )和(仿形法)两类。 二、选择题:(20分) 1.渐开线齿轮齿条啮合时,若齿条相对齿轮作远离圆心的平移,其啮合角( B )。 A) 增大; B)不变; C)减少。 2.为保证一对渐开线齿轮可靠地连续传动,实际啮合线长度( C )基圆齿距。 A)等于; B)小于;C)大于。 3.高副低代中的虚拟构件的自由度为( A )。 A) -1; B) +1 ; C) 0 ; 4.以滑块为主动件的曲柄滑块机构,死点位置出现在( A )。 A)曲柄与连杆共线时B)曲柄与连杆垂直时 C)曲柄与滑块运动方向平行时D)曲柄与滑块运动方向垂直时 5.渐开线齿轮发生根切的根本原因是啮合点跨越了( A )。 A)理论啮合线的端点B)实际啮合线的端点 C)节点D)齿根圆 6.飞轮调速是因为它能(C①)能量,装飞轮后以后,机器的速度波动可以(B②)。 ① A)生产; B)消耗; C)储存和放出。 ②A)消除; B)减小; C)增大。 7.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有被此相关的三个瞬心。这三个瞬心(C)。 A)是重合的; B)不在同一条直线上;C)在一条直线上的。 8.分度圆直径不等于模数与齿数乘积的是( C )。 A)直齿圆柱内齿轮B)蜗轮和变位齿轮 C)蜗杆和斜齿圆柱齿轮D)变位齿轮

生态学试题与答案(最后)

生态学单选 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 A.理论生态学 B.草原生态学 C.环境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 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 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 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 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 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 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 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 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 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 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 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 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 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 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6.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 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 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 7.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 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 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 8.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 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种以上的分类 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 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 10.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 A.活动积温 B.有效积温 C.积温 D.热量 11.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阴植物 D.中日照植物 12.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 A.生态因子 B.生存因子 C.资源因子 D.气候因子 13.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 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 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 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 14.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 A.生活期长 B.个体大 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 D.生殖耗费少 15.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 A.遗传力 B.繁殖力 C.配合力 D.增长力 16.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 A.生理出生率 B.生态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 17.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

机械原理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个约束,一个低副引入个约束。 2、受单力P驱动的移动副自锁条件是;受单力P驱动的转动副自锁条件是。 3、机械效率等于功与功之比。 4、确定移动副中总反力方向的条件是 5、平面四杆机构共有个速度瞬心;其中个是绝对瞬心。 6、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速度瞬心在处,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在处。 7、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其顶隙为;而侧隙为。 8、在凸轮机构的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中,具有刚性冲击的是;具有柔性冲击的是。 9、依据周转轮系的传动比,周转轮系分为和 10、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是 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什么叫渐开线齿轮传动的重合度?其含义是什么? 2.铰链四杆机构成为双摇杆机构的条件是什么? 3. 什么叫凸轮机构压力角?在设计凸轮机构时,对压力角有何限制?

4.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5. 何谓急回运动?试列出三种具有急回运动的连杆机构 三、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图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各杆长分别为: 且AD为机架。试分析: (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AB l的最大值;(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AB l的最小值;(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AB l的取值范围 2.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试分析: (1)在图上画出该凸轮机构的基圆; (2)画出机构在图示位置时推杆的位移s;mm l BC 500 =mm l CD 350 =mm l AD 300 =

(3)画出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α。 (4)画出凸轮由图示位置转过900时的推杆位移s’和压力角α’。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求图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若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应明确指出),如果以凸轮为原动件,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为什么? 2.在图示的轮系中,所有齿轮皆为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模数皆为2mm,并已知齿数z1=20,z2=32,z2’=18,z3’=20 ,z4=30,试求:齿轮3和齿轮5的齿数和该轮系的传 动比i1H 。已知: , 45 4 3 3 2 12' 'a a a a= = 五、设计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杨持 生态学课后习题部分答案

