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整理
什么是微胶囊染整技术

微胶囊染料或涂料是指芯材为染料或颜料的微胶囊,壁材为各种天然或合成高分子物质。
胶囊大小一般为10~200um,其形状为球形或多面体。
染料类别根据应用对象而定,包括分散、酸性、阳离子、还原、活性及油溶性染料等,也可以是颜料,制造方法主要为相分离法和界面聚合法,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制造。
多色微粒子的印花这是一种特殊的多色雪花状花纹的印花方法,采用的染料有分散、酸性、阳离子和活性染料等。
由于染料贮存在胶囊中,故在向纤维转移和上染固着后,呈现出微细的雪花颗粒状颜色。
采用类似的方法还可制得酸性和碱性染料的微胶囊,可分别用于涤纶、棉、腈纶、锦纶和羊毛什么是微胶囊染整技术微胶囊技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应用于无碳复写纸的生产。
近年来,已成功地应用于文化用品、医药卫生、农药、液晶检测器件等行业。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作为无公害的技术,已在染整行业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所谓微胶囊技术,就是将细小的液滴或固体微粒包裹于高分子薄膜中,制成直径很小(500um以下)的微胶囊,固着到织物上的技术。
如将染化料、整理剂等制成微胶囊,固着到织物上,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在外部压力、摩擦、PH值、酶、温度、燃烧等刺激下,由于微胶囊的破裂或通过微胶囊壁的扩散作用,使被包裹的染化料或整理剂释放出来,从而达到预期的染整效果。
如将含有香料或杀菌剂等药物微胶囊用粘合剂固着到织物上,就赋予织物香味或杀菌等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持久性。
对于一些不耐洗的药物,利用微胶囊技术,可获得耐洗的效果。
微胶囊由囊心和囊膜两部分组成,其外形呈球形、肾形、谷粒形或其他形状,直径一般在500um以下。
微胶囊是一门新技术,在染整加工中得到了应用,有利于节水、节能,属于环保型的染整技术,故发展很快,目前主要应用于以下三方面:微胶囊染料和涂料的染色与印花等产品上,采用简单的工艺便可获得多色印花效果,并有很好的重现性。
若用于双面多色点印花也可得到新颖的印花效果。
微胶囊转移印花采用微胶囊技术将染料和溶剂制成微胶囊,再加工成转移印花纸,在转移印花时通过压力、高温或热湿的作用,使微胶囊破裂,在溶剂的作用下,使染料转移到织物上并固着在纤维上。
织物整理用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关 键 词 : 微胶囊;相 变材料 ;超声 波;智能调温
中 图分 类 号:T 60 + Q 1.2 文 献 标 识码 :A 4 文 章 编 号 :10 —49 0 O一02 0 04 03( 1)l03— 3 2 1
Pr pa a i n o a e c a g m i r - a u e f r t x ie in s i g e r to f ph s h n e c o c ps l s o e tl f i h n
近年来 , 变材料微胶囊发 展迅速, 变材料 (C 相 相 P M) 能够 在一 定温 度下 发生 可 逆相 态转 变 , 且在 此 过程 并
中向周 围环境 吸 收热或 释 放大量 的热量 , 以保 证 自身
二 烷酸{ /P 1  ̄O 一0为复 配乳 化剂 , 纳米 级微 胶囊 . 得到 _ 3
Y AN Fe , LU i Da— a ni n
(o eeo h ms y C e ia E g er gadBoehooy D nh aU iesy h nhi 0 6 0 C ia C l g f e ir, hm cl n i ei n i cnlg, og u nvrt,S aga l C t n n t i 2 12 , hn)
r h we o d it l c u l e p rt r c n r l u c i n iso c d g o n el t a t m e a u e- o to f n t . e o
Ke r s mir — a s I:p a ec a g t r l P ywo d : c o c p ue h s h n e ma e i s( CM) la o i;it lg n e ea ue o to a ;ut s nc nel e tt mp rt r-c n r l r i
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

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包括内包法、外包法和共包法三种方法,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的制备工艺流程。
1. 内包法:内包法是指将需要包裹的活性成分直接包裹于胶囊内部。
其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包裹材料(如壳聚糖、明胶等)和活性成分(如药物、颜料等)。
2) 胶液制备:将包裹材料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搅拌均匀,制备成胶液。
3) 增稠:可根据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增稠剂,增加胶液粘度,以便后续包裹操作。
4) 包裹操作:将活性成分加入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再将混合物滴加到搅拌中的油相中,使其形成微小的液滴。
