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重点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语言学重点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语言学重点试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一、名词解释

1.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2.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无区别形式和辨义作用,可以被看成一个音位。)这种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就被看成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叫音位变体。

3.语法规则的递归性:语法的组合结构一层套一层,所以同样的结构规则尽可以重复使用而不致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同样的结构规则可以层层嵌套,借用数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结构规则有递归性。

4.词义:由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词的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5.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类,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概括成类,因而称为“语法范畴”。

6.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几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我们称它们为亲属语言。

7.双语现象:指被融合民族的成员一般会讲两种语言:本族语和在融合中占优势的那种语言。

8.词义转移:如果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演变就是词义的转移。

6.互补关系:音素之间的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

7.语流音变:在连续的语流中(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某个音由于受邻近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

8.语法意义:指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指词在组合与聚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9.语言融合: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

10.组合关系: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按照一定规律相互结合的关系就是语言的组合关系。这是语言符号的一种配排连贯的横向关系。

11.内部曲折:也叫语音交替,指通过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的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这种手段就是内部曲折。

12.社会方言:各语言社团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产生各有自己特点的语言分支或语言变体,这就是社会方言。

13.聚合关系: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他们自然地聚合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14.对立关系:音素之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能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

15.层次分析:在分析语言结构时,将语言结构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叫“结构的层次分析”。

16.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17.语法意义:指词进入语法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词义之外的意义。(指词在组合与聚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

18.书面语:是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供看的语言,它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使听说的语言符号系统变成“看”语言符号系统。

19.词的本义:词的那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做本义,它是产生这个词的其他意义的基础。

二、填空

1.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指它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2.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中国传统的“小学”是指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4.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5.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而且这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6.语言是一个层级体系。可以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在符号层中又分为若

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7.虚词为数有限,专门起语法作用,语法特征比较明显。

8.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词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

9.声调的平仄是汉语实现浊音清化规律的重要条件,仄声是指上声、去声、入声。

10.语言符号的特点,简单的说,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

11.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形式;音节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起来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12. 词形变化综合反映词的句法功能,因此也完全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比如英语中有数的变化的词叫做名词。

13.粘着语的特点是没有内部曲折,每一个变词语素只表示一种语法意义,而每种意义也总是有一个变词语素表示。

14.从造字的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15.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构词能力强三个特点。

16. 语言融合的结果是经济文化地位高的一方排挤替代经济文化地位低的一方.

17.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

18.语言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人们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该时期的语言研究是以古代的书面语为主要研究对象。

19.词的派生义的生产方式主要有换喻和隐喻。

20.语言符号的特点,简单的说,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

21.语言的融合,一般是先出现双语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取代另一种语言。

22.一般物体的振动都是复杂的,有的复杂而有规则,这样的音叫乐音,语言中的元音都是乐音。

23.从意义和作用上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后者一般不能做句子的主要成分。

24.人们在说话时,常常把【toufu】(豆腐)说成[touf],这种音变现象叫做语音的脱落。25.根据语言的语法结构可以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黏着语、曲折语、复综语四种类型。

26. 历史比较语言学就是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这种成系统的差异重建语言史的一门学科。

27.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某些原因,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我们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和脱落。

28.提供语法形式的语法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和词形变化。

29. 意译词指只引入新的外来概念,但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构成新词来表达它。

30.反义词可分为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两类,例如“老年”和“少年”是后者。

31.文字的发展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考察:一是文字记录语言的完备程度一是造字的方法。

32.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也是语言词汇中最难掌握的部分。

33.洋泾浜如果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就变成了混合语。

34.[m]是双唇、浊鼻音;[t]是舌尖音、不送气、清、塞音音。

35.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6.语言符号的特点,简单的说,一是任意性,二是线条性。

37.汉语音节可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可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

38.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为汉语中的基本结构提供了必要的语法形式。

39.引申大体上可以分为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前者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想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

40.字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一个个字,一是指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体系。

