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在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在数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一种表现,它是在已有知识,尤其是在愉快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使人乐于积极持久的去接触,认识某一类新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兴趣及其他的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关联系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作用,对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表现出的是在学习中学习者所体现的特殊爱好,其实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真实反映。
一般说来,只有当那种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发生时,才可能激发引起人的关注,产生情感,形成良好的兴趣。
从生理学角度看,皮质兴奋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基础,它是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神经协同活动的结果。
笔者认为,兴趣是学习成功的要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
兴趣作为非智力的因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辅助作用。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利用幽默故事巧设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设计每一节的课堂导入时,尽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有趣的教学故事作为数学课的开始,以此吸引学生们去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们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我在讲解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吗?(此话一出,我发现学生们的眼睛马上一亮,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生:(异口同声)“看过。
”师:有这么一段看大家忘了没有:师徒四人道西天去取经,路过火焰山,天气又闷又热,这时,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抱个大西瓜来。
猪八戒非常高兴,很快就抱来了一只大西瓜。
那么,他们怎么分这个大西瓜呢?只见孙悟空笑着对猪八戒说:“给你四分之一可以吗?”(教师板书1/4)猪八戒笑了笑说:“老兄不行,不行,我得要八分之一。
在数学素质教学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二 、 确 处 理 数 学教 学 与非 智 力 因素 培 养 的关 系 正 素质 教 育 要 求 培 养 和发 展 学 生 的全 面 素质 。数 学 素 质 和 非 智 力 因 素在 素 质 教 育 中 , 有 一 定 的 相 对 独 立 性 , 者 都 是 具 二 素 质 的子 集 : 而素 质 本 身 是 由各 种 素 质 所 构 成 的一 个 有 机 整 体 , 见数学素质和非智力因素又是交叉的 . 可 二者 具 有 相 互 促 进 或 相 互 促退 的 内在 制 约 关 系 。 因 此 ,从 数学 素质 的构 成及 数 学 素质 与非 智 力 因素 的关 系 来 看 , 数 学 教 学 过 程 中应 当重 视 学 生 非 智 力 因素 的培 养 在 三 、 实 重 视 非 智 力 因 素 的培 养 切 素 质 教育 要 求 培养 和发 展 学 生 的包 括 心理 素质 在 内 的各 种 素 质 ,而心 理 素 质 的 培养 必 须 渗 透 于各 种 教 育 教 学 活 动 之 中。 数 学 教师 也 要 有 正 确 的育 人 观 , 落 实 “ 基 ” 前 提 下 . 在 双 的 重 视 包 括 非智 力 因素 在 内的 心 理 素质 的培 养 。 非智 力 因素 , 非 智 力 心 理 因 素 的 简 称 , 于人 的非 认 知 是 属 性 心 理 系 统 , 包 括 兴 趣 、 度 、 机 、 感 、 志 、 格 等 。 非 它 态 动 情 意 性 智 力 因 素不 具 有 认 知 事 物 、 理 信 息 的 机 能 , 主要 对 于认 知 处 而 性 心 理 系统 起 调 节 和 催 化 作 用 。 么 , 师 在 数 学 教 学 过 程 中 那 教 应 从 哪些 方 面培 养 学 生 的 非 智 力 因 素 呢 ? 面 我 主要 就 兴 趣 、 下 意志 、 习惯 等 方 面谈 谈 看 法 。
谈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和猜 想 , 一些 似是 而非 的数 学 诡辩 等将 会 引起 学 生
都与个 人 的情感 生 活有 着 密 切 的联 系. 感 属于 人 情
格 因素 结构 中的态 度体 系 , 态度 中起调 节作用. 在 教 师 要 尊重 学 生 的人 格 , 是成 功教 育 的首 要 这
《 数学之友》
21 00年第 l 6期
谈 数 学 教 学 中非 智 力 因素的培 养
张丽琴
( 江苏省黄埭 中学 ,10 2 50)
所谓非 智力 因素 , 指 在 认 知过 程 中起 作用 的 是
