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质量的区域特征培训资料
新员工培训 烟叶基础知识

新员工培训烟叶基础知识刚踏入职场的新朋友们,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烟叶这档子事儿!你说这烟叶,它就像一位神秘的朋友,等待着咱们去揭开它的面纱。
咱先来说说这烟叶是啥?它呀,就好比是美食里的重要食材,经过一系列精心的处理和加工,最终变成了咱们熟悉的香烟。
烟叶的种类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就像水果店里各种各样的水果一样。
有浓香型的,就像香甜多汁的芒果,香气浓郁;有清香型的,仿佛清新爽口的西瓜,让人感觉清爽。
不同的种类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魅力,这可真是奇妙无比啊!再说说这烟叶的生长环境。
它就像娇贵的小公主,对环境的要求可高啦!阳光要恰到好处,多了少了都不行,这不就跟咱们人一样,工作压力太大或者太小都不舒坦。
土壤也得肥沃且有营养,不然烟叶怎么能茁壮成长呢?还有那水分,得控制得刚刚好,太干太湿都会影响它的品质。
你说这烟叶是不是特别难伺候?说到烟叶的采摘,那也是有讲究的。
不能太早,太早了就像果子没熟,味道不够好;也不能太晚,太晚了就过了最佳时机,品质会下降。
这就好比咱们赶火车,得卡着点儿,早了晚了都不行。
而且采摘的时候还得小心翼翼,就像对待刚出生的小宝宝一样,轻拿轻放,不然可就把这宝贝给弄坏啦。
接下来是烟叶的加工。
这加工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每个步骤都要精准无误。
烘烤、发酵、调制,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位舞者的精彩动作,稍有差错,这场舞蹈可就不完美啦。
经过这一系列的操作,烟叶才能从普普通通的叶子变成散发迷人香气的宝贝。
新朋友们,了解烟叶的基础知识就像是给咱们的工作大厦打下坚实的地基。
只有地基打得牢,咱们才能在工作中盖起高楼大厦,不是吗?咱们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做出出色的成绩。
所以,可别小看这烟叶基础知识,它可是咱们通往成功的重要钥匙呢!。
优质烟叶烘烤技术培训资料

优质烟叶烘烤技术培训资料烟叶烘烤是将烟叶在田间生长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性状充分显露和发挥出来,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同时也是我市烤烟生产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技术瓶颈之一。
随着烤烟生产的发展,当前烟叶烘烤的迫切任务不仅仅要将烟叶“烤干、烤黄”,还应在烘烤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促使烟叶后熟,将烟叶“烤鲜、烤熟、烤香”,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改善其内在品质。
1.正常成熟采收烟叶烘烤技术及操作要点1.1 烟叶成熟采收成熟度是烟叶生产全程的技术重心,只有真正实现营养平衡的烟田,烟株个体和群体生长平衡,才能适时表现出成熟特征,使烟叶烤后能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内在品质。
对于生长正常的烟田,一般采取外观特征结合叶龄判断烟叶成熟度;为提高中、上部烟叶成熟度,要求推行“两停一烤法”;要尽量减少采收次数,每次根据田间烟叶成熟度采收3-4片,以控制在5次左右采收结束。
下部叶:一般在栽后60天左右,叶色稍退绿即可采收,成熟度档次欠熟至适熟。
中部叶:待下部叶采收结束后停7—10天采收,采收时烟叶青黄各半,叶脉发白,叶面有均匀浅色黄斑,成熟度档次适熟至完熟。
上部叶:中部叶采收结束后停10—15天采收,采收时叶色以黄为主,有明显黄斑,主脉全变白,支脉有2/3以上变白,有勾尖焦边现象,成熟档次完成至适熟。
顶部4-6片可采叶要求推行一次性充分成熟采收。
烟叶采收及注意事项(1)采收烟叶时依成熟度不同自下而上逐片采收,切实做到不采生、不丢熟、不曝晒、不挤压,确保鲜烟质量。
(2)采收时间宜在早上或上午进行,以利于识别成熟度。
如烟叶成熟期遇雨返青,应等其重新呈现成熟特征时再采收。
1.2 装烟上炕技术鲜烟叶分级:从田间采收的鲜烟叶,可分为不熟、欠熟、适熟、完熟和过熟五个档次,必须先按成熟度档次进行分类,然后绑竿和上炕,要求同一竿烟叶成熟度档次基本一致。
绑竿:要求每束烟叶2-3片,叶背相靠,束间距2—3cm;其中散叶堆积式烤房不需绑竿,烤霸一般使用烟夹夹烟。
《烟叶烘烤培训》课件

