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SoC设计中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

浅谈SoC设计中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
浅谈SoC设计中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

Co2design I n SoC

T ANG Shoulong,LIU Hao,LU Shengli,SUN Dayou

(National ASIC System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southeast Univ,Nanjing,210096,P.R.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C technology,now a com plex electronic system can be integrated in a chip called system on chip(S oC).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traditional IC design methodology for S oC,and als o discussed the con2 cept and design flow of s oftware/hardware co2design of S oC.

K ey w ords: S oC;C o2design;IP

EEACC: 1130B;2570K

浅谈S oC设计中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①

唐守龙,刘 昊,陆生礼,孙大有

(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 210096)

摘要: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可以把一个完整的电子系统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即所谓的系统级芯片(Sys2 tem2on2Chip,简称S oC)。传统的设计方法是将硬件和软件分开来设计的,在硬件设计完成并生产出样片后才能调试软件。本文介绍了针对于系统级芯片设计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co2design)的概念和设计流程,同时借鉴实际设计经验讨论了软硬件协同设计中所需注意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片上系统(S oC);软硬件协同设计(co2design);IP(Intellectual Property)

中图分类号:T N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490(2002)02-0183-04

1 前 言

综观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基本是每隔20年就有一次大的变革。在从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变革中, IC(Integrated Circuit,即集成电路)公司从系统公司中分离出来;而在8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变革中诞生了ASIC(Application S 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即专用集成电路),使门阵列和标准单元设计技术成熟,从而出现了以设计为主的Fabless IC公司和以加工为主的F oundry公司;目前,微电子产业正面临着第三次变革,由于基于IC的板级系统设计技术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PC B(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刷电路板)板上各种IC芯片之间的连线延迟较大,再加上PC B体积大、重量大、可靠性差等原因,使得整机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克服多芯片集成系统所产生的一些困难,人们便试着通过提高芯片集成的系统功能以获得更高的系统性能,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片上系统(System2On2 Chip,简称S oC)的概念,并成为集成电路发展的焦点,S oC是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数字和模拟电路、信号采集和转换、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接口、存储器、微控制器(Micro C ontrol Unit,简称MC U)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等IC,它可以在单一芯片上实现信号采集、转换、存储、处理和I/O接口等功能。

2 软硬件协同设计流程:

将整个系统尽可能的集成在单一芯片上是微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但单纯的集成并不能达到节省成本和缩短开发周期的目的。显然,单是系统集成后芯片的复杂程度,导致的可靠性和可测试性的困难往往会违背系统集成的初衷,因此S oC不仅仅是功能的和物理的集成,而是电子信息产品工程设计的新的观念及由此衍生的与传统设计方法有着本质

第25卷第2期2002年6月

电 子 器 件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 Devices

Vol.25,No.2

June.,2002

①来稿日期:2001210209

区别的新的设计手段。S oC 设计技术给传统的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提出了挑战,给IC 设计带来一场新的思想和设计方法上的革命。S oC 设计技术是一种以可重用(RE USE )的IP (Intellectual Property )核为基础,以软硬件协同设计(C O 2DESIG N )为主要设计方法的芯片设计技术。它所关注的焦点不再是某个新功能的设计实现,而是如何去评估、验证和集成多个已经存在的软硬件模块,各种可重用的模块和利用这些模块整合的方法就形成了S oC

系统工程师的开发平

台,因此S oC 的设计技术也可以称为基于平台的设计技术(Platform Based Design ,简称P BD ),该设计技术包涵两个内容,即平台的建立和平台的应用,这两部分也就是S oC 设计的核心,前者是可重用IP 核的设计,后者便是软硬件协同设计。在此,我借鉴我们在S oC 芯片的设计过程中积累的设计经验以及所遇到的问题来介绍一下软硬件协同设计的设计流程及设计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附图 S OC 设计流程

4

81 电子器件 第25卷

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主要是上述平台的应用,其设计流程如附图所示。该设计流程与传统的IC 设计和板级系统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由于S oC是一个集成了众多IC功能的的系统芯片,规模庞大,结构复杂,而且性能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出错后的检查变得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因此该方法的重点是在顶层完成系统仿真验证,保证在最低层模块设计之前整个系统的所有功能都已完成并经过验证。其次,该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的显著区别便是原来的顺序式设计变为现在的并行式设计,所有的设计问题都要在设计之初考虑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在真正子模块设计之前,所有的设计工作都是基于虚拟模块完成的,这也是S oC设计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正如图中所描述,S oC的设计首先是根据系统的要求提出对系统的整体描述,其中包括系统行为描述和系统结构描述。行为描述就是把系统分成多个功能块,由这几个模块完成系统所要求的功能,而结构描述主要就是把已有的IP核或者必要时自行设计的IP核描述成模块,使之与功能模块相匹配,通过不断的系统仿真从而确定与系统行为描述相匹配的系统结构描述,在此就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系统行为描述和系统结构描述的规范问题,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每一步都应是规范的,否则下一步的设计就会变得异常困难甚至不可能;二是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没有确定哪一部分用硬件哪一部分用软件,但是对于整个IP核而言,存在着集成问题,就是指不同的IP核如何在同一个仿真环境中进行联合仿真。在系统描述过后便是系统性能仿真,该步主要是使系统的结构描述和行为描述匹配起来,也是对系统描述的验证,因此系统的仿真和系统的描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此需要解决不同模块描述的联合仿真问题。系统性能仿真成功后就要进入软硬件划分阶段,此步便是确定用软件和硬件分别实现哪些功能,划分应该是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优化划分,目的是使系统整体结构和性能得到最优化。软硬件划分后便是软硬件分别设计,但是在二者设计过程之中,二者之间始终贯穿着系统测试矢量(如附图所示),该测试矢量也是在软硬件划分阶段制定出来的,硬件设计、测试矢量、软件设计是并行的关系。在布局布线之前还要进行系统整体验证。