心 理 因素 , 主要包 括 动 机 、 趣 、 感 、 志 、 兴 情 意 气质 和 性格 等. 育心理 学 认为 , 何 知 识 的学 习 , 教 任 能力 和 素质 的提高都包 含 着 一 系列 复 杂 的 心理 活 动 , 生 学 的心理 素质决定 着 学 生 的学 习 活 动 和学 习效 果 , 学 生 的学 习活动是 智 力 因素 与 非 智 力 因素 共 同参 与 、 协 同合作 的过程 . 因此 , 习效果是 智 力 因素 与非 智 学 力 因素 的 “ 元 函数 ” 非 智 力 因 素 对 学 习 具 有 调 多 . 节、 控制 、 维持 和补偿 的功 能 , 提高 学 习质 量 和促 是 进 智力发展 的强 大动力. 学生 在数 学学 习过程 中, 对
1 激 发 学生 的 内在 学 习动 机
动机是非 智力 因素 的核心. 对学 生而 言 , 习 目 学 的是方 向 、 目标 , 习动机则 是达 到学 习 目的 的一 种 学
推动力. 数学 科 学 具 有 高 度 的抽 象 性 , 密 的逻 辑 严
初中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初中数学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开发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更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初中数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培养;师生情感交流;坚强意志的磨练。
关键词: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感交流;坚强意志作者简介:刘观喜,任教于安徽省安庆市巨网初中。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也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起决定作用的是情商,即决定成功的关键是非智力因素。
对于我们初中学生,非智力因素是指在活动时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动因素。
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
他虽然不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但能引导和激发智力因素,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作用,推动着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仍然有着许多表现,其中重要一条就是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
教学中无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定向、激励、强化和教育等作用,用纪律、分数、名次等手段代替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不仅部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下降,也使品德、兴趣、意志和作风的培养化为空谈。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开发势在必行。
这不仅是“教学大纲”对数学教学的要求,更是当前数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研究表明:学习相同的学生,智力不一定相同,原因在于低智力者可通过增加学习时间和强化学习过程加以弥补。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配合,能使学习效率提高百分之六十左右。
而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三分之二起因于非智力因素,同时不少实验表明,人类个体智商水平的差异不大,然而教育活动的结果──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是那么的明显,其根本原因即在于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在挖掘人的智力潜能中有重要作用。
开发非智力因素,提高数学能力

育
广
角
非智 力因素是指学生学习积极 性方 面的因素 ,例 如动机 、兴趣 、 情感 、性格 、意志 、习惯等 ,它起 到推 动信 息的加工和处理 ,加快新
解答 如 下 例 题 :在 R AA C中 , t B
C 9。 = 0 ,AC= 4, B 3 C= .
组成 一个三角形 ?大多数学生的回 答 是肯 定 的. 时我 拿 出三根木棒 这 进行演示 ,当学生看到居然有不 能
寻找和发现相 似三角形 ) :两 个三 角形相似 ,一般说来 必须具备下列
六种图形之一 :
等腰三角形 等有关性 质的基 础上 , 运用分类 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和
转化思 想求 解 的问题. 首先 引导学
他们的思 考热情 .
。
A 型图
二 、 通 过 数 学 与 图 形 结 生根据 已知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有 合 ,迎合 学生 的好 奇心 图6 、图 7两种 可能 ,然后运用数
对 于 第 一 种 可 能 有 :
只要能在复杂图形中辨认 出上 述基本 图形 ,并能根据问题需要添 加适 当 的辅助 线 ,构 造 出基本 图 形 ,就能使三角形相似所需要 的条 件这一 问题得 以解决 . 在此基 础上
数 学 与 图形结 合 ( 即数形 结合 思 想 )转换思维角度 ,赋予抽象 的数 ,
( ) 如 图 1 四边 形 D F 为 1 , EG
A C的内接 正方 形 ,求 正方 形 的 B
边长 .
