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与中学英语写作中语言偏误分析

合集下载

从中介语角度剖析高中生英语写作错误

从中介语角度剖析高中生英语写作错误

Vol.18No.11引言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句法、语法规则体系,可以利用相关规则进行英语口头与书面的信息传递与交际交流。

但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会影响英语输出的正确度。

实际上,我国高中生的英语水平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语言输出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塞林科(Selinker,1972)将这种学习者在掌握目的语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语言定义为中介语(interlanguage)。

中介语是一个既不同于学习者的母语,又有别于目的语的不断发展的语言系统。

学习者掌握的中介语与目的语之间存在差距,甚至存在错误,因此在输出时存在词汇、句法、语法等错误是正常现象。

关于错误,根据上述中介语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语言习得中的错误是相对于目的语规则而言的,是学习者语言发展状况的标志,是学习者所处阶段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体现。

一、写作错误类型和原因本文根据达斯科娃(Duskova)对错误的分类,即偶发性错误(nonce error)和反复性错误(recur-rent error)来具体分析高中生英语写作错误。

偶发性错误是指单个学习者在偶然情况下所犯的错误,类似于失误。

在写作过程中,偶发性错误可以理解为英语写作者的记忆误差,或者一时的粗心所导致的语言表层差错,如大小写错误、标点符号误用、单词误拼等。

一般而言,高中生熟练掌握英语字母大小写、标点符号使用规则,就能够准确记忆核心单词的拼写,但是在英语写作中会因为一时粗心,出现书写错误。

偶发性错误可视为个例,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重点分析高中生书面写作所犯的反复性错误,对其进行归类和分析。

(一)写作错误类型在语言学范畴,高中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所犯的反复性错误分别涉及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形态学错误包括动词、名词、冠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介词等使用不当,句法学错误包括动词不定式、动名词、主谓一致、简单句、复合句、虚拟语气及语态、时态错误,语义学错误包括语义搭配、语义替代、语义混淆、习语使用等错误,语用错误有并列关系、从属冠词等误用(张琳2007)。

英语国家学生汉语介词的偏误分析

英语国家学生汉语介词的偏误分析

英语国家学生汉语介词的偏误分析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选题缘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介词研究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介词本体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介词偏误研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语料来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浅析

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浅析

英语写作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浅析一、中介语理论及石化现象有许多外语学习者乃至外语教师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外语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语言能力没有继续向前发展,而是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自己的外语运用起来为什么总不象本族语那么自如?在经过多年学习后,在说写中仍然出现一些无法改变的永久性错误(persistent errors)?其实,这种现象就是中介语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

Selinker认为,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native language)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的语言体系,它以母语为出发点,逐渐向目的语靠近。

如果中介语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增加最终达不到目的语这个终点,也就是结构系统(如语言项目,语法规则,系统知识)不再进一步发展,而趋于固定下来的状态,这是石化现象。

石化现象形式上可以分成两大类,即个体石化(individual fossilization)和群体石化(group fossilization)。

其中学习者个体石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错误石化(error fossilization),表现为被纠正的、并被认为已清除了的错误反复出现;(2)语言能力石化(language competence fossilization),即中介语在语音、语法及词汇方面的石化。

群体石化是指石化了的外语能力具有普遍性,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就会导致一种新的方言出现,如印度英语(牛强,2000)。

石化现象根据其性质又分为暂时性石化(temporary fossilization)和永久性石化(permanent fossilization)。

中国学习外语的学生出现的中介语现象大多属于前一种,即暂时性石化,处于暂时的稳定;学习者在能获得最大优化输入的情况下,其中介语可以达到另一次高峰,如在英语国家生活、学习,接受集中培训等。

