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_第二章_知识点.

Linux_第二章_知识点.
Linux_第二章_知识点.

第二章常用命令及帐户管理知识点

1. Linux命令包括哪两种?

Linux命令分为Shell内部命令和Shell外部命令。

内部命令是一些比较简单并且常用的命令,这些命令在Shell启动时就加载到内存,就像操作系统本身具有的命令。在操作系统中找不到相应的可执行文件。

Linux中大多数命令属于Shell外部命令。每一条外部命令都是一个独立的可执行程序。Shell外部命令在系统中有相应的可执行文件或者对应的磁盘文件。使用whereis命令可以查找到指定的外部命令。

2. Linux命令的基本格式是什么?

基本格式:Command [命令选项] [命令参数]

其中“Command”是命令本身;“选项”用来说明对命令的要求和操作;“参数”表示命令的执行对象;[ ]表示可有可无;三者之间必须以空格分开。

3. Linux命令的命令选项有哪两种格式?

分为短格式和长格式两种使用形式。

①短格式的命令选项:用一个“-”和一个单个英文字母表示,如“-a”。

②长格式的命令选项:用两个“-”和一个英文单词表示,如“--help”。

大多数Linux命令对于同一功能的实现会分别提供短格式和长格式两种格式的选项。短格式选项结构简单,输入快捷;长格式选项意义明确,容易记忆。

4. 如何获得Linux命令的帮助?

(一)通过“help”命令获得Linux命令的帮助

help命令可以得到Shell内部命令的帮助信息。

#help(列出所有内部命令)

#help pwd(得到内部命令pwd的帮助信息)

#help –s pwd(只显示pwd命令的使用格式)

(二)通过“- -help”选项获得Linux命令的帮助信息

“- -help”用来获得Shell外部命令的帮助信息。

#ls - -help(得到外部命令ls的帮助信息)

(三)通过“man”命令获得Linux命令的帮助

这种帮助信息的显示方式称为手册页,是Linux中命令的帮助信息的通用形式。无论是内部命令还是外部命令通常都提供手册页形式的帮助信息。

#man touch(得到touch命令的帮助信息)

(四)通过“info”命令获得Linux命令的帮助信息

这种帮助信息的显示方式称为信息页,是一种与手册页类似的帮助信息的形式。

#info ls(得到ls命令的帮助信息)

5. 信息页与手册页有什么区别?

尽管信息页与手册页提供了比较类似的帮助信息的浏览界面,但二者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①手册页的使用范围更广,而信息页只提供了比较有限的命令的帮助信息。

②手册页的内容侧重于命令格式本身的说明,而信息页提供了针对某个主题更加系统的说明文档。

③信息页提供了主题间的链接跳转,非常类似网络浏览器中的超文本链接,而手册页不具备此功能。

6. 常用的对目录的操作命令有哪些?

①ls:列出文件和目录列表

#ls –l /home/teacher/(以长格式列出teacher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的列表)

#ls –a /home/teacher/(列出teacher目录中的隐藏的文件和目录)

#ls /home/teacher/ | more(分页显示teacher目录中的文件和目录的列表)

#ls /home/teacher/ | less(分页显示teacher目录中的文件和目录的列表)

②pwd:显示当前目录

③cd:目录间转换

#cd ..(返回上一级目录)

#cd(返回宿主目录)

#cd /(返回根目录)

#cd ../teacher/(进入上一级目录下的teacher目录)

#cd ./tecaher/(进入当前目录下的teacher目录)

④mkdir:新建目录

#mkdir t01 t02(在当前目录下新建两个目录t01和t02)

⑤rmdir:删除空目录

#rmdir /home/teacher(删除home目录中的空子目录teacher)

#rmdir t01 t02(删除当前目录中的两个空目录t01和t02)

7. 常用的对文件的操作命令有哪些?

