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及小麦蚜虫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麦病虫害——小麦蚜虫

小麦病虫害——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一、简介小麦蚜虫,别名:油虫、腻虫、蜜虫,蚜科。

二、危害麦蚜的为害主要包括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两个方面:直接为害主要以成、若蚜吸食叶片、茎秆、嫩头和嫩穗的汁液。

麦长管蚜多在植物上部叶片正面为害,抽穗灌浆后,迅速增殖,集中穗部为害。

麦二叉蚜喜在作物苗期为害,被害部形成枯斑,其它蚜虫无此症状。

间接为害是指麦蚜能在为害的同间,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

三、生活习性麦蚜的越冬虫态及场所均依各地气候条件而不同,南方无越冬期,北方麦区、黄河流域麦区以无翅胎生雌蚜在麦株基部叶丛或土缝内越冬,北部较寒冷的麦区,多以卵在麦苗枯叶上、杂草上、茬管中、土缝内越冬,而且越向北,以卵越冬率越高。

从发生时间上看,麦二叉蚜早于麦长管蚜,麦长管蚜一般到小麦拔节后才逐渐加重。

小麦蚜虫为害叶片麦蚜为间歇性猖獗发生,这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麦长管蚜喜中温不耐高温,要求湿度为40%~80%,而麦二叉蚜则耐30℃的高温,喜干怕湿,湿度35%~67%为适宜。

一般早播麦田,蚜虫迁入早,繁殖快,为害重;夏秋作物的种类和面积直接关系麦蚜的越夏和繁殖。

前期多雨气温低,后期一旦气温升高,常会造成小麦蚜虫的大爆发。

四、防治方法4.1农业防治⑴合理布局作物,冬、春麦混种区尽量使其单一化,秋季作物尽可能为玉米和谷子等。

⑵选择一些抗虫耐病的小麦品种,造成不良的食物条件。

播种前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⑶冬麦适当晚播,实行冬灌,早春耙磨镇压。

作物生长期间,要根据作物需求施肥、给水,保证NPK和墒情匹配合理,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在孕穗期要喷施壮穗灵,强化作物生理机能,提高授粉、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4.2 药剂防治(1)种子处理:60%吡虫啉格猛FS、20%乐麦拌种,以减少蚜虫用药次数;(2)早春及年前的苗蚜,使用25%大功牛和除草剂一起喷雾使用;(3)穗蚜使用25%大功牛噻虫嗪颗粒剂和5%瑞功微乳剂混配或单独使用;4.3植物精油防治。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ppt课件

小麦病虫草害防治ppt课件
倒数第3叶萌发前
相当于分蘖完成, 刚开始拔节, 第1茎节伸长前
是防治纹枯病的最后 时机。再晚施药, 很难喷到茎基部
第2次 施药
倒数第3 叶萌发
相当第2 茎节伸长
目的是保 护倒3叶 和倒2叶
第3次 施药
旗叶完全 抽出
目的是保 护旗叶
第4次施药
齐穗后扬花初期到扬花中期 目的是保护穗
31 2019/9/7
Low rates/ha
低剂量
Environmental friendly 对环境影响小
种子处理, 大约60平方 米 沟施颗粒剂, 大约500平方米
整个区域喷雾,大 约为10,000平方米
22 2019/9/7
土壤处理面积对比
22
现行种衣(拌种)剂的不足
重治虫轻防病-多数市售拌种剂仅有杀虫剂; 所用杀菌剂落后:
鞘位及受害茎数都趋于稳定,但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厅
白穗。发病适温20℃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寸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
反之则轻。冬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病势扩展快,
发病重。适当晚播则发病轻。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发病重。高砂土地纹枯病重于
19 2019/9/7
19
现有杀菌剂只向上(基部向顶点)传导
大部分具内吸性的 杀菌剂只会朝一个 方向移动和汁液移 动同一方向
20 2019/9/7
20
根部病害发病后不易防治
21 2019/9/7
目前的杀菌剂除乙磷铝外均为自下 向上单向传导,地上喷雾药物无法 到达发病部,喷雾防根病效果差。
药物灌根难难度大
44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
利用灯光诱杀小麦病虫害的成虫,减少病虫害的数量和繁殖。
人工捕捉
对于一些小麦病虫害,如金针虫、蛴螬等,可以通过人工捕捉的方法进行防治。
04
小麦病虫害预防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
抗病能力。
品种轮换
避免单一品种种植,采用不同抗病性品种轮 换种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合理施肥与管理
科学施肥
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 配比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强小麦的抗 病能力。
平衡营养
注重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施用,提供全面营 养,促进小麦健康生长。
轮作倒茬与休耕
要点一
轮作倒茬
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 和繁殖。
要点二
休耕
在病虫害高发季节,对易感病田块进行休耕,减少病 虫害的危害。
麦蜘蛛
以吸取小麦汁液为生,可导致小麦减产。识别特征为麦蜘蛛在小麦叶片上爬行 ,叶片上留有白色丝状物。
其他有害生物与识别
地下害虫
如蝼蛄、蛴螬等,以啃食小麦地下部分为生,可导致减产。识别特征为受害麦田 出现缺苗断垄现象。
杂草
如野燕麦、狗尾草等,会与小麦竞争养分,导致减产。识别特征为麦田中出现非 麦类植物。
小麦全蚀病主要危害根系和茎秆,使植株变矮、叶片变黄、穗部变小。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及时喷洒药剂,如咯菌腈、甲基托布 津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 术课件
2023-11-09
目录
• 小麦病虫害概述 • 小麦病虫害类型与识别 •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 小麦病虫害预防措施 • 小麦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01
小麦病虫害概述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课件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课件

