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北京奥运会教案

辉煌的北京奥运会教案
辉煌的北京奥运会教案

辉煌的北京奥运会

《辉煌灿烂的文学》教学设计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记《诗经》和楚辞、汉赋和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各种文学体裁特点与成就; (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经济、政治为基础的,发现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3)能归纳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特点,探究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古代文学家、是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2)通过对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学成就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我们了解了古代中国在各个领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然而,作为世界闻名的文明古国,我国古代不仅科技成就突出,而且文学成就也很突出。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我国古代文学魅力。 教授新课 讲授新课

从《诗经》到唐诗 (一)《诗经》 (1)概况 ①地位:《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时限: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2)内容 ①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②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 ③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3)影响 ①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奠定了基础, ②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 ③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楚辞 ①含义: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 ②特点 自由活泼,句子参差不齐,句末常带有一个“兮”字,富含浪漫主义色彩 ③代表作:《离骚》——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三)汉赋: (1)含义 赋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在楚辞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形成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西汉的赋 ①特点:大多篇幅较长,以恢宏的气势,奇丽的景物,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词藻,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美术的辉煌历史教案优秀范文

美术的辉煌历史教案优秀范文 19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史表明,各个美术流派之间是互相对立、互相补充的关系,未来发展的趋势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既要有继承,又要有创新。艺术创造即使是曲高和寡的,最终也要为世人所认知、所理解,只有这样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力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Udine你们有绑扎, 美术的辉煌历史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方法: 学生:课外搜集整理有关这幅名画的材料,制作ppt,小组合作 教师:结合课标,组织学生赏析名画,把握现实主义美术特点 教学过程: 1.小组1: 这是俄国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 画面上展示的是:被烈日炙烤的焦黄的河岸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 这是画家写生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为了创作这幅画,列宾花了3年时间,作了两次伏尔加河之行,和纤夫们交朋友,对纤夫生活作了长时间的观察,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写生,1873年终于完成这幅享誉世界的佳作,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2.师:补充 伏尔加河——俄国的象征。在俄罗斯文化中,伏尔加河常常被认作俄罗斯和俄罗斯人民的象征。在诸多歌曲诗作中往往被称为“伏尔加母亲河”或者“俄罗斯之河”。类似黄河是中国和中华民族的象征,如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黄河大合唱》。 3.小组2:提出问题:(讨论) 几个纤夫? 11个纤夫(纤:拉船前进的绳子),有老有少,个个都衣着破烂、面容憔悴。