中介语假说与偏误分析-包包-2016

中介语假说与偏误分析-包包-2016
• (2)一外国人赞美以中国人说:“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中国人 忙回复“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常常让外国人很失望,觉 得别人对他的赞美持怀疑态度和不认可 。
关系
• 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 偏误分析语言学习理论是从中介语假说的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 习得中不可缺少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成 果对我们认识中介语、理解语言习得的过 程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语言教学实践也 有深远意义
偏 误 的 来 源 (一)
• 关于偏误分析已有大量的研究,偏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这 里主要述说几个重要的来源:
1.语际迁移(interlingual transfer)即本族语知识向
第二语言迁移。如果继而学习其他语言,那么第一、第二语 言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迁移。例如:一老师教的三年级美国学 生(已学过450学时的中文)在学习《早春二月》时,因母 语干扰而出现下列病句: (1)*萧先生是一位陌生的青年,又文嫂不要他看她和房间。 (2)*萧建秋和李先生是同学们和朋友们。 (3)*明天我要请她 一次。 (4)*萧建秋爱陶岚,但他要结婚文嫂。 (5)*文嫂的两个孩子是什么姓? (6)*文嫂的态度对萧建秋好不好? (7)*萧建秋从陶慕侃知道了李先生的不幸。 (8)*我们美国人开玩笑这样的人。
偏 误 的 来 源(四)
• (3)求助于权威
• 第二语言学习者遇到困难就求助于操母语的人,或查 词典。经常说how do you say——”。学英语的中国学 生常在表达一个比较成熟的观点时,因为不会用句法, 词汇量不够而梗咽。如:Allooduce me to introduce myself and tell you some of the···”翻字典,接着说: “some of the headlights of my past.”

初中英语写作错误类型及归因

初中英语写作错误类型及归因

初中英语写作错误类型及归因初中英语写作错误类型及归因初中英语写作错误的类型及归因(初中英语写作试卷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犯的错误。

其中,英语写作错误是困扰英语教师的难题之一。

本文以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为基础,对天津市第五十一中学(7-9年级)的作文进行了抽样分析。

对收集到的342篇命题作文中的错误进行了分类,并着重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

结果表明,语内错误和语际错误是造成错误的两个主要原因,语际错误(由母语干扰引起的错误)相对显著,低年级学生的语际错误多于高年级学生。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符合初中生实际情况的合理纠错方法和教学策略。

我希望这能对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错误分析中介语错误语内纠错方法教学策略1,初中英语写作现状及错误分析的意义随着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出台,特别指出: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一直很薄弱。

据我们所知,写作通常是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的最后一种,因为与其他三种技能相比,写作是最难的,但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写作是英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最佳体现。

通过问卷调查,82%的学生认为英语写作是最重要的,62%的学生绝对同意写作是最难的。

从上面,大多数学生意识到写作的两重性:重要性和难度。

在期中考试中,写作成绩从5分提高到15分(满分1XXXX年)。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考德尔是错误分析的先驱。

他在1967年发表的文章《学习者错误的意义》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基础工作。

他认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失败,而是假设和测试的过程,他们的语言系统逐渐接近目标语言系统。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习者的心理过程,找到错误的根源,帮助学习者改正错误。

1.国外误差分析的研究现状Lee(1957)分析了125篇XXXX年级学生的英语写作作文,并将其分为13类错误。

然而,这些错误最终被分为四个方面:语内迁移、语际迁移、词汇和水平限制。

偏误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偏误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学生在运用英语写作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错误,有些错误属于偏误,中介语是一种介于学习者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

学生英语写作中使用的非规范语言实际就是中介语的一种体现。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

本文以错误分析的理论并根据学生写作中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旨在对今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中介语偏误分析高中英语写作偏误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习作教学中的应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徐哲斌对于高中英语教学而言,写作教学很重要,在高考中占分也很多。

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写作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在高考中得分,更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写作能力,前者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后者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反映。

而目前的高中生英语写作情况又怎样呢?从教学实践来看,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体现语言表达上用词不当、表达不地道、行文不流畅、没有层次感或者逻辑性差等等,更有甚者无写作质量可言。

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第八、九级的目标相比,当前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亟待提高。

本文从中介语的偏误理论出发,探讨学生英语写作水平低下的成因,以期有效地改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1.错误分析理论英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S.P.Corder 于1967率先提出了“错误分析”理论,标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正式开始。

早期的语言习得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错误主要来源于母语语言系统的干扰,并且认为从音位、词汇、语法等方面对母语和目的语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能预测和避免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错误。

