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5~2016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5~2016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是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规定的学习领域之一,是由国家规定、地方和学校组织开发与实施的课程。《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13年修订)》指出信息素养是当代公民所具备的基本素养,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2015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基于Windows XP、WPS Office等软件为平台,内容涉及信息的识别与获取、信息的存储与管理和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等。主要包括走进信息世界、管理计算机、数据统计与分析、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图片加工与制作、音视频加工与制作等七章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基础、Windows XP操作系统、文字编辑、电子表格处理和多媒体技术等领域。本教材在2014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变动主要集中在第6 ~8章,其中第6章由原来的“图片获取与处理”变为“图片的加工与制作”,并将第6章的第2节改为“图片制作”。第7章由原来的“音视频获取与处理”变为“音视频加工与制作”,并增加了第3节视频作品制作教学内容,将第8章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从7年级教材中删去了。新教材继续保留了诸多成功之处,每节内容由讨论学习、实践学习和探究过程等内容构成,体现了新课改特点,图文并茂,让人耳目一新,利于激发学生热情,乐于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本书除了提供配套教学光盘外,还在教材上印制了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搜索到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措施

初中学生必须完成指定的基础模块的学习,初中为68学时。建议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初中7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安排在七年级一学年完成,每周1课时,课时使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各校要开齐上足,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建议教师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一)鼓励教师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形式进行积极的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体验学习、模仿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灵活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开展主题活动及课外兴趣小组的方式进行。要通过提供补充材料、集中补课、异质分组等方式,切实解决初中生起点不一的问题。鼓励信息技术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加强沟通,保证信息技术教育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与其他学科教学形成更紧密的联系。

(二)注重培养学生个性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要达到《纲要》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保证全体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发展,同时也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差异出发,组织实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通过兴趣小组活动、个别辅导等方式,为一部分具有兴趣特长与能力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初中阶段,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机器人竞赛、电脑制作应用竞赛等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

(三)基于实验仪器设备或者实践环境展开教学

教材的配套光盘中提供了教学中的操作实例、学习课件以及相关素材。所有模块的学习,都必须尽量基于仪器、设备或实践环境,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及实践能力。

三、教学进度

【七年级第一学期】新授2015版《7年级信息技术》第1~4章(每周1课时)

