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教案文件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doc 43)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doc 43)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doc 43)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讲义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第一节概述所谓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3C认证是我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我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001年12月3日发布,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通过3C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 3C认证步骤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1 认证申请1.1 申请单元划分1.2 申请资料2 型式试验3 初始工厂审查4 获证后监督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4.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1) 获证产品出现严重安全、环保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3) 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可能影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4的全部内容。

每个工厂的复查时间通常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4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

4.2.2 产品一致性检查从获证起,按本规则4.3.1.2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中产品安全、环保性能的检查内容一般为产品例行检查中的制动、灯光调整和排放检测项目,但发生4.5.1.2条所列情况之一时应增加相应的型式试验项目,当工厂的检测条件不具备时应封样送指定检测机构检测。

质量治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教案文件

质量治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教案文件

质量治理体系基本知识培训教案文件质量管理体系已经知识培训说义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第一节概述所谓3C认证,真的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3C认证是我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我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根本上强制企业提高管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001年12月3日发布,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名目》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经过3C认证的,一律别准出厂或进口,更别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 3C认证步骤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1 认证申请1.1 申请单元划分1.2 申请资料2 型式试验3 初始工厂审查4 获证后监督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4.1.1 普通事情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事情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1) 获证产品浮现严重安全、环保质量咨询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2) 认证机构有脚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3) 脚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管理体系等,从而也许阻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4的全部内容。

每个工厂的复查时间通常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4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举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和审查时间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

4.2.2 产品一致性检查从获证起,按本规则4.3.1.2条的规定举行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中产品安全、环保性能的检查内容普通为产品例行检查中的制动、灯光调整和排放检测项目,但发生4.5.1.2条所列事情之一时应增加相应的型式试验项目,当工厂的检测条件别具备时应封样送指定检测机构检测。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一个完整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进行认证?了解具体的步骤和程序。 包括哪些要素?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 质量手册
2 员工手册
3 工作指导书
质量手册的作用和内容是什 么?
员工手册的重要性和内容是 什么?
工作指导书的作用和编写要 点是什么?
4 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的作用和编写要点是什么?
5 质量程序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营和改进
运营质量管理 体系
如何有效运营质量管理 体系,确保质量的稳定 和持续改进?
合理分配质量 资源
如何合理分配资源,以 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实 施和运作?
不断进行改进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 系的核心原则之一。了 解如何进行持续改进。
设定目标和指标
合理设定质量目标和指 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 运营和改进起到关键作 用。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 训课件
欢迎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程。通过本课程,您将了解质量管理 的重要性、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以及内审、外审等关键概念。
质量管理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
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了解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质 量管理体系。 Nhomakorabea原则和要素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要素是什么?
感谢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您的专业精神将为企业的质量管理作 出重要贡献。再见!
重要性和目的
质量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以及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什 么?
发展历程
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
ISO 9001标准概述
ISO 9001是全球通用的质量管理体 系标准。了解ISO 9001的核心要求 和标准结构。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
持续改进的措施。
9
全员参与
2024/1/28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全体职工是每个组织的基础。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 有赖于全员的参与。所以要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 和敬业精神的教育,还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为实现有效的决策,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准确、可靠和安全;使 用适宜的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确保人员对分析和评价所需的数据是胜任的;依据证据,权 衡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并采取措施。
2024/1/28
13
关系管理
为了持续成功,组织需要管理与供方、合作伙伴及其他 相关方的关系。
制定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化。质量目 标应具有可测量性、可达成性、相关性和时限性。制定质量目标时应考虑组织 的实际情况和顾客的需求,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024/1/28
23
分配和落实质量职能
2024/1/28
分配质量职能
根据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将质量管理活动分配到各个职能部 门和层次,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质 量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2024/1/28
14
03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术语和定义
2024/1/28
15
质量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 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是公司的生命, 质量是竞争的核心。
2024/1/28
质量具有广义性、时 效性、相对性。
16
要求
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 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ISO9000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目录:第一章ISO9000族标准概论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二、什么是ISO9000族标准三、实施ISO9000族标准的意义四、ISO9000族标准在中国第二节ISO9000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一、2000版ISO9000族标准及支持性文件二、ISO9000族核心标准介绍三、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第三节ISO9001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比较一、I SO9001和ISO9004的关系二、I 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和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第二章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第一节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产生的背景及意义第二节质量管理原则的理解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二、领导作用三、全员参与四、过程方法五、管理的系统方法六、持续改进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八、与供方的互利关系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第一节概论第二节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三、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四、过程方法五、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六、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七、文件八、质量管理体系评价九、持续改进十、统计技术的作用十一、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十二、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第一章ISO9000族标准概论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生产和发展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和发展(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军事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一些国家的政府在采购军品时,不但提出了对产品特性的要求,还对供应厂商提出了质量保证的要求。

