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发射天线的种类及其技术特点

合集下载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作者:李樾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09期【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与维护中波的广播技术具有较大优点,如信号较为稳定、信号覆盖面广、较强的绕射功能等都是中波广播所具备的优点,由于收音机的价格较为低廉且体积小便于携带,在中低收入的人群中受到广泛欢迎,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中波收音机成为了连接外界信息与人们的重要纽带。

1 分析中波广播的发射天线原理1.1 分析中波天线的分类在我国,带顶负荷天线以及单塔天线是最为常见的中波发射天线,其中T型和倒L型的天线被应用最为广泛,随着近年来发射天线的发展,出现了新型的自立式并馈天线以及新型的小天线,并开始投入使用。

单塔天线:中波广播的技术通常是将垂直的极化波发射出来,因此单塔天线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垂直振子,在底部馈电,构成单塔天线的主要部件有钢桅杆、绝缘的拉绳、地网、底座绝缘和放电球。

辐射体在水平面的范围内呈现出无方向性,当与面的垂直内部角度为0°时,此时的辐射值为最大值,若受到外部的其他条件影响如经济条件或时间限制,这时在建设小功率的中波台天线时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建设轻型拉线塔,塔的高度通常为76米。

斜拉线型的顶负荷天线:在实际的实践和应用中,多数的小功率的中波电台其台频通常都在900千赫以下,并且天线塔的自身盖度也在λ/5之下,拥有较低的输入阻抗,因此这种发射天线的工作效率都普遍较低。

并馈式的中波天线:铁塔与其周围的导线构成了并馈式的中波天线,导线的上部会与铁塔相接,棒形的绝缘子与导线的下部相连,这种类型的天线的工作原理与单塔天线是相同的,但是并馈式的天线并不能够馈电,另外,相比之下并馈式中波天线并不需要简形的绝缘,其塔身接地本身就已经具备了绝缘的作用,因此其防雷的功效十分显著。

新型的小天线:占地面积较大、资金投入较大等都是传统桅杆型天线的弊端,这些弊端对于电台的维护和上地利用等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困扰,基于此背景,新型的小天线被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

中波天馈线系统之中波天线与馈线口述文稿

中波天馈线系统之中波天线与馈线口述文稿

中波天馈线系统之中波天线与馈线演示文稿中波天线的作用是将发射机产生的大功率高频信号发送出去。

是除发射机之外决定发射质量的重要装置。

常见的中波天线有120米桅杆式拉线天线、76米加顶式桅杆拉线天线、120米自立式中波天线、76米自立式中波天线、120米并馈式接地天线、120米新式多功能并馈式天线、33米锥面顶负荷小天线、48米自立式双锥天线。

中波天线阻抗也称作输入阻抗,是中波发射天线的一个重要属性。

输入阻抗是中波天线馈电点电压与馈电点电流的比值。

公式为Zin=Uin除于Iin,中波天线的阻抗为复数阻抗,既有实部R,又有虚部感抗或容抗±jx。

不同的中波天线有着不同的阻抗特性,且随着工作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120米拉线天线输入603千赫信号时,实部阻抗为37欧姆;输入1098千赫信号时,实部阻抗为392欧姆;输入1503千赫信号时,实部阻抗为34欧姆。

除此之外,中波天线阻抗还与天线高度,边长、地井、地网及土壤条件有关。

以下是常见中波天线阻抗曲线:120米桅杆式天线阻抗曲线、76米桅杆式天线阻抗曲线、120米串馈式自立天线阻抗曲线、33米锥面顶负荷小天线阻抗曲线、120米并馈式自立天线阻抗曲线。

早期的中波馈线多采用笼式馈线,有6线、16线和24线几种形式。

笼式馈线中间导线为热端,传送射频信号;四周导线为冷端,通过线杆的接地线与大地连接。

一般采用多根直径6毫米或4毫米的铜包钢作为馈线。

由于传统的笼式馈线损耗大,安装复杂,后来采用损耗小、安装方便的同轴馈线。

同轴馈线采用铜硬馈与发射机连接,内部采用真空封装形式,可确保馈线的绝缘度和导电特性。

同轴馈线由四部分组成,最外层是聚丙烯保护层、第二层是带螺纹的铜管屏蔽层、第三层是绝缘支架、第四层是导电铜杆。

常见中波同轴馈线由50欧姆80毫米馈管、50欧姆37毫米馈管、50欧姆15毫米及更小规格的馈管。

中波同轴馈管阻抗大多以50欧姆为主,部分使用75欧姆的。

关于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探讨

关于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探讨

关于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探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资讯信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广播则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车辆的增加,广播已经转移到移动空间,没有良好的收听技术,则无法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追求。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动着各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广播技术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是广播系统中的主要内容,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没有天线则无法达到广泛传播效果,中波天线性能决定了工作稳定性,可以说中波广播天线对广播全层覆盖、播出质量和传播信号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做好天线研究,才能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维护广播收视率。