组成三角形 的三根木棒时 ,学生会
感 到好奇 . 于是让学生动手 , 自演 亲
知识 和原 数 学结 构相 互 关联 的作
用. 在数 学教学 中 ,开发非 智力 因 素的方法很多 ,我们可以通过确立 学习 目标 、数学与图形结合 、数学 与生活结合三方面 ,提高学生 的数
新课程改革中数学教学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 , 不能 的默契 ,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 学有价值的数学 , 把数学仅仅当做可 以继承 的文化 ,而应把它作为一种 趣, 收到 意 想 不 到 的效 果 。
所表示的意义给变量赋 予不同
生活 、 劳动和学 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 让学生掌握最有
的 内涵。 ( 示 : 提 可从物 理 、 济 出发 ) 用的 数 学 。 经 二、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培养坚韧的学习意志 通 过 这 样 的方 式 ,使 学 生 明 白
剧下降。中学数学教材一般以演绎 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素质 ,充分考 就数学学科而言 , 学习 目标的制 的 形式 进 行 编 排 ,更 加 强 调思 维 的 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是强调为所有人的数学 , 而不 严 谨性 , 缺 乏 生 动活 泼 性 , 往 使 定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而 往 是为少数人的数学。 即培养 目标应定义为全体学生 , 而 学 生感 到 晦涩 难 懂 ,不 能 激发 学 生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 从根本上推动数学学 习的发展 。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 在启迪学生的思维 、 开发学 生的智力、 培养能力的同时 , 还必须把非智力因素 的培
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从 这个 养融于数学教学实践中 ,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 ” 意 义 上说 , 无休 止 的 “ 试 ” “ 海 学 科 教 学 的 目标 之 一 。 下 面就 初 中数学 教 学 中 非智 力 应 与 题 战” ,就 会 使 学 生 感 到数 学 学 习难 、 因素的培养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 建立正确 的评价机制 烦、 枯燥乏味。 不少学生因此丧失学
爱 因斯 坦 有言 :兴 趣 是 最 好 的 “
新课标下数学教育中非智力因素培养

浅谈新课标下数学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新课标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已成为现代数学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要注意从学习数学中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可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把蕴藏于学生身上的巨大学习潜力发挥出来,锻炼学生坚强学习意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爱因斯坦有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
教学中若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需要达成一定程度的默契,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培养学生的兴趣,可通过对数学对象的欣赏,从中得到积极的感受。
如在讲解旋转一章时利用多媒体,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了一部分由简单图形旋转后组成的美丽图案,然后说出你喜欢的图片。
学生在美的吸引下开始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自然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总去。
例如,在学习镶嵌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美的装饰设计图,然后再让学生探究合作,自己动手设计镶嵌图,在效果展示中评比出最节俭设计、最华丽设计、最高雅设计、最浪漫设计、最夸张设计等。
最后在自学课本结合自己的设计体会用多边形镶嵌平面的条件。
这就是学生在美的享受中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得到美的亭受,进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注重教学艺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产生学好数学的动力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教学过程中,抓住教材中的重要、关键内容,用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问题引入课题,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到惊奇的问题。
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我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大淡水湖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有人说他可以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在只有皮尺和测角仪的条件下计算出湖的长宽,你相信吗?你有几种方案可测湖的长宽呢?”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时,我给学生讲了古希腊一个国王要一位数学家测出金字塔的高度的故事。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和体会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和体会教学要使学生的整个身心,包括品德、智力、和能力,情感、意志和性格、体质诸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良好的发展。
初中数学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能力,主要是智力的培养。
但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智力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兴趣的激发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的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素质,是成长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之所以能够证明出“1+2=2”就得力于他的小学老师在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时给了他兴趣,让他从小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上数学课的时候,我喜欢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故事、游戏、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展示等。
我校数学组的市级课题研究《中学数学课堂导入策略的案例研究》着重研究课堂导入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对新课探究的铺垫,特别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等所起的作用。
如我校年轻教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这一节课时,首先拿了几张扑克牌——a、j、q、k,然后问学生这几张牌分别代表几点。
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课的兴趣大增。
我校老师在上“求扇形的面积”这节课那天,天气比较冷,他拿着一把扇子走进教室,同学们感到很奇怪,今天这么冷老师为啥带扇子上课?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魏老师把扇子打开,倒挂在黑板上,点明今天授课的内容——求扇形的面积。
这样的导入虽朴实却不乏新意,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教学时我还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数学在军事、医学、科技等方面的运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培养兴趣还要注意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
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有喜欢数学的情感产生。
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2.情感的交流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
情感是一种推动人们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精神动力。
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重大作用。
积极而稳定的情感是鼓舞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高级情感的发展能促进他们的品德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
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
因此,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
那么,如何开发与培养那些对学生数学学习有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动机、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已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动力,一般来说,学习动机越端正,学习要求越强烈,学习的质量会越高。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
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
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既然是掌握知识的心理动力,教学中如何培养呢?
