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线槽容量计算

综合布线线槽容量计算

弱电综合布线线槽容量计算

(以下穿线计算方法按富余量30%计算)表1. 铜缆外径统计表:单位:mm

表2. 光缆外径统计表:单位:mm

表3. 铁管容纳线缆根数统计表

表4. 架桥容纳线缆根数统计表

表5. 线槽容纳线缆根数统计表

1

教你快速准确的计算综合布线用线量 (1)确定线缆的类型 要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所包含的应用系统来确定线缆的类型。对于计算机网络和电话语音系统可以优先选择4对双绞线电缆,对于屏蔽要求较高的场合,可选择4对屏蔽双绞线;对于屏蔽要求不高的场合应尽量选择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对于有线电视系统,应选择75Ω的同轴电缆。对于要求传输速高或保密性高的场合,应选择光缆作为水平布线线缆。 (2)确定电缆的长度 要计算整座楼宇的水平布线用线量,首先要计算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然后对各楼层用线量进行汇总即可。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C=[0.55(F+N)+6]×M 其中,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F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M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6为端对容差(主要考虑到施工时线缆的损耗、线缆布设长度误差等因素)。 整座楼的用线量:S=ΣMC ,M为楼层数,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 应用示例:已知某一楼宇共有6层,每层信息点数为20个,每个楼层的最远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60米,每个楼层的最近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10米,请估算出整座楼宇的用线量。 解答:根据题目要求知道: 楼层信息点数M=20 最远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F=60m 最近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N=10m 因此,每层楼用线量C=[0.55(60+10)+6]×20=890m 整座楼共6层,因此整座楼的用线量S=890×6=5340m (3).订购电缆 目前市场上的双绞线电缆一般都以箱为单位进行订购。常见装箱形式为:305m(1000ft) WE TOTE包装形式。因此在水平子系统设计中,计算出所有水平电缆用线总量后,应换算为箱数,然后进行电缆的订购工作。订购电缆箱数的公式应如下: 订购电缆箱数=INT(总用线量/305) ,INT()为向上取整函数。 例如,已知计算出整座楼的用线量为5340m,则要求订购的电缆箱数为: INT(5340/305)=INT(17.5)=18(箱)

常用线槽/管规格和布线容量 一、常用PVC线槽规格和船舷数量表 线槽内线的填充率不应大于60%,在线的脸颊、转交、分子集中短处应采用响应的附件,并保持线槽练好封闭性。线槽垂直或倾斜敷设时应采用线口固定线缆以防止线缆在槽内移动。垂直敷设时其线缆固定间距不要大于3米 PVC线槽内容线数: 规格最大容纳值2条双绞线70条双绞线20*1380*50 5条双绞线90条双绞线25*13100*50 8条双绞线110条双绞线30*17100*80 16条双绞线130条双绞线39*19120*50 23条双绞线150条双绞线50*27120*80 36条双绞线330条双绞线60*30200*160 二、常用PVC线管规格和穿线数量表 当线管布线的管路较长或有转弯时,应适当加装拉线盒,两个线点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1)对无弯管路,不超过30M 2)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一个弯时,不超过20M 3)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两个弯时,不超过10M 4)两个拉线点之间有三个弯时,不超过8M 5)线管与电源支路管距离应大于103mm,与电源主线管之间距离大于310mm,对单根拉力不应超过15kg。避免在拉线过程中,挫伤、打结、弯曲、缠绕紧密及进水。

规格容纳线数3条双绞线28条双绞线15mm50mm 5条双绞线42条双绞线20mm65mm 8条双绞线66条双绞线25mm80mm 14条双绞线80条双绞线32mm100mm 18条双绞线 40mm 1、订货总量(单位M)=所需总长+所需总长×10%+总点数×6 2、整箱用线量=楼层×每层用线量(【 0."55×(最远点距离+最近点距离)+6】×楼层点数总数) 3、总长度=最短信息点长度+最长信息点长度/2×总点数× 3."3× 1."2 注: 得出xx为英尺 用线箱数: 总长度(米)/305+2总长度(英尺)/1000+2 注意: 上述数值为线槽/管可容纳线数理论最大值,实际使用请考虑弯角的问题。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说明 ——小蚂蚁算量工厂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办公室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为办公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支持将来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是安装工程的一部分,今天小蚂蚁算量工厂为大家总结整理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量计算规则,希望大家能用上。 一、工程量计算规则 1.双绞线缆、光缆、漏泄同轴电缆、电话线和广播线敷设、穿放、明布放以"m"计算。电缆敷设单根延长米计算,如一个架上敷设3根各长100m的电缆,应按300m计算,以此类推。电缆附加及预留的长度是电缆敷设长度的组成部分,应计入电缆长度量之内。电缆进入建筑物预留长度2m;电缆进入沟或吊架上引上(下)预留1.5m;电缆中间接头盒。预留长度两端各留2m。 2.制作跳线以"条"计算,卡接双绞线缆以"对"计算,跳线架、配线架安装"条"计算。 3.安装各类信息插座、过线(路)盒、信息插座的底盒(接线盒)、光缆终端盒和跳块打接以"个"计算。 4.双绞线缆测试,以"链路''或"信息点"计算,光纤测试以"链路"或"芯"计算。 5.光纤连接以"芯"(磨制法)以"端口"计算。 6.布放尾纤以"根"计算。 7.室外架设架空光缆以"m"计算。 8.光缆接线以"头"计算。

