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工程设计计算书

边坡工程设计计算书
边坡工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1.设计原则------------------------------------------------------------------------------------------------------- - 1 -

2.设计依据------------------------------------------------------------------------------------------------------- - 1 -

3.设计参数------------------------------------------------------------------------------------------------------- - 1 -

4.边坡稳定性分析---------------------------------------------------------------------------------------------- - 2 - 4.1计算模型 ------------------------------------------------------------------------------------------------- - 2 - 4.2计算工况 ------------------------------------------------------------------------------------------------- - 2 - 4.3破坏模式分析 ------------------------------------------------------------------------------------------- - 2 -

4.4边坡稳定性计算 ---------------------------------------------------------------------------------------- - 2 -

5.侧向岩石压力计算 ------------------------------------------------------------------------------------------ - 3 -

6.设计采用的防护方案 --------------------------------------------------------------------------------------- - 4 -

7.边坡锚杆挡墙设计 ------------------------------------------------------------------------------------------ - 4 - 7.1边坡Ⅰ段锚杆挡墙设计------------------------------------------------------------------------------- - 4 -

7.1.1 边坡锚杆设计 ----------------------------------------------------------------------------------- - 4 -

7.1.2边坡挡墙肋柱设计------------------------------------------------------------------------------ - 6 -

7.2.3边坡挡墙面板设计------------------------------------------------------------------------------ - 9 - 7.2边坡Ⅱ段锚杆挡墙设计----------------------------------------------------------------------------- - 10 -

7.2.1 边坡锚杆设计 --------------------------------------------------------------------------------- - 10 -

7.2.2边坡挡墙肋柱设计---------------------------------------------------------------------------- - 11 -

7.2.3边坡挡墙面板设计---------------------------------------------------------------------------- - 15 -

8.边坡排水沟设计-------------------------------------------------------------------------------------------- - 16 -

9.边坡裂缝注浆----------------------------------------------------------------------------------------------- - 16 -

10.边坡支挡结构泄水孔和变形缝 ----------------------------------------------------------------------- - 16 -

边坡工程设计计算书

1.设计原则

遵循“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编制本次施工图设计,确保边坡支护工程措施经济合理,保证支护工程在使用年限内稳定可靠。本边坡治理工程设计采用动态设计方法,根据施工反馈的信息进行适当合理修改和完善。2.设计依据

本施工图设计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如下:

(1)《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工程重庆市巫山标二段大昌镇地税所至派出所高切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 2005.6);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9)《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3.设计参数

参数选择依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相关规范、工程类比和地区经验综合确定。

(1)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详见表1

力学参数岩性岩体重度γ

(kN/m3)

抗剪强度等效内摩擦角ψ

e(°)

备注

c(kPa)φ(°)

人工填土20 15 10

强风化灰岩25 25 20 35

中等风化灰岩26 30 25 40

(2)安全等级一级,安全系数1.35,设计使用期限50年

(3)灰岩岩体破裂角51°。岩体内聚力为0.25MPa,内摩擦角为32°,岩体结构面内聚力取35kpa,内摩擦角取15°

(4)边坡岩体类别为Ⅱ类,岩体等效内摩擦角40° (5)灰岩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4.3MPa

4.边坡稳定性分析

4.1计算模型

计算模型中边坡剖面的地形线从场地地形图上量取,滑移线按破裂角取外倾结构面倾角和2

450φ

+两者中的较小值,岩土层依据工程地质勘查提供资料确

定,地下水分布按最不利考虑。

4.2计算工况

自重+长时间暴雨+附加荷载(饱和状态),计算参数详见表2

参数名称

取值 备注 岩体的重度γ(kN/m 3

) 26 经验值 结构面的粘聚力C (kPa ) 24 经验值 结构面的内摩擦角φ(°) 17 经验值 岩体破裂角(°)

50~53.5

实测结合经验

4.3破坏模式分析

根据勘察报告,岩质边坡拟采用支护段存在硬性外倾结构面,坡顶岩、土体在卸荷裂隙作用下容易沿裂隙面或破裂面产生平面滑移破坏,故边坡破坏模式为可能沿外倾结构面产生滑动破坏,因此按平面滑动法的计算公式进行稳定性。

4.4边坡稳定性计算

α

?αsin tan )cos (''W F c U W K +-=

公式中:

K -----稳定性系数

W -----垂直荷载,包括岩土自重和其上部的建筑荷载

U -----作用于滑面上的孔隙水压力

表3 大昌镇地税所至派出所高切坡(WS0212)稳定性验算表

剖面编号 滑面倾角a (°) 块体体积V

(m 3

容重γ

(kN/m 3

)

垂直荷载W

粘聚力C (kPa) 内摩擦角φ(°) 稳定系数K

条块自重(kN )

建筑荷载(kN )

1-1′ 50 3868.04 26 100569 8850 24 17 1.36 2-2′ 53.5 3926.37 26 102085.6 7350 24 17 1.29 3-3′

52

4668.03

26

121368.8

7650

24

17

1.34

根据《勘查报告》计算结果(详见表3),该高切坡1-1′剖面稳定系数1.36,整体稳定; 2-2′剖面稳定系数1.29,基本稳定;3-3′剖面稳定系数1.34,欠稳定,说明该高切坡稳定性较差,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3.1的相关规定,该高切坡稳定系数小于1.35,应对高切坡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进行治理。

5.侧向岩石压力计算

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6.3.4条规定,有外倾硬性结构面时,边坡支护结构上的侧向岩压力以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按侧向土压力方法和以外倾结构面的参数按6.3.2条的方法计算,取二者之间的较大值。 1)以岩体等效内摩擦角按侧向土压力计算方法计算的岩石侧压力

[]??