50年代末,美国发布了MIL-Q-9858A 《质量大纲要求》,成为世界上最早的有关质量保证方面的标准。

尔后,美国国防部制订和发布了一系列的对生立武器和承包商评定的质量保证标准。

70年代初,借鉴军用质量保证标准的成功经验,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和美国机械工程协会(ASME)分别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原子能发电和压力容器生产方面的质量保证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

整个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胜任、授权和参与,是提 高组织创造和提供价值能力的必要条件。
2.3.3.2 为了有效和高效的管理,各级人员得到尊重并 参与其中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表彰、授权和提高能力,
促进在实现本组织的质量目标过程中的全员参与。
2.3.3.2 获益之处
潜在的获益之处是:
--通过组织内人员对质量目标的深入理解和内 在动力的激发以实现其目标;
注3: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也可属于一个过程。
注4:组织(3.2.1)中的过程通常在可控条件下进行策划和执行,以增加价值。
应能力; --增加对增长性和突破性改进的考虑; --通过加强学习实现改进; --增强改进的动力。
整理课件
23
23
04 质量管理原则 System training 2.3.6 循证决策 2.3.6.1 简述 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决策更有可能产 生期望的结果。 2.3.6.2 获益之处 潜在的获益之处是: --改进决策过程
2.3.2 领导作用
2.3.2.1 简述 各层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且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以
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2.3.2.2 理论依据
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以及全员参与,能够使组织将战略、方针、 过程和资源保持一致,以实现其目标。
整理课件
16
16
04 质量管理原则 System training
改进对于组织保持当前的业绩水平,对其内、外部条 件的变化做出反应并创造新的机会都是非常必要的。 2.3.5.1 获益之处
潜在的获益之处是:
整理课件
22
22
04 质量管理原则 System training
--改进过程绩效、组织能力和顾客满意度; --增强对调查和确定基本原因及后续的预

质量管理体系中APQP和CP培训教案

质量管理体系中APQP和CP培训教案

质量管理体系中APQP和CP培训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ning,高级产品质量策划)和CP(Control Plan,控制计划)的讲解,使学员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体系中APQP和CP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实施步骤,提高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使学员了解APQP和CP的定义、作用及相互关系。

2. 使学员掌握APQP的五个阶段及主要活动。

3. 使学员掌握CP的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4. 使学员能够运用APQP和CP的方法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三、教学内容1. APQP和CP的基本概念1.1 APQP的定义和作用1.2 CP的定义和作用1.3 APQP和CP的相互关系2. APQP的五个阶段2.1 项目立项阶段2.2 产品开发阶段2.3 过程开发阶段2.4 产品验证阶段2.5 生产阶段3. CP的编制方法3.1 CP的基本结构3.2 CP的编制步骤3.3 CP的注意事项4. APQP和CP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APQP和CP的基本概念、作用、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案例,使学员更好地理解APQP和CP的实施过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CP的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时间共计16学时,其中:1. APQP和CP的基本概念:2学时2. APQP的五个阶段:4学时3. CP的编制方法:4学时4. 案例分析:4学时5. 小组讨论:2学时六、APQP的五个阶段详解6.1 项目立项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确定产品或项目的方向,明确市场需求,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项目计划。