9.制作光缆成端接头以"套"计算。 10.安装漏泄同轴电缆接头以"个"计算。 11.成套电话组线箱、机柜、机架、抗震底座安装以"台"计算。 12.安装电话出线口、中途箱、电话电缆架空引入装置以"个"计算。 二、说明 1.综合布线包括:双绞线、光缆、漏泄同轴电缆、电话线和广播线的敷设、布放和测试工程。 2.综合布线不包括的内容:钢管、PVC管、桥架、线槽敷设工程、管道工程、杆路工 程、设备基础和埋式光纤的填挖土工程,若发生时执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和有关土建工程消耗项目。 3.综合布线双绞线布放是按六类以下(含六类)系统编制的,六类以上的布线系统工程所用消耗量的综合工日的用量按增加20%计列: 4.在已建天棚内敷设线缆时,所用消耗量的综合工日的用量按增加80%计列。 三、计算工程量套用消耗量标准时的要点 1.工程造价预算需计算工程量的项目 (1)水平布线系统(包含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线缆种类、数量:目前多用五类、超五类或六类双绞线。 信息模块种类、数量:数量=信息点+语音点。 面板型号、数量:数量:信息点+语音点。 用户区跳线类型、数量:数量=信息点+语音点。 (2)垂直主干布线系统

水平子系统订购线缆计算实例 1、平均电缆长度=(最远F+最近N两条电缆总长)÷2 总电缆长度L=(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长度的10%)+端接容差(一般设为6 m))×信息总点数楼层用线量L=[0.55(F+N)+6 ]×n n楼层信息点数 总用线量L=?Li i=1,….,m m为总楼层数 此计算方式目前正在项目实施中验证,待查! 2、鉴于双绞线一般按箱订购,每箱305 m(1000英尺,每圈约1 m),而且网络线不容许接续,即每箱零头要浪费,所以 每箱布线根数=(305÷平均电缆长度),并取整 则 所需的总箱数=(总点数÷每箱布线根数),并向上取整 3、计算实例 a) 例题(错误计算) 设有140个信息点。单位走线长度24m,线缆包装305m(1000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 解:24 ×140 = 3360m 3360÷305 = 11 箱 需要11箱电缆 b) 例题(正确计算) 设有140个信息点。单位走线长度24m,线缆包装305m(1000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 解:305 ÷24 = 12.7 每箱12根双绞线(正确取整) 140 ÷12 = 11.6 舍入得12 需要12箱线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不按公式的算法: 按公式算线长,以我的经验是一定不准的 但是也没有一定准确方法 在施工的过程里还有不可预测的变动呢 我们国家对八芯双绞线(包括五类,超五类,六类)最长布线距离规定在一百米以内 设计院设计图纸的时候一定也会考虑到 那么一般情况下最短的线应该在十米左右,最长的线在九十米左右(留十米的余量) 平均一下,每根线在五十米左右 如果穿越楼层的话,每根再加个楼层高度就可以了

实用线缆用量计算公式 一、综合布线系统 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 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 2 主干子系统 ①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 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 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 ②光缆用量计算方法: 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 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 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 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安全防范系统 1 电视监控系统