药剂使用方法
掌握正确的药剂使用方法 ,包括药剂的稀释比例、 喷施时间、喷施次数等, 确保防治效果。
安全使用
注意药剂的安全使用,避 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要遵守农药使用 规定,不超量使用农药。
04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制定防治方案
定期调查
对小麦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虫害进行定期调查,了解其发生 规律和危害程度。
确定防治策略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包括预 防措施、应急措施和补救措施。
制定防治方案
根据防治策略,制定具体的防治方案,包括防治时间、防治方法、 防治药剂等。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
清除杂草
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提 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 生场所。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防 治技术课件
汇报人:
202X-12-20
目录
• 小麦病虫害概述 • 小麦病虫害识别技术 •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 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 小麦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前景与发
展趋势
01
小麦病虫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01
小麦病虫害
指危害小麦生长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导致 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
虫有迁移习性,某些病害有潜伏期等。了解这些生物习性有助于制定更
有效的防治策略。
03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病虫害具有较高抗 性的小麦品种,减少病虫 害的发生。
精耕细作
深耕细作,清除田间杂草 ,减少病虫害的栖息地。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合理安排轮作 作物,减少病原菌和害虫 的滋生。

小麦蚜虫

小麦蚜虫
天道好还, 天道好还,东生有必兴之理
各类蚜虫分布层次不同: 各类蚜虫分布层次不同:
麦长管蚜: 麦长管蚜:集中在麦穗 禾缢管蚜: 禾缢管蚜:集中在植株上部叶片,麦穗也有分布 麦二叉蚜: 麦二叉蚜:前期集中在下部叶片背面,后期上移
天道好还, 天道好还,东生有必兴之理
天道好还, 天道好还,东生有必兴之理
认识小麦蚜虫
小麦常见蚜虫多为三种: 小麦常见蚜虫多为三种:
麦长管蚜: 麦长管蚜:多见抽穗后及乳熟期 麦二叉蚜: 麦二叉蚜:多见小麦起身初期 禾缢管蚜: 禾缢管蚜:多见起身后至抽穗期
天道好还, 天道好还,东生有必兴之理
不同药剂对不同种蚜虫的活性存在极大差异 由于各类药剂作用特点、各类蚜虫危害特点的 不同,不同种药剂对不同种蚜虫的的杀灭活性存在 巨大差异: 举例: 抗蚜威(辟蚜雾) 抗蚜威(辟蚜雾): 仅对缢管蚜有效 吡虫啉(或啶虫脒) 吡虫啉(或啶虫脒):多对长管蚜高效 菊酯或有机磷: 多对二叉蚜/缢管蚜高效 菊酯或有机磷:
天道好还, 天道好还,东生有必兴之理
防治不同蚜虫具有不同的防治时期
麦二叉蚜 小麦灌浆乳熟期,转移到上部叶片为害 麦长管蚜 抽穗后集中在穗部的小穗间为害 禾缢管蚜 小麦灌浆期以后上移至上部叶片或穗部
天道好还, 天道好还,东生有必兴之理
何时用药都可以——持效的根本保证
一次用药即可杀灭小麦各部位的蚜虫 不存在药效消失后,基部蚜虫继续上移麦穗造成危害的缺陷
天道好还, 天道好还,东生有必兴之理
天道好还, 天道好还,东生有必兴之理
何时用药都持效
在小麦蚜虫防治实践中,最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 相同药剂,使用具体时间不同,即使仅相差一周左右 ,但持效期却存在显著差别!尤其是使用单一成分的 的! 决不单纯是用药时期环境不同而造成的!