1.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就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与范围:从分子到生物圈都就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2、什么就是环境,生态学环境指什么? 环境则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与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环境系统。 生态学环境就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与。 3、种的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这主要决定于各个种的遗传特性。 8.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Z)与逻辑斯谛增长模型(L)。 A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B、种群指数增长模型就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就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C 。Z的增长曲线呈“J”型;L的增长曲线呈“S”型。 9、什么就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类型?<附:成因> 种群空间格局(spatial pattern)定义: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型 成因:(1)均匀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另一原因就是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籽苗的生长(2)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因为只有在环境的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的情况下或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时才易产生随机分布(3)成群分布就是最长见的内分布型a、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b、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c、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12、何谓种内与种间关系,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称为种内关系,而将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生物的种间关系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有9种相互作用类型:偏利作用、原始作用、互利共生、中性作用、竞争(直接干涉型)、竞争(资源利用型)、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可概括分为两大类,即正相互作用与负相互作用。

机械原理

2-1 何谓构件?何谓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如何分类的? (1)构件:机械中每个独立运动的单元体。 (2)运动副:由两构件直接接触而组成的可动连接。 运动副元素:两构件上能够参加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表面。 (3)分类方法:1、根据约束的数目分类为Ⅰ级副、Ⅱ级副、Ⅲ级副、Ⅳ级副、Ⅴ级副。 2、根据两构件的接触形式:分为低副、高副。 3、根据两构件的相对运动形式可分为:转动副、移动副、螺旋副、球面 副等。 4、也可分为:平面运动副和空间运动副。 2-2 机构的运动简图有何用处?他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 答:1、机构运动简图可以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传递情况,可进行运动分析,而且也可用来进行动力分析。 2、运动简图:可以正确的表达出机构的组成构件和构件间的连接运动副,即机构的组成形式。 2-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 答:1、自由度与原动杆的数目相等。 2、当少时:机构的运动将不确定。当多时:将导致机构中最薄弱的环节损坏。 3、少的我们称之为欠驱机构:它遵循最小阻力定律,所以人们制造了很多欠驱机构或装置,并增加机构的灵活性和自适性。多的称之为冗驱机构:若各部分原动件的运动彼此协调,则各原动件将同心协力来驱动从动件,从而增大了传动的可靠性,减小尺寸和重量,并利用克服机构处于某可异位形时受到的障碍。 2-6 在图2-20所示的机构中,在铰链C、B、D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都是重合的,那么能说该机构有三个虚约束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在铰链C、B、D中任何一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重合是由于其他两处的作用,所以只能算一处。 2-8 为何要对平面高副机构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答:1、为使平面低副机构结构分析和运动分析的方法适用于所有平面机构,便于对含有高副的平面机构进行研究,要进行“高副低代”。 2、“高副低代”的条件:(1)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不变。 (2)代替前后机构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不变。 3-1 何谓速度多边形和加速度多边形?他们有什么特点? 答:1、在用矢量方程法分析机构的运动时,首先根据合成原理列出机构的速度(加速度)矢量方程,然后按方程选定比例尺作图。所做的图即称为:速度(加速度)多边形。 2、在它们的多边形中,由极点P向外放射的的矢量,代表构件上相应点的绝对速度(加速度),而连接两绝对速度(加速度)末端的矢量,则代表构件上相应两点的相对速度(加速度)。而相对加速度又可分为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 3-2 何谓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利用这一原理进行构件上某点的速度(加速度)图解时,应具备哪些条件?还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将同一构件各点间的相对速度(加速度)矢量构成的图形称为该构件图形的速度(加速度)影像。 2、条件是要知道构件上两点的速度或加速度。才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影像原理来求出该构件上其他点的速度或加速度。 3、还应注意:这一原理只适用于构件,而不是整个机构。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附件1: 课外作业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A、 B、A 二、填空题 1、环境、可持续发展; 2、人类活动、生态环境; 3、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 三. 简答题 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1分);(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1分);(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1分);(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1分)。总之,运用生态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使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分)。 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2分)。进入21世纪后,其学科内容和任务不断丰富,环境科学将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1分);(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分);(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1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C、B、A、A、C、A、A、 D、B、B、D、B、B、A、C、A、D、A、B、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 3、B、C、D; 4、B、C、D 三、名词解释题 1、最小值定律: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

