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评价表

小学音乐课堂评价表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珠海新世纪学校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

班级:_______ 授课内容:《》执教人:

听课人:时间:年月日

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音乐学科有效课堂教学评价表 授课人:教学内容: 类别项目评价要点分 值 得分 教师行为 60分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关注学生艺术能力 和人文素质的整合。 2、通过说、唱、奏、动、听、 游戏等,去探究、发现、表现和 创造艺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 团队合作能力。 10 教学方法 与设计 1、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培养学 生自主参与意识,重难点突破方 法得当。 2、注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3、音响、视频等多向交流与反 馈及时,矫正有效。 4、教学设计符合教学内容、音 乐情感、作品风格特点的要求。 20教学过程 1、教学各环节能承上启下、衔 接自然,富有音乐课的特点。 2、教学节奏张弛有致,有梯度 设置,循序渐进。 3、教学活动能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充分想像,活动安排自 然,恰到好处。 20 教学基本 功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规范、 生动。 2、示范准确,能较好把握音乐 特点,具有艺术表现力。 3、弹唱规范、流畅,富有激 情。 10 1、能自信地参与表现,课堂气

学生学习 40分学习方式 氛活而不乱,能在学习过程中对 音乐作品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 见解。 2、能与同学合作分享,乐于表 现,合作方式多样。 10学习状态 1、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创新思 维和合作意识得到发展。参与面 广泛。 2、自觉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对 话讨论,参与活动的人数较多; 方式多样; 10学习效果 1、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能 够掌握所学歌曲的知识、技能。 2、学生积极参与表现,演唱自 如,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3、各环节教学任务完成较好, 师生合作愉悦、和谐。 20 总分:

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时间像小马车》课堂观察报告

《时间像小马车》课堂观察报告 一,观察内容概述 执教内容是第一册音乐《时间像小马车》。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制订观察方案,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等;准备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2、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3、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 二,观察结果分析 1,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但教师提问的有效度还是不够理想。 2,课堂现象之一:教师按照教学设计的流程将预设好的问题一个个提出来,学生们发言踊跃,对答如流,但学生却缺乏思考,只是照搬以前学过的知识。 3,课堂现象之二:教师提出了设计好的问题,但学生没能说到刀刃,答出精髓。于是老师直接说出了其内容。 4,课堂现象之三:整堂课上,教师提了很多问题,却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教师充分霸占了提问的主动权,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 学生不会提问,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 三,教学行为改进 1、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课堂,而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从这次课堂观察来看,这一理念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较为普遍。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应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2、注重提问操作的技巧性

教师的备课不仅是备自己,更要备学生,了解学情也是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把握提问机会,在课堂实战中逐步积累经验,丰厚教学功力,学会提问,力求做到三点:(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2)提问面要广,不能局限于几个学生;(3)教师提问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作出调整。 3、对学生的反应要给予反馈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认真听取。对回答中正确的部分,有独到见解的观点,要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对于回答中的错误,要及时给以纠正。否则,正确的得不到肯定,错误的得不到纠正,学生得不到正确反馈,就可能把错误的当成正确的记忆下来。一个学生回答不完善,其他学生补充后,教师必须小结。这不仅是使答案正确和完善,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完整而系统的知识,获得对自己有益的信息。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

东莞市第四届中小学音乐现场课、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进音乐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决定举办我市第四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案例评比活动,从而挑选优秀课例参加省第五届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二、活动细则 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赛(3月份内完成)。各镇(街)宣传科教办接到通知后,要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组织完成选拔工作,评委组须由本镇教师担任。每镇(街)各报现场课3节,其中小学2节,初中1节。 第二阶段:复赛(4月份内完成),由各教研片组织评委对进入复赛的现场课进行评审,评审组须由本片教师担任。每片各评出4节现场课例进入市决赛,其中小学3节,初中2节。 第三阶段:决赛(5月份内完成),由市教研室组织评委对进入决赛的课例进行现场展评。 三、活动要求 1、各镇(街)宣教办须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并完成本镇中小学音乐教师优质课初赛并选拔选手参加复赛; 2、曾获得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教师不再参加此次活动;

