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研-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马浩

北大考研-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马浩
北大考研-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马浩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马浩

现任职务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

北大国际(BiMBA)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范围

战略管理?:

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

多元化战略,

兼并与并购,

复杂组织中的管理决策,

企业创新管理与组织变革,

创业过程与民营企业经营战略,

大型国企管理人才发展战略,

跨国公司与全球战略教育背景

1.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战略管理学博士学位9/1989-5/1994

2.黄河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毕业9/1987-1/1989

3.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工程学士学位9/1983-7/1987工作经历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教授1/2004-至今

北大国际MBA管理学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7/2007-至今

北大国际MBA管理学教授兼EMBA项目主任1/2004-7/2007?

日本名古屋商科大学管理学教授4/2010-3/2011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春田校区商学院管理系教授1/2005-1/2010?

美国罗得岛州博然特大学商学院管理系副教授8/2000-6/2005

?美国罗得岛州博然特大学商学院管理系助教授7/1994-7/2000

?香港科技大学组织管理系访问学者8/2001-8/2002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3/2002-7/2002?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访问教授4/2002-5/2002出版书籍

1.HaoMa.2004.CompetitiveAdvantage:AnatomyandConstellation。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

?2.马浩著《竞争优势:解剖与集合》。中信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3.马浩著《决策就是拍脑袋》。中信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4.马浩译《管理大师的忠告》。中信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5.马浩著《缎子麻袋装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6.马浩著《管理的偏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31日出版。

?7.马浩编著《战略管理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

8.马浩著《叶公品龙》。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9.马浩著《竞争优势:解剖与集合》。(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 10.马浩著《没话找话:决策还是拍脑袋》。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

?11.HaoMa,ShuLin,andLengLiang,2011.CorporatePoliticalStrategiesofPrivateChineseFirms.Lond

on:Routledge.

12.马浩著《管理的偏见:为什么聪明人故意办傻事儿》(修订版)。华章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发表论文

在北美和欧洲的英文管理学期刊上已经发表近20篇论文,其中包括美国《管理学会评论》(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创业学杂志》(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和《国际管理杂志》(JournalofInternationalManagement)等学术研究型刊物以及《组织动态》(OrganizationalDynamics),《商业地平线》(BusinessHorizons)和《管理决策》(ManagementDecision)等管理应用型刊物。?在匿名审稿的国际管理学会议上宣读论文30余篇,并数次获得美国东部管理学会和美国竞争力学会的最佳论文奖。在《北大商业评论》《中欧商业评论》《商界》《销售与管理》《经济观察报》等中文管理学杂志与报刊发表专栏文章或评论文章100多篇。教学与咨询

为MBA(全英文授课)和EMBA(中文授课)学员讲授战略管理、管理决策、创新与变革等方面的课程,为管理学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开设战略管理学研究课程。

为各类公司和机构提供高管培训定制课程与管理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对象包括宝马汽车,卡特彼勒,中国交通建设公司,中信银行,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辉瑞制药,惠普,爱立信,西门子,中国移动,金佰利,杉杉控股,中国国航,腾讯公司,优酷土豆公司等。

近期与中粮集团深度合作,为其培育后备领军人才的晨光计划进行学术指导,参与学员选拔与评估,全面负责课程设计与开发,撰写系列主题案例,并担任主讲教授以及行动学习指导专家。

业余兴趣

古典音乐,歌剧,话剧,戏曲,中文小说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 录取考研经验 一、北大人口研究所简介-启道 北京大学与中国的人口事业息息相关,有着悠久的人口研究传统。 我们希望建立联合、开放、流动、竞争的机制,融思想、技术、信息和人才为一体,将人口所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人口交叉和系统研究平台,通过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培养高层次的人口理论工作者和应用人才,为政府提供政策依据和科学信息,为社会提供咨询和应用服务,致力于促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人口因素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1世纪,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需要积极的心态,科学的决策,迅速的回应,共同的行动。 二、北大社会工作硕士考研招生科目-启道 三、北大社会工作硕士考研分数线-启道 学术学位

