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高中英语-Module-8-Unit-3-阅读教学案例反思反思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和对策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8-Unit-3-阅读教学案例反思反思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和对策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8-Unit-3-阅读教学案例反思反思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困惑和对策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稿件(适用于“教学研究”栏目)

文稿中文标题: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Unit 3 阅读教学案例反思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E-mail地址:

《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8 Unit 3 阅读教学案例反思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阅读教学设计的实效性,本文结合阅读教学案例,反思了阅读设计过程中的困惑和对策,指出了教师应运用多种方式实施阅读过程教学,以帮助学生提

高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阅读策略,提升人文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

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反思,线路图,图片,情感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学生学习外语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英语教学要

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阅读课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英语阅读教学通常运用五种主要策略,它们是精读、泛读、略读、

找读和评读。最常用的有两种,一是略读(skimming),即通过快速阅读寻找文章的主线,在

脑中建构文章的大意。二是找读(scanning),即通过阅读获取具体信息。Grabe (2001) 强调理解文章、在阅读中学习、进行批评性阅读和综合处理文章信息的基础是快速准确地识别词

汇,流畅处理词汇、句子和篇章线索。笔者以其为指导思想,优化教学设计,进行《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第八模块第三单元Reading: Visiting the masters教学,获得了良好的阅读课堂教学效率。

本课话题是“拜访艺术大师”,主题是与名画相关的一次“艺术之旅”,内容是通过一位

中国学生李明向好友杨彦写电子邮件,介绍其一行人访问欧洲数家著名艺术博物馆、五位著

名著名画家及其作品。文章选材好,但过于繁杂的信息交错分散在文中,它介绍李明一行人

欧洲旅行经历,所到城市和博物馆,五位画家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内容和价值,李明一行人

对名画的欣赏,还有李明与杨彦之间客套寒暄等。若按文章所呈现的内容面面俱到进行教学,

在一节课内笔者无法完成教材安排的所有任务,学生无法厘清文章要点。笔者深入研读文章

后,决定教学设计紧扣五位画家及其作品,帮助学生运用多样化阅读策略,获取文章主线,

理解文章主要细节、培养学生欣赏名画能力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下面,笔者选取三个核心

案例片段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困惑和对策。

二、反思本课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对策

(这里的一小段已经删除,调整到上文)

1.[案例一] 用路线图成功地化解教学的难点

问题:这篇文章的主线是什么?

困难:课本上A部分有3个问题,它们是(1)Which countries has Li Ming visited on his trip? (2)How many days did they spend in Paris? (3)Where are they going next? 。针对本文主线(五位画家及其主要作品介绍),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仅仅打了个擦边球,因为第一个问

题“李明旅行中访问了哪些国家?”和第三个问题“他们接下来去哪里?”与李明访问的“五

位画家”有关,但学生只要根据文章第5行信息We started in Spain,第13行信息After visiting Spain, we flew to Paris和第1行信息Here I am in Amsterdam回答这两个问题,可以完全忽视画家及其作品,从而忽略文章的主线。第二个问题“他们在巴黎呆多少天?”是个细节题,学

生根据文章第15行信息During our four days in Paris,无需关注文章主线就能回答此题。学生

带着这些问题,运用略读(skimming)技能,第一遍阅读文章,大脑里难以形成本文的主线,

怎么办?

对策:“对于难度中等的阅读材料,第一遍阅读的目的是要学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王媛,2009)。此外,杨贤栋(2009)指出学生在归纳文章主旨大意方面的技能较弱。因此,不

拘泥于教材,重设有效问题帮助学生在第一遍阅读时掌握文章主线即主旨大意很有必要,有

助于学生掌握“归纳材料主旨大意”的阅读策略。笔者反复阅读文章,决定保留A部分的第一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删除第二个问题。另外设计了两个问题。因此,课堂呈现的问题依

次是(1)Which countries has Li Ming visited on his trip? (2)Which museums has Li Ming been to? (3)Where are they going next? (4)Can you name the masters Li Ming has mentioned in this e-mail? 利用A部分的第一和第三个问题作为新设计的第二和第四个问题的铺垫。回答这四个

问题,学生不仅需要获取李明所去国家,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获取李明所访问的博物馆、画家

的信息,这些是构成本文的主线。

虽然语言能引发学生形象思考,脑中能产

生图画,但学生阅读的是新授课的英语文章,

理解文章本身就费力,把握全文主线则更难。同时,教师仅提供这四个问题,生动性及趣味性都欠缺。于是,笔者聚焦文章中的李明欧洲之行的路线,运用路线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

读教学环境(如左下图所示)。PPT 上首先呈现网上查找到的较清楚的欧洲地图。当问第一个问题时,根据学生的回答

PPT 上依次出现李明所到的国家(Spain, France, Holland / the Netherlands

),用红色五角星在地图上标注出李明所到城市的位置。接着,问学生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并把答案(The Picasso Museum in M álaga; the Louvre Museum and the Mus ée d ’Orsay in Paris; the Van Gogh Museum in Amsterdam. Another museum in Amsterdam.)呈现在PPT 上。最后,笔者问学生第四个问题,一边听取学生回答,

一边快速将答案(Pablo Picasso, Leonardo da Vinci, Claude Monet, Van Gogh and Rembrandt.)写在黑板上,并教会全体学生正确朗读。因为一张PPT 上呈现内容有限,而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李明参观博物馆,了解画家们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全体学生熟知这五位画家的名字很

有必要。

教学效果:PPT 上呈现的路线图和答案把课文中分散的相关信息集中到一个画面,

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建构知识和表征知识。运用线路图有利于学生把握语篇的主要信

息和框架结构,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为下一步纵深而又系统的理解提供了保障,

很好地化解了教学难点。

2.[案例二] 用图片吸引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理解细节

问题:怎样快乐而高效地完成细节理解?

