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城市中的全球重大挑战

解决城市中的全球重大挑战
解决城市中的全球重大挑战

Engineering 2 (2016) xxx–xxx

Views & Comments

Contents lists available at ScienceDirect

jo u rn a l h om e pag e: w w w.else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257911.html,/locate/eng

Engineering

解决城市中的全球重大挑战?Andrew Ka-Ching Chan, FREng Chairman, Arup Group Trusts

1. 引言

在第二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的开幕式中,许多著名的演讲者已经谈论了我们将要面临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措施。毫无疑问,我们将会看到各个行业中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和其他技术的发展,也会看到随之而来的解决重大挑战的机遇。如果我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建筑环境设计工程的视角来观察,那么我也能看到同样的事情:我们的思维正飞速发展,其中很多发展都在交叉学科的驱动下完成,远超出传统工程和建筑学的范畴。

下面我想与你们分享一下我们的城市在解决这些重大挑战时所扮演的角色。

2. 我们的城市——我们共同的未来

快速的城市化意味着到2050年地球上将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在城市居住。从今天(2015年9月15日)算起,每个月都有550万人口向城市迁移。而且到2050年,地球上有可能会增加20亿人口,他们中大多数都会在城市居住。

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的数量已经由1950年的1个增加到现在的35个,而且世界上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有560个。大城市的数量在急剧地上升,而且大部分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知道城市人口消耗了地球60 %的饮用水和75 %的能源,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80 %,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城市在天灾人祸面前是毫无抵抗力的,更不用说像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这些更紧迫的问题。

但是,这也是推进城市发展的一个好机会。要使我们的城市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持续、更有弹性,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合作——城市之间的合作。

例如,我创建的公司在过去几年一直在参与很多国际合作,如洛克菲勒基金会的“100座最具弹性城市计划”、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UN-Habitat)和世界经济论坛“CEO气候领导小组”。“C40城市气候领袖群”(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最开始只包括40个城市,现在已经增加到63个,这些城市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些合作以及其他很多类似的合作都在为我们的美好未来开拓道路。这些国际合作旨在策划方案并预测可能成功的结果,然后向世界上每个城市的政府传递城市规划建设的知识和经验。

那些面临相同挑战的城市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应对措施,不必每次都自己设计解决方案,例如:

? 新奥尔良和马尼拉正在建设抵御灾害的基础设施;

? 洛杉矶和珀斯正在学习如何缓解城市扩张;

? 卡塔尔和孟买正在实施新的水资源管理方案;

? 香港和东京正在策划如何提高能源效率;

? 柏林和伦敦正在改装它们的基础设施,使之在人口密度很高的时候更宜居。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大部分城市在加快步伐应对气

?本文根据Andrew Ka-Ching Chan先生在2015年9月15日第二届全球重大挑战峰会开幕式上所作的大会报告进行整理。

2095-8099/? 2016 THE AUTHORS.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on behalf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Press Limited Company.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257911.html,/licenses/by-nc-nd/4.0/).

英文原文: Engineering 2016, 2(1): 10–15

引用本文: Andrew Ka-Ching Chan. Tackling Global Grand Challenges in Our Cities. Engineer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257911.html,/10.1016/J.ENG.2016.01.003

12M. O’Neill / Engineering 2 (2016) xxx–xxx

候变化,特别是那些参与了“智慧城市行动倡议”的城市[1–3]。

快速城市化也许带来了很多挑战,但是城市之间的全球性合作可以加快创新步伐,这样下一代城市将会更美好。实现城市之间的全球性合作是当务之急。

3. 加倍建设世界基础设施

为了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齐头并进,我们从2015年到2030年共需要57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4]。

这57万亿美元比我们现有基础设施的总估值还多。换句话说,我们可能需要在下一个15年内使世界基础设施数量翻一番。

因此,这是我们总结经验教训以使城市变得更美好的一个时机,否则再过几十年我们的城市将会衰落直至消失。

我们都希望看到一个更智能、更可持续、更美好的未来。为了建设这样的未来,我们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需求都要依存共生,我们也要设计建造相应的基础设施。4. 展望未来——建筑、交通和城市形态

紧凑型城市是发展中城市的典范。在紧凑型城市中,建设高密度的超高层综合大楼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我们可以从建筑、交通和城市形态这三个方面来认识这样的城市。

4.1. 建筑

在一个城市中,建筑物对城市总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GHG)排放的贡献非常大。在一些城市,如香港和纽约,建筑物的耗电量占全市供电总量的90 %甚至更多。

因此,建设高效能的超高层大楼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目标不仅能使我们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而且也能使城市环境变得更好。