6.2 产品开发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对产品的设计进行规划,包括制定设计目标,进行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并对设计进行验证。

6.3 过程开发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规划,包括选择合适的制造过程,工艺流程,并对过程进行验证。

质量管理体系中APQP和CP培训教案

质量管理体系中APQP和CP培训教案

质量管理体系中APQP和CP培训教案第一章:APQP概述1.1 课程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员了解APQP的定义、目的和基本流程。

1.2 教学内容:1.2.1 APQP的定义:什么是APQP?APQP与质量管理的关系。

1.2.2 APQP的目的:为什么需要APQP?APQP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2.3 APQP的基本流程:APQP的五个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讲解APQP的定义、目的和基本流程。

1.3.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APQP的理解。

1.3.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APQP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第二章:CP的概念与作用2.1 课程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员了解CP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2.2 教学内容:2.2.1 CP的定义:什么是CP?CP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

2.2.2 CP的目的:为什么需要CP?CP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2.2.3 CP的作用:CP对产品质量、成本和交付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2.3.1 讲授:讲解CP的定义、目的和作用。

2.3.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CP的理解。

2.3.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CP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第三章:APQP与CP的关联性3.1 课程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员了解APQP与CP的关联性,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二者。

3.2 教学内容:3.2.1 APQP与CP的关联性:APQP与CP之间的关系,如何在APQP过程中运用CP。

3.2.2 双重验证原则:为什么需要双重验证?双重验证在APQP与CP中的应用。

3.2.3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案例,探讨如何将APQP与CP有效结合。

3.3 教学方法:3.3.1 讲授:讲解APQP与CP的关联性,以及双重验证原则。

3.3.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APQP与CP结合的理解。

3.3.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APQP与CP。

第四章:APQP的五个阶段4.1 课程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员掌握APQP的五个阶段及其主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治理体系差不多知识培训讲义第一章强制性产品认证第一节概述所谓3C认证,确实是“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缩写为“CCC”,简称“3C”认证)。

3C认证是我国新的安全许可制度,统一并规范了原来的“CCIB认证”和“长城认证”,符合国际贸易通行规则,是我国质量认证体制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政策之一,既能从全然上强制企业提高治理水准和产品质量,又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秩序。

《强制性产品认证治理规定》2001年12月3日公布,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从今年5月1日起(现已延期至8月1日),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19大类132种产品,没有通过3C认证的,一律不准出厂或进口,更不得上市销售。

第二节 3C认证步骤3C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1 认证申请1.1 申请单元划分1.2 申请资料2 型式试验3 初始工厂审查4 获证后监督4.1 认证监督检查频次4.1.1 一般情况下从获证后的12个月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4.1.2 若发生下述情况之一可增加监督频次:1) 获证产品出现严峻安全、环保质量问题或用户提出安全、环保质量方面的投诉并经查实为生产厂责任时;2) 认证机构有足够理由对获证产品与标准要求的符合性提出质疑时;3) 足够信息表明生产厂因变更组织机构、生产条件、质量治理体系等,从而可能阻碍产品符合性或一致性时。

4.2 监督的内容4.2.1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从获证起的四年内,工厂质量保证能力复查范围应覆盖附件4的全部内容。

每个工厂的复查时刻通常为1~2个人日。

获证后的第五年,应按附件4的规定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和审查时刻与初始工厂审查相同。

4.2.2 产品一致性检查从获证起,按本规则4.3.1.2条的规定进行现场核查。

现场核查中产品安全、环保性能的检查内容一般为产品例行检查中的制动、灯光调整和排放检测项目,但发生4.5.1.2条所列情况之一时应增加相应的型式试验项目,当工厂的检测条件不具备时应封样送指定检测机构检测。