烟叶烘烤培训PPT课件大纲。
为您带来独到的烟叶烘烤领域知识,让您全面了解烟叶烘烤的技术及其商业 化生产过程。
课程介绍
通过课程介绍,了解烟叶烘烤培训的目的、内容以及受众,并了解课程的组织结构和时间安排。
烟叶烘烤的重要性
1 烟叶质量
烟叶烘烤是影响烟叶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烟叶的口感和烟气的品质。
2 防火措施
烟叶烘烤过程中要注意防火,并配备灭火设备。
烟叶烘烤后的处理方法
1
烟叶陈化
将烤烟静置一段时间,使烟叶的风味更加均衡。
2
分类与储存
根据烟叶的质量和风味特点进行分类和储存,确保品质。
3
后续加工
将烟叶用于烟草制品生产,如卷烟、雪茄等。
烟叶的储存与防潮
储存烟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受潮。使用专业的烟叶储存设备,如干燥箱和防潮罐。
2 风味特性
烟叶烘烤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能够使烟叶呈现出独特的风味特性。
烟叶品种与热值的关系
烟叶品种 甘肃大青叶 云南小里叶 重庆浙烟
热值范围 1,500-2,000大卡/克 1,800-2,300大卡/克 2,000-2,500大卡/克
烟叶烘烤的基本原理
1 干燥
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将烟叶中的水分蒸发。
烟醋烘烤房
用于进行传统的烟叶烘烤,控制 温度和湿度,保证烘烤效果。
烟叶烟道烘烤系统
用于进行烤烟引燃的烘烤设备, 烟叶烤制出独特的风味。
手工操作工具
提供烟叶烘烤过程中的手工操作 工具,如翻烤工具、温度计等。
烟叶烘烤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1
前期烤制
温度:40-50℃ 湿度:60-70%
烟叶分级--烤烟培训讲学

部 叶
顶叶合称为上部叶,腰
叶称为中部叶。
部位的概念
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
生产上常常分为5个部位:
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
分级上分为3个部位: 腰叶
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
脚叶 下二棚
上二棚 顶 叶
判断部位的方法
首先观察脉相、叶型、叶面,然后观 察颜色、身份等。
(一)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
部 位
脉 相 叶形 叶面 身份
颜色
下 部
较细
较宽圆
平坦
薄至稍 薄
多柠檬黄 色
中 部
适中,遮 盖至微露 叶尖处稍
弯曲
宽至较 宽叶尖 部较钝
皱缩
稍薄至 中等
多橘黄色
上 部
较粗到粗 较显露至
突起
较宽至 较窄
叶尖部
稍皱 折至 平坦
中等至 多橘黄至
厚
红棕色
较锐
脚叶的识别
1.脉相 主脉细小而不外 露且柔软,叶基部平,即 脉槽浅。
2.叶形 叶片小而圆。 3.叶面 叶面平坦,由于
靠近地面,叶面附有砂土。 4.身份 叶片薄,轻飘且均
匀一致,油分少,弹性差。 5.颜色 叶色多为淡黄或土
黄,色度淡。
下二棚烟叶识别
1.脉相 叶基部平;主脉较细,靠叶尖部分不显露 ,靠叶基部分微露,支脉细平;叶脉发白,近叶尖 处较弯曲。
2.叶形 叶形较宽圆,叶片较大,叶尖较钝。 3.叶面 叶面平坦。 4.颜色 叶色淡黄、正黄和金黄(发育良好),叶
烟叶分级--烤烟 赵百英
山东烟草职工培训中心
发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烤烟国家标准:1953年8月,16级 标准出台。1958年,劳力紧缺,简化为10级。1959~ 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烤烟分级标准放松执行。1962年 河南省恢复执行16级标准,卷烟厂亦停止掺用非烟叶的 代用品。但当时全国执行的烤烟标准尚有8个之多,并 于同年制定出了烤烟国家标准试行方案(17级制烤烟标 准)。1967年17级制烤烟分级标准转化为15级烤பைடு நூலகம்分级 标准。1981年4月,国家标准局、农业部、轻工业部、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烤烟国 家标准》,自1982年新烟上市起在全国烟区执行。
烟草原料学--烟草的品质