这种大楼的设计非常复杂,它涉及很多不同的专业知识,如通风设计、热舒适度设计、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人类行为和太阳能等(图1)。

我们还在旧的设计理念中加入了新技术,使各种系统更高效地运行。例如,在中东的阿布扎比酋长国,一幢大楼采用了自动遮阳系统,即建筑物外墙表面的某些部分会随着太阳的活动而自动开启或关闭(图2)。

图1. 高性能建筑物设计的整体解决方案。

13 M. O’Neill / Engineering 2 (2016) xxx–xxx

4.1.1. 重新设计摩天大楼

未来,我们需要重新设计摩天大楼(图3)[5]。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摩天大楼应具备如下特点:? 能适应不同用途;

? 生产的能源比自身消耗的多;

? 能改善环境;

? 能根据人类活动智能地调整某些功能;

? 能与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融为一体。

4.1.2. 多功能大楼

例如,上海正在建设这种超高层多用途的居民大楼(图4)。

4.1.3. 生态墙体

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海藻正在被用于德国汉堡一片居民区大楼的外墙上,海藻能够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室内温度,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生物质,从而为大楼提供能源(图5)。

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采用新材料建设大楼,如自愈合混凝土、可吸收二氧化碳的膜材料、仿生材料和生物复合材料等。

事实上,如果仔细研究整个生态系统,你就会发现生态技术其实可以被应用到水资源管理、城市热岛系统,甚至是整个城市的食品系统中。

4.1.4. 生物合成外墙板

根据这些理念,我们正在为人性化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循环经济在未来成为可能。然后我们会发现身边的所有废弃物都可以被重新利用(图6)。

这些都是为了实现未来建筑物达到能量和碳平衡的目标的手段。

4.1.5. 城市发展中的脱碳环节

我们正在运用能源节约技术、智能微电网技术和分

图2. 可自动调节的建筑物外墙面(阿布扎比酋长国)。图3.

重新设计的摩天大楼——未来的城市建筑。

图4.

多功能大楼——一个定制公寓。

图5. 利用了海藻的生态墙体(在德国汉堡建设的生态智能住宅,于2013年4月开放)。

14M. O’Neill / Engineering 2 (2016) xxx–xxx

布式能源系统来建设一个低碳城市,也称为生态城市(图7)。

4.2. 交通

4.2.1. 可持续交通

如果把目光转向可持续交通,我们就会发现世界上许多城市正致力于此目标。这些城市互相学习如何治理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等问题。

拼车和其他共享交通工具的形式说明人们正在转变汽车的使用观念。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人们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快速公交系统(BRT)。

中国是带头使用电动公共汽车的国家,很多城市已拥有上千辆电动公共汽车;而像英国米尔顿凯恩斯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它们正在使用无线感应充电技术。这意味着除非需要维修,否则公共汽车不需要返回停车场(图8)。

当然,如果将来无人驾驶汽车能够被推广使用,那么我们对运输这个概念的理解又会有很大的变化。这些都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有重要影响。4.2.2. 综合建筑环境

如今,我们的大楼和基础设施的设计通常采用众包的方式。事实上,香港正在建设的一个7层的地铁站是世界上最繁忙、最复杂的地铁站之一。地铁站的设计将采用4轨互换以满足每天上百万乘客的出行需求。科学家创建了数字3D合成环境用于计算乘客从一个站台到另一个站台所用的时间。许多乘客都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帮助优化地铁站引导标识和安全设计。这种众包方式保证了地铁开通的第一天就能高效运行(图9和图10)。

4.3. 城市形态

公共运输系统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城市图7.

城市发展中的脱碳环节。

图8. 无线感应充电的电动公共汽车(英国米尔顿凯恩斯)

图9. 复杂的建成环境(包含7层的地铁站,4轨互换,每天客流量达

100万)

图10.

利用实时合成环境模拟记录乘客的行进路线。

图6. 利用天然纤维与树脂(农业废弃物)制备的生物合成外墙板。循环

经济。

15 M. O’Neill / Engineering 2 (2016) xxx–xxx

发展的可持续形式之一就是公交导向发展(TOD)策略的应用,根据该策略在每个人流量巨大的地方建设中转站。香港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图11)。

还有一个应用TOD策略的例子是中国(华南)的佛山市。涉及的地铁线路有2条,共有52个地铁站,预计将有数百万乘客乘坐。像这些应用智能基础设施系统的城市,我相信它们会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典范。

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型数字设备。所有关于运输基础设施、地形、微气候、人类行为和楼房的数据都将被存储到该设备中,然后以可视化3D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方式可以使市民参与到城市设计当中(图12)。

在图13的例子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改变景观设计和微气候环境使商业区的客流量实现最大化(图13)。

