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前向仿真中驾驶员模型建模与仿真
合集下载
纯电动汽车动力悬置系统仿真与优化设计

对于动力悬置系统的仿真分析,可以采用有限元方法(FEM)对模型进行数值 计算,从而得到系统的振动和噪音响应。通过调整悬置橡胶的刚度、阻尼系数 以及弹簧的刚度等参数,可以优化系统的性能。此外,可以采用多目标优化算 法,如遗传算法(GA)或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实 现系统在振动和噪音性能方面的最佳平衡。
三、纯电动汽车双电机动力系统 仿真优化过程
1、建立仿真模型
为了对纯电动汽车双电机动力系统进行仿真优化,需要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 该模型应包括车辆动力学模型、电池模型、电机模型和控制器模型等。通过合 理的建模方法,可以获得精确的仿真结果。
2、参数优化
在仿真过程中,需要对双电机动力系统的参数进行优化。这些参数包括电机的 扭矩、转速、电流和电压等。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优化车辆的动力性能、 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等。常用的参数优化方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和模 拟退火算法等。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优化方法。
1、市场潜力:随着纯电动汽车 市场的不断扩大,对于高性能动 力悬置系统的需求也在增加
2、成本效益:优化设计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好的性能和舒 适性
结论
本次演示对纯电动汽车动力悬置系统的仿真与优化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 建立系统模型、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性能和舒适性。从 市场潜力和成本效益两个方面对优化设计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为纯电动汽车 动力悬置系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3、仿真结果分析
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双电机动力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常用的 仿真结果分析方法包括性能指标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可靠性 分析等。根据仿真结果,可以对双电机动力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建模和仿真

以及排放特性 ;
() 2 观察功率在发动机 、 电动机和电池组之 间的分配情况 ; () 3 评价不同的设计方 案和控制策略或控制方 法的优劣 ; () 4 分析汽车是否 能够满足各种循环工况的功率要求 。
测试各种控制策略实际效果的方法通常有 三种 : 建立汽车原型 、 做 大量试验和采用仿真技术 , 中前两种耗时较大 , 其 且需要大量 计 方案 , 优化设 计参数 , 而且可以降低 研究 费用 , 缩短开发周期。
。 。 。 。 。 。 。 。 。 … 一 一 。 。 …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要】 摘 描述了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H V 仿真模型的建模思想, PE ) 利用A VS R软件, D I O 建立 j
并联 式混合动 力汽车的建模 和仿 真
高爱 云 付主 木
( 河 南科 技大 学 车辆 与动 力 工程 学院 。 阳 4 10 ) 东 南大 学 自动控 制 系 。 - 洛 703 ( 南京 209 ) 10 6
Mo eig a d smua in o a al l y r lc r e il d l n i lt f r l b i ee ti v hce n o p eh d c
2 0 . rsls o sta tem d Z n i uai eh daer n ea d esbe 0 07 e u hw t h e adsm l o m to l e l n / ail 7 t h o tn 0 .
t
K yw rs y r l t cvhc ; dl gads uai e od: bi e cr ei e Mo e n n m l o H d ei l i i tn
() 2 观察功率在发动机 、 电动机和电池组之 间的分配情况 ; () 3 评价不同的设计方 案和控制策略或控制方 法的优劣 ; () 4 分析汽车是否 能够满足各种循环工况的功率要求 。
测试各种控制策略实际效果的方法通常有 三种 : 建立汽车原型 、 做 大量试验和采用仿真技术 , 中前两种耗时较大 , 其 且需要大量 计 方案 , 优化设 计参数 , 而且可以降低 研究 费用 , 缩短开发周期。
。 。 。 。 。 。 。 。 。 … 一 一 。 。 … 一 一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要】 摘 描述了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H V 仿真模型的建模思想, PE ) 利用A VS R软件, D I O 建立 j
并联 式混合动 力汽车的建模 和仿 真
高爱 云 付主 木
( 河 南科 技大 学 车辆 与动 力 工程 学院 。 阳 4 10 ) 东 南大 学 自动控 制 系 。 - 洛 703 ( 南京 209 ) 10 6
Mo eig a d smua in o a al l y r lc r e il d l n i lt f r l b i ee ti v hce n o p eh d c
2 0 . rsls o sta tem d Z n i uai eh daer n ea d esbe 0 07 e u hw t h e adsm l o m to l e l n / ail 7 t h o tn 0 .