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集苏教版

动画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会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4)理解动画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智慧的结晶。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动画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彼此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学生亲手用动画软件制作一幅动画,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获得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动画的艺术性;通过下载动画素材,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欣赏动画的素养;通过了解动画制作软件并尝试制作动画,培养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教学方法: 演示讲授、实验学习。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动画原理的理解。 2.难点:GIF动画的制作。 教学过程: 1.导入 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民间的走马灯和皮影戏,就是动画的一种古老表现形式。国产动画片《大闹天空》中的“孙悟空”形象闻名世界,“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形象也深受大众的喜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网上的生日贺卡、搞笑短片、MTV、网页广告、益智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网页的内容与形式,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动画形式的广告、趣味小品和宣传短片。 2.讲授新课 (1)演示几段具有代表性的动画,并介绍动画的分类。 ①播放国产传统动画的视频片段,介绍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动画艺术大师对世界动画文化艺术的贡献。 中国动画电影开始与1920年。动画先驱者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和国外的卡通中得到启发,试制动画广告片。1926年完成了他们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拍摄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青岛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学案 第一课:《信息的特征》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的特征。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3.情感目标: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关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 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信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 教学方法:课堂演示法、讲授法 学习过程: 学习探究 一、信息 1、引入:用一段视频引出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它又有何特征?它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有何影响? (举例):古代:“结绳记事”“烽火告急”“信鸽传书” 现代:(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2): (3): 2、在做了上述举例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信息是。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提出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 信息普遍存大于自然、人类社会之中。书籍、报刊、电视、网络也向我们传递着各式各样的信息。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 2、提出问题: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学生回答)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的特性。同时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这样的经验。同样一则新闻我们在广播上听到了,在报纸上也看到了。因此对于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多种不同的载体之上。 3、用投影显示“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题:那7个字是什么?” (学生回答) 给出答案:“中国将出兵朝鲜”。由此故事得出信息的。 4、显示案例,如“根据书面通知去参加一个活动,结果空等一小时,因为活动临时变更地点,而最新的电话通知因没带手机而没有接到”、“父亲去某城市开车迷路,因为使用了旧地图”等等。这件事说明了信息的。 5、一个面包分给大家吃,分的人越多,每人吃的越少:而一句赞美的话说给大家听,听的人越多,快乐的人也越多。以此来讲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鼓励大家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话。这件事说明信息具有。 三、课堂练习: 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 A 信息时效性 E 中国田径110M 栏刘翔取得奥运冠军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B 信息价值相对性 F 孙膑“减灶退敌”、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 C 信息真伪性H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D 信息传递性G 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 四、总结: 1、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2、信息的特征信息具有的特性有好多,如时效性、可共享性、依附性、价值性等等。 四、布置作业: 1、请使用一些生活和学习中的例子来说明信息的特征。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数学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一项代号填入下面括号内) 1.我县2011年12月21日至24日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 其中温差最大的一天是………………………………………………………………………………………【 】 A .12月21日 B .12月22日 C .12月23日 D .12月24日 2.如图1所示,A ,B 两点在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为2.若线段AB 的长为3,则点B 对应的数为【 】 A .-1 B .-2 C .-3 D .-4 3.与算式2 32 2 33++的运算结果相等的是…………………………………………………………………【 】 A .3 3 B .3 2 C .5 3 D .6 3 4.化简)3 2 32)21(x --x (+ 的结果是………………………………………………………………【 】 A .317+x - B .315+x - C .6 11 5x -- D .6115+x - 5.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3 10 8.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精确到十分位,有2个有效数字 B .精确到个位,有2个有效数字 C .精确到百位,有2个有效数字 D .精确到千位,有4个有效数字 6.如下图,下列图形全部属于柱体的是……………………………………………………………………【 】 A B C D 7.如图2,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 )摆放在桌面上,若∠ AOD=150°,则∠BOC 等于……………【 】 A .30° B .45° C .50° D .60° 图2 图3 图1

2015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双基能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 二、教材分析 《Go for it》七年级下册共12个单元,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补充材料。全书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有self check 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通过确定language Goal,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语言习得者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习得者的语言产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1.Where /what /How/Why/Who questions. 2.Affirmative statements; prepositions of place. 3.Modal verb can ; Adjectives of quality; Would like ...? 4.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5.Present tense to wear; adjectives of general description. 6.Simple past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7.Past tense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 was/were;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从上期期末成绩来看,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还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觉得英语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连基本的单词听写也不过关,导致看不懂,听不懂,学不懂。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主要是听的时间太少,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针对种种问题,在本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多种措施,注意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记忆单词、听音、写作等英语学习技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探索,合作探究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上采取任务型教学,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实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理解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中的苦与乐。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取得很大成绩,有所进步。

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1课数据计算 教材分析 内容和地位: 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1课。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2000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处理,让学生继续认识和学习使用电子表应用软件,Microsoftt Excel2000,而数据计算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基本的应用。 2、由“一张学生成绩表求总分”切入,引导学生进入电子表格中常用函数应用的学习,让生去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提高他们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 背景材料 1、七年级二班班主任交给班长一个任务,要他统计一下这次年终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统计的很多,有每个同学的总分,有每个学科的总分及平均分,还要算什么优秀率、及格率什么的,咱们看怎么帮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呢? 2、小华今年春节收到压岁钱300元,买了自己喜欢的书和磁带等,只花了88元,剩下的钱让妈妈给存了起来。而同班的小强收到500元压岁钱,到开学时已经花的精光,却不知自己都花到哪里去了,咱们看能不能帮他分析一下原因? 小测验 AVERAGE()表示函数。 1、IF()表示函数。 2、MAX()表示函数。 3、MIN()表示函数。 4、SUM()表示函数。 条件函数的功能是:。 小测验答案 求平均值 1.条件 2. 求最大值 3. 求最小值 4. 求和 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教学简案