金融硕士 025100 经济学院 60 60 90 90 390 人口研究所 60 60 90 90 365 汇丰商学院(深圳) 60 60 90 90 365 法律硕士(非法学) 035101 法学院 50 50 90 90 375 国际法学院(深圳) 50 50 90 90 355 法律硕士(法学) 035102 法学院 50 50 90 90 315 国际法学院(深圳) 50 50 90 90 350 社会工作硕士 035200 社会学系 50 50 90 90 320 人口研究所 50 50 90 90 335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045300 50 50 90 90 360 50 50 180 330

注:分数线栏目单科分数线后有总分要求的,需同时满足该总分要求和备注要求。 四、北大社会工作硕士考研拟录取-启道 五、北大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启道 2018考研复试技巧 1、材料要备齐 复试前要了解目标学院所要求携带的资料,并带全。比如统考考生要准备准考证、毕业证、学位证书原件、身份证、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并准备相关复印件。 2、保持良好的心态 面试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查。因此,其中的弹性空间会比较大。甚至,很多情况

2020年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招生情况、参考书目、复试--新祥旭考研

2020年北京大学心理学考研招生情况、参考书目、 复试--新祥旭考研 一.院校简介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简称:心理学院)是目前国内第一个进入ESI世界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心理学院系。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理学院一直位列大陆高校心理学院/系的榜首,其中2011-2014连续四年排在全世界前50名内。Elsevier2015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中,心理学院人数(4人)位居大陆心理学教学科研单位之首。 基础心理学是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特色专业(2008)、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2009)和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2012)。心理学院学科方向设置围绕国际学术发展趋势以及国家社会发展需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涵盖了探索行为和精神过程的脑机制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企业管理和组织建设的工业与经济心理学、针对婴幼儿和青少年成长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关注心理异常与临床治疗的临床心理学等。 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实行导师指导下的学分制。心理学院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包括侧重基础科学研究的学术型硕士和侧重于应用实践的专业型硕士,学制均为三年制。从2017年起,心理学院招收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两个专业方向上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去向包括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深受用人单位认可。