3 设计中所需注意的问题:

从流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软硬件协同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 系统描述的规范性,包括系统行为描述的规范和系统结构描述的规范。为了便于系统性能仿真,系统描述必须是规范的描述,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描述不匹配的问题,才可以使性能仿真人员快速的进行仿真,节省从系统描述到性能仿真的过渡时间。

(2) 虚拟模块的集成问题。由于S oC中所使用的IP核可能取之不同的来源,所以系统设计师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描述,以便解决不同虚拟模块在同一个仿真环境中进行仿真的问题。

(3) 软硬件虚拟模块协同仿真技术。仿真始终是IC设计的关键和难点,当然S oC设计也不例外,而且该仿真涉及到虚拟软件和硬件模块的并行仿真,使之较传统的IC仿真技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必须利用相应的E 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2 ic,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采取先进的协同仿真技术,才能达到协同仿真的目的。

(4) 软硬件优化划分的方法。从流程图中不难看出,该步是确定系统的哪些功能是由硬件实现,哪些功能是由软件实现,该步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采用不同的划分方法,如果此步没有做好,就会导致系统整体结构或性能的不优化,造成系统成本升高,并且给最后的系统验证带来困难。

总之,软硬件协同设计与传统的单流程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此设计方法中,软件和硬件设计组不再是两个独立的设计单元,而是在设计之初便交织在一起,相互提供设计平台,相互作用,真正实现了二者的并行性。另外在软硬件划分之后的硬件设计过程中,也就是通常所说的IC设计,但是该处的IC设计又与传统的IC设计不同,因为该处的IC设计仍是保持并行设计的思想,即功能设计、物理设计、时序设计和各自的验证都是从设计初并行展开的,而不是在实现某种设计之后再考虑另一个设计。总而言之,不管是整体设计还是局部设计,并行的思想始终贯穿于设计之中,这也是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的核心。

581

第2期 唐守龙,刘昊等:浅谈S oC设计中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

4 结束语

随着高性能系统对系统复杂度、处理速度、功耗、功能多样化的要求,在现代信息处理与通信系统如网络、多媒体、移动通信中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的S oC芯片,市场驱动亦给S oC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系统芯片,可以满足人们新的希望和要求,开发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总之,S oC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激动人心的机会,微电子产业正逐渐步入片上系统(S oC)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M ori K,Y amada,H,T akizawa T oshiba C orp S.T oky o,

Japan System on Chip Age,V LSI T echnology,Systems,and

Applications,1993.Proceedings of T echnical Papers. [2] De Man,atholieke H Univ.Leuven,Belgium System2on2chip

design:impact 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J],IEEE Design

&T est of C omputers,July2Sept.1999

[3] Pierre J.Bricaud.IP reuse creation for system2on2a2chip de2

sign,Mentor G raphics C orporation S ophia Antipolis,France [4] Dent D J.Fac of Sci,T echnol&Design,Luton Univ.,UK

System2on2chip research leads to hardware/s oftware co2de2

sign degree[C].In:Frontiers in Education C on ference,

2000.FIE2000.30th Annual18-21Oct.2000

[5] R oza E.Philips Research Laboratories Systems2on2chip:what

are their limits?Systems on a Chip(Ref.N o.1999/133),

IEE C olloquium on16Sept.1999

[6] Rita G lover,Anaslyst,E DA T oday,Phoenix,AZ Challenges

in w orldwide IP reuse

[7] Madisetti V K,Lan Shen VP T echnols.G eorgia Inst of T ech2

nol,Atlanta,G A,US A Inteface design for core2based sys2

tems[J].IEEE Design&T est of C omputers,Oct.2Dec.

1997

[8] Sachs H,Birnbaum M.Virtual S ocket Interface Alliance,

Fujitsu Microelectron.Inc.,San Jose,C A,US A VSI A

technical challenges[C].Custom Integrated Circuits,1999.