?

?

?

?

??

?

?????????????

????++?-????+-?+?---+?*?+-?++-?+--+?+=))()(())()((2)(2)()()()()()(22?ηδ?δ?ηβ?βδ?β?ηβ?δ?δβδ?ββCos Sina Sin a Sin Kq Cos Sina Sin a Sin Kq a Cos Cos Sina Sin Sin a Sin a Sin Kq a Sin a Sin a Sin Ka 式中:a -----墙背与水平面的夹角(?);

β-----填土表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δ-----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角(?); φ-----岩(土)内摩擦角(?); c -----岩(土)粘聚力(Kpa); γ-----岩(土)体重度(KN/m 3); h -----挡土墙高度(m ; q -----坡顶超载(KN/m 2;

h

C

γη2=

—系数

)

(21ββγ+??+

=a Sin Cos Sina h q Kq —超载影响系数 2)按外倾硬性结构面计算侧向岩压力

[]

?η?θθβθ?θδβSin Sina Sin a Sin K Sin a Sin a Sin a Sin Ka q ??--?+??-?-+-?+=

)()()

()()

(2

根据边坡勘察的地质信息,分别对1、2、3剖面进行侧向岩石压力计算(详

细计算过程见附录Ⅰ)

6.设计采用的防护方案

采用锚杆+肋柱挡土墙+排水沟+裂缝注浆封填,为经济合理的对边坡加固防护,按边坡高度5~15m 和15~22m(分别定义为边坡Ⅰ段、Ⅱ段)分别进行防护设计

边坡Ⅰ段侧向岩压力 12max(,)ak ak ak E E E ==327.7 (kN) 边坡Ⅱ段侧向岩压力

12max(,)ak ak ak E E E ==681.7 (kN)

边坡侧向岩压力受岩体按外倾结构面计算的侧向岩压力控制。

7.边坡锚杆挡墙设计

7.1边坡Ⅰ段锚杆挡墙设计

7.1.1 边坡锚杆设计 1)锚杆布置和选型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对锚杆进行初步拟定 锚杆的水平间距: x S =3.0 m

锚杆的垂直间距: y S =2.5 m

锚杆倾角: α=15°

锚杆类别:

永久性全粘结型锚杆 普通钢筋种类: 335HRB 水泥砂浆注浆: M30

锚固体直径: D=110mm

2)锚杆设计参数

普通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Mpa f y 300= 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 kpa f rb 380=

钢筋和锚固砂浆粘间结强度设计值: kpa f b 2400= 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 11=ξ 锚筋工作条件系数: 69.02=ξ 钢筋与砂浆粘结强度工作条件系数: 6.03=ξ 3)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按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过程详见有限元软件结构内力图,肋柱各节点(锚固位置点)支座反力最大值进行锚固设计,取

=tk H 181.85KN

锚杆的轴向拉力标准值:

85.181==ak ak H N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

a Q ak N N γ==KN 41.23685.1813.1=?

4)锚杆结构计算 ①锚杆钢筋截面面积:

o γ=1.1,2ξ=0.69

2o a

s y

N A f γξ≥

=1256.292m m 选用为2Φ28 A S =12322m m ②锚杆锚固体与岩石的锚固长度:

11=ξ kpa f rb 380= 锚固体直径D=110mm

锚固长度:

m Df N l rb

a

a 80.111=≥

πξ

③锚杆与锚固体砂浆间的锚固长度:

6.03=ξ ;mm d 28= ;kpa f b 2400= ; 2=n ; 两根钢筋折减系

数:0.7;边坡重要性系数1.10=γ 锚固长度: m df n N l b

a

a 03.1302=≥

πξγ

④锚杆的锚固长度:

理论设计锚固长度 m l l l a a a 80.1),m ax (21==

设计锚固段长度

a

l m l >=3

符合锚固长度构造要求 7.1.2边坡挡墙肋柱设计 1)肋柱布置和选型

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对肋柱进行初步拟定 肋柱沿着坡面竖向布置

肋柱的截面尺寸: mm mm b h 300400?=? 肋柱的间距: m S 3= 2)肋柱的内力计算

肋柱视为上端悬臂、底端简支的连续梁,如图7所示,利用有限元软件

2000Sap ,求得肋柱各点的弯矩和剪力,绘制弯矩图和剪力图,计算结果见

表。

侧向岩石压力修正值:

m KN E E ak ak /7.3270.17.3272'

=?==β 侧向岩土压力水平分力标准值:

2'/27.2415

9.07.3279.0m KN H E e ak hk

=?== 垂直肋柱的侧向岩石压力标准值:

2

/45.2375sin m KN e e hk k ==

垂直肋柱的梯形分布岩石侧压力荷载标准值: m KN e S q hk /34.7045.233=?=?=

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计算得到肋柱的截面内力和支座反力(数据详见附录中),将剪力和弯矩绘制成图形,如图4

肋柱结构弯矩图

-50

-40-30-20-100102030

024681012141618

肋柱长度

弯矩值

3)肋柱的配筋计算

①材料:

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2/3.14mm N f c = HRB335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2/300mm N f y = HPB300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2/270mm N f y = ②肋柱的截面尺寸:mm mm b h 300400?=?