①file:查看文件类型

#file /etc/passwd(查看passwd文件的类型)

②touch:新建空文件

#touch file1 file2(创建两个空文件file1和file2)

③cp:文件复制

#cp file1 /home/teacher/file2(复制文件file1到teacher目录中,并重命名为file2)

④rm:删除文件

#rm file1 file2(删除当前目录下的文件file1和file2)

此命令加上“-r”选项可用于删除空目录和非空目录。

#rm –r /home/teacher/(递归删除目录teacher)

#rm –rf /home/teacher/(系统不询问操作者是否删除,直接强制删除teacher目录)

⑤mv:移动文件或目录

#mv file3 /home/teacher/file4(移动当前目录中的file3文件到teacher目录中,并重命名为file4)

#mv ./test/ ./teacher/(把当前目录中的test子目录移动到当前的teacher子目录中)

#mv ./test/ ./teacher/mytest/(把当前目录中的test子目录移动到当前的teacher子目录中,并重命名为mytest目录)

⑥find:查找文件

#find(显示当前目录树中的所有文件和目录列表)

#find . –name file*(从当前目录查找文件名的前四个字符为file的文件)

#find . –user teacher(查找属主为teacher的所有文件)

8. 查看文本文件内容的命令有哪些?

①cat:用cat查看时,只有最后一页的内容保留在屏幕中显示,并且自动结束浏览,所以,不适合查看长文件。

②more:可以按页显示,用户按“空格”键显示下一页,按“回车”键显示下一行,文件内容显示到文件尾时,自动结束浏览。若想中途退出浏览,按“q”或“Q”。

③less:less命令对more命令的功能做了一定的扩展,更加适合于进行较大文本文件的阅读和浏览。more的功能键在less里完全保留,并且可以用“Page Up”和“Page Down”上下翻页,内容显示到文件尾时,不自动结束浏览。

④head:查看文本文件的头部的若干行(默认10行)

#head -3 /etc/passwd(查看passwd的前三行信息)

⑤tail:查看文本文件的尾部的若干行(默认10行)

#tail -3 /etc/passwd(查看passwd的后三行信息)

9. 查找文本文件中的指定字符串的命令是什么?

#grep teacher /etc/passwd(列出文本文件passwd中所有含有字符串“teacher”的文本行)

10. Linux中如何表示光盘?

光盘驱动器的设备文件名称与硬盘类似,使用“hdX”的形式表示,根据光盘驱动器连接的IDE接口不同,光盘驱动器的设备文件通常中“hdb”或“hdc”。

为了简化用户识别光盘驱动器的难度,Linux系统使用设备文件“/dev/cdrom”表示光驱,文件“cdrom”是链接文件,链接到“hdb”或“hdc”,用户使用光驱的时候,只要使用“cdrom”即可,而不用关注光盘驱动器到底是“hdb”还是“hdc”。

11. 如何读取光盘中的数据?

设备文件“/dev/cdrom”代表光盘,使用光盘时,先把光盘挂载到某个目录(即挂载点),然后,访问这个目录,就可以读取到光盘的数据了。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edia/cdrom/(把光盘挂载到/media/cdrom/目录)

上例中,“-t”引出被挂载的数据的文件系统类型;“iso9660”是光盘文件的文件类型;“/dev/cdrom”代表光盘;“/media/cdrom”是挂载点,访问此目录,就可以看到光盘文件了。

#umount /dev/cdrom或#umount /media/cdrom/(卸载掉以前的挂载)

卸载前,要先退出挂载点目录。

12. 如何制作光盘的镜像文件?如何挂载与卸载光盘镜像文件?

经常读取光盘,会对光盘造成磨损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所以,可以把光盘中的所有文件制作成一个镜像文件,存放在硬盘上,然后从镜像文件读取数据。

#cp /dev/cdrom /home/teacher/rhel4-1.iso(把光盘制作成镜像文件,文件名是rhel4-1.iso,存储在teacher目录中)

#mount –o loop –t iso9660 rhel4-1.iso /media/cdrom/(把镜像文件挂载到/media/cdrom/目录)

上例中,“-o loop”表示挂载的不是真实的物理设备而是镜像文件。

#umount /media/cdrom/(卸载掉以前的挂载)

13. Linux中如何表示U盘?

这是所说的U盘包括移动硬盘、闪盘、MP3等USB存储设备。

在Linux系统中,USB存储设备被视为SCSI设备,所以使用“sdX”来表示。一般情况下,PC中不存在SCSI设备,因此当系统插入U盘后,U盘被分配的设备文件名是“sda”。

14. 如何挂载和卸载U盘?

