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有哪些沿海城市
辽宁省抚顺市营口湾简介

辽宁省抚顺市营口湾简介营口湾,位于中国辽宁省抚顺市东南部,是辽宁省唯一的滨海港口城市。
营口湾地处辽东半岛南部,东临渤海,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经济区域和对外贸易港口。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营口湾地理位置优越,西南相隔150多公里的沈阳市,北距大连市约300多公里,东北与丹东市相连,地理区位十分重要。
同时,营口湾还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湾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
湾内水域面积宽阔,海岸线曲折,沿岸分布有多个温暖的海湾和海滨浴场,是游客度假休闲的理想去处。
二、港口及交通便利营口湾港是中国唯一一个两江陆桥相连的港口,内河水域与鸭绿江、辽河相通,拥有众多岸线资源,港口码头设施完善,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
同时,营口湾还依托营口口岸,与朝鲜的金策港和南浦港形成铁路、公路、海洋等多式联运的国际物流通道,大大提升了辽宁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水平。
三、经济发展作为辽宁省重要的滨海港口城市,营口湾经济发展迅猛。
湾区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以重工业为主,涵盖了石油化工、钢铁、机械制造等领域。
同时,营口湾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为发展大宗物资加工业奠定了基础。
四、旅游资源丰富营口湾风景优美,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
如湾区山水壮丽,山峦叠翠,充满野趣;海岸线长达数十公里,沙滩洁白细腻,海水清澈见底;还有许多自然景点,如赤山、蚂蚁山等。
此外,湾区还有世界文化遗产——葫芦岛龙宫、仙人洞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五、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营口湾的城市建设也得到了迅速改善,现代化的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整洁,绿化环境良好。
同时,湾区还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活动。
每年都会举办各种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文化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营口湾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了水质监测和治理,推进了污水处理工程等环保措施。
中国北方沿海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与饮食文化现状——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

北 菜 、 菜 、 菜 、 料理 、 鲁 川 日式 韩式烧 烤等 和谐发 展 的局 面。 因此 , 查 大 连居 民 的饮 食 文 和饮 食 化 习惯 考
不仅可以体现 当代中国北方沿海城市居 民的饮食习惯和文化 , 还可以反映东西方以及 中国不 同地域饮 食习惯和文化交汇的现阶段结果。
本文关 于 大连市 居 民饮食 习惯 与行 为 的报 导 , 是通 过 问卷 调查 的方 法 , 步 了解 大 连 市成 年 居 民 初
— —
An Iv siain i ain.L a nn rvn e n et t n D l g o a io igP o ic
蔡 宁伟
摘 要: 由于地理 、 历史、 文化等 因素的综合作 用, 新时期 中国北方沿海城 市居 民的饮食 习惯和文化呈现 出许 多不 同
于南方甚 至北方 内陆的特点。辽宁省大连 市作为 中国北方重要 的沿海城 市 , 着重要代表 意义和参 考价值。考察 大连 有 居 民的饮食 习惯和文化不仅可以 了解 '代 中国北方沿海城 市居 民的饮食 习惯和文化 , 可以反 映 中国不 同地 域及 中西 3 - 还
关键词 : 中国北方 沿海 ; 饮食 习惯 ; 饮食文化 ; 大连居 民; 调查
K yw r s N r d ca t ra f hn ; i u t e od : o h a o s l e s ia de c so de c l r ; ai ;ivsi t n t n aa oC t m; i ut e D a n et ai t u l n g o
中国北方沿海城市居民的饮食习惯 和饮食文化 由于地理因素 、 历史因素 、 文化因素等综合作用, 在 新时期呈现出许多不同于南方甚至北方内陆的特点。辽宁省大连市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 该
大连发展停滞是谁导致的

大连发展停滞是谁导致的大连位于中国辽宁省的南部沿海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长期以来,大连一直是中国东北地区经济的龙头城市,但近年来,大连的发展却遇到了停滞的困境。
那么,导致大连发展停滞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大连的停滞发展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有关。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大连的传统产业优势逐渐削弱。
大连曾经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特别是船舶制造、机械、化工等领域,但随着外资和内资的转移以及产能过剩,大连的这些传统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转型压力。
其次,大连的环境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大连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黄金海岸线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连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大连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潜力,使得大连在吸引人才和外来投资方面面临很大阻力。