二、招生情况 北大心理一认知科学学院只招收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招收心理学学术学位研究生。 (1)2019年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拟招收全日制35人,非全日制15人,其中全日制拟推免人数15人。 (2)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项目于2019年仅招收有志于从事临床心理学(高校心理咨询)方向工作的考生。 (3)非全日制应用心理主要授课时间是周末或平时晚间,其余时间一周至少3至4天须进行临床见习、实习、学校心理咨询的实践和研究。 (3)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制都是3年。全日制应用心理学费总额78000元,非全日制学费总额168000元。非全不设学业奖学金,所有学生均须交纳学费。本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 张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 张黎 综述 张黎博士曾任教于美国密苏里大学,任助教授,教授电子商务和国际零售课程。回国后就职于某外资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 张黎教授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管理和消费行为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领域论文多篇。 现任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大国际BiMBA院长 中国高校市场学学会理事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南开管理评论》《营销科学学报》等学术期刊评审 中国品牌研究中心顾问 教授的课程及研究领域 1) 目前教授的课程:硕/博研究生—文献综述和定量研究方法;EMBA/MBA—营销管理;本科生—市场营销管理 2) 目前研究领域:消费者行为,特别是从消费者角度进行的品牌延伸研究和消费者感知模式等;营销渠道成员关系 教育背景 1)博士:1996-1999年,专业:国际商务,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商学院和人类生态学院 博士论文:从力量理论(Power Theory) 看进口品牌服装在中国的行销渠道 2)博士在读,1995-1996年(于1996年6月转学至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专业:零售管理和消费者行为。消费者与工业服务管理系,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 3)硕士:1992-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品学系,商品学专业(导师:张大力教授)4)学士:1985-1989年,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 工作经历 1)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大国际MBA * 指导硕、博士研究生、教授MBA/EMBA和本科生相关课程, * 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并参与和领导两个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奥美品牌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大学直销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 * 承担一些教学服务工作,如招生等。 2)高级业务经理:香港亚洲讯息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2000年9月-2001年11月 * 创建一个市场研究队伍,领导市场研究队伍进行行业/产品方面的市场研究 3)助教授(tenure track):专业于电子商务和国际零售,隶属商学院,新闻学院,政治学院,人类生态学院和经济学院联合组成的跨行业研究组,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谈(精)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谈 记得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师兄师姐们是这么对我们说的:“你要想以后继续做化学,要不然就不修双要不然就修数双。你以后要想转行,就去修经双。”现在想起来,这样的说法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正确的,是有道理的,但我从现在看来,总有种深深的不安感。最近在审查校外双学位报名同学的资料,很多同学在个人陈述这一栏里都是这么写的,诸如“经济学是当今社会的第一学科”、“我从小就特别热爱经济学”、“我在我们学校修读了 XX 经济学课程, 从此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云云。我并不是要对这些想法有什么否定,但我只是想要说,大家想要修读经济学双学位,到底只是随大流呢,还是真是如上所述,“对经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更有很多学校的主修专业就是经济的、金融的,想要来报考双学位,当然这些人是不具备报名资格条件的,但是,我想表达的东西应该不需要明说吧? 我肯定不是要劝退,只是希望大家在做出选择之前多想清楚。就我个人而言,我承认,我大一时就属于浑浑噩噩地随大流报了经双,一直那么水水地学着,直到大三快结束时决定放弃化学了,才开始对经济学有了点真正的了解。即使是现在,要问我对经济学有兴趣吗,我真心说不清。但是至少,我觉得学习经济学能让我感到自身的知识储备增长率远高于学化学时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经济学毕竟是一门社会科学,这个社会所发现的任何现象其实都可能纳入经济学的范畴,因此你需要里了解掌握有关你身边的任何事情,这样你就不能将自己局限于某个狭小的领域。而理科的学习,最终的归宿大多是在某个小领域努力钻研以求突破(当然对于真正的牛人来说学什么都是相通的。我喜欢这种每天都在学习,都能有新收获的感觉。 经双能给你提供的,就是这么样一种视角。虽然考虑到这样一个项目在全校的覆盖范围如此之广,因此不可能全部设置那种阳春白雪式的课程,但即使是那些并不需要太深的知识储备就能够理解的课程,也会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给你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诸如我上过的法律经济学、“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讲座,以及旁听过的大国国家发展战略,都是这么样的一些课程。当然还有一些理论性非常强,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如每学期考试下来都会哀鸿遍野的计量经济学,以及我旁听过半个学期最后因为只是上课干听课下没有花时间研究而跟不上的金融计量,都是这样的课

【盛世清北】2021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参考书目

【盛世清北】2021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参考书目 盛世清北分享: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54汉语基础考试科目,适用北京大学以下院系+专业: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045400应用心理硕士 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54汉语基础科目的考研参考书目为: 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等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王登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管理心理学》朱永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乐国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格心理学》许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于参考书阅读方法,盛世清北建议采用: 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除了参考书学习法,盛世清北还建议考生掌握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A: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 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共招生48人,其中含直博生10人。自2015年起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共分为8个专业,分别为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 二、招生专业及人数 招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考试科目备注 01.理论语言学(含对外汉语教学) 02.语音学 三、导师介绍 北京大学在招生目录中并没有提供导师名单。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推荐)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捌九叁,二肆壹,二二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

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北京大学考博英语复习指导 北京大学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