Proceedings of the IEEE199916-19May1999

[9] Birnbaum M,Sachs H.Fujitsu Microelectron Inc,US A H ow

VSI A answers the S OC dilemma.C omputer June1999 [10] Reddy A.Chip Express C orp,Santa,C A,US A Overcom2

ing system2on2chip design challenges of IP integration using

LPG A raid prototyping methodology[C].Wescon/9815-17

Sept.1998

作者简介:

唐守龙(1979212)男,2000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同年进入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现在东南大学ASIC中心从事微电子和S oC技术的研究。

刘 昊(19732)男,1996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8年进入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微电子学硕士学位。目前在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微电子学的研究工作。

陆生礼(1965209)男,江苏江阴市人,副教授,1994年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任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属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

孙大有(1935207)男,浙江嘉善人。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1992年1月作为创始人负责组建了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2年至2000年10月担任工程中心主任。

681 电子器件 第25卷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设计,给人以创作的冲动。在画家眼里,设计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或是一幅向日葵;在建筑师眼中,设计是昔日鎏金般的圆明园或是今日一塑自由女神像;在电子工程师心中,设计是贝尔实验室的电话机或是华为的程控交换机。凡此种种,但凡涉及设计都是一件良好的事情,因为她能给人以美的幻想,因为她能给人以金般财富,因为她能给人以成就之感,更为现实的是她能给人以成长以及成长所需的营养,而这种营养更是一种福祉,一辈子消受不竭享用不尽。我就是以此心态对待此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于是偶然又必然地收获了诸多,概而言之,大约以下几点: 一、温故而知新。课程设计发端之始,思绪全无,举步维艰,对于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的我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想起圣人之言“温故而知新”,便重拾教材与实验手册,对知识系统而全面进行了梳理,遇到难处先是苦思冥想再向同学请教,终于熟练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领悟诸多平时学习难以理解掌握的较难知识,学会了如何思考的思维方式,找到了设计的灵感。 二、思路即出路。当初没有思路,诚如举步维艰,茫茫大地,不见道路。在对理论知识梳理掌握之后,茅塞顿开,

柳暗花明,思路如泉涌,高歌“条条大路通罗马”。顿悟,没有思路便无出路,原来思路即出路。 三、实践出真知。文革之后,关于真理的大讨论最终结果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自从耳闻以来,便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教条。时至今日,课程设计基本告成,才切身领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明晓实践出真知。因为在教材上,数字钟不过是由计数器和译码显码器组合而成,也便不以为然搭建电路图,结果电路出现诸多问题,譬如短路开路,EWB中引脚悬空即为低电平,现实中引脚悬空呈现大电阻特性即高电平,不为则不知,无为则无知,实践出真知。 四、创新求发展。“创新”目前在我国已经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地位,足见“创新”的举足轻重。而在DVD产品上市之初及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原本前景看好的国内市场却使国内DVD生产商无利可图或图的仅xx推荐:20XX/1018/special_仅蝇头小利,只因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使用国外专利技术,每台售出总要交付高额专利技术使用费。因此,我们要从小处着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课程设计中不忘在小处创新,未必是创新技术,但凡创新思维亦可,未必成功,只要实现创新思维培育和锻炼即可。 五、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至善至美,是人类永恒的追

装修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装修方案设计技术要求 1 设计说明: 1.1 设计依据:原始建筑设计方案、建筑施工图、现场查勘数据及国家相关规范及要求等。 1.2方案总体构思:方案设计总体构思理念、空间布局、功能区划、美学功能与建筑、景观等相关环境的关系、装修用材的表现。 2 设计要求: 2.1 设计范围: 2.1.1?楼公共部分空间: 2.1.1.1 大堂; 2.1.1.2电梯厅及公共走廊; 2.1.2?楼住宅空间(户型) 2.1.2.1 客厅(起居室)、餐厅; 2.1.2.2 主卧室、次卧室; 2.1.2.3 厨房、卫生间、阳台; 2.1.2.4 其它空间(如玄关等) 2.2 设计内容: 2..2.1设计风格及装修档次:种户型需按两种风格或两个基本色调提供两份设计方案。同时提供相关的设计意图、风格解释及材料说明,室内建筑装饰设计风格要典雅大方、简洁明快、功能实用,装修为中上等档次,设计必须注重时代

气息和实用性。在设计手法、材料使用、氛围营造方面需考虑实用性与设计性相结合,力求营造节能环保、温馨典雅的居住环境。 2.2.2本项目的室内建筑装饰设计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各类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条例的要求。 2.2.3功能定位:本项目定位为中、高档精装住宅楼。本次设计涉及的#楼为样板间所在的楼座。 2.2.4 本项目的室内建筑装饰设计应充分考虑室内空间与建筑主体、建筑外观统一协调性。同时应充分考虑室内景观元素与室内功能布局相匹配,并具有创造性,营造新颖、现代、温馨的视觉效果;公共空间应充分考虑主要出入口的内部和外部的人流动线、视线与自然光线的关系。 2.2.5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2.2.5.1 公共空间: 2.2.5.1.1主入口、门厅、共享空间、电梯厅、公共走廊天花、地面、柱面、墙面、电梯门套; 2.2.5.1.2厅堂内的各种道具、装置设计; 2.2.5.1.3厅堂内的装饰布置、绿化设施及布置 2.2.5.1.4 灯具(包含功能设计和装饰工具) 2.2.5.1.5 各类软装饰 2.2.5.2住宅室内空间: 2.2.5.2.1起居室、餐厅、厨房、卫生间、阳台、卧室等空间