此外,大连的发展停滞还与地方政府的政策调整有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连的政策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内资投资。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的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控等政策调整,大连的发展势头逐渐放缓。
地方政府不再采取过度依赖投资的政策,而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大连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最后,大连的发展停滞也与人才流失问题有关。
随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连的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使得一些企业和人才转移至其他城市。
同时,大连的创新环境和科研实力相对较弱,无法满足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需求,导致人才流失加剧。
人才的流失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流失,也是大连发展停滞的根本原因之一综上所述,大连发展停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环境问题、政策调整和人才流失等。
为了推动大连的发展,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鼓励创新创业,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改善营商环境等。
只有综合应对这些问题,大连才能重新恢复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辽宁丹东市旅游概况

丹东市是辽宁省辖市,是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辽东半岛经济开放区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的汇合处,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新义洲市隔江相望,南临黄海,西界鞍山、营口,西南与大连市毗邻,北与本溪市接壤。
市区地理座标为东经124°23′,北纬40°07′。
丹东地区东西最大横距19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0公里,总面积14981.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3平方公里。
丹东大陆海岸线长120公里,沿海有大鹿岛、小麦岛等岛屿。
市人民政府驻振兴区。
丹东地区除东港沿海平原大部分属辽东山地丘陵外,为长白山脉向西南延伸的支脉或余脉的东南坡。
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
按高度和地形特征,可划分为北部中低山区,南部丘陵区,南缘沿海平原区3类规模较大的地貌单元。
其中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局部还有阶地、台地等小型地貌单元。
丹东年平均气温为6.8~8.7℃,南北温差约2℃。
冬季虽长,南部约50~60天(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北部约70~80天(12月上旬至翌年2月下旬),但严寒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较短,极端最低气温为-38.5℃(宽甸)。
夏季虽热但炎热期(日平均气温达25℃或以上时期)较短,一般约2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中旬),而宽甸仅10天左右(7月下旬至8月上旬),极端最高气温36.7℃(凤城)。
丹东市花是杜鹃花,市树是杜鹃花。
丹东市风景旅游资源丰富,江(河)、湖、海、山、泉、岛、林、洞、塘和人文景观居东北之冠。
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鸭绿江风景名胜区、凤凰山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三个:青山沟、大孤山、五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个:白石砬子、凤凰山、东港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两个:天桥沟、大孤山。
省级森林公园两个:五龙山、黄椅山、蒲石河等1500平方公里旅游资源。
青山沟青山湖畔有亚洲第一画家村,大孤山天后宫是我国历史最大的天后宫古建筑群,虎山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东端的起点,丹东还有许多的古文化遗址,有近代日俄战争、中日甲午海战场,杨靖宇烈士的遗迹、轶事等。
锦州打造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的实践路径

锦 州 打 造 辽 宁 沿 海 第 二 大 城 市 的 实 践 路 径
蔡 中为
摘
要: 锦州是辽宁西部的重要 的区域性 中心城市 , 辽西走廊” 是“ 北端的重要性节点城市 , 在辽宁沿海 地区发展 战
பைடு நூலகம்
略的大背景下 , 锦州依托 自身的陆海空三重优势 , 大 自身的经济实力 , 壮 目标定 位于建设 中国光伏产 业之都 、 环渤 海地区的特大型港 口城 市、 辽西沿海经济 区中心城市 和辽宁沿海第二大 城市。锦州要实 现 目标 , 必须依靠 政府 的 大力支持 , 扬长避短 , 大力发挥海洋优势 , 做强港 口; 大力发展工业 和服务业 , 继续大力 吸纳人 口和产业 , 提升综合
标。
一
年 沿 海港 区货 物 吞 吐 量 达 到 70 0 0万 吨 、 装 箱 吞 吐 量 达 到 集
20万 T U和旅 客 吞 吐 量 达 到 20万人 的 港 口。 0 E 0
从表 l可 以看 到 ,0 1 1 1 2 1 年 — O月环 渤海 地 区
、
锦 州实现 战略构 想 的实践路 径
