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线造口术在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的应用

合集下载

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105例

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105例
s r n t s ra e c i t e g h. u f c o l M R i gi g ma n R a ol gy. 8 .1 di o 19 7 62( 5):
7 . 3 5
用 的 是 自旋 回 波 序 列 T w I T w I 间 分 辨 率 高 . 较 好 地 . 空 能 反 J 月 板 内 部 的 情 况 , 可 将 半 月 皈 其 周 边 结 构 如 脂 肪 、 半 并 滑 膜 等 信 号 区 分 开 来 , w I由 于 信 噪 比 低 . 积 效 应 、 比 T: 容 对 度 筹 . 显 示 半 月 板 损 伤 不 能 提 供 更 多 的 M R 信 息 。 本 组 采 对
5 Fi h r SP. x J , lPiz , t a .Ac u a y o i g o e s e Fo M De z o W e 1 c r c f da n s s
fo r m ma e i e on n e m a ig f h kn e Bo e on gn tc r s a c i gn o t e e .J n J it
S g. 9 1 3( ): . ur 1 9 .7 1 2
1、Ⅱ度 损 伤 1 7例 . Ⅲ度 损 伤 6例 , w I显 示 I、1损 伤 7 T! I 例 . 示 率 低 于 T w I Ⅲ损 伤 T w I 清 晰 显 示 病 变 , T 显 显 , ! 亦 C
用 高 分 辨 率 T w I 按 照 F s h r等 诊 断 标 准 , 断 半 月 板 , ic e 诊
4 马 新 发 . 铁 一 . 建 民. 关 节 半 月 板 和 关 节 软 骨 病 变 的 M RI 李 徐 膝 诊 断 . 华 放 射 学 杂 志 . 9 4 2 6 :6 . 中 1 9 .8( ) 3 7

前庭大腺囊肿挂线造口术48例临床体会

前庭大腺囊肿挂线造口术48例临床体会

前庭大腺囊肿挂线造口术48例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挂线造囗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并观察其治疗的效果及优越性。

方法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对48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施行挂线造口术。

结果 4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随访病人无复发。

结论手术材料简单经济,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手术伤口小,不需缝合;挂线既有引流作用又能达到造口之目的;术中出血少,术后不留疤痕;并发症小,不易复发;可住院治疗也可以门诊治疗;费用低,痛苦小,患者易接受;各级医院均可推广应用。

【关健词】前庭大腺囊肿挂线造口术[中图分类号]R7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7-0049-01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Bartholin glands),位于两侧大阴唇后1/3深部,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沟内,兴奋时分泌黄白色粘液起润滑作用。

若因感染或其它因素致腺管口闭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形成囊肿。

囊肿小时患者多无症状,但如果囊肿大,常伴有外阴坠胀感、压逼感或引起性交不适,合并感染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伴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形成脓肿,使用抗生素抗炎治疗效果差,均需手术治疗[1]。

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1月,从前庭大腺囊肿中选取48例行挂线造口术,经随诊效果优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8例前庭大腺囊肿患者,囊肿最小直径3cm,最大直径5cm,单侧46例,双侧2例,年龄16~42岁,平均29岁,未婚3例,已婚有生育史者45例。

1.2手术方法:患者取膀胱切石位,常规消毒外阴皮肤、粘膜,用1%利多卡因3~5ml在患侧处女膜外,小阴唇粘膜面囊壁行浸润麻醉,在小阴唇粘膜面囊肿最低处,处女膜外以电刀作长2~3mm切口深达囊腔,挤出囊内液,用中号弯止血钳由切口穿过囊腔向上距切口1~1.5cm处戳出,将备好的乳胶条1根一并钳夹出两切口,打结固定。