主角的是谁? 主角是第一排的老者。胡须斑白;眼睛深陷使他的前额更加突出;坚毅的面孔透出饱经风霜;在他的头上添画上一块包头的破布,类似古希腊哲学家的样子,这些意在显出了他的智慧。胸前那一条纤索绷得很紧;身上的麻布衫满是补钉;愁苦的表情。这是一个俄罗斯朴实坚韧、善良的农民长者或智者的典型,他忍受着肉体与精神的痛苦,是这些纤夫形象中的悲剧性主角。由于他的智慧、组织才能和朴实坚韧且善良的性格,成为大家的领路人。 最卖力气的是谁? 第一排弯腰前倾拉纤的红头发男子,身材魁梧,赤着脚,头发蓬乱,满脸浓密的胡子,一看就是破产的敦厚农民;第二排细长瘦子的旁边一位,两手向下握拢,神色严厉,眼神凝注,直对着前方,汗水已把他的上衣腐蚀得百孔干疮,结实的肩膀正从破洞处显露出来,躬背弯腰几乎要向前倾倒。 美术的辉煌历史教案优秀范文二 英雄和女神 这是法国画家大卫画的《马拉之死》,马拉是谁?他是怎样死的?请大家看教材的导言框。马拉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他的革命活动遭反动势力的痛恨,被反动派暗杀,作为他的好友,大卫在他被暗杀后2个小时赶到现场,画了这幅画。请大家看一下马拉的表情,他的表情是怎样的?(生答:非常宁静淡定),这说明画家并没有过分地去渲染他对好友马拉之死的悲伤的情感,保持更多的理性,注重理性。那么透过马拉安详的表情,画家想向人们传达什么呢?他想向人们传达的是马拉作为法国革命的活动家,他为自己所追求的革命事业而献身,他死得其所,象这样的一个人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生答:英雄),对,英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强调理性,选择重大严肃题材,追求英雄主义,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 好,我们来观察《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从画中人物的表情、神态,我们看出这是一个群情激昂的斗争场面。你们看,画中的焦点人物是谁?(生答:自由女神)在德拉克洛瓦笔下她是自由女神,在硝烟中,自由女神一手高举法国三色旗,一手提枪,头向后,仿佛在呼喊着什么。冲啊!自由女神带领着人民群众朝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对点练习(含答案)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程标准]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内容: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特点:以________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__________强。 (3)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_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特点:屈原以____________为基础,采用________方言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式________,易于表达情感,又称“________”。 (2)《离骚》:想象奇特,具有____________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汉赋 (1)形成:汉朝时,文学家以________为基础,创造出____________的综合文体——汉赋。 (2)特点:________华丽,________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__________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3)代表作:西汉____________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__________》。 4.唐诗 (1)原因 ①唐朝________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②____________中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原因 ①________的发展,城市的繁荣。 ②________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能适应____________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特点 ①________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句子____________,便于抒发感情。 ②是宋代文学的____________和标志。 (3)代表人物 著名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__________,豪放派的苏轼、__________等人。 2.元曲 (1)形成 ①宋代:民间兴起新的诗歌形式,即________,题材广泛,可雅可俗,____________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②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__________一起,合称元曲。元曲大多通俗生动,____________。 (2)代表:以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三、明清小说 1.兴起 ______________,出现了《搜神记》等志怪小说。 2.发展 唐朝的短篇小说________和宋朝供说话人使用的________,把中国小说创作推向新阶段。 3.繁荣 (1)背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强化阶段。 ②经济领域手工业、商业繁荣,________________出现。 ③________阶层壮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特点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____________丰富,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 (3)代表作品

赣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辉煌的古埃及美术教案

《辉煌的古埃及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中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并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杰出代表——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古埃及美术与古埃及人的信仰与观念——追求永生的关系,了解古埃及建筑与雕刻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 学生对古埃及的历史和古埃及人的信仰以及宗教观念缺乏了解。 教学过程: 一、结合多媒体材料引出新课 1、教师提问 大家能否列举出你所知道的有关埃及的事物,内容不限? (学生讨论) 2、教师总结有关古埃及的知识点: (1)古埃及美术一般指的是公元前332年古埃及被希腊所灭亡前的埃及美术。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史前时期、早期王朝、古王国、新王国和后期王朝时期。其中古王国时期最为重要,许多重要的美术作品也主要出于这一时期。 (2)在埃及,国王被尊为法老,既是人间的君主又是太阳神的儿子。统治者们利用宗教神秘的力量来统治国家。埃及人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相信“灵魂永生”,认为人在肉体死后,灵魂不灭,只要尸体保存完好灵魂可以得到永生。(木乃伊) 二、深入讲解特殊的埃及艺术形式 1、首先,欣赏视频《古埃及美术》在欣赏的过程中,注意画面中所出现的艺术形式。 2、视频观赏完之后,逐一观察各种艺术图片,并进行解析。得出结论: (1)古埃及的艺术特点:几何形式的规整和对自然的犀利观察二者结合。具体有:①概念写实性;②稳定性、纪念性(因法老拥有之高无上的权利,使古埃及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具有超稳定性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艺术使为统治者服务的,另一方面为显示法老权威,修建了大量金字塔、陵庙、神殿、大型巨像等) (2)通过图片介绍我们揭示出古埃及浮雕和壁画有着共同的程式: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Word版含解析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1 .《诗经》 (1) 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 (3) 地位: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 楚辞 (1) 形成:战国时期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又称“骚体”。 (2) 特点: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3) 代表作:《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3. 汉赋 (1) 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⑵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 唐诗 (1) 初唐:王勃、陈子昂等。 (2)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诗仙”李丄“诗圣”杜甫—⑶中唐:白居易。

