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理论名著导读 书目单

中外艺术理论名著导读 书目单

《美的历程》李泽厚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美学散步》宗白华

《批评美学》徐岱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赵敦华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

《电影理论与批评》戴锦华

《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麦茨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沃尔夫·吉伊根

《西方艺术批评史》里奥奈多·文杜里

《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刘小枫

《审美之维》赫伯特·马尔库塞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

《文化研究读本》罗纲、刘象愚

《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瓦尔特·本雅明《规训与惩罚》福柯

《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麦茨著/李幼蒸译《消费文化读本》罗纲、王中忱

《守望者的文化月历》朱大可

《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张京媛

《文化街垒》张闳

《解读艺术》夏吕姆

《文化麦当劳》王晓渔

《神话,大众文化诠释》巴特

《第二性》波伏娃

《解读大众文化》菲斯克

《西绪福斯神话》加缪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

《美学理论》阿多诺

《消费社会》让·波德里亚

《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

《启蒙的辩证法》霍克海姆

《现代性及其后果》安东尼·吉登斯

《符号》梅洛·庞蒂

《表征》斯图尔特·霍尔

《通俗文化理论导论》斯特里纳蒂

《认识媒介文化》史蒂文森

《诗学》亚里士多德

《美学》黑格尔

2014大学中外名著导读

2010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阅读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刘白羽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中考课外名著阅读必读书目: 《鲁滨孙漂流记》《伊索寓言》《水浒传》《西游记》《格列佛游记》《繁星春水》 《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施耐庵)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 灵活现。 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 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 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 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 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 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相关练习: 1、“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这幅对联写的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内 容。

中外教育名著导读

《中外教育名著导读》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读了《中外教育名著导读》。在这短暂的几周里,我们读到了很多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几周里,我感觉成长很快。眼睛里开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以下就是我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因为理想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不懈的追求,理想只能是朵美丽的镜中花。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们常把学习形容为在书山上攀登,在学海中遨游。事实上,知识的积累是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我们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定向;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这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也可以做一些记号。这就是评注笔记。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读书的人。我喜欢阅读艰深的著作。在阅读中我强调想象和联想。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行思辨理解的同时,我把它还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只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能力,也没有生成能力。 阅读是抽象的,关于命运的感受是具体的。在抽象阅读和现实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观念的命运。我们生长在这么好的年代,但在接受现成的非个人化的观念里长大。许多教育和观念已经深入到生理反应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围。人不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在自圆其说的内部突围中,惟一的途径是自觉引入差异。遇到能够证明自己感受和观点的事物固然高兴,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兴。我很少单纯地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种观点。我总会同时将观点不同的许多书放在一起读。我越信服某种观点或某本书,我越要寻找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 中外儿童名著导读讲授纲目: 1.《学记》 2.《论语》 3.《师说》 4.《窗边的小豆豆》 5.《教育漫话》 6.《爱弥儿》 7.《大教学论》 8.《民族主义与教育》 参考书目: 1.乔建中《中外教育经典名著速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田正平,肖朗《教育名著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3.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教育出版 第一讲绪论 一、我的目标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不少人认为,我们接触信息的机会越多,

实际获得的知识却越少。因而,阅读经典名著,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国外的一些大学,如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把人文经典课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过去许多学者,如梁启超、胡适、朱自清、钱穆等人,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名著的指导。这门课将提供几部中外著名的教育著作,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从而远离消费主义和平庸趣味的污染,让名著的知识与思想成为第一个人的教养的一部分。 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董卿 二、关于经典与名著 我们常说的经典,是指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大众普遍接受,或在某专业公主鞋个有典范性与权威性。 如果我们不讨论专业经典,仅就一般意义上而言,那么 具有三重特性或三要素: 1.影响力 影响力体现了作品内容的吸引力。那些进入经典的作品,无不在一定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如《周易》《孙子兵法》等,当然,影响力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也有长期的与短暂的。那些“影响一时”的作品可称之为名著。