困难:最常用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细节的方法就是教师不断地用含有

what, how, when, why 等特殊疑问词的问题提问学生。因为该课文章长,信息繁杂,教师必须设计很多问题才能覆盖全部信息。那样,教师和学生必将在“问与答”中“死”去。

对策:阅读课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笔者反复

琢磨和比较作者是如何介绍五位画家及其作品的。英语的谚语“一图道千言( A picture is worth a Li Ming ’s route:* the Picasso Museum

in M álaga * the Louvre Museum

*the Mus ée d ’Orsay

in Paris

* the Van Gogh Museum

in Amsterdam

France Spain

Holland (the Netherlands)

* another museum

Pablo Picasso self-portrait

birthplace

number of his works

painting styles

Second reading

career M álaga

thousand words.)”启发笔者有必要呈现五位画家的肖像及其作品。这些图片可以作为语言的

载体,但必须运用多种设计才能让学生持续保持专注力。根据文章提供各画家信息量的不同,

笔者决定在获取第一位画家Pablo Picasso的信息时,借助概念图(如左上图所示),运用“问

与答”的形式。即在PPT上给出部分关键词(Málaga, birthplace, number of his works, painting

styles等),再根据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信息。

(1)What did Li Ming think about Málaga?(He thinks Málaga is a lovely city and that the architecture there is beautiful. )

(2)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house where Picasso was born? (It is now a museum full of his art. )

(3)How many pieces of art did Picasso produce? (20,000 pieces of art. )

(4)Picasso developed different styles of painting, including cubism. What is cubism? (Cubism is a type of art that represents things as geometric shapes. )

(5)Besides being a painter, what did Picasso do?(Besides being a painter, he was a sculptor, a photographer, and he drew pictures for books. )

在获取第二位画家Leonardo da Vinci的信息时,笔者运用“True / False”形式。

(1)Li Ming thought visiting the Louvre Museum would be boring. Therefore, they didn’t stay there long. (F) (However, it wasn’t. They spent one whole day there. )

(2)Mona Lisa is a picture of a lady with dark hair and a mysterious smile. (T)

(3)The Louvre Museum has not only da Vinci’s works but also over 6,000 other European paintings of the 13th century and the 19th century. (F) (ranging from the 13th century to the 19th

century. )

在获取第三位画家Claude Monet的信息时,笔者运用根据课文改编的留有空格的小短文

让学生填词。填词前,笔者首先让学生欣赏他耗时长达12年、临终前才完成的最著名的油画

《睡莲》,并向学生介绍课外知识“Monet四十多岁后搬迁到巴黎附近的乡村,从此“生活”

在睡莲的世界里”。改编的短文连同答案只有91个单词(The Musée d’Orsay i n Paris keeps

modern paintings, including Claude Monet’s works. Monet, a ________ painter,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greatest painters in the world. He ________ between 1840 and 1926. He loved to paint lotus

flowers so much that he built a ________ with hundreds of lotus plants ________ on the surface of a

Painting lotus flowers made him feel ________ and

pond. He called his garden “My p aradise”.

people forget the stress of daily life when looking at his paintings of lotus flowers. (French; lived; garden; floating; peaceful),空格部分所填的词均出自课文,但增添了精彩内容(He called his

和…people forget the stress of daily life when looking at his paintings of garden “My paradise”.

lotus flowers.),使短文充实、流畅、生动,更具人文情怀。

在获取第四位画家Van Gogh的信息时,笔者让学生根据PPT上呈现的其作品“Sunflowers,

Starry Night,The Potato Eaters”(如左图所示)做

Pair work,两人一组,进行生生互动活动,形式不限。

大多数学生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他们的问题有基

本信息题(1)What did van Gogh paint? (2)How many Van Gogh

paintings and drawings did van Gogh produce? (3)

Will you please name some of his famous paintings? (4)What styles did he use to paint?等;也有深层次的思考题(5)How could he produce so many works?(6)Why could he produce The Potato Eaters?等。

在获取第五位画家Rembrandt的信息时,除了问他的代表作外,笔者让学生讨论李明要去

的另一家博物馆是哪家博物馆。

教学效果:课堂上,呈现的五位画家的肖像及其作品图片不断让学生产生好奇心,多样

化的设计让学生专注、充满激情。如介绍Pablo Picasso时,他的肖像让学生认识了他,他的

自画像让学生了解他绘画的高超技艺。概念图让学生很清楚地获得Picasso的信息(他的出生

地是美丽的西班牙海滨城市Málaga;他的故居已成为著名的美术博物馆;他一生拥有2万件作品;他绘画的风格是充满几何图案的立体派等)。再如介绍Rembrandt时,笔者让学生讨论李

明提及的另一家博物馆时,有同学认为李明应该讲清楚他要去的另一家博物馆的名字和概况。

笔者对他们的这种“评读(critical reading)”能力予以肯定。这些精心设计的活动促使学生建

立了自己的知识框架,提高了提取主要事实和细节信息的能力,培养了与同学合作的意识,

掌握了有效的“人物生平故事”阅读策略。

3.[案例三] 用情感升华文章的主题

问题:文中主人公为什么要做欧洲之旅?

困难:文中主人公李明及其奶奶、姑姑一行3人游历欧洲,参观著名艺术博物馆。作者借李明之口向学生介绍欧洲美术作品,旨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感知、欣赏艺术作品来学习这

些作品承载的欧洲文化。那么,怎样让学生懂得欣赏和感受欧洲文化?

