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与利用专题检索报告

信息检索与利用专题检索报告
信息检索与利用专题检索报告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信息检索与利用专题检索报告课题:城乡道路规划与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xx年xx 月xx 日

信息检索课程考试

专题信息调研

本课程考核形式为进行专题信息检索并撰写相应的检索和文献阅读报告,独立完成。交打印版和电子版。电子版文件名称中请包含班级、学号、姓名、课题名称这4项信息。学委收齐后在第8周周二上午交到图书馆601,电子版发送到linhaohui@https://www.360docs.net/doc/ed16021030.html,。报告中应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分析、检索策略、检索结果、文献综述。

1、课题名称。结合自己所学专业,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研究论题,自拟具体课题名称。课题范围应大小适中,名称中至少要包含两个关键词。

2、课题分析。拟定关键词(中英文对应)、简要解释。还可简单说明选题原因。

3、检索策略记录。选不少于4个中英文数据库,记录各库检索策略和结果数量。

4、检索结果记录。经筛选,以文摘格式记录相关文献共8篇。具体要求:(1)文献语种要求:中文7篇,英文1篇。英文文献要翻译题名,以及摘要的第一句话。

(2)文献类型要求:4种以上,期刊论文必选,另可选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图书、科技成果、标准等。

(3)选择其中1篇文献,复制其全文的第1页。

5、文献阅读及综述。根据查出文献(主要是期刊论文),用自己的语言对课题进行综述性介绍,并列出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写作格式可参照专题信息调研说明的文献综述参考部分。

6、附加。检索技巧、课程心得与建议。有感而发,长短不拘。谢绝网上下载。

温馨提醒:如有雷同,均无成绩。

以下课题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自定课题。

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

展馆建筑的照明设计

办公综合楼建筑设计

古村落保护规划及设计

古迹保护规划及设计

酒店/体育文化中心工程/学校等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课题名称:城乡道路规划与设计

课题分析:

1、课题关键词:城市+城乡+城镇、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2、中英文对应:城市——city 交通—traffic 规划、设计—planning\design

3、选题原因:城市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统筹好城乡的交通规划是解决城乡矛盾的必由之路。身为大二的我们,虽然还没真正接触城市规划这门专业,但通过对这个课题的相关检索,可以让我们初步了解城市交通的相关知识,在脑海中初步确立“规划”的概念,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

检索策略记录

一、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

检索方式:高级检索

检索点:关键词

检索条件: ((关键词=城市+城乡)*(题名或关键词=道路+交通))*(关键词=规划+设计)*全部期刊*年=1989-2012。查询结果:共找到6199条

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检索方式:跨库检索

检索点:标题、关键词

检索条件:标题:城乡、交通关键词:规划,共找到11篇符合条件的论文

三、中国知网

检索方式:高级检索

检索点:题名、关键词

检索条件: ((题名或关键词=城市+城乡)*(关键词=道路+交通))*(关键词=规划+设计)*全部期刊*年=1989-2012。查询结果:共找到6680条

四、Engineering Village

检索方式:Quick Search

检索点:All fields

检索条件:2588 articles found in Compendex & NTIS for 1899-2013: ((((city traffic) WN All fields) AND ((road) WN All fields)) AND ((planning) WN All fields))

检索结果记录

一、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文献摘要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注重人性化设计的探讨

卫东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

摘要: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该文从多方面探讨了如何开展"人性化"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经验,可供同行参考。[著者文摘] 关键词:城市道路街道人性化设计环境和谐

分类号:U491.112[著者标引]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7716(2012)07-0055-03

栏目信息:道路交通

相关文献:主题相关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思想原则和方法探索

许双牛

中国地铁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37

摘要: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的实践,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思想是城市社会、城市建设和城市交通发展潮流综合体现的观点,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遵循的4条原则,论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著者文摘]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思想原则方法

分类号:U239.5[著者标引]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073(2012)03-0016-05

栏目信息:热点研讨

相关文献:主题相关

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文献摘要

1、城乡交通统筹规划的探讨

城乡统筹交通规划,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化解交通发展与城乡发展矛盾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浙江省西部某个县域的城乡交通统筹规划工作为实例,分析了统筹规划的一些方法,并对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作者:李迎迎

刊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10 (21)

分类号:TU984.113

关键词:城乡交通统筹规划改进

机标分类号:TV8 TV2

全文首页内容:城乡交通统筹规划的探讨

李迎迎(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31 000B)

摘要:城乡统筹交通规划,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亿拜变通发展与城,发展矛盾的蓥由之路。本文以浙江省西部某个善与|的城乡交

通统筹规划工作为实例,分析了统筹规划的一些方法,并对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城乡交通统筹规划反进

中图分类号:TU984.I i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i0)07(c)-0251--01

交通运输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先导产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凋发展,需要率先破题。由于长期以来城乡条件的有限,城乡交通已经不能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城乡现代化的重要瓶颈。进行城乡统筹交通规划,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化解交通发展与城乡发展矛盾的必由之路。

1、城乡交通统筹规划的基本内涵城乡交通统筹规划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统筹考虑,通过对城市和农村交通发展存在的1.廿】题及相互关系综合研究,统筹解决,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业的桥粱纽带作用。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城乡交通统筹规划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一样,拥有均等化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享有平等的交通出行

权利和享受问质化的交通公共服务。

2浙江某县域的城乡交通统筹规划本文以浙江某县的城乡交通统筹规划为案例,重点分析下此县近年来城乡交通统筹规划的方法和总结的经验,并对以后发展的提供了需改进的地方。

2.1案例中县域的环境及交通现状此县域位于浙江省的西部,是近年来改省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地理结构较为紧凑,区位和交通条件也日益优越。和附近几个较为发达的城市相距不足百公里,总面积0.3万平方公里,是浙江省各县域和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培养对象。

此县域目前城乡道路与交通现状:(1)城市道路面积在不断增长,但仍不足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需要,人均道路面积不足lO平方米。(2)开通公交系统,一体化进程加快。县域目前共开设有10多条公交线路,

基本上满足正常交通需要。(3)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相信在未来的不久,公交系统就呵以渗透到县域的各个位置。

2.2城乡交通统筹规划的手段

(1)建屯了县域城乡交通统筹模式。由于体制、观念等因素,一般县域内的交通系统仍然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公交、出租车及各镇道路系统均自成体系.交通管理各自为政,从认识、决策到管理,运行的各个层面上都与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存在冲突。因此,本案中采用了县域城乡交通统筹模式,建立了从观念改变到实际操作的多层