机械原理

第二章 机构能够运动的基本条件是其自由度必须大于零。(正确) 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两个约束。(正确) 移动副和转动副所引入的约束数目相等。(正确) 一切自由度不为一的机构都不可能有确定的运动。(错误) 一个作平面运动的自由构件有六个自由度。(错误) (1) 两构件构成运动副的主要特征是( D )。 A.两构件以点线面相接触 B.两构件能作相对运动 C.两构件相连接 D.两构件既连接又能作一定的相对运动 (2)机构的运动简图与( D )无关。 A.构件数目B.运动副的类型C.运动副的相对位置D.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3) 有一构件的实际长度0.5mL20mm,则画此机构运动简图时所取的长度比例尺l D )。 A.25 B.25mm/m C.1:25 D.0.025m/mm (4)用一个平面低副连接两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B)个自由度。 A.3 B.4 C.5 D.6 (5)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A)。 A.虚约束B.局部自由度C.复合铰链D.真约束 (6)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D )。 A.机构的自由度0 F B.机构的构件数4N C.原动件数W>1 D.机构的自由度F>0, F原动件数W (7)如图2-34所示的三种机构运动简图中,运动不确定是( C )。 A.(a)和(b)B.(b)和(c)C.(a)和(c)D.(a)、(b)和(c)

(8)Ⅲ级杆组应由( B )组成。 A.三个构件和六个低副B.四个构件和六个低副C.二个构件和三个低副 D.机架和原动件 (9)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这时自由度等于( B )。 A.0 B.1 C.2 D.3 (10)内燃机中的连杆属于( C )。 A.机器B.机构C.构件D.零件 第三章 瞬心即彼此作一般平面运动的两构件上的瞬时等速重合点或瞬时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 (正确)以转动副相连的两构件的瞬心在转动副的中心处。(正确)以平面高副相连接的两构件的瞬心,当高副两元素作纯滚动时位于接触点的切线上。 (错误) 矢量方程图解法依据的基本原理是运动合成原理。(正确)加速度影像原理适用于整个机构。(错误) (1)以移动副相连的两构件间的瞬心位于(B ) A.导路上B.垂直于导路方向的无穷远处 C.过构件中心的垂直于导路方向的无穷远处D.构件中心 (2)速度影像原理适用于(C ) A.整个机构B.通过运动副相连的机构C.单个构件D.形状简单机构(3)确定不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连的两构件的瞬心,除了运用概念法外,还需要借助(A )A.三心定理B.相对运动原理C.速度影像原理D.加速度影像原理 第四章 (1)摩擦力总是有害阻力。(错误)(2)惯性力是构件在作变速运动时产生的。(正确)(3)机械效率是用来衡量机械对能量有效利用程度的物理量。(正确)(4)V带传动利用了楔形面能产生更大摩擦力的原理。(正确)(5)自锁是机械的固有属性,所以机械都有自锁现象(错误) (1)重力在机械运转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C ) A.作正功B.作负功C.有时作正功,有时作负功D.不做功 (2)不能称为平面机构的基本运动形式的是( C ) A.直线移动B.定轴转动C.曲线运动D.平面运动

