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下进行低碳转型的

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下进行低碳转型的

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下进行低碳转型的探析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社会经济模式。

我国企业战略转型日益与低碳经济发展方向趋同,逐步走向低碳发展模式,了解和认清低碳经济与我国企业战略转型的关系,对于企业战略的调整和规划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企业;低碳经济能源;对策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061-01引言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多会导致全球变暖,这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也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世界各国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不懈努力。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崛起之路是不可能按照高耗能高消耗高排放的老路发展下去,而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一条必然之路。

所以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必须进行低碳转型的思考。

一、低碳经济发展概述1.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需要[1]。

低碳经济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低碳生产,一种是低碳消费,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2]。

企业低碳发展就是以战略转型为依托改变企业发展模式,其本质是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2.世界各国低碳发展的目标2008年,日本提出将用能源和环境高新技术引领全球,把日本打造成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设置了美国主要碳排放源的排放总额限制,相对于2005年的排放水平,到2020年削减17%,到2050年削减83%。

各国致力于低碳发展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改变。

二、低碳经济下中国企业面对的风险1.中国企业竞争中面临的挑战中国企业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主要遇到三大挑战:一是我国在低碳领域涉足浅关键技术掌握少;二是我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城市化建设,有限的资金和低碳领域对资金的需求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缺口;三是我国的能源资源结构导致碳排放强度大。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低碳经济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排放,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低碳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趋势和要求。

但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对策。

一、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1.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导致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据统计,我国消耗一单位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以上。

2. 大部分企业低碳能力弱:当前,我国企业大部分缺乏低碳意识和技术,无法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难以迅速适应节能减排的要求。

3. 能源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仍处于以煤炭等传统能源为主的状态,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比重较小。

这使得减少碳排放的难度加大。

4.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

许多地方为了吸引投资、刺激经济发展,盲目扩大了高污染和高能耗的产业,使得环境污染严重。

二、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1. 制定国家能源政策:制定国家能源政策,调整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投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保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推广低碳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降低低碳技术成本,提高企业低碳环保意识和能力。

3. 完善环境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环保法规制度,加强对环保领域的执法力度,将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压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

4. 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进行限制:政府应该对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采取限制措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要推动发展绿色产业,支持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

5.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将低碳环保设备纳入国家节能补贴名录,鼓励使用低碳环保产品。

我国煤炭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历程

我国煤炭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历程

我国煤炭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煤炭工业开拓前进阶段,时间从1948至1977年。

我国煤矿回采工作面采用金属支护取代木支护,逐步淘汰落后的柱式体系采煤法,开始夯实壁式采煤法的主体地位。

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滚筒采煤机的问世,采煤机、单体支柱、金属顶梁和刮板输送机配套的普通机械化采煤方法逐步推广与应用。

20世纪70年代后期,单体液压支柱研发成功并大规模推广,使得普采逐渐发展为高档普采,提高了资源回收率,改善了工人劳动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

该阶段,产能不足以支撑社会主义建设是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薄弱的工业基础制约了煤炭产能的提升,同时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为此,全行业勠力同心,通过技术引进与改造使得我国煤炭产量由1949年的3200万t迅速提升到1977年的5.51亿t;百万吨死亡率由1949年的22.28%降至1977年的9.95%。

第二阶段是煤炭工业发展改革阶段,时间从1978至1993年。

20世纪70—80年代是我国综采技术的起步和发展阶段,煤炭行业掀起了新一轮采煤工艺革新。

1978年,我国引进了100套综采成套装备,开启了综合机械化生产时代;80年代,引进和研发了放顶煤开采技术;1990年,年产25万t的水煤浆试验厂开工建设,探索了水煤浆代油并减少环境污染的新途径。

该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社会经济对煤炭的需求进一步激增,地方乡镇煤矿粗放发展,供需紧张与安全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综采技术的推广普及使我国煤炭产量由1978年的6.18亿t提升到1993年的11.5亿t,百万吨死亡率由1978年的9.44%降到1993年的4.78%;同时,原煤入选率由1978年的16.7%提高到1990年的17.7%。