展海 洋经 济可 以从 以下几 个方 面着 眼 , 一是 进行 港 口贸 易 ; 二是发 展 临港工业 ; 三是 发 展海 洋旅 游 ; 四
口。而受 到海域 的 自然 状况 等 的影 响 , 锦州 并 没 有 进人 交通部 统计 的规模 以上 港 口的行列 , 就 是 说 也 20 0 9年锦 州港货 物 吞 吐量 没 有 达 到 70 0 0万 吨 、 集 装箱吞 吐量 没有达 到 20万 T U、 客 吞 吐量 没 有 0 E 旅
略 的大 背 景下 , 锦州 依 托 自身 的陆 海 空三 重 优 势 , 壮 大 自身 的经济 实力 , 目标 定位 于建 设 中 国光 伏 产 业 之 都 、 渤 海地 区 的特 大型 港 口城市 、 西 沿 海 环 辽 经 济 区中心 城市 和辽 宁沿海第 二大 城市 。 从 总体 上看 , 锦州 提 出这 样 的宏伟 目标是 可 行
加快沿海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辽宁省凌海市为例

较快的优先得到发展 通过其极化和扩散力不断地扩大所在
地 区的发展规模 , 动其他地 区的发展 。我们 要抓 住东北 并带 振兴 和沿海开放 双重机 遇 , 用对 县 域经 济 的政 策 扶持 , 利 加
沿海各类开发区、 先导区加快发展, 是辽宁省县域经济又快
又好健康 发展 的保证 。凌海市是 辽宁省 的沿海 开放 城市 , 地 处渤海辽 东湾 的环抱 中 , 全市海岸线 长 8 . 公 里 , 37 沿海 滩涂 17 . 万公 顷 , 米 等 深线 以内 的近海 水 域 9 公 顷 。因此 , 1 O 万
业、 城市与农村 的协调发展, 带动了当地 经济 的快速发展。 有利于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解决好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 无疑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
优质 海产品资源 、 副产 品 资源 、 动 力资 源 、 游 资源 , 农 劳 旅 钼 铁 等资源优 势 。把 沿 海 资 源潜 在 优 势 , 为现 实 的竞 争 优 化 势, 实现跨越 式发展 , 县域经济发 展必然 选择 。 是其 2加快凌海 市沿海 开发 , 建设 “ . 抓住 五点 一线 ” 海经 济 沿 带机遇 , 于促进 区域协调发 展 有利 增 长极理论 最初是 由法 国经 济 学家 佩 鲁在 韦 伯工 业 区 域 发展理论提 出的聚集 概 念 的基础 上 提 出来 的 , 后来 , 代 布 维、 弗里德曼 、 达尔在不 同程度上 丰富和 发展 了该 理论 。 缪尔 该理论 认为 : 经济增 长是 不平 衡 的 , 某些 主 导产 业 部 门和 有 创新 能力 的行业集 中于一些 地 区或 大 城市 , 形成 增 长极 , 比
区域经济与产 业经济
] 沿海开发 促 进县域经济发展 jo n l  ̄
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旅游开发研究

[提要]港口旅游是我国的一个新兴旅游产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发展具有带动、辐射等多种功能。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上共分布着大连、丹东、营口、锦州、盘锦和葫芦岛等6座港口城市,它们的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在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辽宁省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平台。本文在明确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旅游开发的背景与意义基础上,着重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港口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战略,提出“旅游+”战略统领下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具体的举措,从而为“旅游+”战略统领下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提供借鉴,以便促进辽宁省经济总体发展,在国家整体发展中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为“旅游+”战略强有力的实行做出应有的贡献。关键词:“旅游+”;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旅游;发展战略本文来源: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旅游+’战略背景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L15BGL034);项目负责人:王晓宇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旅游+”战略背景下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旅游开发研究收录日期:2017年2月6日一、“旅游+”战略下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旅游开发的背景与意义“旅游+”战略由北京伯联顾问于2015年5月首次提出,并应用于“文山州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旅游+”战略的提出,将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有力践行,不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同时,旅游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其他产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旅游+”为先导的各项经济建设新常态。“旅游+”突破传统旅游业的各项要素,多元创新、融合发展,对传统旅游进行升级及改造,旅游的功能渗透到各个产业领域。2015年8月下旬,北京旅游协会张辉教授撰文解析点评“旅游+”,产业经济界热议并转发。作为概念“始作俑者”,伯联顾问同样关注了“旅游+”在产业引发的讨论,“旅游+”理念的诞生,得于李克强提出的“互联网+”理念,是国家“互联网+”平台思路在产业发展领域的应用实践。