5. 城市综合系统

为了最终达到弹性和可持续性的目标,我们最好将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或一个由不同子系统构成的综合系统(图14)来设计。这是因为城市基础设施中每个部分的设计和操作都是相互关联的,如能源消耗(图15)。因此,我们应采用全面、综合的思路设计城市,这样也能给商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

6. 充实生活

城市设计的最终目标不能仅满足于生存或基础水平。我们建设的城市环境必须要使其中的居民感到开阔、舒适和有亲和力(图16)。

7. 拓宽知识基础

显然,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设计城市,使它更美好、更安全、更高效、更宜居。我们需要加快创新的步伐,同时也要借鉴世界上其他城市优秀的设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设计的方式是正确的。我们的设计和建设必须更智能化,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创新,采用现代新技术使我们建设的城市更高产、更高效、更人性化。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文的重点:

? 在面对城市建设的众多挑战中,我们可能成功,

也可能失败,因此我们在设计建造时应利用各种交叉学图11. 香港公交导向发展(TOD)

策略的应用。

图12. 沉浸式虚拟现实(VR)

图13. 城市综合体设计(以人为本)。(a) 热岛效应图;(b)

植被覆盖效果图。

图14. 城市综合系统。

16M. O’Neill / Engineering 2 (2016) xxx–xxx

科的知识;

? 我们的工程师、科学家以及社会学家、艺术家、居民要联合起来共同设计新城市;

? 我们未来的设计师当然也应该提升他们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 我们需要专业工程知识的教育,这样人们才能掌握必要的技能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

? 我们需要进行具体学科的创新,在全球各个地区共享知识;

? 设计建造城市应先着眼于全球再到具体地区,集思广益,应着眼于全世界的各个国家,而不应仅局限于中国、英国或美国;

图16.

充实生活——娱乐、教育、公民自豪感和灵感。

? 我们需要新的思维方式,采用新的科学技术;? 我们还需要从局部创新转变到整体创新。

8. 结论

看看当今科技的发展,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到,我们也一定会去做。

对此我很乐观,我希望你们也一样。

致谢

笔者十分感谢奥雅纳工程有限公司允许文章使用有关数据信息。

References

[1] Aggarwala RT, Desai R, Choy B, Fernandez A, Kirk P, Lazar A, et al. Climate ac-tion in megacities: C40 cities baseline and opportunities, version 1.0. London: 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2011.

[2] Eichel A, Russell B, Schultz S, Watts M, Yilmaz K, Allison S, et al. Climate action

in megacities: C40 cities baseline and opportunities, version 2.0. London: 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2014.

[3] Watts M, Schultz S, Bailey T, Ast E, Russell B, Morris E, et al. Climate action in

megacities 3.0: Networking works, there is no global solution without local action. London: C40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2015.

[4] Dobbs R, Pohl H, Lin D-Y, Mischke J, Garemo N, Hexter J, et al. Infrastructure pro-ductivity: How to save $1 trillion a year [Internet]. New York: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13 Jan [cited 2015 Sep 1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257911.html,/industries/infrastructure/our-insights/infrastructure-productivity.

[5] Hargrave J. It’s alive! Can you imagine the urban building of the future? Lon-

don: Arup Group; 2013.

图15. 城市系统中的综合资源管理。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 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中国城市化发展特点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建设出现新的契机,进入了城市、城镇发展的快车道,成为世界上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和城市发展不平衡等不可持续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本文将从城市化等的概念入手,阐述现有城市化指标的问题,并构建恰当的城市化指标体系,分析过去十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城市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正确评价中国城市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并对未来的城市化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城市化经过了一个相当曲折的发展过程。在过去30年间,中国保持了高速的城市化发展,但它是以发展的不平衡为代价的。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过快增长和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资金的需求都迅速增长,很多地方将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盲目扩大城市规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城镇新增人口主要集中到上海、北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少数地区,使得中国城市化布局极不平衡,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不相适应,使中国资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不断涌现出来,给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不能无限制的发展下去,1989年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举行了人类住区第二次大会,并在会议上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1、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 学术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向城镇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社会文化的提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而反过来,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对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控制能力增强,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并使劳动效率提高,也就是说,城市化同样能够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表明,城市化水平应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过度城市化或者城市化不足都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了便于计算,在统计分析中,我们选择单项指标城

城市生存大挑战主题活动策划书正式版

Some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r can be expecte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through the record of the terms,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implementation.城市生存大挑战主题活动策划书正式版

