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多效绿僵菌农药的原理与应用
绿僵菌

感染过程
绿僵菌侵染前后对比绿僵菌对寄主昆虫的感染与其它虫菌基本上相同。绿僵菌的分生孢子很容易附着于寄主 昆虫皮肤的节间处,当遇到适宜的温湿度,分生孢子即行萌发,产生芽管,并形成菌丝。菌丝可分泌能够溶解几 丁质的酶,溶解昆虫体壁。并借助菌对寄主侵入产生的压力,使菌丝侵入寄主的表皮,进而逐步向内侵染,侵入 昆虫的脂肪组织和肌肉。菌丝在昆虫体内繁殖,进而导致昆虫死亡。当寄主昆虫被绿僵菌初感时,在体壁可见到 黄褐色的斑点,由于受到绿僵菌毒素的作用,昆虫开始表现神经系统障碍的现象。幼虫取食停止,对刺激的反应 降低,最终死亡。死亡后的尸体僵化,虫体内的菌丝开始向体外伸延,虫尸很快被一层白色菌丝所包被,之后一、 二日,在菌丝上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则变为绿色或暗绿色。
黄绿绿僵菌( Metarhizium flavoviride)在察氏培养基上,菌落呈黄绿色,培养2周菌落直径达55mm。分 生孢子梗疏松轮状分枝,其上着生1-2个瓶梗,瓶梗杆状,顶部尖,大小为(7.2-12.5)μm×(1.8-3.0)μm。 分生孢子单胞,卵圆形,具不同的端部,大小为(7.2-9.3)μm×(3-4)μm,在瓶梗上形成向基性的链。
发现
最早发现绿僵菌的是梅契尼科夫,他在1879年观察到一批死亡的金龟子在昆虫死后两天,从它们身上生出菌 丝,尤其显著的是菌丝环绕着气门的周围。菌丝初为白色,随后变为绿色,最后呈暗绿色。
多菌灵的作用和用途介绍!

多菌灵的作用和用途介绍!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广泛用于农业领域,以防治多种作物病害。
然而,尽管其在农作物保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下面一起来看看多菌灵的作用和用途介绍!一、多菌灵的作用有哪些?1、多菌灵的作用:(1)广谱性杀菌: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包括半知菌和多子囊菌等真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
(2)应用方式多样:多菌灵可以通过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多种方式进行应用,提供了灵活性和便捷性,以满足不同作物和病害的需求。
(3)提高农作物产量:通过控制病害的扩散,多菌灵有助于减轻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从而有助于粮食安全。
2、多菌灵的潜在危害:(1)环境影响:多菌灵是一种化学农药,其过度使用可能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这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影响非目标生物。
(2)人体健康问题:多菌灵的残留在农产品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或摄入多菌灵可能会导致肝病和染色体畸变等健康问题。
(3)抗药性问题:由于多菌灵的广泛使用,一些病原体可能会逐渐产生对其的抗药性,使药物的效力逐渐降低。
(4)残留问题:多菌灵在作物上的残留可能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和监测多菌灵在农产品中的残留水平,以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二、多菌灵的用途介绍:1.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多菌灵被广泛用于大田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各种农作物的病害防治。
它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种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黑斑病、锈病等。
通过喷洒多菌灵,农民可以减少病害对作物的危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2.果树和蔬菜保护:果树和蔬菜常受到真菌性病害的威胁,而多菌灵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保护剂来防治这些病害。
它有助于保持果实和蔬菜的健康,延长其货架寿命,减少损失。
3.花卉保护:花卉是园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多菌灵可用于花卉的病害预防和治疗。
它能够保持花卉的外观美观,延长花期,增强抗病能力,使花卉更具市场竞争力。
绿僵菌与植物的多重关系及其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潜力

绿僵菌与植物的多重关系及其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潜力作者:农向群王广君蔡霓刘蓉张泽华来源:《植物保护》2022年第03期摘要绿僵菌是广为知晓的昆虫病原真菌,被用作生物杀虫剂防治多种农林植物害虫。
近年发现它也是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一员,且有证据表明它内生于一些植物的根组织中,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拮抗植物病原菌、诱导植物抗性等作用。
本文着重综述绿僵菌根际作用和植物内生性研究进展,从对植物的直接作用角度,了解其田间生态适应性及与植物的互作关系,以拓展昆虫病原真菌作为植物保护剂的认识,有助于根据生态学特点制定未来的生物防治应用策略。
关键词绿僵菌;植物内生真菌;根际定殖;真菌-植物互作;植保多功能中图分类号: S476文献标识码: ADOI: 10.16688/j.zwbh.2022215Abstract Metarhizium spp., as well-known entomopathogen fungi, have been used as biological insecticides to control a variety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pests.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y are also members of the rhizosphere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proved being endophyte in the root tissues of some plants. They can promote plant growth, antagonize plant pathogens and induce plant resistance.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rhizosphere interaction and plant endogeneity of Metarhizium was re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rect effects on plants, th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and interaction with plants were explained, so as to exp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entomopathogenic fungi as plant protective agents and help to develop future bio-control strategies based on their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Metarhizium;endophytic fungi in plant;rhizosphere colonization;fungus-plant interaction;multifunctional potential自从1879年俄国学者Metchnikoff成功地将绿僵菌用于田间防治金龟子[1],绿僵菌属Metarhizium就成为了昆虫病原真菌的典型代表被广泛知晓,并作为模式菌激起研究热点。
绿僵菌病虫害防治

