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班高中美术鉴赏二单元主题二:程式与意蕴——文人画 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课件】抒情与写意——文人画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课件】抒情与写意——文人画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文人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同为睡莲,中西绘画在构图上有什么不同?文人 画有何特别之处?
诗、书、画、印 有机结合
荷塘忆旧图 金农
睡莲 莫奈
笔墨交织的审美趣味



搓水短禽荻 Nhomakorabea图







对比三幅作品,感受不同笔墨表现方法的美感。
淮 阳 洁 秋 图 石 涛 清
以形写神的艺术意趣
泼 墨 仙 人 图 梁 楷 南 宋
徐渭(1521-1593)
1.抒情写意的价值追求
墨 葡



问题一:画中的葡萄与真实葡萄有什么区别?

是否再现客观事实?
水 墨
问题二:《墨葡萄图》的表现形式是?
1.抒情写意的价值追求
墨 葡



问题三:品读作品诗句,何为明珠?为何画葡萄藤?表

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水 墨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王维 唐代
幽篁坐啸图 绢本设色 63cm×167cm 禹之鼎 清
雪溪图 王维 唐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什么是文人画
2.“诗画本一律”概念是谁提出的?
1.王维 2.赵孟頫 3.苏轼 4.倪瓒
一、什么是文人画
黄州寒食诗帖 台北故宫博物院
枯木怪石图 日本私人收藏 潇湘竹石图(局部)纸本水墨 苏轼 北宋 中国美术馆
1.书卷气 2.笔墨情趣 3.重视形似 4.强调神韵
一、什么是文人画
不求形似求神韵
泼墨仙人图 纸本水墨 梁楷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

【教案】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教案】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高一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图像之美-绘画艺术教学设计单元课题图像之美——绘画艺术学习对象高一年级课业类型美术鉴赏大概念提出指向学科本质、启发思考的基本框架和结构图像会因为形式美原理的巧妙运用,显示出个性迥异的审美特征和品味,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感受。

基本问题基于“大概念”,结合各主题内容,分别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1.中国传统绘画主要的艺术特征、创作理念有哪些?2.古代文人为何以绘画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3.怎样认识和理解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艺术意趣?4.认识西方绘画中的理想美与文艺复兴的现实意义?5.西方现代艺术作品中常见的形式美原理有哪些?6.如何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文化背景?关键词中国画笔墨文人画油画文艺复兴再现表现大单元设计思路1.单元主题和内容分析:本单元是中西方绘画作品的鉴赏学习,将人类美术历史进程中如此宏达的内容浓缩在一个主题单元中。

这是美术课程中主题内容含量最多、相当重要的学习部分,本单元采用的架构方式、选择作品内容,并不是严格按照美术历史脉络展开的,但又关照了美术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风格流派的美术家及作品。

鉴赏本单元主题,面对美术历史上众多经典作品,可以帮助高中学生理解在浩瀚的美术历史发展中,诸多美术家是怎样用作品承载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文化使命,如何用作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的。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提升图像识读的能力和自己的审美判断力,在鉴赏学习过程中深化自己的文化理解水平。

本单元学习分为“中国传统绘画”文人画”“西方古典绘画”“西方现代艺术”4个主题,分别从表现方法、创作方式、审美视角和文化根源等方面来分析中国和西方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学习从艺术品看人生意趣,体会中西不同的审美观念、创作思想及文化背景。

它们分别指向的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

2.分析学生知识与技能现状: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和美术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文学、历史、地理知识积累或多或少都可以对作品发表一定的见解,但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社会意识以及生活经验的局限,可能对本课主题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为他们创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教师要搭建好这个平台,就要注意师生互动这个环节,这样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赏析名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掌握其艺术特点,另一方面享受了美,陶冶了情操,进一步激发起学生对认识美的渴望,从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入木三分。
画中人物都是谁














李 姬 李 嘉 铭 之 妹
家 明
王 屋


坊 副 使
宠 姬





太 常 博
同样是女子 为何大小区别明显? 士
儒家思想中:尊大卑小, 主大从小的观念。
圆形构图
人物围坐在一起 视线集中在李姬
聚散 与 遮挡
示例《火车站候车图》
中国画对物象的观察往往采取“以神遇而 不以目视”的方式,不局限于真实物理现象的 描绘,被称为“走马观花”、“景随心移”。 人物画则经常为了突出主体人物而不画背景, 并机动地处置主次人物的比例。如《韩熙载夜 宴图》就是其典型代表作。
“世俗人物” “神仙道释” “市井风俗”
以形写神
“写形”和“传神”是中国画创作理论与作品评价中的一对重要概念 。