外文翻译---硬件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知识讲解

附录 一、英文原文 Hardware/Softwar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Everett Lumpkin and Michael Gabrick Delphi Corporation, Electronics and Safety Division INTRODUCTION Process and technology advancements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have helped to revolutionize automotive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As Moore’s Law predicted, the increase in complexity and operating frequencies of today’s integrated circuits have enabled the creation of system applications once thought to be impossible. And systems such as camera cell phones, automotive infotainment systems, advanced powertrain controllers and handheld personal computers have been realized as a result. In addition to the increases in process technology, the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 industry has helped to transform the way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IC) and subsequent software applications are designed and verified. This transformation has occurred in the form of design abstraction, where the implementation continues to be performed at higher levels through the innovation of design automation tools. An example of this trend is the evolution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from the early days of machine-level programming to the C++ and Java software written today. The creation of the assembler allowed the programmer to move a level above machine language, which increased the efficiency of code generation and documentation, but still tied the programmer to the underlying hardware architecture. Likewise, the dawn of C / C++ compilers, debuggers and linkers helped to move the abstraction layer further away from the underlying hardware, making the software completely platform independent, easier to read, easier to debug and more efficient to manage. However, a shift to higher levels of software abstraction has not translated to a reduction in complexity or human resources. On the contrary, as integrated systems have become more feature rich, the complexity of the operating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applications have increased rapidly, as have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and verification activities. Certainly the advancements in embedded software tools such as static code checkers, debuggers and hardware emulators have helped to solve some of the software verification problems, but software verification activities have become more time and resource consuming than the actual software creation. Time-to-market constraints have pushed software verification activities to the system-level, and led to a greater demand for production hardware to be made available earlier in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设计心得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设计心得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你有什么感受呢?本文是精心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高频电子线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龋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

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焊接的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资料,也了解了收音机的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工程设计资质标准

工程设计资质标准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结合各行业工程设计的 特点,制定本标准。 一、总则 (一)本标准包括21个行业的相应工程设计类型、主要专业技 术人员配备及规模划分等内容(见附件1: 工程设计行业划分表,附 表2:各行业工程设计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附件3:各行业建 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 (二)本标准分为四个序列: 1、工程设计综合资质 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是指涵盖21个行业的设计资质。 2、工程设计行业资质 工程设计行业资质是指涵盖某个行业资质标准中的全部设计类型的设计资质。 3、工程设计专业资质 工程设计专业资质是指某个行业资质标准中的某一个专业的设计资质。 4、工程设计专项资质 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是指为适应和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对已形成产业的专项技术独立进行设计以及设计、施工一体化而设立的资质。 (三)工程设计综合资质只设甲级。工程设计行业资质和工程设 计专业资质设甲、乙两个级别;根据行业需要,建筑、市政公用、水

利、电力(限送变电)、农林和公路行业可设立工程设计丙级资质,建筑工程设计专业资质设丁级。建筑行业根据需要设立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资质。工程设计专项资质可根据行业需要设置等级。 (四)工程设计范围包括本行业建设工程项目的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含厂/矿区内的自备电站、道路、专用铁路、通信、各种管网管线和配套的建筑物等全部配套工程)以及与主体工程、配套工程相关的工艺、土木、建筑、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消防、安全、卫生、节能、防雷、抗震、照明工程等。 建筑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设计、室外工程设计、民用建筑修建的地下工程设计及住宅小区、工厂厂前区、工厂生活区、小区规划设计及单体设计等,以及所包含的相关专业的设计内容(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各类管网管线设计、景观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及建筑装饰、道路、消防、智能、安保、通信、防雷、人防、供配电、照明、废水治理、空调设施、抗震加固等)。 (五)本标准主要对企业资历和信誉、技术条件、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进行考核。其中对技术条件中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内容为: 1、已经实施注册且需配备注册执业人员的专业,对其专业技术人员的注册执业资格及相应专业进行考核。 2、尚未实施注册、尚未建立注册执业资格制度的和已经实施注册但不需配备注册执业资格人员(以下简称非注册人员)的专业,对其专业技术人员的所学专业、技术职称按附件2专业设置中规定的专业进行考核。主导专业的非注册人员需考核相应业绩,并提供业绩证明。各行业主导专业见工程设计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