t
K yw rs y r l t cvhc ; dl gads uai e od: bi e cr ei e Mo e n n m l o H d ei l i i tn
汽车双质量飞轮转矩特性建模与仿真

汽车双质量飞轮转矩特性建模与仿真
宋立权;尹玉明;周建东;曾礼平
【期刊名称】《新型工业化》
【年(卷),期】2013(003)009
【摘要】建立了双质量飞轮转矩特性数学力学模型,运用ADAMS软件对双质量飞轮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了与试验相吻合的转矩特性曲线,得出了考虑摩擦的仿
真分析模型更能真实地反映双质量飞轮的转矩特性,并且可以增大转矩的结论;利用
弹簧座头部的相互楔入摩擦作用,获得了大扭转角时转矩的非线性增加,实现了在低
转矩小扭转角所具有的柔性、大扭转角时的高反抗转矩特性,使动力传动系统的一、二阶共振转速被完全有效地隔离在发动机的正常转速范围之外,达到了隔振设计的
目标.
【总页数】11页(P53-63)
【作者】宋立权;尹玉明;周建东;曾礼平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大学机械传动
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401331;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133.7
【相关文献】
1.电动汽车前向仿真中驾驶员模型建模与仿真 [J], 黄妙华;陈飚;陈胜金
2.开关磁阻电动机转矩特性的检测与建模研究 [J], 宋小川;王家军
3.汽车双质量飞轮扭振减振器性能仿真分析与匹配 [J], 王登峰;宋继强;刘波
4.纯电动汽车电动机参数设计及整车建模仿真分析——基于AVL-CRUISE仿真平台 [J], 戚金凤
5.基于双质量飞轮的动态扭转特性的建模仿真与试验验证研究 [J], 张贵辉; 黄其柏; 王洪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增程式电动汽车辅助动力单元的建模与仿真

第 2 6卷 第 1期 21 0 2年 3月
上
海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学
报
Vo1 2 . . 6 No 1
M a. 2)2 r ( 1
J OuRNAL OF S HANGHAIUNI R I Y OF E VE S T NGI EE I C ENC N R NG S I E
车辆 以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动模 式 行驶 , 在满 足动 力性 的前 提 ]可
其 启 动 、 率跟 随和 停机工 作 过程. 功
进 行仿 真 研 究 , 仅 可 以 优 化 设 计 方 案 和设 计 参 不 数, 而且可 以大 大 降低 研 究 费 用 , 短 开发 与 研 究 缩 的周期 [ . 研究 采 用 Malb Smuik建模 与 仿 2本 ] t /i l a n
真工 具 , 立 了 AP 及 其 控 制 系 统 的模 型 , 究 建 U 研
Ab ta t s r c :Si u a i n m o l ort e e gi e, ne a ora d c nt o lng s s e ft ux la y po r u t m l to de sf h n n ge r t n o r li y t ms o hea ii r we ni
( APU)we ee t b ih d b ta / i l k C n r l f re g n ’ p e n e e ao ’ o q ewe e r sa l e y Ma lb Smui . o to s o n ie Ss e d a d g n rt r S t r u r s n
摘 要 :用 Malb Smuik建 立辅 助动 力单 元 中的发 动机 、 电机 及 其控 制 系统 的仿 真模 型. t /i l a n 发 采
上
海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学
报
Vo1 2 . . 6 No 1
M a. 2)2 r ( 1
J OuRNAL OF S HANGHAIUNI R I Y OF E VE S T NGI EE I C ENC N R NG S I E
车辆 以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动模 式 行驶 , 在满 足动 力性 的前 提 ]可
其 启 动 、 率跟 随和 停机工 作 过程. 功