首先,学生爱好广泛,其学习动机具有多变性,常常处于三心二意的状态。
因此,应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学习数学的目的和社会意义,端正学习数学的动机,强化内驱力。
第二,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教与学同步。
教学中能把学生置到一种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就会在好奇的驱使下趣味盎然的进行学习。
第三,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引导健
康的竞争,也是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第四,学以致用。
可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他们看得到、摸得着的实际问题。
第五,及时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赞许和承认,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
二、情感、情绪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情绪是较强的情感,情感是学生行为的动因,能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动机。
学习本身是一件充满挫折的艰苦事情,数学又是一门计算繁杂、思维抽象灵活的科学,要学好数学就要满怀热情,振奋精神,把战胜困难攻下难题当作人生乐趣。
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正确而深刻的认识,以激发其学习热情。
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补充一些常识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其对数学的认识。
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教师要以自己真实的情感,引起学生内心的反响和共鸣,让学生感到上数学课是一种精神享受,富有魅力,使之学的主动、愉快。
相反,如在一种受压抑的气氛中学习,就会加重心理负担,变得烦躁不安,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有些题是需要通过量一量、算一算,进而用语言表达,再证之。
这样动手、研究、议论、猜想解决问题,既上得生动活泼,又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效率。
三、意志、毅力
意志是人们自觉的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任务的心理过程,它对人
的行动起支配调节作用。
由于数学课程的复杂程度高,难度也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意志。
学生身上的最大弱点就是怕困难、怕知识太多,记不住学不好,需要加强学生的控制能力。
实践证明,一个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上也是个失败者。
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平常,而遇到难题却反复思考,十分努力,表现出非攻下不罢休的责任感,因而获得优良的成绩;相反,有些学生很聪明,但缺乏毅力或不够勤勉,一遇到难题就败下阵来,灰心丧气,甚至怀疑自己不能学好数学,因此,数学教师应注重学生坚强意志、顽强毅力的培养。
加强练习,在克服困难的斗争中磨炼意志,应使学生明确认识,要想锻炼意志,就不能逃避困难,而要迎接并战胜困难。
要经常给学生适当难度的作业和练习,使学生在“爬坡”中循序渐进,合理上升,产生向上攀登的意志和情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们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的一种自我体验,它是一种性格特点,但它又是由认知和情感转化为意志的中间环节。
数学课应该为学生创设各种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们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在数学方面的长处,从而增强发奋图强的信心和毅力。
四、性格、气质
性格是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的独特结合。
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表现。
不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同一性格,例如勤劳、朴实的性格,哪
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获得。
勤能补拙。
要大面积提高学生数学教学质量,既要使智力上乘的学生明确:只要刻苦用功、勤奋学习、独立思考、不做懒汉,才能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又要教育中等智力学生以“有志者事竟成”为座右铭,用辛勤的汗水挖掘潜在的数学能力,补偿智力的不足。
治学严谨。
数学教学中,要明确标准,训练严格,正确使用数学语言、符号、概念、公式,注重公式、定理特例和限制条件的教学。
有时一字之差,可使两个数学概念大相径庭或完全相反。
谦虚自信。
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既看到他们的成绩,又指出不足,正确的总结经验教训,使学生既谦虚又自信。
要特别注意纠正尖子生“到顶了”的“井蛙”之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断进步。
勇于创新。
敢于求异、勇于创新是创造性人才的必备素质。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大面积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