管槽线缆容量对照表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管槽线缆容量对照表(含PVC线槽) PVC槽(型号) 20*10 24*14 39*19 59*22 99*27 99*40 五类线(根数) 2 4 9 16 32? 48 PVC管(型号)ф16 ф20 ф25ф32 ф 40 ф50 五类线(根数) 2? 3? 6 9? 15? 24 度锌线槽(型号) 25*25 25*50 25*75 50*50 50*100 100*100 五类线(根数) 7 15? 22 30? 60 120 表1.铜缆外径统计表:单位:mm规格3类4对线 5类4对线25对3类线50对3类线100对3类线25对5类线 外径 表2.光缆外径统计表:单位:mm 规格 NTF-DMGR-04 NTF-DMGR-06 NTF-DMGR-12 外径 表3.铁管容纳线缆根数统计表 铁管规格 3类4对 5类4对 G15 2 2 G20 4 3 G25 6 6 G32 1110 表4.架桥容纳线缆根数统计表 线槽规格 3类4对 5类4对 3类25对 3类50对 3类100对 5类25对 25X25? 8 7 1? 0? 0 0 25X5017 15? 3? 1? 0? 2 75X25?27? 24? 53 1 3 50X50?36? 32? 7? 4 2 5 50X100? 74 6616 10? 5? 12 100X100 150 134? 33 22 11 25 75X150169 151 38? 25? 13 28 100X200? 301 269 68 45 23? 52 150X150? 339 303 7751 27? 58 表5.线槽容纳线缆根数统计表线槽规格截面积3类4对5类4对 3类25对3类50对3类100对5类25对

计算需要多少线的公式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不按公式的算法: 按公式算线长,以我的经验是一定不准的 但是也没有一定准确方法

在施工的过程里还有不可预测的变动呢 我们国家对八芯双绞线(包括五类,超五类,六类)最长布线距离规定在一百米以内 设计院设计图纸的时候一定也会考虑到 那么一般情况下最短的线应该在十米左右,最长的线在九十米左右(留十米的余量) 平均一下,每根线在五十米左右 如果穿越楼层的话,每根再加个楼层高度就可以了 误差不会太大 最关键还是要看现场情况,以及要熟练看懂图纸,这个是要时间和磨练的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综合布线线缆长度计算公式水平子系统订购线缆计算实例 1、平均电缆长度=(最远F+最近N两条电缆总长)÷2 总电缆长度L=(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长度的10%)+端接容差(一般设为6 m))×信息总点数 楼层用线量L=[0.55(F+N)+6 ]×n n楼层信息点数 总用线量L=?Li i=1,….,m m为总楼层数 此计算方式目前正在项目实施中验证,待查! 2、鉴于双绞线一般按箱订购,每箱305 m(1000英尺,每圈约1 m),而且网络线不容许接续,即每箱零头要浪费,所以 每箱布线根数=(305÷平均电缆长度),并取整 则 所需的总箱数=(总点数÷每箱布线根数),并向上取整 3、计算实例 a) 例题(错误计算)

设有140个信息点。单位走线长度24m,线缆包装305m (1000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 解:24 ×140 = 3360m 3360÷ 305 = 11 箱 需要11箱电缆 b) 例题(正确计算) 设有140个信息点。单位走线长度24m,线缆包装305m (1000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 解:305 ÷ 24 = 12.7 每箱12根双绞线(正确取整) 140 ÷ 12 = 11.6 舍入得12 需要12箱线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3. (最远距离+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技术交流群:只限加四川朋友群68170373四川IT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管槽容量计算 1、订货总量(总长度M)=所需总长+所需总长*10%+总点数*6 2、整数用线量(总长度M)=楼层*每层用线量 每层用线量=[0.55*(最远点距离+最近点距离)+6]*楼层信息 点数 3、总长度=最短信息点长度+最长信息点长度/2*总点数*3.3*1.2 注:得出的长度为英尺 用线箱数计算 用线箱数=总长度(单位米)/305+1 用线箱数=总长度(英尺)/1000+1 1.确定电缆长度 确定媒介布线方法和布线路由 确定每个电信接线间所要服务的区域 确定距服务接线间最近的to位置的最短电缆走线a 确定距服务接线间最远的to位置的最长电缆走线b 按照可能采用的电缆路径测量每个走线距离: 计算平均电缆长度al=(a+b)/2 计算上下浮动的电缆长度s=al*10% 确定接线间端接容差c<视接线间培植不同而变化> 确定工作区落差长度d<只在头顶上方布线时按这一参数> 计算总平均电缆表度tcl=al+s+c+d 2.订购电缆:计算实例 最大订购长度/电缆走线的平均长度=每箱的电缆走线数 305m/23.6m=12.8走线数(箱)<舍点尾数后为12> 因为没个电信插座代表单根导线,则总电缆走线数等于电信插座总数,所以: 电信插座的数量/走线数(箱)=电缆的箱数 即:140/12=11.6 近位后=12 水平子系统订购线缆计算实例