对策:在完成引导学生获取课文表层信息后,引领学生探索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启示和文

化内涵很有必要。课前,笔者分

类整理了从网上下载的本文中

五位画家的部分名作,如Pablo

Picasso的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

(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

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

等等)。根据笔者向美术教师请教的关于怎样欣赏名画知识精选了五位画家的部分作品,运

用Animoto 制作了 1.5分钟的视频,它集声音、名画、文字和动画于一体,创设了声、光、

色、图俱佳的交互式教学环境。结束视频放映后,学生们集体朗读PPT上呈现的法国浪漫主

义画家Eugene Delacroix 所教导的怎样欣赏名画佳句(A picture is nothing but a bridge between the soul of artists and that of spectators. We should take time to cross that bridge.)。随之,笔者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欣赏名画。最后,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述李明及其奶奶、姑姑赞

美画家们及其名作的情感类句子。它们是:

(1)My grandmother really likes cubist paintings and thinks he is the greatest artist ever. (赞美画家Picasso)

(2)This painting (Mona Lisa) is so valuable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calculate what its price would be if the museum wanted to sell it. (赞美画家Leonardo da Vinci)

(3)I think it would feel very peaceful to live there. My aunt wants to go back to France again to see the garden. She almost wept because we missed it this time. (赞美画家Claude Monet)

(4)One of my favourites of his (van G ogh’s) painting s is called Starry Night, which he completed in 1889. The sad thing is that although van Gogh devoted his whole self to painting, he only sold one painting before he died. Although we adore his work today, van Gogh was not successful when he was alive.(赞美画家Van Gogh)

(5)My aunt really wants to see a painting of his called The Night Watchman, which was painted in 1642. (赞美画家Rembrandt)

教学效果:学生们在音乐声中欣赏视频短片里的名画,感受西方绘画艺术的文化。那一

刻我们仿佛穿越时空,轻轻触摸名画、静静聆听大师,走进了不同时期的欧洲社会。我们看

到了永远年轻的毕加索、全能天才艺术家达·芬奇、情感完全溶化在作品中的凡高、内心宁

静的莫奈和擅长明暗对比画法的伦勃朗。观看视频后,学生们身心愉悦,学习积极性倍增。

当笔者根据Eugene Delacroix所说,向学生提出“How can we cross the bridge? What emotion do you see while looking at a painting? What colors are used? How do those colours create the mood of the painting?”学生们小组讨论格外热烈。在汇报讨论结果时,有学生说“We should really look at the piece of art and study it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stead of moving from one picture to another

just to take a photo before each picture.”学生们自主学习能力、处理信息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都

得以提高。当朗读所找出的句子,学生们读出了文章的情感——透过李明一行人对欧洲五位

著名画家的赞赏之情看到世人对西方画家们非凡的艺术天才和杰作的崇拜之情,加深了对主

题——五位画家各自的生平、代表作、作品风格等的理解,掌握了欣赏欧洲名画的技巧,初

步形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启示

以“问题,困难,对策,教学效果”为切入点反思本节阅读课教学的三个核心案例片段

得出以下教学设计启示。

1.目标设计要全面。

笔者本学期一直参加市、区、校级教研活动,所听的高三英语公开课有四十多节。无论

是新授阅读课,还是语法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教师总是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词汇、语法

和练习上,而丢弃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大多数学生都是表情严肃地

忙于记录教师所讲知识要点、在课本上划重点短语、重点句型。阅读课上,教师总是问一些

以what、when、where为主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则照本宣科,造成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

力。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在英语课堂上却成了语言知识点的容器。根据《课标》要求,英

语课程目标除了广为关注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还有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本

节课的教学实践“用情感升华文中的主题”证明学习语言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情感态度

并不矛盾,相反,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化和语言的兴趣。

2.问题设计要有效。

问题的呈现可以是多样化的。本课教学中有提问、True / False判断、短文空格填词等。教师呈现问题,学生解决问题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学生、文章三者间

的桥梁。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用路线图成功地化解教学的难点”这一步中,笔者设计的四个

问题,目标明确,顺序性、层次性强,有效帮助学生获得主旨大意、全面了解篇章结构和文

章脉络发展。再如,学生在做“True / False”题目时,往往会凭模糊印象,不求精确。第3题. The Louvre Museum has not only da Vinci’s works but also over 6,000 other European paintings of the 13th century and the 19th century. 答案是False,可是课堂上有些学生回答是True。此题有一定的认知难度,能够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3.情境设计要生动。

切合当堂课主题的新颖的情境设计能为学生提取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搭设平台,

能让课堂气氛活跃、生动。在教学实践“用路线图成功地化解教学的难点”中提供的欧洲地

图,用红色箭头、五角星在地图上标注出李明的路线和所到城市的位置能促使学生轻松、快

乐、积极阅读文章。另外,笔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用Animoto 制作的 1.5分钟的视频为学生提供了听视觉盛宴,提高了课堂活力,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4.活动设计要多样。

单一的教学活动形式会令师生疲倦。《课标》提供了六种教学活动类型供参考。它们是调

查和采访活动、探究活动、合作学习活动、即兴发言、反思活动和思维训练活动。日常阅读

教学中,教师应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本课中笔者运用图片和名画,通过概念图、“True / False”、短文空格填词等形式展开教师与全班学生、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生生互动(两人一

组、多人小组)的活动方式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笔者运用概念图犹如给学生搭建

了“脚手架”,帮助学生以新的思维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组织与处理。学生借助有形的概念

图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章将所学内容清晰地在自己的脑中形成无形的信息网络图。

四、结束语

高月琴(2009)指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反思本节课,笔者发现它无处不体现“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学

思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提高学生

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理念。今后,笔者还将进一步优

化新课改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设计,高效实施阅读教学,让阅读课堂充满激情和活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Grabe, W. 2001. Reading-writing relation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

In D. Belcher, & A. Hirvela (Eds.), Linking Literacies: Perspectives on L2 Reading-Writing Connections [C].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5-47.

高月琴. 2009. 掌握课堂观察与评价的方法,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3): 24-28.

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媛. 2009. 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8): 1-7.