第三阶段是洁净煤技术框架形成阶段,时间从1994至2005年。

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洁净煤技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重视煤炭清洁利用,以解决煤炭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

“关于研究我国大力开发推广洁净煤技术问题会议”,确定成立了国家洁净煤技术开发推广领导小组。

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方法创新问题

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方法创新问题

要:分析了目前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整体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节
文章编号:1002-9605 (2012) 06-0045-02
Discussion on Innovation Issues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ethods in Coal Industry Base on Background of Low Carbone Economic
2 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方法现状分析
利用高科技和新的工艺方法向着集约型高效率生产 迅速迈进,在新的思维管理理念和新方法、新工艺 的推动下其节能减排取得了质的飞跃。我国经过近 个领域和环节取得了较大进展。 10 来年的技术引进和革新,在煤炭开发利用的各 在煤炭的开采和生产领域,在煤炭企业大力进 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的努力下,煤炭资源的回收 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废物排放水平得到 了不同程度的降低。一些重点煤炭企业对于主要生 产设备的能源消耗指标和水平加大了检测的力度和 45 20 世纪 90 年代起,欧美发达国家的煤炭产业
第 32 卷第 6 期
2012 年 6月
Coal Economic Research
煤炭经济研究
Vol.32 No.6 Jun. 2012
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方法创新问题探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分院,北京 100013)
能减排技术应用状况,并基于 TRIZ 理论提出了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方法创新的模式。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第 32 卷
质量约束,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初步实现了矿井水、 煤矸石、瓦斯等资源的利用。这些方法和模式的改 进,很大程度上是对国外同行业做法的一些简单模 仿和改进,在煤炭生产的关键技术的节能减排研发 上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自主创新的动力 不足和机制未健全。另外在煤炭行业的节能减排实 践中对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装备水平的差异以 及不同生产效率等因素考虑的不够全面,使得对矿 井水、瓦斯和煤矸石等废弃物排放量的统计和计算 存在着口径差异和标准的不统一。 在煤炭加工利用领域,一些主要的煤炭消费大 户诸如电力、建材、冶金和化工企业都不同程度地 采用了多项技术综合集成、多方式联产和循环经济 模式的技术解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了节能减 排,同时在局部细节上对于单元项目模块的节能减 排方案也十分重视并创造性地做出了一些技术改 进。特别是最近几年审批的一些煤炭加工项目,对 于原煤的加工利用效率和减排指标都要求相当严 格,力求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之内。但由于原 煤品质的不同和差异较大,再加上不同企业之间的 技术解决方案、设备装备水平以及管理模式等因 素,使得节能减排的企业间差异较大。就企业个体 而言,即使那些节能减排效果做的相当不错的一些 企业,无论是整体解决方案还是单元模块解决方案 都还存在一些较大的改进空间和距离。 总体上看,无论是煤炭开采企业,还是煤炭加 工利用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上还主要靠模仿和跟 进国外同行业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在自主创新 和技术研发上存在较大问题。同时在相关技术引进 和模仿中,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各种节能减排 技术进行测定和评价其综合效果,从而制定更加经 济的节能减排方案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加强和提高 对原有技术方案的解读和优化能力,并在此基础上 进行自主创新以推动和催生相关技术成果诞生。

我国煤炭供需结构体系分析及节能问题研究

我国煤炭供需结构体系分析及节能问题研究

我国煤炭供需结构体系分析及节能问题研究作者:戚昊天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2年第13期摘要:煤炭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保障,所以煤炭的供需结构关系直接影响到市场发展的动态变化。

通过综合梳理中国煤炭生产供给与消费结构体系能够确定煤炭的技术问题与环保问题,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应该积极采取环境污染防控措施,一方面维持煤炭生产的高效率,另一方面保障煤炭消费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究也将从煤炭供需结构体系入手,分析煤炭领域的节能问题。

关键词:煤炭;供需结构体系;节能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多个方面的挑战,尤其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在持续变化状态下,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不断提升,传统的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