1、平均电缆长度=(最远F+最近N两条电缆总长)÷2 总电缆长度L=(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长度的10%)+端接容差(一般设为6 m))×信息总点数 楼层用线量L=[0.55(F+N)+6 ]×n n楼层 信息点数 总用线量L= L i i=1,….,m m为总楼层数 2、鉴于双绞线一般按箱订购,每箱305 m(1000英尺,每圈约1 m),而且网络线不容许接续,即每箱零头要浪费,所以 每箱布线根数=(305÷平均电缆长度),并取整 则 所需的总箱数=(总点数÷每箱布线根数),并向上取整 3、计算实例 a) 例题(错误计算) 设有140个信息点。单位走线长度24m,线缆包装305m(1000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 解:24 ×140 = 3360m 3360÷305 = 11 箱 需要11箱电缆 b) 例题(正确计算) 设有140个信息点。单位走线长度24m,线缆包装305m(1000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 解:305 ÷24 = 12.7 每箱12根双绞线(正确取整) 140 ÷12 = 11.6 舍入得12 需要12箱线 结构化综合布时,线水平布线子系统中线缆长度计算公式里工作区接口到信息点的距离值一般情况下选择6 . 需求电缆量的计算公式有3种: (1)定货总量(总长度m)=所需总长+所需总长×10%+n×6 所需总长指n条电缆所需的理论长度;所需总长×10%为备用部分;n×6为端接容差. (2)总栋楼的用线量=N(楼层数)×C (每层楼用线量) C=[0.55×(L(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S(本楼层离水平间最近的信息点距 离))+6]×n (本楼的信息点总数) 0.55为备用系数;6为端接容差; (2)总长度=A(最短信息点长度)+B(最长信息点长度)/2×n(楼内需要安装的信息点 数)×3.3×1.2 3.3-将米(m)换成英尺(ft)的系数;1.2-余量参数(富余量);

弱电工程项目综合布线估算方法和公式(实用) 弱电系统中线缆的计算是一门技术活,不是简单的心算就可以完成的,也有一些基本方法和公式来套用,本篇文章分系统介绍弱电线缆估算方法。 一、综合布线系统1.1 水平子系统,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信息点水平距离+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 ×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每箱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箱数=信息点总数/每箱线缆 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信息点水平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信息点的水平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IDF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上面的“电缆平均长度”计算公式适应一层或三层设置一个楼层配线间(IDF)的情形。1.2 主干子系统,铜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电缆平均长度= 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6)每轴线缆布线根数= 每轴电缆长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需要轴数= IDF的总数/每箱线缆布线根数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设备间(MDF)的水平距离。大对数电缆对数按照1:2(即1个语音点配置

2对双绞线)计算,并分别选择25/50对电缆进行合理设计。100对大对数电缆一般不要选择,因施工较困难。1.3 主干子系统,光缆用量计算方法:光缆平均长度=(最远IDF距离+最近IDF距离)/2实际光缆平均长度=光缆平均长度 ×1.1+(端接容限,通常取6)光缆需要总量=IDF的总数×实际光缆平均长度注:最远、最近IDF距离是从楼层配线间(IDF)到网中心主配线架(MDF)的实际距离,主要取决于楼层高度和弱电井到MDF的水平距离。光纤芯数、单模、多模的选择若招标文件有明确的要求,则按要求设计,通用的选择是6芯多模光缆。 二、有线电视系统2.1 星型布线计算法:此方法定义为:所有的楼层分支分配器集中在弱电间内,从每个用户终端(插座)独立敷设一根射频电缆到相应的弱电间与分支分配器联接。水平部分电缆(通常为RG6),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2+2H(H——楼层高度)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电缆平均长度×1.1+(端接容限,通常取3)电缆需要总数=用户终端总数x实际电缆平均长度(米)注:最远、最近用户终端水平距离是从楼层分配箱到最远、最近终端用户插座的实际距离,包含水平实际路由的距离,若是多层设置一个楼层分配箱则还应包含相应楼层高度。主干电缆(通常为RG11/RG9),线缆用量计算方法:电缆平均长度=(最远楼层分配箱距离+