杨贤栋. 2009. 新课程、新教材呼唤新的教研方式[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12): 41-44.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理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要改革、创新,以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要从小培养其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那么,在基础教育阶段,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自然是我们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用语篇学习理论,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语境----“人教版”《灵通少儿英语》第一册UNIT6教学意图:就英语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讲英语时声音的大小,语调的变化,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变化,体态语言的表现等,对创设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刺激学生的无意注意,引起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都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运用语篇学习理论,就是在教学中注意语音语调,讲究语言声情并茂的艺术,注意声调的抑扬顿挫,注意语言的内在连贯性,整体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语言学家指出,英语篇章语调具有五个共同特征和运用规律:一是任何一类篇章的语调都有一个层次结构;二是任何一类篇章都采用重音和调式运动来突出最需要强调的内容;三是任何一类篇章都要运用调型的变化来表示话语的延续或终止;四是任何一类篇章都通过明显的语调反差来形成不同层次上的语音高潮;五是任何一类篇章都会运用上述的语调特征来表现同一语篇中各种不同功能的话语行为之间的过度与交替。 根据这样的理念,我运用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少儿英语CHANT的实践方式,引进语篇学习,对课文进行韵律性,节奏化改编,辅以肢体语言进行抑扬顿挫的语境创造性教学,使本堂课受到较好的效果。 课前准备: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初中英语教学反思。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掌握了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教英语这些年来我有以下感想。 一、教学工作 本人认为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做,都会有一种成就感。在这种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指导下,工作起来就事半功倍。首先,我认真地分析教材的编写特色及体系,懂得了中学英语必须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然后就有的放矢地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口语、词汇、句型的练习。每次备课时,我都细心研究教材、考虑学生的分层和知识差异,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以及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故事。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我经常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说英语的环境,与同学们相遇时,尽可能用英语问候;当学生来办公室请教问题时,也总是要求他们用英语提问,课堂上也尽量要求他们用英语提问。总之,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让学生体会到学、用英语的乐趣,养成使用英语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二、差生转化工作 差生转化工作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老师只注重好生的教学,那么我敢断定他的教学是失败的。好的教师应是通过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达到班级语言水平的平衡、和谐发展。认识到这一点后,我经常利用课间和放学后的课余时间给差生补课。每次重点选择两个学生,根据课堂上发现的不足给他们“加餐”。这样反复地重复所学知识,大部分学生能对本学期的内容很熟练地运用。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还组织了英语兴趣小组,采取互帮互助的活动形式,培养他们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另外,英语课本剧的排练也是一个很好的兴趣培养方法,同学们通过排练,增强了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其它工作 在尽量教好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同时,我还给学生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如:中国的名胜古迹、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等,这一切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看到很多老师都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效果很好。所以,我也向这些老师学习,在课余时间对及格层面和优秀层面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经过一段时间,也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通过一个学期的工作,我认识到,作为一个老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由于我教学经验的逐步积累,对学生辅导力度的加大,终于将学生的成绩逐步提高了上来。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范文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思考的问题: 1.如何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案例片段描述:曾经听过两节课,期间两位老师都谈到一个话题“肥胖”。 片段一,教师在讲到stop sb. from doing sth.这个短语时,让学生来造句,有一位学生站起来,与老师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Student: My mother often stops me from eating meat. Teacher: Why? Student: Because my mother says I’m too fat.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学生很难为情,但老师下面的一句话马上将气氛缓和了过来。 Teacher: But I don’t think you are too fat. You are strong. 片段二,教师组织学生表演自己创作的“看病”对话,想找一位较胖的学生来担任“患者”,有一位长得胖呼呼的学生自告奋勇站起来,于是发生这样一段对话:Teacher: Ok! Who will act the sick people? Any volunteers? Student: I will. Teacher: Good! I think you are fat. You are the right person!

当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学生一脸的尴尬,一个劲地挠头。 教学反思:两位老师在处理一个相同的话题时运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毋庸置疑,前者的处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后者的处理则会对心理比较脆弱的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时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这种人际关系,同时还可以创建一种和谐的语言活动氛围,努力产生浸润性的效果,让学生愉快地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在课上,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的情感态度,建立融洽、、团结、相互尊重的氛围,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 案例片段(二) 思考的问题: 1.如何将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拓展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案例片段描述:我在授课时设计了以下三个片段: 片段一,为了引出“birthday”这一话题,我与学生进行了以下对话:Teacher: Excuse me. When is your birthday? Student A: On February the eleventh

初中英语小组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英语小组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提倡的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我把学生分成6人一小组,把全班学生分成9组。A为组长,后面跟着6个兵。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现在我以七年级英语上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 (Period One )为例展开说明。 教学步骤: Step1 Warming-up 这一部分可利用课堂的前5 分钟完成,这是一个free talk,学生会感到很轻松,同时对话也涉及到文具和物主代词,能够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导入下一个活动。让每组的C组同学回答一些日常用语,看谁回答的最好。 师生在相互问候之后,教师顺势将对话深入,导入本课的话题。 T: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Unit 2. First let’s do some warming-up exercise. What’s this in English? S:It’s a pen. T:Good! This is my pen and what’s this in English? S:It’s an eraser. T:This is his eraser…… Step 2 Watch and match (1a) 目的: 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单词。 本节借用实物进行对话来展现出单词。 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些实物带到教室里来,现在评价哪一组做得最好。 教师拿实物带领学生进行对话,引导学生感知生单词。 T:Look, what’s this in English? Do you know? S :Sorry, I don’t know. T:It’s a dictionary. Dictionary.(教师强调) ?让学生进行类似对话,弄清本课所有物品的英语名称。 ·让学生跟读目标词汇,并加入升降调。 Dictionary↗↘backpack↗↘pencilsharpener↗↘ ·学生观察图片,完成1a的任务,二人一组核对答案并向全班汇报。 Step 3 Listen and number the conversations (1b) 训练学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有关物品所有者的信息。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集锦.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集锦 八年级的语法知识点增多,难度也有所提高,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新的要求,这就对教师的要求有了新的提高。 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难点。我认为这是教学中对教师最重要的要求。如果无法很好的把握重难点,则会对重点知识的讲授蜻蜓点水,导致学生也无法分清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零散知识上,而忽视了重中之重。教师为了更好的把握重难点就要认真的研读教材,仔细研究教学参考,并且做好教学反思,从同学们的错误中反馈自己的失误,不断地摸索和探索。 二.其次语法讲解一定要清楚,透彻。在讲解重点语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举例子,并且要学生造句子,不能光停留在枯燥,抽象的讲解过程中。 三.应加强学生的对话强度,鼓励不开口说英语的学生开口。有些学生是对自己不自信,是因为曾经对话的过程中,出现失误却被老师尖刻的言语刺伤,所以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应微笑着让他坐下,然后再纠正错误。有些同学的对话可能会脱离现实生活,但只要开口说英语就要鼓励。 四.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整个课堂是学生在开口说而不是老师在干巴巴的讲授,尤其是教材的最后一部分,阅读部分。要使同学们在默读的前提下做课本上要求的练习题,也可以确定几个话题,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锻炼他们用英文思考的能力,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文3a部分教材给出了一篇文章然后学生进行阅读,并且每篇文章后面都有若干个问题,在这一部分一定要让学生在默读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回答问题,锻炼他们的应试能力。 五.八年级英语教学单词仍然是基础。我个人认为应该打好学生的单词基础,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记它们的同义词及反义词,并且让同学们自己造句子。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分析.4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学内容: 1、请描述一下你的朋友,看看他(她)过去和现在有什么变化,请从外貌、性格、爱好来说明。词数:80~100左右。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英语简单描述自己或他人过去和现在发生变化。 2.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 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小组合作、竞赛、练习等 四、教学步骤 1.复习词组和句子:通过小组竞赛和俩俩对话复习谈论某人过去和现在发生变化表达。为学生写作做铺垫。如: used to do sth. play basketball play soccer play the piano play the violin enjoy doing sth. prefer doing sth. be interested in doing sth. climb the hill go swimming like doing sth. all the time collect stamps My hobbies are changing all the time. 2、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教师介绍用第几人称、用什么时态、简述写作方法,提出字数要求等。