绿僵菌病虫害防治绿僵菌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引起了世界各地许多农作物的绿僵菌病害。
这种病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绿僵菌病虫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介绍绿僵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 了解病虫害的生活史和特点。
- 了解绿僵菌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和侵染方式,有助于精确防治。
- 学习和了解绿僵菌的生活史,特别是其病害生物学循环过程,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其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2. 选择抗病品种。
- 遴选具有良好抗性或抗性耐病性的品种进行栽培。
- 通过选择具有耐病性的品种,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并最大限度地保护农作物。
3. 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 对土壤进行合理管理,调整土壤 pH 值,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养分和保水能力。
- 控制灌溉水量、排水等环境因素,以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
- 注意适当间隔植株、控制种植密度,以改善植株的生长环境。
4. 合理的绿僵菌病害管理。
- 及时清除感染植物的残体和病菌源。
- 进行良好的病害监测和早期警报,及时采取措施遏制疫情扩散。
- 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病害防治,需要注意滥用农药可能导致抗药性的发展。
5. 生物控制绿僵菌病害。
- 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比如绿僵菌专性寄生昆虫。
- 使用嗜寄主性真菌等微生物进行病害生物控制。
6. 采用物理防治措施。
- 使用覆盖物,如遮阳网或保护罩,阻断病原体传播。
- 利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病害控制,比如高温处理或热水灌浆等。
7. 加强农民培训和宣传。
- 加强农民对绿僵菌病害的认知,提高其防治意识。
- 通过培训和宣传,传授农民科学的防治方法。
总结起来,绿僵菌病虫害的防治需要采用综合的措施,包括了解病虫害的生活史和特点、选择抗病品种、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病害的合理管理、生物控制、物理防治和农民培训等。
通过这些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绿僵菌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多菌灵的作用

多菌灵的作用多菌灵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具有广谱、快速、可靠的杀菌作用。
它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可在果树、蔬菜、庄稼等各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多菌灵的作用。
首先,多菌灵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
多菌灵能够杀灭多种病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真菌等。
这意味着在植物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多菌灵能有效地遏制和控制多种病原体的繁殖,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其次,多菌灵具有快速的杀菌效果。
在植物受到病害侵袭之后,病原体会迅速繁殖并且对植物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很有可能导致植物的死亡。
多菌灵具有较快的杀菌速度,能在短时间内杀死病菌,有效抑制病害的蔓延。
此外,多菌灵对植物安全性较高。
在使用多菌灵进行防治时,多菌灵不会对植物本身造成明显的毒害作用,可以安全地使用于果树、蔬菜等农作物上,并且不会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多菌灵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此外,多菌灵的防治效果持久。
多菌灵可以通过吸收到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释放出活性物质,从而发挥防治作用。
这使得多菌灵的防治效果可以持续较长时间,以保障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健康生长。
然而,多菌灵的过度使用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多菌灵的过度使用可能导致病原体对其产生抗药性,从而减弱多菌灵的杀菌效果。
此外,多菌灵的长期使用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总的来说,多菌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的杀菌剂。
其广谱、快速、可靠的杀菌作用使得多菌灵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合理使用多菌灵,并注意防止多菌灵的滥用,对于保障农作物的生产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科学合理地使用多菌灵是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
多效唑控旺原理

多效唑控旺原理
多效唑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是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它的控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多效唑可以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从而减缓植物的生长速度。
赤霉素是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激素,因此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
2. 阻碍细胞分裂:多效唑可以阻碍植物细胞的分裂,从而减少植物的生长量。
细胞分裂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因此阻碍细胞分裂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
3. 影响光合作用:多效唑可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减少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能量来源,因此影响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
4. 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多效唑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从而使植物更加适应环境变化。
抗逆性包括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等方面,因此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可以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
多效唑的控旺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赤霉素的合成、阻碍细胞分裂、影响光合作用和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等方面来实现的。
需要注意的是,多
效唑的使用需要根据不同的植物和生长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控旺效果。
同时,多效唑的使用也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广谱、高效杀菌剂——氯溴异氰尿酸