打结要稍松,以免过紧致两口间组织缺血坏死或切割。

挂线疗法在肛瘘及肛周脓肿中的应用

挂线疗法在肛瘘及肛周脓肿中的应用
内蒙古中医药
挂 线 疗法 在肛瘘 及 肛周脓 肿 中的应 用 肠科 应 用较 为 广泛 , 特 色的 治疗 方 法首载 于 明代 徐 春 甫的 《 挂 其 古今 医统 》 其 方 法 为 :用草 探 一孔 , , “ 引线 系肠 外, 钴锤 悬取速 效 , ……不 出二 旬 , 既过肛 , 线 如锤 脱 落, 以药 生肌 , 百治 百 中。 阐述 了挂 线疗 法 的功 效及 其 治疗过程 。 ” 清代《 外科 图说 》 又创造探 肛 筒、 过肛针 、 刀等 , 挂 线法更 为 完善 。在 长期 的临床 实践 中 , 线疗 法一 直被 广 泛应 用 , 由药制 丝线 、 弯 使 挂 并 纸襄 药线、 医用 丝线发展 到橡 皮筋 线。 由于橡 皮筋线 具有 自然 弹性 , 通常一 次扎 紧 , 即可逐 渐 收紧剖 开 , 以 目 多采 用橡 皮筋挂 线疗 法。 所 前
关键词 : 挂线 疗法 ; 瘘 ; 周脓 肿 肛 肛 中图分 类号 : 6 71 文献标 识码 : R 5. 6 B 1挂 线疗 法的作 用机理
文章编 号 :0 6 0 7 ( 0 0)0 0 4 — 1 10 — 9 9 2 1 2 — 0 4 0
而 内的愈 合过程 , 减少 肛 门畸形 、 缺损 , 高手术成 功率 。 提 胡 白虎 等认 为挂 线 疗法 有 四个 方 面 的 作用 :① 异 物刺 激 作 4 挂线疗 法在 肛周脓 肿治 疗 中的应 用 用; ②慢性勒割作用 ; 引流作用 ; ③ ④标志作用Ⅲ 。作用机理是 : 线 挂线 疗法被 公认 为[ 7 】 慢性 勒割 、 物刺激 、 流和标志 四 具有 异 引 的异 物刺 激作 用 , 引起 括约 肌 周 围产 生炎 性 反应 , 使局 部 纤 大作 用 。 可 而 将挂 线疗 法应 用于 肛周脓 肿 的治疗是 挂线疗 法治疗 肛瘘 刘 认为 利用 挂线疗 法一 次手术 根治 肛周脓肿 , 患者 维化 , 肌端 黏连 固定 ; 的 机械 勒 割 、 将 线 缓慢 分 离作 用 , 局 部 的延伸 。 飞等日 可使 组织边 分离 、 边生长 修复 。 当肌端 缓慢 分离 后 , 由于获得 了与 周围 不 仅避免 了接 受传 统 的脓 肿切 开 引流 术后 肛瘘形 成 , 再次手术 的 组织 附着 固定的支 点 , 以 断端 的距 离小 , 面瘢 痕小 , 所 创 只有 轻度 痛 苦 , 缩 短 了疗程 , 约 了 医疗 费用 , 取得 了满 意 的疗 效 。 而且 节 并 直肠 后 间隙 、 管后深 间隙 、 肛 坐骨直肠 间 功能 障碍 , 会引起 排便 失禁 。 外 , 的 良好 引流作用 和标 志作 此 法适用 于直 肠黏膜 下 、 不 此 线 用 。 利于创 面的愈 合和 分期处 理 。 有 主要特 点 : 免 了肛 门周 围括 隙脓肿 。急性 炎症期 , 周组 织脆 弱 , 紧线 , 成组织 过快 避 肛 早期 宜造 约肌 一次性 切开所 造成 的肛 门失 禁 , 作 简单 , 术创 面小 , 操 手 基本 切 开 , 染 的创 面不 能 随线修 复 , 感 应等 充分 引流 , 组织 炎症 消退 后 再行 紧线 。该 疗法 创 面 引流 通 畅 , 既可 根治 , 很 少影 响肛 门功 又 无 出血 , 术后 变形小 , 对组 织 正常功 能影 响较 小等 。 是 9 1 。 某些病 症有 时疼痛 较剧 ,可 采用 切 开挂 线方 法 以减轻 疼痛 , 能 , 根治 肛周脓 肿较 为理想 的方 法[ 即在 挂线部 位切 开皮肤 、 膜及 其下 层 组织 , 进行 挂线 , 黏 然后 不但 5 挂线疗 法在应 用 中需要 注意 的 问题 可 以免 除剧 痛 , 而且还 可 以缩短 剖开 时间 。 