3、小组讨论,详细构思:由小组成员讨论有关话题,如先让学生相互介绍自己有什么变化。然后再进行交流观点,教师可以参与小组讨论补充有关信息等,以便进一步完善或拓展其写作思路。 4、认真独立完成作文:通过交流和探讨,每个学生认真编写提纲、打草稿,在这个过程中,有问题可求助于组员或老师,但不能抄袭他人作品。完成后认真阅读,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精彩句子,为学生写作提供素材。 5、小组成员互评互改:教师简要传授修改策略,同桌互相阅读作品,并做必要的修改,并用红笔划出好词、好句.草稿必须签上批改同学的名字后上交。 6、在班上朗读一篇优秀的作文和中等的作品并一一进行点评。 7、抄正作文:让学生抄正作文后上交。 五、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一、整个课堂通过不同方法引导,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同时活动形式多样,如小组活动、个体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尝试成功。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是薄弱的环节,在教学中必须从基础抓起,尤其是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英语同步教学听、说、读、写的训练。1.词汇听写、默写、单词拼写、连词成句、英汉互译、句子转换、句

英语教学案例及反思

英语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案例标题: 让活动更好的发挥效能,有效的达到相应技能的练习及知识巩固的目的。 二、案例背景: 在“小组互动,步步达标”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设计很多活动,以便有利于小组互助,共同提高,但如何使活动更好地发挥效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有时活动结束时,如果对每个组都检查,就会感觉时间不够,否则就会感觉评价失衡;有时设计较多的活动去练习语言目标,又显得每个话题都没有很好的练透,少了面又太窄。那么如何让活动更好的发挥效能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通过上课后的反思及听了一节课,我感觉茅塞顿开,那就是我们可以整合活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并做好充分的指导,就能让活动更好的发挥效能。 三、案例描述: 片段一,在教学八年级下Unit 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Section B 第一课时,我进行了如下的活动: (一) Now let’s describe ourselves, You can use the sentences in 1a and your partner will report what you said. Pair work & Group work. For

example, A:I am original. B: He said he was original. A: I’m hard-working. B: She said she was hard-working. (这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活动,并进一步练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由于我认为此话题较简单且又怕后面的活动时间不够,所以只给了学生1-2分钟的时间。两两一组(两两对话描述)或四人一组(接龙描述和转述各自的品质或个性特点),学生很积极参与,但太局限于书中的描述性的词。) (二)(Give time to make cards by themselves.)Now this time ,show us your cards. Let’s talk about what the teacher said. You can use the following structures. A: What did your math teacher say? B: She said I could better. How about you? A: She said I was a lazy student. (这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活动,同时练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学生在做此对话练习时,我怕时间不够用,就只给了学生不到两分钟的练习时间,结果学生不仅不能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而且使用的语言也有限,练习不够充分,只是使用了hard-working ,could do better ,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反思一:词汇教学 《新目标英语》词汇量大,其中七年级上册有词汇700个左右,下册约450个,八年级上册约450个,下册约400个,九年级全册约500个,合计2500个。其中大约1600个词汇属于课标词汇,需要学生掌握运用,而另外一些词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即可。词汇量大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理解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 实践证明,传统教学中,靠讲解和机械操练掌握词汇的方法是不行的。尤其在当前中、小学英语脱节,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的形势下,我们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我认为我们应做好下列几点: 1、重示范。在教单词时,要求教师自己示范到位,发音清晰,讲解发音要点。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专心看,积极模仿的好习惯。听清后再跟说。确定学生大都听清,模仿正确后,再出示单词卡片,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直观的单词配以图片、体态语帮助学生理解,顺利完成音——形——义的逐步过渡。 2、重情景。单词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人类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思想的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没有词汇任何语言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应在特定的语境中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 3、重迁移。在教学中我们应提倡“新旧贯通”或叫“相互迁移”。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例如:pen—pencil—pencil-box;day—today—Monday—birthday—yesterday; all—tall—ball—baseball等等。 4、重趣味。英国著名语言家埃克斯利说:“教英语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引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那种方法。”我们在单词教学中不能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尝试运用多种形式巧记,如采用儿歌、猜谜语、简笔画等形式。