肋柱需要配纵向受力钢筋以抵消弯矩,配置箍筋以抵抗剪力。肋柱结构设 计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肋柱按最大正弯矩值

m KN M /93.20max = ,最大负弯矩值m KN M /03.39max -=,KN V 73.92max =

4)正截面受弯计算

永久作用分项系数: 3.1=G γ 结构重要性系数: 0.10=γ 则:

m KN M M G ?=??==74.5003.390.13.1max 0γγ

肋柱结构剪力图

-150

-100-5005010015002

4

6

8

10

12

14

16

18

肋柱长度

剪力值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书设计说明

建筑部分 1.建筑设计 1.1.总平面设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50002m,层数为8层,底层层高3m,余层层高3m。本建筑位于城市主干道南侧,交通便利。绿化可遮阳挡风防尘防燥,改善环境等,考虑到场地面积较大,故可设大面积绿地,花坛等,在建筑物两向可布置一些高大乔木或攀缘植物,以改善日晒环境,并可遮阳挡风防尘防燥,改善环境等。 1.2.平面设计 本建筑布局应紧凑,平面组合符合柱网规格要求,符合建筑模数以及梁的经济跨度的要求。 1.3.立面设计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研究建筑物的体量大小、体型组合、里面及细部处理等。本建筑立面简洁大方,给人以庄严、挺拔、明朗、轻快、朴素、大方、亲切的印象。 1.4.剖面设计 剖面设计中房间的形状除应满足使用要求以外,还应考虑结构类型、材料及施工的影响,长方形的剖面形状规整、简洁、有利于梁板式结构布置,同时施工也比较简单。即使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也宜优先考虑采用矩形剖面。

1.5. 设计资料 1.5.1. 工程名称 明珠花园8层框架住宅楼毕业设计 1.5. 2. 设计数据 某房地产开发一栋8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25000m ,楼层层高3.0m 。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风向:地区主导风为西北风。 风荷载:基本风压0.45a KP ,基本雪压0.35a KP 。 地基承载力:从上至下,填土层:厚度0.8m ,重度16/KN m γ=,地其承载力90ak a f kp =; 粉质粘土层:厚度0.8m ,重度19/KN m γ=,地基承载力140ak a f kp =; 粉土层:厚度0.7m ,重度18/KN m γ=,地基承载力130ak a f kp =; 中沙层:厚度0.5m ,重度17/KN m γ=,地基承载力150ak a f kp =; 精密卵石层:厚度3.1m ,重度20/KN m γ=,地基承载力300ak a f kp =. 地下水位标高-4.0m 。 1.5.3. 施工说明 (1)楼面采用水磨石楼面 10厚水磨石楼面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0厚水泥砂浆抹底

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本设计任务路段中所出现的最大填方路段,在桩号K8+480 处。该路堤边坡高31.64m,路基宽26m,需要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 1.确定计算参数 对本段路堤边坡的土为粘性土,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JTG D30—2004),取土的容重γ=18kN/m3,粘聚力C=20kpa。摩擦角=23o由上可知:填土的摩擦系数?=tan23o=0.4361。 2.荷载当量高度计算 行车荷载换算高度为: h0—行车荷载换算高度; L—前后轮最大轴距,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对于标准车辆荷载为12.8m; Q—一辆车的重力(标准车辆荷载为550kN); N—并列车辆数,双车道N=2,单车道N=1; γ—路基填料的重度(kN/m3); B—荷载横向分布宽度,表示如下: 式中:b—后轮轮距,取1.8m; m—相邻两辆车后轮的中心间距,取1.3m;d—轮胎着地宽度,取0.6m。 3. BISHOP法求稳定系数Fs 基本思路:首先用软件找出稳定系数Fs 逐渐变化的情况,找到一个圆心,经过这个滑动面的稳定系数Fs 是所选滑动面中最小的,而它左右两边所取圆心滑动面的Fs 值都是增加,根据Fs 值大小可以绘制Fs 值曲线。从而确定最小Fs 值。而用ecxel 表格计算稳定系数Fs 时,选择的3个圆心分别是软件计算Fs 值中最小的那个圆心和它左右两边逐渐增大的圆心。 3.1 最危险圆弧圆心位置的确定 (1)按4.5H 法确定滑动圆心辅助线。由表查得β1=26°,β2 =35°及荷载换算为土柱高度h0,得G点。 a .由坡脚A 向下引竖线,在竖线上截取高度H=h+h0(h 为边坡高度,h0 为换算土层高) b.自G 点向右引水平线,在水平线上截取4.5H,得E 点。根据两角分别自坡角和左点作直线相交于F 点,EF 的延长线即为滑动圆心辅助线。 c.连接边坡坡脚A 和顶点B,求得AB 的斜度i=1/m,据此查《路基路面工程》表4-1得β1,β2。 (2)绘出三条不同的位置的滑动曲线 (3)将圆弧围土体分成8-12段。

边坡防护工程脚手架方案设计

实用文档 G352长坪(湘黔界)至松桃公路改扩建工 程 K28+600-K28+970 右侧边坡防护 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贵州建工集团

实用文档 月十九日二О一六年 十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7)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18) 1 、施工安排 第五章 材料选择 . (22) 1 、钢管 . ................................... 2 、扣件 . ................................... 第六章 脚手架搭设 . (23) 第七章 安全保证措施 . (25) 第八章 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29) 第九章 外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29) 第三章 施工进度计划 (18) 第四章 方案选择 . ............................... 1、边坡治理工程对脚手架的要求 2、边坡治理工程中脚手架的结构特点 3、脚手架的结构设计 .......... 4、脚手架搭设方案 (19) (19) (19) (20) (20) 22 22 第十章 外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30) 第十一章 工程应急救援预案 (31) 附件 扣件式落地架计算书 (34)