但即便如此,煤炭仍然是我国的传统能源和主要能源之一,研究煤炭生产以及煤炭消费结构关系,有助于确定我国的煤炭产业运作机制,并且合理调整煤炭市场供需结构,维持供需平衡,保障我国能源产业的稳步推进。

一、我国煤炭分布状况与煤炭供需结构(一)分布状况我国煤炭资源总量非常丰富,并且煤炭资源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基础能源,所以煤炭资源直接关系到我國整体能源安全和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中国整体煤炭产业在现代社会保持稳步的发展趋势,按照区域划分来说,当前我国有5个不同的煤炭分布区域,分别为华南区域、华北区域、西北区域、东北区域和西南区域,不过尽管我国的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极为不均衡,整体呈现出北多南少和西多东少的发展格局。

从我国一次能源生产结构的角度来进行评估,不难看出,我国具有油气资源短缺、但煤炭资源储量较高的特点,按照现在的煤炭探查储量来看,煤炭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3位,且煤炭资源占据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的半数以上,这一局面在短时间内很难被打破。

从2000年直至2022年,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变化情况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而这一系列的数据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联,原因在于我国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煤炭消费国。

需注意的是,煤炭产业也是重要的工业基础产业,其在国家安全保障环节当中也能发挥关键功能,例如煤炭产业和钢铁产业、火电产业等产业均具有密切联系,煤炭产业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下游产业链的稳步发展。

“双碳”目标下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研究

“双碳”目标下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研究

“双碳”目标下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布局研究摘要: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征为“富煤、缺油、少气”,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主体功能和兜底作用。

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价格持续攀升,以欧洲国家为代表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能源电力紧缺。

我国立足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禀赋,坚持以煤炭保能源安全,以煤电保电力安全,实现了能源安全保供和经济社会稳定运行。

2021年煤炭消费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56%,煤电以47%的装机容量贡献了60%的电量、满足了超70%的高峰负荷需求。

未来较长时期,煤炭仍是我国主体能源,并逐步向基础能源和调峰能源转变,但经过长期高强度开采,现有煤矿持续稳定保供能力面临快速下降。

面对碳达峰前后的煤炭保供需求和碳中和阶段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要求,要加强中长期煤炭需求预测和资源保障潜力研究,算清煤炭供需大账,统筹好安全与转型、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发挥好煤炭兜底保障作用,为“双碳”战略提供支撑。

关键词:“双碳”目标;煤炭资源;开发布局1“双碳”目标1.1有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能源安全问题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繁荣富强举足轻重,尤其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地缘政治日趋复杂,能源安全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可采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且存在部分大矿采富弃贫、私矿乱挖乱采的现象,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低碳转型伴随着企业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质量,提高先进产能,提升煤炭资源自给率,这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1.2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禀赋的能源资源已成为各行业快速发展的原生力量,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但这也凸显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能源资源的特点,而煤炭、石油等资源不可再生的特殊性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能有效缓解我国经济结构中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依赖,推动发展绿色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向好、健康发展[1]。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应对策略一、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富煤、缺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的禀赋特征,煤炭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能源。

实现 “双碳”目标的前提是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大背景下,能源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煤炭消费逐步下降,煤炭行业发展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1. “双碳”政策成为主导,引领从高碳到低碳系统性变革。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既关系气候环境、能源供应以及技术变革问题,也意味着产业变革、社会生活方式甚至社会思潮等深层次发展变化,总体呈现出“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从高碳产业转向低碳产业、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从高碳社会转向低碳社会”特征。

2.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煤炭定位由主体、基础能源到支撑、调峰能源。

预计2025年前后,煤炭作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峰值,所占比重将至50%左右;2030年前后,仍处于煤炭消费总量峰值平台期并逐渐回落;2035年以后,非化石能源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煤炭开始转为支撑性能源;2050年以后,煤炭逐渐转为应急与调峰能源,非化石能源比重将超过60%;2060年实现碳中和,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80%左右。