公共经济学-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公共财政学》教学大纲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课程 2013年春季学期 上课时间:每周四7-9节(15:10-18:00) 上课地点:理教314 任课教师:李力行 联系方式:lilixing@https://www.360docs.net/doc/ec300122.html, 课程介绍: 本课程为研究生专业课,要求选课同学具有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背景。本课程将介绍公共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工具,并以实证分析为基础,重点讨论个人和公司税收的经济效果、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以及中国财政税收制度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等题目。 考核方式: 20%-出勤与课堂参与; 25%-文献报告(1-2次); 25%-审稿报告(1篇); 30%-研究计划(学期结束后一个月以内提交) 课程提纲: 1. Taxation 1.1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taxation: labor supply and taxable income 1.2 Taxation and efficiency, tax avoidance and evasion 1.3 Application to China 2. Expenditure 2.1 Social security 2.2 Other public insurances 2.3 Public goods, education, and program evaluation 3. Fiscal institu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3.1 Economic theory of federalism 3.2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China 3.3 Interaction of fis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local governance 阅读材料: 1. Taxation 1.1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taxation: labor supply and taxable income Macurdy, Thomas (1992). Work Disincentive Effects of Taxes: A Reexamination of Some Evidenc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pp. 243-49. Eissa, Nada (1995) “Taxation and Labor Supply of Married Women: The Tax Reform Act of 1986 as a Natural Experiment” NBER Working Paper 5023. Eissa, Nada (1996). Labor Supply and the Economic Recovery Tax Act of 1981. In Empirical

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历年考研真题

2012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简答(每题20分) 1.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举例说明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的意义。 答:(1)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人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在视觉范围内,恒常性的种类有: ①形状恒常性:当人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人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如,一扇从关闭到敞开的门,尽管这扇门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各不相同,但人们看去都是长方形的。 ②大小恒常性:当人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距离大,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小;距离小,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大。而知觉到的大小却不完全随距离而变化,它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如,一个人从我面前走向教室后门,尽管他在我的视网膜上的投射大小有很大变化,可是看到的大小并没有明显改变。 ③明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如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它都是白的;而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去都是黑的。

④颜色恒常性: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如室内的家具在不同灯光照明下,它的颜色相对保持不变一。 (2)知觉恒常性的意义 恒常性对于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如果人的知觉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时刻变化,那么要想获得任何确定的知识都是不可能的。研究恒常性不仅有助于建筑、艺术等实践部门的工作,而且有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机器人有“视觉”可以看,有“听觉”可以听,但它们没有知觉的恒常性。因此,当观察条件明显变化时,机器人就难以执行自己原来的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把人和动物具有的知觉恒常性赋予机器人,那么计算机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恒常性使得我们对世界有一个稳定的印象。2.言语发展阶段及特点。 答:言语发展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前言语的发展 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婴儿言语知觉的前言语发展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2020年北京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研招生情况、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

2020年北京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研招生情况、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 一.招生情况 1.2019年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拟招收全日制35人,非全日制15人,其中全日制拟推免人数15人。 2.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项目于2019年仅招收有志于从事临床心理学(高校心理咨询)方向工作的考生。 3.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制都是3年。全日制应用心理学费总额78000元,非全日制学费总额168000元。 二.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47 心理学专业综合 三.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人格心理学》许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 《管理心理学》车丽萍、秦启文武汉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暨南大学出版社 四.复试 复试分数线(近三年) 2018年 政治50,外语50,专业课180,总分330 2017年 政治50,外语50,专业课180,总分375 2016年 政治50,外语50,专业课180,总分305 备注: 1.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中下旬 2.复试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3.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北大研招网下载相关表格,在规定时间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包括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的研究计划、毕业学校正式成绩单、科研成果等。 4.参加复试考生需缴纳复试费,复试费标准按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规定执行。 5.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6.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及格者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排名为准。 7.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至50%的范围内。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经济史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经济史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 研经验 一、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简介-启道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SD)是北京大学的一个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综合性学院,前身是林毅夫等六位海归经济学博士于1994年创立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随着更多学者的加入以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拓展, 2008年改名为国家发展研究院(简称国发院)。 国发院拥有众多国内知名学者,除林毅夫、海闻、易纲、张维迎等创始人之外,还包括周其仁、宋国青、曾毅、闵维方、姚洋、黄益平、卢锋、刘国恩、张晓波、李玲、赵耀辉、傅军和陈春花等著名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教育经济学和人口学方面的知名学者。学院秉承北大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学风,高度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致力于学术与现实的结合,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进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发院已经形成了集教学、科研和智库于一身的综合性学院,成为北大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方面,国发院已经形成政、商、学三大教学体系。在学术教育方面,国发院的经济学硕士和博士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毕业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的生力军;经济学双学位项目经过二十多年的锤炼,已经成为北大的一张重要名片。从2017年秋季起,国发院将招收国家发展方向的本科生,培养以经济学为基础,并通晓哲学、历史和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基本原理的综合性人才。在商学教育方面,国发院旗下的BiMBA项目始于1998年,MBA和EMBA教育以学术导向和严谨的教学彰显于世,学员评价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EDP 项目以高端定制企业内部培训为主,广受社会的好评。在政府行政和经济管理教育方面,国发院承办商务部援外项目,创立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专门培养发展中国家的中高级官员。 在科研方面,国发院在国内外的人均学术发表处于国内领先行列,教师的学术论文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学期刊》(Economic Journal)、《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杂志上,并产生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为中国经济学界提供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叶祖尧博士简介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National School …