51 关于 内 口的处理[: 确寻 找和处 理 内 口, . 1正 O l 同时保持伤 口弓 流 l 2 国 内外 挂线疗 法应 用特 点 通畅是 治愈 肛瘘成 功 的关 键 。通过 染色 、 指诊 、 针 、 及瘘管 探 肛镜 再 bda 定 l 对 国内应 用挂 线疗法 强调 的是 它 的切 割作 用 , 炎性 和它 的异物 造影 等 检查 可 正 确 寻找 肛瘘 内 口 , 根 据 Cosl 律 , 找 到 搔刮 彻底 刺激作用 。在组 织切 开 的同时 , 组 织生 长 , 肉两断 端黏连 、 的 内 口进行 充分 扩创 , 其周 围坏死 组 织 , 清除感染灶 。 底部 肌 固定 , 持张力 , 维 避免 肛 门失 禁 。 , 5 挂线 的时 间与 线 的松 紧程 度要 把握 准确 , . 2 否则 , 间太 短 , 时 线 时间 过长 , 过 紧则会 造 成局 部缺 血 线 国外挂线疗 法应 用 : 挂线 引流 :end 和 Z g a 为挂 线 太 松则 将起 不 到治 疗作 用 ; ① K ney er 认 r 踟 ㈣。 主要起 引流作 用 , 出了一 种 治疗 经括 约肌 瘘 和括 约肌 上瘘 时保 坏 死【 提 3术后要注意换药 , 坐浴, 综合各种疗法保护创 口, 保证其及时愈合。 护肛 门功能 的方 法 。首 先切 开外 口至 外括 约 肌 的边缘 , 后用 1 5 尔 . 号丝 线松松 地绕 过外 括 约肌 ,— 0 7 1 天后 , 去 丝线 , 日坐 浴 , 拆 每 填 6 小 结 挂线 疗法 是祖 国医学 传 统治 法之 一 , 因其方 法简便 , 高 , 疗效 塞换药 , 直至痊 愈 。 挂线标 志 : l a s 此法 治疗 2 例经 括约 ② Wf m 用 h 4 被历 肌和括 约肌 上瘘 。 方法 : 外侧 瘘管 管道 及 内括约 肌切开 , 先将 用丝 不 易造成 肛 门失禁 , 代 医家 继承并 发展 应 用至今 。其治疗 机 慢性 利 防止过早 黏 线松 松地 绕过外 括约 肌深 部 的瘘 管 和 内 口 , ̄ 周后 ,待 外侧 创 制 是异 物刺激 、 切割 , 用挂 线 的对 口引流 作用 , 48 面逐 渐生长 愈合 , 以所挂 的线 为标 志 , 期切 开深部 的管 腔 。 二 ③挂 连及感 染物存 留, 能刺 激管 壁 内新鲜 肉芽生 长。 并 在挂线 收缩 , 括 应进 达 线紧 线 : cal ..e h y Mi e RBK i l 等在 他 的《 肠 直肠 外科 手术 图谱 》 约肌缓 慢 切断 的过 程 中 , 行 组织 纤维 化 修 复 , 到 管腔 愈合 h ce 结 所 创 不 日 一书 中主张 对 复杂 性肛 瘘进 行 挂 线治 疗 , 的方 法是 将 丝 线和 的 目的 , 以断端 距离 小 , 面瘢 痕 小 , 会引 起排便 失禁 。该术 他 费用 少 、 织 损伤 少 、 组 出血少 、 疼痛 轻 、 快等 愈合 引 流管挂在 肛 门括 约肌 上 ,切 开 覆 盖在瘘 道 内外 口之 间 的皮 肤 , 式具有 简单 实用 、 然后 拉 紧丝线 及引 流管 打结 , 周后 挂 线会 自行切 割 开约 1 两 / 2的 优点 , 中可根 据病 情的需 要进 行适 当 的选 择应 用[ 临床 3 1 。 参 考文献 括 约肌 , 再次 紧线 2 周后 割开 剩余 1 部 分 的外括 约肌 。 / 2 3 挂 线疗法在 肛瘘治 疗 中的应 用 【 胡 白虎. 肛 门病 治疗 学【. 学技 术文 献 出版社 . 0 ,3. 1 ] 大肠 J科 】 2 4 30 0 肛瘘 是肛 肠疾病 中的 常见病 , 病率 占肛肠 病 的 8 2 %3 『] 南 生 , 译 . 肠 直 肠 外 科 手 术 图谱 【】 宁教 育 出版 社 , 发 %~ 5 t 2 J 。 