2.时间性 一部作品,或许影响一时,或许在某一特定的时期被人顶礼膜拜,但时过境迁,很快就被人们遗忘或抛弃。经典,需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需经久而不衰。也就是说,一切著作,若要成为经典,我想它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3.广泛性 我所理解的经典(非专业领域的经典),必须是广泛的,是指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比如《诗经》《论语》《史记》《三国演义》等,它们的内容是广泛的。《诗经》三四千年以来,它讨论的话题我们今天仍然关心,有不少诗在今天还成为流行歌曲,像《在水一方》等。 三、为何阅读传统经典名著 1.近百年的争论 在20世纪,传统经典是否还具有生命力,是否还拥有广泛的读者?这一问题在20世纪初就已被提出。随着科举与清王朝的结束,传统典籍与知识分子越来越远了。有些知识分子甚至说要把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应该说,传统典籍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在20世纪,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但这不等于说,传统典籍就已失去了生命力。 (1)鲁迅的看法 1925年,在孙伏园主抚州的《京报副刊》上,发出“青

尔雅《文艺学名著导读》2017下半年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是第一个用科学的方法来阐述美学概念,研究文艺问题的人。(1.0 分)
1.0 分
?
A、
亚里士多德
?
B、
阿里斯托芬
?
C、
柏拉图
?
D、
苏格拉底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下列属于米勒代表作的是()。(1.0 分)
1.0 分
?
A、
《家》
?
B、
《老人与海》
?
C、

《欧也妮葛朗台》
?
D、
《小说与重复》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旧约》中《出埃及记》的作者是()。(1.0 分)
0.0 分
?
A、
米勒
?
B、
尤里斯
?
C、
奥尔巴赫
?
D、
摩西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4
()曾为古代波斯的都城。(1.0 分)
1.0 分
?
A、
佩拉

?
B、
库萨尔
?
C、
君士坦丁堡
?
D、
波斯波利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在弗洛伊德看来,()不属于最伟大的三部文学作品。(1.0 分)
1.0 分
?
A、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
B、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
C、
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
?
D、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是()的作品。(1.0 分)

外国教育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A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育学专业 《外国教育经典导读》课程复习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柏拉图 柏拉图(Plato B.C.427-B.C. 347 ),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三人被人称为“希腊三哲”。B.C.387年,雅典城西北郊,一座纪念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德的花园, 创建了阿卡德米学园,后人称之为柏拉图学园(Platonic Academy),其最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理想国》。 2、美德即知识 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智慧是一种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须善于思考,而思考离不开知识,这种知识就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因此,他认为知识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东西,任何一种美德都不能离开知识而存在,故得出结论“美德即知识”。 3、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指把一定的学生按年龄层次和智力水平及受教育程度编班上课。最早由夸美纽斯提出。后来赫尔巴特完善了这一理论,苏联的教育家凯洛夫最终完善了这一理论。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 4、泛智教育 泛智教育思想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7世纪提出的。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包含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 泛智论” ,二是“ 教育适应自然”的教育自然观。“ 泛智论”是夸美纽斯对教育性质的认识, “ 教育适应自然”可以看作是他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它对教育的对象、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内容、教育和教育组织等方面提出了颇为新颖的观点 ,为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建立了基本的框架 ,正是在这个基本框架的基础上 ,近现代西方教育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 5、性善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是人性论的基本划分。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人性原来都是善的,原始社会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快乐、天真而自由,只是由于历史发展与社会制度等原因才变恶。教育从来是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为标准的,卢梭却大声疾呼,要打破这个传统,要对儿童实行顺应自然本性的教育,培养自然成长起来的“自然人”,这类人是资产阶级王国的“新人”,卢梭给了这个人一个名字——爱弥尔。 6、教育即生活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第一章的标题就是“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并非与现实生活相背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赫尔巴特的教学基本环节。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始于感觉经验,经由分析和综合的心智训练,最后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观念。观念体系形成的教学,主要依靠两个明显不同的心理环节:专心与审思。即教学过程包括“专心”和“审思”两个基本环节。“专心”是指集中于某一种主题或对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动。“审思”是追忆与调和意识内容的心智活动,即深入理解与思考,把专心活动中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联合成统一的整体。即应用各种有关知识去探究某种主题或对象。专心与审思两种活动在心理的静态和动态下都可能实现。所以,学生意识中具备了这样一种内部力量,他便能够在每一瞬间很好地吸收新知识,形成新

《文艺学名著导读》期末考试(20)

《文艺学名著导读》期末考试(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是希伯来文学中最伟大的悲剧。(分)分 A、 《创世纪》 B、 《出埃及记》 C、 《列王记》 , D、 《约伯记》 我的答案:D 2亚里士多德认为,以下属于模仿的不同形式的是()。(分)分A、 诗歌 B、 音乐和舞蹈 C、 绘画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3古代以色列国家最强盛的时代,属于()。(分)分A、 扫罗 B、 大卫 C、 所罗门 \ D、 示巴女王 我的答案:B 4利维斯的批评是一种()。(分)分 A、 传统批评 B、 新批评 C、 强调泛读 /