城市生存大挑战主题活动策划书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方案资料适用于某些已经出现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明文或条款的记录,加以有效的监督与执行,确保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活动概况 为了丰富我校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弘扬拼搏进取、勤劳、踏实的精神,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体验大城市里创业的艰难,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以后步入社会早做准备.. 活动可以使同学们更多的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同时也可以培养大家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考验大家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且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所面对的困难,在艰难的情况中磨练大家的意志,学会生存、学会

生活。 二.活动规则策划 1.由组织方按人员分配小组,5—10人不等,每个小组推荐出一名组长,负责该组安全及所赚资金的保管。 2.由组织方把各小组分配到各个繁华地段进行比赛。 3.每组至少保证有一个工作人员跟随监督。 4.参赛人员不能携带任何现金、信用卡、移动电话(包括小灵通)、不能向家人及亲戚朋友等求助资金,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5.比赛时间为期1天,在这期间赚钱方法不受限制。也可自行准备赚钱道具。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1.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策略 1.1关键问题和挑战 可持续设计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挑战,首先涉及从需要设计队伍方面的不断监督。实际上,建筑师是一旦设计阶段已经完成就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该项目。在某种意义上,这不一定是个好主意,而且在以可持续为中心设计的主题下,这样的做法是特别有问题的。在健康的房地产公司和绿色开发合作社,我们正在不断的使多个学科一体化,这就要求设计队伍积极参与,从设计美学的角度讲,要求建筑和周围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在所需要的监督比美学更富有技术性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第二组问题涉及到伙伴关系与协作,一些重要的建筑项目需要范围比较广泛的技能,而且他们互相之间是有一定的协作性的。然而,可持续性建筑物会让精美的协作艺术和平常相比更具有精巧和复杂的特点。这一点的一个理由是,从公共政策观点来看,可持续设计师十分理想的,这往往可以使一个新伙伴,也就是公共部门,积极的进入这一混合体。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成本。有好消息称,可持续设计的街区与建筑物的先期费用正在下降。这一点主要是两个因素,第一,由于大制造商进入市场的结果,环境友好建筑的成本正在下降。第二,建设者发现他们可以提供附加的成本,比如,更高性能的窗户玻璃和绝热战略,这样有可能使供暖设备和冷却设备的规模降低50%或更多。虽然成本确实较高,但这种更大的先期投资通常也可以通过增大节能,从而在少数几年之内就可以偿还。此外,在健康的房地产公司和开发合作社,我们相信,由于受到抑制的需求和短缺的供应,绿色建筑物特证明是更有价值的,会赢得更高的租金,也会租出去更快。 另一个问题是哲学性的,就普通观点而言,建筑物的绿色特征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有两个学派,一个建筑物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更高的能效,使用可持续产品与材料等来实现绿色。另一个学派持有更广阔建筑学观点,并且主张建筑物即使教育性的又是功能性的。因此,应当传递一种关于对环境的敏感性的需要的明确的视觉信息,STIE环境设计公司的James Wines 已经设计了一批引人注目的建筑物,提供其绿色的承诺和美学的依据。 1.2 街区可持续设计策略 针对我国的可持续设计的策略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情况,根据“三最”目标和原则,建筑可持续设计应采取以下8项策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年11月13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进程始终以两倍于世界同期平均速度的步伐高速发展。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市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是否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走向、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中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迈进。 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背景链接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这必将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非均衡道路;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非规整道路;是以抑制农村、农业、农民的经济利益来支持城市发展,导致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非协调道路;是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数量和规模,而以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的非持续道路;是以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不是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科技拉动经济增长的非集约道路。 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未来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于《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 该报告是由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担任主编,组织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研究成果。这是继2009年之后专门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第四部年度报告。 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的非同步 投资与消费失衡: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数,尤其2009年,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达到95%以上,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达到了8.7个百分点;而同期的消费贡献率只有45.4%,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点数只有4.1%,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40.6%,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也出现了负值。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发展问题。按照国际惯例,发展中的转型国家,投资与消费的比例正常水平为30∶70,正常的下限是35∶65,但是我国的投资消费比接近1∶1。可见,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是我们重建设、轻消费、居民收入水平低下、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原因。 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如果按照三大产业投资水平来看,第二产业投资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向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倾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始终没有取得突破,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只有43.1%,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只有3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我国主要以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业以及信息咨询、科研开发、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新兴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比重仍不高,发育仍不足。此外,我国服务业产品创新不足,服务品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在组织规模、管理水平与营销技术上与国外服务业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

城市生存挑战计划方法

城市生存挑战计划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城市生存挑战赛 策 划 书 一、活动时间:2017年5月13日 二、活动地点 三、活动参与人员: 四、负责部门: 五、背景及目的 城市生存挑战是当下一项在高校、企业中很流行的体验式培训活动。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基本都是在父母的关怀和呵护下一路走过来的,缺乏与社会的接触,缺少生存的必要经验,为了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生存,实现自己的价值,有必要在大学期间提前走入社会,走出父母的温室,凭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中生活,体验父母的艰辛,多一点对社会独特的感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管观,磨练意志,锻炼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