文章主要通过对拉线塔式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系统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一步提出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维护的基本措施与方法。

标签:天线的结构;阻抗匹配;维护建议广播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满足人们听听资讯基本需求,广播技术主要是依靠重电磁波原理,电波在传输时,能够产生出强大的电场,形成一致的方向性,并按规律做定量旋转,这种形态叫作电磁波极化现象。

极化形式多种多样,根据运行方式划分为平面极化和圆极化两种形态。

可以说,从技术角度看,中波电磁波主要是沿地面连续性传播,这种极化形态表现为垂直性,叫作垂直极化,所以,中波发射天线一定是能产生垂直极化电波的。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是以单极振子垂直极化的方式存在的一种天线,利用大地回流形成良好的回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多种形式的天线,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底部馈电拉线塔式天线,这种天线包括桅杆、带基础的绝缘底座、拉线、地网等部分,不同部分有不同的作用,满足信号传输需要,从技术角度上看,为增加覆盖率,往往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改,对天线做一个加顶装置,扩大信号功率。

根据环境不同,有时候也会建设成立塔式形式,天线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还是与其占地小使用灵活简便的特点有直接关系。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及维护措施探微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及维护措施探微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及维护措施探微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是广播电台的核心设备之一,它主要用于将电台发射机产生的广播信号转换为电磁波辐射到周围的大气中,使广播节目能够被听众接收。

那么,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进行维护?下面来探讨一下。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是一种半波长天线,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路中的辐射电流与地面反射信号的叠加,形成一个全向半波长振荡器。

中波天线的高度和长度分别符合半波长天线的设计要求,以达到最佳的电波辐射效果。

由于中波信号的频率较低,电波的频率范围在535kHz至1605kHz之间,因此信号传播的距离和穿透力较强。

中波电波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地波传播和天波传播,在不同天气、地形和地质条件下,中波信号会发生多次反射和衍射,形成多条电波路径,从而使广播信号能够覆盖广阔的区域,达到远距离传播的目的。

1. 定期巡视检查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外部的金属塔杆、支架和附属设备等都需要进行定期的巡视检查,以防止出现松动、腐蚀等问题,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2. 清洗污垢和冰雪天线的外表面容易沾上尘土和其他杂物,这些杂物会降低电波的辐射效率。

加之冬季气温较低,水分容易在天线上凝结成冰,会影响天线的功能。

因此,需要定期清洗污垢和冰雪。

3. 天线的绝缘检查天线的绝缘物品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如果天线的绝缘物品有损坏、裂纹或腐蚀等现象,应立即更换,以免影响天线的正常使用,也降低了发射的效果。

4. 监测天线的发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性能会下降。

因此,需要对天线的发射效果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测量,如调整天线发射功率、频率和天线指向等。

总之,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是广播电台的核心设备之一,合理维护和管理天线以确保其正常运行,是广播电台的首要任务之一。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技术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技术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与维护技术摘要:广播行业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应用的广播技术水平也是越来越高,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的应用为广播信号稳定传输、节目质量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因而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对广播行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广播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的掌握其运行原理,采用规范的维护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本文主要对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原理和维护技术应用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维护技术近些年各种媒体形式纷纷兴起,广播行业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着巨大的发展挑战和困难,因而为促进广播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广播行业需要引进先进的广播技术,优化广播节目的质量,为广播听众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节目,从而促使广播行业优势的形成。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广播技术,因而对其原理和维修技术进行研究对广播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分析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在广播行业当中应用非常广泛,广播节目播出过程中需要发射电磁波进行信息覆盖传播,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就是将广播发射的电磁波进行转化,无线电波就会形成垂直极化波,电波与垂直面相互垂直,而且电流与地面也保持垂直,电流与无线电波交汇进行数据传播,其稳定性和质量较高,可以有效保障广播节目播出的质量。