进 行仿 真 研 究 , 仅 可 以 优 化 设 计 方 案 和设 计 参 不 数, 而且可 以大 大 降低 研 究 费 用 , 短 开发 与 研 究 缩 的周期 [ . 研究 采 用 Malb Smuik建模 与 仿 2本 ] t /i l a n
真工 具 , 立 了 AP 及 其 控 制 系 统 的模 型 , 究 建 U 研
Ab ta t s r c :Si u a i n m o l ort e e gi e, ne a ora d c nt o lng s s e ft ux la y po r u t m l to de sf h n n ge r t n o r li y t ms o hea ii r we ni
( APU)we ee t b ih d b ta / i l k C n r l f re g n ’ p e n e e ao ’ o q ewe e r sa l e y Ma lb Smui . o to s o n ie Ss e d a d g n rt r S t r u r s n
摘 要 :用 Malb Smuik建 立辅 助动 力单 元 中的发 动机 、 电机 及 其控 制 系统 的仿 真模 型. t /i l a n 发 采
基于LABVIEW的电动车道路工况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单,较传动汽车相比,其机械损耗较小,因此可记为 1,即简化为:
Ft
=
Tt·i0·ik Rwheel
2.2 电动汽车行驶摩擦阻力
通常用滚动阻力 Ff 来表示行驶摩擦阻力:
Ff =M·g·C·cosα
其中 M 为汽车总质量,g 为 重 力 加 速 度 ,α 为 路 面 坡 度 角 ,C 为 滚
动摩擦系数。
2.3 电动车行驶空气阻力
空气阻力是由于空气动力作用,在汽车行驶方向上作用在汽车上
的分力,与气流相对速度的动压力成正比。
2
Fw =1/2·ρ·Cdrag·A·V
其中,Fw 为空气阻力,ρ 为空气密度,Cdrag 为空气阻力系数,A 为迎
风面积,V 为汽车车速。
2.4 电动汽车行驶坡道阻力
坡道阻力为汽车上坡行驶时,由于汽车的重力沿上坡路的分力阻
止汽车前进的力,为:
Fi =M·g·sinα
2.5 电动汽车行驶加速阻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要以加速度 a 运行,
必 须 施 加 ma 大 小 的 力 ,若 物 体 有 一 部 分 质 量 可 以 旋 转 ,必 须 把 旋 转
质量考虑进去,即:
Fj
=δ·M·
dV dt
其中,δ 为旋转质量换算系数且 δ≥1。 由于电动汽车没有笨重的
内燃机和飞轮,质量换算系数相对要小一些,接近于 1,故取 δ 为 1。 认
为电动汽车加速行驶时没有旋转质量。 即:
Fj
=M·
dV dt
2.6 电动汽车运动方程
电动汽车的运动方程为:Ft =Ff +Fw +Fi +Fj
代入后可得:
Tt·i0·ik Rwheel
基于ADVISOR的某型电动城市道路清洁车建模与仿真

mod e l b a s e d o n s p e c i ic f r o a d c o n di t i o n s . Ke y wo r d s : Ma t l a b/ S i m ul i nk; ADVI SO R;Ci t y c l e a n i n g c a r ; Si mu l a t i o n c h i p
Abs t r a c t : I n t hi s pa p e r , ba s e d o n he t d e ma nd o f a c e r t a i n t y p e r o a d c l e a n i ng v e h i c l e . We b u i l d t h e ADVI S OR mo d e l o f a n e l e c t r i c ve h i c l e b a s e d o n Ma t l a b / S i mu l i n k.Es pe c i a l l y b u i l d t he ve h i c l e mo d e l ,mo t o r mo d e l , e l e c t r i c a l a c c e s s o r i e s mo d e l , po we r b us c o n t r o l l e r a n d ba ae r y mo d e 1 . To v e if r y i t s pe r f o r ma n c e , s i mu l a t i n g t h e