第1课数据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函数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六个常用函数。 2、使学生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 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材分析】 内容和地位: 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1课。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2000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处理,让学生继续认识和学习使用电子表应用软件,Microsoftt Excel2000,而数据计算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基本的应用。 2、由“一张学生成绩表求总分”切入,引导学生进入电子表格中常用函数应用的学习,让生去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提高他们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学重点: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境】 微机教室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

2015七年级数学

平泉县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数学试题 本试卷分卷I 和卷II 两部分:卷I 为选择题,卷II 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I (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1.答卷I 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某地2016年元旦的最高气温是1℃,最低气温是-20℃,则该地这一天的温差是 A .19℃ B .- 19℃ C .21℃ D .- 21℃ 2. -6的相反数等于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与1 4 - 是同类项的为 A .2ac - B .22ab C .ab D . 12 4. 下列图形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 5.已知0||=--a a ,则a 是________ A .正整数 B .正数 C .负数 D .非负数 6. 列式表示“a 的3倍与b 的相反数的和”,下列正确的是 A . 3a + b B . b a -3 C .)(3b a - D .b a 1 3+ A B C A B C D

7.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 .368万精确到万位 B .2.58精确到百分位 C .1.80精确到十分位 D .1.80精确到0.01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画一条3厘米长的射线 B .画一条3厘米长的直线 C .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D .在线段、射线、直线中直线最长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不是单项式 B . x 没有系数 C . 22+mn n m 是二次多项式 D . 5 xy 是单项式 10.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 . 2x -5 = -(5-2x ) B . 7a +3= 7(a +3) C . -a -b = -(a -b ) D . 2x -5 = -(2x -5) 11. 关于x 的方程(2k +1)x + 3 = 0是一元一次方程, 则k 值不能等于 A . 0 B . 1 C . 2 1 D . - 2 1 12. 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正确的是 A .如果a =b ,那么a +c = b -c B .如果c a =c b ,那么a = b C .如果a = b ,那么c a =c b D .如果a 2 = 3a ,那么a = 3 13.机械厂加工车间有102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设安排x 名工人加工大齿轮,(102-x )名工人加工小齿轮,列方程正确的是: A .2×16 x = 10(102-x )×3 B . 3×16 x = 10(102-x )×2 C .2×10 x = 16(102-x )×3 D . 3×10 x = 16(102-x )×2 14.下列四个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 地到B 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A .①② B .①③

最新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2015七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计划人:周小梅 一、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双基能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言运用能力的迁移和拓展。 二、教材分析 《Go for it》七年级下册共12个单元,加上复习单元2 个,文化背景知识和学习策略等部分补充材料。全书采取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融汇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形成了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每个单元都列出明确的语言目标,主要的功能项目与语法结构,需要掌握的基本词汇,并分为A、B两部分。A部分是基本的语言内容,B部分是知识的扩展和综合的语言运用。每个单元还有self check部分,供学生自我检测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之用。它采用“语言的输入——学生的消化吸收——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线编排的。通过确定language Goal,采用听、说、读、写,自我检测等手段,有效提高语言习得者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习得者的语言产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1.Where questions with from; Where questions with

live ;what questions 2.Where questions; Affirmative statements; prepositions of place 3.adjectives of quality 4.present progressive tense; 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5.Present tense to wear; adjectives of general description 6.Simple past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How was your weekend? 7.Past tense of regular and irregular verbs ; was/were; 四、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从上期期末成绩来看,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掌握了英语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还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少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自觉性较差,相应的学习习惯也差。主要原因是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的听力也还有待提高,在这方面失分也较多。主要是听的时间太少,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针对种种问题,在本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应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型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