#mount –t vfat /dev/sda1 /mnt/(把U盘挂载到/mnt/目录)

上例中,“-t vfat”表示被挂载的U盘的文件系统是FAT;“sda1”表示U盘的第一个分区。

#umount /dev/sda1(卸载U盘的挂载)

在使用U盘时,无论是挂载还是卸载操作都是针对U盘中的分区进行操作,使用的设备名是分区的设备名,例如“sda1”,而不是整个U盘设备的文件名“sda”。

15. 创建用户帐户时,系统进行了哪些操作?

#useradd teacher(创建用户帐户teacher)

#passwd teacher(为teacher帐户设置登录密码)

以上命令执行之后,系统进行了以下的操作:

①在/etc/passwd文件中写入了teacher帐户的一些属性信息,包括帐户名、帐户编号、帐户所属的组的编号、帐户全名、帐户的宿主目录和使用的是哪一种Shell。

②在/etc/shadow中写入了该帐户的密码信息。

③在/etc/group中写入了该帐户所属的组。

④在/home/中建立与帐户名同名的宿主目录。

16. 如何删除用户帐户?

#userdel teacher(删除用户帐户teacher)

17. 如何禁用帐户?如何启用帐户?

#useradd st01(创建用户帐户st01)

#passwd st01(为帐户st01设置登录密码)

#usermod –L st01(禁用帐户st01)

#usermod –U st01(启用帐户st01)

18. 用户帐户的初始配置文件是根据什么而产生的?

系统创建用户帐户时,会在/home/目录中,创建一个与帐户名同名的目录,这个目录称为该帐户的宿主目录。

宿主目录中有一些隐藏的配置文件,这些文件是该用户的初始配置文件。

#ls –a /home/st01(查看宿主目录st01中的隐藏文件)

这些初始配置文件来源于“/etc/skel/”,该目录中的文件相当于用户配置文件的模板,在每次新建用户帐户时,系统都会从“/etc/skel”目录中复制配置文件到用户的宿主目录中。

19. 如何创建和删除用户组?

#groupadd class01(创建组class01)

#groupadd class02(创建组class02)

#groupdel class02(删除组class02)

20. 如何在创建用户帐户的同时指定其所属的组?

#useradd st01(创建用户帐户st01)

在以上命令中,并没有指明该帐户属于哪个组,系统将建立一个与帐户名同名的组st01,用户帐户st01属于用户组st01。

#useradd –g class01 st02(创建用户帐户st02,并指定st02属于组class01)

21. 如何更改用户帐户所属的组?

#usermod –g class01 st01(更改帐户st01的属组为class01)

22. 用“ls -l”命令列文件时,各字段的含义是什么?

[root@pc root]# ls -l install.log

-rw-r--r-- 1 root root 26195Dec 17 10:42 install.log (权限)(链接数)(所有者)(所属组)(大小)(创建时间)(文件名)

以上表示install.log文件的所有者是root,所有的组是root,没有其他文件链接该文件,创建时间为12月17日10点42分,大小26195字节,该文件为普通文件,文件的所有者对该文件有读写权限,文件所属的组对该文件有读取权限,其他组对该文件有读取权限。

23. 代表文件的权限的字段有哪些含义?

代表权限的字段的长度一共是10个字符位。

①第一个字符代表文件的类型。d代表目录;b代表使用块输入/输出的系统设备,通常为磁盘;c代表系统设备,使用连续的字符输入/输出与外界交互,通常为串口和声音设备;s代表所有用户对该文件拥有root权限;-为普通文件,没有特殊属性。

②第2~4位代表文件的所有者(属主)对该文件的权限。

③第5~7位代表文件的所有者所属的用户组(属组)对该文件的权限。

④第8~10位代表其他的所有用户对该文件的权限。

24. 文件的权限是如何表示的?

权限一共有三种:读权限,用“r”表示;写权限,用“w”表示;执行权限,用“x”表示。没有权限时,用“-”表示。

权限也可以用十进制来表示,读、写、执行分别对应十进制数4、2和1。

例如,创建一个文件时,该文件默认具有的权限为:-rw-r--r--,换算成十进制为644,即上述权限可以用644来表示。

如果某文件的权限为:-rw-r-xr-x,换算成十进制则为655。

25. 如何更改文件的权限?