做工程的朋友经常会遇到需要计算线缆的时候,比如工程设计的时候,审计的时候,需要有说服力,下面我把搜集的一些常见的线缆计算公式介绍给大家。 订货总量(总长度M)=所需总长+所需总长*10%+总点数*6 1、平均电缆长度=(最远F+最近N两条电缆总长)÷2 总电缆长度L=(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长度的10%)+端接容差(一般设为6 m))×信息总点数 楼层用线量L=[0.55(F+N)+6 ]×n n楼层 信息点数 总用线量L= L i i=1,….,m m为总楼层数 2、鉴于双绞线一般按箱订购,每箱305 m(1000英尺,每圈约1 m),而且网络线不容许接续,即每箱零头要浪费,所以 每箱布线根数=(305÷平均电缆长度),并取整 则 所需的总箱数=(总点数÷每箱布线根数),并向上取整 3、计算实例 a) 例题(错误计算) 设有140个信息点。单位走线长度24m,线缆包装305m(1000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 解:24 ×140 = 3360m 3360÷305 = 11 箱 需要11箱电缆 b) 例题(正确计算) 设有140个信息点。单位走线长度24m,线缆包装305m(1000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 解:305 ÷24 = 12.7 每箱12根双绞线(正确取整) 140 ÷12 = 11.6 舍入得12 需要12箱线 以上例题仅供参考... 管槽线缆容量对照表 1 PVC槽(型号)20*10 24*14 39*19 59*2 2 99*27 99*40 2 五类线(根数) 2 4 9 16 32 48 3 PVC管(型号)ф16 ф20 ф25 ф32 ф40 ф50 4 五类线(根数) 2 3 6 9 1 5 24

Ⅰ单项选择题 1 概述 (1) 智能建筑是多学科跨行业的系统技术与工程,它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结晶,是建筑艺术与( C )相结合的产物。 A.计算机技术B.科学技术 C.信息技术D.通信技术 (2) 我国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是规范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的准则。其中对智能办公楼、智能小区等大体上分为5部分内容,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B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 A.系统集成中心B.综合布线系统 C.通信自动化系统D.办公自动化系统 (3) 下列哪项不属于综合布线的特点。( A ) A.实用性B.兼容性C.可靠性D.先进性 (4) 中国国家标准YD/T926-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下列几个部分,其中哪个不属于该标准。( D ) A.YD/T926.1-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1部分:总规范》 B.YD/T926.2-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2部分: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C.YD/T926.3-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3部分: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 D.YD/T926.4-2001《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4部分:综合布线用验收要求》(5) 以下标准中,TIA/EIA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C )。

A.日本标准B.国际标准C.北美标准D.中国国家标准(6) 综合布线的标准中,属于中国的标准是( B )。 A.TIA/EIA568 B.GB/T50311-2007 C.EN50173 D.ISO/IEC1l801 (7) 综合布线的标准中,属于中国的标准是( A )。 A.GB/T50311-2007 B.ISO/IEC1l801 C.EN50173 D.TIA/EIA568 (8) 建筑智能化系统不包含。( D ) A.BA B.CA C.OA D.GA (9)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各模块的作用,可把综合布线划分为( D )。A.3个部分B.4个部分C.5个部分D.6个部分 2 传输介质 (1) 5e类综合布线系统对应的电缆等级分级是(B )。 A.C级B.D级C.E级D.F级 (2) TIA/EIA 标准规定的6 类综合布线系统中最大带宽为( B )。 A.100MHz B.250MHz C.200MHz D.600MHz (3) TIA/EIA 标准规定的6类综合布线系统频率带宽是( A )MHz。 A.250 B.500 C.300 D.600 (4) 同轴电缆中细缆网络结构的最大干线段长度为( C )。 A.100米B.150米C.185米D.200米 (5) 同轴电缆中粗缆网络结构的最大干线段长度为( A )。

计算综合布线用线量数目的方法 如何又快又准的计算综合布线的用线量数目?小蚂蚁算量工厂觉得综合布线有时会非常复杂,线路多、杂,给计算者带来很多的麻烦,那有什么秘诀可以提高效率,下面小蚂蚁算量工厂总结一下方法。 一、根据线缆的类型选定 一定要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所包含的应用系统来确定线缆的类型,对于计算机网络和电话语音系统可以优先选择4对双绞线电缆,对于屏蔽要求较高的场合,可选择4对屏蔽双绞线;对于屏蔽要求不高的场合应尽量选择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对于有线电视系统,应选择75Ω的同轴电缆,对于要求传输速高或保密性高的场合,应选择光缆作为水平布线线缆。 二、确定电缆的长度 要计算整座楼宇的水平布线用线量,首先要计算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然后对各楼层用线量进行汇总即可,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三、C=[0.55(F+N)+6]×M 其中,C为每个楼层用线量,F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M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的数量,6为端对容差(主要考虑到施工时线缆的损耗、线缆布设长度误差等因素)。 四、整座楼的用线量:S=ΣMC,M为楼层数,C为每个楼层用线