苏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套教案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新教材)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得含义,了解信息得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得发展简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3)初步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得关系,知道信息得编码方式与度量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信息得含义与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顺利衔接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得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适应新得学习环境。 4、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得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得信息技术得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她学科得学习。 二、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与人类活动得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瞧到每幅图片时得想法。 2.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所谓信息,就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得内容与意义。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得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处理与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就是如何获取、处理与利用信息得。 实践学习1:准备甲、乙、丙3个相同得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与盐水3种不同液体,每个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根据液体传递得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与盐水,请说出您得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记录操作过程) 教师:可见,不同得事物所包含得信息就是不同得。人们可以通过自己得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得信息,并根据颜色、气味等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就是人类得感官功能就是有限得,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瞧到、听到、摸到得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 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功能,提高收集信息得能力。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 教师:各种传播媒体得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得能力突破了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得延伸;照相机相当于视觉得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得延伸;网络更就是创造了一个全新得信息空间,使人们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得神奇。正因为如此,信息得来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及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 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细心选一选,慧眼识金!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各式中结果为负数的是---------------------------------------------( ▲ ) A .-(-5) B .(-5)2 C .︱-5︱ D .-︱-5︱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 有理数包括正数和负数 B . 0是最小的整数 C .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D . 数轴上原点两侧的数互为相反数 3、下列代数式b, -2ab ,x 3 ,y x +,22y x +,-3, 3 22 1c ab 中,单项式共有-----( ▲ ) A .6个 B .5 个 C .4 个 D .3个 4、 下列计算的结果正确的是----------------------------------------------( ▲ ) A .a +a=2a 2 B .a 5-a 2=a 3 C .3a +b=3ab D .a 2-3a 2=-2a 2 5、 用代数式表示“x 的2倍与y 的平方的和”,正确的是-----------------------( ▲ ) A .2x 2 + y 2 B .2x + y 2 C .2(x+y 2) D .2(x+y) 2 6、设a 为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数,则a +b +c = ( ▲ ) A .1 B .0 C .1或0 D .2或0 7、当x=2时,代数式ax 3+bx+1值为3,那么当x=-2时,代数式ax 3 +bx+1的值是---- ( ▲ ) A .-3 B .1 C .-1 D .2 8、观察下列一组图形中点的个数,其中第1个图中共有4个点,第2个图中共有10个点,第3个图中共有19个点,…按此规律第8个图中共有点的个数是-------------( ▲ ) A .106 B . 85 C .92 D .109 二、耐心填一填,你一定能行!(本大题共有10小题,12空,每空2分,共24分. 9、 2 1 1 -的绝对值是___▲_____,倒数是___▲______。 10、火星和地球的距离约为34000000千米,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千米. 11、某市2015年11月的最高气温为10℃,最低气温为-3℃,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 气温高___▲_____℃. 12、单项式32 27 a b π-的系数是___▲_____,次数是___▲_____.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课题研究

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_课题研究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查字典数学网编辑了2015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信息技术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青岛版

《网络基础知识》教学案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好!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理解了关于互联网的一些基本名词,今天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Internet的服务方式。 二、新课教学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叫网络(network)?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概念: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是利用通信线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上的多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网络来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的系统。 所以,我们定义:网络是指互联的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的集合。 提问:网络是怎样分类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局域网(LAN)是Cocal Area Network的简称,一般由一个部门或公司组建,地理范围是建筑大楼或单位内部。基本应用:大学校园。 区域网(MAN)是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的简称,通常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地理范围100km以下,也叫城域网。基本应用:小型城市广域网(WAN)是Wide Area Network 的简称,把多个局域网和区域网连接起来,也可把世界各地的区域网连接起来,最终形成全球网。基本应用:Internet。 提问:同学们知道网络(network) 渗透到哪些领域?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网络的渗透领域:在经济、军事、管理、科技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另外, 日常的事务处理、办公自动化也应用广泛。在20世纪末期,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通过Internet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全球被迅速地连接在一起。 提问:同学们知道Internet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修正) Internet概念: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提问:同学们知道Internet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修正) Internet产生:是由美国国防部于1969年为实现军事通讯的需要,将远距离不同型号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建立的ARPANET主干网(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简称ARPA)。