当今经济环境下,一国尚可以互联网思维开放思路整合经济,一个旅游产业推动者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趋势更应具备“互联网”认知。如能够引发产业领域工作者的一些共同思考,带动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旅游+”的初衷便已放大实现。“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产业发展理念的重塑和创新。“旅游+”便于区域管理者从产业发展战略高度,完成区域旅游产业商业模式构建,快速整合优势产业资源设计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路径,从而实现真正落地的“产业跨界”。不同的产业结构,导致不同的发展模式。产业跨界,将直接实现旅游产业的优势资源整合。二、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发展现状在辽宁绵延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密集地分布了40多个港口,有着将近400个的生产性泊位。从整体上看,辽宁省港口基本都属于不冻良港,配套设施设备也比较完备,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大连港和营口港,这两大港口的吞吐量均已进入中国十大港口之列。其中,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依托大连市,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位置,服务范围涵盖了东北全境,目前已成为东北亚地区最为重要的中转港和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口。营口港位于辽东湾东部,直接腹地以沈阳经济圈为主,是距离辽宁中部城市群最近的出海口。锦州港位于锦州湾北岸,扼守着辽西走廊的咽喉,是本市、辽西地区和内蒙古赤峰等地最便捷的出海口岸。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是东北经济区通向韩国、朝鲜和日本最便捷的出海口。葫芦岛地处辽西走廊北端的咽喉地带,是葫芦岛市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盘锦港位于辽河入海口,面临渤海,背靠辽河三角洲,是盘锦市综合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辽宁省六大港口的功能辐射范围分别有所不同。辐射范围最大的是大连港,基本可以辐射东北全境,是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国际性港口;其次是营口港和丹东港,其辐射范围既包括本地区,也包括周边地区,是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再次是锦州港、盘锦港和葫芦岛港,主要服务范围是本地区,服务范围和业务范围都较小。三、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港口建设在迅速发展、为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阻碍了其发展的进程与速度。首先,辽宁省港口的分布过于密集,在其功能上主要是粗放型的开发利用,并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最终导致了产能过剩、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等不良现象,甚至出现了资产闲置的现象;其次,辽宁省港口在管理过程中呈现条块分割的局面,基本上属于“一城一港一政”的管理模式,使得各港口的区位优势尚未得到有效的整合;再次,目前港口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发挥的还是其生产运输的功
基于DEA方法的辽宁省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有效性评价

( m —Cn ro uy f an cnm n utnbeDvl m n,i n g o a U i rt, aa 109 Cia K et r td l eEoo yadSs i l ee p etL oi r l nv syD i 16 2 , h ) ef S oM i aa o a nN m ei l n n
A s a t P r eo o y hd a h g o n p m t g t a o a eo o y I t s p pr d t e vl m n n l i ( E o i n g b t c: o cn m a u e r e i r o n e n t n l n m .n h a e, a n e p eta a s D A) L oi r t l o i h i c i a o ys f a n
经济生产率退步 , 而港 口经济略有进步 ; 城市经济和港 口经济均显现无效性 , 城市经济效 率略高于 港 口经济 。在趋 势方面 , 但 城市
经济发展呈现暂时退 步情况 , 口经济则有上升趋势 。 港 关键词 : E D A方法 ; 宁省港 口城市 ; 辽 有效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29 2 F9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5 112 1)I 02— 4 10 —84 (0 1I 一10 0
wee 8I y e . h e ut s o e a e p r ct o i nn rvn e t ee o o c d v lp n r a c n mi rd c vt l I 1z d T er s l h w d t t t i La i gP o ic , c n mi e eo m to u b n e o o cp o u t i I ' a s h t o yf h o h e f i y s e whl sd, i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沿海城市辽宁简称辽。
因辽河纵贯省内,取辽河流域永久安宁之意而得名。
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南临黄海、渤海,西南与河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东北与吉林省毗连,东南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
辽宁战国时为燕地,置辽东、辽西两郡。