量 1、应用示例:已知某一楼宇共有6层,每层信息点数为20个,每个楼层的最远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60米,每个楼层的最近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均为10米,请估算出整座楼宇的用线量。 2、问题解答:根据题目要求知道: 楼层数M=20 最远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F=60m 最近点信息插座距管理间的距离N=10m 因此,每层楼用线量C=[0.55(60+10)+6]×20=890m 整座楼共6层,因此整座楼的用线量S=890×6=5340m 上面就是小蚂蚁总结的方法,还有案例配合大家理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给大家参考下。

1、订货总量(总长度M)=所需总长+所需总长*10%+总点数*6 2、整数用线量(总长度M)=楼层*每层用线量 每层用线量=[0.55*(最远点距离+最近点距离)+6]*楼层信息点数3、总长度=最短信息点长度+最长信息点长度/2*总点数*3.3*1.2 注:得出的长度为英尺 用线箱数计算 用线箱数=总长度(单位米)/305+1

线槽规格品种和线缆铺设 布线系统中除了线缆外,槽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金属槽、PVC槽、金属管、PVC管是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性材料。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的线槽主要有以下几件种: ◆金属槽和附件 ◆金属管和附件 ◆PVC塑料槽和附件 ◆PVC塑料管和附件 现叙述如下。 一、金属槽和塑料槽 金属槽由槽底槽盖组成,每根槽一般长度为2M,槽与槽连接时应使用相应尺寸的铁板和螺丝固定。槽的外形如图7-1所示。 图7-1槽的外形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一般使用的金属槽的规格有50㎜×100㎜,100㎜×100㎜,100㎜×200㎜,100㎜×300㎜,200㎜×400㎜等多种规格。

塑料槽的外形与图7-1类似,但它品种规格更多,从型号上分有PVC-20系列、PVC-25系列、PVC-25F系列、PVC-30系列、PVC-50系列、PVC-40系列等等。 从规格上分有20㎜×12㎜,25㎜×12.5㎜,25㎜×25㎜,30㎜×15㎜,40㎜×20㎜等等。与PVC槽配套的附件有阳角、阴角、直转角、平三角、顶三角、左三角、右三角、连接头、终端头和接线盒(暗盒、明盒)等。 二、金属管和塑料管 金属管用于分支结构暗埋的线路,它的规格上分有D16,D20,D25,D32,D40,D50,D63,D25,D110,等规格。 在金属管内穿线比线槽布线难度更大一些,在选择金属管时要注意选择管径大一点。一般管内填充物占30%左右,以便于穿线。金属管还有一种是软管(蛇皮管),供不便于弯曲的地方使用。 塑料管在产品中分为两大类,即PE阻燃导管和PVC阻燃导管。 PE阻燃导管是一种塑制半硬导管,按外径分有D16,D20,D25,D32,四种规格。它的外观为白色,具有强度高,而腐蚀,绕性好,内壁光滑等优点,明、暗装穿线兼用。它可以盘为单位,每盘重为25㎏。 PVC阻燃导管是一种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国入适量的助剂,经加工设备剂压成型的刚性导管。小管径PVC阻燃际管可在常温下进行弯曲,便于用户使用,按外径分有D16,D20,D25,D32,D40,DD45,D63,D25,和D110等规格。