机械原理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3年机械原理自测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的填写“T”,错误的填写“F”)(20分) 1、根据渐开线性质,基圆内无渐开线,所以渐开线齿轮的齿根圆必须设计比基圆大。( F ) 2、对心的曲柄滑块机构,其行程速比系数K一定等于一。( T )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高副引入二个约束。( F ) 4、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从动件运动规律不变,增大基圆半径, 则压力角将减小( T ) 5、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只要满足杆长和条件,则该机构一定有曲柄存在。( F ) 6、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理论轮廓曲线的等距曲线。 ( T ) 7、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 T ) 8、任何机构的从动件系统的自由度都等于零。( T ) 9、一对直齿轮啮合传动,模数越大,重合度也越大。( F ) 10、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会出现死点位置。。( F ) 二、填空题。(10分) 1、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飞轮)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调速器)调节。 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的极位夹角等于( 0 )所以(没有)急回特性。 3、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重合度大于或 等于1 )。 4、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标准齿轮产生根切的原因是(齿条形刀具齿顶线超过极限啮合点N1 )。 5、三角螺纹比矩形螺纹摩擦(大),故三角螺纹多应用( 联接),矩形螺纹多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 三、选择题(10分) 1、齿轮渐开线在()上的压力角最小。 A )齿根圆; B)齿顶圆; C)分度圆; D)基圆。 2、静平衡的转子(①)是动平衡的。动平衡的转子(②)是静平衡的。 ①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②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3、满足正确啮合传动的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当传动比不等于一时,他们的渐开

景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景观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 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2.斑块:是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3.斑块化:是指斑块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通常表现在斑块大小,内容,密度, 多样性,排列状况,结构,和边界特征等方面。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可以看作是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5.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如广阔的草原、沙漠 等 6.景观异质性:景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性,或者说景观异质性是景 观要素及其属性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7.景观空间格局:一般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配置 8.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和 功能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反映的是景观的复杂程度。 9.内缘比; 斑块内部与外侧边缘带的面积之比 10..网络:网络通常由结点和连接廊道构成分布在基质上 11.干扰:系统中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发生的 现象(不用背) 12.景观破碎化: 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景观由简单趋于复杂 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的过程 13.景观连接度:是描述景观中廊道或基质在空间上如何连接和延续的一种测定 指标。 14.生态流:景观中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 15.meta种群:同种的局域种群在不同斑块上分布的总和 16.景观生态分类:根据生态系统内部水热状况的分异物质能与能量交换形式的 差异以及反映到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按照一定的原则、依据、指标,把一系列相互区别、各具特色的景观生态类型进行个体划分和类型归并,揭示景观的内部格局、分布规律、演替方向。(未知) 17.景观生态规划: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一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 标,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 18.最佳的景观结构:含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最有利于获得大型斑块带来的生 态效应,也有利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多生境物种生存,并能提供比较全面的环境资源和条件,具备了粗粒和细粒的有点 二.填空 19.景观要素的三种类型:斑块、廊道、基质 20.斑块的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进斑块 21.廊道的类型:A)按起源可分为: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 引进廊道 B)按宽度分:线状廊道、带状廊道 C)按构成分:绿道、蓝道、灰道、暗道、明道、(必

机械原理

武汉大学继续教育考试试卷 《机械原理》 学号姓名类型:成教□、网教□专业班号分数 一、判断题(其正、误在答题纸上用“√”、“×”表示。每题2分,共20分) 1. 机械中零件是加工的单元。() 2. 齿轮副和凸轮副均为高副。() 3. 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其自由度一定等于1。() 4. 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包括机构各构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分析以及受力分析。() 5. 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m1=m2,α1=α2。() 6. 圆柱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等于两齿轮基圆半径之和。() 7. 凸轮机构主要由凸轮、滚子、拨盘和机架组成。() 8. 回转件静平衡的条件是:该回转件的质心与其回转中心重合。() 9. 安装飞轮调节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时,不可能完全消除速度波动。() 10. 间歇运动机构的作用是可将连续的运动变为周期性停歇的运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一机构的各构件分别位于两个平行平面内,则该机构称为()机构。 A)平面B)空间C)平面连杆D)平行 2. 说明机构各构件间()的简化图形称为机构运动简图。 A)相对运动关系B)受力关系C)组成关系D)位移关系 3. 铰链是()。 A)球面副B)高副C)移动副D)转动副 4. 为使四杆机构具有急回特性,应使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 A)=1 B)>1 C)<1 D)≥1 5. 凸轮机构中的凸轮,按其形状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不是凸轮的类型。 A)盘形凸轮B)移动凸轮C)圆柱凸轮D)尖顶从动件 6. 圆柱齿轮传动的传动比i=ω1/ω2 =()。 A)模数之比m2/m1B)压力角之比α2/α1 C)分度圆直径之比d2/d1D)齿距之比p2/p1