次体系。

(2)做好了地域整合工作。县域总是与周边其他县域相毗邻,围绕着上级城市分散而居,而县域内各镇、街又围绕县域中心分布。本例中县域内各镇.街与县域中心区,县城与周边城市人员来往频繁,交流广泛,这时就更需做好地域整合,发挥协同效应。

(3)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策略。县域建设城乡统筹的交通系统,在决策层面丰要是制定明确的发展策略,并为其有效实施提供政策保证。本例中采取的措施就是将土地使用规划和交通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交通发展规划作为总体的土地利用发展策略的一部分,制定优化土地利用与运输平衡的战略发展政策。

(4)管理层面落实好了发展目标。要把县城城乡交通统筹发展转换为切实可行的办法,就必须从管理层画落实认识层面和决策层面所确定的目标。本案例通过制定交通规划.确定费率,明确收费标准及服务

质量标准,监督检查服务和质量,建立交通数据库等的手段,从而从管理面上做好统筹工作。

2.3对此次城乡交通统筹规划工作还仍需要改进的地方

城乡统筹交通规划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交通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随着县域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要避免统筹规划工作中由于规划不到位、重复建设、无序发展等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资源浪费和社会问题,就必须对城乡统筹交通规划工作进行改进再改进,以做到精益求精。本案例中的县域由于其自身条件的有限,对统筹工作可以做的1二作也较为有限,从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对统筹工作进行改进,加大城乡交通统筹规划工作。

(1)对规划目标实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有清醒认识。由于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镇化和T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农”问题和城乡差别问题也将长期存在,规划发展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交通运输业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适度超前。通过统筹兼顾需要与可能,明确发展目标,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本案例中的县域处于在浙江省西部属于经济正处于发展的县域,统筹规划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缩小城乡差距任重道远,更需要量力而行。

(2)对规划思路和编制方法及时进行更新改进。城乡统筹交通规划并非要取代各种专项规划,而是在规划思路上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更高的角度,以更开阔的视野,做好对综合交通资源的整合和统筹。因此

县域可以在既做好与原有专项规划的衔接,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之上,又要彻底打破条块分割,以区域经济和运输一体化发展来审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长期的体制分割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成因之一,也是实现城乡统筹交通发展的丰要障碍。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就成为发挥规划作用的基本前提,县域叮以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完善高效的组织制度的手段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而提高城乡交通行政管理效率。这项工作需从政府的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市场培育和政策扶持等各方面,加快政府职能向农村

辐射、交通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交通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交通建设城乡统一规划、交通运输市场城乡统一管理,交通信息资源城乡令面共享,最终实现城乡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

(4)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拓宽资金渠道。众所周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非常巨大,公益性强于经济性,投资回收期较长,不易马上见到回报,因此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拓宽资金渠道是统筹规划工作实施的最有力保证,尤其是对于县域和农村这种经济条件必不十分突出的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目前还必须大体上要依靠政府投入。因此,县域要做好城乡交通统筹规划工作,首先就要继续加大县域政府的资金投入。增加公共财政资金向城乡交通的倾斜力度,实现公共财政资金城乡统筹安排,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多渠道来筹集资金,这方面县域可以通过积极吸引利用外资和社会上的投资,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3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1二程。总结并改进浙江省此县域统筹城乡交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和统筹城乡交通发展都是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l】岳东阳.城乡交通一体化初探【J】.交通科技,2009,1l:145~147.

【2】胡兴华,唐热情,韩东方.重庆统筹城乡交通发展若干问题分析【J1.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6):llll—lll4.

【3】刘斌.统筹城乡交通问题的研究【J1.今日中国论坛,2008(7):48—52.科技资讯SCIENCE&TEOHNOLO(3Y INFORMATION 25 1 万方数据__

2、基于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研究(学位论文)

成都市正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但城乡一体化中缺乏促进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有力政策方针支持。本论文从这个需求出发,系统开展了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整合研究,给出成都市优化的方法和建议。对成都市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历史、现状、规划及其分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及深入分析其造成的主要原因。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建立了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机理模型,提出了定量描述二者相互关系的指标及方法。针对成都市的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开展开创性的定量研究。对道路交通先导性发展区域土地利用模式进行了探索,推荐以高密度集中土地利用模式为特征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土地利用先导性发展区域的交通发展模式选择,可以根据不同土地利用性质进行交通生成预测,并针对预测结果制定相适应的交通发展模式。以城乡结合部一个区域为例进行了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综合模型的案例分析,并根据规划方案的结果,采用非集计分析方法对该土地规划方案进行了交通协调性验证,为成都市城乡一体化中新城区道路建设与土地开发利用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案例。

作者:王文奇

学科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

授予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导师姓名:邱延峻

学位年度:2008

语种:chi

分类号:U412.14 U412.12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道路交通土地利用交通发展模式

三、中国知网文献摘要

1、浙江省统筹城乡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About Balancing Urban with Rura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ial

【作者】何佳玮;李海宏;

【Author】HE Jia-wei,LI Hai-hong(Zhejiang Provi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Design & Research,Hangzhou 310006,China)

【机构】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交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出发,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的内在关系。在分析浙江省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现实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和战略重点,并从理念、政策、行动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更多还原

【Abstract】Traffic is an important basing condition on balaning urban with rural development.In terms of the idea,its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discussed.On the basis of realistic conditions on analysis of Zhenjiang Provincial 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the strategic target,strategic mentality and strategic priority of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n balancing

urban with rural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 are p... 更多还原

【关键词】统筹城乡;交通发展;综合运输;发展战略;

【Key words】balancing urban with rural development;transport development;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deve

2、新形势下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Urba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Evolving Environment v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New Situation

【作者】孔令斌;

【Author】KONG Ling-bin(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Beijing 100037,China)

【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从城市发展受到的制约、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城市人口阶层分化等方面,分析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环境的变化。阐述当前城市交通出行特征和交通运行状况,指出由于出行需求膨胀、交通拥堵加剧,导致城市与交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介绍了国家层面以及各城市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促进城市与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机动车排放管理、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进行交通体制与机制改革等。以北京、上海、天津为例,阐述特大城市的绿色交通行动、交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多还原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volving environment for urba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erms of urban development constraints,spatial structure adjustment,and population group

segregation.Through an analysis of travel characteristics and traffic operations in China,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a travel demand increase plus a worsening of traffic congestion results in huge challenges in urban and transport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Given the above situation,the paper introduces an

array... 更多还原

【关键词】交通政策;交通发展特征;交通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transportation policies;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3、城镇道路规划刍议

The Study on City Road Planning

作者】浦仙玲;