[思维点拨] 唐朝社会的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了重大影响。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学习思考 1 .《诗经》和楚辞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提示它们分别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基础。 2 .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在风格特点上的最大不同是什么?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风格:李白的诗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原因: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太平安乐的盛世为人们提供了悠闲舒适的生活环境;杜甫生活 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经济日益凋敝,人们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 二、宋词和元曲 1 .宋词 (1) 兴起原因 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 ②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2) 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3) 代表人物: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_____ 2. 元曲 (1) 形成: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2) 特点: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⑶代表: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易混易错] 诗、词、曲的区别: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 规范;词,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学习思考 3. 词是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你能不能说出下面的四个词人分别属于哪个流派?这两派在文学风格上有何差异? 苏轼辛弃疾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 第8单元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pdf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学习目标: 1.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 术作品。 2.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 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1.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 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 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 间的关系。 教材整理1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 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 ②资产阶级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 (2)特点 ①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 ②表现形式: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代表: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和安格尔的《泉》。 2.浪漫主义美术 (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2)特点 ①注重表现人的感情。

②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 ③强调色彩的作用。 (3)代表: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深度点拨]浪漫主义美术与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区别 浪漫主义美术是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失望情绪的反映,和新古典主义美术强调理性不同,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 教材整理2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现实主义美术 (1)兴起:19世纪中期。 (2)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3)代表 ①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等。 ②俄罗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印象画派 (1)背景: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兴起。 (2)特点 ①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 ③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3)代表 ①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

高中历史必修三学案: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长春市第五中学导学案 教师: 程亮 学案9 辉煌灿烂的文学 目标导航 课堂自学、探究 一、从《诗经》到唐诗 探究点1 楚辞的文学特点 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思考材料出自《离骚》,据此回答楚辞的特点是什么? 探究点2 汉赋的文学体裁特点 材料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虡,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司马相如《上林赋》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汉赋这一文学体裁有何特点? 探究点3 唐诗体现的时代特点 材料感受李白 李白的诗流传至今的近一千首,不少佳句成为千古绝唱。 如,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长江的浩淼无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感受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思考李白和杜甫的诗各有何特点?他们的诗歌创作与其时代背景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43“学思之窗”:想一想,除了文学,《诗经》、楚辞是否对其他方面也有影响?如果有,你能举例说明吗? 【提示】《诗经》、楚辞的影响早已突破了文学领域,渗透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各个方面。例如,楚辞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古人探求真理的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其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教材互补] 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像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人民版) [重点精讲] 《诗经》和楚辞在艺术特点上的不同。 (1)句式上,《诗经》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 (2)语言上,《诗经》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楚辞句中使用许多楚国方言词语,句末常带“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 (3)创作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则是浪漫主义风格。 [关键点拨]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重大影响。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 二、宋词和元曲 探究点宋词的文学特点及反映的时代特征 材料俞文豹《吹剑录》的一段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何如耆卿(柳永)?”对曰:“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子,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倾倒。