蚜虫及小麦蚜虫

蚜虫及小麦蚜虫

蚜虫分布及活动区间
蚜虫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集中于温带地区。 无翅蚜的活动范围仅几米,有翅蚜虫活动范围达几十米。 蚜虫可以进行远程迁移,主要是通过随风飘荡的形式来进行扩散。 一些人类活动也可以帮助蚜虫的迁移,例如对附着蚜虫的植物进行运 输的过程。
蚜虫天敌
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蝇、寄生蜂、食蚜瘿蚊(aphid midge larvae)、蟹蛛、草蛉以及昆虫病原真菌(entomopathogenic fungi ,绿僵菌)。
蚜虫和蚂蚁共生
种类 常见的蚜虫种类如下︰ 1.苹蚜成体黄绿色,头、足黑色;卵黑色,产在唯一的宿主──苹果树上越冬。 一种真菌靠它的蜜露生长。 2.甘蓝蚜俗名菜蚜,形小、灰绿色,有粉状蜡质覆盖物;群居在卷心菜、花 椰菜、抱子甘蓝、萝卜等的叶背面,在北方以黑色卵越冬,在南方无有性期。
3石原氏球蚜在云杉 道格拉斯等冷杉上产卵危害。 4玉米根蚜 生存依靠玉米地的蚂蚁,卵在冬季由蚁贮藏在巢中,春天征 5 生活 9 分类
2 生活习性
3 种类
4 分布 8 光合作用
6 防治
7 影响
10 身体构造 11 摄食
12 共生关系 16 防御
13 繁殖过程 14 演化
15 敌害
一、形态
蚜虫主要分布在北半 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 区 。世界已知约4700余 种,中国分布约1100种。
节肢动物起源于类似环节动物的蠕虫,经历下列演进阶段: ①各节腹侧生出附肢,以便行走; ②头部发展为触角、眼和口器,成为感觉和取食中心; ③翅和足集中在胸部成为行动中心; 腹部是内脏和生殖中心。
蚜虫大小
蚜虫的大小不一,身长从一到十毫米不等。最大的蚜虫-长吻蚜 10毫 米。
最大的昆虫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

环保问题
农药残留
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可能导致土壤 、水源等环境污染,威胁生态系 统安全。
环保解决方案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 型农药,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 间隔期,同时提倡生物防治和物 理防治等方法。
综合防治策略
01
02
03
04
预防为主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提前制 定防治预案,做到早发现、早
防治。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合理轮 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提高
小麦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 进行防治,如利用瓢虫、草蛉 等捕食性天敌控制害虫数量。
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物 理方法进行防治。
05
小麦病虫害防治案 例分析
某地区小麦锈病的防治案例
总结词
小麦锈病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害,某地区通 过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病情。
开发更加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的应用现状
目前,化学农药是控制小麦病虫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 破坏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需要开发更加高效、低 毒的化学农药来替代传统的高毒农药。
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的开发
开发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是寻找新的药剂合成方法,提高药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二是研究药剂的作用机制和抗药性机理,为新药剂的开 发提供理论依据;三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药剂进行改 性或复配,提高药剂的性能和效果。例如,吡虫啉、啶 虫脒等药剂都是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 蚜虫等害虫的数量。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轮作倒茬
通过与非寄主作物轮作,减少 病虫害的传播和繁殖,减轻病 虫害的发生。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
注意农药的配制和稀释
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配制和稀释 ,确保农药的浓度和用量适宜,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
安全使用农药
使用农药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应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 眼睛。
喷洒技术和注意事项
01
选择合适的喷洒工具
喷洒农药时,应选择合适的喷洒工具,以确保农药能够均匀地喷洒到
用农药对小麦和环境造成危害。
05 小麦病虫害防治的未来发 展趋势和挑战
抗药性治理
抗药性监测
建立全面的抗药性监测网络,定期收集和分析数 据,了解抗药性的发展趋势和分布情况。
联合防治
加强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手段的联合 应用,发挥各自的优势,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轮换用药
合理安排农药轮换使用,避免单一用药导致的抗 药性增强。
橙色的夏孢子。
条锈病
在叶子上产生黄色或绿色的条纹 ,这些条纹沿叶脉方向扩展,破 裂后散发出大量的夏孢子。
秆锈病
在茎秆上产生红褐色的夏孢子堆, 这些孢子堆沿茎秆纵向扩展,破裂 后散发出大量的夏孢子。
黑穗病
01
02
03
散黑穗病
穗部抽出后,小穗外部包 有一层灰黑色的薄膜,内 部充满黑粉。
腥黑穗病
穗部抽出后,小穗外部包 有一层灰黑色的薄膜,但 内部充满的是黑色或深褐 色的粉末。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生态调控
利用生态系统内的自然控制因素,如天敌、寄生性昆虫等,控制 有害生物的繁殖和扩散。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有益生物,以及微生物和植物源 农药等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科学用药
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类、发生规律和危害程度,科学选择和使用农 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和有益生物的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