41.语言谱系分类的依据是语言在发生学上的关系,即哪些语言最初是从一个单一的语言分化出来的。

42.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43.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44.语言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人们一般称之为语言学。该时期的语言研究是以古代的书面语为主要研究对象。

45.语言符号中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完全由社会约定俗成。

5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47.各种语言中,及物动词是最复杂的类,比如英语中又可根根据其是否带宾语将其再细分为句法和不及物动词两个小类。

48.原始社会没有文字,记事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实物记事,一种是图画记事。

49.虚词是汉语中除了词序以外的重要的语法手段。

50.声调的平仄是汉语实现浊音清化规律的重要条件,仄声是指上声、去声、和入声。

三、判断

1.在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减弱。( F )

2.语言和思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T )

3.有些古诗今天读来不压韵,是因为词义变化了。( F )

4.同其他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灵活运转的特点。( T )

5.不同的元音音素是因为舌位的高低形成的。( F )

6.语素义不能独立的表示概念,词义可以独立的表示概念。( T )

7.从意义和作用上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T)

8.汉字具有超方言、超时空的特性。( T )

9.书面语的发展总是要先于口语的发展。( F )

10.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灭方言。( F )

11.中国传统的语文学被称之为“小学”。( T )

12.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 T )

13.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代表语言的符号。( T )

14.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是靠后天的学习。( T )15.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T )

16.变换分析能够比较合理的揭示和分化解释这种歧义现象。( T )

17.汉字和汉语的特点已经不相适应。( F )

18.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T )

19.听得懂、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 F )

20.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 F )

21.语言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语言。( F)

22.人类的语言和动物的语言都具有任意性。( F )

23.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重要。( F )

24.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个符号系统。( T )

25.国际音标中的有些符号是由两个字母组成。( F )

26.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T )

27.语言的发展具有渐变性。( T )

28.普通话语音不等于北京话语音。( T )

29.分布最广的语系是汉藏语系。( F )

30.“镭射”和“激光”都是借词。( F )

31.共同语和方言并存,其实也是一种双语现象。( F )

32.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随之消失。( F )

33.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段时间内起作用。( F )

34.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F )

35.非拼音文字记录意义,不记录语音。( F )

36.相对于形态缺乏的语言而言,形态丰富的语言比较进步。( F )

37.声母和韵母是音素的两个类别。( F )

38.语言符号可以反复拆卸拼装。( T )

39.人之所以能说话,是因为人有能说话的生理特征,这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F )40.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 T )

41.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都是以个体语言的形式存在的。( T )

42.语言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都有重要的作用。( F )

43.语言具有任意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把“桌子”说成是“椅子”也可以。( F )44.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于共鸣器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T )45.[g]和[k]在汉语中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F )

46.在现代社会,文字使用十分频繁,比有声语言还重要。( F )

47.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 F )

48.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的汉语。( T )

49.借词就是指音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T )

50.一种语言如果在政治上处于优势地位,就能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F)

51.语言就是思维,思维就是语言。( F )

52.语言的音义关系是不可解释的。( T )

53.人类能说话,是因为人类具有说话的生理特征,这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F )

54.声母和韵母是音素的两个类别。( F )

55.在汉语普通话中,音位/k/ 、/x/不能同齐齿呼、撮口呼拼合。( T )

56.“春光明媚”和“调查研究”语法结构关系相同。( F )

57.非拼音文字记录意义,不记录语音。( F )

58.分布最广的语系是汉藏语系。( F )

59.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不是无限的,往往存有例外。( T )

60.共同语与方言并存,其实也是一种双语现象。( F )

四、简答(15分,每小题5分)

1.辨别音素和音位的联系和区别。

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着眼于语音的自然属性,音位着眼于语音的社会属性。音位在音素的角度上形成,是一个抽象的音类。

2.怎样理解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是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概括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其三个重要的特点

3.提供语法形式的手段主要有哪几种?