机械原理期末模拟试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程期末模拟试题 三、 m in /8001r n =解:1 齿轮1

齿轮2’,3,4和H 构成周转轮系;(2分) 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21 22112-=-== Z Z n n i (2分) 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在转化机构中两中心轮的传动比为: ()330 90124324314242-=-=-=-=--= ''''Z Z Z Z Z Z n n n n i H H H (6分) 由于n 4=0,所以有: 8422121-=?-=='H H i i i (2分) 4 齿轮6的转速: min /100880011r i n n H H -=-== (2分) 25.15 6 6556===Z Z n n i (2分) min /8056 5656r i n i n n H === (2分) 齿轮6的转向如图所示 (2分) 四、图示为某机械系统的等效驱动力矩d M 对转角φ的变化曲线,等效阻力矩r M 为常数。各块面积为m N S .801=,m N S m N S m N S .70,.110,.140432=== ,m N S .505=,m N S .306= ,平均转速 min /600r n =,希望机械的速度波动控制在最大转速m in /610max r n =和最小转速m in /592min r n =之 间,求飞轮的转动惯量F J (δ π2 2max 900 n W J F ?=,其余构件的转动惯量忽略不计)。 解:根据阻力矩和驱动力矩的作用绘制系统动能 变化曲线, (5) 找到最大、最小动能点; (2) 求最大盈亏功 Nm S E E W 1402min max max ==-=? (4) 运动不均匀系数: n n n min max -= δ (3) 03.0600 592 610=-= (2)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 (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 (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害气体 (3)滞尘作用 (4)减菌效应 (5)减噪效应 (6)增加负离子效应 (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8、常见的防风林结构有3种:紧密(不透风)结构。稀疏(疏透)结构。透风(通风)结构 9、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划分: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划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型污染。 10、园林植物大气污染抗性确定方法:污染区调查;定点栽培对比法;人工熏气法 11、简答滞尘效应原理。 ①减少出现和移动; ②通过降低风速,使大颗粒灰尘下降到地面或叶片上;