3、参赛选手为我市在职中小学音乐教师,不受年龄限制; 4、比赛评价标准参照《东莞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 5、参赛者须打印“课堂教学设计”和“教材歌曲”一式十二份交评委会,各环节设计要有设计意图; 6、参赛者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用我市目前使用的教材,内容为下学期的教材; 7、比赛采用现场教学、借班上课的形式,小学每节课40分钟,中学 每节课45分钟,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少于40人,赛前一天安排40分钟时间让执教者熟悉学生; 8、市直属小学、直属初中学校、高中学校(不含职中)各报1节课参加由市教研会组织的复赛。 9、各镇区推荐参加复赛的名额为小学2名(小学专职音乐教师人数 超过30名的镇(街)可多选1名,要附上单位证明),初中1名; 10、各镇(街)于3月30日之前将初赛成绩(表二)上传市教研室 音乐科;各教研片于4月30日之前将复赛成绩(表二)上传市教研室音乐科。 三、奖项设置 市决赛分别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优秀课例一、二、三等奖若干名;优秀教学设计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在获得一二等奖的课例中产生);优秀指导老师奖(在获得一等奖的课例中产生);由市教育局教研室颁发获奖证书。 四、组织机构:

小学音乐教学设评语(共4篇)

小学音乐教学设评语(共4篇) 篇:小学音乐评语 小学音乐评语 1、音乐和老师都是你快乐的伙伴。让自己再勇敢些,用心与音乐为伴,成功不会离你太远! 2、经常见到你快乐歌唱的模样,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为音乐指挥的样子,老师好喜欢!继续努力哟! 3、灿烂的笑容、快活的身影,音乐课堂上你给老师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4、音色真美!多表现自己好吗?让音乐成为伴你一生的快乐朋友吧!相信你是最棒的! 5、让音乐成为伴你一生的朋友吧!在音乐的海洋中你会感到无限的乐趣! 6、试着勇于表现自己,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老师对你有信心哦! 7、灿烂的笑容、快活的身影,音乐课堂上你给老师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继续努力哟! 8、你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可爱的孩子。上课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希望你继续努力,畅游于音乐的海洋! 9、经常见到你快乐歌唱的模样,老师好喜欢,希望你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更上一层楼! 10、歌唱得真棒,好勇敢,老师喜欢!相信,在表演、欣赏、创作中你会有所收获的。加油吧! 11、真高兴你对音乐有如此浓厚的兴趣,音乐是陪伴我们一生的好朋友! 12、那跳动的音符、流动的旋律诠释了音乐的魅力。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音乐,相信,在表演、欣赏、创作中你会有所收获的。加油吧!

13、其实音乐殿堂的门槛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高,对吧?希望你能在这里欣赏到更美丽的风景! 14、是一个出色的孩子,在课堂上总能听到你优美的歌声,请保持良好的状态,更上一层楼! 第2篇:小学音乐教师评语 小学音乐教师评语 本文是关于小学音乐教师评语,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教师评语 1.音色真美!多表现自己好吗?让音乐成为伴你一生的快乐朋友吧!相信你是最棒的! 2.经常见到你快乐歌唱的模样,激动地挥舞着手臂为音乐指挥的样子,老师好喜欢!继续努力哟! 3.你是一个非常聪明,非常可爱的孩子。上课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希望你继续努力,畅游于音乐的海洋! 4.经常见到你快乐歌唱的模样,老师好喜欢,希望你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更上一层楼! 5.其实音乐殿堂的门槛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高,对吧?希望你能在这里欣赏到更美丽的风景! 6.是一个出色的孩子,在课堂上总能听到你优美的歌声,请保持良好的状态,更上一层楼! 7.试着勇于表现自己,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老师对你有信心哦! 8.音乐和老师都是你快乐的伙伴。让自己再勇敢些,用心与音乐为伴,成功不会离你太远! 9.灿烂的笑容快活的身影,音乐课堂上你给老师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继续努力哟! 10.歌唱得真棒,好勇敢,老师喜欢!相信,在表演欣赏创作中你会有所收获的。加油吧! 11.那跳动的音符流动的旋律诠释了音乐的魅力。每个人的生活都离