美术的辉煌教案及反思

美术的辉煌教案及反思 下面是为你带来《美术的辉煌》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美术的辉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等。 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浪漫主义美术: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美术:库尔贝《石工》、《奥尔南的葬礼》,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绘画:莫奈《日出?印象》、凡高《向日葵》;杰出的雕塑家罗丹《思想者》;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当代美术:杰克逊?波洛克《3》、《第十号》,徐悲鸿《奔马》。 理解19世纪以来各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2、过程与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对比各美术流派的特点;请同学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每个艺术家之所以留下传世之作,在于他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有的艺术家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教材中涉及世界文化史内容偏少,由于传媒资讯的作用,对于大卫、梵高、毕加索这些如雷贯耳的艺术大师也都有过启蒙教育的印象,但比较肤浅。 对于艺术精品的时代内涵及艺术特色的深层次把握无从谈起。 一旦有人点拨他们求知的心灵,引入美学的殿堂,他们一定会与教师配合默契,共同在愉悦氛围中接受艺术美的熏陶。 同时由于学生学习过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的西方近代政治、经济,对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分析总结、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六、课前准备鉴赏相关美术作品和课文,提炼主要信息,为新课学习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同学回顾19世纪以来出现的文学流派及主张。 指出美术作品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也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社会思潮的影响,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新古典主义美术为了帮助同学理解和认识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建议教师采用谈话法引导同学回顾:18世纪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 第23课《美术的辉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9世纪以来各类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方法】 ①问题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类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②情景再现: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③历史比较:对比各类美术流派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两幅图片导入(课件1、2) 【讲述新课】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课件5—9) 1.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 2.特点: (1)思想内容上,提倡重大庄严的题材,主张表现纯洁静穆的内容。 (2)艺术表现上,强调艺术形式的完整严谨,强调法则与理念,而不太强调感情与表现。 (3)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严格,注重以线造型,对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不甚重视 【名画欣赏】 大卫《拿破仑加冕》:《拿破仑加冕式》是大卫的另一幅代表作,画家用了两年时间(1805~1807年)才完成这幅画,它忠实记录了拿破仑加冕这一历史场景。该画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它高610厘米,长约931厘米,全幅画中有一百五十多个人物。 这幅画描绘的是1804 年12 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为自己举行皇帝加冕式的宏大场面。为了巩固帝位,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地位显得“合法”,他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来到巴黎为他加冕。在仪式进行过程中,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当教皇举起皇冠要给拿破仑戴上的时候,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中夺过来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点的王冠戴在皇后约瑟芬的头上。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拿破仑的举动是想说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挣来的。

高中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学案含解析人教版必修3.doc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知识点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①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创始者:屈原。 (2)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 (3)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②离骚》。 3.汉赋 (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③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制度的促进。 (2)代表作家:初唐:王勃、陈子昂;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孟浩然,“诗仙”④李白、“诗圣”⑤杜甫;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 知识点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宋代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词便于抒发感情。 (2)代表作家:婉约派:⑥柳永,其代表作是《雨霖铃》;著名女词人⑦李清照。豪放派:苏轼、⑧辛弃疾等。 2.元曲 (1)组成:散曲和元杂剧。 (2)代表作家:⑨关汉卿、马致远。 知识点三明清小说 1.演变过程: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作《搜神记》;唐代出现短篇小说传奇;宋代出现话本;明清时,小说进入成熟、蓬勃发展时期。 2.繁荣原因: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3.代表作品: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⑩红楼梦》;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古代中国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第23课《美术的辉煌》教学设计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课程标准: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②理解:19世纪以来各类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类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②情景再现: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③历史比较:对比各类美术流派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各类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个性。这些艺术家立足于社会现实,对艺术执著追求,对生活无限热爱,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传世之作; ②通过对艺术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图片展示】:通过五幅不同版本的蒙娜丽莎(达芬奇的正版、讽刺达尔文的进化论版、达达派的《LHOOQ》版、英国喜剧明星“憨豆”版以及中国网络红人“小胖”版) 效果非常好,学生爆笑 提出问题:“不同的版本反映了哪些时代特征”? 学生回答后,我总结:“艺术创作是社会的反映,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政治基础之上的”,由此开始本课的学习。 在明确本课目标要求后, 按照“合作探究,成果分享”的理念,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开展学习。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考考你的鉴赏力】《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泉》提出问题:以上作品有何特点?属于何流派?作者是谁? 小组讨论:马拉、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英雄人物……;画面很细腻,完整;很和谐…… 很快,第一个小组总结: ①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②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

第十七单元 学案33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学案33 辉煌灿烂的文学、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与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一、辉煌灿烂的文学 1.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 ①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②内容: 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③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现实感强。④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 ①创始者:屈原。②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③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 》。 (3)汉赋 ? ???? ①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 ②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 ①繁荣原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制度的促进。 ②代表作家 初唐:王勃、陈子昂。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中唐:白居易创作大量讽喻诗。