附件1: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为保证本工程脚手架搭设的施工安全,脚手架搭设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应满足但不限于下列文件、规范、标准和国家、企业的相关规定要求: 1、G352长坪(湘黔界)至松桃公路改扩建工程K28+600-K28+970右侧 边坡防护工程施工图。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册》 第二章工程概况 预应力锚钉布置于G352 长坪(黔湘界)至松桃公路改扩建工程K28+600-K28+970段右侧边坡坡面上。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哈尔滨某办公楼采暖系统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3年1月 目录 前言 (3) 设计总说明 (4) 第一章基本资料 (8)

1.1 哈尔滨气象参数 (8) 1.2 采暖设计资料 (9) 1.3 维护结构资料 (9) 第二章建筑热负荷计算 (9) 2.1 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10) 2.1.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10) 2.1.2 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 (11) 2.2 冷风渗透耗热量 (11) 2.3 冷风侵入耗热量 (12) 2.4 以101会议室为例计算 (13) 2.5其余房间热负荷计算 (14) 第三章采暖系统形式及管路布置 (14) 第四章散热器计算 (17) 41散热器选型 (17) 4.2 散热器计算 (18) 4.2.1 散热面积的计算 (18) 4.2.2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18) 4.2.3 散热器传热系数及其修正系数值 (19) 4.2.4 散热器片数的确定 (19) 4.2.5 考虑供暖管道散热量时,散热器散热面积的计算 (19) 4.2.6散热器的布置 (19)

4.2.7 散热器计算实例 (20) 第五章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双管异程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20) 5.1 计算简图 (20) 5.2 流量计算 (23) 5.3 初选管径和流速 (23) 5.4 环路一水力计算 (23) 5.5 环路二水力计算 (25) 第六章感言 (27) 参考文献 (28) 前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者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供热工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暖通空调》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

边坡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

K28+600-K28+970段右侧边坡 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 一、预应力锚索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要求 1.预应力锚索采用6¢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860Mpa,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140mm2,弹性模量为195000N/mm2。 2.张拉预应力为600KN。 3. 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段长均为8m,自由段为长度分别为4m、8m、10m、12m、14m、22m、34m。千斤顶工作长度为0.6m。 4.张拉设备校准方程P=0.227X+0.4286 P—压力指示器示值(MPa) X—标准张拉力值(KN) 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程序 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主要机具有油泵、千斤顶和油表,千斤顶和油表必须经过配套标定之后才允许使用,标定单位必须通过国家有关单位认可。一般标定的有效期限为6个月或使用200次或发现有不正常情况也须重新标定。 张拉采用液压千斤顶27t进行单根、交叉张拉,张拉前先对钢绞线预调。单根预调的目的是使一孔内的钢绞线达到顺直、受力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拉应力状态,消除钢绞线的非弹性变形,以便更好地控制张拉。 钢绞线张拉的简明工艺: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0→25%*бcon(初张拉)→50%*бcon→ 75%*бcon→100%*бcon→110%*бcon(锚固)

三、钢绞线张理论拉伸长值及压力表读数计算 1.计算公式 △L=PL/AE 式中: P 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N) L 预应力钢绞线自由段及工作长度之和(mm) A 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面积,取140mm2 E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取195000N/mm2 2.理论伸长值及油表读数值计算:(当自由段长度为4m,千斤顶工作长度为0.6m时,计算式如下:) (1)当б=бcon*25%(初张拉)时 张拉力:F=600/6*0.25KN=25KN=25000N 理论伸长:△L=25000*(4000+600)/(6*140*195000)=0.7mm 压力表读数:P=0.227X+0.4286=6.1 MPa (2)当б=бcon*50%时 张拉力:F=600/6*0.5=50KN=50000N 理论伸长:△L=50000*(4000+600)/(6*140*195000)=1.4mm 压力表读数:P=0.227X+0.4286=11.8MPa (3)当б=бcon*75%时 张拉力:F=600/9*0.75=75KN=75000N 理论伸长:△L=75000*(4000+600)/(6*140*195000)=2.1mm 压力表读数:P=0.227X+0.4286=17.5MPa (4)当б=бcon*100%时

边坡设计计算说明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设计 某公路高大边坡设计 年级: 2014级 学号:2014200015 姓名:黄锐 专业:岩土工程 指导老师:马建林 二零一五年六月三十日

摘要:边坡工程是公路工程,铁路工程及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常常作为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随着我国道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边坡支护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本设计为一个公路工程高大边坡设计,对支护结构的设置位置及工后的变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对边坡C及D两个节段的K1+810及K1+860控制横断面进行设计。目前,边坡的支挡结构主要有重力式挡土墙、锚杆框架梁、排桩等形式,考虑到上述限制因素及边坡本身高度条件,经过方案比选,对边坡采用锚杆桩板墙结构进行加固,其中,K1+810断面采用锚杆桩板墙及桩顶放坡的支护形式,对桩板墙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后,还对桩顶土坡的稳定性进行验算。K1+860横断面设计采用双排桩支护结构,将前后排桩分开计算,桩顶位移累加,此计算方法是偏于安全的。设计采用理正岩土5.6进行计算。 Abstract:the slope engineering is alw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highway engineering, railway engineering,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ts quantity is big,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etc, often as controlling engineering of the proje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such as road, railway, puts forward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slope supporting technology. This tall slope design for a highway engineering design, the location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the deformation after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of slope C and D are two segments of K1 + 810 and K1 + 860 control cross-sectional design. At present, the slope of the retaining structure mainly include gravity retaining wall pile, anchor frame beam, such as form, considering the above constraints and slope itself highly conditions, through scheme comparison, to reinforce the slope with anchor ZhuangBanQiang structure, among them, the anchored ZhuangBanQiang K1 + 810 section and pile top slope support form, the stability of ZhuangBanQiang after checking, also the stability of pile top slope calculation.K1 + 860 cross-sectional design of retaining structure with double-row piles were adopted, the front row piles is calculated separately, the displacement of pile top accumulation, this calculation method is more safe. Design USES reason is geotechnical 5.6 to calculate.