颜 等 结 M. 辽 9 9, 1 -1 9 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 , 中挂线疗法又因其特殊的优点而成为手 1 9 1 1 1 . 其 3 1 蔡 易亮 等. 线 治疗肛 瘘 3 2 桂 0 例叨. 现代 中西 医结 术 治疗 中最常用 的方 法 。挂 线 于 主管道 齿线 上 的括 约肌 部分 , 齿 【 李全 新 , 昌龙 , 线下 的组 织可 以切开 。 线前 应尽 可能 清除瘘 管底 部及 管壁结 缔 合 杂志 ,0 5a ,42:0 — 0 . 挂 2 0 Jn1 () 8 2 9 2 组织 , 利于新 创面 的生 长和 引流 。挂 线后 外侧 和底 部外 侧 基本 f] 阳, 有 4 章 王业皇. 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探讨f. J云南中 ] 无空腔则 术 中紧线 ; 空腔较 大 , 腔基 本修 复后再 紧线 。 后紧 医中药杂志 ,04 5 54— 1 等空 术 2 0, ,) 0 4 . 2 (: 5黄 贺瑞 清 . 线术 治 疗婴 幼儿 肛 瘘 1 例 叨. 蒙古 中 医 挂 8 内 线原则 是多 次、 少量 。即 “ 线 日下 , 肌 随长 ” 药 肠 。紧线 与组织 生长 『1 五 臣 , 2 0 ,() 基本 同步 。 对于管 道粗 、 死腔 大 、 侧创 面 大的肛 瘘患者 可 以行挂 药 :0 611. 外 6 ] 小儿肛 瘘的 治疗体 会【. J 中国肛肠 病 杂志 ,9444:3 ] 18 ,( 2 . ) 双线 , 以加强 切割引 流作 用 , 应适 当减慢 挂 断组 织的速 度 , 但 稍延 【李 瑞 吉. 】 中 J 中国肛 肠 病 杂 志 , 】 迟 紧线 时间 , 挂 断组 织 的重 新 黏连 , 防止 同时还 应 根据 情 况辅 以 【 樊 志敏 . 医挂 线 疗 法在 肛 肠 科 的应 用【. 7 切开、 旷置 、 合 、 物蛋 白胶 等 综 合治 疗 对 于 AJ 肛瘘 , 缝 生 ; ,I  ̄ 因其 1 9 , ( :3 9 71 5 3 . 7) 肛 门括 约肌嘲 育不 完 善 , 发 直肠 环后 部 的 宽度 和厚 度 比成 人 窄而 [ 刘飞 , 8 ] 丁义 江. 医挂 线 疗 法在 肛 周脓 肿 治 疗 中的应 用 . 中 时珍 薄 , 管短 , 导致 肛 门失禁 、 肛 易 变形 等后 遗 症 , 易影 响 肛 门的 正 国医 国药:0 1 21 ) 0 — 0 . 也 2 0 , (0 9 7 9 8 1 : 9 】 胡 王 等. 8例 中国实 常 排便 反射 , 不管 是低 位 还是 高 位 , 以切 开挂 线 为好 挂线 f 张在 东, 中宝, 立明 , 肛 瘘 挂线 2 2 治疗体会 叨. 故 都 ; 疗 法在 治疗 高位 肛瘘 应 用 中 , 调 穿过 肛 瘘 的 内 口, 内 口则瘘 用外科 杂 志 ,9 4 1 ()5 7 强 无 1 9 ,49 :4 道 深部 造 口引 出 , 除了 线的 自身引 流作 用 外 , 肛瘘 外 侧 的扩 创 引 【 】 红. 1毛 0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高位 复 杂 性肛 瘘 叨. 中国现代 实用 医学 20 ,12 3 . 5 )9 流 也非 常重 要 , 持续 良好 的创 面引 流 能保 证创 面 自深而 浅 , 自外 杂志 ,0 6 ( : — 0 【1史任 杰 . 瘘 挂 线 疗 法的 焦点 问题 【. 现 代 中 医学 杂 志 , l】 肛 J 中华 】 江苏省淮安 市中医 院( 2 0 1 230 )