下面对中波广播发射天线原理进行分析。

1.集成度原理近些年,广播行业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再加上广播技术的研发和提升,使广播节目播出的覆盖量不断增加,但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体积较小,天线内部的容量比较小,这样一来就不能很好的满足广播节目播出的需求,因而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技术应用时会采用集成度原理来增加天线内容量,主要就是扩大天线的集成度,天线的容量就会向外扩张,天线的各项性能就会随之得到优化,在进行广播节目播出时可以有效保证电波转化的效率。

2.可靠性原理广播天线信号发射传输的过程中,信号源会受到很多的干扰因素影响,降低了天线发射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试析无线电中波广播发射技术与维护

试析无线电中波广播发射技术与维护

试析无线电中波广播发射技术与维护无线电中波广播发射是一种传统的广播方式,它以中波频段进行信号的发射和传播。

中波广播信号的覆盖范围较广,能够较远距离地传播,因此在许多地区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对于无线电中波广播发射技术的深入了解,以及良好的维护工作,能够能够保证广播信号的稳定和清晰,为受众提供更好的广播服务。

一、无线电中波广播发射技术1. 中波发射信号的特点中波广播信号的频率一般为530-1700千赫兹,波长为560-180米,这些特点决定了中波信号在传播中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和覆盖范围。

中波信号的传播还受到地形、季节、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中波广播发射技术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确保信号的稳定和清晰。

2. 发射设备的选用中波广播发射设备通常由调频发射机、天线系统、配套设备等组成。

在选择发射设备时,需要考虑其频率稳定性、功率输出、调制方式等因素,以确保信号的质量和稳定。

天线系统的安装位置和方向也需要进行精确规划,以便最大程度地覆盖目标区域。

3. 调制与调频技术中波广播信号的调制方式通常采用幅度调制(AM)技术,即通过改变信号的幅度来携带音频信息。

调频技术则是用来调整信号的频率,以确保信号的稳定和准确。

对于调制与调频技术的维护和调整,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广播信号的质量。

二、中波广播发射设备的维护1. 定期巡检与维护中波广播发射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巡检与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这包括设备的外观和内部清洁、连接线路的检查、各种参数的测量和调整等工作。

定期的维护工作可以提前发现并排除设备的故障,确保广播信号的正常发射。

2. 温度和湿度控制中波广播发射设备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非常严格,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产生影响。

需要对发射设备周围的环境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温湿度在设备的允许范围内。

3. 电源供应系统的检查稳定的电源供应对于中波广播发射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电源供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常见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构成原理与技术维护

常见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构成原理与技术维护

常见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构成原理与技术维护发布时间:2023-02-02T01:01:20.606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9月第18期作者:拉巴卓玛[导读] 中波广播是我国广播行业最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拉巴卓玛西藏广播电视局樟木中波转播台西藏日喀则市 857000摘要:中波广播是我国广播行业最重要的基础设备之一,与其他同类技术相比,波广播具有更好的性能和使用的便利,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极大地改善广播信息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构成原理;技术维护前言中波的传播主要是地波,只有一小部分会通过电离层的反射来传播,这是一种传播距离远、绕射能力强、不受距离限制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广播声,再加上科技的发展,中波广播系统通常采用数字或固态的形式,这样可以降低故障率,提高节目质量。

对于整个发射系统来说,中波的传播只有天馈线才能实现,其真正的功能就是将电磁波有效地辐射出去,从而达到与发射器阻抗匹配的目的,从而抑制干扰的磁场,并防止闪电。

中波广播的应用已普遍实现了数字广播,文章从中波广播的工作原理及维护技术入手,使中波广播能够充分利用其本身的信息传递功能。

一、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构成原理天线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它的应用非常有效,可以将能量传输到指定的方向,这样可以增加传输的效率,方便观众的接收。

(一)中波天线的形式中波天线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有很多,而中波的发射方式也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利用中波天线的垂直极化波,将物体隔离开来,形成一种没有方向地辐射,但却可以垂直于地面,在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将损失降到最小,而且还可以将声音传递得更远,通常来说,中波天线的发射距离是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