机械原理复习试题及答案1

二、简答题: 1.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 AB=55mm,l BC=40mm,l CD=50mm,l AD=25mm。试分析以哪个构件为机架可得到曲柄摇杆机构?(画图说明) 2.判定机械自锁的条件有哪些? 3.转子静平衡和动平衡的力学条件有什么异同? 4.飞轮是如何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的? 5.造成转子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平衡的目的又是什么? 6.凸轮实际工作廓线为什么会出现变尖现象?设计中如何避免? 7.渐开线齿廓啮合的特点是什么? 8.何谓基本杆组?机构的组成原理是什么? 9.速度瞬心法一般用在什么场合?能否利用它进行加速度分析? 10.移动副中总反力的方位如何确定? 11.什么是机械的自锁?移动副和转动副自锁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12.凸轮轮廓曲线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如何选择推杆滚子的半径? 13.什么是齿轮的节圆?标准直齿轮在什么情况下其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14.什么是周转轮系?什么是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 15.什么是传动角?它的大小对机构的传力性能有何影响?铰链四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在什么位置? 16.机构运动分析当中的加速度多边形具有哪些特点? 17.造成转子动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平衡? 18.渐开线具有的特性有哪些? 19.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什么是推程运动角? 20.什么是重合度?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增加齿轮的模数对提高重合度有无好处? 21.什么是标准中心距?一对标准齿轮的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时,其传动比和啮合角分别有无变化? 二、1.作图(略)最短杆邻边AB和CD。 2.1)驱动力位于摩擦锥或摩擦圆内; 2)机械效率小于或等于0 3)工作阻力小于或等于0 3.静平衡: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平衡 动平衡: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同时平衡 4.飞轮实质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当机械出现盈功速度上升时,飞轮轴的角速度只作微小上升,它将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当机械出现亏功速度下降时,它将能量释放出来,飞轮轴的角速度只作微小下降。 5.原因:转子质心与其回转中心存在偏距; 平衡目的:使构件的不平衡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平衡以消除或减小其不良影响。 6.变尖原因:滚子半径与凸轮理论轮廓的曲率半径相等,使实际轮廓的曲率半径为0。避免措施:在满足滚子强度条件下,减小其半径的大小。 7.1)定传动比2)可分性3)轮齿的正压力方向不变。8.基本杆组:不能拆分的最简单的自由度为0的构件组。机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可看成是有若干基本杆组依次连接于原动件和机架上而构成的。 9.简单机构的速度分析;不能。 10.1)总反力与法向反力偏斜一摩擦角2)总反力的偏斜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11.自锁:无论驱动力多大,机构都不能运动的现象。移动副自锁的条件是:驱动力作用在摩擦锥里;转动副自锁的条件是:驱动力作用在摩擦圆内。 12.1)反转法原理 2)在满足强度条件下,保证凸轮实际轮廓曲线不出现尖点和“失真”,即小于凸轮理论轮廓的最小曲率半径。 13.经过节点、分别以两啮合齿轮回转中心为圆心的两个相切圆称为节圆。当两标准齿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其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14.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的位置不固定,而绕其他固定轴线 回转的轮系称为周转轮系。在周转轮系中加上公共角速度-ωH 后,行星架相对静止,此时周转轮系转化成定轴轮系,这个假 想的定轴轮系称为原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 15.压力角的余角为传动角,传动角越大,机构传力性能越好。 最小传动角出现在曲柄和机架共线的位置。 16.1)极点p‘的加速度为0 2)由极点向外放射的矢量代表绝对加速度,而连接两 绝对加速度矢端的矢量代表该两点的相对加速度。 