小学音乐课课堂观察记录

小学音乐课课堂观察记录 一、观察缘由 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为了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开展了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 二、观察设计 本次观察对象为六年级的一位音乐教师,执教内容是人教版第11册音乐课《七子之歌——澳门》。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1.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我们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包括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及其他;二是低效的,包括过易或过难的、无意义重复的、表述含糊的;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那些提问。2.准备人手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主题。 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本次观察研究中,我们采集了整节课上教师的几乎所有提问及学生的回答、教师的理答情况,以备课后作出更客观准确的分析与研究。 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我们对所有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与归类,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分时段分小组的观察方法。我们将进入课堂的观察人员根据时段进行分工,每二人一组,重点观察五分钟内的提问情况;二是采用聚焦式笔记记录方法,集中记录课堂提问;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四是对比观察法,以观察本校教师的一堂音乐课为主,再辅以观察特级教师音乐课《七子之歌——澳门》,后者作为参照物,两相比较研究,更为客观。 三、观察引发的困惑 我们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处理,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也由此给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带来了困惑。 1.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一堂课共有63个问题,平均每分钟达1.6个问题之多。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也让上课老师大吃一惊。教案上只写有15个问题,为什么会化解成这么多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一。 2.从质上来看,有效问题共有36个,占 57.14%,其中以思考型、提醒型问题为多。低效问题25个,占39.68%,主要集中在过易以及无意义重复问题上。无效问题2个,占 3.2%。教师提问的有效度还是不够理想。由此我们进行假设:去掉低效与无效问题,如果一堂课提的是36个问题,是否恰当?这是第二个困惑。 3.教师所提的核心问题并不多,共有5个,但在交流时分解成了很多小问题,平均每个核心问题要化解成8个左右。其中第二个五分钟时段原本只有一个问题,可执行教学过程中却分成了13个问题。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细小的问题来支撑一个核心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三。请看上课老师当晚在学校博客上写下的教学日记: 上周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下周一开一节课——开课目的不详。心中总惦记着这次“空降式”的开课任务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今天这“谜团”总算是“拨开乌云见青天”——原来是进行一次关于有效的课堂提问这一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 课上完后,我先回了办公室。直到下节课都快开始,杨校长终于完成了相关统计也回来了。于是自然地有了一段讨论…… 所谓真理是越辩越明,可这回那真是越讨论越迷糊了。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实在是让人困惑。不说别的,就说说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有效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老师们精心设计

音乐课平时成绩评价标准)

音乐课平时成绩评价标准 音乐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评价小组评价。 成绩按照平时成绩占50%、能力考查成绩占50%的方式评定。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考查成绩、作业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能力考查主要从唱歌、唱游、器乐、欣赏和识谱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成绩的评定在任课 教师评定的基础上由班级评价小组综合进行评定。评价实行等级制,评价等级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 (待合格)四个等级。评定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一:课堂表现40% 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歌唱;20% 以自由、即兴的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20% 二:作业成绩30% 根据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定

三:积极参加班级音乐会40%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积极,自发地创编节目 备注: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评价结果分为A、B、C、D 四个等级。2、A 表示好;B 表示较好;C 表示一般;D 表示尚可

音乐课考试评价标准 一:按班级来考试 把教科书中必唱歌曲(一般书后几页会写)名称写在纸条上,由学生抽签,按学号或座位号考试。 优秀:90分--100分 良好:80分--90分 合格:70分--80分 不合格:70分以下 二:各年级得分标准 1、1~2年级 1)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能够区别独唱、齐唱,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50分 2)能够背唱歌曲4~6首。(20分) 3)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20分) 4)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10分) 2、3~6年级 1)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20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木瓜恰恰恰》课堂观察报告

一、观察缘由 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教学的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为了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开展了以“有效的课堂提问”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 二、观察设计 本次观察者为全组音乐教师,执教内容是四年级下册《木瓜恰恰恰》。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1.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我们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提问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有效的,包括铺垫型、思考型、提醒型及其他;二是低效的,包括过易或过难的、无意义重复的、表述含糊的;三是无效的,即没有必要的那些提问。2.准备人手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我们的主题。 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本次观察研究中,我们采集了整节课上教师的几乎所有提问及学生的回答、教师的理答情况,以备课后作出更客观准确的分析与研究。 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我们对所有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与归类,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三、观察引发的困惑 我们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处理,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也由此给观察者和观察对象带来了困惑。 1.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一堂课共有63个问题,平均每分钟达1.6个问题之多。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也让上课老师大吃一惊。教案上只写有15个问题,为什么会化解成这么多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一。 2.从质上来看,有效问题共有36个,占57.14%,其中以思考型、提醒型问题为多。低效问题25个,占39.68%,主要集中在过易以及无意义重复问题上。无效问题2个,占 3.2%。教师提问的有效度还是不够理想。由此我们进行假设:去掉低效与无效问题,如果一堂课提的是36个问题,是否恰当?这是第二个困惑。 3.教师所提的核心问题并不多,共有5个,但在交流时分解成了很多小问题,平均每个核心问题要化解成8个左右。其中第二个五分钟时段原本只有一个问题,可执行教学过程中却分成了13个问题。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细小的问题来支撑一个核心问题呢?这是困惑之三。