我国煤炭将由兜底保障能源向支撑性能源、最终向应急与调峰能源转变,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定位变化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3.发展模式转型升级,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双碳”背景下,煤炭行业依靠规模扩张、产量增加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不能再走 “双高”经济依赖、高碳路径锁定老路,必须坚持产业升级与转型并重,促进传统能源安全保障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走资源利用效率高、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安全智能水平高、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4.生产方式创新驱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核能、储能、氢能等一大批新兴能源技术正以前所未有速度加快迭代,成为传统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山西与内蒙煤炭产业发展比较:探讨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地区转型之路

山西与内蒙煤炭产业发展比较:探讨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地区转型之路
是 因为 山西 同内蒙古 都 是 以“ 煤独 大 ” 一 的产业 格 局为 主 , 有较 高 的可 比性 。 照 近 十 年来 山西 具 对

资源型经济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蒙古拥有众多的能源资源 , 煤炭 、 石油 、 天 然气 、 阳能 、 太 风能储量均居全 国前列 , 但从 能源 生产结构来看 , 煤炭生产 占全区能源生产总量 的 9 %以上 。因此 , 2 内蒙古 经济 发展 主要 在 “ ” 。 煤 上 我 们分 析 资源 型经济 对 内蒙古 经济 的影 响也 定位
山西与内蒙煤炭产业发展比较 : 探讨低碳经济下资源型地 区转型之路
王志鹏

内容摘要 : 在低碳 经济发展 的模式 下, 资源型经济地 区如何转型? 本文在 对山西省煤炭产业发展 历
拼黜
相艘
低 碳 经济 发展 已成 为我 国 当前 及今 后 经济发
展 的主要模式 , 我国已郑重 向世界承诺 , 22 到 00 年碳排放量要 比 2 0 年下 降 4 . 05 3 %的碳强度 目 5 标, 但现今的情况是中国的碳排放量已超过美 国, 成 为世界第一大国。完成既定 的碳排放 目标 , 实 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 应
危机 的冲击 时 , 只能 被 动 接受 , 20 如 08年金 融 危 机爆发 后 ,山西 省经 济增速 成 为 当年 全 国唯一 一 个 同比下 降地 区。
益 突出。经济发展 与资源环境矛盾尖锐 ,单 位 G P能耗 超 出全 国平均 水 平 近 2 ; D 倍 煤炭 开 采 引 发大面积地表下沉和塌陷 ,引起城市建筑物 、 道 路、 桥梁的损坏 , 使城市地质与生存环境恶化 ; 资
产业工业生产总值达到了 34 -亿元 , 66 3 占地区生 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 3 . 1 %,实现利润总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 e r h o e e o s a c n d v l pm e tm o e fl w— a b n e o o y i i a S l r e s a e c a ntr ie n d lo o c r o c n m n Ch n ’ a g - c l o le e prs s
关 键 词 : 炭 企 业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产 业 链 煤
~. 洲啦 _~ 岫一 一 一 童锄 一~ 广一 蚕l 耋 一一 ~ ~ 一 l 二 堇 ~
中 图 分 类 号 :F O. 1 4 7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4 5 (0 2 6 0 4 — 0 0 4 0 1 2 1 )0 — 0 2 4
@ 1 3 cr。 6 .o n
开 采方 法落 后 ,煤 炭 回采 率 不 足 3 ;② 原 煤 开 0
第 6期
苗 盼 ,等 :我 国大 型 煤 炭 企 业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研 究
4 3
采 后 的洗 选 比例 较 低 。虽 然 近 些 年 国 内煤 炭 选 洗
因此 ,积极 探 索 煤 炭 企 业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对 于 实现 我 国 经 济 和 社 会 的可 持 续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意
收 稿 日期 :2 1 —0 — 1 02 1 6
1 1 发 展低碳 经 济是 煤炭企 业 提高 资 源综合 利用 . 水 平 的需 要 煤炭 企 业 传 统 粗 放 式 的 开 采 利 用 使 得 资 源 利 用率 低 ,资 源 浪 费 现 象 严 重 。煤 炭 企 业 大 多 为 高
能 耗 、重 污 染 企 业 ,技 术 设 备 、生 产 工 艺 落 后 , 资 源综合 利 用 率 低 。 目前 ,造 成 煤 炭 企 业 资 源 综 合 利用率 较 低 的 原 因有 以下 几 点 :① 煤 炭 开 采 过
程 中资 源 浪 费 严 重 。企 业 放 弃 薄 煤 层 和 开 采 较 困 难 的煤 炭资 源 ,也有 一些 企 业 采 取 采 全 高 的方 式 , 只采 中间一 层 ,放 弃 顶 底 煤 开 采 ,还 有 一 些 企 业
要 特 征 是 低 能 耗 、低 污 染 、低 排 放 。煤 炭 行 业 作 为 一 种 高 碳 行 业 ,传 统 的 高 度 开 采 、高 度 排 放 、 低 度利 用 的 开 发 利 用 模 式 不 但 造 成 了严 重 的 资 源 浪 费和 环 境 破 坏 ,更 难 以 满 足 经 济 发 展 的 需 求 。
基 金 项 目:山 东 软 科 学 研 究 计 划 项 目 资 助
(编 号 :
21R 0 1 KGA1 2 ) 山东 新 汶 矿 业 集 团 公 司 重 大 技 术 创 新 计 划 项 目 03 ;
资 助 ( 号 :新 矿 技 字 [ 0 1 I 2号 ) 编 21] 2
作 者 简 介 :苗 盼 ( 9 0 ) 1 8 一 ,女 ,汉 族 , 山 东 女 子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讲 师 。 主 要 研 究 资 源 经 济 与 管 理 。 E mal mi p n 6 — i : a a9 o