2020.10/农资广角广谱谱、高效杀菌剂高效杀菌剂——氯溴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氯溴异氰尿酸,也叫消菌灵、菌毒清,是广泛用于自来水公司、游泳池、医疗场所等使用的氧化性消毒剂。
农业上多使用50%氯溴异氰尿酸,它是一种广谱、高效、无公害及与环境相容的农药,兼有内吸和保护双重作用,能快速有效地杀灭危害作物的真菌、细菌、病毒,对作物疑难病害有特效。
一、杀菌机理氯溴异氰尿酸喷施于作物表面能慢慢地释放溴酸,在水中,次溴酸比次氯酸活性高4倍,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的能力。
通过内吸传导释放次溴酸后的母体形成三嗪二酮和均三嗪,具有强烈的杀病毒作用。
不仅有强烈的预防和杀灭细菌、真菌及病毒能力,而且有促进作物营养生长等作用。
二、产品特点1.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
农田中病害发生复杂,通常是某一侵染力较强的真菌侵染,在植物体表造成创口后,其他真菌、细菌、弱性寄生菌再趁机通过伤口侵染,故大田中病害多是混合发作。
氯溴异氰尿酸对细菌、病毒、真菌均具有杀灭效果,最适合防治复合型病害。
2.快速封闭创口。
植物体表的蜡质层就像人类皮肤一样,对内部植物组织发挥保护作用,病害发生以后,蜡质层被病菌破坏,植物组织裸露。
氯溴异氰尿酸对植物蜡质层无任何影响,故对植物使用安全。
植物病斑出现后,蜡质层被破坏,氯溴异氰尿酸直接接触暴露的植物组织后,会快速导致病斑处表层的植物细胞木栓化,即病斑处表面的植物细胞不透水、不透气,对病斑实际发挥封闭作用,有效阻止病斑继续发展。
3.对细菌性病害速效性强。
近年来,细菌性病害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但有效药剂种类却在减少,尤其是农用链霉素被限制使用、叶枯唑退出原药登记后,针对细菌性病害的药剂只剩下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抗生素及铜制剂。
但是,中生菌素、春雷霉素速效性较差,整体防治效果不高;有机铜制剂(喹啉铜/噻森铜)安全性好但速效性欠佳,无机铜制剂(氢氧化铜/氧化亚铜)速效性突出但安全性较差。
以上药物在细菌性病害防治方面均存在缺陷。
农药的作用原理