初中英语写作及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初中英语写作及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转载于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引言 英语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掌握比较薄弱的一环。我们应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进行行之有效的讲、评、改,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 二、抓好基本功的训练 写作是语言的输出,应建立在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上,如果学生没有关于主题信息的知识输入,没有正确的英语词法、句法、语段和语篇结构特征等知识,就很难实现正确的语言输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抓好基础。 1.听写练习 听写每个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和句子。听写练习既能练听又能练写,一方面检验了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写的速度及准确性,还可巩固所学内容,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的练习 每节课前几分钟,可采用值日生报告制,内容不限,可以是读过的小故事、也可以是自己的习作;教师也可就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一连串的提问,或让学生把所学对话改写成短文等。通过这种说的练习,让学生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和前后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 3.词组识记以及固定表达句型背诵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多识记词组。词组就是单词根据语用实际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如果想写出或说出地道的英语,就要用那些约定俗成的词组。例如,表达吃药的词组是“take medicine”而不是“drink medicine”或“eat medicine”。记住词组have a good time 意义及用法, 写作中就不会出现“I played happily”汉语式的错误了。英语中有许多比较固定的表达方式,如:I am afraid that…. It is hard to…等,掌握了它们,对学生写作大有裨益。 4.五种简单句的句型结构训练 五种简单句是指以下基本句型:SV、SVP、SVO、SVOC、SVOO。英语中千变万化的句子归根到底都离不开这五个基本句型,因此对这五个基本句型的训练就尤为重要。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 1.英汉互译练习 每个单元都有一两个重点句型,让学生进行英汉互译,可进行两种语言的对比,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从而在写作中有意识地避免母语干扰,正确使用英语语言。 2.仿写 教师容易围绕句型设计小作文,鼓励学生阅读后仿写相似题材和内容的文章,这样的写作就不会出现结构混乱、内容空洞的现象,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写作能力大有帮助。如Unit 4 What would you do?这一单元主要句型是I would …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我设计这样的作文题:假如你中了一百万的彩票你将会怎样做?同学们写出的作文就比较成功了。 3.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写的能力 Go for it! 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一个话题,每个单元都由易到难,最后落实到以话题为主的书面写作上来。这些话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题材广泛,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和余地。每个学生可根据个人特长以及自己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见解,写出与众不同、富有个人特色的作文来。 4.对写作主题加以讨论,并整理、组织成文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案例

小学英语教学反思案例 篇一:小学英语现状反思 小学英语重在真实自然,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中选用的单词和句式,一般差不多上社会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但由于种种缘故,有些学生依旧不能非常好的掌握他们的语音、音调。尤其是一些较难读的单词。 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凭一时的兴趣学习。他们对课堂上动手、游戏的部分十分感兴趣,而对英语差不多技能(单词及语音的模仿、经历等)一开始还有板有眼的,时刻长了,加上有些单词比较难读,他们就感受索然无味,因此就不用心听讲。如此,他们既使在课堂上记住了一些语音知识,下了课就忘得一干二净。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这部分学生学习上的咨询题更加突出。后来,既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学习吃力,就自信心大减。最后甚至有不再要上英语课的办法。 有些学生由于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而开口少,与他人接触少,往往模仿能力也差,这就使及他们更不愿参与各种英语练习活动,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回避与不人交往,碰到咨询题常常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落低自我价值。因此,他们缺乏自我表现的习惯和勇气。就连不得不参加的one by one差不多上极低的声音,试图不引起不人的注意。具有这种性格倾向的学生,不仅学习上的困难无法解决,而且语言知识也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再现。进行pair work 时,他们总是不投入,缺乏跟同学的合作精神。 目前,大部分学生每周只有三节课能接触到英语,加之班额较大,既使在英语课堂上也只有少数优秀的、积极的学生想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一堂课上单词、对话或课文等教学内容一项接一项,关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讲犹如看电影似的过了一遍,全然掌握不了。 同时,课后没有非常好的语言环境,学生语音掌握更加困难。由于不明白英语的差不多音标,有些学生面对已遗忘的单音节词不知所措,对他们来讲,英语单词实在难记,这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假如教师试图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语言点,就会使教学机械化。使得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小学生英语学习有困难的缘故既有内因,又有外因。由于缘故的错综复杂,一味简单地进行知识到课,搞反复操练,只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厌学情绪。只有摸清缘故,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困难。 针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对策: 第一:从一开始就适时的渗透一些规则的、差不多的音标知识。对其中有规律可循的音和词加以归纳学习,如此在课后,让学生在遗忘时能够有一个经历的线索,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能够让学生依照这一知识自己去学拼简单的单词,同时对正确的学生给予鼓舞和表扬。几次成功的尝试会使得他们更有兴趣去学习,在预习和复习时能积极参与到里面去,并乐在其中。 第二:因为中西方的发音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小学生辨不能力有限,使得学生对一些音不能非常好的区分,这就可利用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进行反复跟读练习,针对一些相近的音加以区分。如:/ai/ /ei/、/u:/ /u/、/e/ / /、/ / / /等。教师也能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听音连字母、听音圈单词等,让学生对典型的单词中的音标,做到耳熟能读,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基础。 第三: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才刚刚起步,困难较多。没有一个象学习一般话那样的好氛围,然而,我们老师能够自创,教师能够多设计一些对话和活动,让学生进行表演,在动手的同时多动动口,使简单的句子落到实处,能够脱口而出。而且,能够要求学生在英语课