边坡防护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第一节方案编制目的为保证*******边坡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特编制本方案。 第二节方案适用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第二合同段脚手架搭设作业施工。 第三节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0-2015); 4、《建筑施工碗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6、我公司现场踏勘和调查获取的资料; 7、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四节工程概况 本项目部主要负责*******主线及互通区的路基、桥涵及相关附属工程施工。起点桩号为K14+460,终点桩号为K33+050,长。 本项目边坡防护工程采用施工一级,防护一级。路堑边坡单级高度10m,边坡平台设置宽度均为,坡顶开口线位置设置倒角,开挖边坡与自然山坡采用圆顺衔接。本工程根据地质条件,对于山体岩层比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和有结构滑动面的边坡均采用人字形骨架锚杆护坡施工,为方便及安全施工,人字形骨架锚杆护坡施工时均需采用脚手架搭设施工作业平台。 第五节脚手架的材质要求 从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拟采用落地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材质要求如下:

1、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钢材强度等级Q235-A,钢管应平直光滑,有严重锈蚀、弯曲或裂纹的钢管不得使用。 2、扣件采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的要求,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沙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 3、脚手板、脚手片需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第六节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 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材料配备)→定位、设置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防护栏杆。 立杆间距 脚手架立杆纵距,横距,步距;连墙杆间距竖直,水平(即二步三跨),里立杆距边坡。 大横杆、小横杆设置 (1)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为,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cm。 (2)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剪刀撑 脚手架外侧立面的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cm。 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 (1)脚手架铺板采用5cm厚30cm宽的木板或竹跳板,脚手板不得损坏、开裂,保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在活动荷载作用下断裂。 (2)脚手板与脚手架之间必须绑扎牢固,板端伸出长度为15cm~30cm,能够保证脚手板有足够的固定长度,又防止脚手板探头过多而翘头坠落。 连墙件 (1)脚手架与边坡按水平方向,垂直方向,设一拉结点。 (2)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移动变形,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3)边坡顶部处需加密拉结点,加强管架稳定性。

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亿源帝泊弯一号楼给排水工程的工程概况、施工图与施工说明 1、工程概况: 亿源帝泊弯一号住宅楼共6层,有两个单元,每单元12 户。每户两个卫生间,一个厨房。个浴盆,厨房内洗碗盆一个。每层卫生间共有蹲便器8个,洗脸盆8个,4台洗衣机,4个淋浴器,4个浴盆。 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采用下行上给方式,由户外阀门井埋地引入自来水供水管道,通过立管经各户横支管上的水表向其厨房和卫生间设备供水。 与厨房的排水管道经不同排水立管分别经其排出管引至室外的检查井。经检查井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本工程预算范围如下: 给水工程:自户外阀门井至各户用水器具。 排水工程:自各户排水器具至室外检查井。 2、施工图: 本住宅两个单元给水、排水工程完全一致。以下为其具体的施工图。 (1)单元底层给水,排水工程平面图。 (2)2-6楼给水,排水工程平面图。 (3)给水工程系统图。 (4)排水工程系统图。 3、施工说明: (1)给水管道采用镀锌钢管螺纹连接,进户埋地引入,室内立管明敷设于房间阴角处,各户横支管沿墙、沿吊顶明敷设,安装高度建施工图。 (2)排水管道采用承插铸铁排水管,分别明敷于卫生间和厨房的阴角处。支管埋敷于地板内。 二、编制的依据及要求 (1)计算工程量 1各种管道,均以施工图所示中心长度,以“10m ”为计量单位,不扣除阀门,管件所占的长度。 2、各种阀门安装均以“个“为计量单位。 3、卫生器具组成安装以“组”为计量单位 (2)采用定额 1、吉林省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 2、《吉林省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第八册“给排水、采暖、燃气工 程” ; 三、编制步骤第一步,按上述规则计算工程量。 1、室内给水系统安装

深基坑边坡稳定性计算书

土坡稳定性计算书 本计算书参照《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实用土木工程手册》第三版杨文渊编著人民教同出版社、《地基与基础》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土力学》等相关文献进行编制。 计算土坡稳定性采用圆弧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由于该计算过程是大量的重复计算,故本计算书只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结果,省略了重复计算过程。 本计算书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分析计算,假定滑动面为圆柱面及滑动土体为不变形刚体,还假定不考虑土条两侧上的作用力。 一、参数信息: 条分方法:瑞典条分法; 考虑地下水位影响; 基坑外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 1.56 ; 基坑内侧水位到坑顶的距离(m): 14.000 ; 放坡参数: 序号放坡高度(m) 放坡宽度(m) 平台宽度(m)条分块数 0 3.50 3.50 2.00 0.00 1 4.50 4.50 3.00 0.00 2 6.20 6.20 3.00 0.00 荷载参数:

土层参数: 二、计算原理 根据土坡极限平衡稳定进行计算。自然界匀质土坡失去稳定,滑动面呈曲面,通常滑动面接近圆弧,可将滑裂面近似成圆弧计算。将土坡的土体沿竖直方向分成若干个土条,从土条中任意取出第 i条,不考虑其侧面上的作用力时,该土条上存在着: 1、土条自重, 2、作用于土条弧面上的法向反力, 3、作用于土条圆弧面上的切向阻力。 将抗剪强度引起的极限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 >=1.3的要求。 将抗剪强度引起的极限抗滑力矩和滑动力矩的比值作为安全系数,考虑安全储备的大小,按照《规范》要求,安全系数要满足>=1.3的要求。

边坡脚手架计算书

边坡脚手架计算书 1 概况 对土质大于20m、石质大于30m 的挖方边坡为高边坡,TJ07施工段高边坡共计12 处,最大边坡高度为,长度合计1612m(单侧)。设计处理的方案有:骨架植草、挂网喷播植草、锚杆(索)格梁等防护加固形式,设计要求边坡开挖一级支护一级。 施工脚手架作为上述施工项目作业的载体,在高边坡支护设施中占有极高的地位,涉及施工安全、进度及文明施工、工程质量,需要按要求进行设计、组织审批,并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 2 编制依据 脚手架施工图纸中所涉及的依据及规范: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6、边坡支护设计图、地勘资料及施工现场土质实际情况等; 3 脚手架计算 参数信息 脚手架参数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立杆的排距为,横杆的步距为,斜杆间距;立杆采用单立管;下层斜杆距离坡面距离为米;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详见图1);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图1 落地脚手架示意图 活荷载参数 施工荷载均布参数根据《扣规》查表可得(kN/m2):(包括施工过程中的钻机的冲击荷载);脚手架用途:普通施工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1。 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数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kN/m2):;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脚手板铺设层数:1;脚手板类别:马道板脚手板。(以上参数均可以查表得到)地基参数 地基类型:既有边坡岩石;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N/m2):400;基础底面扩展面积(m2):。 图2 脚手架基础示意图 脚手架计算 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均布荷载值计算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 1、1 建设项目名称:龙岩第一技校学生宿舍 1、2 建设地点:龙岩市某地 1、3 建筑类型:八层宿舍楼,框架填充墙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混凝土C30。 1、4 设计资料: 1.4.1 地质水文资料:由地质勘察报告知,该场地由上而下可分为三层: 杂填土:主要为煤渣、石灰渣、混凝土块等,本层分布稳定,厚0-0.5米; 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210Kpa, 土层厚0、5-1.5米 亚粘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k=300Kpa, 土层厚1、5-5.6米 1.4.2 气象资料: 全年主导风向:偏南风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 基本风压为:0、35kN/m2(c类场地) 1.4.3 抗震设防要求:七度三级设防 1.4.4 建设规模以及标准: 1 建筑规模:占地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为8层框架结构。 2建筑防火等级:二级 3建筑防水等级:三级 4 建筑装修等级:中级 2 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 2、1 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的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参见结构平面图,如图2、1所示。 2、2 主要构件选型及尺寸初步估算 2.2.1 主要构件选型 (1)梁﹑板﹑柱结构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图2、1 结构平面布置图 (2)墙体采用:粉煤灰轻质砌块 (3)墙体厚度:外墙:250mm,内墙:200mm (4)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2.2.2 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1)横向框架梁: 中跨梁(BC跨): 因为梁的跨度为7500mm,则、 取L=7500mm h=(1/8~1/12)L=937、5mm~625mm 取h=750mm、 4 7.9 750 7250 > = = h l n= =h b) 3 1 ~ 2 1 (375mm~250mm 取b=400mm 满足b>200mm且b 750/2=375mm 故主要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400mm×750mm 同理,边跨梁(AB、CD跨)可取:b×h=300mm×500mm (2)其她梁: 连系梁: 取L=7800mm h=(1/12~1/18)L=650mm~433mm 取h=600mm = =h b) 3 1 ~ 2 1 (300mm~200mm 取b=300mm 故连系梁初选截面尺寸为:b×h=300mm×600mm 由于跨度一样,为了方便起见,纵向次梁截面尺寸也初选为: b×h=300mm×600mm

高边坡危岩治理工程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附计算书)

万州江南新区上部路C段与陈九路立交工程 东侧危岩治理工程 脚 手 架 方 案 编制单位:核工业志诚建设工程总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 2015年12月20日

目录 第一节、工程概况------------------- 2 一、工程基本概况----------------------------------------------------------------- 2 陡崖多为砂岩组成,陡崖坡脚多为泥岩或砂质泥岩构成,由于砂泥岩的差异风化多在砂、泥岩交界地带形成岩腔。在陡崖间分布为斜坡,斜坡上主要为林地、灌木,地形坡角25°~45°。陡崖顶部为平缓地带,地形相对较平缓,地形坡角5°~15°,分布有大量农作物及植被。陡崖底部为上部路C段与陈九路立交工程。---------------- 2危岩治理工程主要工作量(见下表): -------------------------------------------- 3 二、施工要求---------------------------------------------------------------------- 4 三、技术保证条件----------------------------------------------------------------- 4第二节、编制依据------------------- 5第三节、施工计划------------------- 6 一、施工进度计划(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6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 6第四节、施工工艺技术---------------- 8 一、工艺流程---------------------------------------------------------------------- 8 二、施工方法---------------------------------------------------------------------- 8 四、检查验收--------------------------------------------------------------------- 13第五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 一、组织保障--------------------------------------------------------------------- 16 二、技术措施--------------------------------------------------------------------- 18 三、监测监控-------------------------------------------------------------------- 25 四、应急预案-------------------------------------------------------------------- 26第六节、劳动力计划 ---------------- 28 一、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 28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二零一三年六月 土木工程