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观察

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观察

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两种不同术式的疗效观察
马亚琳;段迎春
【期刊名称】《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12(021)003
【摘要】@@ 前庭大腺囊肿是女性外阴部最常见的囊肿,一般为单侧,呈椭圆形,由大阴唇后1/3深部向外膨出,合并感染时致局部肿胀、疼痛需手术治疗[1].为保留腺体功能,一般采用造口术.我院将2009年10月至2011年8月收治52例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患者,分别行挂线造口术及单纯切开造口术治疗,现将其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322-322)
【作者】马亚琳;段迎春
【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十堰,442000;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十堰,44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34;R713.2
【相关文献】
1.前庭大腺囊肿及脓肿的3种不同术式比较 [J], 周文丽;窦光明
2.两种术式治疗前庭大腺囊肿脓肿的临床探讨 [J], 安洪宾;王宇
3.两种不同术式处理前庭大腺囊肿及脓肿 [J], 季红薇;刘丽虹
4.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及前庭大腺脓肿的疗效比较 [J], 钟敏
5.两种术式治疗前庭大腺囊肿(脓肿)的临床观察 [J], 邢佑红;邢玲玲;刘玉兰;闫丽华;孙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挂线造口术和传统术式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的疗效观察

挂线造口术和传统术式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的疗效观察

挂线造口术和传统术式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的疗效观察作者:许生花,杨静秀,王玉平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第31期[摘要] 目的:比较挂线造口术和传统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的疗效。

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挂线造口组(试验组)34例,传统造口组(对照组)33例,分别进行疗效观察。

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性生活不适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优于传统造口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挂线造口术;传统术式[中图分类号] R713.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1(a)-170-02前庭大腺囊(脓)肿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易反复发作。

囊肿小且无感染时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若囊肿较大,可感到外阴有坠胀或性生活不适,继发感染形成脓肿,局部红、肿、热、痛,可伴发全身症状,除用抗生素外,常需手术治疗[1]。

本院2008年3月~2009年4月采用挂线造口术和传统术式治疗前庭大腺囊(脓)肿并进行对照研究,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8年3月~2009年4月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肿就患者67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3.4岁。