更改文件权限时,“u”代表文件的属主,“g”代表文件的属组,“o”代表系统中除属主和属组成员之外的其他用户,“a”代表所有用户。

更改文件权限时,“+”代表增加某权限,“-”代表去掉某权限,“=”代表赋值权限。

#ls –l ./myfile(查看当前目录下的myfile文件的属性信息)

-rw-rw-rw- 1 teacher htbenet 0 Apr 3 16:16 myfile

#chmod u+x myfile(属主teacher对myfile增加了执行权限)

#chmod g-w myfile(属组htbenet对myfile撤销了写权限)

#chmod o=r myfile(赋予其他用户对myfile有读取权限)

#ls –l ./myfile(再次查看当前目录下的myfile文件的属性信息)

-rwxr--r-- 1 teacher htbenet 0 Apr 3 16:16 myfile

#chmod a=rw myfile(赋予所有用户对myfile文件拥有读取和写入权限)

#ls –l ./myfile(再次查看当前目录下的myfile文件的属性信息)

-rw-rw-rw- 1 teacher htbenet 0 Apr 3 16:16 myfile

26. 如何更改文件的属主和属组?

#chown teacher:htbenet yourfile(把文件yourfile的属主更改为teacher帐户,属组更改为htbenet组)

27. 在图形界面中如何启动用户和组的管理程序?

方法一:“Applications”----→“System Tools”----→“Terminal”,打开虚拟终端,然后输入命令system-config-users。

方法二:“Applications”----→“System Settings”----→“User and Group”。

打开管理程序后,可以在图形界面中进行添加和删除用户帐号、添加和删除组帐号,修改用户所属的组等操作。

Linux考试知识点总结

Linux服务器配置与应用考试覆盖范围知识点总结 考前★绝密知识点覆盖率95% 总结人:敌无小新时间:2009年12月23日晚 此复习题尽量保密,被老师发现可能会重考,慎重带入考场! 1.安装软件的方法? RPM包,源码包安装,*.bin格式安装文件安装 2.RPM命令参数使用? 安装软件#RPM -ivh 软件包名参数:-q 查询-U 升级-V检查-e卸载3.源码包安装过程实例? #tar -xzvf *.tar.gz #cd * #./config #make # make install 4.bin文件安装? #./*.bin 5.Linux下设置服务自启动的过程(两种)? ntsysv chkconfig --level 35 服务名称on 6.Samba服务正常工作至少需要两个守护进程,分别是? nmbd smbd 7.Samba服务的核心配置文件? /etc/samba/smb.conf 8.Samba服务器使用的安全等级? share安全等级共享级别,不需要账号和密码,安全性最低 user 安全等级用户级别,需要账号和密码,默认为该级别 server安全等级服务器级别,与user同级别,但验证由另一台SMB负责9.NFS需要哪两个安装包? nfs-utils主要提供nfs服务目录共享 portmap 主要提供远程连接 10.NFS的主配置文件? /etc/exports 11.启动停止与重启NFS服务?(此题顺序不能错) /etc/init.d/portmap start 或service portmap start /etc/init.d/nfs start service nfs start /etc/init.d/nfs stop service nfs stop /etc/init.d/portmap stop service portmap stop /etc/init.d/nfs restart service nfs restart 12.查看NFS服务器192.168.16.177上共享目录? #showmount -e 192.168.16.177 13.挂载NFS服务器上输出目录?(实例) #mount -t NFS 服务器名或IP地址:输出目录本地挂载目录 #mkdir /mnt/nfs #mount -t nfs 192.168.16.177:/nfs/public /mnt/nfs 14.卸载NFS服务器挂载目录? #umount /mnt/nfs 15.实现自动挂载NFS目录,应修改哪个文件,怎么设置? /etc/fstab (储存系统内的静态挂载点,即每次启动时挂载的文件系统。) NFS服务器名或IP:输出目录本地挂载目录nfs defaults 0 0