弱电系统中综合布线的点位计算和线缆长度计算 综合布线常用公式 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 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 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 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 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 n*3%:表示富余量 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 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 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 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 0.55:备用系数 6:端接容差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 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简单公式: 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综合布线线缆长度计算公式 水平子系统订购线缆计算实例 1、平均电缆长度=(最远 F+最近 N 两条电缆总长)÷2 总电缆长度L=(平均电缆长度+备用部分(平均长度的10%)+端接容差(一般设为6 m))×信息总点数 楼层用线量L=[0.55(F+N)+6 ]×n n 楼层信息点数 总用线量L=?Li i=1,….,m m为总楼层数 此计算方式目前正在项目实施中验证,待查! 2、鉴于双绞线一般按箱订购,每箱 305 m(1000 英尺,每圈约 1 m),而且网络线不容许接续,即每箱零头要浪费,所以 每箱布线根数=(305÷平均电缆长度),并取整 则 所需的总箱数=(总点数÷每箱布线根数),并向上取整 3、计算实例 a) 例题(错误计算) 1 设有 140 个信息点。单位走线长度 24m,线缆包装 305m(1000 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 解:24 ×140 = 3360m 3360÷ 305 = 11 箱 需要11箱电缆

b) 例题(正确计算) 设有140个信息点。单位走线长度24m,线缆包装305m(1000英尺)一箱,需要多少箱线? 解:305 ÷ 24 = 12.7 每箱12根双绞线(正确取整) 140 ÷ 12 = 11.6 舍入得 12 需要12箱线 2、每个服务需一条 4 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 2 芯(62.5/125 微米多模)光缆; 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A:最近信息点距离 B:最远信息点距离; 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电子工业出版社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3、C=[0。55(F+N)+6]Xn(m) C 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 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 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n 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常用视频监控方案设计中线材的估算方法 我们在做方案过程中,经常遇到线材配置如:线材长度计算、线材选型、管槽选型等,根据以上问题现整理出关于线材配置方法。 一、线缆长度的估算 线缆长度估算分为有图纸和没图纸两种情况: 1、有图纸情况 在图纸上找出线路走向,确定监控室位置;如果是大楼工程要确定监控室离线井距离及位置,如无法确认一定找业务了解清楚。 工程施工一般布线原则是就近走直线,尽量不绕弯。单支枪最远距离用线长度一般按建筑面积的长和宽再加监控室下线长度、前端预留线之和。 一条线标准计算长度为:前端枪预留1.5米,后端从天花板到地面下线长度也就是天花板到监控柜垂直距离,一般为3.5米,监控机柜预留2米(供机柜短距离移动)这样算下来一支枪预留线路长度为1.5+3.5+2=7米,再按图纸实际环境标注的长度尺寸算出用线总长,以下图为列: 建筑长40米,宽30米,监控中心在室内中间位置,那么枪A用线长度为40米+15米(30米宽度的一半)+7米(预留线)=62米,但根据工程部实际工作经验在布线过程中还要经过线缆转角、转弯等,一般会在原长度基础上增加15%,也就是62*10%=10米,那么枪A的实际长度为62米+10米=72米。 枪B用线长度为10米+15米+7米=32米,再加15%,枪B用线总长度为37米,那么两支枪各准备110米75-3视频线、RVV2*0.5电源线、RVVP3×0.5监听线就足够了,管槽长度同线缆长度。 2、无图纸情况

在没有图纸情况下,需向业务了解到网点基本情况如楼高、面积、线井位置等基本信息。然后根据楼层高度(一般楼层高3.5米,1楼在7米高度)估算垂直长度,然后再根据机柜离线井的横向距离算出线缆大概总长度。 3、电梯布线 如果是大楼布线有电梯情况,线缆从哪一层进入电梯应按以下公式算出后接入:楼层÷2+1,计算出结果就是实际楼层数。如一栋16层楼为例,16÷2+1=9应该在9层位置接线进入电梯。 二、线缆类型的选择 模拟监控时代,视频线一般选用75-3和75-5线也有及少数电梯专用线等特种线,75-3视频传输距离一般为200米,75-5传输距离一般为400米。电源线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型。 网络高清时代一般都选择超五类双绞线,采用网线进行监控传输,应完全遵照网络通信技术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因为现行所谓的监控行业基本上已经被IT化了,通信传输的标准已经从原来的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网络信号。 关于供电方式线缆的选择:可参照:监控电源的常用选配及4种监控摄像机供电方式的选择;目前常用24V、12V变压器供电距离不能超过50米,单个变压器可供6支枪,最多不超过7支。单支的功耗一般在5-12W,选用RVV2*0.5两芯线已足用,见下表: 电源线径速查表 选用什么类型的线,首先要确定清楚前端器材主要集中在哪一层,如果布线距离超过50米且枪的数量较多,电源线可选择走总线的方式进行布线,把变压器统一放在前端设备箱内。 通过查询电源线径速查表得知3*.075线径最大电流载荷为4A,一支枪按10W功耗算,一条3*0.75线径的电源线可供枪数为88支,计算公式:4A*220V/10W=88支。反之也可根据此公式算出88支枪需要多粗的线10W*88/220V=4A,再查对照表4A,线径为 3*0.75。