秦朝仍设辽东、辽西二郡。
西汉时,辽宁属幽州,置辽东、辽西、玄菟三郡。
东汉时增设辽东属国地。
三国时仍属幽州,置辽东、昌黎、玄菟三郡。
西晋时属平州,各郡县不变。
东晋时为前秦、三燕(前燕、后燕、北燕)。
北魏、东魏、北齐时为营州,统领辽东、昌黎、建德、营丘四郡。
隋置燕、柳城、辽东三郡。
唐设安东都护府,辖新城、辽东城、建安诸都督府。
辽、金、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迁入辽宁,使辽宁地区的开发日趋迅速,辽代属东京道、中京道、上京道。
金代为东京路、咸平路、上京路、北京路。
元代为辽阳行省和中书省,设辽阳路、沈阳路、开原路、广宁路和大宁路。
明为辽东都司。
清初置盛京,清末为奉天省。
民国沿清制。
1929年改称辽宁省。
1931〜1945年日本侵占期间,划分为奉天、锦州、安东三省。
1945〜1948年国民党时期划分为辽宁、辽北、安东三省及沈阳市。
1949年后划分为辽东、辽西两省及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直辖市。
1954年两省合并,正式成立辽宁省。
辽宁省海岸线总长292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2292.4公里,岛屿岸线627.6公里。
全省有岛、坨、礁506个,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海岛266个,总面积191.5平方公里。
全省管辖海域面积 6.8万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10万亩。
广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有海水鱼200多种,虾、蟹、贝30多种,藻类100多种;优良港址44处,渔港77处;沿海旅游资源丰富,沿岸有海蚀景观、滨海湿地景观及海滨浴场;有大连金石滩国家级旅游渡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全省总人口4217 万人(2004 年)。
实施建设“海上辽宁”战略以来,依靠科技进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长足进展,基本形成了海洋经济的6个支柱产业,即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制造业、海盐业、沿海旅游业,同时海洋药物、海洋功能食品等相关产业开始兴起。
2004年海洋捕捞产量149.12万吨,海水养殖产量197.03万吨,海洋渔业总产值达446.04亿元;海洋交通运输业总产值120.0亿元,海洋货物运输量4366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24002万吨,通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洋石油产量19.99万吨,天然气产量9911万立方米,总产值3.21亿元;船舶制造业努力开拓国内外船舶市场,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大力开发新产品,建造船舶196.74万吨,工业总产值108.42亿元;海盐业,有盐田面积4.9万公顷,海盐产量204.0万吨,产值5.06亿元;沿海旅游业拥有旅行社884家,其中,国内旅行社817家,国际旅行社67家,接待入境旅游者68.2万人,旅游收入203.65亿元。
2004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932.23亿元,海洋经济已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辽宁省沿海地方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长海县、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丹东市:东港市锦州市:凌海市营口市:西市区、鲅鱼圈区、老边区、盖州市盘锦市:大洼县、盘山县葫芦岛市:连山区、龙港区、绥中县、兴城市中山区中山区位于大连市区的东部,东、南、北三面临海,西部与西岗区接壤。
陆地面积为43.8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5公里。
区内中部、南部山岗蜿蜒,丘陵起伏,各种建筑依附山势, 参差错落,井然有序。
治理后的自由河,碧波荡漾,自西向东注入黄海。
全区西北平坦,东南为低山丘陵,西面包在海拔50-100米之间,只有少数山峰在海拔200米左右。
区政府现所在地为大连市中山区一德街83号,邮政编码116001。
西岗区西岗区位于大连市中心,是市政府所在地,居于大连市的行政中心地位。
同时也是正在形成的大连市中部商贸商务中心、大连市网络信息中心和文化体育中心。
总面积26.1平方公里2000年,全区户籍总人口为328625人,下辖13个街道办事处,69个社区居委会。
辖区内交通、通讯、电力、供水、供热等设施完善,涉外法规健全,社会秩序安定,市民安居乐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南部沿海风景区是著名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和避暑疗养的胜地,森林动物园群山环抱,绿水长流,艺术展览馆以其独特风格展现出东方艺术的魅力。
沙河口区沙河口区之名始于近代,据《金州卫山川地理志》记载,明代这里为沙河的河口,故得名沙河口。
1946年2月3日,沙河口区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8月,根据关东公署的训令将沙河口区政府改为沙河口区公所;1950年12月,旅大市政府将其所属的西山区划归沙河口区管辖,同时将沙河口区公所改名为沙河口区人民政府。
沙河口区人民政府辖9个街道办事处、9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地址位于同泰街120号。
沙河口区是大连市中心区之一,位于市区西部,土地面积4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6.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公里。
沙河口区东以不老街为界与西岗区接壤,南临黄海,北至南松路与甘井子区毗邻,西至由家村铁路线与高新技术园区相望。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有大顶山、白云山、西尖山等7座山岭。
马栏河流经城区西部,向南注入黄海,全长15公里,为季节性河流。
甘井子区大连市甘井子区位于辽东半岛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是大连市内四区之一,也是大连市城市扩展的唯一区域。