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困难和所出现的错误不完全来自母语的干扰。

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语言学家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到语言学习过程上,并着眼于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分析上。

初中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摘要:本文基于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为理论基础,对于收集到作文中的错误类型进行分类,重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词汇错误、语法错误和句法错误是主要错误类型,母语干扰造成的错误相对显著。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符合初中英语教学实际的对策。

关键词:英语写作错误分析英语教学对策一、研究的意义《英语课程标准》对“写”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写作是最能反映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纠错方法和教学策略,学生的作文中错误很多,在教师逐篇逐句逐词的修改后,学生也反复修改,然而,相同的错误在之后的写作中频繁出现。

我们可以通过对错误的研究,找出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也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哪方面更薄弱,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这些方面提高。

二、理论依据?(一)错误的定义在语言学习领域,“错误”通常指那些不同于“正确形式”的语言形式。

corder指出错误是由于学习者尚未掌握所学语言的知识体系而产生的对语言规则的偏离,还可能没有完全掌握和内化语言规则,从而导致其产生语言偏离目标语的标准。

(二)对比分析理论对比分析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harles fries和Robert Lado。

Lado的主要理论观点为:(1)我们可以把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2)根据对比分析发现彼此的差异,我们可以预测引起困难的语言项目和学习者可能犯的错误;(3)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预测来决定外语课程和教材中要对哪些项目应进行特殊处理;(4)对这些特殊项目,我们可利用强化手段来克服母语干扰。

(三)错误分析理论Corder认为“出错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Corder,1971)。

错误分析理论采取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学习者出现的错误,这对现代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通过分析,我们能了解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学习者进一步深入学习。

中学生英语中介语特征

中学生英语中介语特征

中学生英语中介语特征作者:郑敏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1年第04期一、引言很多外语学习者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初学外语的时候,进步快且明显,但外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语言能力常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很难再有飞跃,甚至长时间不使用外语,外语水平反而下降了。

同样的,有过英语教学经验的老师也常常会感慨:在学生的英语写作中,总是有一些错误屡错屡犯,学生写作水平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

其实这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即中介语石化现象。

在二语习得中,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语言输出(language output)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能够检验学生在词汇、句法、篇章等层面上掌握的深度和运用能力。

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使用的语言实际上是一种“中介语”,因此研究中学生的中介语特征及其偏误可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带来启示。

二、中学生中介语特征(一)中学生的中介语是一种“中间语”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创造的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方面都有表现。

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这套语言系统的规则去生成或理解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话语。

它既不同于学生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所学习的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发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一种动态的语言系统。

它是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一种过渡的语言系统,因此也被称为“中间语”。

(二)可渗透性一般来说,自然语言都具有可渗透性,中学生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相互接触,一种自然语言会吸收另一种自然语言的特点。

斯琴指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中介语系统之所以具有可渗透性的特点,是因为中介语系统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演变和发展,在任何进展阶段都不是固定的,都可进行改变和完善,这是一个新知识对原有知识不断渗透并不断修正中介语错误的开放系统。

”(三)动态性中学生的中介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语言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介语与中学英语写作中语言偏误分析【摘要】偏误分析注重对外语学习者各类语言错误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尤其是学习者中介语体系的研究。

除了提供中介语发展的情况,偏误分析还反映了中介语获得的心理过程。

笔者通过对作文样本偏误的分析,旨在总结中介语体系上的语言学特征,并提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语言偏误;中介语;英语写作
中介语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偏误,这是由于学习者使用语言时会不自觉地偏离目的语,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也常出现错误或不符合目的语的表述习惯,这种偏误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应出了个体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水平。

此外,中介语偏误还表征在常常违背目的语的语言使用习惯和规则上。

根据中介语理论的内容,外语学习者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中介语阶段,对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由于受到来自母语汉语和所生活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中介语偏误现象普遍存在,并尤为明显地反映在英语写作中。

1 语言的负迁移分析
“语言迁移”(1anguage transfer)是指在二语学习和使用外语时,受母语或现有的知识水平的影响,人们自然而然地运用本身所具备的知识来处理目的语的信息。