3)加速度多边形相似于同名点在构件上组成的多边 形。 17.转子的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不平衡;平衡 方法:增加或减小配重使转子偏心质量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 偶矩同时得以平衡。 18.1)发生线BK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圆弧的长度2) 渐开线任一点的法线恒与其基圆相切3)发生线与基圆的切点 是渐开线的曲率中心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5) 基圆内无渐开线。 19.推程、远休止、回程、近休止;从动件推杆在推程运动阶 段,凸轮转过的角度称为推程运动角。 20.实际啮合线段与轮齿法向齿距之比为重合度,它反映了一 对齿轮同时啮合的平均齿数对的多少。增加模数对提高重合度 没有好处。 21.一对标准齿轮安装时它们的分度圆相切即各自分度圆与节 圆重合时的中心距为标准中心距。当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 距时,传动比不变,啮合角增大。 1.平面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存在的条件为:a.连架杆 与机架中必有一杆为四杆机构中的最短杆; b.最短杆与最长杆杆长之和应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之 和(通常称此为杆长和条件)。 2.连杆机构:指所以构建用低副联接而成的机构,又 称为低副机构。 3.连杆机构优点:a.运动副都是低副,低副亮元素为 面接触,所以耐磨损,承载大。b.低副亮元素几何形 状简单,容易制造简单,容易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C . 可以实现不同运动规律和特定轨迹要求。缺点:a低 副中存在间隙,会引起运动误差,使效率降低。B动 平衡较困难,所以一般不宜用于高速传动。C设计比 较复杂,不易精确的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 4.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有:(1)曲柄摇杆机构,(2) 双曲柄机构,(3)双摇杆机构。 5.速度变化:是指一段时间前后,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出现的变 化,是个矢量,大小可以用后前速率差表示,方向可以用与规 定正方向的夹角表示。物理含义可以导出加速度:单位时间内 速度的变化量。 6.压力角:概述压力角(pressure angle)(α):若不考虑各运动 副中的摩擦力及构件重力和惯性力的影响,作用于点C的力P 与点C速度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压力角越大,传动角就 越小.也就意味着压力角越大,其传动效率越低.所 以设计过程中应当使压力角小. 7.死点:从Ft=Fcosα知,当压力角α=90°时,对从动 件的作用力或力矩为零,此时连杆不能驱动从动件工 作。机构处在这种位置成为死点,又称止点。 8.凸轮机构的特点:优点是只要适当的设计出凸轮的 轮廓曲线,就可以是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而且响应快速,机构简单紧凑。缺点:是凸轮廓线与 推杆之间为点。线接触,易磨损,.凸轮制造较困难。 9按.凸轮形状分:a盘形凸轮,b圆柱凸轮。按推杆形 状分:尖顶推杆,滚子推杆,平底推杆。根据凸轮与 推杆白痴接触的方法不同,凸轮可以分为:力封闭的 凸轮机构,几何封闭的凸轮机构。 10. 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根据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所以数学 表达是不同,常用的主要有多项式运动规律和三角函数运动规 律两大类。 11.一条直线(称为发生线(generating line))沿着半径为r b 的圆周(称为基圆(base circle))作纯滚动时,直线上任意点 K的轨迹称为该圆的渐开线。它具有以下特性;a相应于发生 线和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相等,即 ,即为渐开线在K点的法线。b 渐开线上各点的曲率半径不同,离基圆越远,其曲率半径越大, 渐开线越平直。c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d渐 开基圆以内无渐开线。E渐开线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半径的大 小。基圆半径越大,渐开线越趋平直。 12..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点:渐开线齿廓能保证定传动比传动, 渐开线齿廓间的正压力方向不变,渐开线齿廓传动具有可分 性。 13.标准齿轮:是指m 、α 、ha 和c均为标准值,且分度 圆齿厚等于齿槽宽( e = s )的齿轮。 14.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齿数z,模数m,分度圆压力角, 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 和连续啮合传动条件:正确啮合条件:m1 = m2 = m。