三、烟叶的品质鉴定-
根据烟叶分级指标鉴定烟叶质量
❖ 由于遗传特性的作用,在同一个生态区生产的烟 叶,一般同一品种同一等级的烟叶具有相同的外观 特征和相近的内在质量。用烟叶分级指标鉴定烟叶 的质量,就是在对烟叶外观性状的大量统计分析的 基础上,把反映在外观上不同特点的烟叶划分成若 干等级指标;再根据这一指标或标准,将烟叶分成 若干个等,以烟叶的等级来鉴别烟叶质量。
⑴香气:a.香气类型 b.香气气质 c.香气量 ⑵杂气 ⑶吸味 :a.剌激性 b.劲头 c.余味 ⑷燃烧性
我国主要烤烟产地烟叶的烟叶香气风 格特征:
❖ 云南烟叶:清香型香气,微有甜味,烟味浓度较淡,劲头中至稍大,剌激性较大, 燃烧性强,灰色白。
❖ 福建烟叶:清香型香气,吸味干净,微有甜味,烟味很淡,剌激性较轻,燃烧性 中等,灰色灰白至黑。
烟叶的品质鉴定-
根据烟叶化学成分鉴定烟叶的质量
❖ 烟叶的化学成分是烟叶及其制品质量的基础。 烟叶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绝对量和它们的相对 比例,以及烟叶在调制、加工、燃烧过程中 各种化学成分的变化、相互反应及其产物等, 决定了烟叶及其制品的吸味、香气以及烟气 的品质。
烟叶的品质鉴定
衡量烟叶及其制品质量应从多方面考虑。 ❖ 烟叶中的化学成分; ❖ 烟叶中重要化学成分的相对比例; ❖ 各种化学成分在调制、加工、燃烧时本身发
•
3、
。20.1 1.800:1 8:4200: 18Nov-208-Nov-20
宁愿辛苦一阵子,不要辛苦一辈子
•
4、
。00:1 8:4200: 18:420 0:18Sunday, November 08, 2020
• •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 5、
。20.1 1.820.1 1.800:1 8:4200: 18:42N ovembe r 8, 2020
教案烟草产品质量标准培训

教案烟草产品质量标准培训一、烟草产品质量标准培训概述烟草产品作为一种消费品,在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烟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烟草行业普遍进行烟草产品质量标准培训。
本文将从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法等方面探讨烟草产品质量标准培训的重要性和实施要点。
二、培训目标1.了解烟草产品质量标准的重要性:培训师将向学员介绍烟草产品质量标准对于行业发展和企业形象的重要性,以及质量标准与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2.掌握烟草产品质量标准的相关知识:培训师将详细介绍烟草产品质量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烟叶质量、制造工艺、包装标识等方面的要求,使学员对质量标准有全面的了解。
3.能够正确运用烟草产品质量标准:通过培训,学员将学会如何正确运用烟草产品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培训内容1.烟草产品质量标准的概述:培训师将向学员介绍烟草产品质量标准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2.烟叶质量标准:培训将重点介绍烟叶的外观、油分、含水率、焦油含量等指标要求,以及对烟叶有害物质的限制。
3.制造工艺标准:培训将详细介绍烟草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包括烟叶处理、配方制备、卷烟生产和包装等环节的标准与要求。
4.包装标识标准:培训将说明烟草产品包装标识的要求,包括产品标志、包装材料和印刷要求等方面,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四、培训方法1.理论教学:培训师将采用讲解、演示等方式进行理论教学,通过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学员传递烟草产品质量标准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培训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员了解烟草产品质量标准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方案,提高学员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现场参观:培训安排现场参观烟草产品生产企业,让学员亲身感受烟草产品质量标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4.互动讨论:培训将设置互动环节,让学员与培训师进行问答和讨论,促进学员对烟草产品质量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环节6——烟叶分级培训讲义