团队合作的活动形式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自力更生的能力,学会如何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日后组织内部气氛更和谐。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重点培养自己在相应方面的能力技巧,为今后投生社会、找工作积累经验。在“零”距离接触社会中学会把平时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掌握必要的社会技能。认识到社会生活的不易,珍惜当前的生活,好好学习,为以后的生活工作做更加充足的准备。 六、具体流程 1、早上七点三十分,青协全体成员在图书馆集合拍集体合照和部门和照。 2、八点三十分,抽签决定分组,每组必须有一名女生,每组三到四人。 3、全体出发坐车前往市区挑战赛开始。 4、下午五点之前返回学校,查看挑战收获成绩。 5、活动规则: (1)每人出发时只带车费两元,活动中途若非发生意外情况不能动用自己的现金或电子账户。 (2)活动中可以使用手机和电子地图。活动过程中每过一小时分享一次自己的位置和情况。 (3)小组成员必须一起活动。小组成员不能排斥他人或脱离队伍自己行动。小组内部意见统一后方可活动。 (4)活动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积极的参与其中。 (5)活动过程中每组成员应遵纪守法。 (6)活动过程中每组成员应注意形象,举止文明。 (7)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七、注意事项:

(发展战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民族经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甚至创造了“奇迹”。但是,无论是“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还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都是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 土壤严重退化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物理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统计,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

这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一个巨大促进。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而且也决定着世界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经历了十一个五年计划,每个五年计划时期政府从国家层面上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或间接地都对我国城市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或根本性的影响。正是在这些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下,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才取得了今天较为显著的成就,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化道路先后经历了单一化、多样化和协调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化道路的数度调整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三、我国的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3.1 城市化的连续性和不稳定性 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

城市生存挑战策划

城市生存挑战赛 策 划 书

一、活动时间:2017年5月13日 二、活动地点 三、活动参与人员: 四、负责部门: 五、背景及目的 城市生存挑战是当下一项在高校、企业中很流行的体验式培训活动。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基本都是在父母的关怀和呵护下一路走过来的,缺乏与社会的接触,缺少生存的必要经验,为了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生 存,实现自己的价值,有必要在大学期间提前走入社会,走出父母的温室, 凭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中生活,体验父母的艰辛,多一点对社会独特的感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管观,磨练意志,锻 炼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 团队合作的活动形式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自力更生的能力,学会如何处理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日后组织内部气氛更和谐。 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重点培 养自己在相应方面的能力技巧,为今后投生社会、找工作积累经验。在“零” 距离接触社会中学会把平时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掌握必要 的社会技能。认识到社会生活的不易,珍惜当前的生活,好好学习,为以 后的生活工作做更加充足的准备。 六、具体流程 1、早上七点三十分,青协全体成员在图书馆集合拍集体合照 和部门和照。 2、八点三十分,抽签决定分组,每组必须有一名女生,每组 三到四人。 3、全体出发坐车前往市区挑战赛开始。 4、下午五点之前返回学校,查看挑战收获成绩。

5、活动规则: (1)每人出发时只带车费两元,活动中途若非发生意外 情况不能动用自己的现金或电子账户。 (2)活动中可以使用手机和电子地图。活动过程中每过 一小时分享一次自己的位置和情况。 (3)小组成员必须一起活动。小组成员不能排斥他人或 脱离队伍自己行动。小组内部意见统一后方可活动。 (4)活动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并积极的参与其中。 (5)活动过程中每组成员应遵纪守法。 (6)活动过程中每组成员应注意形象,举止文明。 (7)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七、注意事项: 1、各小组在市区行人较多的地方活动,不可以到人烟稀少的 郊区、农村活动。 2、活动中注意财务和人身安全。 3、随时保持联系。 4、不做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事情。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李凤莲 佳大附中

浅谈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对策。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及综合国力、科技、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GDP更是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分配不公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我们迫切希望寻找一条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人类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对那些同样影响人们长期生存和整体生活质量的有关健康、安全、教育、公平、就业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目标的追求。其次,发展应该是协调的。不仅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内部要协调,系统之间也要协调。第三,发展应是可持续的。人类应该努力维持自然资源的水平并使之得到逐步改进,使之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至于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实质就是承认环境和发展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关系,在发展中融入资源和环境因素,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贯彻发展的思想。中国经济还能持续发展吗?当前,中国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一、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严峻的人口问题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1370536875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65岁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总人口的8.87%。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可以看出,尽管中国已经实施了卓有成效的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增长依然过快,其中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人口结构等依然存在失衡,问题突出。过快的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造成各种压力,环境承载量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平衡并导致恶性循环,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中国人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日前,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40%以上的受访者指出,非常