初中英语优质课教案

初中英语优质课教案 授课年级:八年级(2)班节次:第1节 教材: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课题:Unit 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一、教学内容: Unit4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单词:subway take the subway train ride a bike walk 等。 2、语言目标:how引导的特殊问句;肯定句与否定句。听:能听懂谈话出行的方式。说:能表达自己想到达目的的出行方式。读:能正确朗读本单元的对话和句型。写:能写本单元的单词和句型。 3、学习策略:注意通过语言语调的表达来推测词义,也可借手势动作和表情来完成。(主动参与学习,善于和他人合作交流)。 4、情感目标:学会在交流活动中尊重和理解别人,学会交换不同的看法,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增进情谊。 5、德育目标:在歌曲和游戏中习他人积极、乐观、努力进取的团队合作精神。 6、多元智能:人际交往逻辑表达个性呈现 7、文化意识:了解英、美国家中小学生上学的方式,培养世界意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how /how far /how long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2.乘坐交通工具的表示方法. 3.It takes /will take/took sb. some time to do sth. 四、课前准备: cards and a tape-recorder . 五、教学运用:情景交际法、游戏法等。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flash动画、ppt演示、歌曲游戏及肢体语言的应用。 七、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 up. Great the class as usual. Talk about the weather . T: How’s the weather today? T:How was the weather like yesterday? …… point student A say “ Hello! Listen to me ok ?.I will sing a song to you .But you must …”.(用手指作安静动作) Listening to a song 歌曲欣赏,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学习新课打下伏笔。Step 2 、Games 用肢体语言表达让学生猜测意思,完成交通工具词汇的预知。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一、案例呈现 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在每个单元的section a 、b中都设计了听力部分,如何在这一模块落实新课标,切实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将听与说、读、写有机结合。 go for it grade 9 when was it invented ? section A task one:1a lead-in ⅰshow some pictures of inventions and talk about them. ⅱfree talk: what can a computer/ a telephone…do ?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问题讨论,引入本节课学习的话题——when was…invented ? task two:1bⅰ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inventions and the time when they were invented in a random order: 1876 1885 1927 1971 1976 listen to the tape and match the inventions with the dates task three:2a listen and number the inventions in the order that you hear them shoes with adjustable heels battery operated slippers heated ice cream scoop task four:2b listen again .match the inventions with their inventors and uses ⅰcheck the answers by playing the tape. ⅱread the listening material together ⅲlisten the tape again. 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他们不注重有效的听 第二,他们用图片的时候不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第三,学生缺乏文化意识,基础语言水平较低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 在上三年级名字这节一课时,我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个英文名字的卡片,教师指着自己的卡片说:“My name is Ann .”示范性地告诉学生自己的名字,接着教师又使用两只手偶对话,教师的对话里一只是机灵的小猴子,说话要用童音,而狗是一个戴眼镜的老者,教师用了老年人的说话声音。教师的设计安排是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你叫什么名字:What’s your name ?我叫------。My name is --- .一问一答式,把枯燥的形式在情景中进行,学生对两只手偶既新奇,又感到有趣,他们都竖着耳朵观看表演,更使他们不由自主的产生了要模仿的念头。教师经过2—3遍的情景表演,让手偶与学生对话,学生指着自己的卡片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来,这时老师的任务只是给少数几个发音不正确的同学正正音而已,老师经过1—2次的示范很快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一简洁又生动的案例,要说明的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为完成教学目标而服务,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努力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案例分析和反思: 小学英语的教学应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改的基本理念是学生的需要和利益为依据,就学习语言的特点应是“学习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原则。老师就每个重点教学内容都设计了课堂游戏的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学习语言是为了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的原则。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体会到真正地什么叫“用英语做事情”。这样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

的讲授方式和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方式。努力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实践中去,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建构语言知识和形成语言技能。培养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从而也激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 (1)目前我们经过培训,在理念上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活动为主,设计了大量的游戏。但上课过程中发现,我们教师的设计试只图表面上的热热闹闹,不重实效性,不重教学效果,我们要将教学的双基和课堂活动紧密结合,课堂上的各种活动是为了使教学产生更良好的效果而服务,是为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服务的,这一本质的东西教师一定要掌握好。教参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活动范例。但教师不能一一照搬,如果这样的话,根本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动手、动恼的能力,使英语课与活动课紧密结合,学生动手图画上的颜色,然后剪下图形,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摆图形,小组内学生相互讨论,合作着用图形搭建自己美丽的家园。最后,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作品用英语进行描述,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学会了简单的英语会话,还陶冶了艺术情操,真正的学会了用语言做事情。 (2)英语教师应具备扎实地基本功 课改对老师的基本要求,除具有良好的语言素质,语言基本功和广博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同时还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听、做、说、演、玩(游戏)的特点。课程改革与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我们要在教师技能要不断的提高。

最新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一、树立信心,明确目标,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信心是动力,目标是方向。我们知道初三英语生词多,课文长而且难,听、说、读、写要求高。学生在学习中将会碰到许多困难,因此,信心十足,目标明确是成功地进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教师要上好课。如:备好课,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提高授课的效率,注重授课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爱好,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切不可盲目,周密有效的计划。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施,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互相渗透,寓思想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如:向学生讲述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需要更多的人会讲英语等,让学生熟悉到学英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好英语。 二、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英语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更应加强这一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呢? 1.找出不足,查补缺漏 查缺补漏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日常交际用语上。语音和词汇的补漏工作应穿插在教学单词的时候进行。在教新词的过程中及时讲解有关的语言知识和单词辩音,及时归纳所学过的单词;在复习时要善于触类旁通,形成语音类、单词串,力争使没有把握的语音、词汇逐一巩固。日常交际用语的补漏要融汇于“四会”的语言运用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要不断提高英语的日常交际能力,力争做到听得懂、说得脱、读得畅、写得神。 2.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我们知道,初三英语学习主要是以深化基础知识为主。我想,在学习中要分阶段学习,在第一阶段要以大纲为标准,以课本为依据,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要细致地学习,力求基础,全面。所谓基础,是指学习要抓住“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题方法。所谓全面,一是指学习要全面覆盖所学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现象,绝不能冷落“差生”。 三、模拟练习,综合提高 查缺补漏后,学生的基础知识已比较全面、系统、完整。但是对于重点内容还要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练习,以便于进一步突出重点。同时要强化易错点,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选取高质量的模拟练习题进行练习,然后进行讲评。那么,如何讲评呢?好的讲评应该在讲评之前认真地分析,找出学生的错点,并在课堂上讲评时抓住这些错点,帮助学生弄清出错的原因,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同时,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而是应该抓住试题中的典型题目,讲清原理,归纳方法,总结规律,并对典型题目进行引申、推广。要做好这一点,需要留意以下两方面: 1.课本为主,资料为辅 那种迷信资料而放弃课本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同时,那种排斥资料中所提供的先进信息的做法是固步自封的。无庸质疑,课本是基础,而好的资料则是加深课本、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但资料可以突出课本的重要内容,可以提供课本中所不具有的先进理念和与时俱进的信息。因此,无论是开始复习的夯实基础阶段,还是构建知识网络、归纳基本方法及技巧阶段,都要在立足于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但同时,也要精选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资料,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2.讲练结合,练重于讲