作者简介 : 吴海鹏 ,硕士研究生 , 就读 于长安大学 , 主要研 使用 性 能 的基础 上 尽量 使其 能 量消耗 最 少 ,并给 出 究领域为 :能源车辆与控制技术 、太 阳能汽仿真 的各 项主 要性 能参 数 。
Abs t r a c t : I n t hi s pa p e r , ba s e d o n he t d e ma nd o f a c e r t a i n t y p e r o a d c l e a n i ng v e h i c l e . We b u i l d t h e ADVI S OR mo d e l o f a n e l e c t r i c ve h i c l e b a s e d o n Ma t l a b / S i mu l i n k.Es pe c i a l l y b u i l d t he ve h i c l e mo d e l ,mo t o r mo d e l , e l e c t r i c a l a c c e s s o r i e s mo d e l , po we r b us c o n t r o l l e r a n d ba ae r y mo d e 1 . To v e if r y i t s pe r f o r ma n c e , s i mu l a t i n g t h e
作者简介 : 吴海鹏 ,硕士研究生 , 就读 于长安大学 , 主要研 使用 性 能 的基础 上 尽量 使其 能 量消耗 最 少 ,并给 出 究领域为 :能源车辆与控制技术 、太 阳能汽仿真 的各 项主 要性 能参 数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仿真与控制

以得 到的转矩、转速、功率等 ,仿真信息沿 轮胎 、变速器到 复 ,直到完成整个道路循环 的仿真 ,最 后由输 出脚 本给 出仿
电机和发动机等。它不需要驾驶员模型 ,即模 型在给 定汽车 真图形和报表。A VIO ]仿真数据流程 图见 图3 D S Rf  ̄ ] 。 驾驶循环 的条件下 ,先确定车轮所需 的转矩和转 速 ,再通过 各传动组件 模型逐步计算上游组件 的实 际转 矩和 转速 ,当求
杂 ,但电池重量仅是 串联式 1 ,能量传递损失较小 ,但 是发 / 3 动机 的燃烧效率不高,排放污染较严重 。
混联 式混合动 力电动汽车是一种相对 比较完善的动 力系
统 ,其电池的体积、重量和成本较低 ,发动机总在最高效率
下工作 ,具有很好 的燃 油经济性 、动力性和平稳性 。可 以说
积 、重量和成本都很 高 ,另外 汽车的加速和续驶里程 等性能 都有待提 高。以上这些 因素使得 串联 式混合动 力电动汽车成
本 比较高 ,性价 比较低 。其适于在平稳低 速且对环保 要求较
高的环境 下运行 ,如大城市出租汽车。
并联 式 混 合 动 力 电动 汽 车 主 要 依 赖 于 发 动 机 提 供 动 力 , 动 力 性 较 好 ,可 以 在 高 速 公 路 上 运 行 ,其 驱 动 系统 控 制 较 复
计 算 以 达 到 系 统 最 高 性 能 ,适 用 于 不 同设 计 方 案 之 间 的 比较
图3 AD S 的 仿 真 数 据 流 程 图 VIOR
HE I VSM是 由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自 主 开 发 , 基 于
MaL bSm l k] 仿 真 软 件 , 功 能 类 似 于 A ta/i ui f n  ̄ J DVIO S R, PA S T,具有对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 、燃料 电池汽车的性能
基于CRUISE的汽车建模与仿真

车怠速和采用怠速关机等节油措施 " 将有利于降低
图 1 模型参数输入界面
循环百公里油耗 *
"%"
仿真过程 建模和参数输入完成之后" 利用检查功能
&23425$ 来检查模型是否正确 " 如果通过检查 " 便可 进行仿真! 在仿真计算之前" 要定制仿真任务!
’()*+, 根据汽车试验和性能分析要求 " 已经定制 了 6 种计算任务 " 分别是 (7$ 循环测试 &’8294 (:;$) "$ 爬 坡 性 能 测 试 &’9<=><;? @4ABCA=D;24 $) 1$ 恒 速
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以及汽车上其它耗能部件可用 风扇模块 $AQSN4N8<T "替代 %
1U#D1
建立物理连接
图1
汽车模型各子系统间信号连接
第 !! 卷 第 " 期
王保华等 ( 基于 ’()*+, 的汽车建模与仿真
! 6 !