囊肿均为单侧,最小为2 cm×2 cm×3 cm,最大为6 cm×5 cm×5 cm,病程为2~8个月,平均3个月。

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34例采用挂线造口术,对照组33例采用传统造口术。

两组患者年龄、囊(脓)肿大小、病程及感染情况等均为随机抽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试验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铺巾,用1%利多卡因3~6 ml于囊肿处女膜外,小阴唇黏膜面,囊肿最低处局部麻醉,并作2~3 mm切口达囊腔,排出囊液,用中号血管钳由切口穿入囊腔向上达囊腔顶处顶起并局麻,切开2~3 mm。

前庭大腺炎(囊肿、脓肿)诊疗方案

前庭大腺炎(囊肿、脓肿)诊疗方案

前庭大腺炎(囊肿、脓肿)诊疗方案前庭大腺炎(囊肿、脓肿)是西医病名。

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下1/3深部,其直径约为0.5-1.Ocm,它们的出口腺管长约1.5-2.0cm,腺体开口处位于小阴唇内侧近处女膜处。

在性交的刺激下,分泌出粘液,以资滑润。

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病原体易侵入引起前庭大腺炎。

如某种病因导致其导管闭塞、分泌物不能排出,造成腺体囊状扩大称为前庭大腺囊肿。

如腺体被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或淋菌感染后伴随外阴前庭大腺部位红肿、疼痛或脓肿形成称为前庭大腺炎(脓肿)。

本病多发生于育龄妇女,多为混合性细菌感染,淋菌也是引起本病致病菌。

中医对本病临床特征的描写散见于“阴肿”、“阴疮”等病症中。

一、诊断(一)诊断(辨病)与辩证1.诊断(辨病)要点:(1)诊断依据A.症状:一侧外阴红肿、疼痛,形成脓肿时疼痛剧烈,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

B.妇科检查:大阴唇下1/3处局部发红,触痛明显,肿胀,若形成脓肿,可见鸡蛋大肿块,有波动感,可自行破溃,相应区域的淋巴结可肿大。

C.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可有白细胞总数增高,或中性粒细胞增高。

②阴道分泌物检查:可有阴道清洁度异常。

③病灶处分泌物可查到病原菌。

④病灶穿刺抽液送病原菌检查及药敏。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C-反应蛋白、免疫学检查等。

(2)评分标准大阴唇肿胀、疼痛 5分大阴唇脓肿破溃、流脓 5分发热 3分反复发作 2分带下增多 1分病程每增加1年加 1分以上累积分在15分以上为重度;10-14分为中度;5-9分为轻度。

(二)辩证分型要点:1、热毒证(1)邪毒入里证主症:阴户一侧突然肿胀疼痛,继而肿胀高起,行动艰难。

次症:①可伴有发热、发冷;②口苦咽干;③白带黄稠臭秽;④便干溲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以上主症,或及次症1项或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辨证为本证。

(2)毒热内盛证主症:阴户肿胀愈甚,肿处皮肤焮红,壳薄,按之较软,或已有脓汁自溃口排出,多臭秽难闻。

挂线疗法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挂线疗法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挂线疗法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目的探讨挂线疗法应用于肛周脓肿治疗中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肛周脓肿的60例患者,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于临床采取常规切开引流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于临床采取切开挂线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显效18例、临床治疗有效8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86.67%,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约为12.4min,创面愈合时间约为20.8d,有1例患者出现脓肿复发情况;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临床治疗显效12例、临床治疗有效5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6.67%,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约为16.7min,创面愈合时间约为31.5d,有8例患者出现脓肿复发情况。

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论挂线疗法应用于肛周脓肿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标签:挂线疗法;肛周脓肿;临床治疗;应用肛周膿肿属临床常见肛肠疾病,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多以切开引流方法进行,相对治疗效果较为有限[1]。

经广大医学界人士的不断努力,发现挂线疗法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较于常规切开引流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优秀[2]。

本次研究就挂线疗法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有肛周脓肿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于临床门诊确诊为肛周脓肿。