各种基本语法结构的语法意义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才能体现出来。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

4.辨别音位的“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

音位的条件变体是指一个音位因受语音环境的限制而表现为若干个不同的音素,如: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起到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如:

5.每种语法范畴一般都有些特点?

有共同的意义领域;同一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的。;同一范畴中的各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本身,且取决于其他变化项之间的制约关系。

6.如何理解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是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概括是词义的一个重要特点。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其三个重要的特点。

7.简要回答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发元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不受阻碍;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到阻碍。发元音时发音器官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形成阻碍的那一部分器官紧张。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

8.如何考察文字的发展?

可以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加以考察:

语言学概论题目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句子。 ?9.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10.我国宪法 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 D ) ??A.文字学B.语音学? ?C.词汇学D.语法学 ?2. 汉语属于( B ) ?A.屈折语B.孤立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B ) ??A.音素B.音位 ??C.语素D.音节 ?4. 文字的前身是( C ) ??A.结绳记事B.手势 ??C.图画记事D.实物记事 ?5. 派生词中包含( B ) ??A.词尾B.词根 ??C.虚词D.根词 ?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 C ) ??A.音素B.义素 ??C.语素D.音位 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C ) ??A.主语位置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D.定语位置 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 D ) ???A.土话B.客家话 ???C.客套话D.黑话 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 ) ???A.初B.视 ???C.人D.民 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 ??A.转换关系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D.聚合关系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专语语言学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组合关系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3.语流音变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 4.语义场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5.语法范畴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每题2分,共10分) 1.优秀 2.维持 3.宏观 4.精神 5.离开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每题3分,共9分) ?1.瞻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崇敬地]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词汇 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音位的自由变体 有些音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可以自由替换,而又不能区别词义,不受前面其他音位的影响,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 3,语言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工具。同时是心里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4,自源文字 是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 5,同化和异化 同化现象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儿而又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的趋同现象;异化现象,是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邻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 6,黏着语 没有词的内部屈折,每一个语法范畴义都有一个粘附语素来表示,而一个粘附语素也只表示一种语法范畴义的语言类型 7,语音 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定义。语言依靠语音实现他的社会功能 8音质音位 以因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音位 9形态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 10仿意词 是分别将外语中的构词材料按外语中的次序译成本民族语,使构词成分的选择和构词结构的选择与外语一一对应 12区别特征 具有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 13符号 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它的作用是指称社会现实现象 14,小学 中国传统文学又称小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它们是围绕解释和解读先秦典籍展开研究的,因此又被称为经学的附庸 15,言内意外 用语言表达思想时留下的一些意义空白或将真实意义隐含在另一种说法中,或用一种意义采用不同说法以获取不同的效果 16文字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一个一个的字,一是指语言的视觉符号体系 17国际音标 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不带民族特色。它的制定原则是:

最新1月全国自考现代语言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 月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30 I .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 ( 2%×10=20% ) 1. The language behavior of particular persons on particular occasions is determined by many other factors over and above their linguistic ______. () A. system B. structure C. competence D. performance 2. When we pronounce the long vowels [i:] or [u:], our ______, which is a bony structure at the end of the windpipe, is in a state of tension. () A. larynx B. hard palate C. glottis D. vocal cords 3. The word “ manuscript ” is a two-morpheme cluster which contains ______. () A. two roots B. a root and a prefix C. a root and a suffix D. a root and a free morpheme 4. The grammatical knowledge is represented through Phrase Structure Rules,which state explicitly all and only the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the ______ of a language, for example, in English, NP→ ( Det ) (Adj) N (PP) (S).) A. phrases B. clauses C. sentences D. constituents 5. The view that the meaning of a linguistic form is defined as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speaker utters it and the response it calls forth in the hearer ” was proposed by ______. () A. Plato B. Ogden and Richards C. John Firth D. Bloomfield 6. According to John Austin's theory of speech act, a(n) ______ act is the change brought about by the utterance. () 1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本大题共10 分) 1. ()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 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 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 进入20世纪以后,语言研究的主流由历史比较语言学转为 ()。 4.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5. 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 ()。 6. 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7. 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字 母。 8. 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起了补充说明的 作用。 9. 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 )?; 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0. 南京方言的“兰”、“南”不分,从音位变体的角度来说,[n ]和[l]是 属于()变体。 二、单项选择题: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本大题共15 分)