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单片机作为我们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虽然在大三开学初我对这门课并没有什么兴趣,觉得那些程序枯燥乏味,但在这次课程设计后我发现自己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对单片机的兴趣也在逐渐增加。 这次单片机课程设计我们历时两个星期,在我们班里算是倒数几组完成的吧,但经过这两个星期的实践和体验下来,我们又怎么会去在乎那个先后问题呢,因为对我来说学到的不仅是那些知识,更多的是团队和合作。现在想来,也许学校安排的课程设计有着它更深层的意义吧,它不仅仅让我们综合那些理论知识来运用到设计和创新,还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团队凝聚在一起时所能发挥出的巨大潜能! 两个星期前我们五个人还在为到底选那个课题而发生分歧,最后还是在龚老师的耐心分析和指导下完成了课题的选定,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却远比我们想想的要困难的多过没想到这项看起来不需要多少技术的工作却是非常需要耐心和精力在两个星期后的今天我已明白课程设计对我来说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让我们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同学间的团结,虽然我们这次花去的时间比别人多,但我相信我们得到的也会更多! 作为一名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我觉得做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在已度过的大学时间里,我们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如何去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如何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课程设计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大量的设计资料了。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查阅这方面的设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在做单片机课程设计,但我们不是艺术家,他们可以抛开实际尽情在幻想的世界里翱翔,而我们一切都要有据可依,有理可寻,不切实际的构想永远只能是构想,永远无法升级为设计。其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运用到了以前所学的专业课知识,如:CAD制图、汇编语言、模拟和数字电路知识等。虽然过去从未独立应用过它们,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我发现效率很高,这是我做这次课程设计的又一收获。后,要做好一个课程设计,就必须做到:在设计程序之前,对所用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知道该单片机内有哪些资源;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的软件流程图;在设计程序时,不能妄想一次就将整个程序设计好,反复修改、不断改进是程序设计的必经之路;要养成注释程序的好习惯,一个程序的完美与否不仅仅是实现功能,而应该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的思路,这样也为资料的保存和交流提供了方便;在设计课程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很正常德,但我们应该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分析清楚,以免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的课程设计结束了,但是从中学到的知识会让我受益终身。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会受益于我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设计过程,好比是我们人类成长的历程,常有一些不如意,但毕竟这是第一次做,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并在小组中互相讨论,交流经验和自学,若遇到实在搞不明白的问题就会及时请教老师,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完整版)设计技术标

一、工程设计组织方案 1、设计管理基本构架: 我公司在多年的工程设计服务过程中一直按照项目经理的模式运作。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全过程负责、全面负责内外协调和控制,以组织管理、技术协调为主,并监督控制工程主持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工作。工程主持负责技术管理,协调各专业技术配合问题。各专业负责人管理本专业的技术工作,并协助工程主持进行专业配合。 2、设计人员组织: 为了保证项目的设计成功,设计队伍将由我公司的酒店建筑设计专家团队和设计组共同构成。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专家的设计技术经验、充分利用中、青年设计师的创造活力和充沛的设计精力,使整个设计团队彼此相得益彰。 2.1专家顾问团队:由我公司具有多个酒店建筑设计经历的专家。 2.2设计组:选择有丰富酒店建筑设计经验的中、青年业务骨干组成设计团队参与本项目,以保证紧张的设计周期或不可预期的变更或业主安排的其它任务,充分保障业主的利益。 3.各设计阶段的控制: 在各设计阶段均保持与业主、有关审批部门、业主聘请的其他设计公司及时沟通。开始前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和相关专家进行技术研讨,确定各专业设计思路,并根据需要建立相关课题或科研小组进行专项研究。 各设计中期阶段组织专家进行工作成果的检查与技术方案的论证,对完成的设计成果文件进行控制。 各设计阶段: 3.1方案深化阶段:根据项目设计进度需要,根据提供的初步方案与业主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做到设计人员对方案总体布局的充分理解,对初步方案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的清晰把握,利用我公司的技术实力,从业主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技术的角度,经济的角度对方案进行多可能性,多专业性讨论、评选,分析各种方案的可能性及优缺点。如有必要,可就部分较有争议的问题,召开专题的专家论证会,使方案更趋优化,让业主达到最高性价比,并完成方案报批工作。 3.2初步设计阶段:项目组将根据有关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会同业主进行技术

通用技术必修2复习总结

通用技术必修2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一、机构的涵义 1、结构的概念:A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2、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的一般分类:B 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既能承受竖向重力荷载,也能承受水平方向的荷载,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二、结构的分析 1、对简单结构进行受力分析B (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 2、分析结构稳定性的因素B 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①重心的高低、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③结构的形状。 3、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B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①结构的形状、②材料、③连接方式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刚连接和铰连接。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外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 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如:榫接、胶接、焊接 4、结构与功能的关系:B 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 三、简单结构的设计 1、简单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A 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安全因素,公众和使用者的审美要求,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对设计对象的成本控制要求和一定的使用寿命等。 2、设计简单结构,并能呈现设计结果:B ①设计项目——②设计要求——③设计分析——④设计方案——⑤呈现草图 (如:设计相框、雨伞架、垃圾桶、鞋柜、衣架、笔桶等) 四、结构的欣赏 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案例A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 一、流程的涵义 1、流程的涵义:A 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包含环节与时序。 2、流程在生活工作、生产中的意义:B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目的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数字钟从原理上讲是一种典型的数字电路,其中包括了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 因此,我们此次设计与制做数字钟就是为了了解数字钟的原理,从而学会制作数字钟.而且通过数字钟的制作进一步的了解各种在制作中用到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作用及实用方法.且由于数字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叙电路.通过它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各种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电路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二、设计要求 (1)设计指标 ①时间以12小时为一个周期; ②显示时、分、秒; ③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④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进行蜂鸣报时; ⑤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 (2)设计要求 ①画出电路原理图(或仿真电路图);