浙江省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 2 章知识要点: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二氧化碳:0.03% 3、空气的利用。(1)氮气的用途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氧气的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用途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硫在氧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2)S + O2 ===SO2 (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 3O4 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1)①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制作保护气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③收集方法(2) 5、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本身质量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1)可燃物燃烧条件(2)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2、质量守恒定律(1)(2)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①原子种类④物质总质量3、化学方程式。(1)(2)(3)(4)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②表示反应的条件④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C (2)分解反应:A B+C 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

linux考试知识点汇总.doc

LINUX 考试知识点总结 %1. 填空题 1. 文件权限 %1. 简答题 1. 1 inux 的特点 与Windows 的区別 特点:①.真正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1 .良好的兼容性,开发功能强 %1 .可移植性强 %1 .高度稳定性 %1 .丰富的图形用户界面 区别:①?多用户方面:同一时刻不同的用户访问 %1 .GUI (图形用户界面)方面 Linux 与内核相互独立 Windows 与内核结合 %1 .共享资源的相互访问 rwx rwx rwx 类型 user gro 叩 other d rwx rwx rwx 2. 文件编辑器的基本操作 w 保存 q 退出 q!强制退出 3. 文件链接命令 软链接:In -s 目标 硬链接:In 4. 创建文件/文件夹 touch mkdir 5. 文件不同对比命令 diff 6. 显示文本 cat less more 7. 删除命令 rm rm -f 强制删除 rm -r 递归删除 8. 移动文件/重命名 mv 文件名目标目录 mv 文件名新文件名 9. 复制命令 #cp ~a #cp -r 目录目标目录 #cp 文件名新文件名 文件 文件夹 链接名 rmdir 删除非空文件夹 rmdir -r 递归删除非空文件夹 移动 重命名 保留文件权限复制 复制目录 重命名

3.正则表达式 元字符:元字符名 A $* Linux -> windows 使用 NFS 与 Samba 服务器 Windows -> linux 通过网上邻居 %1 .配置文件 Windows 在注册表 Linux 由指定的存放位置女口: /etc /dev ⑤.域 linux windows 身份验证 无 有 性能 强 弱 可靠性(稳定性) 强 弱 系统管理 有抗拒感 简单易用 安全性 强 弱 功能 强 弱 2. 查找命令归总 find 命令 不根据数据库查找,速度慢,默认区分大小写 在指定的目录开始,递归的搜索各个子目录,查询满足条件的文件并对应采取相关操作 Slocate 命令 slocate 本身具有一个数据库,里面存放了系统中文件与目录的相关信息。 语 法:slocate [-u][-help][-version][-d <目录〉][查找的文件] 使用一u 选项更新数据库数据 whereis whereis 指令会在特定目录屮查找符合条件的文件。这些文件的烈性应属于原始代码, 二进制文件,或是帮助文件 语 法:whereis [-bfmsu][-B < 目录>…]卜M < 目录>...][-S < 目录>...][文件…] which which 指令会在环境变量$PATH 设置的冃录里查找符合条件的文件。 语 法:which [文件…] locate locate 指令用于查找符合条件的文件,它会去保存文件与目录名称的数据库内,查找合 乎范本样式条件的文件或目录。 语 法:locate [-d v 数据库文件>][-help][-version][?a 本样式…] 说明 只匹配行首 只匹配行尾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吸收(选择性)臭氧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关系 关系: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从微观来看,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H2O(g) CO(g)

注:反应条件与吸放热无关。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的比较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④闭合回路“成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离子不上岸,电子不下水” 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 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⑤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正正负负” ⑥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氧化,正还原” 负极:失电子,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电和磁 1、简单的磁现象: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质叫磁体。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只有两个磁极即:南极S 、北极N 。磁极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 体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物理学家用磁感线来形象地描述空间磁场分布的情况。磁体周围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 N 极出来,回到磁体 S 极。 3、地磁场:地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磁针指南北就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拟,地磁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4、电流的磁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是: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 5、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电磁铁。电磁铁的优点是:(1)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2)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的大小来控制;(3)磁的极性可由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开关。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 6、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 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电动机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制成的,它把电能转化成为机械能。直流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使线圈沿原方向继续转动,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向的方法:改变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模型通电后不能转动的原因可能是:_在平衡位置(还有很多可能)_____. 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里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闭合电路、2、一部分导体、3、切割磁感线运动。若电路不闭合,则无感应电流,但有感应电压。这种现象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导体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切割磁感线方向和磁场方向方向有关。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电流是交流电。我国交流电周期0.02秒,频率:50赫兹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大型发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两部分。一般采用线圈不动,磁极转动的方式。 8、家庭电路:火线与零线间的电压是 220 , V,分辨火线、零线的工具是测电笔 电能表的作用:测一定时间内消耗的电能“220V 10(20)A ”的意 义:。