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 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 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 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1949|54167| 5765|10.6 1950|55196| 6169|11.2 1951|56300| 6632|11.8 1952|57482| 7163|12.5 1953|58796| 7826|13.3 1954|60266| 8249|13.7 1955|61465| 8285|13.5 1956|62828| 9185|14.6 1957|64653| 9949|15.4 1958|65994|10721|16.2 1959|67207|12371|18.4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中国城市化水平之国际比较 李京文/吉昱华 1.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的关系,理论界的判断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有观点认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偏低;有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略有滞后,但还在正常范围内;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存在着隐性超城市化。 下表可见1999年世界收入类别国家GNI 、按PPP 调整的GNI 以及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1999年城市化率为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比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比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平均水平低2个百分点。考虑到中国1999年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NI 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无法就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得出中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的结论。1999年,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为1200美元和4250美元,分别高于中国420美元和700美元,如果考虑到中国正进入一个加速城市化的阶段,1995—2001中国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1.44个百分点,中国的人均GNI 如果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达到1200美元需要5年多的时间,五年中如果中国城市化水平以年均1.44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则五年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9.2%,低于中下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得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结论。如果使用购买力平价调整的人均GNI ,中国的城市化的滞后程度大约不到8个百分点,同样无法支持严重滞后的观点。如果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东亚和太平洋国家,情况就更为明显。1999年,该地区人均GNI 和按购买力平价调整的GNI 分别为1010和3740美元,城市化水平为34%,与中国的情况大体相当。如果运用2002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9年,中国城

城市建设活动计划与城市生存挑战赛策划书汇编

城市建设活动计划 20**年,是提升城乡现代化水平、建设“三最”的关键之年。县住建局将延续“十二五”城乡建设良好开局,深入贯彻县十一届二次党代会精神,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营造大环境优势、加强团队高效率运作,精心打造“魅力、品质、人文”交相辉映之城。本年度共安排41个建设项目,投资21.15亿元,其中规划类7个、建设类17个、房屋征收类6个、住房保障和安置类7个、改造提升类4个,另包括3个民生实事及争创类、5个镇村建设类项目,确保到年底城市化水平达到53%,城区、城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9%、48%,主城、镇建成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9%、60%,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达到省市要求的60%标准,真正使城乡建设成果助力发展、造福群众。具体做法: 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更高起点上提升城乡现代化水平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构建城乡发展格局。优化县镇村三级规划全覆盖体系,提升规划编制水平。县级规划方面,全面完成历史文化区、南部山湖区、北部科技新城区和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四大组团”的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形成四区合一、联动发展、辐射镇村的城市框架;镇级规划方面,按照“一轴一主两次多点”的新型城镇空间布局形态,编制完成县域各重点集镇建设规划;村级规划方面,全面完成重点村庄整治规划,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设施配套合理布局。二是坚持特色发展,精心打造集镇风貌景观。把实行差别化分类考核作为重要契机,引导各镇因地制宜强化集镇个性化设计、特色化发展。20**年,指导桠溪镇实施国际慢城配套设施建设,砖墙镇实施水慢城“三十里荷花”景观带建设,漆桥镇实施龙墩湖核心区开发和漆桥老街保护性开发,协助指导淳溪、东坝、古柏、阳江、固城等镇,抓好集镇改造及薛城遗址、胥河滨水风光带等相关景点开发。三是坚持示范带动,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按照“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完成全县60%、即619个村庄的 第1 页共9 页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起飞”,甚至创造了“奇迹”。但是,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大都是走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有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为了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并深刻认识到,人类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或没有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或认识得很不深刻,采取的措施还不很得力。因此,在今后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突出的重要内容,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 1. 土壤严重退化 据联合国规划署报告,全球69%的农田遭到侵蚀或退化,相当于地球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四分之三的土壤退化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土壤退化(包括土壤侵蚀、盐碱化、酸化以及和生物性变劣)的现象还在扩展。在北非和中东的干旱地区,以及南亚、东亚和拉美的部分地区,土壤风蚀尤为严重。赤道以北非洲的全部土地的11.5%受到水的侵蚀,22.4%受到风的侵蚀;中东全部土地的17.1%受到水的侵蚀,35.5%受到风的侵蚀。土地退化很大程度是因使用不当和种植结构不合理所致。全球有4000万公顷的灌溉面积由于排灌不当,不是水涝就是盐碱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亚洲和非洲由于无控制地抽取地下水,蓄水层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一些牧场和耕地荒芜。 随着干旱和过度开发,农田变成沙漠,荒漠化问题在亚非拉越来越严重。据,非洲可耕地的73%(约140万公顷)面临荒漠威胁。80年代荒漠化迫使1000万非洲人迁居,每年造成的损失达90亿美元。全世界100多国家存在荒漠化问题,其中80个是发展中国家。从土耳其到印度的西亚地区、从墨西哥到巴西的拉美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沿岸也都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影响。沙尘暴掠、田毁人亡。荒漠化的不毛之地使人们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和家园。 2.温室效应升高 全球变暖已成举世关注的问题。在过去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平均上升了0.3-0.6度。80年代的十年中,竟有五年为本世纪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最新的科学研究预测,21世纪空气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我国走向经济大国的必经之路,不仅加大了城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农村地域发展,平衡了城乡发展的节奏,拉动了国内消费,也带动了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城市人口拥挤、交通问题、住房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健康化、有序化、科学化。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对策 一、城市化概述 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都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社会才能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可谓“追梦改革万里春,农民潮涌作工人。荒滩野岭高楼起,立体网联城市群。”但是,正在进行中的城市化也给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因此,单纯、刻意、过激地进行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的国情及稳健发展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总结出来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正确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李善同指出:在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时,应当优先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竞争力。 2.有助于缩小区域差距、优先区域布局。 3.有利于资源节约与利用。 4.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李研究员提出的标准将对我们找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坐标,指明方向。 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口问题 普遍意义上的城市化主要就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虽然一方面缓解了农村区域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拥挤的问题。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1)我国大部分城市还不具有良好接纳包容这么多农村人口的条件,这就使得原本就不算发达的城市,无法解决这部分迁移人口的生活、工作、学习、住房等各种问题,也给原本基础设施条件差、住房条件差的城市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也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工商业集中,人口密度大,人工设备密度高,活动强度大,人多车多,导致交通拥挤。城市地域不断向四周蔓延,城市功能混杂,建筑密集,