②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③电路仿真与调试; ④pcb文件生成与打印输出。 (3)制作要求自行装配和调试,并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编写设计报告写出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附上有关资料和图纸,有心得体会。 三、原理框图 1.数字钟的构成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由于计数的起始时间不可能与标准时间(如北京时间)一致,故需要在电路上加一个校时电路,同时标准的1hz时间信号必须做到准确稳定。通常使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路构成数字钟。 (a)数字钟组成框图 2.晶体振荡器电路 晶体振荡器电路给数字钟提供一个频率稳定准确的32768hz的方波信号,可保证数字钟的走时准确及稳定。不管是指针式的电子钟还是数字显示的电子钟都使用了晶体振荡器电路。一般输出为方波的数字式晶体振荡器电路通常有两类,一类是用ttl门电路构成;另一类是通过cmos非门构成的电路,本次设计采用了后一种。如图(b)所示,由cmos非门u1与晶体、电容和电阻构成晶体振荡器电路,u2实现整形功能,将振荡器输出的近似于正弦波的波形转换为较理想的方波。输出反馈电阻r1为非门提供偏置,使电路工作于放大区域,即非门的功能近似于一个高增益的反相放大器。电容c1、c2与晶体构成一个谐振型网络,完成对振荡频率的控制功能,同时提供了一个180度相移,从而和非门构成一个正反馈网络,实现了振荡器的功能。由于晶体具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及准确性,从而保证了输出频率的稳定和准确。

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附件6 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1.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2.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3.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4.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5.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6.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7.环境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8.照明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附件6-1 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专项资质标准 一、总则 (一)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专项资质设甲、乙、丙三个级别。 (二)建筑装饰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建筑装饰装修和室内外环境设计,及相关配套的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等的设计。 二、标准 (一)甲级 1、资历和信誉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社会信誉良好,注册资本不少于300万元人民币。 (3)企业完成过中型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或大型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1项。 2、技术条件 (1)专业配备齐全、合理,主要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和数量符合所申请专项资质标准中“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的规定。 (2)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从事建筑装饰设计经历,并主持过大中型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其中大型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1项,具备高级以上专业技

术职称或一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执业资格。 (3)在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规定的人员中,非注册人员应参与过大型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1项,或中型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1)有必要的技术装备及固定的工作场所。 (2)企业管理组织机构、标准体系、质量体系健全。 (二)乙级 1、资历和信誉 (1)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2)社会信誉良好,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2、技术条件 (1)专业配备齐全、合理,主要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和数量符合所申请专项资质标准中“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的规定。 (2)企业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6年以上从事建筑装饰设计经历,主持过中型以上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在主要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表规定的人员中,非注册人员应参与过中型以上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项目不少于2项,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3、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

心得体会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浅谈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一点心得 机电检测系:陶虹竹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学习教材以及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教材 1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 现在中职的电子技术的教材一般采用的是高教版的《电子技术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电子技术基础》等。这些教材内容只重视理论传授,重视知识的严密性,严格按照指示的逻辑关系编排内容,电路原理讲得很深奥,不重视实践。但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掌握不了,也不需要掌握,它们需要掌握的是有用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将来大多从事的检测、维护和维修等工作,而这些在现有的教材设置中往往被轻视。 2对于教材改革的想法 中职学校的教材应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观。应着力于提高学生素质和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思路进行教材改革。 首先,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能直接上岗的基数型人才,因此,在《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改革时要把握理论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

其次,在进行《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改革时应以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教材内容,去糙取精、删繁就简、降低难度,突出实践应用、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再次,为突出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应以校内实训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方法 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一)理论教学在“必需、够用”原则的基础上,多采用“理论联系生活”及“多媒体动画”的教学模式。 (1)“必需、够用” 如在讲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学生只要知道二极管加正向电压导通,有电流通过,加反向电压截止,无电流通过就可以了。至于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以及为什么有单向导电性,他们掌握不了,也不需要掌握。 (2)“理论联系生活” 在刚开始上《电子技术基础》时,学生对课程不了解,我们可以在教材、教法的研究上下功夫,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在现代化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应多获取与本专业相关的资料。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以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兴致勃勃的学习这门课的知识。首先可结合当代电子产品的精华——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介绍电子技术的发