小学三年级音乐考核标准

小学音乐学科三年级学生评价方案 一、学段特点与课程目标 学生从三年级开始,由儿童期转为少年期,学习活动的游戏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性、规范性、严谨性更强。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音乐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二、评价原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音乐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在音乐学科的评价上,不能以一歌或一纸定“终身”,应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灵活多样的设计方案,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定。基于对课标评价原则的理解,结合学校对课堂教学评价了解的简况,探索设计小学二年级音乐学科学生评价方案。 三、评价方法 总体方法:平时评价(过程性评价)与期末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占本学期综合评价总成绩的30%(30分);终结性评价占本学期综合评价总成绩的70%(70分)。 具体实施: 1、过程性评价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 评价内容包括常规、发言、抽唱(音阶、歌曲)、演奏、创编与表演、合作。 A.常规要求注意力集中、看老师、看黑板、看书、看同学表演、倾听、听辨、听 同学发言等; B.抽唱包括音阶、歌曲等。演唱要求能用自然的声音,按照歌曲节奏和曲调有表 情地演唱。 C.演奏指能正确演奏教学中要求的打击乐器,并知道打击乐器名称,能用打击乐 器为歌曲伴奏等。 D.创编与表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现,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表达自己的体验、自由表演。 E.合作主要指四人小组合作,要求具有团队精神,良好的小组常规,积极参与小组合

音乐课程教学评价的三种常用方式

音乐课程教学评价的三种常用方式 此次培训从我们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一线教师的困惑和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有的放矢的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两天的学习,我最深刻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收获颇丰。下面谈一谈我最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三种常用方式的理解: 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课程评价的方式与方法主要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各种形式的评价都应该既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又找出学习中的差距和不足及改进方法,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形成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过程的、生动活泼的良好评价氛围。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和掌握学习理论的发表大大推进了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特别是他把教育评价划分为形成性教育评价和终结性教育评价两大类的理论,已成为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流派。发展性教学评价是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深化和发展。它由形成性教学评价发展而来,但比原始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更加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音乐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关注,教学评价应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方法、知识、技能发展变化的评价。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演唱、演奏、音乐编创等方式进行。中小学音乐课时有

限,每位音乐教师又要面对数量众多的学生,因此,音乐教学要将对学生经常性的形成性评价加以记载,尽可能对所有学生(至少是大部分学生)实施日常的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某一阶段的音乐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和考核,一般在每学期或学年末进行。《标准》对此提出了“采用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等考察方式”的具体指导,以利于教师在此环节中的实际操作。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全面分析和透彻了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的长处与不足,对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应把平时过程性的评价和某一阶段的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二、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科学性。 定性述评是一种描述性的质的评价。主要适用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维度,难以具体量化的一些内容。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音乐的听赏感知,集体合作完成的演唱演奏及编创活动等,可以用较为准确的评述性文字进行定性评价。 定量测评是对不同教学领域内容标准中的水平要求进行的量化评价。如对音乐表现要素认知和掌握程度,对音乐体裁形式、风格流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金孔雀轻轻跳》课堂观察记录精编版

2020年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金孔雀轻轻跳》课堂观察 记录精编版

《金孔雀轻轻跳》课堂观察记录 多媒体技术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而音乐教学正需要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视听音像刺激,因此多媒体技术正可施展其强大的功能。例如就这次闫晓彤老师的课《金孔雀轻轻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一开始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孔雀图片,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今天的内容与孔雀有关,而且孩子喜欢动物,一只只美丽的孔雀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但闫老师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在孩子还没来得及走神时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图把学生带入了美丽的西双版纳,让学生了解傣族的民俗民风之余,感受美丽的孔雀有美丽的故乡。还让学生观看了杨丽萍的《孔雀舞》片段,优美的舞姿吸引了全部孩子,孩子好动的特点被激发起来,为下面的舞蹈教学环节作铺垫,也让课堂美起来达到审美体验。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通过让学生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感受孔雀舞的优美,激发学生想学的好奇心,于是就自然而然就教给学生几个简单的表现孔雀的动作。因为歌曲的旋律较长,歌词较多,一句一句地教效果并不好,而且低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于是她采用师生同舞蹈,几遍表演