不过,这种发射方法虽然应用比较广,但是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需要大量的地皮来铺设地网,而且需要大量的土地来控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的技术也随之诞生了,新的天线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它可以将天线的高度降下来,分散电流,从而提高电流的传输速度,同时也可以将天线的使用效率发挥到极致,中波天线的工作效率是最大的。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浅析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浅析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浅析【摘要】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系统作为中波广播发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决定了广播发射的覆盖效果、播出质量及稳定性,所以关于天线的研究探讨非常必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拉线塔式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系统的物理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结合实际使用情况对中波广播发射天线的维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天线的结构;阻抗匹配;维护建议电磁波在传输时,电场方向按一定的规律旋转,称为电磁波极化,极化的形式包括平面极化(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和圆极化。

中波电磁波沿地面方向传播,极化方式主要是垂直极化,因此中波发射天线必须能够产生垂直极化电波。

中波广播发射天线为单极振子垂直极化天线,以大地作为回流的回路。

常见的形式为底部馈电的拉线塔式天线,由桅杆、带基础的绝缘底座、拉线、地网等构成,为了增加覆盖效果有时会对天线加顶。

目前也有采用自立塔式天线,这种天线的优势是灵活且占地面积小。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针对常见的拉线塔式天线。

一、天线的结构1.铁塔发射台在选择铁塔时要依据发射功率等技术参数来确定铁塔尺寸。

中波频率范围是531KHz~1602KHz,波长为187m至564m之间。

根据天线高度与相关参数特性曲线可知,理论上的天线最佳高度值为0.625λ,根据实践经验天线的最佳高度是0.53λ,依据现实场地和投资等条件限制,铁塔高度在0.2~0.5λ之间选择,但最好不要选在谐振区的0.4λ,在谐振区内天线系统的阻抗不稳定,而且难以调试。

我国发射台最常采用的定型天线为76m标准天线,它的立柱导体直径为20mm,边宽为0.5m。

2.地网中波发射天线架设在地面上,天线的空间辐射电磁波作用于在大地表面时,大地表面会产生地电流,而大地不是理想的导体,导致天线的辐射能量会损失一部分在地面,从而降低了天线的有限覆盖范围,影响电场覆盖的方向,导致天线的辐射电阻和输入电阻不稳定,这就是天线底部敷设地网的原(下转第477页)(上接第450页)的辐射效率,只能减小天线辐射的损耗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波发射天线的种类及其技术特点
胡丽英杨娜
摘要:中波发射天线作为厂播信号发射的重要载体,给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中波天线的钢结构工程设计人员,笔者就目前我国中波天线的种类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了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中波天线技术。

关键词:中波天线;桅杆式天线;自立中波天线;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锥面顶负荷中波发射小型天线
建国60年来,我国的广播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广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着广播天线的革新换代。

中波发射天线作为广播信号发射的重要载体,给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中波天线的钢结构工程设计人员,笔者就目前我国中波天线的种类及技术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介绍一些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中波天线技术。

1传统中波天线
我们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天线称为传统中波天线。

传统中波天线有两种:一种是桅杆式天线,另一种是自立式中波天线。

1.1桅杆式天线
20世纪30年代,桅杆式天线是中波广播的唯一天线。

桅杆式天线一般采用三角形截面,考虑运输和架设的方便,塔节长度一般为4m~6m。

塔节之间采用法兰盘和螺栓连接。

桅杆拉绳采用三方拉绳。

拉绳采用镀锌钢丝绳,为避免钢丝绳上感应电流的二次辐射对发射方向的影响,拉绳需用绝缘子分开。

桅杆式天线结构造型简单,塔节形式规则、易于加工,整体造价较低,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桅杆天线具有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的优点,但在发射低频、大功率信号时,由于桅杆较高,还需在塔身外加装天线笼,使得底部压力很大,而增加了底座绝缘子的费用。

另外,拉线与地面呈45度左右受力较好,因此三方拉绳的占地面积也大。

随着我国广播覆盖面的增加,土地使用费用增高造成了征地困难,这种桅杆天线在国内的应用己经越来越少了。

它逐渐被自立中波天线所代替。

1.2自立中波天线
自立中波天线的塔型采用抛物线型,这样的结构形式能够最好地利用材料的性能。

它的每个塔脚底部用一带有绝缘子的特制底座与塔架和地基基础相连,塔
旁配有调配箱或调配室。

绝缘底座是中波发射天线的关键部件,它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更重要的是要起到将塔身高频信号与大地隔绝的作用。