要 : 着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能 源 危 机 、气 候 变 暖 等 一 系 列 社 会 问 题 逐 渐 凸 显 。作 为煤 炭 占 能 源 随
主 导 地 位 的 国家 ,实 现煤 炭企 业 的 低碳 化 发 展 ,对 整 个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本 文 在 阐述 煤 炭 企 业 发 展 低 碳 经 济必 要 性 的基 础 上 ,对 我 国 大 型 煤 炭 企 业 的 清 洁 生 产 、 资 源 综 合 利 用 、多 元 化 发 展 、产 业 集 群 ,以及 低 碳 型煤 炭 城 市 等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进 行 了 分 析 ,希 望 为 我 国煤 炭 企 业 的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提 供借鉴参考 。
MI AO n Pa ,S UN u l,ZHANG u u Xi—i J nh a ( h n o g W o e S Un v r i S a d n m n’ i e st y,Jn n 2 0 0 , Ch n ) ia 5 3 0 i a
删 一 ~ 一 ~~ 一 一 ~
低碳 经 济 是 指 在 可 持 续 发 展 理 念 指 导 下 ,通 过 技术 创 新 、制 度 创 新 、产 业 转 型 、新 能 源 开 发 等 多种 手段 ,尽 可 能 地 减 少 高 碳 能 源 消 耗 ,达 到 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与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双赢 的 一 种 经 济 发 展 形态 _ 。其实质 是 一种新 型 的经济 发展 模式 ,主 1 ] 义 。本文 主要 分 析 大 型 煤 炭 企 业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根据 国家 统计 局 2 1 0 1年 颁 布 的 《 计 上 大 中 统
第 2 1卷 第 6期
21 0 NA I NG AGAZI M NI M NE
Vo1 1. N O .2 .6
J n 2 1 u. 02
我 国 大 型 煤 炭 企 业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研 究
苗 盼,孙秀丽,张俊华
( 山东女子 学 院 ,山 东 济 南 2 0 0 ) 5 3 0
小 微 型 企 业 划 分 办 法 》 的 规 定 , 大 型 工 业 企 业 是 指 年 营 业 收 入 在 4 0 0 万 元 以 上 , 从 业 人 员 在 00
10 0 0人 以上 的企 业 ,煤 炭企业 属 于工业 企 业范 畴 。
1 煤 炭 企 业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必 要 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