之后,学生对歌曲的旋律也熟悉了,随后,在学生们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学,他们就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曲。 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课堂上教师的语言也应富有童趣,有情境性。闫老师在整堂课的过程中,都围绕孔雀展开,把孔雀拟人化形象化。比如在教给学生几个简单的表现孔雀的动作时,她设计了一个场景,“孔雀在小溪边散步,不时……”把表现喝水、走路、开屏等动作都包括在内,使学生因为感兴趣而学。另外在从舞蹈环节过度到歌词教学时,也通过孔雀说的话来转入,过渡自然形象生动。总而言之,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让我们坚持小学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让我们的课堂“舞”起来。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让教学评价成为音乐课堂“快乐跳动的音符”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音乐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建立有效的 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追求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评价,提高 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成真实、民主的音乐课堂,能充分跳动学生参与音 乐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每一个 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但是如今,小学音乐课堂里往往会出现一 幕幕“虚假的繁荣”:散乱的活跃充斥着整个课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广泛而空洞的赞美词;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室里看似热烈的掌声和“棒!棒!你真棒!”的口号显得那么“言不由衷”…… 学生听着这一遍遍千篇一律的赞美词,没有了一丝兴趣再听到这些评价! 我认为,音乐教师应该首先要做到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 评价,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在教学过程多方面、多方式、多层次的进行 评价,才能更好的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让 教学评价成为永久快乐跳动的音符在音乐课堂中展现。 一、注重多元评价,把握评价方法 《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的要求,新的教学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体现出多元的评价方式的重要性。 1、过程性评价。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要注意多元化,整体性,不仅关注学生 的知识、技能,更关注每个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想象思维和审美的情趣 等非智力因素。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弱势智力和品质,教学就是要扬 其长、避其短。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能自觉的开 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因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教学优化的一个保证。 (1)激励性评价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小青蛙找家》课堂观察报告

《小青蛙找家》课堂观察报告 一、问题提出 艺术教育与小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正在实验探索阶段,我们音乐课为该理论的探索研究提供了实验的沃土,为了更好地实施紊质教育,使每一个有区别的个体能够有差异的发展,实现个人应有的以及可能实现的最大最佳的发展,使学生在广博参与和亲身体验中获得关怀、友好、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特组织低年级《小青蛙找家》音乐课进行实验分析,使多元智能理论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在理论基础上尝试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对小学音乐课堂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与诊断。 二、观察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奥尔夫与沉浸式相融合的音乐教学方法是进行低年级音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点之一。我个人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音乐教学采用多元智能教学法相结合是十分适用的。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制订观察方案,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等;准备一份课程设计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2、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 3、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 三、分析汇报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节奏、旋律练习及基本形体动作教学,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从儿童出发,主张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沉浸式教学是国外双语教学领域的一种胜利教学法,将沉浸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领域,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性的教法改革。在教学实践中高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创设的教学思路中,在一个虚拟的故事或情境中与音乐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我们把这种通过创设情境或描绘意境来激发学生想象力从而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称之为“沉浸式

音乐教学法”。奥尔夫与沉浸式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是现代音乐课改发展方向的前进道路之一。 1.导入采用奥尔夫教学法的节奏训练提高音乐投入度。 语言是人类表达情感的工具,对于儿童来说易于理解和接受。节奏也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活生生的音乐语言。在低年级节奏训练中,我们可以结合语言,提取节奏基石,使节奏练习生动、形象,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如本课的微课程导入:利用《小青玩找家》歌曲中的的节奏来引入。在这个课例在互动的情景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有思维的培养,在学生的验中获学生在阻抑的师生互动中亲身体会到各种节奏的长短与节拍,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引入到下一步的教学环节中。 2.针对新授内容采用沉浸式教学法加深学生音乐感受度。 对于低段音乐课,课堂的组织很严重,如何能使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学生兴奋、爱急于表现的特点采用沉浸式的情境表演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例如《小青蛙找家》微课程中讲述了一个小青蛙找家的音乐故事,有用激发学生积极体验的主动性,将学生有身临其境,融入歌曲:几只小青蛙在田野里捉害虫,他们消灭了很多害虫,今天的收获着大啊!天要黑了,赶快回家吧!(唱到:几只小青蛙,呱!要呀要回家,呱!)恩?小青蛙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左看看(跳跳,呱呱!),右看看(跳跳,呱呱),啊,小青蛙找到回家的路啦!于是,它加快了脚步(“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并回到座位上,坐端正。巧用、善用沉浸式音乐教学法,引导学生统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有用组织课堂。 四、诊断建议 奥尔夫与沉浸式相融合的音乐教学方法在现阶段来说是一种过程式的探索音乐教育,讲究循序渐进,教学过程强调学习和感悟音乐本身,两种方法的融合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磨合,使学生在逐步的教学过程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赶圩归来啊哩哩》课堂观察报告