叶祖尧博士教授(Raymond Yeh) 叶祖尧博士现为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IEEE)院士, 美国奥斯汀大 学IC机构的资深研究员。曾任美国宾州大学、德州大学、明尼苏达大 学及马里兰大学教授,并兼任德州及马里兰大学电脑系主任。叶博士曾 在1978年帮助李国鼎博士规划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并获国际电机与 电子工程师学会颁赠的百周年纪念奖牌和特别奖,SDPS颁赠的终身成 就奖,台湾政府颁赠的资讯科技远见领袖奖章。 1982年,世界著名的软件工程学创始人叶祖尧博士,带着自己开创的“软件工程学”理论来到中国,成为当时中国政府计算机领导小组的顾问。他制定了一项“中国软件发展计划” 提交到国务院主要领导,我国软件业从此启动。叶博士80年代末参与成就新加坡股市;推动台湾IC产业的发展;90年代在美国德州创造了第二个硅谷……。 在学术领域不断取得的成功同时,叶博士更是游刃于商业,在经管领域取得相当辉煌的成绩。叶博士曾创立了三个成功的合资软体公司,并任CEO的职位长达15年之久,更曾经应邀担任联合国,及美、日、新加坡等多国政府的管理顾问,同时也是IBM、GTE、AT&T、Fujitsu、NEC、Siemens、Hitachi等公司的企业顾问。 叶博士的著作在重点专业期刊杂志发表120篇论文,并出版11本 技术与经管专著。其中包括屡获佳评的《零时——即时响应客户需 求的创新战略》。这本富有创见性的书提出了“零时”公司的概念,解 释了技术是如何影响组织结构的,并结合英特尔、福特、亚马逊、 戴尔等公司的丰富案例归纳出零时公司需满足的五条法则:零价值 间隙、零学习间隙、零管理间隙、零流程间隙和零内部间隙。“零时” (Zero Time)为企业在以光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如何生存和发展提 供了前瞻性的指南,在亚马逊图书销量排行版畅销中销量名列前 茅。 2005年叶祖尧博士携最新著作《商业谋略》(The Art of Business)再次来到大陆。《商业谋略》一书的英文版去年底在 美国上市以来,受到了众多公司主管的欢迎,在亚马逊图书销量 排行版畅销中销量名列前茅。该书运用中国两千五百多年前《孙 子兵法》,通俗易懂地分析了世界上零售连锁店沃尔玛、IBM、电 脑制造商戴尔和美国西南航空公司这些大公司成功的共同秘诀, 并总结出孙子兵法的精华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为国内外中小企 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效仿的素材。2006年4月10日,该书由经 济管理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中国发行。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计算机应用技术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计算机应用技术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 拟录取考研经验 一、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简介-启道 2001年1月,北京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创办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协议书》,共同创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经过十七年发展,深圳研究生院依托北大、立足深圳,逐步成为扎根深圳的北京大学研究型国际化校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原则和办学理念 秉承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融合深圳创新、创业,不断改革的城市文化,逐步形成了深研院的办学原则、方针和培养目标: 发展原则:与校本部差异化发展,学科互补;面向深圳,服务广东,辐射华南,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办学方针: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 培养目标: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社会责任 学生情况 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3040人;在校留学生113名,留学生来自48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2017年,累计招收全日制研究生13053人。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665人,其中全职教师240人,全职教师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鹏城学者”35人。作为深圳研究生院师资队伍的重要补充,114名校本部教师参与深圳研究生院的教学工作。深圳研究生院另有博士后研究人员88人。国际化是深圳研究生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特征,240名全职教师中有外国专家64人、留学归国人75人。青年教师也绝大多数拥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背景。 学科建设 依托北京大学学科优势,结合深圳的区位优势,深圳研究生院以“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为办学方针,加强学科建设。现有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