α1 = α2 = α。连续啮台条件:εα= B1B2 / Pb ≥ 1。 15. 渐开线齿廓的根切现象;用范成法加工齿轮,当加工好的 渐开线齿廓又被切掉的现象时称为根切现象。其原因是;刀具 的齿顶线与啮合线的交点超过了被切齿轮的啮合极限点,刀具 齿顶线超过啮合极限点的原因是被加工齿轮的齿数过少,压力 角过小,齿顶高系数过大。 16.斜齿轮啮合特点是什么?答:(l)两轮齿廓由点开始接触, 接触线由短变长,再变短,直到点接触,再脱离啮合,不象直 齿圆柱齿轮传动那样沿整个齿宽突然接触又突然脱离啮合,而 是逐渐进入啮合逐渐脱离啮合,这样冲击小噪音小,传动平稳。 (2)重合度大ε= εα+εβ。 17.同齿数的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哪些尺寸变了,哪些 尺寸不变,为什么? 答:齿数、模数、压力角、分度圆、基圆、分度圆周节、全 齿高不变,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齿厚、齿槽宽发生变了。 原因:用标准齿轮刀具加工变位齿轮,加工方法不变,即正 确啮合条件不变,所以分度圆模数、压力角不变。因而由公式 可知分度圆、基圆不变,再有齿根高、齿顶高、齿根圆、齿项 圆的计算,基准是分度圆,在加工变位齿轮时,标准刀具中线 若从分度圆外移齿根高变小,齿根圆变大,而若要保证全齿高 不变则齿顶高变大齿顶圆变大,因刀具外移在齿轮分度圆处的 刀具齿厚变小,即被加工出的齿槽变小,又因为分度圆周节不 变,齿厚变厚。 18.一对斜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是什么? 答:正确啮合条件:mn1 = mn2 = m αn1 = αn2 = α。外啮 合β1 = - β2 内啮合β1 = β2连续传动条件:ε= εα+εβ ≥ 1。 19.什么是变位齿轮? 答:分度圆齿厚不等于齿槽宽的齿轮及齿顶高不为标准值的 齿轮称为变位齿轮。加工中齿条刀具中线不与被加工齿轮的分 度圆相切这样的齿轮称为变位齿轮。 20..蜗轮蜗杆机构的特点有哪些? 答:(1)传递空间交错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即空间机构。 (2)蜗轮蜗杆啮合时,在理论上齿廓接触是点接触,但是蜗 轮是用与蜗轮相啮合的蜗杆的滚刀加出来的,实际为空间曲线 接触。 (3)蜗杆蜗轮的传动比,用蜗杆的头数(线数)参与计算。 (4)蜗杆的分度圆直径不是头数乘模数而是特性系数乘模 数,即d1 = qm (5)蜗轮蜗杆的中心距也是用特性系数参与计算。 a=m(q+Z2)/2 (6)可获得大传动比,蜗轮主动时自锁。 21.蜗轮蜗杆的标准参数面是哪个面;可实现正确啮合条件是 什么? 答:(1)是主截面,即平行于蜗轮的端面过蜗杆的轴线的 剖面称之为主截面。 (2)正确啮合条件:ma1 = mt2 = m αa1 =α t2 = α β1 + β2 = 900 旋向相同 22.为什么确定蜗杆的特性系数q 为标准值? 答:(1)有利于蜗杆标准化,减少了蜗杆的数目。 (2)减少了加工蜗轮的蜗杆滚刀的数目。 23.当量齿轮和当量齿数的用途是什么? 答:一对圆锥齿轮的当量齿轮用来研究圆锥齿轮的啮合原 理,如重合度和正确啮合条件等,单个当量齿轮用来计算不根 切的最小齿数和用仿形法加工圆锥齿轮时用它来选择刀具号 及计算圆锥齿轮的弯曲强度。 24. 轮系可以分为三种:定轴齿轮系和周转轮系(基本类型), 第三种是复合轮系。 25:轮系的作用:1 实现两轴间远距离的运动和动力的传动、 2 实现变速传动、 3 实现换向传动、 4 实现差速作用,5用做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6在尺寸及重量较小的条件下,实现大功 率传动。 26. 瞬心为互相作平面相对运动的两构件上,瞬时相对 速度为零的点;也可以说,就是瞬时速度相等的重合点 (即等速重合点).若该点的绝对速度为零则为绝对瞬心; 若不等于零则为相对瞬心. 27. 机构中各个构件之间必须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因 此,构件的连接既要使两个构件直接接触,又能产生 一定的相对运动,这种直接接触的活动连接称为运动 副。轴承中的滚动体与内外圈的滚道,啮合中的一对 齿廓、滑块与导轨),均保持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 的相对运动,因而都构成了运动副。两构件上直接参 与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点、线或面称为运动副元素。 29.自由度:在平面运动链中,各构件相对于某一构件所 需独立运动的参变量数目,称为运动链的自由度。它 取决于运动链中活动构件的数目以及连接各构件的运 动副类型和数目。 平面运动链自由度计算公式:F=3n-2PL-PH(1.1)式中: F --- 运动链的自由度n --- 活动构件的数目PL --- 低副的 数目.PH --- 高副的数目。 30.机械的自锁:有些机械,就其结果情况分析,只要加上足 够大的驱动力,按常理就应该能沿着有效驱动力的作用的方向 运动,而实际上由于摩擦的存在,却会出现无论这个驱动力如 何增大,也无法使它运动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机械的自锁。 31.静平衡:当转子(回转件)的宽度与直径之比(宽径比)小于 机械原理第 1 页共 2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