《赶圩归来啊哩哩》课堂观察报告通过听课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以下是我的课堂观察报告: (一)思维状态: 老师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问孩子们平日是怎样学唱歌曲的,然后问如果你自己学歌曲会怎样学,就是为了引导孩子认识到学习歌曲要应建立在“听”的基础上。接着是通过唱大家都熟悉和喜欢的《北京欢迎你》前两句,让孩子感受到一字一音的歌曲特点,继而调动了孩子们的演唱兴趣,然后再通过视唱《赶圩归来阿哩哩》前两句的简化版一字一音,过渡到歌曲的一字多音,进行感受比较,引导学生感受到一字多音更增加了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再就是通过分析歌词的意思感受歌曲的情绪,通过观看老师的拍手高低位置引导学生思考手的高低代表着音高等等,都体现了老师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情绪状态: 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很高涨,一是源于这首歌欢快活泼,郎朗上口,二是老师个人魅力大,教学功底扎实,课堂教学设计好,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一步步饶有兴趣地走下去。 (三)目标达成状态: 整节课以“听”为导火索,贯穿始终,培养了学生很好的听歌习惯和学歌习惯。从体会唱一字一音到一字多音,从反复听唱到随琴轻唱,从拍手唱到游戏接龙一领一合唱,从有感情唱到表演唱,都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完成,老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听,如在第一次让学生听《赶圩归来阿哩哩》时,他就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观察,让学生专心地听,非常好。而有些老师,学生在听,她在那跳,很是干扰学生,所以我认为这节课上的很扎实,可谓是在听中学,学中听,水到渠成。

(四)交往状态: 师生、生生配合较为默契。如师生一领一合的演唱过程,还有师指挥,生接龙唱的过程都配合很好。师很善于鼓励表扬,更是增加了学生的热情,整节课听着比较舒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尺之台,始于垒土”,从这堂课中我得到很大的启发。从现在起,我将深入课堂观察,开始教师专业成长的漫漫征途……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大班音乐-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doc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作业模版) 学员姓名朱秋香学员单位53 团双语幼儿观察时间11月21 园日观察对象大 5 班授课内容《铃儿响叮当》 观察点教学过程客观描述教学实施优缺分析教学行为调整建议一、课前情境创设教师合理的利用幻灯 1. 视频导入吸引孩子引导目标应该更明(激发学生学习趣片,引导学生进入本们注意力。确 的问题情境创设)堂内容2.幻灯片内容较多 3. 选择时没注意细 节。 4.导入时间有点过 长。 二、知识概念的理 1 教师通过对话的形式 1. 学生在本环节发展 1. 教师可以分层次 解和深化(学生思用旧知识引入新知参差不齐。训练学生,给不同 维的启发和引导过识。 2. 视唱太早,对学生学生更明确的目 程) 2 自制多媒体幻灯片来有难度标。 进行音乐教学。 3. 节奏也是难点,没 2. 处理视唱时可以 3.通过大量和反复的视有做训练队难点突让学生先学会唱歌 唱唱练习,使学生破没设计好。词在学着视唱,降 掌。握歌曲内容 4. 多数学生有良好的低学习难度。 4 以新带旧,通过对话应变能力。 3. 应该适当加上节 的形式和小组表演形奏的训练。 式的学习体系

三、知识概念掌握 1 通过听、唱形式学习本堂课在操作中应该多对个别学生引后的应用与展示本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加强指导。导,让训练更落(学生表达、展示 2.课堂针对性训练效果实。 的问题选择和活动很好,能照顾到学生 组织)整体发展。 四、对学生学习情在教歌曲时注重了方学生活动多,效果明学生活动时教师应况的把握与调整法的指导。积极采用显,但应该多与学生及时跟进,和学生(学生学习反馈的了多样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不同层次的学做更多的融合性学引导确定和教学调学生多能跟上教师的生交流。习研讨。 整)节奏,教师上课时特 别有亲和力,内容与 歌曲巧妙的结合,让 学生更进一步在相互 了解中得到更深层次 的沟通。

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国旗国旗真美丽》课堂观察报告

《国旗国旗真美丽》音乐课堂观察报告 一、问题提出 课堂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怎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课堂提问呢?这就是我这次观察的要点。 二、观察设计 本次观察对象为郝卫霞老师,执教内容是一年级音乐《国旗国旗真美丽》。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制订观察方案,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等;准备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2、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3、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 三、观察情况 我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汇总与处理,从量上看来,教师课堂提问数量偏多,但教师提问的有效度还是不够理想。 课堂现象之一:教师按照教学设计的流程将预设好的问题一个个提出来,学生们发言踊跃,对答如流,但学生却缺乏思考,只是照搬以前学过的知识。