浅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

浅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双学位 还记得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师兄师姐们是这么对我们说的:“你要想以后继续做化学,要不然就不修双要不然就修数双。你以后要想转行,就去修经双。”现在想起来,这样的说法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正确的,是有道理的,但我从现在看来,总有种深深的不安感。最近在审查校外双学位报名同学的资料,很多同学在个人陈述这一栏里都是这么写的,诸如“经济学是当今社会的第一学科”、“我从小就特别热爱经济学”、“我在我们学校修读了XX经济学课程,从此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云云。我并不是要对这些想法有什么否定,但我只是想要说,大家想要修读经济学双学位,到底只是随大流呢,还是真是如上所述,“对经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更有很多学校的主修专业就是经济的、金融的,想要来报考双学位,当然这些人是不具备报名资格条件的,但是,我想表达的东西应该不需要明说吧? 我肯定不是要劝退,只是希望大家在做出选择之前多想清楚。就我个人而言,我承认,我大一时就属于浑浑噩噩地随大流报了经双,一直那么水水地学着,直到大三快结束时决定放弃化学了,才开始对经济学有了点真正的了解。即使是现在,要问我对经济学有兴趣吗,我真心说不清。但是至少,我觉得学习经济学能让我感到自身的知识储备增长率远高于学化学时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经济学毕竟是一门社会科学,这个社会所发现的任何现象其实都可能纳入经济学的范畴,因此你需要里了解掌握有关你身边的任何事情,这样你就不能将自己局限于某个狭小的领域。而理科的学习,最终的归宿大多是在某个小领域努力钻研以求突破(当然对于真正的牛人来说学什么都是相通的)。我喜欢这种每天都在学习,都能有新收获的感觉。 经双能给你提供的,就是这么样一种视角。虽然考虑到这样一个项目在全校的覆盖范围如此之广,因此不可能全部设置那种阳春白雪式的课程,但即使是那些并不需要太深的知识储备就能够理解的课程,也会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给你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诸如我上过的法律经济学、“人文与社会”跨学科讲座,以及旁听过的大国国家发展战略,都是这么样的一些课程。当然还有一些理论性非常强,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如每学期考试下来都会哀鸿遍野的计量经济学,以及我旁听过半个学期最后因为只是上课干听课下没有花时间研究而跟不上的金融计量,都是这样的课程。还有一些高端洋气上档次的同学会去选修研究生的“三高”课程(即高级微观、高级宏观、高级计量),这些就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了。与校内开设的通选课相比,经双的课程难度肯定会更高、课程要求也肯定会更麻烦,毕竟这是一个体系里的课程,相互之间都会有联系性,但是你能从中收获的知识肯定会更多。 修经双会影响本专业的学习吗?据说某些院系的老师在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就吓唬同学,说修了经双以后连觉都没得睡了云云。就我个人而言,我表示一般不会对主修专业有太大影响,唯一的影响就是男生可能要少打几盘dota,女生可能要少追几部剧了。文科生同学可能压力会大一些,从我这段时间进行毕业审查中可以看出,文科院系的同学挂科的、退课的人次明显高于理科院系的。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同学通常都属于一挂挂一片、一退退一堆的类型,且多集中于计量、概统两门课程。因此,真正认真学的同学,绝大多数都能顺利地学下来,拿到这个学位。就我个人而言,毕业时主修专业总学分应该会达到161.5学分,双学位45学分,加起来206.5学分,除了大二上学期由于被ex 耍得团团转而绩点跌破天际以外,其他学期均为正常水平,与大一未修双学位时并无显著差异。修经双的节奏通常是,平时的晚上和周末加一节课而已,从大二开始修,每学期大约需要修8学分即两门课就可以了。并且,我认为经双最人性化的地方在于,所有课程的考试时间都会放在通选课考试周之前的两周进行,这样就可以和主修专业的考试错开了,当然另一方面,通常造成的结果就是由考试周变成了考试月……其他双学位由于规模不大而经常需要和本院的同学一同上课,考试自然就会放在考试周进行,具体会怎样不需要我明说吧? 说了那么多都是个人的东西,接下来改用比较官方一点的语气。我们常说的北大四大俗里的“修经双”,特指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National School of Development,NSD)从1996年开始开设的经济学双学位,主要面向北京大学校内非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的同学,以及从2003年开始也面向校外本科为非经济学学士的本科毕业五年内的同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hina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CCER)即是国发院的前身。据说光华今年也打算开双学位,但是他们要开设的应该是管理学双学位,弄不清楚这两者区别的同学可以自行百度。坊间一直流传着