2015-2016下七年级数学数学

2015-2016学年度(下)七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是( ) A.整数 B.分数 C.有理数 D.无理数 2.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是a ,则比这个数大2的数是( ) A.22+a B.a +2 C.2-a D.2+a 3.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实数的积为( ) A .6 B.12 C.0 D.-6 4.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a+1)x >a+1的解集为x <1,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a >0 B.a <0 C.a<-1 D.a>-1 5.不等式???-≤-+x x >x 281032的最小整数解是( ) A.4 B.-2 C.-1 D.3 6.下列计算正确的有( ) ①3515a a a =÷ ②246)()(a a a =-÷- ③628)()(a a a -=-÷- ④ 224)()(xy xy xy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7.如果多项式229y mxy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 A.±3 B.3 C.±6 D.6 8.如果2022=-b a ,且5-=+b a ,则b a -的值是( ) A .5 B.4 C.-4 D.以上都不对 9.如果31=+a a ,那么=+221a a ( ) A .5 B.7 C.-4 D.11 10.已知不等式???m 5x >x > 的解集为x >5,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5 B.m ≥5 C.m<5 D.m ≤5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16的平方根是______ 12. 5m-3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为______ 13.化简:=---+-313221____ 密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14-2015七年级政治学科教学计划总结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人担任705、706、707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初一新生刚进入新的学校,有一定的学习热情。但学生的基础太差,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仍然被视为副课,排进了课表,却上着其他课程,学生缺乏对本课程的基本认识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尽快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还要注意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就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二、教材分析: 本册书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有两课组成。第一课“新的起点”,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是要引导学生适应初中学习新的特点,珍惜学习机会。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有三课组成,它们分别是“珍爱生命”、“欢快的青春节奏”和“自我新期待”,学习这已单元是要引导学生从认识生命的角度认识自我,从了解青春的角度认识自我,从发展新自我的角度鼓励学生创造新自我。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共有两课组成,“做情趣的主人”和“品味生活”。学习这已单元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调适自己的情绪,主动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学会品味生活。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本单元有“学会拒绝”和“保护自我”组成,学习这已单元是要引导学生远离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不健康的娱乐活动,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策略,帮助学生过健康、安全的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珍惜初中生活和学习机会,感悟生活和学习的快乐,学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初步确立“尊重、关爱、责任”的价值目标。 难点: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的主人。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不能用老方法较新教材。

2015-2016(1)期中考试 七年级 数学 试卷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数学试题 (全卷三个大题,共24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某天的温度上升了-2℃的意义是 ( ) A .上升了2℃ B .没有变化 C .下降了-2℃ D .下降了2℃ 2.下面各组数中,相等的一组是 ( ) A .2 2-与()2 2- B .323 与3 32?? ? ?? C .2-- 与()2-- D .()33-与3 3- 3.已知b a ,两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下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b a > B .0-a b D .0>+b a 4. 6 )5(-表示的意义是( ) A. 6个—5相乘的积 B. -5乘以6的积 C. 5个—6相乘的积 D. 6个—5相加的和 5. 2008年5月26日下午,奥运圣火扬州站的传递在一路“中国加油”中进行着,全程11.8千米, 用科学计数法,结果为 ( )米 A. 8 108.11? B.5 10118.0? C.4 1018.1? D.4 102.1? 6.已知单项式243 x 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系数是-4,次数是3 B .系数是4 3 -,次数是3 C .系数是43,次数是3 D .系数是4 3-,次数是2 7.多项式1212 ---x x 的各项分别是( ) A .2x -, x 21,1; B .2x -,-x 21,-1; C .2 x , x 2 1,1;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8.下列各项中,是同类项的是( ) A .x 与y B .2 2 22a b ab 与 C .pq 3-与pq 2 D .abc 与ac 9.近似数4.50所表示的真值a 的取值范围是( ) A. 4.495≤a <4.505 B. 4.040≤a <4.60 C. 4.495≤a ≤4.505 D. 4.500≤a <4.5056 10.如果0,那么一定有( ) A. 0>a ,0>b B. 0>a ,0b D. 0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学科教学计划 一、学期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基础知识的培养要求: 了解角的相关概念及垂直的概念. 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和它的图象,并会求解析式. 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并应用其解题. 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另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 了解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并会判定哪些是确定事件或不确定事件。 了解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并会运用它们运算.