智能化设计技术规范

设计技术规范分类: 国家标准(GB) 机械行业标准(JB) 电子行业标准(SJ) 化工行业标准(HG) 国家专业标准(ZB) 轻工行业标准(QB)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船舶行业标准(CB) 国家计量标准(JJ) 商检行业标准(SN) 农业行业标准(NY) 通信行业标准(YD)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交通行业标准(JT) 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冶金行业标准(YB) 纺织行业标准(FZ)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煤炭行业标准(MT) 电力行业标准(DL)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医药行业标准(YY) 林业行业标准(LY) 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 烟草行业标准(YC) 水产行业标准(SC) 商业行业标准(SB) 汽车行业标准(QC) 教育行业标准(JY) 水利行业标准(SL) 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卫生行业标准(WS)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 地方标准(DB) 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LD)粮食行业标准(LS) 邮政行业标准(YZ) 海洋行业标准(HY)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测绘行业标准(CH) 稀土行业标准(XB) 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 包装行业标准(BB) 气象行业标准(QX) 档案行业标准(DA) 安全行业标准(AQ)

物资行业标准(WB) 金融行业标准(JR)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外经贸行业标准(WM)文化行业标准(WH) 民政行业标准(MZ) 旅游行业标准(LB) 土地管理行业标准(TD)体育行业标准(TY) 其他行业标准

软硬件设计

1.软硬件设计 1.1.电能表 1.1.1.硬件 (硬件结构框图) 1.1.1.1.电源使用骨架为35的工频变压器,该变压器提供两组满负载电压为10V电流分别为180mA,40mA 的电源,分别供CPU板(含ADE7758)、RS485通讯模块使用,系统采用5V电压供电。整流稳压电路器件采用1N4007、L7805(若有0.5Un要求改成DC/DC模块)。辅助电源采用AC/DC电源模块。 1.1.1. 2.根据电能表精度等级的要求和成本的考虑,电能计量芯片选用炬力公司的ATT7022B,该芯片在 1000:1的动态范围内非线性误差优于0.1%,能满足0.5S表的要求,电压通道采用电阻降压采样,电流通道采用电流互感器;ATT7022B和MCU电路上设计成共地,采用一路电源供电;它们之间的通信采用SPI 总线方式,总线加保护电路。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客户校输出表脉冲的要求,本方案在电路板上共设计了正向有功、反向有功,正向无功、反向无功,总有功、总无功,共计六路经光耦隔离的无源脉冲,根据不同的客户选用不同的输出接线方式,方便灵活; 1.1.1.3.MCU的选用:本着降低成本并且满足多功能电能表的需要,MCU选用了NEC公司的 uPD78F1166,多 达256KB程序空间和12KB的RAM能满足2007通讯规约的大数据量要求;uPD78F1166在10MHz和32.876KHz 运行模式下的工作电流分别为4mA和8uA,睡眠模式下的工作电流低于2uA,能基本符合低功耗要求,丰富的中断能力; ESD保护,抗干扰力强;多个定时器和PWM功能;片内10位A/D转换,比较器,片内可编程振荡器等;MCU内部具有电源电压管理单元,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电池电压监测;另外,有功能强大易于使用并且价格便宜的开发工具,而且FLASH型在线编程的功能,大大降低了开发阶段的成本; 1.1.1.4.LCD驱动芯片:选用ROMH的BU9799或NXP的PCF8576, BU9799提供200段位的LCD驱动,用户手册 提供的数据电源电流为5uA,LCD电源电流为10uA, PCF8576提供160段位的LCD驱动,可联级使用,电源电流大约为8uA, LCD电源电流为24uA。 1.1.1.5.存储芯片采用两片存储容量为8K的FM24CL64及一片存储容量为16Mbit的AT45DB161B。 FM24CL64中保存电量、需量、需量时间、功能变量参数及事件记录等数据;FM24CL64中有4K的数据采用带校验字节保存的方式,并实现数据双芯片备份功能。AT45DB011B是大容量SPI接口方式的串行FLASH,用于存储电网负荷曲线。该系列还有2Mbit、4Mbit、8Mbit等不同存储容量的规格,均采用相同的管脚封装,可以方便的根据不同地区客户的要求进行选配; 1.1.1.6.时钟芯片采用RX-8025SA,并采用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当电网停电后,提供停电后表内电量的 显示读取,并保证内部数据不丢失;日历、时钟、时段程序控制功能正常运行,来电后自动投入运行; 在电能表端钮盒上设置有光电耦合脉冲输出接口,以便于进行误差测试和数据采集,脉冲输出常数与标牌标志表常数一致; 1.1.1.7.设计了由LED和蜂鸣器组成的声光报警电路; 1.1.1.8.设计两个按键用于翻页和MCU唤醒、两个翻盖检测开关。

(完整版)高三通用技术二轮复习“结构与设计专题”(有答案)