北大心理学考研题(2000--2002、04、05)

北大考研题(2000--2002、04、05) 2005普心题 一、选择2*30 二、名词解释 习得无助,亚瑟-詹森假设,隐蔽观察者,基本情绪,枢纽特质,气质 三、简答 Lyn Abramson归因风格 如何测量无意识的动机 四、问答 1、结合心理学的性质,说明为什么心理学容易受人误解和遭受非难 2、简述智力理论,并做出评价 3、以你最熟悉的2种人格量表为例,说明其理论背景、工具特点、适用范围,并作简单评价 4、作为一个心理学家,你对提高记忆成绩有什么建议? 5、结合相关的研究,对杨振宁提出的“易经阻碍中国科学的发展”进行评价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05研究方法 一、选择2*7 1.数据类型,职位和薪水变化 二、填空 点估计的要求:------、---------和一致性 20道是非题(每题1分),单凭猜测,90%可能在------分和-----分之间。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三、计算 1、两组人,各6个,比较哪组离散程度大。 2、精神病学家认为,25%的人至少有一次想到自杀。有人调查400人,有64人报告想过。以.05水平做判断。 四、有人研究反馈对评价的影响.让一个经理对人给出正的负的反馈,大概是这些人对其评价.正的负的人数大约一半.M/SD 正的:男8.85/3.25,女9.33/2.89.负的:男8.0/3.11,女6.85/2.10.有个结论的叙述:正的(M=9.08)与负的(M=7.46)效应F(1,46)=19.44,P<.0001,这一效应受交互作用限制,F(1,46)<.05,...... 问题:1,各组人数是多少.2,列方差分析表.3,下划线的句子含义.卷上没线,大约是叙述后面的,特别是受限制那句.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五、名词解释 自变量混淆,阶梯法,运动竞争技术,错觉性结合,速度-准确率权衡 六、简答 1、举例说明交互作用的含义 2、举例说明记忆的双重分离现象 3、以实验说明面部表情和情绪关系 4、如何测量负近因效应 七、排除测验,SOA长短,注意条件.朱滢实心532页图12-4,解释实验结果。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2020北大新闻传播专硕(MJC)招生目录、培养方式、参考书目、分数线、真题