农药的作用原理
农药的作用原理即农药对害虫、病原体等农业害虫和病害的控制和消除机制。
根据农药的作用方式和目标生物的不同,农药的作用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杀虫剂:杀虫剂主要通过破坏害虫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或产生某些致死物质的方式来杀死害虫。
常见的杀虫剂包括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等。
2. 杀菌剂:杀菌剂通过抑制或破坏病原菌的细胞膜、细胞壁、核酸或蛋白质等结构,从而达到控制病原菌的目的。
常见的杀菌剂包括三唑类、苯醚类、吡唑酮类等。
3. 除草剂:除草剂主要通过与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干扰,抑制或阻断其生长发育,从而达到杀灭杂草的效果。
常见的除草剂包括除草胺、草甘膦、草铵膦等。
4. 激素类农药:激素类农药通过模拟或影响植物体内的生理激素,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从而达到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的效果。
常见的激素类农药包括生长素类、瘤胃素类等。
农药的作用原理是通过与目标生物的特定结构或生理过程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干扰其正常生命活动,实现农药的作用效果。
不同种类的农药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害虫或病原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农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侵染7个目
东亚飞蝗
德国小蠊
直翅目
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
玉米螟
鳞翅目
稻水象甲
天牛
黄条跳甲
鞘翅目
麻蝇 蚊子
双翅目
稻飞虱
稻叶蝉
柑橘木虱
同翅目
花蓟马
缨翅目
蚜虫
荔枝椿象
稻蝽
半翅目
2、侵染多种虫态:控制不同发育时期害虫、采用多种施药方式
花蓟马
韭菜蛆
成虫
韭菜蛆
二化螟
幼虫
二化螟
蛹
菜青虫
天牛
天牛
柑橘实蝇
玉米螟
卵
玉米螟
60
60
40
40
20
绿僵菌
毒死蜱
20
绿僵菌
毒死蜱
0 7
14
21
时间, 天
0 7
14
21
时间, 天
• 繁殖能力减少
杀虫真菌对草地贪夜蛹羽化的影响 绿僵菌CQMa421、白僵菌ZJU435能有效侵染草地贪夜蛾蛹,使其黑化、死亡, 羽化率降低。
2、间接作用 • 对天敌安全
绿僵菌421对稻田主要天敌的影响
100多个试验示范点的结果显示:绿僵菌421对水稻三虫防效60-85%, 产量与化学农药无显著差异。
绿僵菌421防治害虫的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
(14个水稻主产区28个点,2017年)
100 80 85.4 81.5 78.2
60 72.5 68.8 70.9
40
20
0
… 稻
防稻飞虱421处理
…
…
稻
二
(天敌种类:蜘蛛、稻绒、螟绒、姬蜂等,2013年)
A、湖南 B、湖北 C、重庆 D、广西
1、水稻
重庆
海南
2017—2019年大面积推广应用,年增长速度4~5倍,应用 面积~100万多亩次。
B ACDE Nhomakorabea广谱绿僵菌制剂防控稻飞虱 (湖南,2000头/100丛,2013年)
A.试验现场;B.试验效果;C.绿僵菌处理; D.空白对照;E.化学对照。
作物生长期中需要防控多种病虫害,需用多种化学杀虫剂、 杀菌剂,甚至激素促进作物生长。
微生物农药安全、环境友好,是全球农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自然界中具有杀虫、防病、促进生长的各种微生物(真菌、 细菌、病毒)。
(—)广谱杀虫、不伤天敌
绿僵菌广谱菌株:CQMa 421
侵染水稻的全部主要害虫
不侵染稻田主要天敌
克服昆虫 免疫反应
5-7 d
(二)抑菌谱广
油菜菌核病菌
马铃薯晚疫
绿僵菌CQMa421对植物病原真菌的对峙培养
NO.
病原菌
01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棉花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02
oxysporium f. sp. vasinfectum
03 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
3、能生长、易流行:能够在虫尸、土壤、植物体内及根际生长繁殖、存宿, 随风雨、病虫、土壤及植物扩散、传播
稻飞虱群体感
染绿僵菌421 后虫尸上产孢
茶毛虫群体被绿
僵菌421感染后 长菌丝
4、无抗性:体壁侵染、致病机制复杂; 克抗性:与化药混用,增效、治抗性(杀“杀不死的虫”)。
关
1d
键
死亡:产孢
衰弱:发热、不动不食、被捕食
(三)促生作用
绿僵菌421油悬浮剂稀释 100~200倍后浸种,对双子 叶作物具有明显促生作用; 20-50倍浸种,对单子叶植物 具有明显促生作用。
绿僵菌421浸种后棉苗的生长情况
指标
最大叶片长度 cm
茎粗mm
421浸种 清水对照
13.56
9.08
4.47
3.25
绿僵菌421浸种后茄子苗的生长情况
播种后13天,促生效果明显 421浸种处理种子萌发快,幼苗植株更高,根系更发达。
绿僵菌421油悬浮剂在豆芽生产中的应用——促长保鲜 生产中应用:421 400倍浸种后,豆芽生长周期缩短为6天(常规为7天);
保鲜中应用:豆芽长成后,用绿僵菌421 200倍的药液喷淋一次,可明显延缓豆芽腐 烂变臭的速度。
09 Maii
10 玉米圆斑病菌Bipolaris zeicola
11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12 水稻恶苗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
13 黄瓜褐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
14 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 alongipes
处理后3天
处理后4天
豆芽长成后,421 200和400倍液喷淋豆芽,有利于豆芽的储藏保鲜。
1、直接作用
• 致死:死亡率60-80%; • 取食减少:取食行为和迁飞能力减少(施用后2-3天)
绿僵菌田间防控稻纵卷叶螟的校正虫口减退率与保叶率(2013年,广西 )
A
100
80
B
100
80
校正虫口减退率,% 保叶率,%
15 牡丹轮纹病菌Pseudocercospora variicola
16 牡丹炭疽病菌Gloeosporium sp.
17 白菜黑斑病菌Altenaria brassicae
18 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
19 花生白绢病 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
菌丝生长抑制 率(%)
56.00±0.80 54.04±2.11
53.97±1.28 53.84±2.45 53.25±1.67 51.24±1.41
50.53±2.36 49.19±2.19 47.52±4.69
46.64±5.57 46.62±3.09 45.24±1.43 44.17±2.74 43.84±2.50 43.22±3.14 38.52±2.91 36.21±3.82 0 0
04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05 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f. sp. 06 cucum erinum
07 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08 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alternaria f. sp.
水稻生育期 分蘖前期 分蘖中期
孕穗期 抽穗期
防控对象 二化螟 二化螟
施药时期 卵孵化高峰期至1、2龄幼虫盛期 卵孵化高峰期至1、2龄幼虫盛期
421
化学农药
421与化学农药的平均防效(%) 14省区28个点平均效果
600 580 575 577
560
540
520
500
499
480
460
421
药
照
农
对
学
白
化
空
水稻产量(公斤/亩) 14省区28个点平均亩产量
与化学杀虫剂相比,绿僵菌421对主要害虫死亡率低,但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
• 绿僵菌421全程防控水稻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