5) 固化:将包裹好的液滴置于固化剂中,使其固化成为胶囊。
2. 外包法:外包法是指将需要包裹的活性成分包裹于一层保护壳中,再将保护壳与胶囊材料包裹在一起。
其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包裹材料(如聚合物材料)和活性成分(如药物、颜料等)。
2) 包裹壳制备:将包裹材料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搅拌均匀,制备成包裹壳的溶液。
3) 包裹壳形成:将活性成分和包裹壳溶液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滴加到搅拌中的油相中,形成微小的液滴。
4) 包裹壳固化:将包裹好的液滴置于固化剂中,使包裹壳固化成为胶囊。
5) 胶囊制备:将包裹壳固化的液滴与胶囊材料一起加入到模具中,经过加热或其他处理,使其成形为胶囊。
3. 共包法:共包法是指将需要包裹的活性成分和包裹材料混合后一起包裹在胶囊内部。
其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材料准备:准备包裹材料(如明胶)和活性成分(如药物)。
2) 混合物制备:将活性成分与包裹材料混合,搅拌均匀,制备成混合物。
3) 包裹操作:将混合物滴加到搅拌中的油相中,使其形成微小的液滴。
4) 固化:将包裹好的液滴置于固化剂中,使其固化成为胶囊。
以上是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的简要介绍。
实际制备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药物性质、包裹材料的选择等因素进行合理调整。
微胶囊技术

微胶囊技术微胶囊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它通过制备微小的胶囊来封装和传递药物、食品、化妆品等物质。
这项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创新。
本文旨在介绍微胶囊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微胶囊技术的原理微胶囊技术是在微米尺度下制备胶囊,通过材料的包覆和包裹来封装物质。
它可以使用多种材料,例如聚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备胶囊。
微胶囊技术的制备过程包括胶囊材料的选择、材料的包覆和固化,最终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微胶囊。
二、微胶囊技术的应用1. 药物封装和控释微胶囊技术在药物传递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微胶囊技术,药物可以被封装进胶囊中,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传递效率。
在控释方面,微胶囊可以实现药物的定时、定量释放,使药物在体内保持稳定的浓度,减少治疗过程中的药物副作用。
2. 食品添加剂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通过微胶囊技术,食品添加剂可以被封装在胶囊中,以提高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例如,香精、色素、维生素等可以通过微胶囊技术进行封装,使其在食品中的使用更加方便和稳定。
3. 化妆品微胶囊技术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通过微胶囊技术,化妆品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被封装进胶囊中,保护这些成分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提高其传递效果。
例如,抗氧化剂、美白成分、保湿剂等可以通过微胶囊技术进行封装,使其在化妆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4. 其他领域除了上述应用,微胶囊技术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农业领域,微胶囊技术可以用于植物保护剂的封装和控释,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在纺织工业中,微胶囊技术可以用于纺织品的功能改良,如防水、防尘等。
此外,微胶囊技术还可以用于传感器、能源储存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三、微胶囊技术的发展方向1. 制备工艺的改进微胶囊技术的制备过程需要考虑胶囊材料的选择、包覆和固化步骤,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
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是改进制备工艺,提高胶囊的制备效率和稳定性。
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

6
微胶囊壁材的选择
可用作壁材的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和
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主要有植物 胶、 阿拉伯胶、 海藻酸钠、 卡拉胶、 琼脂等, 其次是淀 粉及纤维素衍生物, 如糊精、 低聚糖、 甲壳素等。国 外开发了乳化性、 成膜性及致密性良好的淀粉衍生
[!] 物作为包埋香精的壁材 。此外明胶、 酪蛋白、 大豆
"#!