综合布线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和技巧 一、辅料的计算 1、统计信息点数,包括各房间和机房,填入点位分布表中; 2、确定是否超长?如超长,应在何处设置子配线间,几个?如有子 配线间,那么交换机的数量也相应有变化。 3、确定理由的走向; 4、确定各处桥架的型号和长度。计算方法:(长×宽)×0.4/28,结 果为信息点数,常用标准桥架有:300×100,200×100,100× 100,100×50,50×50,其它桥架都需要定做。 注:如果分支理由有相同的桥架型号,则分别计算其长度,最后 才统计该桥架型号的总长度。 5、?25和?20管的计算(通常?25可以布6根线,?20可以布4根线)。 计算时,以?20为准,平均某一信息点从桥架到终端需要?20的 长度,如为A,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有信息点需要?20的长度了, 即B=A×(总点数/4),而实际在工程中,?20=2/3×B,?25=1/3 ×B。 6、龙骨(75×45)的计算。龙骨的长度=70cm×(总点数/2),即每 根龙骨的长度为70cm,通常布置为双口面板。 7、角钢(30×30)的计算。角钢的长度=30cm×(桥架的总长 m/1.5m),即每根角钢的平均长度为30cm,每隔1.5m的距离就需 要一根角钢。 8、底盒(86×86)的计算。底盒的数量=总点数/2 9、龙骨卡子、管接、盒接、铆钉、钢锯条等辅料的计算。=总辅料 价格×10% 二、材料的计算 1、线缆的计算。 (最远+最近)/2×点数×1.1/305 说明:最远为从机房到信息点的最远点 最近为机房内的信息点,一般为20米 点数为从机房开始理由所覆盖的信息点,如果有子配线间,那么该点数就为从子配线间开始理由所覆盖的信息点数, 1.1中的0.1为富裕量,即10%。

快速计算综合布线线缆用量 综合布线是一个模块化、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信息传输系统 , 是建筑物内的 " 信息高速公路 ". 它既使语音、数据、图像通信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 , 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 设计一个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七个步骤 : 1、分析用户需求 ; 2、获取建筑物平面图 ; 3、系统结构设计 ; 4、布线路由设计 ; 5、可行性论证 ; 6、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 ; 7、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 确定电缆的长度 要计算整座楼宇的水平布线用线量和光纤用量 , 首先要计算出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 然后对各楼层用线量进行汇总即可 . 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 ① L = 1.1×(LMAX(最大 +LMIN(最小 /2 +6 ② H=C*(1+2+3+N-1+(N-1*(12+12 其中 , ① L 为每个楼层用线量 ,LMAX 为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 离 ,LMIN 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 ,6为端对容差 (主要考虑到施工时线缆的损耗、线缆布设长度误差等因素 . ② H 为总用光纤长度 ,N 为楼层 ,12为端对容差 (主要考虑施工光纤溶接和走线长度 , 因两端都需要熔接即为 12+12.

应用示例 :大楼共 5层 , 层高 3.5米 , 楼长 40米 , 楼宽 30米 , 每层信息点数为60个 , 语音点为 40个 , 弱电井设于楼的一角 , 配线间与弱电井在同一角 , 为 10平方米小房间 , 水平电缆最长 Lmax=60米 , 最短 Lmin=15米 . 估算出整座楼宇的用线量 . 水平布线的长度会因为走线方式和点的布置有较大的差别 , 电缆用量的常用算法如下 . 每个信息点平均长度 : L = 1.1×(LMAX(最大 +LMIN(最小 /2 +6= 1.1×(60+15/2+6= 47.25米其中 10%为备用余量 ,6米为端接冗差平均每箱电缆 (305米 /箱布放信息点数量 : N = 305/47.25=6.45 取 N=6(即一箱网线可以布 6个信息点所有信息点需要电缆数据用缆 =数据点数量 /NA =5x60/6=50(箱语音用缆 =语音点数量 /NB =200/6=33.33 综合布线线缆计量单位长度 : 四对 UTP 电缆单位 : 1箱 =1000英尺 =305米 本工程使用线缆数量 :数据用缆 A=50箱 ; 室内光缆长度 :H=3.5*(1+2+3+4+4*(12+12=131米 可以得出需要数据线缆 50箱 , 室内光纤 131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