【Author】PU Xian-ling(Shanxi Provincial Design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Taiyuan,Shanxi030001,China)

【机构】山西省轻工设计院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通过介绍城镇形成的特点,发展模式及交通组成情况,提出了城镇道路交通规划的方法:以动态的方法组织交通,解决过境公路和城内道路的关系。更多还原

【Abstract】By introducing the shaping characteristics of city,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 situations of traffic composition,the paper

proposed the methods of city road traffic planning. 更多还原

【关键词】城镇;道路;规划;动态;过境;交通;

【Key words】city;road;planning;dynamic;transit;traffic;四、

A supporting tool for efficient city traffic planning: A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approach(一个支持工具,高效的城市交通规划:一个遗传算法的方法)

Koggalage, Ravindra1; Dissanayake, Hiruna2

Source:2010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CIIS 2010, p 354-359, 2010, 2010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CIIS 2010; ISBN-13: 9781424466535; DOI:10.1109/ICIINFS.2010.5578680; Article number: 5578680; Conference: 2010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ICIIS 2010, July 29, 2010 - August 1, 2010; Publisher: IEEE Computer Society

Author affiliations:

1 ANCL, 35, D.R. Wijewardene Mawatha, Colombo 10, Sri Lanka

2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Moratuwa, Sri Lanka

Abstract:

Heavily congested roads in city areas are a common problem today(在今天严重拥挤的道路在城市地区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Several attempts to solve

this problem by improving road infrastructure or imposing restrictions on motor vehicles entering city areas are not feasible,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Sri Lanka. This may be due to lack of funds to improve the infrastructure, the objections of the general public on applying restrictions on the inflow of vehicles or difficulties on acquiring lands to construct roads in highly populated area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different method to handle traffic congestions. A methodology of handling city traffic in a very efficient way by proper traffic management instead of modifying the road infrastructure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is is achieved by rearranging the traffic flow in such a way that the interruption to the continuous traffic flow is minimized. A tool was developed using Flow Control Mechanisms, Genetic Algorithms and Graph Theory in order to dynamically suggest improved traffic plans. ?2010 IEEE.(9 refs)

Main heading: Traffic congestion

Controlled terms: Developing countries - Flow control - Genetic algorithms - Graph theory - Information systems - Roads and streets - Traffic surveys

Uncontrolled terms: City traffic - Common problems - Control mechanism - General publics - Motor vehicle - Road infrastructures - Sri Lanka - Supporting tool - Traffic flow - Traffic management - Traffic plan - Traffic planning

Classification Code: 921.4 Combinatorial Mathematics, Includes Graph Theory, Set Theory - 921 Mathematics - 903.2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 901.4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Society - 723 Computer Software, Data Handling and Applications - 631.1 Fluid Flow, General - 432.4 Highway Traffic Control - 406.2 Roads and Streets - 406 Highway Engineering

Database: Compendex

文献综述:

从城市发展受到的制约、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城市人口阶层分化等方面,分析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环境的变化。当前城市交通出行特征和交通运行状况,由于出行需求膨胀、交通拥堵加剧,导致城市与交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交通运输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先导产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凋发展,需要率先破题。由于长期以来城乡条件的有限,城乡交通已经不能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城乡现代化的重要瓶颈。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但城乡一体化中缺乏促进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有力政策方针支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城市交通规划的理念已不能再是以往的“各走各路”,城乡一体化的新理念必须成为新时代城市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进行城乡统筹交通规划,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化解交通发展与城乡发展矛盾的必由之路。而在新时代城市交通规划也应更加严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机动车排放管理、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进行交通体制与机制改革等。

参考文献(具体略):

[1]城乡交通统筹规划的探讨

[2] 新形势下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3]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交通与土地利用整合研究

课程心得:

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信息检索是理论大于实践,而理论课又脱离了实际,现在网络上的检索工具比咱们

电子图书馆上的检索工具高级很多,可操作性也高很多,这就导致学生会自主的选择公开性检索工具,而

不是我们上课接触的那些,因为无论从技术性和美化性上来说我们的电子图书馆实在是不能和网络上的比较。

我认为,这门课的发展在于实践操作,在于结合好现实中的网络,以最新颖的搜索技术来引领学生,说实话在我认为所谓的检索就是通俗易通的百度,但不是那么片面,而是更高级的,更符合学生需求的。

最后祝愿我的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同时也希望老师能让我这次作业顺利通过!

信息检索实验报告

信息检索与利用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与利用 班级:自动化1001 学号:201004134017 姓名:王西

1. 何为信息素质?谈谈你对信息素质的理解. 信息素质,是人类素质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接受教育、环境因素影响等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个性的心理品质。人才的知识创新需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智能结构。广博知识和良好的智能结构是通过信息素质获得的。信息素质?它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涵:(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一般可分为纵向的层次结构和横向的内容结构。层次结构是由信息认知、信息情感和信息行为倾向三个层面组成的;内容结构是由信息心理状态和信息素养组成的对信息意识的控制,实际上就是对信息意识的操作,也就是通过教育、学习和训练等手段来完善信息意识的内容结构,并进而控制信息意识的层次结构。 (2).信息实践能力。信息实践能力实质上就是人们运用信息知识,操作信息活动的能力。学生学习计划的完成过程在信息学意义上就是信息的搜集加工和使用的过程,即信息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 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具备信息素质是我们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那么我们如果具有了信息素质,不管是在学校还是走入社会,都可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获取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使我们的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而且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打破学科的界限,随时按照自己将来研究的方向,进行相应资料的获取、整理、研究、利用,实现学科的扩展交叉,从宏观上把握各学科间的联系,实现具有良好的智能结构和知识的创新所以也可以说具备信息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 2. 什么是电子图书?举例说明重要的国内外电子图书系统。 电子图书又称e-book,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类型有: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和软件读物等。 电子图书拥有与传统书籍许多相同的特点:包含一定的信息量,比如有一定的文字量、彩页;其编排按照传统书籍的格式以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通过被阅读而传递信息等等。但是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新形式的书籍,又拥

四川农大(信息检索与利用)..满分答案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学号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 A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D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D)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B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C )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 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B)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围的方式是(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D)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C)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全书(C)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期刊论文(D)字典、手册、年鉴 11. 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A) (A)标题词语言(B)元词语言 (C)叙词语言(D)关键词语言 12. 下述各项中,影响数据库质量的是(D) (A)检索式是否正确(B)检索者是否正确分析检索课题 (C)检索词的选择质量(D)数据库的信息量 13.以下哪个不是纸质文献的记录手段(D) (A)手写(B)油印(C)胶印(D)雕刻 14. 国际标准书号是(A) (A)ISBN (B)ISSN (C)CABI (D)CNKI 15.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D) (A)专利权人终身享有(B)30年 (C)10年(D)20年 16. 下列标引中属于容特征描述的是(A) (A)著者标引、篇名标引(B)文献来源标引、著者工作单位标引(C)分类标引、主题标引(D)文献类型标引、语种标引 17. 利用引文追溯法检索文献是指(C) (A)利用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B)利用手工检索刊物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C)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D)利用Internet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18. 文献记录中的ISSN号是属于(B )

信息检索与利用实习报告.