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B 5《诗学》中认为文艺的蓝本是()。(分)分A、 戏剧脚本 B、 诗歌 C、 理想生活 ` D、 现实世界 我的答案:D 6托马斯·莫尔的代表作品是()。(分)分A、 《乌托邦》 B、 《太阳城》 C、 《乌有乡消息》 ^

《瓦尔登湖》 我的答案:A 7假面剧最早产生于()。(分)分A、 英国 B、 意大利 C、 法国 D、 希腊 我的答案:B 8《十诫》是()的作品。(分)分A、 摩西 B、 释迦摩尼 C、 马丁路德 ;

加尔文 我的答案:A 9()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分)分 A、 理想主义 B、 美学主义 C、 人文主义 D、 悲剧性 我的答案:C 10悲剧《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分)分A、 欧里庇得斯 B、 埃斯库罗斯 C、 索福克勒斯 …

莎士比亚 我的答案:C 11在理查德·罗蒂看来,19世纪以来,人类的精神导师是()。(分)分A、 小说家 B、 科学家 C、 哲学家 [ D、 神学家 我的答案:A 12()不属于悲剧构成要素。(分)分 A、 人物 B、 情节 C、 性格 …

初中语文中外名著导读精本(正式)

初中生必读名著导读知识点 一.课本名著阅读引导 七上名著: (一)《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1.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等。 2.体裁:诗歌(“小诗”) 3.成因: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 4.内容:(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2)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5.艺术特色: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6.资料链接: ①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②“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作品《繁星》。冰心还“为诗人歌德九十年纪念”作了一首诗是《向往》。 ③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④《繁星》、《春水》诗集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⑤《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⑥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⑦“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诗句出自福建长乐(籍贯)的冰心(作家)写的《繁星》(篇名) (二)《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1.作者:伊索(公元前620—公元前560)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 2.体裁:寓言故事。 3.主题: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 4.内容: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5.艺术特色: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6.阅读感受:这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它对西方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影响最大。东西方民间文学的精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7.资料链接: ①《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其故事流传于民间,到公元前三世纪成书。相传其中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所做,"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音。 ②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等已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教案

课题:第一节《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导读 教学目的: 1了解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方法、要求等。 2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外国文学知识。 教学重点: 1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 2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 外国文学是介于外国文学史和作品选讲之间的基础学科,是各国文化交 流的产物。《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是《外国文学》主干课程之下的一门选修课程。 我国早在汉唐时代就与亚非国家进行交流,汉代文学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周围国家的文化也影响了中国文化。佛经翻译的过程中,在我国产生了 严格意义上的外国文学,这就是《本生经》、《所生经》。《本生经》是佛经中 的故事集,收故事547个,作为一种宗教经典,对我国人民的思想也产生了 重大影响,这些和老庄思想互相渗透,促成了玄言诗(魏晋南北朝)的兴盛, 严羽、王土慎的神韵派诗歌理论也都是在佛经影响下形成的。 晚清闭关锁国被打破,中外文学空前交流,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传入中国, 著名翻译家林纾(林琴南),翻译了各国小说200多种,开了翻译外国小说的 先河,为中国人了解世界作了重大贡献。五四时期,新文化给旧文化以冲击, 鲁迅、郭沫若不仅创作了大量著作,还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促进了新 文化运动的发展,这些都为外国文学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外国文学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与我国文学相比,只是大树底下 一颗幼苗,也是我国文化大合唱中的最后一个音符,这是历史的安排。目前, 世界大同,学习外国文学,研读外国文学名著,通过作品了解外国文化,以 至通过文学了解其政治、经济状况,直到风土人情、心理状态等就显得更为 重要,也更有意义。 二、学习方法 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但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教师主要教授读书的各 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鉴赏,互相交流互动,并能撰写相应的赏析文字。 三、《古希腊的神话与传说》导读 (一)外国文学的源头: “两希”:西方:欧美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 东方:亚非文学古希伯莱——基督教文学 (二)古希腊文学 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 三面环海、多良港——海洋文明(蓝色文明);气候温和; 多产橄榄、葡萄——酒神崇拜。 2 古希腊神话——人类童年之梦 文字记载的希腊神话最早见于荷马史诗,其后,诗人赫西俄德的长诗《神谱》