Linux复习资料整理(jxust)

1、Linux可以运行在两种模式 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 2、VFS及其的四个数据结构 虚拟文件系统是Linux内核中的一个软件层,用于给用户空间的程序提供文件系统接口;它也提供了内核中的一个抽象功能,允许不同的文件系统共存。 系统中所有的文件系统不但依赖VFS共存,而且也依靠VFS协同工作。 四个数据结构:超级块对象、索引结点对象、文件对象以及目录项对象 3、进程号、用户号? Linux系统上所有运行的东西都可以称为一个进程。 进程的基本状态三种: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或等待态)。

进程大致上来讲可分为两大类:系统进程与用户进程。 4、Linux进程有五种状态 linux上进程有5种状态: 1. 运行(正在运行或在运行队列中等待) 2. 中断(休眠中, 受阻, 在等待某个条件的形成或接受到信号) 3. 不可中断(收到信号不唤醒和不可运行, 进程必须等待直到有中断发生) 4. 僵死(进程已终止, 但进程描述符存在, 直到父进程调用wait4()系统调用后释 放) 5. 停止(进程收到SIGSTOP, SIGSTP, SIGTIN, SIGTOU信号后停止运行运行) 5、函数库 人们把大量的基础性操作编写成一个个独立的函数,这些函数具有低耦合、高内聚的特点,这些函数集合成一个已经编译好的不完整的二进制代码文件,就是函数库 写出函数原型或函数功能(字符串、开方) 测试参数所对应的字符是否为拉丁字母 #include int isalpha(int c); 测试参数所对应的字符是否为大写字母(isupper)或小写字母(islower) #include int isupper(int c); int islower(int c); 测试参数所对应的字符是否为阿拉伯数字(isdigit)或十六进制数字(isxdigit) #include int isdigit(int c); int isxdigit(int c);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① 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CaCO 3的分解等。 ②C +CO 22CO 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 点拔: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NH 4Cl 与Ba(OH)2·8H 2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 力、煤、石油、天然气等、 △ △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Zn-2e-=Zn2+ 】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2H++2e-=H2↑】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方程式: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Zn + 2 H+ = Zn2+ + H ↑】 2(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③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数学选修2-1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好好记公式,你们是最棒的,加油,老师与你们一起努力!) 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10y x a b a b +=>> 范围 a x a -≤≤且 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 离心率 )2 2101c b e e a a ==-<< 准线方程 2a x c =± 2 a y c =± 13、设M 是椭圆上任一点,点M 到1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1d ,点M 到2F 对应准线的距离为2d ,则121 2 F F e d d M M = =.

双曲线方程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15、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 10,0x y a b a b -=>> ()22 22 10,0y x a b a b -=>> 范围 x a ≤-或x a ≥,y R ∈ y a ≤-或y a ≥,x R ∈ 顶点 ()1,0a A -、()2,0a A ()10,a A -、()20,a A 轴长 虚轴的长2b = 实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对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知识点

第2章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3)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 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Linux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 Linux 是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2. 程序是计算机完成一项任务的指令集合。 3. 数据是由程序使用或生成的不同类型的信息。 4. 软件分为三大类: 1) 系统软件 2) 应用软件 3) 支撑软件 5.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程序、汇编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软件等。系统软件对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进行控制、管理,并为用户的应用和其他程序的运行提供服务。 6. 支撑软件包括编辑程序、查错程序、项目管理程序等。辅助软件技术人员从事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项 目管理工作的软件。 7.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某一类应用需要或某个特定问题而设计的程序。 8. Linux 提供4 种不同的用户接口: 1) 命令行接口 2) 菜单 3) 图形用户接口 4) 程序接口 9. 命令解释程序称为shell 。 10. 程序接口也称为系统调用接口。系统调用时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11. 内核之外的程序都必须经由系统调用才能获得操作系统的服务。系统调用只能在C 程序中使用,不能作为命令 在终端上执行。由于系统调用能直接进入内核执行,所以执行效率很高。 12. Linux 解决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冲突,保证资源最后能被系统再次使用所采取的方法: 1) 通过记录和文件加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2) 利用调度进程和审计系统 3) 当系统出现错误时,提供错误诊断信息 4) 终止运行不正常的进程,甚至在最坏的情况下停止系统 13. 软件以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分为三种模式: 1) 商业软件 2) 共享软件 3) 自由软件 14. Linux 用户分为: 1) 个人用 户2) 专业用 户 3) 商业用 户 15. Linux 的特点:(1 )与unix 系统兼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linux知识点总结