《创新实践课》 文献调研报告 调研课题(中文):_Fe3O4/TiO2磁性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机制的研究__ 调研课题(英文):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Fe3O4/TiO2 magnetic composite adsorbent and its adsorption capabilities for removing heavy metals from water___________中文检索词:_氧化铁、Fe3O4、二氧化钛、TiO2、重金属、Hg、、Pb、Cd、银、铅、镉_______英文检索词:iron oxide、Fe3O4、Titanium dioxide、TiO2、heavy metal 、Hg、Pb 、Cd 、silver 、lead 、cadmium、waste water 姓名:朱敏 学号:__201510701137______ 学院:_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____ 专业班级:__环工卓越151_____ 授课教师:___陈波_______ 完成日期:2016年_9_月_14_日

一、分析课题 1.1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水环境保护一直是人类关心的一个大问题,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该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而人们对所处的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工业废水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重金属,如铜、锌、镉、铬、铅和镍等。由于大部分金属离子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毒害,在水中难降解、毒性强、具有积累效应等特征,因此对此类废水的排放,需要严格控制以达到排放要求,同时尽可能的回收和再利用这些资源。重金属污染也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大环保课题。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多种多样。金属冶炼和加工、皮革制造、电镀等行业排放的废水中通常含有三种以上的有毒重金属,且浓度范围变化大。对于金属镉,在金属加工厂、非钢铁的金属冶炼行业和电镀车间的废水中,其浓度在0.02到3 5 mg/L范围内变化。对于来源于铜矿提炼、电镀厂和酸性矿山废水中的重金属铜,其浓度范围在0.1 2到80 mg/L。而电池厂、钢铁制造厂和各种尾矿池废水中铅的浓度在0.5到25 mg/L变化。餐具制造厂、金属表面处理行业、锻炼厂和矿山排放的废水中,镍的浓度可以高达130 mg /L¨J。此外在某些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可以超过1000 mg/L。 1.2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和积累性。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废水如果处理不当,可以通过饮用水、食物、呼吸和皮肤接触等途径对人体造成伤害。其毒害作用包括:短期接触对机体的急性毒害作用,如皮肤灼伤、溃烂、哮喘、腹痛等;长期接触引起的慢性疾病甚至致癌和致突变等效应。并且区别于其他污染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金属难以生物降解且具有富集效应,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低浓度的重金属最后能够以有害效应的浓度富集于人和动物体内,造成极大的危害。不同的重金属对人体的毒害效应不同。某些重金属是人体需要的,如铜、锌、三价铬等,但是他们一旦超出允许的浓度范围,就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而诸如六价铬、铅和镉等是人体不需要的,但是由于他们大量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危害。 1.3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 在各种废水处理技术中,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和活性碳吸附应用得最为广泛。在实际的操作中,具体选择何种处理方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废水中重金属的种类和浓度,废水中的其他组分,预期的去除量,处理工艺的投入资金和操作成本,处理废水的环境排放标准,污泥的产生量以及他们的处理费用…,121。对于任何含有一种或者多种重金属废水的处理,需要掌握其废水的排放量和理化性质,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来去除污染物。下面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1.3.1混凝法 混凝法是常见的处理废水污染的方法之一。其操作过程是加入混凝剂到待处理的水中,使其和污染物进行理化反应,最终生成沉淀而去除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各及其去除环境污染物的研究污染物质。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而随着材料科学和环境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后在高分子复合混凝剂,微生物混凝剂的开发及其改性方面的研究工作会越来越多。

江南大学阶段性机考信息检索与利用第1阶段测试题

考试科目:《信息检索与利用》第1章至第3章(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 是人类知识的总汇,被誉为“工具书之王”、“没有围墙的大学”。 A、四库全书 B、年鉴 C、辞海 D、百科全书 2、优先算符用()表达。 A、() B、* C、? D、“” 3、以下信息资源中,()是三次信息资源。 A、期刊 B、学位论文 C、年鉴 D、专利 4、图书是不少于()页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 A、48 B、49 C、58 D、59 5、百度(Baidu)检索框中输入多个词,词与词之间用空格隔开表示()关系。 A、逻辑或 B、逻辑非 C、逻辑与 D、短语或词组 6、查全率和查准率之间存在( )关系。 A、互逆 B、正比 C、交叉 D、包含 7、开放存取期刊简称()期刊。 A、OCR B、OA C、Open D、Access 8、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简称(),是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机构。 A、OCLC B、NTSL C、NTIS D、NSTL 9、()是为特定目的而搜集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A、文献 B、情报 C、文献 D、档案 10、()是将文献主题概念按知识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并用号码表达各种概念的检索语言。 A、分类语言 B、主题语言 C、代码语言 D、Java语言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的能力素养,包括()等多方面因素。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伦理道德 2、信息资源按加工程度可以划分为()。 A、零次信息资源 B、一次信息资源 C、二次信息资源 D、三次信息资源 3、二次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等具有标引和检索性质的信息资源。 A、目录 B、题录 C、文摘 D、索引 4、以下连续出版物有()。 A、期刊 B、丛书 C、报纸 D、年鉴 5、在线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检索方式包括()。 A、专家检索 B、高级检索 C、快速检索 D、浏览检索

中文数据库的检索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信息检索 实验项目名称 班级与班级代码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专业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学年论文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见中文数据库的检索方式。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验分析不同数据库在信息组织、检索分式等方面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用一专题在六个中文数据库、检索结果主要也目录和摘要为主。 检索专题自选。 1、中国期刊网 2、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3、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4、国研网 5、中宏数据库 6、人大复印资料 7、高校财经数据库 三、实验环境 CPU:Intel(R) core?2 CPU 内存:1G 软件: IE 资源:互联网 四、实验步骤 1.进入广东商学院图书馆网页,点击数字资源,进入中国期刊数据库。 2. 根据自己检索课题的要求,采用分类检索与主题检索在加上 3.鉴于以上检索的结果记录数较多,而且与需求的相关性低,采用以下缩减手段:

(1)在检索导航中更改默认分类:只选择“经济与管理”类 (2)更改更新时间(2005~2009),得到结果; (3)把模糊匹配改为精确匹配得到结果; 4. 通过亲自查看其摘要,全文的方式,剔除一些不相关的文献,并归纳出剔除文章的原则。 5. 将最后的所得的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题录信息拷贝下来,保存在作业文件夹中。并在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 6. 把最后所得的期刊论文的全文都一一拷贝下来。保存在自己的移动硬盘中。作为后期撰写文献综述的依据之一。 7. 登陆到学校的重庆维普数据库、人大报刊索引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期刊、国研网子系统,重复2,3,4,5,6,将所得检索结果拷贝下来,放在作业文件夹 五、试验结果 实验步骤3(2)(3)的结果如下,其它数据库结果类似 六、实验分析 期刊网的主页上免费的资源有:学术研究、工具书检索、党和国家大事、文化与生活、学习教育、行业知识仓库等,在相应领域的信息检索中起着重要作用。

青科成人教育《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A卷答案》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科技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考试试题(A)卷答案类别继续教育学院拟题人 适用专业 (答案要注明各个要点的评分标准) 1.分法一:文献可分为印刷型、缩微型、视听型和机读文献信息源。其依据是根据载体 材料、储存技术和传递方式划分;分法二:文献可分为一次文献信息源、二次文献信息源和三次文献信息源三种类型。其依据是根据加工程度的不同划分;分法三:文献可分为11类: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文献、标准文献、档案文献、产品样本。其依据是根据文献信息源的内容形式划分。 2.核心期刊1931年著名文献学家布拉德福首先揭示了文献集中与分散规律,发现某时期 某学科1/3的论文刊登在3.2%的期刊上;196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了二次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发现75%的文献出现在10%的期刊中;1971年,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统计了参考文献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发现24%的引文出现在1.25%的期刊上,等等,这些研究都表明期刊存在“核心效应”,从而衍生了“核心期刊”的概念。 依据布拉德福定律,如果科学期刊按其所刊载某一学科论文的数量多少,依递减顺序排列并划分出一个与该学科密切相关的期刊所形成的核心区期刊区以及另外几个区,使每个区中的期刊载文数量相当,则核心区期刊数量与相继区的期刊数量成1:n∧2:n∧3:n∧4……即刊登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论文较多的那些期刊。 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期刊,是指被北大每年出版的《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揽》中被列出的期刊。 一共分为七编: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 第二编经济 第三编文化、教育、历史 第四编自然科学 第五编医药、卫生 第六编农业科学 第七编工业技术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学术水平的确认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教师,工作人员完成的工作量等,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在一定时间段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若干篇论文.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等等级别。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信息检索与利用综合检索报告

信息检索与利用 综合检索报告 课题名称:水稻干旱和盐胁迫相关天然反义RNA的初步鉴定 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化学132班 学号:13240211 姓名:李敏 2014年4月

1、分析课题 课题涉及生物化学、无机化学、生物技术领域,技术要点多,要求检索近十年来的中外文专刊、期刊、学位论文等。最好采用主题途径,检索词有水稻、干旱、盐、天然反义RNA、转录、遗传;英文单词是paddy、dry、salt、Natural antisense RNA、transcription、genetic。 2、选择的主要检索工具 选择读秀数据库、CNKI、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PQDT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主要的数据库,并利用Google 进行了补充查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的检索式:m=(水稻*干旱* 盐*(天然反义RNA+转录+遗传))。 外文数据基本检索式:paddy and dry and salt and (“Natural antisense RNA” or “transcription” or “genetic”。 3、检出文献 用上述检索工具检索,经筛选,列出与课题最密切相关的5条文献。 独秀数据库:检出文献篇数732篇,经筛选列出如下5篇相关文献 (1)毕延震,黄捷,姜黎.天然反义RNA(NATs):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分子.中国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ISSN:1007-7626.

(2)周玲艳,姜大刚等. 水稻蜡质合成相关基因OsCER4自身启动子驱动的反义RNA 转化植株获得.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ISSN:1001-411X. 摘要: (3)陈坚,连肖华等. 水稻转录因子基因SUSIRI的过表达及RNA干扰对水稻分子 及表型效应的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ISSN:1672-416X 摘要: 在克隆到水稻转录因子基因SUSIRI的基础上,构建其过表达及RNA干扰载体进行水稻的遗传转化.由潮霉素筛选及分子检测得到的T0代植株经大田栽植,共有34株过表达及46株RNA干扰植株获得T1代转基因种子.继续种植T1植株收获T2代种子,同时用半定量RT-PCR分析苗期及穗期野生型水稻中SUSIRI基因的时空表达谱并比较过表达及RNA干扰植株的SUSIRI基因在叶片及幼穗中的表达状况,发现过表达植株与野生型对照的基因表达基本相同,但RNA干扰植株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39

《信息检索课》试卷(9) 班级学号姓名考核时间 一、填空题(20分) 1.事实型数据库中,和占多数。 2.信息素质的定义是人们能够敏锐地察觉信息需求,并能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以及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水平,其内涵包含了 方面内容。 3.学位论文数据库,由于收录的内容都是已经通过论文答辩后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其内容具有、、、参考文献丰富、信息量大、多涉及最新研究领域和成果的特点。 4.Web of Knowledge是一个综合性数据库系统服务平台。目前该系统的普通检索为用户提供了多个检索途径(字段),它们是 。 5. EBSCOhost的“Images(图像检索)提供的图片类型有 。 二、选择题(20分) 1.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可以检索的文献类型是() A.标准文献 B.期刊

C.学位论文 D.以上都有 2.文献信息检索的全过程包括文献信息的( )两个过程。 A.存贮和检索 B.存贮和编排 C.标引和编排 D.存贮和标引 3. 想查找“旅游心理”方面内容的图书,应利用下列哪个数据库? A.维普数据库 B.人大资料数据库 C.超星数据图书馆 D.万方数字资源系统 4.查找国内外时事新闻资料,应该选用的网站是: A 新华网 B 中刊网 C 人民网 D 国研网 5.科技论文正文后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中[D]代表的文献类型是() A.学位论文 B.科技报告 C.期刊 D.报纸 三、判断题(20分) 1.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一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应该选择的检索项是“引文”。( ) 2. 关健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者是未经词表规范的自由词。( ) 3.查找中国教育网上关丁“e-learning”的word文档,应在搜索引擎中输入:e-learning filetype:word site:https://www.360docs.net/doc/ed16021030.html,。( ) 4. 在撰写学位论文的时候,为了照顾到论文的新颖性可以不考虑其观点的实际意义。( )