区辖13个街道、6个镇,总人口78.5万,陆地面积502平方公里。
这里风景秀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这里经济发达,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富裕。
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3亿元。
旅顺口区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属大连市辖区。
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大连,距大连市区45公里。
旅顺口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境内有举世闻名的天然不冻旅顺港,为京津海上门户和东北的天然屏障。
新开辟的旅顺新港是沟通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黄金水道”。
旅顺口区陆地南北纵距26.1公里,东西横距31.2公里,总面积506.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9.7公里。
旅顺口区全境属长白山余脉构成的沿海丘陵地带,东高西低,平均海拔140米,地形构成为六丘半水三分半田。
共有山丘292座,最高老铁山海拔465.6米,直临黄渤海分界线,被称为辽宁的”天涯海角”。
境内河流多为间歇性小河。
农田耕地多处在15度左右的缓坡上,少量在丘陵间盆地或沿海河谷地带。
旅顺口区具有北温带季风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日光充足,雨量适中。
_ 旅顺口区现有13个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共71个村委员会和24个社区委员会,区政府设在旅顺口区新城大街1号。
金州区大连市金州区地处辽东半岛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 4 '〜39° 23 ',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大连保税区为邻,北与普兰店市相接。
全区面积1074.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61.23公里。
金州属低山丘陵区,地—以小黑山至大黑山一线山脉为中心轴部, 另以大黑山至大李家城山头沿黄海近岸一线山脉为东部分支轴部,向两侧倾斜,构成中部高、两翼低的阶梯状地形。
全境独流入海的河流11条,总长204公里,流域面积950平方公里。
全区最大河流为登沙河,总长26公里,流域面积229.2平方公里。
登沙河发源于向应镇小黑山及普兰店市二龙山,流入黄海盐大澳。
金州处在黄海和渤海之间,海岸曲折、港湾相连、滩涂广阔、岩礁密布,海岸线总长161.23公里。
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岛礁8处,较大岛屿是渤海的蚂蚁岛,较大港湾金州湾位于金州城西部约2公里的渤海水域,北至大魏家养麦山、葫芦套一带,南至友谊南山村—西海,因距金州城较近而得名。
港湾呈椭圆形,纵约28公里,横约15公里。
水深自东向西递增至10米。
岸边至湾内1000米,水深不足2米。
长海县长海县跨海域面积7800平方公里,有适于浮筏养殖浅海水面 1.6万公顷;适于底播增殖贝、藻类海底面积9.7万公顷;适于鱼类人工放流增殖海域面积13万公顷。
加之整个长山群岛位于著名的海洋岛渔场之中,初级生产力资源丰富,鱼、虾、贝、藻等海产品资源多达400余种,极具渔业生产和开发高新技术含量较高的海洋产业优势。
长海县海洋旅游资源独特。
境内空气湿润,气候宜人,不可再生的海积、海蚀地貌景观遍布诸岛,拥有黄渤海区域最好的海水水质、全国一级标准的大气环境和60%的森林覆盖率,加之古远的人文历史内涵,可谓集海洋景观与陆地景观于一体,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是东北地区海洋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已被确定为国家级海岛森林公园、国家级海钓基地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长海县天然海水港湾众多。
长海县岛岸线长359公里,大小港湾近百处,水道纵横,水深池阔,终年不冻,适宜兴建深水港,加之大长山四块石港二类口岸政策的实施,为发展保税、仓储、转口贸易、船舶修造和海运业为主的港口经济创造了优越条件。
长海县海洋产业初具规模。
拥有各类捕捞渔船2300艘,其中从事境外远洋作业船舶达82艘,居全市各县市区之首。
拥有各类贝藻养殖浮筏11万台,底播增殖海珍品面积存量5万公顷,年滚动收获近3万公顷;网箱养鱼3000多箱。
拥有各类育苗室40座,培育水体近3万立方米。
拥有规模较大的水产品加工企业34家,加工制品70多种,畅销国内外市场。
拥有县内外海上客运航线25条,客运船舶23艘。
长海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全县共有港口码头20余座,其中国家二类开放港口一座。
全县公路基本实现钢性化。
以县镇为中心的县内外海陆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邮电通信与国际接轨,被命名为“中国电话第一岛”和“辽宁电信第一县”。
全县村级以上岛屿全部接通了大陆电网。
水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建设了海水淡化工程,从大陆跨海引水工程正在抓紧进行。
城乡面貌不断改观,海岛城市化、现代化程度日趋提高。
瓦房店市瓦房店市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地处北纬39° 20'〜40° 07';西濒渤海,北距沈阳292公里,南距大连104公里,是连接沈阳和大连的重要经济区。
全境总面积3793.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6.2平方公里。
瓦房店市辖15个镇、10个乡,7个街道。
瓦房店市拥有辽阔的海域和滩涂,海岸线长461.2公里,居全国县级市第二位。
近海滩涂面积1.8万公顷,盛产海盐和鱼虾,年产海盐130多万吨,复州湾盐场是全国四大盐场之一;海参和贝类等海珍品养殖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国家海参、对虾重点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