某框架结构条形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威海近郊五层两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当于七层以上民用建筑),车间有三排柱,柱截面尺寸为400×600mm2,平面图如图1。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特征值如表1,弯矩作用于跨度方向。室内外高差0.30m。 图1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图 表1 荷载效应特征值 二、地质资料 1.综合地质柱状图如表2,地下水位在细砂层底,标准冻深为2m; 2.冻胀类别为冻胀。

表2 综合地质柱状图 三、设计要求 1.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绘制基础平面图(局部),基础剖面图,配筋图。 四、设计步骤 1.考虑冻胀因素影响确定基础埋深; 2.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修正; 3.计算基础底面尺寸,确定基础构造高度; 4.计算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5.按倒梁法计算梁纵向内力,并进行结构设计; 6.计算基础的横向配筋及翼缘高度; 7.绘制施工图。

五、工作量 1. 设计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2. 计算该条形基础相邻两柱的沉降差; 3. 完成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4. 完成铅笔绘制2号施工图一张; 5. 配合教师安排进行答辩。 六、内力计算 (一) 确定基础埋深 根据地质资料进入土层1.2m 为粘土层,其基本承载力特征值为147kPa ak f =,可知其为最优持力层,基础进入持力层大于30cm 。又有考虑冻胀因素的影响,根据规范可知,其设计冻深d z 应按下式计算:0 2.0 1.00.90.95 1.71m ...zs zw ze d z z ψψψ=???==,基础 埋深应在设计冻深以下,据此可初步确定基础埋深为2.3m 。根据基础埋深 2.3m>0.5m d =需进行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度修正,持力层为黄褐色粘性土层。液性指数 2618 0.50.853418 p L L p w w I w w --= = =<--,又0.70.85 e =<,查表可得,承载力修正系数0.3, 1.6b d ηη==,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m γ= 317 1.2190.8 17.8kN/m 2.0 ?+?=, 条形基础的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内底面算起,室内外高差为0.3m ,取 2.30.3 2.6m d =+=, 则可得修正值为:(0.5)147 1.617.8(2.60.5)206.81kPa a ak d m f f d ηγ=+-=+??-=。 (二) 确定基础梁的高度、长度和外伸尺寸 根据规范要求,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应该取为柱距的1/81/4倍 ,又有此处柱距取为6500mm ,故可得到基础梁的高度(1/81/4)6200(7751550)mm h =?=,取 1500mm h =,即为 1.5m h =。根据构造要求,条形基础端部外伸长度应为边跨跨距的1/41/3倍,故考虑到柱端存在弯矩及其方向,可以得到基础端部左侧延伸 1(1/4 1/3)(1/41/3)6200(1550 2067)m m l l ==?=,取1 2.0m l =。计算简图如图 2所示:

高边坡脚手架计算书

高边坡脚手架计算书 一、参考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 《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直缝电焊钢管》GB/T 12793-1992 《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2006 二、设计参数: 1、按照设计坡比1:0.5进行脚手架设计。 2、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脚手板,其自重标准值为0.35KN/m2(见JGJ130规范表4.2.1-1)。 3、钢管尺寸均为φ48×3.5mm,其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Q235钢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弹性模量E=2.06×105N/mm2)。 计算参数 ⑴、脚手架参数: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4.3 m,立杆采用单立杆;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为增加安全系数,计算时重量按Φ48×3.5取值,力学参数按Φ48×3.0计算。因局部位置为三排立杆,在计算立杆强度及稳定性时按最大荷载发生位置取中间立杆计算。②、搭设几何尺寸:立杆的横距为0.9m,立杆的纵距按建筑物尺寸有1.5m 和1.6米,取大值1.6米计算。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 m;每步距中部

外侧设一根大横杆作为防护栏杆;内排架距离墙0.45m;小横杆上不搭大横杆;小横杆每边伸出立杆尺寸按0.15米计算。③、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1.00;④、与结构的连接点,因为是改造工程,为尽量保护原有建筑主体,采用两步三跨,连接点采用钢管形成抱箍连接在原有框架柱上,竖向间距3.6 m,水平间距4.8 m,采用扣件连接,对没有柱子的部位采用楼板和铜管打孔连接。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按2层计算;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牡丹江分局,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基本风压0.27 kN/m2;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按C类地区(有密集建筑群市区),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按密目安全网封闭,背靠开洞墙面,计算取值为1.236;(按Us=1.3φ,其中φ=1.2An/Aw,其中An为密目安全网挡风面积,Aw为迎风面积,密目网按2000目计算)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按《技术规范》插值法计算:0.1278(kN/m),因技术规范中计算简图中无步距中间栏杆,实际搭设计算时采用三排立杆的中间立杆,修正计算实际每米立杆荷载为:立杆1米,小横杆0.9/1.8=0.5米,大横杆1.6/1.8=0.89米,每个

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挡土墙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设计依据 (1) 3设计原则 (1) 4 设计基础参数取值 (2) 5支护工程设计方案 (2) 6设计计 算…………………………………………………… (3)

6.1开挖放坡稳定性验算 (3) 6.2挡土墙验算 (4) 地质工程勘察公司101贵州地矿凯里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挡土墙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计算书6.2.1土压力计算 (4) 6.1.2稳定性验算 (5) 6.2.1墙身强度验算 (7) 6.2.4地基承载力验算 (7) 6.3墙脚排水沟设计 (8) 7算过程及结 果…………………………………………………… (9) 7.1开挖放坡稳定性验算(采用理正6.0软件 计 算) (9)