课堂现象之二:教师提出了设计好的问题,但学生没能说到刀刃,答出精髓。于是老师直接说出了其内容。 课堂现象之三:整堂课上,教师提了很多问题,却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是由学生提出的。教师充分霸占了提问的主动权,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学生不会提问,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 四、观察建议 1、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课堂,而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从这次课堂观察来看,这一理念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较为普遍。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应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2、注重提问操作的技巧性 教师的备课不仅是备自己,更要备学生,了解学情也是提高课堂提问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把握提问机会,在课堂实战中逐步积累经验,丰厚教学功力,学会提问,力求做到三点:(1)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2)提问面要广,不能局限于几个学生; (3)教师提问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作出调整。 3、对学生的反应要给予反馈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军民大生产》课堂观察报告及听评课记录表

观课报告 学校年级六年级人数65 科目音乐执教人课题《军民大生产》课型唱歌综合课 观察人时间 观察点教师是否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适时适度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本课信息技术运用情况效果 教学环节信息技术如何运用非常恰当较好有待改进 出示课题时播放课题名称 √在师生律动的时候运用大屏幕课件提示大家√在初次聆听歌曲的时候以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在学唱歌曲的环节出示课件歌谱 √在歌曲重难点的地方时运用大屏幕课件提示大家 √在讲解乐理知识的时候出示课件歌谱√在拓展环节创编歌词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播放√

听评课记录表 科目小学音乐主讲人赵钦满课题《军民大生产》 课型唱歌综合课 评课过程 优点: 1.生动有趣的导入 课程一开始赵老师问学生六个人要将钢琴抬起,你有什么办法,在坐的听课老师与学生听得一头雾水。接着赵老师请六位学生来演示抬钢琴,学生演示时,学生自然的喊出一二三来统一发力,老师接着问,若想要抬着走,得需要怎样的口号,学生说一二一二,这时我们才涣然大悟噢原来是劳动号子,劳动号子的作用是为了统一步伐。最后赵老师用果园里采摘果子的号子,启发学生明白劳动号子还能调节情绪。赵老师在本课节的巧妙安排让学生既明白了什么是劳动号子,又知道了劳动号子的作用,可以说是省事时又省力。 2.层层深入的引导 步步为营,节节深入,体现一位骨干教师的教学智慧与扎实的基本功,从有韵律念歌词到跟唱,从跟唱到会唱,从会唱到表演唱,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很快的掌握歌曲,表演歌曲。 3.恰到好处的视频。 课程关键时出示《东方红》中的《军民大生产》和《砍木头号子》视频,学生被有趣的视频吸引,学习歌曲的兴趣更是油然

白云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

白云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表听课人: 时间:20 年月日 学校: 任课教师: 男女教龄年 班级: 课题: 课型: 指标评价标准评价结果 20 16 12 8 1.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培养学生的兴趣与审美能力,做到寓教于乐 2.利用儿童的自然嗓音和灵巧形体,进一步扩展律动、教学 游戏的体验感受,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目标 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 3.教学中渗透音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掌握正确 的演唱(奏)方法,培养音乐表现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24 20 16 12 4.掌握音乐基本要素:音准、音色、节奏、力度、速度教学注重视听、视谱训练,学会欣赏、感受音乐的美 内容 5.训练演唱(奏)方法,参与韵律活动,启发创作能力, 识读乐谱旋律,表现音乐 28 24 20 16 6.注重审美情感,体现听觉艺术特点,强调激发兴趣 7.突出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教学过程教学 8.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重培养音乐感的能力 过程 9.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法、教具与学具,提高教学效果 10.体现教师基本功,重视教学范唱、范奏及律动表现 12 8 4 1 11.符合实际,适时、适量、适度、有效,视听结合教学 12.运用启发、对比、分析、模仿、练习等手段,参与艺

手段 术实践活动体验 16 12 8 4 教学 13.教学气氛轻松、活跃,张弛有度,调控有序管理 14. 学习主动性强,师生关系融洽、平等 1 A B C D 得分等级 (100,85) (84,75) (74,60) (59,0) 课 堂 教 学 记 录 综 合 评 价 教 学 建 议 注:该评价表仅供参考之用。鉴于我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在使用该表时可根据学校的地域差异、教 师的年龄差异等实际情况,合理调整。 2