以上收录的60例患者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9岁。

病程4~17d,平均病程7d左右。

患者中脓肿部位以高位脓肿即肛提肌以上脓肿居多,具体低位脓肿坐骨直肠间隙脓肿6例,高位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6例、高位马蹄状脓肿5例、直肠后间隙脓肿21例及高位括约肌间隙脓肿12例。

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本次研究收录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

前庭大腺囊肿(脓肿)的治疗体会

前庭大腺囊肿(脓肿)的治疗体会

前庭大腺囊肿(脓肿)的治疗体会
张玲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15
【摘要】对前庭大腺囊肿现多行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代替以前的囊肿剥出术,造口术简单,损伤小,术后还能保留腺体功能。

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前庭大腺造口后,切口愈合后,其腺管开口仍是闭合的,容易再次形成囊肿,反复发作的病例较多,所以认为保留腺体功能没有意义,建议尽量剥除囊肿或完全破坏腺体,杜绝反复发作。

【总页数】1页(P95-95)
【作者】张玲
【作者单位】221000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39例临床观察 [J], 曾舜华
2.利普刀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用于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的疗效观察 [J], 吴小秀
3.传统造口术与挂线造口术在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治疗中的比较 [J], 白开
4.传统造口术与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的效果对比 [J], 施汇英
5.利普刀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用于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效果分析 [J], 张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挂线造口术在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的应用
前庭大腺位于大阴唇后部,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处女膜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该腺,若腺管闭塞或感染形成囊肿或脓肿,均需手术治疗。

传统手术方法从切开引流到单纯造口术,但多易复发。

我院采用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术后随访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报道如下.
1资料于方法
1.1病例资料
我院2005.5至2008.8住院病人,在前庭大腺囊肿10例,脓肿20例。

年龄20~48Y,平均年龄34Y,均为单侧,直径2~5CM。

病程3天~10年,平均1.2年。

除病程长,反复发作,年龄偏大,估计腺体失去功能的5例病人采取腺体切除术外均采取挂线造口术。

1.2手术方法
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皮肤粘膜小阴唇,阴道口。

用1%利多卡因5ML,在患侧处女膜外小阴唇粘膜囊肿(脓肿)最低点浸润麻醉,作一长约0.5~1CM切口深达腺腔,排除囊液或脓液,用3%的双氧水及甲硝唑反复冲洗腺腔,将腺体粘膜层分4针外翻缝合造口。

然后用中号止血钳由切口探过腺腔达腺体顶端,顶端麻醉后,于小阴唇粘膜面作一长约1CM切口穿出止血钳,顶端切口不必行粘膜外翻缝合造口。

将准备好的乳胶引流条穿出两切口并在两切口之间打结,乳胶引流条留于腺腔内穿出切口并固定。

1.3 术后处理
术后3天每天用甲硝唑冲洗腺腔2次,并给于1:5000高锰酸钾坐浴两次共一周。

住院3天后拔出引流条常规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加甲硝唑3天。

2结果
经该手术治疗的25例病人中,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仅1例觉切口疼痛明显,检查发现乳胶条在两组织间打结过紧,压迫两切口间组织,松解后好转。

术后冲
洗也未诉疼痛,也无需换药,术后很快恢复自如活动。

随诊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年,无一例复发。

3讨论
对前庭大腺囊肿和脓肿的处理,往往采取腺体切除或单纯造口术,腺体切除手术时间长,出血相对较多,术后疼痛时间长,单纯造口也容易复发。

我们采取挂线造口术并体会如下:①切开囊肿和脓肿上极和下极两个切口,使引流和冲洗非常方便,并利于冲洗彻底;②用乳胶条在两切口间打结并将其置于切口外,不仅充分暴露腺腔也便于引流;③将腺体下极切口粘膜外翻缝合造使新造口不易闭塞而复发;④乳胶条在两切口间打结不能过紧,以免两切口间组织缺血坏死或切割,且增加疼痛;⑤术后坚持从上极到下极切口反复冲洗并坐浴也是减少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