1. 在二十世纪,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产生重大影响 的语言学流派是() A.历史比较语言学 B.心理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中的“言”属于() A.语言 B.言语 C.言语行为 D.言语作品 3. “我爱家乡”中“爱”和“家乡”() A.是聚合关系。 B.是组合关系。 C.既是聚合关系又是组合关系。 D. 4.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 英语的man—→men采用的语法手段是 A. 屈折变化 B.变换重音的位置 C. 变化中缀 D.异根 6. 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 [ε]的发音特征是 A.舌面前高不圆唇 B.舌面后高不圆唇 C.舌面前半高不圆唇 D.舌面前半低不圆唇 8. 构成“语言、身体”这两个词的语素的类型() A.都是成词语素 B.都是不成词语素 C.“语”和“言”是成词语素,“身”和“体”是不成词语素 D.“语”和“言”是不成词语素,“身”和“体” 9. 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 ()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分享 首次分享者:◇﹎ゞ丫丫℡已被分享1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语言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及参考答案 语言学概论作业1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语言学概论各章节复习重点

引言、第一章语言的本质学习要点 1.古代语文研究主要有哪三个国家地区?它们各有怎样的成果(著作、人物、时间)和擅长?中国古代语文研究的三个分支是什么?代表性著作(《尔雅》《方言》《切韵》《广韵》《说文解字》)、人物、年代? 2.历史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是什么?代表性人物?“语文学”和“语言学”区别是什么? 3.现代语言学的代表人物(索绪尔、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著作、时间、流派? 4.解释并举例说明:语言/言语、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5.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属性?语言符号由哪两个要素组成?试证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稳定性。 6.语言的要素有哪些?如何理解? 7.为什么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8.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社会属性(生理、心理、个人)?怎样理解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 9.语言的定义是怎样界定语言的? 第二章语音和音位学: 1.复述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举例说明其辨义作用。 2.画出舌面元音舌位图,标出8个正则元音。 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在哪里?能够描写8个正则元音及普通话中的元音辅音,能够用宽式国际音标记录普通话。 4.复述并举例说明:音素、音节、复元音、复辅音、开音节、闭音节;音节和音素的关系。 5.举例说明语流音变: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6.复述并举例说明:音位和音位变体、分布、对立、自由、互补、宽式记音与严式记音、音位系统。 7.举例说明如何归并音位,说明音素和音位的关系。了解普通话的声韵配合。 8.什么是非音质音位?举例说明调位和重位。 9.什么是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举例说明。 10.现代汉语语音有哪些特点? 第三章语义复习 1.语义单位有哪些? 2.举例说明义素(语义特征)分析的过程。 3.语言中为什么存在大量同音词?汉语同音词主要有哪些来源?多义词和同音词有怎样的异同? 4.什么是语义场?上下位词、义类词指什么?语义场对语言研究有怎样的价值? 第四章复习 1.举例说明概念:词法、句法、语法、语素、词、词组、句子、单纯词、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词根、词缀、词干、词尾、形态、句法结构、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2.构词法和构形法各有哪几种?构词与构形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3.句法结构的构成方式有几种?举例说明。 4.词类划分的依据有哪些?举例说明。 5.能够切分语素、区分构词与构形、分析词的构造方式、分析句法结构的构造方式、划分词