2.宋词和元曲 (1)宋词????? ①出现:唐代。 ②繁荣原因: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增加;词便于抒发感情。 ③代表作家 婉约派:柳永、女词人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 等。 (2)元曲???? ? ①组成:散曲和元杂剧。②特点: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③代表作家: 、马致远。 3.明清小说 (1)演变过程: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现短篇小说______;宋代出现话本;明清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2)繁荣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3)代表作品: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________》;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二、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起源和演变 ???? ? ①中国的原始文字称为“图画文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②汉字的演变脉络是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总趋势是 由繁到简。 【问题思考】 想一想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赛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美术的辉煌

《美术的辉煌》教案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要求: ①知道并欣赏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主义、现代主义等美术作品。 ②了解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③知道这些美术作品的作者,体验作品的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②理解:19世纪以来各类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类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②情景再现: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③历史比较:对比各类美术流派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各类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个性。这些艺术家立足于社会现实,对艺术执著追求,对生活无限热爱,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传世之作; ②通过对艺术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等。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及代表作品。19世纪以来,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形成各派崛起、大放异彩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资料丰富并容易找到,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布置学生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对教学中难点内容如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同学进行分析总结,在学习主要美术流派的代表人及代表作品时,可以请同学们充分利用计算机、投影或幻灯等进行名画欣赏、讲解,既增长知识又陶冶情操。本目教材用了许多插图,每幅插图都有形象生动的图注,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仔细阅读图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教案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10历史1 【课标要求】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认识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通过初中三年和高一一年的学习,他们已经有4年的历史学习经验,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如果一些对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肯定是相当丰富的。高二学生由于经历了一年的高中学习,新鲜感有所下降,好奇心不大,处于学习的疲乏状态。因此,在课堂一方面要抓紧重点知识的学习,争取让他们在课堂上就能消化,避免繁琐复杂,内容冗长。二是要趣味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通过语文学习有所掌握,因此可采取合作探究,文学内容进行分类,列表整理等方法,使得这部分内容比较清晰。课堂上通过图片、视频和历史材料的解读,引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认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能力。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处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某一时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文学艺术一直都是令世界瞩目国人骄傲的优秀文化。它们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们是我国古代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科技发展与文学艺术是推动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前进的动力,是我国古代发展轨迹的深刻展现,这些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为现代的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在本单元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分量很重,作用极大。这一单元分为三部分,第一课为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第二课为文学,第三课为艺术。这一单元采取的是按内容分类讲述。不提文学就不完整,所以说文学这一课在这一单元是极其重要的,是整个单元完整性的组成部分。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代中国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在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不同反映。 本课教学中,教材按朝代顺序分为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文学形式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下产生,有着各自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高中历史《美术的辉煌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欣赏19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了解19 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等。介绍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资料分析法理解现代美术发展的历程,以及各主要美术流派的著名人物及其代表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19 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导入】教学过程 面对美术班,利用所拍照片“往届优秀美术毕业生”和他们的作品照片来导入。另外展示十幅昂贵名画,意在引导学生关注其艺术价值及其流派特点。 【讲授】教学过程 环节一:把本课设计成作品展览式,不同流派作品分成不同的展厅。 设计意图:方便对作品流派价值特点和背景的理解把握。 第一展厅: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 作品展示:《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 问题引导:从题材、画面表现形式、素描色彩等方面分析作品特点,并联系背景分析原因。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补充和点评。 新古典主义美术特点:以重大事件为题材;强调理性,画面严整和谐;重素描,轻色彩。 新古典主义呼唤英雄的原因:大革命前后的法国社会动荡,资产阶级追求英雄主义精神。 第二展厅:浪漫主义美术作品 作品展示:《自由引导人民》《枪杀马德里市民》 问题引导:从题材、画面表现形式、素描与色彩的使用等方面分析作品特点,并分析原因。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注重感情;强调色彩;整体完整统一,不拘小节。 产生原因: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找新的寄托。 问题探究: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美术表现方式有何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派作品,强化对各自不同特点的理解把握。 两派差异:(前者新古典主义,后者浪漫主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训练第二十三课:美术的辉煌