参考文献格式--国标

《中国文字学报》参考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a.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二、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M C N J D R S P 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 、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 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数据库计算机程序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DB CP EB 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 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三、文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 (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

外国文学名著概论 “欧美文学”是指欧洲和美洲地区的文学,由于欧美各国在文化传统上有明显的统一性与相似性,因而通常又称为“西方文学”。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和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有旧神和新神之分。命运是注定的,人是抗拒不了的。抗拒不了命运,但是这并不影响希腊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仍然积极明朗欢快地生活着。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从神的形象看神人同形同性,主要神祗都经历了相当彻底的“人化”。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诸神也样样具备。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希腊神话是人话。 马克思赞美说: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 代表作品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说,希腊哲学的精神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悲剧精神,它的主题是命运、必然性和规律,不过在命运面前,希腊人不是消极的,他们对现实生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形成了崇尚知识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基督教哲学则正好相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中、古时代的人们逃避、抛弃和否定了现实生活,以否定现实的方式谋求灵魂的救赎,视人间为走向天国的“天路历程”,试图通过信仰上帝使灵魂得到永生。因此,他们对现实生活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度,而对来生来世却采取了乐观主义的态度。 人文主义文学 针对中世纪教会压倒一切的思想主流、教会以神为宇宙中心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人是宇宙的中心的学说:认为人是压倒一切的中心思潮。对“人”的肯定,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提倡人权人性,反对神权神性。中世纪神学和宗教统治一切,神权与神性具有至高无尚的地位。人文主义者则用人性来反对神性,他们竭力提倡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禁欲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反击。他们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认为现世生活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讴歌理性才智,反对蒙昧主义。中世纪封建社会推行蒙昧主义,其核心是以愚民政策维护封建制度与其经济秩序。人文主义者与教会针锋相对,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大声急呼:“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快乐的源泉”…… 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针对当时中世纪各自为政、诸侯战乱、闭关自守的纷争局面,人文主义者提出了“反割据、求统一”的政治要求。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顺乎历史潮流的,所以人文主义者所主张的国家统一的理想也具有进步意义。 启蒙文学 启蒙文学是18世纪西方文学的主潮。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论性和分析性。(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3)创作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 举例《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有才华,有热情,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工作。但是,社会却是丑恶的:庸俗麻木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保守腐败的官场……这一切就像一张无形的灰暗的网,罩在维特的心头。他不断地与之冲突、逃避,性格也日甚一日的内向和忧郁。他逃离城市的庸俗与烦闷,来到了乡村,在大自然的怀抱和淳朴的民风中得到了短暂的安慰;他同绿蒂一见钟情,但面对她及其未婚夫,只能给他再添上一层精神苦闷。于是他回城到外交部门工作,可又受到上司的歧视和贵族的当面侮辱,他再次逃离城市,又回到绿蒂的身边。面对已婚的绿蒂,他更陷入嫉妒的忧伤。最后,他感到无处可逃,生命已无价值,精神崩溃,饮弹自尽。《维特》这本

2017年北电影视技术系数字电影技术(学术型)参考书目 考研经验 考研笔记 报考要求 指定教材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1【影视技术系】 院系:影视技术系研究方向名称:数字电影技术 研究方向介绍: 培养掌握数字电影技术理论并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1.培养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风,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并具有良好艺术修养的电影技术人才。 2.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要求兼具技术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和相关计算机专业软件,能独立从事学术研究、影视教学,担负边缘学科和前沿学术课题的开拓与攻关性人才。 3.培养在数字电影技术领域,包括数字电影摄影、数字特种摄影、数字后期制作、媒体数据管理、数字影院系统的技术服务人员与技术管理人员。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 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 《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电影基础理论》陈晓云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中国文化读本》叶朗著 《什么是艺术》(美)沃特伯格著 《艺术概论》赵彬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资料包含: 【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 + 【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3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考研重点内部资料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生活,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世界。它是诸多要素的总和,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作为艺术作品内容的人类生活,是主客观的统一。它来源于客观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又不同于实际的客体世界本身,而是艺术家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愿望、意志、观点,在个人体验感受的基础上,对生活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创造出来的。所以,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美学思想,遵循美的规律对自然、社会加工创造的结果,既具有客体性,又具有主体色彩,是主客体的融合。 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 (1)动作与姿态。 舞蹈是以人体为媒介的艺术,人体的动作姿态是舞蹈艺术的最基本的元素。舞蹈又是以人的形体动作来塑造形象的。人的形体动作就是舞蹈所使用的艺术语言,舞蹈的人的形体动作和造型姿态,处处表现出美的韵律,具有鲜明的形式美特点。· (2)抒情与表现。 舞蹈长于抒情,有着最强烈酌表情性。表情性是表演艺术共有的本质属性。舞蹈同音乐一样,都不擅长于描绘外界客观的景物、、叙述事件的变化,却擅长于传达人的细微复杂的内心活动。不过,舞蹈只能靠演员的动作、姿态和表情,就很难反映自身之外的外界事物,这就造成了舞蹈拙于叙事而长于抒情的特点。 (3)节奏与韵律。 舞蹈有着强烈的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组织舞蹈动作的基础,相同的动作由于节奏的变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节奏的存在使人物表情栩栩如生,形神兼备。舞蹈形象无一不是充满情感韵律的动态形象。是一种“活跃的力的形象”节奏同羡律的统一,使舞蹈动作既有外在的形式美又充满内在的韵味,