最新10月全国自考现代语言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30 I.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 (2%×10=20% ) 1. The purpose of Chomsky’s definition is to focus attention on the purely ______ properties of language, and these properties can be studied from a mathematically precise point of view. ()A. lexical B. grammatical C. semantic D. structural 2. We refer to the limited range of sounds as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and individual sounds within that range as ______.() A. vowels B. consonants C. sounds D. speech sounds 3. A(n) ______ refers to the existing form to which a derivational affix can be added. () A. root B. stem C. affix D. morpheme 4. All sentences in all languages can be represented by constituent structure trees, and all have syntactic rules that determine the linear order of words and their ______ structure. ()A. linear B. hierarchical C. constituent D. syntactic 5. In semantic analysis of a sentence, a(n) ______ is a logical participant in a predication, largely identical with the nominal element in a sentence. () A. argument B. subject C. object D. predicate 6. Speaker A: Can you answer the telephone? Speaker B: I’m in the bath. Speaker B is violating the maxim of ______.() 1

英语语言学试题及答案

英语语言学试题(1) I.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 (2%×10=20%) 1、As modern linguistics aim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language people actually use, and not to lay down rules for "correct" linguistic behavior, it is said to be ___. A、prescriptive B、sociolinguistic C、descriptive D、psycholinguistic 2、Of all the speech organs, the ___ is/are the most flexible. A、mouth B、lips C、tongue D、vocal cords 3、The morpheme "vision" in the common word "television" is a(n) ___. A、bound morpheme B、bound form C、inflectional morpheme D、free morpheme 4、A ___ in the embedded clause refers to the introductory word that introduces the embedded clause. A、coordinator B、particle C、preposition D、subordinator 5、"Can I borrow your bike?" _____ "You have a bike." A、is synonymous with B、is inconsistent with C、entails D、presupposes 6、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how context influences the way speakers interpret sentences is called ___. A、semantics B、pragmatics C、sociolinguistics D、psycholinguistics 7、Grammatical changes may be explained, in part, as analogic changes, which are ___ or generalization. A、elaboration B、simplification C、external borrowing D、internal borrowing 8、___ refers to a marginal language of few lexical items and straightforward grammatical rules, used as a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A、Lingua franca B、Creole C、Pidgin D、Standard language 9、Psychologists, neurologists and linguists have conclude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motor area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physical articulation of utterances, three areas of the left brain are vital to language, namely, ___ . A、Broca's area, Wernicke's area and the angular gyrus B、Broca's area, Wernicke's area and cerebral cortex C、Broca's area, Wernicke's area and neurons D、Broca's area, Wernicke's area and Exner's area 10、According to Krashen, ___ refers to the gradual and subconscious development of ability in the first language by using it naturally in daily communicative situations. A、learning B、competence C、performance D、acquisition II. Directions: Fill in the blank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with one word, the first letter of which is already given as a clue. Note that you are to fill in One word only, and you are not allowed to change the letter given. (1%×10=10%) 11、Chomsky defines "competence" as the ideal user's k_______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12、The four sounds /p/,/b/,/m/ and /w/have one feature in common, i.e, they are all b______ . 13、M_______ is a branch of grammar which stud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words and the rules by which words are formed. 14、A s______ is a structurally independent unit that usually comprises a number of words to form a complete statement, question or command. 15、Synonyms that are mutually substitutable under all circumstances are called c______ synonyms. 16、The illocutionary point of r_____ is to commit the speaker to something's being the case, to the truth of what has been said. 17、Words are created outright to fit some purpose. Such a method of enlarging the vocabulary is known as word c______.

《语言学概论》模拟试题含答案

试卷代号:1093 语言学概论(本) 模拟试题 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5分,共10分) 1. 音位变体 2.借词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3.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B.不同的阶级使用语言具有不同的特点,说明语言具有阶级性 C.人类多种多样的语言说明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 D.语言是一种纯自然的现象 4. 下列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口头语言中 5.单纯词就是由一个( )构成的词。 A.词根 B.词干 C.词缀 D.词尾6.下列各种说法只有( )是正确的。 A.词义的模糊性说明词义是不可捉摸的 B.多义词使用不当会产生歧义,如“门没有锁” C.“glass”的本义是玻璃,派生义指玻璃杯,这是隐喻 D.同义词在修辞上具有对比作用,可以利用来突出对立面 7.下列说法只有( )是错误的。 A.语法的规则可以类推,但也有例外,如“wife”的复数不是“wifes” B.}昆合语又叫克里奥尔语,它可以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 C.混合语只限于某社会集团使用,缺乏广泛性 D.“墨水”原指黑墨水,现指各种颜色的墨水,这种变化是词义的扩大