第二十三课:美术的辉煌 1.某画家总称自己为历史画家,他的确画了大量取材于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他的作品强调理性与画面的严整。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画家风格一致的是( ) A.《马拉之死》B.《自由引导人民》 C.《播种者》 D.《格尔尼卡》 2.关于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之间不同点的正确表述是( ) ①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后 ②前者强调理性,后者强调情感表现③前者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后者则不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 A.①③B.①② C.③ D.①②③ 3.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为小说《人间喜剧》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与小说一致。以下最符合出版社心意的画家是( ) A.德拉克洛瓦B.米勒 C.塞尚D.毕加索 4.美国史家帕尔默说:“人们阅读的书籍没有标点符号,或者使用古怪的标点符号;听被称作无调性的音乐,还故意制造嘈杂和不谐和的效果;热衷于研究抽象的或者‘非写实的’绘画和雕塑,对它们艺术家本人往往不安上标题。”与上述艺术倾向最契合的作品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日出·印象》 C.《约翰·克利斯朵夫》D.《格尔尼卡》 5.19世纪以来,一些西方画家认识到,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不是绿色,而是青色;如果在晚霞照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这些画家抛弃了几百年来画室作画的传统,提倡户外写生。能够体现这些画家主张的作品是( ) A.《梅杜萨之筏》B.《拾穗者》 C.《日出·印象》D.《亚威农少女》 6.某一美术流派的艺术家们“……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一、学法指导 1.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等。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及代表作品。19世纪以来,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形成各派崛起、大放异彩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资料丰富并容易找到,因此建议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对教学中难点内容如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2.必记知识 (1)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美术 (2)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 (3)现代主义美术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19世纪以来的美术 (1)新古典主义: ①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②特点:内容上,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它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③成就: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安格尔的《泉》 (2)浪漫主义:

①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②特点: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③成就:法国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 (3)现实主义: ①背景:见文学 ②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③成就:法国:米勒《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4)印象画派: ①背景:19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和的进步(光学领域的新成就) ②特点: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③成就: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梵高《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5)现代主义: ①背景:20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②特点: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各式各样的复杂心里。 ③成就: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2.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在背景和艺术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1)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美术创作的领域,就是浪漫主义美术的出现。 (2)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3.对印象派绘画的全面认识 (1)产生原因 ①19世纪后半期,一些画家随着科技手段的提高特别是当时光学领域的发展,主张提升绘画的社会表现功能。 ②他们对统治欧洲艺术的种种清规戒律表示不满,对光和色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室内走向大自然。 (2)基本特点 ①注重时间性,强调是什么时候的颜色 ②注重主体的主观感受,忠于自己的眼睛。 ③大多用原色作画。 (3)后期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了后期印象画派。他们反对印象画派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主张艺术应该区别于照相,要揭示主观世界,重要的不在于写形而在于

高中历史必修3优质学案: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课程标准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感受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美感。重点难点 1.《诗经》、楚辞的特点及代表。 2.归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几种文学形式的主要特点及成就。 3.理解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从《诗经》到唐诗 1.《诗经》 (1)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 (3)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判断正误 (1)《诗经》含风、雅、颂三部分,四言为主,现实感强,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传说总集。(×) (2)《诗经》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楚辞 (1)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代表作:屈原的《离骚》。 思维点拨 《诗经》和楚辞在艺术特点上的不同 (1)句式上:《诗经》是四言诗体或间以杂言;楚辞较为灵活。 (2)语言上:《诗经》丰富多彩,音节和谐;楚辞使用楚国方言,句末常带“兮”字,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 (3)创作风格上:《诗经》是现实主义作品;楚辞则是浪漫主义风格。 3.汉赋

(1)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2)代表作: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 ①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 ②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 (2)概况 时期代表特点 初唐王勃、陈子昂开唐诗风气之先河 盛唐 高适、岑参边塞诗,描写边塞景物的雄奇壮观和军旅生活的英武豪放孟浩然、王维山水诗,景物如画,意境幽深,富有诗情画意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诗仙”的美誉 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中唐白居易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思维点拨 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重大影响。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 二、宋词和元曲 1.宋词 (1)背景: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 (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3)代表人物:著名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等。 2.元曲 (1)形成 ①宋代:民间兴起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②元代:散曲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