5 标志加施获得认证证书的汽车,应在汽车前风窗玻璃的右上角(按汽车前进方向)加贴规定的认证标志,应使用规格为60mm的认证标志。

第三节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治理委员会公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关于认证产品进行合格评定的一个重要部分确实是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

《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是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的依据,它共包括十个要素。

一、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要紧内容1 对认证产品进行合格评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价,以确定工厂是否具有生产与经认证机构确认合格的样品一致的产品的综合能力。

认证规则中明确规定了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包括对产品、关键零部件和/或原材料,工厂应进行检测的项目及其频次等。

2 工厂应按照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建立质量治理体系,至少应包括以下文件化程序:(1)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操纵程序;(2)产品变更操纵程序;(3)文件和资料操纵程序;(4)质量记录操纵程序;(5)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治理程序;(6)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7)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8)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9)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10)不合格品操纵程序;(11)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3 还应有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认证产品标准、认证产品质量打算或类似文件、必要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

4 工厂应具备生产相应产品的生产设备和/或工艺装备、符合规定检验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以及与生产过程相适应的环境条件。

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

5 工厂应建立符合要求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供应体系,以保证认证产品的生产能够得到合格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

6 为保证产品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操纵认证产品质量的文件和资料都应受控,差不多的涉及产品一致性的文件的更改应符合人证规定要求。

7 应按程序严格操纵不合格的产品,确保贴有人证标志的产品符合标准及相关的要求方可出厂。

8 为了确保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的一致性能够持续地满足认证机构的要求,工厂应开展内部质量审核,自我考核质量保证能力的符合性、有效性,并使之持续增强。

9 通过认证的产品。

使用认证标志及标志治理应符合规定要求,确认使用标志的产品,而不符和产品和发生变更但未通过认证机构批准的产品不使用标志。

10 质量记录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也是进行追溯的基础,工厂应按程序规定对质量记录实施操纵。

11 认证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申请人、制造商、工厂等多个组织,而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所指的制造场地是生产或组装产品的场所,并由认证机构建立跟踪服务。

二、汽车产品的工厂检查关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具体要求1 例行检验项目(要求100%)至少包括:外观及装配质量和以下项目:(1)汽车:外观及标记、前照灯照耀位置及光强、转向轮侧滑量及转向角、制动力及分配、车速表指示误差、怠速排放或自由加速烟度等。

(2)专用汽车:外观及装配质量、制动及下列项目罐车:标志、罐体容量、作业噪声、倒静电装置、消防装置、抽油试验起重举升专用车:100次作业循环、500公里行驶、起升速度、静载试验、稳定性试验、系统压力调定、作业噪声其它专用车: 按出厂检验标准(加装上装后的整车匹配性能试验、专用装置的相应试验等)2 确认检验(按一定比例、频次)至少应包括:规定按批量或期限对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实施规则的要求进行外廓尺寸、转向装置、制动装置、噪声、无线电干扰、整车排放(Ⅰ型Ⅲ型Ⅳ型)、发动机排放(排气污染物、可见污染物)、刮水器和洗涤器(M1)、挂车的减压制动。

三、产品一致性检查:产品一致性检查是工厂检查的要紧内容,通过一致性检查可直接猎取工厂是否具备生产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特性一致的产品的能力的证据,从而对工厂是否具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中的差不多条件作出准确的判定。

1 一致性检查的依据:(1)申请书(2)认证证书(监督检查时)(3)产品描述(4)型式试验报告(必要时)(5)产品变更确认文件(监督检查时)(6)认证标准2 一致性检查的内容:(1)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与产品描述、型式试验报告、认证标准是否一致;(2) 产品所使用的关键零部件、材料与经认证机构确认的是否一致;(3) 产品的特性与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特性是否一致,是否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4) 产品描述中的其他项目的检查。