7.2挡土墙计算过程及结果(采用理正6.0软 件计算) ........................................................... 10 地质工程勘察公司101贵州地矿凯里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挡土墙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计算书 1工程概况 剑河县县城张雨松、张细明民房后侧(北东侧)局部变形段挡土墙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全长20.0m,墙顶高程666.90m,墙底高程663.05m,该段挡土墙顶后缘为在建8层砖混结构民房(基础为桩基础),墙脚 前缘为已建的6层砖混结构民房。 2012年6月,发现该段挡土墙出现变形,并且变形在持续发展,目 前该段挡墙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墙体鼓胀。 根据现场调查和勘察,墙后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老回填土,填土层厚5.0~8.0m,挡墙基础持力层为老回填土,基底以下老回填土层厚度大于1.0m,下覆基岩为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n)碳质页岩。l2 设计依据 (1) 现场踏勘、勘察、调查、收集资料; (2) 现场实测工程区1:500地形图;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计算书

.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方向)《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姓名: 年级: 班级: 学号:

[题目]: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拟建机场高速公路(城市道路段)K2+770右侧有一清朝房子,由于该路段填土较高,若按1:1.5的边坡坡率放坡,则路基坡脚侵入房子围。现为了保留房子,要求在该路段的恰当位置设挡土墙。为使房子周围保持车辆交通,要求墙脚边距离房子的距离大约为4m。提示:路肩350cm不布置车辆,慢车道650cm 开始布置车辆荷载(550kN)。 2、路中线与房子的平面位置关系、路线纵断面、路基标准横断面如下图: 房子 道路中线 图1 道路和房子平面示意图 路基标准横断面(单位:cm) 图2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半幅,单位:cm)

K 2+400 112.85K 2+900 117.851.0% -0.75% R=13500T=?E=? 道路纵面图 图3 道路纵断面图 106.50 3.7m 7.8m 粘土Q 承载力标准值f=187kPa 圆砾 承载力标准值f=456kPa 中风化泥岩 地质剖面图 1:0.3 1:5 墙身剖面图(单位:cm ) 图4 地质剖面图 3、房子附近地质情况见地质剖面图,房子附近地面较大围(包括路基围)为平地。 4、挡土墙墙身、基础材料:M7.5浆砌片石,M10砂浆抹墙顶面(2cm ),M10砂浆勾外墙凸缝。砌体重度γ1=22kN/m 3。墙后填土为天然三合土重度γ 2 =20kN/m 3,换算摩擦角φ=35°。M10浆砌块石与天然三合土的摩擦角为

20°。砌体极限抗压强度为700kPa ,弯曲抗拉极限强度为70kPa ,砌体截面的抗剪极限强度为150kPa 。 计算过程 1、 道路设计标高计算 由1i =1.0%,2i =-0.75%,R=13500 得21135000.75%1%=236.25L R i i =?-=?--,2 L E ==118.125 所以竖曲线起点桩号为K2+781.875。 K2+766的设计标高为112.853661%=116.51+?。 K2+782的坡线标高为112.853821%=116.67+?, 高程改正 ()2 782781.875=0213500 -?, 所以K2+782的设计标高为116.67。 而地面高程为106.05,所以房子正对着的道路标高与地面高程最大之差为10.62m 。 2、挡土墙设计方案 ①挡土墙墙脚与房子的平面位置关系如下:

边坡防护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

第一节方案编制目的 为保证*******边坡防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特编制本方案。 第二节方案适用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第二合同段脚手架搭设作业施工。 第三节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 4、《建筑施工碗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12); 6、我公司现场踏勘和调查获取的资料; 7、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施工能力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四节工程概况 本项目部主要负责*******主线及互通区的路基、桥涵及相关附属工程施工。起点桩号为K14+460,终点桩号为K33+050,长18.59km。 本项目边坡防护工程采用施工一级,防护一级。路堑边坡单级高度10m,边坡平台设置宽度均为2.0m,坡顶开口线位置设置倒角,开挖边坡与自然山坡采用圆顺衔接。本工程根据地质条件,对于山体岩层比较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和有结构滑动面的边坡均采用人字形骨架锚杆护坡施工,为方便及安全施工,人字形骨架锚杆护坡施工时均需采用脚手架搭设施工作业平台。 第五节脚手架的材质要求 从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拟采用落地

式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材质要求如下: 1、钢管,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钢材强度等级Q235-A,钢管应平直光滑,有严重锈蚀、弯曲或裂纹的钢管不得使用。 2、扣件采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的要求,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沙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 3、脚手板、脚手片需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第六节脚手架的搭设流程及要求 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材料配备)→定位、设置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防护栏杆。 6.1 立杆间距 脚手架立杆纵距1.5m,横距0.95m,步距1.8m;连墙杆间距竖直3.6m,水平4.5m (即二步三跨),里立杆距边坡0.4m。 6.2 大横杆、小横杆设置 (1)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为1.8m,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cm。 (2)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6.3 剪刀撑 脚手架外侧立面的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cm。 6.4 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 (1)脚手架铺板采用5cm厚30cm宽的木板或竹跳板,脚手板不得损坏、开裂,保证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在活动荷载作用下断裂。 (2)脚手板与脚手架之间必须绑扎牢固,板端伸出长度为15cm~30cm,能够保证脚手板有足够的固定长度,又防止脚手板探头过多而翘头坠落。 6.5 连墙件 (1)脚手架与边坡按水平方向4.5m,垂直方向3.6m,设一拉结点。 (2)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移动变形,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3)边坡顶部处需加密拉结点,加强管架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