"#$%&
各子模块参数输入 利用 ’()*+, 进行汽车性能仿真的最大特点
"#1
图#
汽车模型各子系统间物理连接
(A’>AB/)-(,>-C= 编写的控制 程序在后台 运行 ’
提高了 *+,-). 的应用灵活性 %
1D#D%
建立信号连接 信号连接是汽车建模过程中最关键内容之一 ’
1
汽车建模方法和过程
以某后轮驱动轿车为例 ’ 分析汽车结构和功
也有较大难度 % 要想正确建立汽车各子模型之间的 信号连接关系 ’ 必须对汽车系统内部各部件之间的 连接和控制关系 & 信息传递关系以及汽车动力学有 深入的理解% 如传统后轮驱动汽车’ 驾驶室 $*5OEJN: " 需要的转速信号来自于发动机转速 ’ 需 要 的 挡 位 指 示 信 号 来 自 于 变 速 器 $R;8< B5S " 的 当 前挡位 # 同 样 ’ 制动器 $B<8E;" 需 要的制动压 力 & 摩 擦离合器 $3<NO:N5P *4Q:OM " 需要的期 望的结合 程 度 & 发 动 机 $.PLNP; " 需 要 的 负 荷 信 号 $>58V" 和 起 动开关 $):8<: )6N:OM"信号以及变速箱 $R;8< B5S" 需 要的期望挡位信号都来自于驾驶室 $*5OEJN: "% 汽 车系统模型各信号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 图形下方 为定义各子模型间的信号连接关系 ’ 图形上方的细 线为已经建立的信号线 %
图 1 模型参数输入界面
循环百公里油耗 *
"%"
仿真过程 建模和参数输入完成之后" 利用检查功能
&23425$ 来检查模型是否正确 " 如果通过检查 " 便可 进行仿真! 在仿真计算之前" 要定制仿真任务!
’()*+, 根据汽车试验和性能分析要求 " 已经定制 了 6 种计算任务 " 分别是 (7$ 循环测试 &’8294 (:;$) "$ 爬 坡 性 能 测 试 &’9<=><;? @4ABCA=D;24 $) 1$ 恒 速
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以及汽车上其它耗能部件可用 风扇模块 $AQSN4N8<T "替代 %
1U#D1
建立物理连接
图1
汽车模型各子系统间信号连接
第 !! 卷 第 " 期
王保华等 ( 基于 ’()*+, 的汽车建模与仿真
! 6 !
"#$%&
各子模块参数输入 利用 ’()*+, 进行汽车性能仿真的最大特点
"#1
图#
汽车模型各子系统间物理连接
(A’>AB/)-(,>-C= 编写的控制 程序在后台 运行 ’
提高了 *+,-). 的应用灵活性 %
1D#D%
建立信号连接 信号连接是汽车建模过程中最关键内容之一 ’
1
汽车建模方法和过程
以某后轮驱动轿车为例 ’ 分析汽车结构和功
也有较大难度 % 要想正确建立汽车各子模型之间的 信号连接关系 ’ 必须对汽车系统内部各部件之间的 连接和控制关系 & 信息传递关系以及汽车动力学有 深入的理解% 如传统后轮驱动汽车’ 驾驶室 $*5OEJN: " 需要的转速信号来自于发动机转速 ’ 需 要 的 挡 位 指 示 信 号 来 自 于 变 速 器 $R;8< B5S " 的 当 前挡位 # 同 样 ’ 制动器 $B<8E;" 需 要的制动压 力 & 摩 擦离合器 $3<NO:N5P *4Q:OM " 需要的期 望的结合 程 度 & 发 动 机 $.PLNP; " 需 要 的 负 荷 信 号 $>58V" 和 起 动开关 $):8<: )6N:OM"信号以及变速箱 $R;8< B5S" 需 要的期望挡位信号都来自于驾驶室 $*5OEJN: "% 汽 车系统模型各信号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 图形下方 为定义各子模型间的信号连接关系 ’ 图形上方的细 线为已经建立的信号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