城市生存挑战赛策划书

城市生存挑战赛策划书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职业生涯 体验赛 暨 大学生城市生存挑战赛 上海师范大学职业 发展联合会 领路人职业发展社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职业发展协会 2016年4月5日 一 、活动背景: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改变,学习压力、就业困难成为困扰社会、困扰当今大学生的重要问题。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关注学生就业,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生存能力。进一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同时让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更快、更好的融入社会,迎接新的挑战,开启新的未来,上海师范大学职业发展协会将于××举办“2016上海师范大学大学生城市生存挑战赛”。 二 、活动意义: 生存是每个人必经的。通过此次比赛,给同学们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让同学们真正体验生存的压力,展现出自己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交际水平。同时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对自身的优势和弱势做一个重新的审视。让他们试着学习将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为自己在未来的生存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而做准备。往往初入社会的我们,总会有许多的不适应,然而这次的活动,不仅能缩短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而且能够让大学生们提前体验职业生涯的艰辛,以及城市生活的不易。以便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活动宣传: 1、横幅 ①在食堂(学校人流量大的食堂)悬挂横幅 ②在学校各区主干道(学校内最醒目的横幅地点)上方悬挂横幅 2、传单派发 ①各宿舍区 ②在食堂门口派发 3、展板 在食堂(学校人流量大的食堂)附近摆放,内容具有吸引力,位置摆放醒目,不受其它任何组织宣传影响。 4、海报宣传 海报张贴于各学院的宣传栏上。 策划书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 武力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2000年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6·22%,比1978年提高了18·3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城镇人口比重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但并不是说这个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一点。本文试图对这22年的城市化做出恰当的评估,指出其特点和成因,并依此提出建议。 一、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一)城市化水平。 众所周知,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大陆的城市化相当缓慢,在1950至1980年的30年中,全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由28.4%上升到41.3%,其中发展中国家由16.2%上升到30.5%,但是中国大陆仅由11.2%上升到19.4%.[1]这种城市化的缓慢并不是建立在工业发展停滞或缓慢的基础上,正相反,改革开放前的2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慢,工业总产值1978年比1949年增长了38.18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1978年的72.2%;社会总产值增长12.44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则由1949年的41.4%上升到1978年的77.1%;国民收入总额则从1949年的358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01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提高7.41倍,其中非农产业在国民收入构成中的比重,也由1949年的31.6%上升到1978年的64.6%.[2]另据麦迪森计算,从1950年到1973年,世界GDP 总量年均增长4.9%,人均GDP 增长2.9%,其中中国大陆GDP 年均增长5.1%,人均增长2.9%,高于和等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 上述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独特现象,是与改革开放前大陆所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由此导致的计划经济体制分不开的。本文即准备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和转移的影响,来探讨这个时期城市化缓慢的主要原因。 1949-1878年全国城镇人口变化情况[4]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中国城市化发展及其特点 摘要:我国城市化道路蜿蜒曲折,经历了一个连续而又不稳定的发展阶段。这段曲折历程又可分为四个时期:①1949—1957年城市化短暂健康发展时期;②1958—1965年城市化剧烈波动时期;③1966—1978年城市缓慢发展和城市化徘徊停滞时期;④1978年至今,城市化进入持续稳定的加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0.6%上升到1997年的29.62%。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城乡二元、改革开放、集约型城市化、健康发展、区域城市化 城市化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前进的,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百多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有甚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也就是说,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这样,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1978 年到 2008 年的 30 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重大进展的 30 年,是我国