一、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和第一份新闻学期刊。 北京大学现已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群。学院现有全职教学科研人员28人,在校本科生421人(留学生108人),研究生284人(博士生89人、硕士生195人、港澳台、留学生29人)。 研究生设置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点,以及一个传播学博士点,专业研究方向涵盖国际新闻、新闻传播实务、新闻传播史论、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大众传播、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等诸多领域。 二、招生目录 2019北京大学招收新闻传播专硕(MJC)研究生的院系共有三个,分别是: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院以及深圳研究生院;今天主要介绍的是新闻与传播学院MJC的招生情况; MJC2019年计划招生全日制50人(其中健康传播方向15名),拟接收推免20人(健康传播方向10名); 三、考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四、推荐参考书目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李彬:《传播学引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赛佛林:《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雷跃捷:《新闻理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7年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雷跃捷:《媒介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谭云明:《新闻编辑学》华中科技出版社,2016年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 杨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 杨壮 现任职务 北大国际(BiMBA)联席院长 北大国际(BiMBA)教授(MBA)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教授 研究领域 管理学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 教育背景 1986—1991年,哥伦比亚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PhD),美日比较管理 1984—1985年,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硕士(MA),组织体系和组织功能 1982—1984年,普林斯顿大学,WWS,公共事务与国际关系硕士(MPA) 1978—1981年,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研究所硕士(MA) 1971—1974年,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BA) 工作经历 2008.10至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大国际MBA国际院长 1991.9—2008.10,美国纽约Fordham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终身教授,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 出版书籍 2009.2,锻造领导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6,做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中国机械出版社 2007.7,管理——未名之道,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将帅之道(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1,《魂商》与张玮合译,华夏出版社 主要发表论文 1)Feb., 2005 Managing in an age of complexity: quantum skills for the new millennium. With Professor Charlotte Shelton of Rockhurst University, Helzberg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Tony Liu of Peking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V olume 23, No.2 2005) 2)Nov. 2004 Preface to the book, Chinese edition “Successful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Strategic Alliances—how to bridge corporate cultures”by Charles Gancel, Irene Rodgers and Marc Raynaud, published by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5 3)Jun-Aug, 2004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HRM Practices of Overseas Subsidiaries in China’s Transition Economy. With Professors of John Farley of Dartmouth College/China-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and Scott Hoenig of Fordham University GB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une-August (2004)

2019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财经传媒考研经验分享

2019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财经传媒考研经 验分享 2018年三月份,对我而言,是既紧张有兴奋的时期,紧张的是已经闯过初试这一关,又要面临再次的录取挑战,毕竟已经半只脚踏入北大的人谁也不想前功尽弃,而且今年开始,北大汇丰商学院的深圳财经新闻MJC不在本部面试,改在深圳研究生院面试,因此我还要长途跋涉去深圳进行面试,并且深财的复试也比北大其他新传专业的面试要晚几天,令我欣慰和愉快的是,终于最终被录取了! 一路走来,要感谢的人很多,积累的考研经验很多,能力提升了很多,自我也成熟了很多,今天写这篇经验贴,是希望给所有考研的学弟学妹们不仅仅是一种鼓励和支持,更有方法上的学习和参考! 本科学的是与新闻不太相关的专业,而成为北大学子一直是高中时的梦想,可惜因为当时偏科所以没能如愿,我便希望借此考研机会实现自己的初心,所以报考深财,怎么样,理由很简单(其中人生真的很奇妙,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风险也挺大)。备考过程中上一届学姐推荐全程一对一跟新祥旭学,在专业课的复习上方向比较明确,轻松很多。 还有就是北大深圳财经新闻MJC是北大汇丰商学院开设的偏财经领

域的新传专硕,因此招牌响亮、师资雄厚,更重要的是通过去年在北大听的深圳财经宣讲会,了解到这个专业对今后的就业或者深造来说,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和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我便选择报考这个专业!考研贵在坚持,合理的复习规划让我打赢了这场考研战。 很多经验贴上都有学霸大神说,自己是在初试前两三个月才开始复习的,确实有人在很短的时间获得最大化的效率,最终考研成功,但是我要说的是,无论是在具体的复习过程自己制定计划中还是观看别人的复习经验,都需要量体裁衣,也就是结合自身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这才是考研复习成功的根本,否则方法不当而没能考上的例子非常多。 今年深圳财经新闻的复试线是385分,真可谓高手如云,新闻传播类其他专业也都是350左右,当然主要是很多同学的专业课分数特别高,因此只要你两门公共课140左右,基本上分数都可以390以上接近400分,很多同学都是390分以上。 以往的考生,包括去年的我看的新祥旭这里考上的深圳财经新闻的学哥学姐的经验贴,觉得其实学哥学姐都很平易近人,还有几个学校也跟我一个档次,我觉得能考上,准备过程中总想知道专业课考哪些内容、需要看哪些参考书和资料,但是专业课的复习最终是用落实到考研的真题上的,两门专业课300分完全可以决定你复试的排名是靠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