计算机信息检索实验报告(6个)

实验一网上中文搜索引擎及其使用 一、实验心得 在电脑已经成为生活必备品的现在,日常搜索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俗话说,天天百度知识丰富。当然,我国国内主要的搜索引擎除了百度,还有谷歌、雅虎、搜狗、网易、新浪。 一般来说,百度和谷歌是最多人用的。不同的搜索引擎,不同的搜索方法,得到搜索结果的速度和准确度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学习计算机信息检索的主要目的就是更好地提高自己搜索的速度和准确度。 在这次实验当中,我们主要学习和掌握以下搜索技巧的运用。「“”」的基本用法、「+」或「空格」的基本用法、「+」的基本用法、「-」的基本用法、「OR」的基本用法、「site」的基本用法、「inurl」的基本用法、「intitle」的基本用法、「filetype」的基本用法。比起以前直接把整个问题打上去然后从网页中寻找满意的答案,灵活使用这些搜索技巧可以更快地找到准确率高的答案。这些技巧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 二、实验结果 (一)请使用Google或百度搜索引擎完成以下知识测验:(请将检索结果复制到题干之后,并把所有有关的网页都下载到你的作业文件夹中,以作为本作业评分的依据。) 1.谁根据小仲马的《茶花女》改编了同名歌剧( B )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6021030.html,/b/7602599.html A.奥斯汀 B.威尔第 C.福楼拜 2."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出自莎士比亚的哪部作品?( A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6021030.html,/question/25934693.html A.《哈姆雷特》 B.《李尔王》 C.《麦克白》 3."侦探福尔摩斯"第一次出现是在下列哪部作品中: ( A )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6021030.html,/question/1306083005651.html A.《血字的研究》 B.《东方快车谋杀案》 C.《尼罗河上的惨案》 D.《难逃一生》 4.李清照词中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牌名是: ( D )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6021030.html,/wenda/thread?tid=7c29ad4f072df739&hl=cn A.醉花阴 B.一剪梅 C.如梦令 D.声声慢 (二)请在网上寻找如下列图片。 1.寻找如下图所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指定图片和介绍她被偷的文章 提示:可试用以下检索词:Mona Lisa Louvre museum stolen 蒙娜丽莎 500岁蒙娜丽莎被偷卢浮宫 图片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6021030.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Mo na+Lisa+Louvre+museum+stolen&in=31376&cl=2&lm=-1&pn=10&rn=1&di=101230 20660&ln=1&fr=&ic=0&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0&fb=0 文章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ed16021030.html,/hualang-1534-7665506.shtml

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小论文 题目名称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名称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学生姓名徐小奇 学号1241001143 系、专业城市建设系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王泽楠 2015年06 月23 日

文献检索与利用 科技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基础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化的广泛应用,开设文献检索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必须重视文献检索课的地位,明确文献检索课的培养目标,全面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使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信息检索作为一种方法和技能,有利于人们适应科技和生产,随时补充、更新知识,改善不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科技难题的能力。掌握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是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自学能力的有力措施,也为实现终生学习提供了一个有效门径。 一、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比较流行的观点来看,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是指对传统的图书馆的数字化;广义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内涵较丰富,包括数字化平台、数字教育平台、数字新闻平台、数字情报平台、数字娱乐平台和数字商务平台等。可见,广义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多样,更具现当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的内涵与意义。 从现有的数字图书馆的模式和功能来看,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有: (1)存储功能量强大,多媒体模式多样化。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纸质文献,而数字环境下,图书馆除了纸质文献以外,还要收藏声音、图像以及数字文本等模式的资料信息,而且媒体的多样化是数字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一大特征。数字图书馆所存储的大量资料信息是以图片、多媒体的形式保存的,其所占的容量远远大于纯文本形式的资料。因此,数字图书馆的收藏量以及处理和传播都相应地增长了许多。 (2)检索功能智能化,服务模式多样化。传统图书馆通常的检索手段是逻辑和加权检索等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数字图书馆海量信息资源的查检要求。由于数字图书馆资料信息海量,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来检索。目前,数字图书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智能化的搜索引擎,更具个性化和快捷的满足了读者和消费者的需求。 (3)网络环境应用和管理相对优化。数字图书馆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不受空间束缚,拉近了馆与馆、馆与读者以及读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料信息共享,而这一切主要依赖于良好的网络环境来实现的。随着电子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环境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拉近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实现了电子业务商务化。 (4)信息传播强大,服务模式多样化。数字图书馆是一个收藏、服务、组织为一体的集成平台,包括了信息的生成、传播和应用等各环节,同时拥有了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功能,服务模式广泛,服务内容多样,而且具备了部分电子商务的服务功能与模式。数字图书馆能够对信息进行智能优化管理,能够及时更新和挖掘信息,创造更快捷、多样化的电子网络共享平台,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实际上,在数字图书馆平台下,用户拥有了更加丰富的交互手段,其不仅成为信息资源的消费者,而且也是信息的提供和创造者,极大地促进了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信息检索与利用题集及答案》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100题集及答案》 姓名:陈晨 学号:110803021101 班级:11级材料一班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科技文献检索的意义。 答:人们无论学习、工作,还是进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文献的检与利用。具体来说,科技文献检索 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2)有利于复合性、开拓性人才的培养;(3)有利于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4)有利于帮助研究人员继承和借鉴前人的 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和走弯路;(5)有利于节省研究人员查找文献的时间,提高科研效率;(6)有利于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是什么? 答:(1)信息是被反映事物属性的再现。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 所包含的内容。 (2)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4)文献是各种知识或信息载体的总称。其由知识信息内容、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三要素组成。 3.试述科技文献检索的定义及作用。 答:所谓科技文献检索,是指文献资料的查找与获得。其作用是检索者利用检索工具按照文献编排特 点,采取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步骤迅速、准确地查获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便于学习、工作和进行科学研 究。 4.科技文献有什么特点? 答:现代科技文献的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数量急剧增长;(2)内容交叉重复;(3)文献出版分散;(4)文献失效加快;(5)文献语种增多;(6)文献载体电子化,文献传播网络化。 5.试述一、二、三次文献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一次文献是作者在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中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创作而成的文献, 又称一级文献或原始文献; (2)二次文献是文献情报人员将大量分散的、无序的原始文献进行筛选、整理、报道和组织所形成的 文献,又称二级文献或检索性文献; (3)三级文献是利用二级文献的线索,系统地检索出一批相关文献,并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 究和评述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又称三级文献或参考性文献。 关系: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博到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须到有序、由有序到 有机的结构化、系统化的程。 6.文献有哪些属性? 答:(1)知识信息性;(2)物质实体性;(3)人工记录性;(4)动态发展性。 7.文献的功能有哪些? 答:(1)存储知识信息;(2)传递知识信息;(3)教育与娱乐功能。 8.科技文献出版的种类有哪些?