界面聚合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在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而形成
物物质固定化的生物微胶囊体系 ’()!*+#(#,() (硫酸纤维素钠 - 聚二丙烯基二甲基氯化铵) 与目前 应用较多的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相比具有制 备方法简单、 膜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及机械强度好等 优点, 同时可为固定化的生物物质提供液态生物环 境, 比海藻酸*钙离子体系和卡拉胶*钾离子体系更 符合生物物质的生长要求。
收稿日期: "%%!J!"J!!
作者简介: 郝红, 女, 博士生, 副教授; 梁国正, 男, 博士, 教授, 博导, 主要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工作。 !’&& 年生, !’&% 年生,
万方数据
!""! 年 # 月
郝红等: 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 气悬浮法、 喷雾干燥法、 包结络合法等。 "#$ 乳化聚合法
!"#$%&’#()*+,(-"%’ -&#.’%,%/0 (’1 "-* ()),"#(-"%’
" ,’(")* *+$,-./%& " !"# !$%& !,
(! # ,-./012-31 45 67-289/: ;3<83--083<,=4017>-?1 @4:A1-97389 B38C-0?81A,D8’ /3 $!%%$",6783/; " # ,-./012-31 45 67-289/: ;3<83--083<,=4017>-?1 B38C-0?81A,D8’ /3 $!%%&’, 6783/) 23*-$(#-:E8904-39/.?F:/1843 8? / 1-9734:4<A 17/1 F?-? 2-2G0/34F? 2/1-08/:? 14 94/1 ?4:8H? 40 :8IF8H? 8314 28904 ./0189:-?# (7- ?-:-91843 45 94/183< 2/1-08/:? /3H 17- 0-:-/?- 45 940- 2/1-08/:? /0- 83104HF9-H,17- 0-?-/097 /3H /..:89/1843 ?81F/1843 8? H8?J 9F??-H /3H 17- 5F1F0- H-C-:4.2-31 10-3H 8? /:?4 .04.4?-H# 4&0 5%$1*:28904-39/.?F:/1843;.0-./0/1843;/..:89/1843
微胶囊技术

高品质要求 ;5 0 l工作 宽度适用于传 、2 0mi 2 l
A 首席执行官 C agWe h说 。日本对 统服装领域 . 0 l Wl ri l s 3 0 l 6 mi工作宽度适用于装饰织
这种淋浴套装 的需求刚刚浮出水面。淋浴套装 物和家具织物 。 新型分条整经机 V ro t es ma拥有
标是那些寻找工作的学生和年轻商业人士
近年来 . 随着山羊绒价格不断上涨 , 采集 山
羊绒一直采用人工 , 既费时 、 费力 , 效率又低 , 山西 绿洲推出大麻柞 蚕丝混纺提花面料
成了农民的一件烦心事, 当艾尼玩 ・ 依不拉音看
山西绿洲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近期推出了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到家人和邻居手拿木梳为梳理羊毛犯难时,他 麻/ 柞蚕丝提花面料 , 大麻 / 柞蚕丝提花面料集 萌 发了发明一种 以电动机器代替手工为羊梳毛 大麻 纤维和柞蚕丝的特性于一体 .其成品不仅
的想法 ,经过 1 年多的研究 ,2 0 年他终于研 具有大麻纤维天然抑菌 、 07 清凉爽身 、 柔软舒适和 制成功了 电动梳羊 毛器 ,
无刺痒感等特性 ,又有柞蚕丝的光泽柔和 、自
电动梳羊毛器结构简单 . 使用方便 , 生产成 然 、 质地柔软 、 手感光 滑细腻 、 吸湿透气 、 抗菌
、
20 0 8年 I MA亚 洲 + I ME在上海举行 。 T CT 防止 活 泼组 分 的氧 化 、发 热 ,酸 化 、碱 来 自世界各地超过9 个主要参展商的展 品内容 0 化 、受潮或蒸发 ;3 ,防止 组分与系统 内其他 包括:Mo fr 公 司展示 了范围广泛的整理与 not s 成分发生 降解 或聚合反应 ;4、掩盖 了难闻的 涂层技 术; 安德里兹( i tr) 司展 出非织造 K i es公 s
微胶囊香整理剂在皮革中的应用

微胶囊香整理剂在皮革中的应用
孟宪民;孟庆涛;储信军
【期刊名称】《皮革与化工》
【年(卷),期】2003(020)004
【摘要】本文将在介绍微胶囊基本技术、微胶囊壳材及微胶囊壳的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缓释微胶囊和全封闭微胶囊香味整理剂的性能,进一步探讨微胶囊香型整
理剂在皮革加工中的应用.