三、综合分析题(共40分) 8.描写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8分) ① [u]: ② Ea]: ③ [m]: ④ [x]: 9.分析下面词语中各个构词语素的类别,是词根、词缀还是词尾。(12分) ① going ②老乡 ⑧绿化 10.指出下列词组的结构类型。(10分) ①学生和老师 ②空气新鲜 ③热烈欢呼 ④摆放整齐 ⑤阅读报纸 11.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词尾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和语法范畴。(10分) He buys many books.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13.语言符号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分层的核。g,是ffA?其上层由哪些要素构成? 各要素在数量上有何特点? 14.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并简要说明这些特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15.什么是双语现象?双语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

合作原则—— 基本点:交际双方为使交际能够顺利下去,双方必须合作。 具体内容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其认为交际双方的合作,必须遵循四项准则: (1)量的准则:所说的话提供的信息要与交际的目的相适应,不超出不少于交际目的需要(2)质的准则: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3)相关准则:所说的话同对方的话题相关联 (4)方式准则:说话简明清楚 问多答少、言语晦涩、含混啰嗦等都不利于交际的进行。 变异概说——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绝对划一的统一体,语言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处于一种缓变的状态中。 语言在共时层面的差异称为语言的差异。 语言的变异受到三种情况的影响: (1)说话者的地区背景和社会背景(母语、教育程度、职业等) (2)产生言语行为的实际情景,需要采取什么言语表达方式和超语言特征 (3)谈论的话题是什么 语言的变异分为三类: (1)地域变异:形成地域方言,即属于某一地域的群体使用的语言 (2社会变异:指不同社会地位、职业、行帮、种族、性别的区别在语言使用上产生的差异(3)功能变异:指说话人为了某一目的使受话人受到影响、产生反应而使用的言语方式 地域变异—— 语言的地域变异表现为地域方言,包括次方言,与之相对的有共同语和规范语言。 (方言—次方言—土语) 方言变异的表现(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 1、语音方面 闽方言、粤方言的变异较大,吴方言次之,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又次之。 2、词汇方面 主要表现为同一意义用不同词语表现。 3、语法方面 主要表现在词序、虚词方面。粤方言中这种双音节词中修饰性词素位于被修饰性词素之后,是语法上的一个特点。例如:客人—人客、干菜—菜干 方言的形成与发展 汉语言发源地:黄河流域。秦汉以前,楚国南迁,吴方言、湘方言可能在东南部地区形成方言的形成除了由于移民、山川阻隔、政治经济的原因外,与异民族语言的接触和土著语言的混合也有一定的关系。 语言的分化和产生变异的程度,通常取决于共同语对方言的约束力。 方言发展的前途: 1、在社会封闭,甚至分裂的情况下,共同约束力减弱,语言分化的结果导致差别扩大,有可能形成独立的语言。 2、继续保持已有的地域差异状态,在地域范围内,优势扩大或者缩小自己的覆盖范围。 3、由于共同语的强大影响、社会的统一和发展,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或者方言本身逐渐向共同语靠拢。