高三通用技术二轮复习“结构与设计专题” 一、知识回顾 1、结构与力: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从力学角度来说,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 力。一般结构会受到以下五种力: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和扭转力。 2、结构的类型: (1)实体结构: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受力特点: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铅球、实心墙、大坝、铁锤、冰山、泰山等。 (2)框架结构: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受力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如:栅栏、铁塔、脚手架、板凳、鸟巢、楼房、课桌、 餐桌、床等。 (3)壳体结构:层状的结构。受力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贝壳、飞机汽车的外壳、安全帽、鸡蛋、乒乓球、头盖骨、篮球等。 3、稳固结构的探析 (1)结构与稳定性: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影响因素: A、重心位置的高低:不倒翁、台扇的底座、茶几的下层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做 成、楼房浇注地基、篮球架底部加压石快等。 B、支撑面积的大小:三角架、A字形梯、正立的瓶子比倒立的瓶子稳定等。 C、结构的形状:三角形最稳定、Z字形屏风、梯形的水坝等 (2)结构与强度:结构具有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影响因素: A、结构的形状:(同一构件或材料的截面积越大越坚固、三角形最坚固)工字 钢、每个面都是三角形的钻石、房梁和脚手架加斜梁等。 B、材料:材料不同强度不同。合金钢>普通钢>铜>铸铁>松木>塑料。 C、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榫接、铆接、胶粘、绳系、焊接、螺栓连接等。 铰连接: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 刚连接: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 4、简单结构的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图: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做课程设计要有严谨的思路和熟练的动手能力,我感觉自己做了这次设计后,明白了总的设计方法及思路,通过这次尝试让我有了更加光火的思路,对今后的学习也有莫大的好处。 一、设计目的 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电路图设计方法 (1)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那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2)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3)参数选择:根据系统指标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电路中元件的参数。 (4)总电路图:连接各模块电路。 (5)将各模块电路连起来,整机调试,并测量该系统的各项指标。 (6)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用输出电压可调且内部有过载保护的三端集成稳压器,输 出电压调整范围较宽,设计一电压补偿电路可实现输出电压从 0 V起连续可调,因要求电 路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需设计一软启动电路以适应所带负载的启动性能。该电路所用器 件较少,成本低且组装方便、可靠性高。 二、总体设计思路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图2 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 2、整流电路 (1)直流电路常采用二极管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3、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 采用滤波电路可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使电压波形变得平滑。常见的滤波电路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和复式滤波等。 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即负载电阻RL两端并联一个电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C,则构成

工程设计技术部分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综合办公楼、展销、物流中心及厂区景观规划工程(含地下停车场地)二标段项目。该项目位于灵丘县城西北角,基址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北临新华西街,南临振华街,西临南环路。周边有高级酒店、学校、农业园区等。 二、工程规模及设计内容 1、工程规模:展销、物流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4860.10㎡、银制品加工厂区景观规划设计面积为42640㎡。 2、设计内容:本设计包括建筑与景观两部分。 1)建筑部分: ①展销中心:主要功能为银制品的展览及销售;建筑面积为:9962.10㎡,建筑层数为二层(局部三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②物流中心:主要功能为公司产品的分装、营运等的物流管理与运行;建筑面积:4898.00㎡,建筑层数为二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2)景观部分: 包括厂里生产、生活区与厂址西侧50米景观广场的规划设计,主要满足现代化工厂对厂区美观、环保的要求,西侧景观广场主要用于厂区及城市休闲、娱乐、旅游、停车等公共设施。规划面积为:42600㎡。

一、方案设计总说明 1、设计依据: 1)主要部门的批文及设计规划 ①同发改高新备案【2008】13号批文 ②大同宗银银制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办公楼、展销、物流中心及厂区景观规划工程招标文件 ③灵丘县建设局勘测红线图 ④《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⑤《商店建筑设计规划》JGJ 48-88 ⑥《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⑦《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 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有关设计规范标准2)设计条件 该项目在灵丘县城西北部,海拔900多米,属温带季风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昼夜温差较大,全年平均气温 6.9℃,最低月平均气温-11.8℃,最高月平均气温22.4℃。无霜期118-190天,平均149天。年降雨量444.9㎜左右,最大年降雨量614.0㎜(1964年),日最大降雨量66.2㎜(1990年7月1日),雨季集中于7-8月,占年降雨量的70%。年平均蒸发量1850.6㎜,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为风季及冰冻季节,全年多为西北风。冰冻期多达5个月,最大冻土深度1.27m。 2、设计内容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做课程设计要有严谨的思路和熟练的动手能力,我感觉自己做了这次设计后,明白了总的设计方法及思路,通过这次尝试让我有了更加光火的思路,对今后的学习也有莫大的好处。 一、设计目的 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电路图设计方法 (1)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那些(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2)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3)参数选择:根据系统指标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电路中元件的参数。

(4)总电路图:连接各模块电路。 (5)将各模块电路连起来,整机调试,并测量该系统的各项指标。 (6)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用输出电压可调且内部有过载保护的三端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调整范围较宽,设计一电压补偿电路可实现输出电压从 0 V起连续可调,因要求电路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需设计一软启动电路以适应所带负载的启动性能。该电路所用器件较少,成本低且组装方便、可靠性高。 二、总体设计思路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图2 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 2、整流电路 (1)直流电路常采用二极管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电路如图3所示 。 图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3、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