了解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其外角等相关概念. 了解圆的相关概念并会画圆. 2、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要求: 、学会利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分类的数学思想,学会类比的数学观念。 、体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培养推理论证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变革的重点,将小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积极进行自助互助学习型课堂和

“五三”优质高效课堂教学。 2、要体现“345”优质高效课堂和“五三”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的相关内容。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 3、体现“三为主”原则: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倡导“三自主”原则: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交流。鼓励“三动”:动脑、动手、动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反作用于生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2、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对学生进行愉快教育,通过“345”优质高效课堂和“五三”教学模式教学,使学生形成人人乐学的浓厚学习氛围。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基础知识分析 通过半年的学习,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有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

2014-2015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2014-2015七年级上期末综合练习 考号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4分) 1.(4分)(2013?杨浦区二模)下列式子:①a+b=c;②;③a>0;④a2n,其中属于代数式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4分)(2014?杨浦区二模)下列关于x的方程一定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x=1 B.(a2+1)x=b C.a x=b D.=3 3.(4分)(2014?夹江县二模)如图所示,将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A.球B.圆柱C.半球D.圆锥 4.(4分)(2014?海安县一模)某地有三家工厂,分别位于矩形ABCD的顶点A、B及边CD的中点P处,已知AB=16km,BC=12km,为了处理三家工厂的污水,现要在矩形ABCD的区域上(含边界),且与A,B等距离的一点O处建造一个污水处理厂,并铺设排污管道AO,BO,OP.记管道总长为S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的最小值是8B.S的最小值应该大于28 C.S的最小值是26 D.S的最小值应该小于26 5.(4分)(2013?滨州)把方程变形为x=2,其依据是() A.等式的性质1 B.等式的性质2 C.分式的基本性质D.不等式的性质1 6.(4分)(2014?南宁)如果水位升高3m时水位变化记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时水位变化记作()A.﹣3m B.3m C.6m D.﹣6m 7.(4分)(2014?沈阳)0这个数是() A.正数B.负数C.整数D.无理数 8.(4分)(2014?乐山)苹果的单价为a元/千克,香蕉的单价为b元/千克,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共需()A.(a+b)元B.(3a+2b)元C.(2a+3b)元D.5(a+b)元 9.(4分)(2014?高邮市模拟)若关于x的方程2x﹣a=x﹣2的解为x=3,则字母a的值为()A.﹣5 B.5 C.﹣7 D.7 10.(4分)(2014?眉山)方程3x﹣1=2的解是() A.x=1 B.x=﹣1 C.x=﹣D.x= 11.(4分)(2014?宁波)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多面体叫做棱锥.如图是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六棱锥,它们各有12条棱.下列棱柱中和九棱锥的棱数相等的是()

青岛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 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 六教学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 (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

1、什么是信息? 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 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信息是一种资源。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 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 (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D:信息离不开载体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不是事物本身,因此,它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某种符号和物体才能表现出来,而且同一信息还可以借助不同的载体来表现。比如新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来表现。信息离开载体就不能存储和传递。掌握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对信息进行观察、了解和利用这就是信息活动,它与我们的是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二:信息活动(板书) 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存储--------------------信息传递(板书) (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以百叶窗形式打开) 在此可以让一位同学上来指出计算机的各个部位。(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计算机从只能处理数值到能处理各种声音及影像信息,从孤立的到相互之间的网络联系,计算机向网络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3:计算机网络请看(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从无到有同时配解说) 可通过作图加比喻法。讲述此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