(完整word版)初中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我的情感态度教学设计 情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密切相关,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所列出的情感都是积极的情感,有利于调整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品质,增强学习原动力以及学习主动性和目的性,增进师生共同参与及和谐发展。而影响学习的消极情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的。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英语学习。 下面谈谈我对初中英语情感态度教学设计的理解: 第一、转变教师角色,铺垫积极情感的培养转变教师角色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而,传统教学中教师不仅作为过程的控制者和活动管理者,而且是学生成绩的控制者和发展的制约者。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是主体、权威,学生是知识接受者,是客体、服从者。教学几乎是一种机械的单向传递方式,缺乏师生情感的交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压抑,造成情知分离及认知发展的困难,势必学生学习被动、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共同发展互动的过程,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学应致力于创造一种无拘无束的心理氛围,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传统意义的教师教、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转变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做好铺垫。教师在情感态度准备课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设计、制定和推行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耐心引导、悉心呵护,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情感,克服消极情感,进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第二、以情感化学生,引发积极情感,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情境设置时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和表演激情油然而生,使学习过程成为了富有个性化和情绪化的过程,让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人人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中,教师还要努力构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巧妙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优美的语音、铿锵的语调都会让学生产生对语言美的遐想和追求;教师热情洋溢、充满激情的教学活动设计也会打动、感染学生,让他们拥有美的享受。有时,教师还需要幽默感,并充分发挥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的功效,包括微笑传递smile exchange、眼神接触eye contact、手势语言gesture、耸肩表意shrug等。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丝微笑、一个恰到好处的手势,都会把鼓励、期盼、肯定与赞扬传递给学生,这些无声的语言就会感染和激励学生,给他们信心、力量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样,学生对老师的钦佩与敬爱会转移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迷恋,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动机。 第三、注重教学方式,渗透积极情感的培养,授课时通过话语、目光、手势等给与他们关心和期待,多提供发言的机会,有点进步就抓住机会赞扬、鼓励。课下要多接触他们,多给学生接触机会本身就是鼓励。在作业本和素质评价手册上,多一些鼓励性评语等等。这样,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快乐以及自尊心的满足,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合作交流,师生互动参与、合作是新课程核心理念之一。“情境教学”“活动课教学”和“任务型教学”都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合作。合作精神是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在教学中特意设计相

英语教学案例及其反思

英语教学案例及其反思 Unit 3 Lesson 15 学科:英语年级:五年级姓名:钟洁 Teaching goals: 知识目标:学习如何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的职业。 句型:I want to be a doctor. What’s your dad? He’s a doctor. What’s your mum? She’s a nurse. 扩展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 He/she’s a/an ---. 技能目标:1、能在模拟的采访情景中,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职业以及自己的 理想职业。 2、要求学生会快速阅读短文并能根据短文进行回答。 3、能在掌握句型后,模仿写出一封E-mail。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学习。Teaching key points:能够熟练地掌握询问家庭成员的职业的句型,并能进行交际。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1、学生对未来理想职业的问与答。(普遍学生都要掌握) 2、拓展部分给Lily写封E-mail回信。(要求部分学生能 够写出并能读。) Teaching tools:ppt、words card and so on. Teaching procedure: 一、Warming-up T: Who’s on duty today? S: I am. Duty: Who’s she? S: She’s Yang Lan. Duty: She’s a hostess. S: Read. Duty: Who’s he? S: He’s Li Yong. Duty: He’s a host. S: Learn these words. T: Who want to teach some job’s words? S: Teach. 二、Presentation T: Who’s he? S: He’s Zhu Qingxuan.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初中英语教学案例与反思 ---- 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庆市杜蒙四中王海文 好的教法是开展好教学活动的基本保证,在教学活动中善于总结,善于应用,才能不断的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熟悉教学内容,能够做到承上启下,准确授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为准确制定目标奠定基础。该“会运用”,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或提高要求。让学生在上课时就明确学习目标,使其学习有方向,激发其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在以后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案例片段(一)思考的问题:在单词教学中如何变单一为多样,变死板为生动? 我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单词的使用语境, 如在教授cook和cooker这两个单词的时候,我分别出示了几张图片(一些橱具和两位橱师),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知,从第一印象开始就对他们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 从而避免了对这两个词汇的混淆. 然后再通过"He is a good cook, he has a lot of cookers."这样的例句加深学生对他们的理解和运用.在教授American,America, Canada,Canadian等这样的单词时,我从网上下载了这些国家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国旗和

民族等图片,让学生简单而明了的就掌握了他们的用法,而同时又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教学反思:仁爱版的教材词汇量大,单词长,生僻词较多,自然也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我们又必须让学生掌握,否则难以适应新教材的要求。那么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来教学单词呢?美国学者埃克斯雷指出:"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实践证明,拼图法,数字游戏,单词接龙游戏,小歌诀,顺口溜等传统教学方法并不过时,教师再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幻灯片,动漫等手段,真正达到重情景,重趣味,重运用,使单词具有语言的意义,使其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引出,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印象也深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地加入这些美味的"作料",无疑是一种优化组合的创新,它不但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片段(二)思考的问题: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是往往学习了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英语,还不能开口说英语,而只能纸上谈兵.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运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效果并不理想.如我在教授"A:Are you free this Sunday ? B: No, I'm afraid I have no time . A: How about tomorrow? B: OK, I have tim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