大学生城市生存挑战赛活动策划方案书

大学生城市生存挑战赛活动策划方案书实践课题:“走出温室,且行且思” 大学生社会实践城市生存挑战 实践地名称: XXXX路 实践小组成员: 1 组组长:XX 成员:XX 2 组组长:XX 成员:XX 3 组组长:XX 成员:XX 4 组组长:xx

成员:XX 5 组组长:XX 成员:XX 指导老师:XX 带队老师:XX 目录 一.实践地简介 二.实践课题背景 三.实践目的及意义 四.课题已有成果纲要 五.物资准备

六.社会实践具体开展 七.比赛内容 八.评奖标准 九.奖品设置 附录一、队员简介、具体分工及联系方式,各成员工作要点附录二、社会实践城市生存挑战赛的注意事项 附录三、人身安全守则 附录四、财产安全守则 附录五、社会实践城市生存挑战比赛规则 附录六、社会实践活动应急安全预案 一、实践地简介:

XX路位于XX市锦江区XX路街道,覆盖北新街以东、总府路 以南、红星路以西、东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以及临街区域,面 积大约20公顷。XX路热闹繁华,现大约有商业网点700家,网点面 积大约220000㎡。XX路是1924年被命名的,距今89年,号称百年金 街。据有关历史资料查证,XX路的前世肇始于商贾,发命于官府, 完成于军阀时期。 商业领先:同XX市的其他商圈相比,XX路的最大特色在于汇 集了众多品牌的各类专卖店、以及拥有众多的中华老字号商场,是外

地游客和本地白领偏爱的购物地点。XX路商圈中也不乏大型商场、 酒店等。众多“中华老字号”的XX名小吃:钟水饺、赖汤圆、夫妻 肺片、韩包子、龙抄手都聚集在XX路上,同时也聚集了诸如麦当劳、 肯德基、必胜客、哈根达斯、bread talk、曼联餐吧等快餐店和众多 咖啡厅、茶馆等 特有标识:在XX路的名声越来越大的时候,有人提出百年金街 应该有它的特有标识。即街标。在XXXX路中山广场,XX街标正 式揭晓,从800多套方案中产生的3套候选方案中,1号设计方案因为 既体现了百年XX的历史,又具有现代都市的时尚而胜出,成为

中国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中国城市化问题与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摘要:小城镇的道路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问题;城市化战略 城市化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而且城市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和解决农村劳动力出路的有效办法。至2000年底,我国共有城市668座,城市人口4.56亿,城市化率达到了36.9%。根据世界多数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已经进入了从30%到70% 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亦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实践证明:积极发展小城镇并非是适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选择,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应将重点放在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和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来。因此,根据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提高、完善大城市与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相结合,促进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促进建制镇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才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选择。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分析 中国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步伐非常缓慢。1949~1978年近30年的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政府发动和包办型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广大农村和众多农民被游离于工业化的进程之外,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不能进入城市化的进程,这就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仅从建国初的10.6%、136个建制市增加到1978年底的17.9%、193个建制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化的发展模式是以市场导向的改革进程中新出现的由民间力量或社区组织发动并得到政府认可或支持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这期间城乡之间的壁垒被逐渐打破,各种生产要素开始在城乡之间跨地区流动。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崛起,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土地和农业的束缚,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初步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市为纽带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尽管如此,但是由于中国工业化刚刚起步,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准仍有较大的差距。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处于由初期起步阶段向中期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时期,伴随着国家工业化和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的发展也必将与世界性潮流接轨,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因此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道路新战略显得至关重要。 二、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进入到加速发展的新时期。但长期实施的城市化方针却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向更高层次的迈进。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地区性差异明显、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长与城镇容量间的矛盾突出等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 城市化水平较低 按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到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36.06%,这个指标,不仅低于世界上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也与自身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