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

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 2017 年自学备考正在开展中,考生们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以下是搜索整理的一份《现代语言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 I .Multiple Choice Directions: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B,C or D in the brackets.(2% x 10=20%) 1. The pair of words “lend”and “borrow”are ___.( ) A. gradable opposites B.relational opposites C.co-hyponyms D.synonyms 2. The discovery of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began with the work of the British scholar .( ) A. Jacob Grimm B.Rasmus Rask C.Franz Bopp D.Sir William Jones 3. A linguist regards the changes in language and language use as __.( ) A.unusual B.something to be feared C.abnormal D.natural 4. __produce fast and fluent speech with good intonation and pronunciation but the content of their speech ranges from mildly inappropriate to complete nonsense,often as unintelligible.( ) A.Broca's aphasic B.The linguistic deprivation C.The damage on the angular gyrus D.Wernicke's aphasic 5.Some Southern learners of English in China tend to say “night ” as “light ”.This shows: .( ) A. They cannot pronounce/n/ B. Interlangue interference because there is notthe sound /n/in their mother tongue C. The teachers do not have a good teaching method D. They do not like to pronounce nasal sounds 6. A word with several meanings is called __word.( ) A.a polysemous B.a synonymous C.an abnormal D.a multiple 7. 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A nice day, isn't it? ” is __.( )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0005060.html,rmative B.phatic C.directive D.performative

(完整版)语言学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1 1.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meaning and sounds. A dog might be a pig if only the first person or group of persons had used it for a pig. This is one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A. duality B. arbitrariness C. productivity D. displacement 2.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two sets of structures, one of sounds and the other of meaning. This is . It makes people possible to talk everything within his knowledge. A. duality B. arbitrariness C. productivity D. displacement 3. ___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construct and understand an indefinitely large number of sentences in one’s native language, including those that he has never heard before, but that are appropriate to the speaking situation .A. duality B. arbitrariness C. productivity D. displacement 4. __ __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one can talk about things that are not present, as easily as he does things present. The dog couldn’t be bow-wowing sorrowfully for some lost love or a bone to be lost. A. duality B. arbitrariness C. productivity D. displacement 5. ______ means language is not biologically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but the linguistic system must be learnt anew by each speaker. A. duality B. Arbitrariness C. interchangeability D. cultural transmission 6. ______ means that any human being can be both a producer and a receiver of messages. A. duality B. Arbitrariness C. interchangeability D. cultural transmission 7. To say “How are you.” “Hi” to your friends is the ____ __of language. A. directive function B. informative function C. phatic function D. interrogative function 8. “Tell me the result when you finish.” If you want to get your hearer to do something, y ou should use the _____ of language. A. directive function B. informative function C. phatic function D. interrogative function 9. A linguist regards the changes in language and language use as __ ___. A. unnatural B. something to be feared C. natural D. abnormal 10. A linguist is interested in ___A. speech sounds only B. all sounds C. vowels only 1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ounds is a voiceless bilabial stop? A. [t] B. [m] C. [b] D. [p 1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ounds is a voiced affricate? A. [y] B. [t∫] C. [z] D. [dЗ] 1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ounds is a central vowel? A. [ ? ] B. [ i ] C. [ou] D. [a: ] 14. In the following sounds , ______ is a palatal fricative ? A. [ s ] B. [∫] C. [ l ] D. [θ] 15. In the following sounds, _____ is a voiceless affricative? A. [dЗ] B. [v] C. [t∫] D. [θ] 16. In English if a word begins with a [ l ] or [ r ],then the next sound must be a __ __. A. fricative B. nasal sound C. semi-vowel D. vowel 17. Of the “words” listed below___ is not an English word A. [r∧b ] B. [ l? b ] C. [m?sta:∫] D. [lm?p] 18. ___ are produced when the obstruction created by the speech organs is total and audibly released. A. Back vowels B. Stops C. Fricatives D. Glides 19.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devised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n _____. A. 1965 B. 1957 C. 1888 D. 1788 20. ___ is a phonological unit , and it is a unit that is of distinctive value. A. Phone B. Phoneme C. Allophone D. Sound 1. [ f ] is a dental consonant. F 2. Phonology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ech sounds and provides methods for their descrip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F 7. The three / p / are allophones. T 3. Phoneme is a phonological unit. T 4. Phone is a phonetic unit. T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题 2009年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B.“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 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 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 5.[p…]的发音特征是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5.[p…]的发音特征是 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 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A.[i,u] B.[e,o] C.[A,y] D.[?,a] 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 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 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 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 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 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 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 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 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