文艺学名著导读尔雅答案修订无错版演示教学

*********************************************************** 米勒的波澜 1 主张诗要反映时代的要求,需要有追求道德和智力解放的精神的文学家是: A、米勒 B、但丁 C、马修阿诺德 D、拉伯雷 正确答案:C 2 下列属于米勒代表作的是: A、《小说与重复》 B、《老人与海》 C、《欧也妮葛朗台》 D、《家》 正确答案:A 3 下列关于米勒对文学研究产生的的影响描述错误的是: A、电影、流行音乐等替代小说提供的文化功能。 B、小说担当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作用 C、新的研究媒介在文学研究内部引起变革。 D、一国或者一种语言,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正确答案:B 4 米勒更推崇哪种文学载体方式? A、电子书 B、电影 C、印刷文本 D、口头相传 正确答案:C 5 哪位诗人曾主张诗要反映时代的要求,需要有追求道德和智力“解放”的精神? A、柯勒律治 B、马修?阿诺德 C、惠特曼 D、裴多菲 正确答案:B 6 米勒是文学终结论的代表人物。 正确答案:× 7 现代文学仍处于西方中心阶段。

后现代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解构。 正确答案:√ 9 米勒教授是文学终结论的代表。 正确答案:× 两希文化(一) 1 希腊文化的主要特征是: A、理性主义 B、理想主义 C、人文主义 D、感性主义 正确答案:C 2 以传统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是: A、希腊文化 B、希伯来文化 C、印度文化 D、中国文化 正确答案:B 3 两希文化的两希是指: A、希腊、希伯来 B、阿拉伯、希腊 C、阿拉伯、希伯来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4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的作者是谁? A、卢梭 B、奥里金 C、马修?阿诺德 D、笛卡尔 正确答案:C 5 笛卡尔认为最可靠、最确切的学问是: A、天文学 B、数学 C、医学 D、地理学

《中外经典名著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名著导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学分: 1 开课学期:三适用专业:全科通用 课程总学时: 32 其中,理论学时: 24 ,实践(实验)学时: 8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增加学生对中外经典名著的了解,增强文学积累。 2、通过教师的导读指引,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具备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习惯,并学会分享,大胆表达。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外经典名著导读》课程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选修课,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阅读与鉴赏素养为宗旨,通过优选部分中外作家作品进行研读分析,以教师的导读为基本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形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讲授内容 第一章导读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经典名著,明确阅读经典的意义。 教学难点和重点 难点:对阅读经典的意义的理解 重点:1、经典名著的含义 2、读什么、怎样读,为什么读 教学内容: 第一节什么是经典名著 一、典名著的含义 二、阅读经典名著的意义 第二节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 一、读什么 二、怎样读 第二章篇目推荐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学生推荐的方式,采用QQ投票确定最终的导读篇目。 教学难点和重点 难点:对统计和投票结果的处理 重点:1、篇目推荐 2、投票决选导读篇目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进行“我最喜爱的经典名著”篇目推荐活动,优先热度排位为前15名的篇目进行QQ群投票,按投票结果确定十篇为最终导读作品。 第三章导读篇目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理清作品内容结构,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和重点

读《中外教育名著导读》有感

读《中外教育名著导读》有感 读《中外教育名著导读》有感 读了乔建中先生主编的《中外教育名著导读》后,感慨很多。以下就是我的心得。我经常在想:我们应该读书?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因为理想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不懈的追求,理想只能是朵美丽的镜中花。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们常把学习形容为在书山上攀登,在学海中遨游。事实上,知识的积累是成材的一个重要条。我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我们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定向;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这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也是很有帮