信息检索与利用(本科)试题及答案

文件检索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B )。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A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 B)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A )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C )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A )。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A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 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 )的缩写A、国际标准刊号 B、国际标准书号 C、连续出版物代码 D、国内统一刊号 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 1、文献的构成要素( A B C )A、信息内容 B、载体材料 C、信息符号 D、纸、光盘 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文献( A B C ) A、图书、期刊 B、光盘、磁盘 C、光盘数据库 D、纸张 3、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有( A B C D ) A、文献题目 B、著者 C、文献出处 D、主题词 4、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A B C D ) A、分类号 B、著者 C、书名 D、出版社 5、检索词包括规范化词和非规范化词,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化词的有( A C D )。 A、叙词 B、标题词 C、关键词 D、主题词 6、著者(责任者)途径主要是通过( A B )进行检索。 A、著者索引 B、专利权人索引 C、主题索引 D、号码索引 7、以文献的外部特征为检索途径的有( B C D ) A、主题途径 B、分类途径 C、题名途径 D、责任者途径 8、信息检索按其检索手段划分,可以分成( A C ) A、计算机检索 B、文献检索 C、手工检索 D、全文检索 9、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是指( A B D ) A、CABI B、AGRIS C、EBSCO D、AGICOLA 10、印刷型检索工具常用的三种途径是(A B D)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关于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论文

关于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论文 一.Internet 查询 因特网是一个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每天都有新的网站出现,大量网页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内容包罗万象。想要找到所需的资料,简直如同大海捞针。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迅速准确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需要借助于网页搜索工具。 一、搜索引擎 网页搜索工具即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主要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如Baidu、Google,它们都是从因特网上提取的各个网站的信息而建立的索引数据库,当用户查询时,它在数据库中检索与用户查询条件相符的相关记录,然后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如新浪,搜狐,是将收取到的各个网站的信息按照目录,建立数据库供人们分类查找,因此这种搜索方式也被称作分类搜索。 1.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式也称为“关键词查询”,比如我们要查找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则“勾股定理”、“证明”、“方法”,这几个词就是关键词。在搜索框内输入这几个词,然后点击“搜索”按钮(或直接按回车键),系统就会自动查找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相匹配的信息,并且在页面上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你。 2.录索引类搜索引擎采用罗列目录的方式,引导搜索者依据分类目录查找需要的信息。以“搜狐”网站为例,网页上的专题目录都是“链接”点,从主目录到子目录,层层深入,直到找到更具体的信息。如果您想查找有关中国篮球方面的信息,就可以采用分类查找,也即目录查询方式。在搜索的目录提示中依次点击进入“体育>篮球>中国男篮”,这时页面上面列出的是所有与“中国男篮”相关的信息和网站。 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各有优缺点。全文搜索引擎操作方便,但它所依赖的自动化的信息检索技术,经常不能提供恰好符合实际需求的信息;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相对要准确一些,但使用起来稍微麻烦一些。实际上,当前许多搜索网站都设置了两种搜索方式,供用户选择。 二、搜索小技巧 在搜索时,使用者经常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搜索返回的条目成千上万,二是搜索返回的条目太少或没有。 ⑴当搜索返回条目太多时,一般可以采用缩小搜索范围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①改变关键词。搜索引擎严谨认真,要求“一字不差”。因此,如果对搜索结果不满意,请检查关键词有无错误,并可换用不同的关键词。 ②细化搜索条件。搜索条件越具体,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就越精确,有时多输入一两个关键词效果就完全不同。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试题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考试试题 目的:检验主要理论要点和实际操作技术。 方式:开卷考试。 一、多选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1.下面哪些属于二次文献(BCD )。 A.手册; B.文摘; C.目录; D.题录. 2.针对不同时间要求的文献应使用不同的文献类型,就最新的文献信息而言,例如近一两个月的文献信息,应该使用(BD )。 A.图书; B.期刊或报纸; C.专利; D.互联网. 3.在计算机检索中,同一概念的同义词扩展方法有(A )等。 A. 学名或俗名; B.简称和全称; C.上位和下位; D.术语和代码. 4.概念(AB )之间属于上下位关系。 A.家用电器与电视机 B.局域网与LAN C.计算机与电脑 D.硅酸盐与陶瓷 5. 概念(A )之间属于同一概念的扩展关系。 A. 乙醇与酒精; B.手机与移动电话; C.fiber与fibre; D.因特网与局域网。 6. ( A D )的基本作用是扩大检索范围,增加命中篇数,提高查全率。 A. 逻辑“或”; B.优先算符; C. 逻辑“与”; D.截词 7. (BC )的基本作用是缩小检索范围,减少命中篇数,提高查准率。 A. 逻辑“或”; B.优先算符; C. 逻辑“与”; D.逻辑“非” 8. 从概念之间的关系和检索策略的常识判断,(AD )是符合逻辑的。 A.世界贸易组织OR WTO; B. 世界贸易组织AND WTO; C.bank OR company ; D. bank AND company. 9.通过谷歌(Google)查得的结果过多,可通过(ABCD )方法,优化检索结果。 A.词组检索; B.字段限定; C.增加同义词; D.使用优先算符. 10. 如果检索结果过少,查全率很低,需要调整检索范围,此时,调整检索策略的方法有( BEF )等。 A. 用逻辑“与”或者逻辑“非”增加限制概念;B.用逻辑“或”或截词增加同族概念; C. 用字段算符或年份增加辅助限制; D. 用“在结果中检索”增加限制条件.E.找出词干的上位词; F.在词干相同的单词后使用截词符”?”