许多应用语言学家认为语言迁移现象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人们通常把语言迁移分为两类:正迁移,即母语和第二语言在使用规则或表述习惯等方面所体现的一致性、趋同性,而负迁移则相反。

在英语写作中,语言
的负迁移现象十分常见,这主要体现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词汇选择、句子构造、段落衔接及篇章组织等方面。

词汇的选择。

英语写作中的措词(diction)要求学生所选单词要尽量做到恰当、得体,而且还要把握词的本义(denotation)和内涵(connotation)是否符合所要表达的意义。

然而,写作中的中介语偏误却对学生的词汇选择起了负迁移的作用,中介语偏误在英语的词汇使用上常常表征为学生习惯性地去直接套用汉英对应意义的单词,而且时常选择词汇的本义或表义来表达,无法恰当措词。

比如在描绘一个胖嘟嘟而略带几分和蔼的“doorkeeper”时,很多学生会第一直觉选用“fat”表达“胖”。

而较少人会想到“plump”这一内涵有“not only means over weight,but has a pleasant overtone”的词。

此外,许多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新学的词汇,比如学生在写作中,人部分人会很自然地写出“abig/largeroom(photo,lake)”搭配来表达“大”,而不善选择新学的“colossal、immense、giant”等近义词。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已有的英语知识框架和汉语表达
习惯等中介语的禁锢,导致学生选词单调、有限。

有时甚至搭配错误。

2 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偏误分析
中介语产生的原因在selinker 看来是由语言迁移、训练迁移、二语习得策略、二语交际策略和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等五个方面引起的。

通过对中学学生写作实践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他们在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介语偏误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语言迁移型偏误
这里的语言迁移是母语负迁移。

学生经常依照母语认知模式对目的语新的语言知识进行匹配和类推,把母语迁移到中介语中,以致干扰了外语学习和运用。

例如:train tickets are nervou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中,“nervous”是形容人神情紧张,学生却拿它说明火车票紧张。

又如i sent my son to the station last night中,“send”与汉语的送别相混淆,正确的说法应是: i went to see my son off at the station last night.中介语偏误在词义混淆和词语搭配方面常常出现,在句法和语篇等方面的表现也很普遍。

2.2 二语交际策略引起的偏误
二语交际策略指的是同一母语的二语学习者之间典型的交流方法。

交际策略反映着学习策略。

交际策略可归纳为五类:①转述,它包括近似表达、造词和迂回;②借用,它包括母语直译、语言转换和求助;③手势语;④回避,它包括回避某一话题和放弃表达某一信息两种。

3 语言偏误与教学策略
学生写作水平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用汉语思维方式套用英语结构。

例如:i every morning read english.文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对比则是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文化下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通过英汉思维方式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充分
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有效回避母语的负迁移,逐步提高写作质量。

当从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的角度对偏误进行对比分析后,学生就会认识到偏误产生的内在原因,就会了解到两种表达方式的差异,就会增强修辞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加大可理解输出训练,努力修正中介语系统。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不断修正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语言不断做出假设,又在不断地检验假设,写作能力就是在这种摸索性的努力中发展的。

因此,教师要有计划、科学地安排写作训练,最大限度地提升写这个语言输出功能。

没有输入,也就谈不上输出,输出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语言输入的量。

但是现在现代化的视听多媒体手段应有尽有,可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较差。

我们要改变的还有学习外语的策略和方法。

swain 指出学习者不仅需要可理解输入,更需要可理解输出。

输出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中介语体系中的问题和自己尚需学习的目的语知识,从而促进现有语言知识的巩固和新的语言知识的获得。

我们只有输入与输出并举,才能加快语言知识的内化,提升语言能力。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指导下的大量写的训练。

4 结语
中介语理论的偏误观让我们意识到偏误是英语学习的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应系统研究偏误,宽容对待偏误;同时还应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策略,进行文化教学,增强英汉对比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加大可理解输出训练,努力修正中介语系统;全面提升
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存.对外语和二语学习者石化现象研究问题的评述u1.外语教学理论与践,2010.
[2]韩炜.从情境迁移的角度理解中介语的变异.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