【总页数】6页(P36-41)
【作者】孟宪民;孟庆涛;储信军
【作者单位】天津市巨丰皮革化工公司,天津,300100;天津大学,天津,300100;天津
利华化工厂,天津,30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544
【相关文献】
1.微胶囊整理剂在纺织品后整理中的应用 [J], 黄玲;邱白玉
2.微胶囊相变材料及其在皮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李晓星;陈杰;孙芳朵
3.微胶囊技术在皮革工业中的新应用 [J],
D.TEGTMEYER;O.VORLAENDER;W.ZEYEN;于娜娜(编译);王笃政(编译)
4.微胶囊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皮革中的应用 [J], 李芳;王全杰;肖振峰
5.香辛料微胶囊化研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J], 李强;白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② 防 护活 性 组份 受 到 氧化 、热 量 、酸 性 、碱 性 、湿 度 或蒸 发作 用等 的影 响 : ⑧ 阻止 一 种组 份 同系 统 中其 他化 合 物相 互作 用 、产
生降解或聚合作用;
④掩盖不愉快的味道或气 味:
⑤ 加工 前 改善组 份 处理 的条 件 ;
释放 ,微胶囊技术的发展为缓释功能的应用提供 了很大 的发展空间。用微胶囊包覆可释材料 ,施于被应用的织
物基 材 上 ,在 外 界 条件 下 如加 热 或 受辐 射 时 ,微 胶 囊体
日本和北美等地 ,应用于医疗和工业纺织品等方面,使 积膨胀 ,壁壳上有许 多微型小孔 ,囊壁上的微孔扩大,
下:
①使液体成 为粉状 ,以防混合 时结块 ,改善混和效 材 的释 放 ,产 生 受 控制 的 性能 而 达 到 自适 应外 部 环境 的
果;
效 果。现阶段 芳香微胶囊 已经逐渐应 用到在 服装 、床 单 、手帕、袜子、围巾等多种纺织品上。同时在微胶囊
中加 入外 敷 药 物成 分 制 成 智能 内衣 ,也 深 受很 多 皮肤 病
天津纺织科技
总第13 8 期
微月 囊技 I鲂 织品中的应用 交 在
李双艳 天津纺织 工程研 究院有限公 司
摘 要 :胶囊技术,是将某种物质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采用机械或化
学方法包覆起来 ,制成颗粒直径1 50m — 0  ̄ ,在常态下为稳定 的固体颗粒 ,而该物质原
有的性质不受损 失,在适 当的条件下又可释放 出来 的一种技术。微胶囊技术作为一 种纺织领域的整理新方法在智能领域得到 了越来越广泛 的应用 ,我们期待这一 日见 成熟的新技术赋 予纺织 品更 多特殊性能,开发更多高 附加值产 品,使 纺织品智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