四:thread 1.什么是线程的detach状态?怎样设置? detach状态: 一般情况下,线程终止后,其终止状态一直保留到其它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获取它的状态为止。 但是线程也可以被置为detach状态,这样的线程一旦终止就立刻回收它占用的所有资源,而不保留终止状态。 不能对一个已经处于detach状态的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这样的调用将返回EINVAL。 设置方法: 对一个尚未detach的线程调用pthread join或 pthread detach都可以把该线程置为detach状态,也就是 说,不能对同一线程调用两次pthread join,或者如果已经对一个线程调用了pthread detach就不能再调用 pthread_join了。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id);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号。 2.叙述函数pthread_join的功能。 函数pthread_join用来等待一个线程的结束,线程间同步的操作。 头文件: #include 函数定义: int pthread join(pthread t th, void **value_ptr ); th: 被等待线程的标识符 value_ptr :用户定义指针,用来存储被等待结束线程的返回值, 调用该函数的线程将挂起等待,直到id为th的线程终止。 3.进程中使用return、exit、pthread exit和pthread cancel分别起到什么作用?return,如果thread线程通过return返回,value_ptr所指向的单元里存放的是thread线程函数的返回值。 exit 终止整个进程。如果进程中的任一线程调用了exit,那么整个进程就会终止。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概念: 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一、单项式:都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 注意 ① 圆周率π是常数; ② 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1”通常省略不写。 例:x 2 ,-a 2 b 等; ③ 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例:23πa 6 的次数为 。 ④ 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⑤ 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例:h 2.1-系数是 。 ⑥ 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考点: 1.在代数式:n 2,33-m ,2 2-,3 2m -,22b π,0中,单项式的个数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单项式- 3 22 4c ab 的系数与次数分别是( ) A. -2, 6 B.2, 7 C.3 2-, 6 D.3 2-, 7 3.25ab π-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单项式,是的√,不是的打X x ab 2 ; a ; 2 5ab - ; y x + ; 85.0- ; 21+x ; 2x ; 0 ; 7x ; 2(1)a - ;6 2a - ; 1xy ; x π ; x π 5.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 a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5ab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a 2bc 3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23 7 x y π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3 y x -2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3xy z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53x 2 y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_; 6.如果1 2b x -是一个关于x 的3次单项式,则 b=_______;若6 a -1 -m b 是一个4次 单项式,则m=_____;已知28m x y -是一个6次单项式,求210m -+的值 。 7.写出一个三次单项式__________,它的系数是_______;写一个系数为3,含有两个字母a ,b 的四次单项式_______。 知识点回顾 1.单项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运动的规律 专题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并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 2.规律: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位移公式:22 1gt h =,速度公式:v=gt 3.两个重要比值: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1:3:5……,相等位移上的时间比(:1).....23(:)12-- 专题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以下公式全是适用于匀变速运动)常用的匀变速运动的公式:○ 1v t =v 0+at ○2x=v 0t+at 2 /2 ○ 3v t 2-v 02=2ax ○42/02 t t v v v v =+=-x=(v 0+v t )t/2 ○52aT x =?(一定是连续相等的时间内) (1).上述各量中除t 外其余均矢量,在运用时一般选择取v 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该量与v 0的方向相同则取为正值,反之为负。对已知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正负号,对未知量一般假设为正,若结果是正值,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同,反之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反。 另外,在规定v 0方向为正的前提下,若a 为正值,表示物体作加速运动,若a 为负值,则表示物体作减速运动;若v 为正值,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若v 为负值,表示物体沿反向运动;若s 为正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前方,若S 为负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之后。 (2).注意:以上各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有往返的情况,对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均不成立。 专题三.汽车做匀变速运动,追赶及相遇问题 (1)追及 追和被追的两者的速度相等常是能追上、追不上、二者距离有极值的临界条件. 如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从不同地点出发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若二者速度相等了,还没有追上,则永远追不上,此时二者间有最小距离; 若二者相遇时(追上了),追者速度等于被追者的速度,则恰能追上,也是二者避免碰撞的临界条件; 若二者相遇时追者速度仍大于被追者的速度,则被追者还有一次追上追者的机会,其间速度相等时二者的距离有一个较大值. 再如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匀速运动的物体时,当二者速度相等时二者有最大距离,位移相等即追上. (2)相遇 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分析同(1). 相向运动(两物体对着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的绝对值的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2章 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 焰)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 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 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 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 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 5、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本身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 (1)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可燃物燃烧条件跟氧气充分接触 (2)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方法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 C (2)分解反应:A B+C 2、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 ④物质总质量 3、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最新Linux复习大汇总