助的。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也可以做一些记号。这就是评注笔记。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喜欢阅读一目了然的书的人是懒惰的人,只有阅读那些需要自己反复思考才能明白的书的人,才是真正读书的人。我喜欢阅读艰深的著作。在阅读中我强调想象和联想。再抽象的理论表述,在进行思辨理解的同时,我把它还原成日常生活的图景。有些只需要现成的联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构造。我一直认为,无法进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认为理解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经是一个死的东西了,既没有联结能力,也没有生成能力。阅读是抽象的,关于命运的感受是具体的。在抽象阅读和现实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观念的命运。我们生长在这么好的年代,但在接受现成的非个人化的观念里长大。许多教育和观念已经深入到生理反应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围。人不能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在自圆其说的内部突围中,惟一的途径是自觉引入差异。遇到能够证明自己感受和观点的事物固然高兴,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兴。我很少单纯地阅读一本书,或者一种观点。我总会同时将观点不同的许多书放在一起读。我越信服某种观点或某本书,我越要寻找不同的书来辩论。读书,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教育的纯洁。可以说是读书是我开始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开始让我明白了

学术期刊参考文献需要的代号

J——期刊文章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 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 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精华版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精华版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精华版 一、单选题。 1.但丁最早的一部作品是题为()的诗歌和散文合集。答案:B.《新生》2.《费德尔》的作者是()。答案:C.拉辛 3.《巴马修道院》的作者是()。答案:A.司汤达 4.雨果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答案:A.《九三年》 5.“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中的句子。答案:B.《西风颂》 6.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书名来自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段独白。 答案:B.《麦克白》 7.()是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答案:A.《等待戈多》8.()是萨特的“境遇剧”的代表作。答案:C.《禁闭》 9.()是卡夫卡的荒诞主题的代表作。答案:D.《变形记》 10.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有“悲剧之父”之称号。答案:B.埃斯库罗斯11.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有“舞台上的哲学家”之称号。 答案:C.欧里庇得斯 12.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有“戏剧界的荷马”之称号。 答案: A.索福克勒斯 13.欧洲文学中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形象的是小说()。 答案:A.《勒内》 14.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答案:D.萨福15.“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的作品是()。答案:B.《百年孤独》16.戏剧()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戏剧的胜利。 答案:D.《欧那尼》 17.亨利·菲尔丁的小说()被誉为英国小说中结构最完美的作品。 答案:B.《汤姆·琼斯》 18.开创“随笔”这一文学形式的是()。答案:A.蒙田 19.拉斯科尔尼科夫是( )中的人物。答案:C.《罪与罚》 20.桃丽娜是( )中的人物。答案:D.《伪君子》 21.玛丝洛娃是( )中的人物。答案:C.《复活》 二、多选题。 1.拜伦的一组“东方叙事诗”塑造了著名的“拜伦式英雄”,这包括()答案:A.《异教徒》B.《莱拉》D.《海盗》E.《巴西里耶》F.《科林斯的围攻》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创作的一组“东方叙事诗”,包括有()。 答案:A.《异教徒》 B.《阿比托斯的新娘》 C.《科林斯的围攻》 D. 《莱拉》 E.《巴里西耶》 F.《海盗》 3.欧里庇得斯创作的代表作有()。答案:B.《美狄亚》 D.《特罗亚妇女》4.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它主要由()两大史诗组成。答案:B.《伊利昂记》 C.《奥德修记》5.弥尔顿的三大诗作均取材于《圣经》,它们是()。 答案:A.《失乐园》 B.《复乐园》 D.《力士参孙》

参考书目格式

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1格式 每篇文章或资料应有一个文献标识码,并且规定了与每种文献标识码相对应的文献应的数据项,即格式。 以下是参考文献类型标示符的书写标准和部分示例。 1]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专著(个人著作)——[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专著(集体著作)——[序号]章节责任者.题名.[M].见(In):主编.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示例: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8-38.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名可用缩写(西文)).作者在3名以下全部列出,3名以上列出前3名,后加等(中文)、他(日文)、etal(西文).[]内为文献标识码。 示例:张斌.谈谈句子的信息量[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9⑶:1-3. 3]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朱华.关于《华岳全集》的一点看法[N].光明日报,1962-03-06⑻. 4]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示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