上 部 叶 下 部 叶
部位的概念
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
生产上常常分为5个部位:
脚叶(p)、下二棚(x)、腰叶(c)、上二棚(B)、顶叶(T)
分级上分为3个部位: 腰叶
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
上二棚 顶 叶
脚叶 下二棚
判断一片叶时,应想象出单株的生长发育各部位叶片形状,与 田间生长发育结合理解,如上图片。
洇筋(洇片),
严重烤红
青痕较多
蒸片
局部挂灰
易混特征
主要区别
R
成熟斑 烤红 潮红 GY 青痕
基本色,红或棕,正反大,
色R,圆形,油足,有颗粒 物,透叶背 斑点鲜红,闻焦 叶尖、暗红 块状,鲜绿 不规则形,暗绿,僵硬。
杂色叶的定义
烟叶表面任何杂色面积达到 或超过20%的叶片。
我国烤烟标准中杂色组别设置
上部烟叶的识别
上部 叶着生在烟 株中部以上 的几片烟叶, 包括上二棚 和顶叶。
上二棚烟叶识别
1.脉相 主脉较粗,较显露,支脉突起。叶脉呈 褐色,主支脉夹角较小。脉槽较深,主 脉硬实顶手。 2.叶形 叶形较宽,叶尖部较锐。 3.叶面 叶面稍皱折。 4.颜色 叶色较深,多呈现桔黄和红棕色。 5.身份 叶片较厚,少数叶色浅的上二棚 叶厚薄中等。油分较多,弹性较强
CXK 色部中 组杂下
色上 组部 杂
BK
二、光滑叶组 (S)
(一)光滑的定义 光滑是指烟叶组织平滑或僵硬。 (二)光滑叶要求
任何光滑面积占全叶 20%以上的烟
叶均称光滑叶。
光滑叶产生原因及其质量特 征
现象 平滑 产生 部位
多产生 于下部
产生 原因
营养 不足
质量特征
香气量少、 吸食浓度小
烤烟烟叶香型风格特征课件

Ⅵ区:三明烟叶香型风格较突出,北部的南平烟叶清甜香、蜜甜香、青香香韵强度略有减弱,青杂气略有增强;南 部的龙岩烟叶清甜香、青香略有减弱,木香略有增强,枯焦气稍明显。
26 / 65
Ⅶ区:潍坊烟叶香型风格较突出,临沂烟叶焦香、焦甜香、醇甜香韵强度减弱,蜜甜香、青香、木香略有增强,微显 坚果香,枯焦气略有减弱;日照烟叶蜜甜香、青香略有增强,微显坚果香。
具体包括:玉溪、昆明、大理、曲 靖、凉山、楚雄、红河、攀枝花、 普洱、文山、临沧、保山、昭通、 毕节西部、黔西南西部、六盘水西 部、德宏、丽江、百色西部。
风格特征:以干草香、清甜香、青 香为主体,辅以蜜甜香、醇甜香、 烘焙香、木香、酸香、焦香、辛香 等,其特征为清甜香突出,青香明 显,微有青杂气、生青气、木质气 和枯焦气,烟气浓度、劲头中等。
23 / 65
Ⅳ区:许昌、平顶山、漯河等产地烟叶香型风格较突出,南部的驻马店、南阳等产地烟叶焦甜香、焦香、烘培香、木香 等香韵强度减弱,醇甜香韵略有增强,生青气稍明显;西部的洛阳、三门峡、商洛、宝鸡等产地烟叶焦甜香、焦香、烘 培香、木香等香韵强度减弱,醇甜香韵略有增强,青杂气、生青气、枯焦气稍明显。
7 / 65
武陵秦巴生态区-醇甜香型(Ⅲ)
8 / 65
区域分布:涵盖重庆、湖北全部, 陕西大部,湖南、甘肃部分产地。
具体包括:重庆、恩施、十堰、 宜昌、湘西、张家界、怀化、常 德、安康、汉中、商洛(镇安)、 襄阳、广元、陇南。
风格特征:以干草香、醇甜香为 主体,辅以蜜甜香、木香、青香、 焦香、辛香、酸香、烘焙香、焦 甜香等,其特征为醇甜香突出, 微有青杂气、生青气和木质气, 烟气浓度、劲头中等。
13 / 65
区域分布:涵盖福建全部及广东部分 产地。 具体包括:三明、龙岩、南平、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