文献检索实验报告

《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后习题、实验报告与 课程报告 本课程理论课班号(五)组号( 5 )第(16 — 18 )周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生年级: 行政班级: 注:所有作业内容均要求手写,请同学们打印题目后手写完成,并保证不出现雷同,所有雷同与非手写作业一律0分计。课后复习题

第一讲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基本理论 习题: 1现实生活中文献的获取途径有哪些? 2通过适当的获取途径,检索获取自己最喜欢的文献并列出目录。选择其中的一本阅读,并做简单的笔记。 3按出版形式划分,文献分为哪11种类型?其中哪些属于普通文献,哪些属于特种文献,不同文献各有什么特点,可以满足什么样的信息需求? 4在图书中有一类较特殊的种类,即参考工具书(如字词典、年鉴、百科全书、指南手册、图谱地图等),我校图书馆在405阅览室收藏,请找出本专业相关的参考工具书,以参考文献的格式列出其文献线索。 5了解掌握国内外著名的核心期刊收录体系,熟悉每种收录检索体系的学科专业覆盖面。 第二讲文献数据库检索的基本原理 习题: 6文献检索的概念是什么? 7数据库的定义? 8简单介绍文献数据库中的记录、字段与具体文献检索途径的联系? 第三讲文献的特征及文献数据库的检索途径

习题: 9文献特征分为哪2类?各举例说明。 10理解文献特征与文献检索途径、文献数据库字段之间的联系。 11以校图书馆中的文献数据库为检索系统,了解不同数据库(如维普、万方、CNKI等)提供的检索字段(入口)各有哪些?列表比较不同文献数据库的优缺点。 第四讲文献检索语言及其检索方法 习题: 12主题词与关键词的区别是什么? 13以我校图书馆提供的文献数据库为资源,列表说明不同数据库提供的哪些检索途径属于分类检索语言的实际应用? 14主题语言和分类语言各有什么检索特点? 第五讲文献数据库检索实例演示 习题: 15根据自己专业和学习兴趣,自命检索课题,检索相关文献并分析利用。写出检索步骤,记录检索结果,对有用文献做简单笔记。

信息检索与利用

一、解释Internet的概念 Internet的全称是Inter-network,中文译成因特网、互联网或网际网,是通过通信媒介连接的世界性计算机网络的总称。 二、陈述接入Internet的基本方式 1.利用电话线和通讯软件拨号连接; 2.利用SLIP或PPP协议与一台上网主机连接; 3. 网络连接 三、熟悉Internet提供的服务 1.电子邮件(E-mail) ;2.文件传输(FTP);3.远程登录(Telnet);4.网络新闻(USENET); 5.网络检索工具Gopher、WAIS、Archie等;6.万维网(WWW);7.电子公告栏(BBS); 8.网上寻呼(ICQ);9.网上聊天(IRC)。 四、熟悉E-mail、FTP、Telnet、WWW的基本概念及使用 (一)电子邮件 1.概念:一种通过Internet与其它用户进行联系,方便、快捷、价廉的现代化通信手段。 2.电子邮件系统的功能:邮件起草与编辑、发送邮件、收信通知、读取与检索邮件、答 复与转发邮件、退信说明及邮箱管理等。 3.电子邮件的地址:userid@hostname,地址中不能有空格。 4.电子邮件的格式:邮件头(mail header)和邮件体(mail body)。 (二)FTP 1.概念:提供了任意两台计算机之间相互传输文件的功能。 2.常用命令:put和Mput命令;Ascii和Binary命令; (三)Telnet 是指在网络通讯协议Telnet的支持下,用户的计算机通过Internet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终端的过程。 (四)WWW 1.概念:WWW是World Wide Web的缩写,也被简称为3W或Web,通常译为全球网、 万维网。它是一个把信息检索技术与超文本(Hyper Text)技术相融合而形成的环球信息系统。超文本有两个含义:其一是信息的表达形式;其二是信息间的连接方式。 2:URL: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是指统一资源定位器,实际是一个标识文件类型及所在WWW地址的字符串。URL由三部分组成:所使用的传输协议、服务器名称、文件的全路径名。 3.HTML: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即代表超文本标记语言。 4.WWW的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服务方式: 5.Web浏览器:Web客户软件,如Netscape的Communicator和Microsoft的IE。 五、列举网上医学信息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一)网上医学信息资源的类型 1.按内容的组织和表现形式划分:生物医学电子公告;生物医学电子期刊杂志、电子图 书、电子报纸;生物医学类数据库;电子信件;联机电子会议;生物医学类公共软件; 实时动态数字化视频播放。 2.按提供网络服务的方式划分:电子邮件资源;电子论坛和网络消息组资源;文件传输 (FTP)资源;远程登录(Telnet)资源;Gopher资源;WWW资源。 3.按生物医学主题(学科或疾病)划分: 4.按信息资源的来源划分:个人提供的;机构或团体提供的。 (二)网上医学信息资源的特点 1.量大分布广,离散程度高;

信息检索与利用报告

信 息 检 索 与 利 用 报 告 系别:土木工程系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0914711 姓名:陈俊杰 学号:147109025 指导教师:阎旭

目录 1、报告概况 1.1、课题名称 1.2检索介绍 2、研究问题的信息检索过程和方法 2.1、检索设计 2.2、制定检索策略 2.3、选择检索方法 3、课题检索报告 4、检索效果评估 5、体会

信息检索与利用 ——我国管材工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1、报告概况 1.1、选择的课题及原因 【课题】我国管材工艺现状及发展方向 【原因】塑料管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管材。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塑料管发展很快,“九五”期间,塑料管道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品种、规格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塑料管材也是我国“十五”期间重点推广的化学建材之一。《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对塑料管道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建筑电线穿线护套管90%采用塑料管,建筑雨水排水管70%采用塑料管;建筑给水、热水供应和供暖管80%采用塑料管,基本淘汰镀锌钢管。城市供水管道(dn400以下)70%采用塑料管,村镇供水管道70%采用塑料管,城市燃气塑料管(中低压管)的应用量达到60%;城市排水管道的塑料管使用量达到50%。所以管材的研究也成为热门。 1.2、需解决的问题 (1)我国管材工业的现状如何? (2)我们国家塑料管材的发展方向?

1.3、关键词分析 中国国内我国管材工艺应用现状 塑料管材发展方向发展趋势 2、研究问题的信息检索过程和方法 2.1检索设计 近几年国家对新型管材的广泛开发、应用及其应用前景的大力支持和推广。塑料管材有耐腐蚀、易安装、综合成本低、节能、流体摩阻小、不污染环境、不污染被输送水等优点。但是,在承压能力方面,由于塑料压力管的应用领域不是向极端高压方向发展,而是在一定的压力和管径范围里发展,所以一般可以达到设计应用的要求。 塑料管材的另一个优点是变形能力大,在地震等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时,具有高伸长率的管材很有优势。在一定的使用压力之下,塑料管成功地取代了金属管,作为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农业排灌管、建筑用热水管、电力电缆护套管等,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筑、市政、农业灌溉、电力通信等行业。 2.2制定检索策略 1)选择检索手段: 本课题的检索手段主要为计算机检索。 2)选择检索工具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3)编制检索式,选择检索字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