一堂好音乐课的评价标准

一堂好音乐课的评价标准----个人体会 (2009-04-08 14:16:37) 转载▼ 标 签: 杂 谈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也是重中之重,艺术教育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委对教师提出:教师不仅要认真上课,还要思考“如何上好每一节课”。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求:音乐课要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怎样的音乐课才能算是一堂好的音乐课呢?对于好课的标准,众说纷纭,我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明确的课程目标: 目标是否符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的程度(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 二、环境的创设 以兴趣为先导。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或策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调动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生发“我愿学”、“我要学”的愿望。如情景创设可采用:语言描述、媒体演示、音乐渲染、图画在现、角色扮演等。 三、学习的指导与教学调控能力 方法简单有时效性。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来选择,而不是照搬教参和课标。如果是这样,教师只能是按预设方案进行表演,学生只能是被动的学习。因为“教”是为“学”而服务的。 四、教师与学生间的默契程度 注重课堂上学生参与状态、学生交往状态、学生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等方面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如学生参与状态:学生上课情绪如何,能否在音乐课上积极体验和模仿。学生交往状态:对教师提问和要求反应是否积极,与同学合作是否友好。学生思维状态:对音乐现象有没有独立见解,能不能在已有的音乐基础上自由、即兴地创造,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达成状态:能不能自

觉、自信地学习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音乐知识和技能等;能不能按教师要求把学到的相关音乐知识、内容与个人情感表达联系起来,有表情地演唱、演奏等。 五、艺术实践性 课堂是否具有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的发展性特征。好课能让学生受益终生,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即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即价值观和人生观。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追求的精神。 六、突出学科特色 教师是否灵活解决课堂问题;音响材料的设计是否到位;课堂中是否对学生进行听觉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感培养。 总之,一堂好课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将自身专业知识、文化知识、道德品质进行转换,外化为学生能接受的形式,能运用音乐自身的勉力感染、影响学生。这是很重要的。教师不同于学者,不但能自己唱得好,自己学得好,还必须以自身的行为和能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成为学生效仿、学习的楷模。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步,教师在学生的愉快中感受童趣,体验成功,享受音乐。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情境交融,共同享受课堂教学,享受音乐。 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 澄迈县第二小学——黄霓 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内容,而美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音乐老师应该有着良好的教育基础! 首先,我们要知道,音乐是什么?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品种, 它带给人们的是美感和幸福。音乐是什么?音乐与人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等, 有一定的关联。那么,我们音乐老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思想,文化,专业素养等!明确音乐学科特点,把握教学理念,掌握教学原则,运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的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在音乐教育中做一个有心人。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大河之舞》观课报告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大河之舞》观课报告《大河之舞》一课,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三单元第2课。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本节课型定位为欣赏教学课,引导学生感受踢踏舞的热烈情绪,在欣赏旋律的同时,体会节奏带来的快感。目的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本节课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从感受节奏——表现节奏——创造节奏——成果展示这一层层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舞曲的旋律总在学生的耳边不断回响,同时也达到了记住舞曲主旋律的目的。下面结合观摩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谈一下感想: 一、观察设计 本次观察对象为王成俊老师,执教内容是五年级第三单元的《大河之舞》。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制订观察方案,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等;准备一份课堂教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2、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 3、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反思与分析。 二、观察情况 1、选材精准 《大河之舞》是“风靡全球的踢踏舞经典之作”,形式新颖,音乐独特,符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审美追求。 2、对教材挖掘视角新

《大河之舞》是综合了音乐、诗歌、戏剧、绘画、杂技等艺术在内的表演艺术。其中舞蹈包含有舞蹈表演、舞蹈节奏和舞蹈构图三个基本要素。《大河之舞》这节课“已踢踏舞的节奏作为主脉贯穿于整个课堂”,而将诸如踢踏舞的起源发展、舞蹈的风格特点及有关“大河”与《大河之舞》的相关介绍等,或一带而过或点到即可。 3、“互动形式新” 教师的设问指向性较强,当学生讨论答案不同或有误时,教师能等待,能引导学生在音乐的听辨中,在舞蹈的观察中自己寻求答案。又如,将踢踏舞跺脚动作简化为分组完成以手击掌、击物的动作。学生通过视频图像及四组节奏合成,表达了兴奋、激烈、炽热的感情,达到了视觉、听觉以至精神上的满足。这是真正尊重学生的最好体现。 4、教学活动设计思路新 教学从听辨感受节奏入手——以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声部到多声部的方式分层学习控制与表现节奏,进而在旋律的不断重复中变化节奏,即兴创造节奏——直至完成《大河之舞》歌、五、乐三位一体的成品合成展示。在整个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中,将感受、参与、体验、创造、生成融合为一体,达到了知、情、意统一的境界。 三、观察建议 1、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课堂,而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从这次课堂观察来看,这一理念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较为普遍。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应以学生活动为主,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