与桅杆天线相比,自立式中波天线占地面积小,场地容易解决,造型美观,建塔费用大大降低。

塔身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很好地解决了沿海地区的强腐蚀问题。

它除了具备原桅杆天线的功能外,最大的优点是缩小了占地面积。

由于底部绝缘子制作成本较高,绝缘件又容易损坏,所以不需要绝缘底座的并馈式自立中波塔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2新型天线之一: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
并馈式自立中天线采用普通的自立铁塔作为支持结构,塔架外形及塔架截面都可以根据受力、美观等不同情况分别设计。

在并馈式自立中波塔周围分布着若干根导线。

导线的上端与铁塔上的平台相连;导线的下端汇聚于铁塔底部中心并在此对铁塔馈电。

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取消了绝缘底座,但在铁塔下面仍需要铺设地网。

2.1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的优点
与传统的中波天线相比,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的优点在于以下几方面。

(1)取消了底座绝缘子、绝缘拉绳,大大节省了占地面积,解决了我国土地资源紧张、拆迁费用较高的难题。

降低了整个工程的总体投资。

(2)铁塔直流接地,使发射系统的放电更加快速、有效。

(3)可以承受1000kW以上的大功率发射,节省了需要为大功率发射问题而进口大型底座的人力和物力。

(4)天线可多频工作。

这是传统中波天线不可能做到的。

(5)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可以像普通铁塔那样,在上面安装各种天线而不影响机器的正常工作。

(6)与传统中波天线相比,并馈式自立中天线塔造型更简洁美观,对周边环境影响也较小。

2.2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的应用
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在国外的应用己经比较广泛,各种技术的应用也较为成熟。

在我国,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的优势己经被原来越多的电台认识,而且己经成功运用到一些电台的新建或重建中,如:洛阳人民广播电台的三边形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的四边形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491电台的四边形并馈式自立中波天线等,这些天线都己安全运行了数年。

从其实际工作效果看,这些电台的天馈线系统工作稳定、防雷保护效果很好,辐射场强和覆盖范围都比以前的天线有较大的提高。

另外,这些电台都己成功实
现了中波广播与调频广播共塔播出。

3新型天线之二锥面顶负荷中波发射小型天线
锥面顶负荷中波发射小型天线是近几年风靡中国市场的一种新型中波天线。

3.1锥面顶负荷小型天线的特点
经过测试,它地波场强稳定天波分量大,远区辐射场强与传统天线的场强相差无几。

小型天线电磁污染小、互耦小,对天线周围的人和仪器影响不大。

在实际应用中,25kW功率等级天线即使安装在距发射机房25m左右的地方,也对发射机房内的设备没有影响。

经过测试,其覆盖效果与铁塔天线相当,而且比铁塔天线更适于中小功率灵活布点,改善覆盖效果,并减轻电磁污染,尤其适合数字广播。

3.2锥面顶负荷小型天线的优势
与传统天线相比,锥面顶负荷新型中波发射小天线具有以下优势。

(1)占地面积小。

小型天线高度为工作波长的1/13左右。

一个高27m的小型天线,占地面积仅21m2。

而传统的桅杆天线则要求地网占地面积需30亩~100亩。

(2)天线轻便,只需一个半径为7m的小地网铺设在小天线3个立柱下,安装简便设施安全可靠。

它安装灵活,可架设于屋顶,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观,更给现代拥挤的城市节省了空间。

(3)天线高度低,不易被雷击,使发射设备更安全。

(4)天线带宽大,可满足数字广播的要求。

(5)天线的调配室与天线融为一体,维护及施工方便。

锥面顶负荷新型中波发射小天线克服传统天线高度高、拉线多、占地面积大的弊端,实现了中波发射天线的小型化。

推倒了“中波不进城”的传统观念。

4结语
与传统中波天线相比,并馈式中波天线和锥面顶负荷中波发射小天线都能节约大量土地。

同时,他们又各有特点:并馈式中波天线实现了多频共塔;锥面顶负荷新型中波发射小天线能架设到屋顶,满足了广播的不同需求。

由此看来,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欣欣向荣,中波天线的新技术、新产品也不断涌现。

我们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广播设备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这个伟大时代的前进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力奋.传统中波天线所处的困境[J].西部广播电视,2007,9.
[2]刘巨.中波天线发展引起的思考[C].首届中国广播技术发展论坛首届中国广播技术发展论坛论文集,2003.
[3]朱家珩,程学昌,许兵.锥面顶负荷中波小型发射天线[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9.
[4]匡韧,房少军.中波天线小型化的分析和比较[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1.
[5]何红宇,陈燕武,周卫华.并馈式自立铁塔中波天线[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