第一章概述 1、什么是POSIX标准,为什么现代造作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POSIX标准? 答:POSIX表示可移植操作系统接口(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 Interface)。 POSIX是在Unix标准化过程中出现的产物。 POSIX 1003.1标准定义了一个最小的Unix操作系统接口。 任何操作系统只有符合这一标准,才有可能运行Unix程序。 2、什么是GNU?Linux与GNU有什么关系? 答:GNU是GNU Is Not Unix的递归缩写,是自由软件基金会的一个项目。 GNU项目产品包括emacs编辑器、著名的GNU C和Gcc编译器等,这些软件叫做GNU 软件。 GNU软件和派生工作均适用GNU通用公共许可证,即GPL(General Public License)。 Linux的开发使用了众多的GUN工具。 3、Linux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Linux内核处于什么位置? 答:(1)符合POSIX标准的操作系统内核、Shell和外围工具。(2)C语言编译器和其他开发工具及函数库。(3)X Window窗口系统。(4)各种应用软件,包括字处理软件、图象处理软件等。 Linux内核是所有Linux 发布版本的核心。 第二章内存寻址 1、在80x86的寄存器中,哪些寄存器供一般用户使用?哪些寄存器只能被操作系统使用?答:通用寄存器EAX,EBX,ECX,EDX,EBP(基址指针),ESP(堆栈指针),ESI(扩展源指针),EDI(扩展目的指针),还有EFLAGS(标志寄存器). 专供操作系统使用的寄存器:IDTR中断描述符寄存器,GDTR全局描述符表寄存器,LDTR 局部描述符表寄存器,TaskRegisters任务寄存器,DebugRegister调试寄存器,ControlRegister 控制寄存器,Model-SpecificRegisters模型专用寄存器。 3、请用C语言描述段描述符表。 答:#include #include #define BASE_H 0xff00 #define BASE_M 0x00ff #define BASE_L 0xffff #define LIMIT_H 0x000f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的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在压在纸带上,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2.数据处理 (1)纸带的选取:选择两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确定零点,选取5-6个计数点,标上0、1、2、3、4、5; 应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相隔0.1s取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最好5-6个。 (2)采集数据的方法:先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的距离,然后再计算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距离。 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计数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毫米)的下一位。 (3)数据处理 ①表格法 ②图像法:做v-t图象,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像尽量分布在坐标平面中央。应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 ?运用图像法求加速度(求图像的斜率)。 ★常考知识点: 1、求瞬时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时间间隔的读取,是否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说明:“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和“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都表明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有效数字”指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数起。 2、求加速度:逐差法(具体公式运用见下文) 3、要求用公式表示时,注意使用题意中提供的字母,而不能自己编撰。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任意相等时间内的△v相等,速度均匀变化。 (3)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 公式的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确定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2)画草图,根据正方向确定各已知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3)运用速度公式建立方程,代入数据(注意单位换算),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所求量的大小和方向。 (4)如果要求t或v0,应该先由v= v0 + at变形得到t或v0的表达式,再将已知物理量代入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如果汽车以108km/h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仍是6m/s2,则(1)3s后速度为多大?(2)6s后速度为多大? 解:取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题意知a= -6m/s2,v0=108km/h=30m/s, (1)3s后速度v= v0 + at =30m/s+(-6m/s2)×3s=12m/s (2)设汽车刹车至停止时用时为t, 由v= v0 + at 得s s s m s m a v v t6 5 / 6 / 30 2 0< = - - = - = 所以汽车刹车6s秒后速度为零。 ?对于刹车问题,一要注意方向,二要注意刹车时间。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