3 一致性检查的方法一致性检查是采取抽样检查的方法。

如工厂同时有多种产品申请/获得认证,则每种产品至少抽取一个样品。

样品由检查员抽取。

(1)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与产品描述、型式试验报告、认证标准是否一致:a.抽样和检查方法:●初始工厂检查时:从成品库总抽取合格产品,或生产线的末端工厂认为能够提交顾客的产品中抽取;依据“型式试验报告”、“产品描述”检查铭牌、标记、外包装印刷、讲明书等所描述的产品名称、型号、规格,逐一核对是否与“申请书”、“型式试验报告”、“产品描述”或其它技术文件:认证标准、图样、标样、照片等是否一致;●监督检查时:从成品库或生产线末端抽取带有CCC标志的产品;依据“认证证书”和“产品变更确认文件”。

b.处置:●检查中如发觉型号规格不一致的产品,检查员应与企业确认是否为认证产品。

如属认证产品,则作为不符合事实予以记录;●如企业表示属非认证产品,则要追踪其用途。

(2) 认证产品所使用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与申请材料、产品描述报告等是否一致:a.抽样和检查方法:●从库房或从零部件生产线抽取关键原材料或关键零件;对比“产品描述”报告、图样或配方等技术文件资料核对原材料、零部件的牌号、规格结构、关键特性或参数是否一致。

●或在生产线上随机抽取在制的关键部件;对比“产品描述”报告、图样或配件等技术文件资料核对原材料、零部件的牌号、规格结构、关键特性或参数是否一致,当需要解体部件分析零件时,应请工厂人员操作。

●或从装配线上抽取工厂认为合格可进入装配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检查所使用的关键零部件、原材料,逐一核对所使用的关键零件、原材料的生产厂、型号、牌号、规格及技术参数与产品描述是否一致,与“产品描述”报告、图样、标准等资料记录的内容是否一致?零件一致性检查的要点是涉及安全及环保要求的关键件。

●或从库房或装配线抽取合格成品;检查认证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和零件,逐一核对其生产厂、型号、规格、牌号、及技术参数与产品描述、图样、标准等资料记录的相关内容是否一致?零件一致性检查的重点是涉及安全及环保的关键件。

当须解体检查时,请工厂专业人员操作。

b.处置:●发觉不一致的情形时,要作好记录;●依据标准判定变更后的结构是否仍满足标准要求。

注意标准关于产品结构的众多要求;●“产品描述”、“型式试验报告”上未明确描述的情况。

检查员要依照自身专业知识和标准要求判定所检查样品是否要进行指定检验,以进一步判定更改的结构是否满足求。

(3)指定检验(一致性检查的现场检验项目)指定检验是认证产品一致性检查的一种手段。

产品一致性的操纵效果最终应体现在成品上,指定检验的目的确实是通过对工厂已检合格的成品进行指定项目的试验,从而判定工厂产品一致性操纵的效果。

指定检验的样品应按标准规定的试验数量,在工厂成品库或生产线末端抽取,但必须是工厂已检合格的认证产品。

监督检查时应是贴有CCC标志的成品。

指定检验的项目由检查员依照产品的特点、工厂条件和检查中发觉的情况来确定,能够是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项目,也能够是认证标准要求的其他项目。

指定检验通常是在工厂的现场进行,在检查员观看下由工人操作人员按成品标准规定的条件和方法测试。

假如某项目工厂无条件完成,而检查员由充分证据认为确有必要进行检验时,可报告认证机构,经批准后封样送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汽车产品认证的指定检验项目一般为在线检测项目如外观及装配质量、速度、制动、排放、前照灯灯光、专用装置等。

(4)其他项目的检查:工厂的文件更改是否会导致产品不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申请人、持证人与生产场所不同时,生产场所是否有变更。

第四节关于认证规则中的工厂能力检查的要求理解要点1 职责和资源1.1 职责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不管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 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事实上施和保持;b) 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d)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