表现对象的 外部形态特征

表现对象的 内在精神本质
顾闳中·南唐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 (卷宋摹) 绢本设色28.7cm x 335.5cm 顾闳中 五代 故宫博物院
窥灯后《
之烛主宣
第二单元 图像之美——绘画艺术
CHENG SHI YU YI YUN——ZHONG GUO CHUAN TONG HUI HUA
诗人与画家 更不忘从时间的角度审视空间 于一瞬中尽千古之妙 于丹青中展生机之趣
2.中国传统人物画为什么注重传神写照
顾恺之:“四肢身体的美丑,本与神韵无关,要想 人像画得传神,关键在于这眼睛上。”
请参考《韩熙载夜宴图》的构图法则和造 型规律,画一幅《火车站候车图》,人物不少 于5人,以线描造型为主,可以设色。

【课件】+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课件】+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溪山行旅图-宋范宽
四 赏析——花鸟画
欣赏以下作品,并理解中国花鸟画作品所要 表达怎样的视觉美感?
四 赏析——花鸟画
出水芙蓉图
琵琶山鸟图
芙蓉锦鸡图
菊竹石图
锦石秋花图
以笔பைடு நூலகம்骨、以墨为韵的花鸟画
实践练习
课堂作业:从课本中任选一幅花鸟画作品进行 临摹,感受笔墨韵味的表现。
课后作业:运用白描技法,课后寻找校园或家 中花鸟植物进行创作。
审美追求: 线条流畅,传神写照,写实技 巧。
历代帝王图-唐 阎立本
三 感受——山水画
以《溪山行旅图》为例,请同学们从它的构图、 笔法运用及视觉效果上进行赏析,试着分析中国 画是如何做到“意境传达”与画家心境一致的?
三 感受——山水画
传达意境的山水画
大山大水的全景构图,细致刻画的山石树木,运用 多变的笔墨及皴法,反复用雨点皴,塑造出岩体的 向背纹及质感,给人“高山仰止”的雄浑意境感受。
中国传统绘画
学习目标
一 二 起源——帛画、壁画
发展——人物画
三 感受——山水画
四 赏析——花鸟画
一 起源——帛画、壁画
人物龙凤图 帛画战国 纵31.2cm 横23.2cm 通过白描勾 勒、平涂和 渲染并用, 有引导墓主 人引魂升天 的寓意。
鹿王本生图 壁画北魏局部 敦煌莫高窟257窟 以土红色为底层,有黑白不同色块 的明暗对比,画面层次丰富。
二 发展——人物画
人物画
花鸟画
山水画
一 起源——帛画、壁画
以《历代帝王图》为例,从表现形式、造型手 段和审美追求三个角度,分析讨论一下作者是如 何运用美术语言去表现对象的呢?
二 发展——人物画
传神写照的人物画

【课件】第二单元 主题二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课件人美版(2019)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课件】第二单元 主题二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课件人美版(2019)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齐白石画虾堪称画坛一绝
关良的戏剧人物画并 不着意刻画人物的扮 相、身段和服饰,而 是注重表现人物神情, 尤其是眼神的变化, 深得人物内在之神韵。
白蛇传 关良 1956年
《墨梅图》元 王冕
《墨兰图》 郑思肖
文同 《墨竹图》
恽寿平 《菊花》
一、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是中国画的一种。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 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对传统美育思想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 展,颇有影响。彰显了东方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智慧。
陈淳,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号白阳山人。
在绘画史上,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 藤"。青年作画工细,中年后笔法放纵,自 立门户。陈淳擅长写意花卉,其作品虽表现 一花半叶,却淋漓疏爽,深受当时文人士大 夫的赞赏;他是继沈周、唐寅之后对水墨写 意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画家。
徐渭 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 "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 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 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鸟、 以花卉最为出色,开创了一代画风, 对后世画坛(如八大山人、石涛、 扬州八怪、齐白石等)影响极大;他 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认为" 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 四"。
《鹊华秋色图》描绘的是济南美景,但鲜为人知的是, 画的作者赵孟頫却非济南人,此画也并非在济南所作, 其中与自称是济南人的周密有关,而画能留存下来还 与乾隆皇帝有关。
文同 北宋
“胸有成竹”这个成 语就是起源于他画竹 的思想。《图画见闻 志》说他的墨竹“富 潇洒之姿,逼檀栾之 秀”画悬崖垂竹,主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 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18张PPT)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18张PPT)
• 一、中国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特征。 • 二、中国画追求“以白计黑,以无计有”的独特审美。 • 三、中国画以线为主的笔墨观。 • 四、中国画以黑白为主的色彩方法。 • 五、中国画疏密、明暗、浓淡的处理方法。 • 六、中国画打破了时空界限的“多点透视”方法。 • 七、中国画追求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形式美。 • 八、中国画中包含的简、雅、拙、淡的文人画思想。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中国人物画——传神写照
工整细腻 富丽堂皇
唐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
唐(传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绢本 30cmx292cm
“笔线立骨”, 以独一无二的白描 方式凸显画面自身 的审美价值。
删繁就简,率意淋漓,无画处皆成妙境。
《二祖调心图》之一 纸本水墨 35.5cmx129cm ,南宋 石恪 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 (宋) 郭 熙《林泉高致 》
“三远"技法打破 了时间、空间的局限 性,把人的视线引发 开去,导向无限的空 间,充分体现了中国 山水画 的创造性。它 的确立是中国传统山 水画成熟的体现。
《发舟塞西拉岛》 1717年 华托(法)
“三远"技法打破了时间、空间的 局限性,把人的视线引发开去,导向 无限的空间,充分体现了中国山水画 的创造性。它的确立是中国传统山水 画成熟的体现。
•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 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 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之分。在技法上 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等等。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答疑
问题二:如何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 中国绘画不以简单的“形似”为满足,而是用高度提炼强化的艺术手 法,表现经过画家处理加工的艺术的真实。其表现方法上的特点,主 要有下列各项:

【课件】抒情与写意——文人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课件】抒情与写意——文人画+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谢 谢
程式与意蕴——文人画
程式特征
文人画以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点为基础,强调诗情画 意相辅相成。
意蕴特征
文人画强调以形写神,追求艺术意趣和审美趣味。
文 人 画 家发 展 与 名
发展脉络
起源
文人画起源于唐代,发展至元代、明代和清代,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传统和审美 趣味。
发展
文人画在题材内容、艺术语言、艺术趣味上具有独到之处,如元代王冕的《墨梅 图》、明代徐渭的《墨葡萄图轴》和清代朱耷的《荷石水禽图》等。
美趣味。
文 人 画 鉴 赏
鉴赏方法
识读文人画作品 01
能够按要点分步骤的鉴赏文人画作品,理 解文人画表现的一般规律。
体会水墨表现的效果 02
能够通过欣赏画家作品,体会水墨表现的 效果,培养国画的兴趣和传承民族传统文 化的意识。
鉴赏名家名作
徐渭《墨葡萄图》
徐渭的《墨葡萄图》展现了他独 特的艺术风格。画面以水墨葡萄 为主体,构图随意自然,笔墨运 用豪放不羁,表现了葡萄的质感 与画家的情感。这幅画传达了徐 渭的狂放洒脱和愤世嫉俗,展现 了文人形象。其艺术价值深远, 为中家作品
元代王冕的《墨梅 图》
王冕的《墨梅图》以墨色表现梅 花的形态,强调以形写神,追求
艺术意趣和审美趣味。
明代徐渭的《墨葡 萄图轴》
徐渭的《墨葡萄图轴》以墨色表 现葡萄的形态,强调以形写神,
追求艺术意趣和审美趣味。
清代朱耷的《荷石 水禽图》
朱耷的《荷石水禽图》以墨色表 现荷花、石头和水禽的形态,强 调以形写神,追求艺术意趣和审
文 人 画 教 学
目录
文人画的概念与特征
文人画发展与名家
文人画鉴赏

教案 程式与意蕴 中国传统绘画

教案 程式与意蕴 中国传统绘画

《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程教学设计授课老师罗老师授课对象高一(9)班课题名称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课时一课时(40min)教材版本/ 学习模块选自人美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主题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掌握中国传统绘画的产生的原因、主要类别,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1、在师生交流互动中,更加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绘画,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赏析传统中国画不同风格的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1、充分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文化内涵,陶冶爱国情操,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重点1、感受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使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

难点1、着重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比较观察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分享教师旅游经历,吸引学生专注力,引导学生欣赏代表性的传统美术作品,引出本课内容——中国传统绘画。

(教师展示PPT,板书:中国传统绘画)学生专注听讲,欣赏美术作品。

引出课题。

新课讲授一、思考:中国传统绘画产生的原因1、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以下美术作品背后的意义。

(教师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享、探究)教师总结:表达了先人们对自然、生命的感知以及对生命的美好愿望和想像。

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二、思考: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的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简单讲解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

2、重点给学生介绍中国画。

A.国画的分类B.山水画的分类三、思考:山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什么特殊含义呢?教师播放视频,并总结并介绍山水画中的三远法,并让学生进行灵活判断。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散思维,探索并总结中国传统绘画与中国画的关系。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该美术作品传递出的美,更深刻的理解山水一词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沭一中课堂教学设计活页
备课人: 第 周 编号:

课题 主题二: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课时 总1课时 课型 新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学习,学生对文人画的概念、艺术特征有所认识,理解文人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和审美趣味,懂得鉴赏文人画的基本方法,树立高尚的审美观点。识读不同表现语言的文
人画作品,理解文人画表现的一般规律。学生能够按要点分步骤的鉴赏文人画作品。在欣
赏画家作品过程中,体会水墨表现的效果,培养国画的兴趣既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基本思路
教师遵循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从文人画的常表现题材入
手,具体讲解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墨葡萄图轴》和清代朱耷的《荷石水
禽图》

重点
了解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借助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文人画中包
含的艺术特征及思想含义。

难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文人画的根基,认识文人画的程式特征,了解艺术家以形写神的审美意趣。

教材分析
课本开始选择俗世的《潇湘竹石图》和倪瓒的《六君子图》学习了解文人画的形式特征,
分析文人画的风格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文人画是以传统文化的审美观点为基础的诗书画
印综合为一体,诗情画意相辅相成的画种。明代徐渭的《墨葡萄图轴》潘天寿的《露气》
分析传统文人画在题材内容、艺术语言、艺术趣味上的独到之处。

学情分析
学生经由初中时期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美术欣赏的相关内容,但仍然需要鉴赏方法上
的引导。整体上高中生的知识面较宽,认知水平有所发展、理性思维、独立意识和批判意
识的增强尤为明显。

板书设计
程式与意蕴——文人画
一、什么是文人画?
二、文人画的主要特征?
1、抒情写意的价值追求。
2、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
3、笔墨交织的审美趣味
4、以形写神的艺术意趣
第一页
环节
知识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要点

导入
分发植物卡,根据准备的植物卡,让学生从植物卡的寓意上讨论。 完成植物卡上的相关内容 通过植物的象征意义引发到绘画思考,从而进一步去探究大师的绘画作品。 激发探究兴

讲授
展示王冕的《墨梅图》 历史上的文人雅士往往在中国画中借助植物来抒情。 分析《墨梅图》 1、从梅花的枝干和形状中分析中国画的用笔技法,对于梅花的表现手法有个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2、对《墨梅》画面中的颜色进行分析,从而了解画家为什么用日次淡雅的墨色来表现。 3、结合梅花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分析画面的内在含义 提问:这种以诗入画的形式在宋元以后尤为明显。这类作品在美术史上通常叫作什么画? 板书: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观察画面、思考问题、并分析回答 根据教师引导,结合色彩规律作分析 根据教师的提示,挖掘画面的内在含义 思考回答:文人画 对王冕的作品进行分析,说明文人画借物寄情的手法 了解什么是文人画 初步感受作
品,星城印
象。重点学习
古代文人寄
情于山水、花
鸟,吟诗作赋
于画中的规
律,揭示它们
的精神追求

1、展示不同时期的中国画作品,简单介绍每个时期的重要画家的作品,做好引导性思考。 2、展示作品《风竹》与《墨葡萄图轴》,重点对比画作,分析作品在形式语言、技法特点、情感表达上的区别。总结归纳学生指出的不同点,、。 板书“文人画”的特点 学生参与互动,上
台找出不同点,指
出区别、找出特征。
学生聆听并思考。 学生结合诗词内容,思考并总结特点 总结特点:笔墨情趣,不重写实 进一步理解
作品,通过作品之间
的对比,找出文人画
的特点

第二页
环节
知识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要点

讲授
3、提问:画家为什么要在画面上
题写诗词,在宋元之前有没有?
之后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特点,板书:借景抒情、画
为心声
提问:看画面,从笔墨技法中,
你能否对比出什么线索来

展示朱耷的《荷石水禽图》 1、从画面的构图及动植物的姿态中分析出作者是如何运用中国画的笔墨特点来表达整张画面的。 提问:画家在构图中如何安排荷花?荷花在画面中的处理是什么样子的?水鸭的姿态是什么样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画面笔墨大胆有趣,奇特而又怪异 2、进一步引导观察,从细节处分析,画面中水鸭眼睛与一般现实的鸟兽的的眼睛的区别 学生聆听并思考 观察画面,小组探讨、回答:两只荷花相互穿插,荷叶的处理并不写实;水鸭的脖子长度夸张并有些扭曲 学生思考探究,根据画面细节理解并回答作品的内在含义 从朱耷的作品入手、从
思想、技法及创作中得
出“意趣”的趣味,从
而更好地理解以形写神的理念。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结合朱耷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挖掘画着的绘画意图。 通过展示经典
作品来引导学
生鉴赏文人画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

要点


何为文人画?即一种带有文人性质,含有文人之

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 学生总结 巩固重点知识




完成课本57页的学习评价,简要评价三位艺术大
师的艺术特点,完成相对应的表格
学生自学 自行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探

第三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